為什麼自行車變速器需要那麼多檔位?

想組裝一輛越野公路上班通勤
想選用shimano 11速內變,原因有:
1. 減輕維護壓力
2. 在停車等紅燈狀態也能快速換擋
請問是否合適?
越野公路和普通公路車性能上有多大區別?
感謝


公路車上飛輪細膩的劃分真的很重要,在高速騎行時候就是例如:13T力量太大功率不好輸出、15T力量太小更不好輸出功率,這時候就需要14T,山地車基本都是沒有這個14T的,就是捉急。


首先,內變速沒你想的那麼皮實,至少到了該維護的時候絕對會比外置變速麻煩,而且會讓你想哭
其次,變速器如此多的齒比組合,根本原因就是讓換擋更細膩,以免你一換擋「哐當」給你來一下,那還怎麼騎車?
我知道有人會舉出騎車只有五六個頂多七八個檔位的事實,然而你們只是不知道拖頭為了換擋平順有10-12個檔位,這只是前進檔。小車當然可以檔位少點,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換擋頓挫感,大車呢?那麼大個車時不時換個檔哐當一下誰受得了?同理,人力驅動的自行車踩兩腳想換擋了,齒比變化太大哐當一下也不好受。
最後,我有強烈的預感,內變速花鼓塞不進公路車後叉開襠
老老實實買個普通變速公路車吧,題主,內變速也就買個菜


其實LZ明白變速器的作用就知道了,其實是維持發動機再最佳轉速區間的
在這個區間里,發動機才能比較舒服的輸出動力,轉速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動力輸出和油耗,甚至影響發動機壽命。
所以一般汽車發動機有4~5個前進檔位,一些高級貨甚至有7~9個,還有更徹底的CVT,無極調整傳動比,基本上就是比較徹底的解決了維持最佳轉速區間的問題。
而人腿也是發動機,而且涉及到肉體本來就比發動機的鋼鐵脆弱得多,還有這腿是長在人身上的啊啊啊,你發動機嘶吼再凶有一些人還是渾然不覺,這些綜合因素下來,人腿的這個轉速區間就更加的狹窄,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檔位來幫助維持這個轉速區間,而且騎行水平越高的,對這個轉速區間的要求和體會就更加明顯,所以有『找』這個轉速區間的說法,而變速等級越多的車,就更容易找到這個最佳的維持轉速的傳動比。而且公路車這種技術90%以上都是圍繞著功率有效輸出和節省的分支,對維持最佳效率區間的需求更明顯。


首選變速都是弄壞的,不是騎壞的的。其次11速內變,一個花鼓重量超過1.5kg,比一對好點的輪組還要重,再接著內變速維護的困難程度比外變難多了,尤其是內部結構的維護保養,哪怕上海北京這種級別的城市裡也找不出幾個弄的順手的。


老了,真有11速的內變速花鼓啊,騎內八速的飄過。。。
內變速花鼓不容易壞,只是真心挺沉的,安裝的時候要按照說明書來。。。


我承認,我22速的車,大部分的檔位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確實都用不到。
然後性能的話,肯定有不同,而且你騎過各種車型之後顯然是能夠感受的出來的。大組車輕巧的爬坡,氣動車暴力的衝刺,都是很直觀的感受。
其實路況沒那麼惡劣的話,何不考慮舒適性很好的耐力車型呢?
我的車是Propel,如果能再選擇一次,我會考慮Defy。


卡車有14AT哦(?_?)


「11速外變根本就沒那麼容易壞」廢話不想說了,內變是自行車零件領域的另類產品,但是真的沒什麼意思


我騎的是20速公路,壓縮盤,所有檔位都有用。

小盤最輕的齒比是用來爬山的,越輕越好;坡不陡的話可以加兩三檔;

小盤三檔左右主要是市區起步用,如果在機動車道騎起步後可以加三到五檔,不過紅綠燈多一般也沒必要騎太快。

小盤最重幾個檔跟大盤最輕幾個檔是差不多的,略過不表。

到了路況好的地方掛大盤。大盤最輕的齒比也可以拿來起步,然後逐級加重,我平路下把位TT的話可以加到大盤第七~八檔的樣子,如果有休息把可以再上一檔。

最重那個檔是平路搖車衝刺才用得上,我不太玩比賽也不練衝刺所以就一直沒用過,但對玩得拼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在下坡時用來加速,不過還是那句,我不玩比賽…


不對題目跟內容一點關係都沒有啊....

自行車要檔位多是因為要因應不同的路段,這樣發動機(你的爪子)才不容易壞(累),跟汽車的原理是一樣的。

十一速內變是指Shimano Alfine嗎?
內變的維護壓力才大.....因為你在街上隨便找一家車店都不會修,自學也會比一般外變難。那玩意雖然說著是一年保養一次就行,但國內能買到的地方就不多,要有人懂修更是.....

你想想,作為機械式的傳動系統,肯定是結構越簡單越好,可以看看以下視頻視頻封面11個檔的自行車你相信嗎?—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就明顯知道外變比內變實在簡單太多了

停車變速這個真的沒所謂好嘛,汽車的也要停車前就下到1檔,在停下來之前減個檔或者起步搖車就是了。主要是相比這下這個原因不怎麼能成為用內變的條件。

其實如果內變能普及的話,作為通勤內變的確是比外變要好得多了,通勤環境不能保證,能夠不沾灰不沾水簡直不能太棒,如果題主在身處的地方能夠找好維修點的話內變是可以搞起的,或者題主自身對機械結構比較得心應手。

越野公路跟一般公路主要的差別就是在前者的通過性會比後者高,就是能適應的路面更多,考慮到上班的話路面情況不能保證,越野公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認真學過高中物理的話會有一講是關於功率的,首先是功率和轉速之間的關係,功率=額定轉矩*2*PI*額定速度/60,打個比方:大齒輪帶小齒輪可以獲得更高的轉速(使車速增加)。小齒輪帶大齒輪可以獲得更大的扭矩(使汽車上坡有力)。


題主,我們內變用戶可以非常負責的向你保證,外變用不壞?那是搞笑,一堆齒輪一年的8000公里通勤必然有報廢跳齒掛檔的,一個個的陸續報道,泥沙石頭,你一個月洗一次都不行,調整?你慢慢調吧,外變除了便宜,輕量,城外速度快,和方便維護這個偽優點以外,通勤起來都是缺點,停車不能變速,交通情況一複雜,起步就困難,你站起來搖車吧,前面大媽電動車紅綠燈陪著你一路搖個夠,一年下來,搖得直到你膝蓋中了一箭為止

無責任模仿亂評,純開玩笑,莫見怪


通勤還是買設計上就偏向通勤的車吧。裝個擋泥板什麼的都方便。越野公路是針對一種特別賽事設計的車子,說到底還是運動器材,跟通勤車的設計思路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當然平時騎騎它的舒適度會比大組車好點兒。最後,越野公路是以普通變速系統為基礎設計的,你裝沒變速,鏈條張力調節會有問題。這年頭要買個拉鏈器也不好找。另外也不知道禧瑪諾11速內變是130還是135的花鼓開檔,能不能裝很難說。內變速用的轉把和越野公路的彎把也是肯定的不兼容。所以還是買個偏向運動的通勤整車吧。


通勤,14速都多。


通勤老老實實山地吧 到時候 隔三差五打氣。還要爆胎之類的。越野公路也只能算一個妥協 還不如山馬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巴吉爾因不服從車隊指揮被太陽網車隊踢出環西?
歐拜克的公路車真的這麼差么?
如何解釋自行車的平衡原理?
自己動手組裝一輛公路自行車是什麼體驗?
如何評價方遠 farsports 的 Ventoux C3 和 C5 輪組?

TAG:自行車 | 自行車改裝 | 公路車 | 自行車選購 | 自行車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