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的特點、形成原因及行為矯正

問題學生是指那些在同齡人中也叫後進生或雙差生,或稱為品行障礙少年。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上暫時存在一些問題,跟不上班級的整體要求,完不成課程標準規定的起碼目標,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質上存在問題和障礙,反覆出現違反與其年齡相應的道德準則和紀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問題學生的品行障礙發生的頻率高,性質比較嚴重,矯正和轉化的難度較大。問題學生在集體中,經常具有比較嚴重的不良行為,屬於教育困難的學生,他們雖然只是極少數,然而對教學秩序的破壞極大,常被視之為「害群之馬」,使教師感到頭痛,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難點。矯正問題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是學校老師的重要職責。要教育好問題學生,了解問題學生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如何及時有效的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使問題學生向良性軌道轉化,有益於教學管理和學校的穩定。一、問題學生的特點1.自卑感強,是非觀念模糊。問題學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他們總感覺低人一等,從而自暴自棄。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特別是和班級中的好學生在一起,就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但同時又有很強的自尊心,甚至有畸形的表現,對老師當面的批評或指責,會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因為是非觀念模糊,同時深感別人對自己的輕視,問題學生的言行比較反常。例如,他們把違反紀律、打架鬥毆當「勇敢」,把「哥們義氣」當友誼,把揮霍浪費當「瀟洒」,把向老師反映情況當「出賣朋友」等等。他們在處理同學關係時重感情、講義氣,在日常道德行為上言行不能統一。2.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堅強的意志是一個人用正確道德觀念克服個人不合理的慾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它能幫助人們克服內部與外部的各種困難,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中,都能堅持自認為是正確的行為方式。而問題學生在意志行動中表現出來的特點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他們不能用正確的道德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一定的誘因下,由於意志薄弱,難以控制自己。如幫別人打架,在別人相邀下盜竊。可以說意志薄弱是制約問題學生前進的重大障礙。3.情緒急躁,難以自控。問題學生的情緒極不穩定、情感多變,容易激動,高級情感發展較同齡人低。問題學生的情緒變化快,喜怒哀樂溢於言表,自己的理智往往無法駕馭自己的情緒。順利時春風得意,稍受挫折就心灰意冷。他們的情緒急躁不安,一旦被激怒,容易蠻幹,不計後果。4.求知慾弱,學習能力低。很多問題學生由於其精力不在學習上,怕苦畏難,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差。他們經常得到否定性的評價,受到個別老師的冷落,他們沒有成功的喜悅,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這表現在他們經常逃學;討厭老師所講授的課程;對待學習的態度比較被動;遇到困難與障礙時不能堅持;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等等。5.行為習慣不良。問題學生都有各種各樣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懶散、曠課、夜不歸宿、惡作劇、亂起鬨、吸煙、賭博、撒謊、欺騙、偷摸、尋釁鬧事、有意損壞公物、打架罵人等等。 其中攻擊性行為最為惡劣,對本人及其他中學生往往影響最大,甚至對周圍的社會治安產生威脅,為社會穩定埋下隱患。二、問題學生的形成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學生的出現與社會、家庭影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相關。通過對問題學生的調查、分析,就不難發現,絕大多數問題學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1.不良環境的影響。在家庭里,有的父母熱衷於賭博、 酗酒;有的父母不和,家庭成員矛盾重重,整天爭吵鬥氣,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由於對孩子要求不一,互相抵消等消極影響,致使中學生產生違反校規校紀、社會道德的不良行為。在學校里,如果學校對校園不良行為特別是攻擊性行為不能及時嚴厲處理,學生對校方無信任感,在校園中沒有安全感,就會轉而屈服於「能打善戰」的學生,拉幫結派,形成准「黑社會」,嚴重影響中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在社會上,金錢至上、享樂主義、讀書無用等不良風氣的影響,直接毒害青少年;黑網吧、暴力色情影視、變相賭博性質的電子遊戲機等不良影響,使學生迷失了方向。中學生正是對外界充滿好奇,又缺乏一定的辨別力。大眾媒體中報道的違法、犯罪行為,低級庸俗、黃色下流的壞書,給中學生產生不良行為提供了效仿的具體形式,學生對暴力、色情等刺激性場面興趣到刻意模仿。據報道,南方某中學的幾名中學生就是因為在網吧看了已被國家明令禁止的反映校園暴力的電視節目,開始模仿其行為, 我們調查發現:問題學生經常去錄像廳的佔了25%,經常去遊戲廳、網吧的竟然佔了將近70%!很多娛樂場所缺乏管制,裡面的不良信息對沒有抵禦能力的青少年影響非常大,據統計: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呈現出暴力化、團伙化的趨勢,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類型集中為搶劫、強姦和盜竊,佔在押未成年犯中比例分別為64.4%、11.3%、10.5%,佔全部犯罪類型的八成以上,明顯高於其他人群。大部分未成年犯都經歷了一個越軌行為從出現萌芽、逐漸形成到惡化『從受害到施害的過程:他們生活的家庭往往存在各種問題,受其影響,逐漸形成不良個性和習慣;他們進入學校後,因為缺乏競爭力而被逐漸邊緣化;他們逐漸遊離正常群體,結交社會上的不良朋友;他們逐漸脫離校園,閑散於社會,遊盪在不良場所,惹是生非,最終鋃鐺入獄。2.問題家庭的受害者(1).「殘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殘缺」。而且這個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則變得尤為迫切。它包括由於家庭自然結構的破壞,形成的單親家庭或離異家庭,孩子成為父母雙方的累贅,在經濟問題或教育問題上相互推委。家庭收入低。在調查中,自述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和「非常困難」的問題學生佔總數的25.1%,農村高達32.3%。②父母素質低。文盲超過10%,小學近40%。(2)動蕩家庭 調查顯示問題學生24.4% 的人與親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23.3% 的人與親生父親或母親中的1人生活在一起。在問題學生與普通初中生的比較中我們發現,前者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遠遠高於後者。家長或家庭成員道德品質惡劣,或生活作風問題或參與社會犯罪活動而被判刑的家庭。而這些家庭中由於一方的服刑,也多帶來了另一方的離異或離家出走。,或因父母外出務工、經商或學習,而將孩子寄留家鄉,由親戚託管、監護、教育的孩子。孩子被迫交於祖父母或成了「留守孩」「 「留守孩」學生非常思念父母,希望與父母相見。而這些學生與父母相見的次數每年也才1至2次,至使這些學生的性格表現任性、恃強、自我為中心、自私等特點;或有孤獨、封閉、畏懼的性格弱點。加之代養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孩」普遍存在學習困難、行為紀律散漫、品德不良等問題。6月15日,我校對七、八年級1290人中「留守學生」「單親學生」情況做了統計:共計166人,占學生總數的12.86%,其中單親學生116人,占學生總數的8.99%;留守學生67人,占學生總數的5.19%,單親留守學生21人,占學生總數的1.62%;孤兒2人,占學生總數的0.15%;,其中57人能夠認真學習,思想要求進步,佔總數的34.3%;其餘109人中:厭學46人、;性格偏執、心理有問題19人;早戀8人、;吸煙、喝酒15人、打架滋事27人,曠課、遲到早退24人,佔總數的66.7%3.健康家庭的不健康的教育。一些父母總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設計孩子,強求孩子,只有灌輸,很少交流。有的為了要求孩子出類拔萃,不能寬容一次作業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場考試不及格。父母對子女期望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而引導教育又片面簡單;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疏於管理、少關心孩子尤為甚者還造成了少數孩子的心理障礙。父母角色認知偏差。;有的父母過分放縱、溺愛、嬌慣子女。由於教育方法和手段違背了孩子天性,「問題」也就難免,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把父母角色定位在以孩子為中心的位置上,忽視了作為教育者的職責;替代孩子做了許多本應孩子自身承擔的角色職責,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獨立判斷和獨立做事的能力;把父母角色過於權威化,反而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有棍棒型、訓斥型、管束型、溺愛型、誘惑型等5種類型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當前的「問題學生」4.司法管轄門檻高,非司法矯正措施不到位,錯過了干預和矯正的時機在我們國家,刑法規定犯罪人必須年滿16周歲才負刑事責任,而年滿14周歲的也只有犯法定的八種犯罪才追究刑事責任。這就有了很大的空缺:不滿14歲的或已滿14歲不滿16歲少年的不良行為不屬於司法管轄範圍,司法管轄門檻過高。這樣做的結果是,大量危害社會的行為被排除在犯罪之外,從而排除在司法管轄領域之外,造成很多青少年違法後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及預防。並且,社區預防剛剛萌芽。存在很多問題,如地域發展不平衡;對社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理念認識不清;社區預防工作框架沒有合理規劃;缺乏人力、財力的資源配置;缺少配套政策和法律的支持等等,目前社區預防基礎工作尚未紮實。5.學校教育的誤區與無奈。現代教育的評價制度,使升學教育仍是現在部分中小學的主要教育目標,使學校教育方向單一, 學校管得太多,而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個性化發展的機會太少,這不但不符合學生的身心需要,而且也使學生缺少了必要的磨礪和鍛煉第一,學校採取的有些管理手段嚴重地傷害了問題學生的自尊,如有的學校為了升學率,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這表面看是分層教學,實際是對在非重點班的同學的無形傷害,使得這些學生更加不想學習,繼而無事生非,各個方面全面滑坡,越來越差。第二,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失誤與偏差:首先是教師不重視學科教學活動中的德育功能。有些教師只管自己這堂課的教學,認為學生的德育工作只是班主任或學校政教處的事。其次是學生學習遭受挫折後,有些教師缺乏應有的耐心和愛心,不但不去輔導,而且還經常挖苦、譏諷、責罵他們,使其喪失了學習信心。筆者在從事學校政教管理工作中發現,如今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狹隘、自私、惟我獨尊、好佔上風的心理。而不良社會環境的熏染和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又助長了青少年的心理缺陷,甚至促使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前不久,在52名同學中調查:"如果有同學欺負你,你將怎麼辦?"半數以上的學生回答說:"打他"或"跟他拼了"。有的學生甚至振振有辭地轉述父母的意思: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些,決不能受一點窩囊氣。這種與學校教育背道而馳的家庭教育,大概就是時下不少中小學生在被同學"欺負"以後,以牙還牙,甚至釀出惡性事件的一個註腳。" 有個學生老是抽煙,班主任好言相勸,他一切照舊。有一天,公然在班裡抽煙,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他。他認為這事傷了他的"面子",兩度在班級與班主任對峙,對班主任破口大罵,甚至以武力相威脅。聞訊趕到學校的家長,一聽讓把孩子帶回家教育,立刻不幹:"孩子有錯誤,學校可以教育,但你們無權不讓孩子上課。孩子不聽話,我們才送到學校來,讓我領回家,哪有時間來管他!"家長這樣的態度,讓學校更加為難。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學校教育孤掌難鳴。當前學校教育最大的被動,在於缺乏對學生的約束力,尤其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問題學生 ",很難有奏效的管教。 有的學生肆無忌憚地表示:"不管我怎樣,學校都無法處理我,更不能開除我。最多批評幾句,不聽就是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明白事理的父母還可以配合,但對於同樣有不良行為習慣的父母,他們會選擇這一步嗎?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一般有三種態度。一是放任自流,完全放棄家庭教育,全部甩給學校,結果是學校失望,學生冷漠;二是打罵不止,用不理性的方式與方法教育孩子,但結果往往是將孩子帶入更加極端的境地;三是到處求援,找老師,找一切可能幫助孩子的人。前兩種當然不足取,這第三種看似積極,卻並沒有抓住問題的核心。像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在成長中受到傷害,而這種傷害又總是來自孩子童年的經歷,工作中,一個少管所的幹事說:"少年犯追根溯源,促使或是致使其犯錯犯罪的90%與家庭教育有關。不是太愛,就是太不愛,或者不會愛,反正沒找到方向,把握不了分寸。"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應是家長、社會、學校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是與問題學生交流的主要對象。因此,教育者具備正確的交流策略是解決此類學生問題的關鍵。對問題學生的家庭背景資料分析: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政教處於6月15日對七、八年級1290人進行了調查統計,其中問題學生共78人,其中:厭學46人、;性格偏執、心理有問題19人;早戀8人、;吸煙、喝酒15人、打架滋事27人,曠課、遲到早退24人。(1)父母疏於管教和少關心孩子 是一個令人頭痛卻又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我對27名有過較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作了一些調查。這27名學生在中學都參與過打架事件,其中有16名(佔59%)學生在家中受到家長不同程度的溺愛,甚至在學生發生嚴重違紀時,家長不是從自身找原因,也不對孩子嚴加教育,而是找客觀原因,為孩子開脫責任,逃避責任。例如:某同學(住校生)連續幾天曠課,也不歸宿。教師與家長聯繫時,家長謊稱孩子因病在家休息。學生歸校後,在教師的教育下,承認自己是無故逃學。另一些家長對孩子缺乏耐心,經常粗暴地加以打罵,孩子挨了打又出去打別人,形成惡性循環。這些孩子也扎一定比例(2名,佔8%)。這27名學生中有17名(佔63%) ,周圍環境中經常有打架鬥毆現象,他們認為與其被別人打,不如先動手打別人。這些學生主要是受環境影響,本身對打架這一不良行為沒有深刻認識…(2)學習成績差。在問題學生中,回答自己在班裡學習成績屬於上等和中上等的僅佔7.4%,屬於中等的佔34.3%,而屬於中下等或跟不上的高達58.3%。(3)漠視孩子權益。如:虐待孩子,忽視孩子 ,有33.4%的孩子很少受到老師的讚揚,而14.6%的孩子從來沒有受過老師的讚揚,兩者佔了總數的一半。處於14到18歲之間的孩子,大部分都對自己沒有清楚的認識,很多孩子都有自卑感,如果學校再變本加厲地體罰學生,批評打罵學生,就會使他們偏離原先的正式群體,走向亞文化圈。(4)師生關係出現危機。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城市閑散少年犯中,有23.7%的少年犯沒有喜歡的老師,而一般不違法犯罪的同齡人中只有8.6%的學生沒有喜歡的老師,其他91.4%的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老師。可以發現,師生關係的好與壞,雖然不能直接得出導致青少年犯罪的結論,但至少可以看到,它直接影響著孩子對學習的好惡程度。(5)被同齡群體排斥。對於那些僅僅是學習跟不上的同學,13%的同學希望他們離開班級;對於那些由於不良行為受到學校處分的同學,將近一半的同學認為他們應該離開班集體;而對於有嚴重不良行為,受到公安機關處理的同學,來自同齡群體的排斥更加強烈,只有25%的同學願意他們留在原來的班級。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想像那些後進生在班級和學校受到的排斥和疏遠。。(6)結交違法犯罪分子。調查結果顯示,有64.1%的未成年犯結識過違法犯罪分子,其中閑散未成年犯結交此類朋友的比例更高,達到68%。三、問題學生的行為矯正1. 熱愛學生,消除問題學生的戒備心理。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只有熱愛問題學生,才能走進他們塵封的心靈天地,做好他們的行為矯正工作。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2.培植問題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問題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挖掘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心理學告訴我們:問題學生有比優秀生更強的自尊心,他們更渴望平等和成功。哪怕是表面看來滿不在乎、玩世不恭的學生,都有一棵十分敏感脆弱的心。另一方面,他們確實缺乏自信心,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因此,教師應當尊重、信任問題學生,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喚起自尊心,培植自信心。讓他們懂得:人只有志氣,敢奮鬥,能堅持,就有所作為;成功者的桂冠是由多次失敗的紀錄編織而成的。教師應該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教師鼓勵的「我覺得你行」到真切地感悟到「我能夠」,從而揚起不斷奮進的風帆。有些學生之所以有問題行為,是因為認識片面,思想覺悟較低,辨別是非能力不強。教師應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幫助他們逐步提高思想認識。堅持正面誘導,以理服人,切忌簡單粗暴,以勢壓人。俗話說:「善用物者無棄物, 善用人者無棄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人無聖人,任何人身上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存在。只不過問題學生的缺點明顯,而優點較難表現。這就要求教師要細心發現,及時捕捉,要善於觀察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尤其是那些被大量消極因素所掩蓋的長處。要拔開層層雲霧,立足於爭,著眼於救,積極創造條件,使他們的長處有用武之地。。3分析原因結合特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教師要善於運用歸因理論,摸清情況,分析原因,了解癥結,選擇靈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尤其是選好教育切入點,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問題學生的教育行為矯正工作。如對態度冷漠,離群索居,與教師、集體對立的學生,要特別關心和親近他們,從動之以情入手;對由於無知犯錯誤的,應重在說道理、擺事實,提高其認識能力;對意志薄弱經不起誘惑而反覆犯錯的,應給機會讓其鍛煉;對調皮搗蛋而有能力的,要委以具體的工作,一方面發揮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要嚴格要求,讓他在實際中得以提高。做問題學生的教育工作,沒有一定的規律,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進行教育,一定要強化行為習慣的養成,經常進行行為規範的教育。當問題學生第一次違紀、第一次遲到一定要充分重視,處理問題要既嚴肅認真,又留有餘地,避免過於粗暴和武斷。絕不能只抓教育,而忽視對問題學生學習的幫助,學生各種問題的出現,厭學情緒的產生,逃學行為的發生,很大程度在於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為問題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補差目標,幫助他們接近課程最低標準,5.培養興趣,提高問題學生的成績。問題學生往往是雙差生,他們普遍基礎不牢固,求知慾低,缺乏學習興趣,成績差,這也是他們思想品德後進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採取措施,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慾望;要熱心幫助他們,多利用課外時間給他們補課,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要根據他們的愛好和特長,組織他們參加課外學習小組。只要他們求知慾望高漲,學習積極性才會進一步提高,信心才會增強。學習有了進步,就會達到促進思想上提高的效果。4、轉化問題學生,一定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要誠懇的和家長交換意見,不能因遇到困難而灰心,甚至放棄。吸引問題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改變他們的參照群體。    個性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參照群體的影響下形成的。問題學生的參照群體都不是班的優秀生、共青團,而是一些小說、影視中的人物和明星。曾有人對問題學生做過問卷調查,問他們最佩服的人物和組織,結果50張答卷中有說最佩服佐羅、有說武松,還有說「加里敢死隊」,只有一個學生寫了最佩服周恩來;當問到他們最喜歡的活動時,寫的都是上網吧、打球等。問題學生大都是一些精力旺盛而且頗為聰明的學生,只是走歪了路。要發現問題學生的特長,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活動,使學校生活變得對他們富有吸引力,從而改變他們的參照群體,使他們愛學校、愛班集體,跟其他學生融合在一起,從多種渠道及時了解學生校內外交友情況,想辦法斷絕和不良人員的交往,堅決制止不良習氣的蔓延。5.根據不同學生和班級的特點, 工作還應有自己的特色。(1)、要狠抓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到校、上課、穿著、言行上嚴格要求,允許學生犯錯誤,但犯了錯誤絕不迴避、包庇學生。 (2 )、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班會這一德育陣地不能放鬆,班會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學生嚴重課堂違紀可以隨時停課,立即開《我看課堂違紀》的特別班會,必要時可請校領導參加;主題班會要準備充分,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外,要結合不同階段和班級特點開特色班會。比如初一年級作為起始階段可開《我的優缺點》、《我心目中的「壞」學生》、《初一這一年》的主題班隊會,做好小學和初中的銜接;初二是學生問題最多,最容易分化的年級,可開展《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輔警體能測試與知識口袋》、《擦邊球、亞健康與小毛病》《我離犯罪有多遠》、《驚聞XX違犯校規》的主題班隊會;初三學生面臨畢業和新學校的選擇,可適時進行《我身邊的不良習氣》、《當命運的敲門聲響起》、《我憑什麼打贏中考之戰》、《十年聚會我參加》的團會教育。每周感悟結合主題班會內容布置相關題目,做到班級問題人人知曉、人人參與。3、問題學生在犯錯誤後大都有改正的要求,用正確的輿論約束和感化問題學生,用具有良好行為規範的好學生的言行示範和帶動問題學生,適時進行紀律教育,尤其是加大法制教育力度,曉以利害,讓他們樹立起碼的法制觀念。5不能輕視和歧視學生。花大力氣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建立問題學生談話制度,談心要在平等、友好、和諧的氛圍中進行,了解他們產生問題的原因。了解他們在想什麼,有何要求,出事後不妨聽聽他們的意見,多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和克服的辦法。問題學生的轉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採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見效果, 一定要有耐心,要預見到學生的反覆,處理問題不能衝動,認識到困難的程度,永不放棄努力,學習有關心理學知識,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注重對問題學生的心理疏導,加大不良行為的轉化的力度,使學生管理行之有效。路漫漫其修遠兮」,及時有效的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新問題和義不容辭的責任,每一位教師都要充分認識並著力解決。幾年來,我校在想盡辦法為市民提供優秀的教育資源的同時,非常注重問題學生的心理疏導和轉化,不讓一個問題學生掉隊,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擺在我面前的問題還很多,我將不遺餘力的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為教育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摒棄對問題學生的偏見,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極大的愛心,去消除問題淺談問題學生的類型特點及其行為矯正吳中區甪直中學     劉慶九摘要: 分析問題學生的類型、特點及存在的一般問題,探究糾正其行為的方法,教師的寬容和愛一定能轉化他們。關鍵詞語:問題學生 寬容和愛曾經讀過一篇名為《佛桌開花》的文章,那故事告訴我們:最可怕的不是錯誤的心,而是不肯原諒錯誤的那顆冷酷的心。作為一個教師,被故事的寄語所震撼了,我們都喜歡品學兼優的學生,但對文化課差了一點,思想品德後進一點的學生,我們是否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呢?毋庸諱言,但對問題學生懷有一顆滾燙的心,並非易事。但能成功開展個別指導教育活動,成功地教育和轉化某一特殊類型的學生,是最能顯示班主任功力和底蘊的重要方面。它既是班集體健康發展的必要保證,又是教育平等賦予每一個學生的權利。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明文規定「教師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因此, 班主任應給與那些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多的愛。一、問題學生的類型及特點對問題學生的理解,我們應該至少有以下的認識:第一,這是一個相對概念,是與同齡人、同集體其他成員相比較而言;第二,他是個別的,即集體中的絕對少數的學生;第三,他的核心特徵是品德不良和心理不健康;即經常性有比較嚴重的問題行為;第四,問題是相時的,可以通過教加以轉化。這幾點認識對我們的教育實踐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問題學生認識上的幾種偏差。一是避免將偶發問題行為的學生錯劃為問題學生。二是以學習成績來劃分,甚至對學習成績優秀學生的問題行為持諒解態度,為之開脫,結果是失去教育的機會。三是用成人化的標準來衡量,即用成人的標準衡量中學生行為。四是忽視存在退縮壓抑型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學生其產生問題行為的內部動因,根據他們個性特點不盡相同。我國心理學家左其沛等對520餘例會問題學生進行了比較完整的分析,問題學生分為過失型、品德不良型、攻擊型和壓抑型等4個基本類型。研究發現問題行為的分布與其年齡特徵息息相關。結果見下表:類型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過失型77.5%77.5%10.6%攻擊型3.2%27.7%13.8%壓抑型63.4%7.3%27.2%品德不良型12.9%38.8%48.4%從上表可以清晰看出中學生的問題行為的類型分布和中學生成長過渡時期的心理特徵是吻合的。4種類型問題學生的特徵各不相同,根據左其沛先生的分析歸納,他們也有一些明顯的共同特點。1、是非觀念模糊。這類學生常犯錯誤的原因是道德無知、是非不清,如把違反紀律看成是「英雄行為」。2、缺乏強烈的求知慾,學習能力較低。問題學生由於精力不在學習上,怕苦畏難。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較差。3、自尊、自做、自卑、自棄交織在一起。問題學生經常遭到批評,甚至打罵,存在嚴重的自卑、自暴自棄,甘居下游的情緒。可是出於自尊的需要,他們有時又表現為傲慢無理。4、意志薄弱。他們有時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時也迸發進步的火花,但已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束縛他,有時身不由已,這也是他們在轉化過程中出現反覆的原因。二、問題學生的一般問題問題學生一般問題行為有心理原因造成的,也有品德方面原因造成的。對於這兩類問題我們都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因為心理性與品德性不僅可以相互制約,而且有時可以轉化。只有把兩方面的問題加以解決,才能對問題行為給予比較徹底的糾正。一般來說,班上的主要問題行為有以下類型: ①品行性問題行為:主要由自私、遇事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和集體的利益;怕苦,追求享受,學習上生活上怕苦、怕累,追求吃、穿、玩,愛說謊;厭學,不想學習,逃避學習,以至逃學;退縮,膽小怕事,孤獨,不參加集體活動。 ②違紀行為:主要有攻擊、無事生非,經常罵人、打人,對他人構成威脅;作弊,用各種方式進行考試作弊;早戀;與異性同學傳字條、信件,甚至約會;出入"三室一廳",沉湎於不適合初中生娛樂的場所。 ③違法行為:主要是偷竊和賭博。三、問題學生的行為矯正問題學生的教育是一項艱巨細緻而又複雜的工作。中學的問題學生,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大。我們既要遵循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又要考慮每個問題學生所具有的心理、行為特徵,採取靈活多樣的措施,把問題學生的行為矯正到正常的軌道上來。1.熱愛學生,使其消除戒備心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熱愛問題學生,才能走進他們封閉的心靈天地,做好轉化他們的工作。由於後進生身上的毛病、缺點多,常遭到父母、老師、同學的冷淡、歧視,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於自卑、自傲、對老師抱戒備、對立的情緒;對集體疏遠,懷疑老師的真誠愛護和關心。因此,教師在個別教育轉化過程中,更應多愛護他,多方面關心他。班裡的梁鳴(化名)同學,成績差,有偷竊行為,還有時常借故裝病,以此獲得同情。後來,同學逐漸疏遠了他。我通過家訪,得知其家境,經常與他交流思想。但他總以冷冷的眼光看著我,懶洋洋地回答問題。我知道他正在考驗我是否真誠關心和愛護他。當一個下雨的晚上,他的一位舍友告訴我:「老師,梁鳴發高燒,樣子好嚇人啊! 」我立即將他送醫院,陪他吊了三小時的點滴,回來還為他熬藥。這時,他才對我說:「老師,原來你是真的對我好」。我的行為消除了他的戒備心理。我抓住這有利時機,在生活和學習上,提出要求,以後不斷幫助、督促他,使其逐漸變好。2.拆解「人」字,使其明白做人的要求。我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育人。「人」字很簡單,但包含的內涵豐富。這個大寫的人字,分隔為兩方。一是生理部分(右側一捺),即人的身體。二是心理部分(左側一撇),即人的精神。育人就要從這兩方面來育。一般來說, 問題學生的生理部分是正常、健康的。卻不知道自己的心理素質的狀況,它包括道德、智能、性情這三部分。要讓學生面對這個拆解的「人」字,知道做人的要求。然後逐一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恰當的評估,訂出近期、長期的做人目標。3、大目標小步走,使其不斷增強改變自我的內驅力。問題學生之所以成為問題學生,並非一日之寒。老師轉化矯正他們的行為,不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具體做法是:第一步,我將列有後進生常見20種缺點的表格,如懶惰、口是心非、堅持錯誤、自高自大、愛說空話、謊話、獨自一人時行為不端、嘴饞、面對善惡無動於衷等。要他們對照表格選出自己身上的缺點,再與我選出他身上的缺點做對比,雙方確認相同的缺點,分析其形成原因,共同商量,制定糾正計劃。第二步,為他們建立「記功本」,凡科目測試進步5分,能通過常規檢查、被老師表揚3次等情況,均記錄在「記功本」。第三步,及時將他的進步告知家長,改善家長對孩子的冷淡、歧視,偉大的親情能燃起其不斷進步的願望,實現自我的肯定。第四步,當他實現了小目標後,讓全體同學見證他的成功,再連續制訂第二、第三期目標等。4、培養良好的興趣,使其實現興奮點的轉移。問題學生多數胸無大志,學習不感興趣,興奮點在吃喝玩樂上,常常是無事生非。但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如果把他們的興奮點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上來,就能取得 「磁石吸鐵,駟馬難掰」 的教育效果,與不良行為告別。班裡多舉行一些文體活動,這樣,不僅有機會使他們彌補學習不好的遺憾,還可以讓同學認識其美好的另一面。當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擔任一定的角色,並明確角色規範,可以使其不斷進步。另外,在問題學生個別指導教育的方式上,針對他們的成因,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慎重擇友,馬克思說過,一個人的發展取決和他直接或間接的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的發展。問題學生喜歡廣泛交友,而且注重朋友義氣。因而進行教育時會,一定要搞清他是否有不良夥伴,若有則設法幫助他們切斷,並引導他與品學兼優的同學交往。第二,鍛煉意志,鞏固新的行為習慣。當我們對問題學生個別指導時,既要控制不良誘因(如不良夥伴、不良場所等),又要在他們改正錯誤時,在有把握的條件下,給予他們與誘因接近的機會來鍛煉他們與自己不良行為作鬥爭的意志,進一步鞏固新的行為習慣。如,我把班費保管的任務交給一個犯有小偷小摸而經受教育有所悔改的同學,老師、同學的信任使他產生責任感、榮譽感,此後他再也沒有小偷小摸的行為了。第三.抓反覆,反覆抓。面對學生的反覆千萬不可急躁、失去耐心,而要善於從反覆中看到進步閃光的因素,給予鼓勵,激發他們戰勝自我的信心。總之,問題學生的轉化還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機智、講究工作方法和藝術,尤其是講究表揚激勵和批評懲罰的藝木。只有通過這些方法,班主任用寬容之心,相信佛桌會開花,問題學生一定會轉化。參考文獻:李晉華主編《教育一個中學生的故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李健民著《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學》,學苑出版社1991年版現在的初高中學生,一般年齡在十四、五歲至十六、七歲之間,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也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一部分青少年獨立性開始露頭,逆反心理日趨嚴重,對抗性、可塑性呈上升趨勢,家長難管,學校難教,社會難容。特別是近年來興辦的大量寄宿制學校,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於一身,學生的生活空間主要集中在學校,問題學生相應增多,教育管理的難度與日俱增,加強對問題學生實施立體教育管理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一、什麼是立體教育管理立體教育管理側重於研究問題學生,它是針對那些自控能力較差、容易觸犯校紀校規、沾染不良行為的學生實施動態的、分層次的、有區別的教育管理辦法。其特點是:1、動態性。學生違反校紀校規、沾染不良行為,有一個由小到大、有輕到重而且反覆無常的過程,立體教育管理適應這種變化過程,強調根據問題的大小、性質輕重進行跟蹤教育管理。2、層次性。學校有班級、年級和學校三個層級,每個層級的任務必須清楚,職責必須明確。有的學校,年級管了班級的事,學校管了年級的事,致使少數頑劣生一犯事,就到學校最高層級處理,毫無迴旋餘地,有的班主任虛榮心強,愛面子,對學生中的問題長期隱瞞不報,日積月累,惡性循環,跑死馬,累死人,收效甚微。3、區別性。沒有區別就沒有政策。問題輕者,輕處理;問題重者,重處理。對不同的問題,不僅處理的檔次不同,而且處理的層級也不同,使問題學生對提級處理產生畏懼感,從而懸崖勒馬,改邪歸正。二、立體教育管理的主要內容借鑒法律規範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部分構成之說,對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也應該包括「行為」和「處理」兩部分。行為部分指的是問題學生違反了學校的什麼制度,實施了何種行為,程度如何,等等。處理部分包括應該由哪個層級處理,給予何種處理。例如,在美國,對問題學生有一種處理叫「坐禁閉室」。禁閉室只有普通教室一半大,有三四套特製桌椅,桌子兩邊有隔板,問題學生面牆而坐。門口有值班教師,教室里有各種雜誌供學生閱讀,牆上貼著「七要五不能」的警示語。坐禁閉室的時間至少一天,吃飯也不能出去,而且要選擇任何一本雜誌的一篇文章閱讀,寫出不少於200字的讀後感,放學離開教室前交給值班教師。同時,問題學生在反思自己的行為後必須填寫處理單,其內容包括本周你被處理了幾次?你做了什麼(錯誤)?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的行為對你的老師和其他同學有什麼影響?你打算採取哪些措施改正?等等。還有一種辦法是舉辦問題學生聽政會,其知曉面更大,處理更為嚴格。美國對問題學生的這種處理辦法對我們應該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作用。三、立體教育管理的實施立體教育管理的組織架構本身存在於每一所學校,只是其作用在有的學校發揮得還不夠充分。或者因為誤以為管理層級越高,效果越好,從而越俎代庖,包打天下;或者因為錯誤地把教育管理學生的責任歸咎於某一個層級,而撒手不管;或者因為職責不清,責任不明,而相互推諉,造成問題學生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管難教。為此,要抓好如下工作:1、選好人。班級、年級、學校三個層次分別按2:3:5配備專門管理人員,班級由正副班主任組成,年級由正副主任和一名體育老師或政治老師組成,學校由德育處、團委、保衛科派專人組成。其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有駕馭學生的基本能力。2、立好規。有的學校制度多如牛毛,但是,管用的不多。有的剛性不強,有行為部分,無處理部分;有的處理不分層級,不分檔次,眉毛鬍子一把抓;有的揮舞罰款大棒,一罰了之,傷了家長的心,放了學生的身。因此,要對原有的制度進行全面清理,針對學生中易發的常見問題,簡明扼要,約法三章。3、結好帳。要建立問題學生檔案,記下其違紀的詳細情況,便於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管理。要抓典型,解剖麻雀,震懾少數,教育多數;要抓活動,細化過程,有張有弛,收放適度;要抓反饋,長線教育,跟蹤管理。論英語問題學生對美國NCLB法案實施的挑戰論文摘要:布希總統2002年簽署的《(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是對1965年《初中等教育法案》最全面的改革,也是其執政期間最為耀眼的政績之一,但是該法案的實施面臨巨大的挑戰,而英語問題學生達標是事關法案能否最終實現的關鍵。其中英語問題學生基礎差,學業成績大面積提高進展緩慢;以英語為考試語言的學科測試無法客觀評估學生學業;英語問題學生人員流動性較大,學校面臨巨大困惑;學校力不能及的相關因素,如語言學生的差異性,語言學生數量不斷增加,NCLB與語言學生自相矛盾等都是該法案實施的瓶頸.美國《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實施中遇到的語言學生挑戰對我國熱議中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關鍵詞:英語問題學生; 《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美國政府從上世紀80年代的里根總統、喬治·布希總統,到90年代輝煌的柯林頓總統時代,都對教育,特別是英語教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他們認為公民非常有必要精通英語,而且精通英語是實現教育平等與卓越的必經之路。在這3屆總統的倡導和支持以及社會各界共同配合下,美國國家教育部、各州的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各大學、中學乃至小學對學生的英語教育給予了空前的重視,從英語教育的目標要求、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手段、學習方式和輔導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面向2l世紀新的更高要求,大大提高了美國的英語教育質量。特別是他們構建的統一的「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a)體系和設定評價課程教學的「國家標準」(StateStandards)成為美國英語教育課程建設的關鍵,深遠地影響著美國英語教育的發展趨勢。【I】進入2l世紀,布希總統上任後的第三天就向國會提交了全面改革的教育計劃,允諾「不讓一個兒童掉隊」(No Child Left Behind),成為自美國建國以來包括其父親老布希在內的所有43屆總統中,在教育政策上最為閃耀的一顆星星,被稱為「教育總統」。2002年1月,布希簽署了《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I衛、,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是迄今為止對1965年頒布的《初中等教育法案》(Elementary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ESEAl最全面的改革,它重新界定了聯邦政府在初中等教育fK.12education)中的作用,將繼續幫助消除劣勢少數民族學生與優勢多數學生之間的學業差距;強化美國教育部的雙語和移民教育項目,以簡化項目的運作,增強靈活性;重點支持能夠使英語問題學生Q).(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LEP3,或稱英語水平有限學生)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儘可能快速而有效地學習英語。所有英語問題學生在美國就讀3年以後,必須通過英語閱讀和英語語言藝術(Emzlish Lanauage Art,也稱「英語素養」)的測試。此外,根據布希的提議,還設立了「為了所有人的成功」(Success forAll)的新一代美國學校的英語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目的是幫助和確保所有幼兒,特別是貧困兒童和移民後裔能得到為成功作好準備的英語教育。美國國會通過的《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及配套措施承諾向所有兒童提供優質教育,縮小乃至消除成績優異生和差生的差距的初衷可謂良苦;且該法案也從法律上強使學校注重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並從財政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收到不錯的成效。據2007年1月公布的國家教育報告卡仃he Nation·S Report Card)報告表明《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確實大大改善了美國學生的學業成績,如在過去5年內,9歲兒童在英語閱讀上的進步超過以往28年進步的總和;9歲兒童和4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和數學成績均達到空前高度;46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將所有各類學生的英語閱讀和數學測試成績提高或保持在穩定水平;非裔美國人和白人的9歲兒童在英語閱讀成績上的差距縮小了9個百分點。【21美
推薦閱讀:

你買不起房的真正原因?
揭秘男人出軌的原因【圖文】
臉部肌肉跳動是什麼原因?
老婆輸給情人的真正原因!女士必看!
女人紅杏出牆常見的12種原因

TAG:原因 | 學生 | 行為 | 矯正 | 問題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