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出爐!!都揭開了哪些謎題?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古生物化石大國和「恐龍王國」,化石分布遍及全國各地,涵蓋所有的生物門類,跨越了幾乎整個生命發展演化史。目前,我國出土的恐龍化石已經超過220種,位居世界第一。

  

在幾天前召開的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現場,中華貝貝龍、孔子鳥(潛龍)、滿洲龜、中國潛龍等9件從海外追繳回來的珍稀古生物化石相當驚艷,其中有7件是實物原件,最珍貴的當屬河南省流失海外20年的中華貝貝龍。中華貝貝龍是一個恐龍胚胎化石,長度118厘米,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恐龍。這個化石1993年在西峽縣出土,不久即流落到美國一個私人機構,並於2001年被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館長購買。2010年,原國土資源部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啟動針對這個化石的海外追索工作。經過3年努力,終於回歸祖國。2017年,這個化石被正式命名為中華貝貝龍,如今是河南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除了這些驚艷的化石,會飛的爬行動物怎樣繁殖後代?古人類頭骨長啥樣?最古老樹木如何生長?1.3億年前鳥類尾骨尾羽如何演化?這些神秘的古生物學知識撩撥著每個人的探求欲。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最新公布的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揭開了這些謎題的答案。

記者了解到,成立於1929年的中國古生物學會是國內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學學術團體之一。從去年開始,古生物學會每年度評選和發布「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中國古生物學會秘書長王永棟告訴記者,「十大進展」的評選有助於推動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對於進一步促進學科創新發展,展示我國古生物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和科研成果,推動科學研究、科學傳播和化石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展一

  

大量3D翼龍蛋和胚胎首次發現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汪筱林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十餘年連續的野外科考工作,研究團隊在新疆哈密戈壁下白堊統地層中發現並搶救性採集了一件超過200枚3D翼龍蛋、胚胎和骨骼三位一體保存的重要化石標本,其中有16枚三維立體的胚胎化石,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3D翼龍胚胎,為突發性的湖泊風暴事件導致翼龍集群死亡並快速埋藏才得以保存的珍貴標本。這項研究揭示了哈密翼龍具有相對早熟的胚胎髮育模式,其後肢發育速度較前肢快,孵化之後只能走不能飛;牙齒尚未萌出,還不能主動覓食,需要父母照料;從胚胎到亞成年都具有快速生長的骨組織類型。英國學者認為這一研究是「認識翼龍繁殖的關鍵進展」,同時其所涉及的翼龍種類也被認為是「所有翼龍中被了解最為透徹的一個類型」。

  

進展二

  

腕足動物化石有了「四庫全書」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主編、來自十家單位的二十餘位學者先後歷時近三十年編纂完成的全英文《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屬志》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對中國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9個紀的海相地層中,在1883年至2015年間根據中國材料創建的757個屬的腕足動物化石進行逐一查考和再研究,對屬的取捨及其分類位置提出新觀點,稱得上是腕足動物化石的「四庫全書」,是對中國腕足動物的一次全面而系統的總結。

  

進展三

  

侏羅紀滑翔哺乳類動物新發現

  

北京自然博物館孟慶金研究員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在侏羅紀會滑翔的哺乳類動物研究中有重要發現。新發現表明,滑翔功能和運動行為在遠古哺乳動物祖先類型就曾經演化出現,並在恐龍時代的生態系統中就已經分異並適應多元生態環境了,甚至發展出其他脊椎動物無法進入到的新的生境,為中生代脊椎動物生態系統的結構多樣化提供了新證據。

  

進展四

  

發現華南寒武系有口無肛新動物

  

西北大學舒德干院士團隊的韓健研究員等人發現了南寒武系底部寬川鋪組(距今5.35億年前)毫米級球囊型動物化石——冠狀皺囊蟲,填補了原始後口動物的化石實證與分子進化中預測的起源時間之間的鴻溝,揭示了兩側對稱動物體型在寒武紀逐漸增大的演化規律,對在前寒武紀地層中探尋其他動物門類的始祖具有重要啟示。

  

進展五

  

晚更新世古老型人類頭骨被發現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占揚、吳秀傑研究員率領的研究團隊研究許昌發現的新型古人類頭骨化石顯示,距今10.5萬到12.5萬年,東亞大陸生存著一類具有東亞中更新世直立人、歐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混合形態的特殊人群。晚更新世早期,中國境內可能並存多種古人類群體。

  

進展六

  

地質微生物記錄了極端環境事件

  

地質時期的細菌和古菌等微生物很難開展研究,而它們記錄的古氣候古環境信息更難識別,因而需要技術手段與研究方法的創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謝樹成教授等在利用地質微生物研究陸地極端乾旱事件和海洋極端環境事件方面取得突破,發現地質微生物不僅能夠識別2.52億年前引起最大生物滅絕的惡劣古海洋環境,而且能夠識別最近35萬年以來陸地發生的大幹旱事件。這兩項成果顯示了小小微生物能夠訴說地球大災難,為古生物學服務全球變化領域開拓了新方向。

  

進展七

  

早期鳥類化石揭示獨立演化進程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副研究員所屬的研究團隊在原始鳥類尾骨和尾羽演化上獲得重要發現,提出「犁狀尾綜骨與扇狀尾羽在早期鳥類中相互獨立」的假設,挑戰了此前長期佔主流的學術觀點。

  

進展八

  

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終被解密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員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代表地球上最古老樹木的硅化保存化石,首次識別出了世界上最古老樹木的內部解剖結構特徵,並為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方式建立了理論模型。

  

進展九

  

琥珀揭示出了白堊紀蘑菇多樣性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陽博士、黃迪穎研究員所率領的研究團隊,通過對一億年前緬甸琥珀中昆蟲和蘑菇的研究,揭示白堊紀蘑菇多樣性和社會性寄生現象。不僅發現了多種罕見的蘑菇化石,直接證明傘菌的多樣性,還從隱翅蟲的形態功能學研究入手,間接揭示蘑菇的早期多樣性,並將蘑菇演化歷史推前2500萬年。

  

進展十

  

木材蛀孔展示複雜的生態關係網

  

由雲南大學馮卓研究員率領的國際團隊在晚二疊世蛀木甲蟲生態學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這之前,人們對地質歷史時期昆蟲生態學的認識十分有限。馮卓等人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晚二疊世蛀木甲蟲在松柏類植物莖幹中高度複雜化的蛀孔構造,發現了蛀木甲蟲特殊的取食行為和發育過程中顯著的食性轉變現象。不僅為深入認識化石昆蟲生態、植物與昆蟲協同演化提供了證據,同時也為探索昆蟲的社會化和「農業化」現象的起源提供了線索。

推薦閱讀:

七月 鬼月十大禁忌
他們被譽為十大珍禽名家!名不虛傳!
世界十大軍事強國 中國竟然排名....

TAG:生物學 | 古生物學 | 生物 | 謎題 | 十大 | 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