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天發病,五年求醫,6歲女孩癲癇成功治癒

2007年8月,夏夜的北京,一位年輕的媽媽把她才出生三天的女兒哄入睡,剛起身去洗手間,孩子的父親忽然聽到卧室里傳來女兒的哭聲,憑著一個父親的直覺,他感覺到這哭聲有些異樣。當夫婦二人同時衝到孩子的小床邊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女兒的小臉正在痛苦地抽搐,五官幾乎扭曲的變了位置,眼睛上翻,頭向後仰,以一種怪異的節奏在頻繁點頭,腿腳彎曲著,手卻拚命向外張,哭聲異常尖厲可怕。孩子這是怎麼了?情急之下,夫婦二人趕緊送孩子到了附近一家醫院……

診斷結果為癲癇 專家建議轉院

經過一番檢查、用藥之後,孩子抽搐的癥狀暫時止住了,然而,就在夫婦二人剛鬆了口氣,想仔細向醫生詢問病情時,意外再次發生了。入院沒到兩個小時,剛剛在家的一幕再次重演。

對於才出生三天的孩子,可能一次發燒都會留下終生遺憾,更何況這不明病因的怪病。而醫生的回答更是讓這夫婦二人的心,再次懸了起來……醫生初步診斷,孩子患的是癲癇疾病。

因為並非專業治療癲癇的醫院,兒科醫生在癲癇疾病上接觸比較少,加之發病的孩子太小,治療上並沒有很大的把握,醫院建議孩子轉院治療。孩子的主診醫生建議這對婦去專業治療癲癇疾病的醫院。

六年輾轉求醫 病情始終未有改善

為了給孩子治病。夫婦倆開始了求醫之旅,因為工作原因抽不開身,只能讓爺爺奶奶帶著孩子全國各地的跑,但是治療並不理想,輾轉六年里,孩子的病情還是沒有多大的進展,發作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一直在北京工作的夫妻倆為了方便照顧孩子,2012年底,又把6歲的女兒接到了自己的身邊。

孩子回到北京,治療並沒有停止,夫妻倆也一直沒有放棄過尋找合適的治療方式,2013年2月一個晚上,孩子突然又發病了,經同事介紹,夫妻倆選擇了北京航空總醫院癲癇診療中心。

航空總醫院專家張光明:

孩子雖小,但是並不是不可治療的

晚上11點多,女孩被送到了北京航空總醫院癲癇診療中心,因為孩子的情況隨著發作的增加一次比一次嚴重,院方打電話給已經下班的張光明主任,凌晨急匆匆趕來的張主任什麼都沒說,直奔診室,採用腦神經動態檢測系統給孩子做了詳細的診斷,檢測結果並不樂觀,孩子是嚴重的顳葉性癲癇。

「那能治好嗎?」孩子的爸爸一臉焦急。

航空總醫院癲癇診療中心張光明主任分析說,因為這孩子在剛出生3天時就出現了癲癇的癥狀,發病比較早,中間經過六年的發作,也經過幾次不太規範的治療,所以對治療有些難度。鑒於孩子年紀較小,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並不適用,藥物的副作用和手術風險性是嬰幼兒無法承受的,張光明主任考慮之後決定採用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SEEG)進行治療。整個治療過程無任何創傷及疼痛感,五歲孩子完全可以承受,安全方面有保障。

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SEEG)效果顯著,孩子的病情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下來住院大概2周,只有在第二天和第四天,出現過嘴角和左腿的輕微抽搐,後來就一直保持穩定的狀態。3周的時間,這個出生三天即發病,經六年治療未治癒的女孩,癲癇已經得到全面控制,逐步走向康復。

看著病床上小人兒安靜的熟睡著,對於經歷了五年提心弔膽的這對夫妻來說,好像經歷一場世界末日,晨光開始昭示著生命的希望款款而來。他們激動地看到醫護人員笑著表達謝意。現在康復出院的孩子已經快七歲了,經回訪,沒有發作出現,智力正常,發育也很健康。

專家提醒:

對於嬰幼兒癲癇疾病來說,及時有效的正規治療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對於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異常反應,一定要及時的發現並引起關注,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科學的診斷,選擇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癲癇疾病久治不愈,對孩子的智力和以後的生活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和影響,和時間賽跑,就是和孩子的未來賽跑。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癲癇病診療中心


推薦閱讀:

癲癇的前世今生
哪些情況會被誤被認為是癲癇發作(《癲癇患者和家屬指導手冊》1-2)
兩歲女嬰一天癲癇發作40次不能笑 靠生酮飲食完全治癒
耳迷走神經刺激術
癲癇發作該如何施救?

TAG:癲癇病 | 治療 | 治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