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末代皇帝》最後年邁的溥儀在太和殿同小紅衛兵之間的鏡頭?

在電影《末代皇帝》最後,年邁的溥儀花了一角錢去了自己曾經的家——故宮,此時的故宮已經空無一人,他翻過太和殿的圍欄看著自己曾經坐過的寶座,這是影片裡面第一次,太陽照滿了溥儀的整張臉。他沿著台階走上去,卻被一個小紅衛兵制止了。
「你是誰?」
「我是小紅衛兵,你是誰?」
「我是中國的皇帝」
「證明給我看」
溥儀輕快地爬上台階,坐在龍椅上開心地露出微笑,並招呼小紅衛兵上去。溥儀從龍椅背後掏出了自己五十年前從陳寶琛那裡拿來的蟈蟈籠子,仔細地擦了擦,遞給小紅衛兵。小紅衛兵打開蓋子,夕陽里,一隻蟈蟈爬了出來,抬頭,那位老人已經消失了……

以上是對於那個鏡頭的描述,顯然這並不是史實而是影片的一種藝術手法。個人看了之後只是淺顯地覺得這象徵著溥儀最終被解放出來,從一個時代走向了另一個時代,而整個時代也從一個人手裡傳到了另一個人手裡。但是總覺得這個鏡頭有更多的意思在裡面。求問知友幾個問題:
1. 蟈蟈代表什麼?
2. 年邁溥儀為什麼會一個人再回故宮?
3. 年邁的溥儀和小紅衛兵在紫禁城太和殿寶座前這樣一個場景意味著什麼?
4. 這個鏡頭緊接著前面「溥儀在文革被批鬥的罪犯裡面發現了自己當年的監獄長」,影片想用這樣的連接表達對這次時代變遷怎樣的看法?


這是我認為的影史上的最佳電影結尾之一。

其實,這個結尾要緊貼著後面的一個鏡頭才有意義:
一群遊客在導遊的帶領下走進太和殿,導演通過喇叭說道:這就是太和殿……滿清的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就是在這裡登基的,當時他只有四歲……
電影結束,坂本龍一的主旋律響起。
(記憶所記,可能有誤)
把前面的這個段落和這個段落組接起來,對我而言,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空虛感。一個如此之尊貴和神聖的地方,被一個刺耳,程式化的,甚至略帶嘲諷的導遊聲音所打破。由此,皇帝的神秘和權威蕩然無存,一個時代結束了。
前面的那個段落,好就好在角色的設定,一個年邁的古老皇帝和一個頑童之間的對話,實際上是符合很多象徵意味場面的基本設定的。
年邁的老人和兒童,分別象徵著生命的終結和開始,這兩個人的對話,實際上就是要概括一個人的一生。我倒是覺得那個紅小兵的設定未必有什麼含義,孩童的重要性才是主要的。
蟈蟈,當然就是溥儀自己了。他自從當上了皇帝就失去了自由,後來去了滿洲,進了戰犯管理所,都還是沒有自由,甚至我可以說,就算被特赦了,也沒有自由。
真正的自由,往往是心靈上的自由,就是自己最終卸下皇帝的心理定位,成為一個普通人,甚至可以說,在溥儀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感覺到自由(電影敘事,非現實)。
在這個時刻,他打開了蟈蟈盒子,回應了他很久以前坐在這登基的時候。
蟈蟈自由的時刻,也是溥儀生命終結的時刻。
最後鏡頭搖過去,溥儀消失了,我認為是將溥儀作為一個人的消失。而不是他獲得了自由之後離去了。

溥儀為何要回到故宮?因為他有一個心結,就是要最後看一次那個寶座,然後徹底的告別。接下來,太和殿成了旅遊地點,中國的王朝時代結束。
其實導演在一次訪談中說過,他拍之前幾次去故宮,特別玩味了故宮裡面的中國遊客,他覺得他們的臉上寫這一種麻木不仁的東西,彷彿一切都和自己無關,完全就是在看一個程式化的旅遊景點。而這一切離開這個國家的皇帝在位的日子不超過70年。

其實一直很想談談這部電影的結尾,居然有人問了,真巧。


《末代皇帝》有三重結尾,最好連起來看。

第一重結尾,是溥儀走在大街上,碰到以前的戰犯管理所所長(英若誠飾演)被紅衛兵遊街批鬥,他企圖上前分說解釋,被紅衛兵一把推到地上。

第二重結尾,是溥儀回到故宮,坐到曾經屬於他的龍椅上,和看守人的小孩聊天,並把蟈蟈送給了他。

第三重結尾,應該是當下的現實(影片拍攝時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導遊為參觀故宮的遊客解說。

這三重結尾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重結尾是歷史的真實,表現了晚年的溥儀和他身邊的一些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大約是照著史實來的。比如說以前的那個所長,絕對是好人,但在黑白顛倒的時代已經被打倒。而他自己,現在是個花匠,沒人知道也沒人在乎他曾經是這個國家的皇帝。在歷史的洪流前,他們都無能為力,只能謹小慎微地苟活著等待生命終點的降臨。一般的歷史傳記片,拍出這一重歷史的真實就算合格了,但貝托魯奇沒有止步於此。

於是溥儀回到了他的舊家——故宮,為此他花了一毛錢的門票。這個段落完全是超現實的表現手法,有好幾處不符合現實邏輯的地方。比如溥儀數次翻越圍欄,進入不允許遊客進入的區域,這絕對不符合晚年溥儀真實的地位和心態,比如他居然從龍椅背後掏出童年時陪伴他的那隻蟈蟈,又比如他突然從鏡頭中消失。這些都說明,這場戲從情節到人物情緒,都是完全超然和虛幻的,也聞不到任何嚴峻的文革氣息,跟前面的街頭批鬥完全不接。溥儀的心情在這個段落顯得非常放鬆,他好像終於卸下了歷史強加給他的重擔,對自己的一生徹底釋然了(之前幾個答案對此都解說得很好,請參考)。所以這重結尾是對人物內心的總結,它並不符合歷史真實,但對於電影來說,寫人永遠要比單純寫歷史來得重要。能拍到這一重境界已經是比較牛的導演了,但貝托魯奇不是通常的「比較牛」的導演,他是「特別特別牛」的大師,所以後面還有第三重結尾。

第三重結尾來到了現代,但其實距離溥儀的去世,也就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影片拍攝於1986年,次年上映)。這重結尾的出現,迅速將之前三個小時講述的悲歡離合拋進了歷史的背景。這重結尾和觀眾是處在同一時空的,所以它特別能得到觀眾的認同。觀眾此前在影片的帶領下依次經歷了清朝、民國、偽滿、內戰、文革……總的歷史跨度有六十多年,但對於觀眾來說,這是從歷史到歷史,再長也只是一瞬。但突然讓你回到自己所處的真實時空,哪怕只隔二十年,那種反差感卻要強烈得多。觀眾會猛然意識到,前面發生的那些驚心動魄的大事跟當下的我們不再有直接關係(當然這是一種錯覺),連故宮,也不過是成了一座歷史的墓碑,供人玩賞而已。這第三重結尾在歷史的真實和內心的梳理之外,提供了一個來自現實的觀察角度,讓歷史變成歷史,而又不僅僅是歷史,滄海桑田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個人認為,小紅衛兵這個角色還是很值得玩味的。若如羅登老師所說,這個角色重點在於「孩童」,那為什麼導演給孩童戴上一個紅袖章呢?如果這僅是一個紅衛兵的角色,為什麼導演要選擇一個孩童呢?

孩童的特點在於,他對身上的紅袖章和自己的行為其實是沒太多認知的。這跟溥儀三歲時就被套上龍袍推上龍椅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被動地成為了特定的時代賦予他們的某種特定的角色而已,他們自己並沒有多大自主的空間、選擇的餘地。

溥儀的一生都在扮演外界賦予他的角色。登基的時候他在龍椅上淘氣,下面的人對他說「皇上,很快就好了」。他得了近視,內務總管和後宮嬪妃們反對給他配眼睛,理由是有損皇帝威嚴。他作為孩童並不是實際的統治者,只是一個末落的王朝需要他作為皇權的象徵。後來的滿洲國、戰犯管理所,無不是在利用他的特殊身份,讓他扮演某個角色。

那個蛐蛐,一方面是溥儀的一個象徵,關於這點很多回答有很精彩的闡述了。另一方面,它代表著不同時代的兩個孩子的隔空共鳴,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下共同的童真和人性。時代的洪流滾滾前進,每個被裹挾的人都是渺小、無力,甚至是悲劇的。在這個基調下,電影通過一個前後呼應的蛐蛐表現的對普適人性的刻畫和關懷,真的是大師手筆!


是為了揭示人性:

蟈蟈是小溥儀登基後沒多久就放在那裡的,是他的過早被割斷的童年的象徵,暗示他的童年並沒有被徹底扼殺,而是被他藏在了皇帝的那套樣子後面。他回太和殿,其實並不是去重溫帝夢,而是去尋找自己在那裡被割斷的童年。

紅小兵(小紅衛兵)則是當時的人們的童年,已經被紅色侵蝕了大腦,但是依然留存有基本的童心。

童心即純潔未受成年世界干擾和侵害的基本人性。所以這段的含義是:無論是當年的皇帝,還是現在的紅小兵,本質都是同樣的人,都具有基本人性,他們的形象和觀念的不同,其實是外在的世界強加給他們的一套裝飾而已,所以儘管他們朝代相隔,文化概念迥異(太和殿的寶座在他們心目中分別是不同的地位),在面對「蟈蟈」這個童年的物化象徵時,依然能有交集。

而之前碰到當時的監獄長(老演員英若誠--英達他爸演的,很棒)則是說明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所有成年人無論是非觀改變與否,都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非理性的洪流中,即使溥儀不停向紅衛兵辯解說這是個好人,也無濟於事,人們只有回到真實的自我,即童年初稚,才能守住自己的一寸內心之地,不隨波逐流。這也是為後面溥儀回到太和殿尋找自己的童年(蟈蟈)做一個鋪墊。

其實整部片子的基調,就是在強調溥儀和千萬大眾一樣,不是神,只是個人,是個在歷史歲月中身不由己的人。


片段解讀是不好的,當然,電影的結尾大部分都有模式,這屬於其中的一種「模式」

具體說來,蟈蟈和籠子的結尾至少有四層含義

1溥儀個人個他的生活,第三人稱,指
2他個人的回憶,反思和升華,第一人稱,點
2中國社會,比喻
3時代與命運的抽象問題,提問

具體說來,這個結尾最集中地體現出了電影的「意義」問題,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前兩個意義,這兩個意義是有區別的,雖然對象相同。

1結尾的鏡頭的確暗語溥儀的個人生活,但是要注意,這只是第三者眼裡,電影呈現給我們的溥儀的生活,我們看到的是「總結式」的。我們可以像一個敘述者或者聽眾那樣去考慮整部電影,考慮整個溥儀的一生。這層隱喻是旁觀的,更客觀的。比如讀為,溥儀的人生是無法選擇的,而到了他遲暮之年,他終於擺脫了命運的竹籠。

2溥儀他個人呢?他個人的五味雜陳,我們作為觀眾最終在看到籠子後感同身受。最後的「主觀鏡頭」的運用,電影第二層含義即:如果我是溥儀,此刻的我,是什麼心情?我無奈,我痛苦,我接受…這一層隱喻不僅僅是客觀的人生的總結了,而是主觀的,置身其中,把自己的感情放入溥儀的個人悲劇里的一個隱喻,這一層隱喻明顯是感性的,主觀的。比如讀為,誰又不是籠子里的人呢?普通人終究是逃脫不了命運的竹籠的,即使今天跳出來,也是不是我能選的吧。

3第三層隱喻是普通人包括此時的溥儀對於中國的遠觀,作為九五之尊,溥儀影射的正是昔日的「中國」。比如讀為,一個泱泱大國,曾幾何時,只是被自己的籠子束縛著,而今它真正的開始跳躍在這天地間了。它「出囚」的代價,時代運轉的齒輪碾碎了無數人,溥儀只是其中之一。

4隱喻抽象的問題,哲學的思考。世代交替,是時間的必然;興衰勝敗,是人間的常態。如讀為,時代終究會淘汰些什麼,淘汰和命運無關,命運對待每個人幾乎同等。昔日的王子今日和小兵,能說誰的命運就比較好?命運一開始給了你什麼真的那麼重要嗎?此時的平凡人溥儀,在同時經歷了最富貴的皇族和最恥辱的叛國者兩個身份之後,他終於得到了生命中最後的平靜。

當然,我更願意分享的,是如何分析,而不是結論,如果我注重於,解讀的結果,我就不會這麼去寫了,解讀意義,要從以下方面:
1指示性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
2內在意義(Implicit meaning)
3外在意義(Explicit meaning)
4象徵意義(Symptomantic meaning)

當然每個電影的側重不同,也就有相應的分析策略,但我個人認為,可以有側重地分析,不可以不全面地解讀。

以上是我對結尾的意義分析,僅作為參考。當然,也可以從其他技術方面,比如鏡頭使用和用光等來解讀,這裡只是不太需要這麼解讀。

其他問題我也簡單的解答一下,為什麼溥儀會再回故宮,有幾個考慮的方式:如果按照溥儀的角度,他回去更重要的應該是懷舊和好奇,懷念幼時的樂園,又好奇它今日經過時間洗禮之後該是個什麼樣子,也可以說是為了回去找找自己。另一方面,這不是紀錄片,藝術創造里有一定的技巧,這個結尾屬於一種技巧,回到當初,再現電影剛開始的幾個鏡頭,是結構上的點題。這個情節的「設計」並不是真的溥儀就回去了,真的有小兵出來,確有蟈蟈其事,而是為了片子最後的結束,設計了這個情節。而你的第三個問題,這個場景設計,當然就是為了點題啊,如果要說意味著什麼,當然是意味著物是人非等等等…自行解讀就好了。

最後說這個連接,實際上這個連接並不能表現什麼深層次的內容,只是敘事技巧,只是結構需要罷了,它為了整體的內容,充當了一個合適的配角,一個更飽滿的路人形象。可以分析這條線索,倒也沒必要給他加入這麼多意義啊大道理什麼的過讀。


結尾讓我一驚的是那句 prove it
影片里上一次出現prove it的時候,溥儀是紫禁城裡的皇帝,小溥儀prove的方法就是讓身邊的隨從喝了一硯台的墨汁,沒有人敢違背他,小皇帝在用權力證明自己。
但結尾處,溥儀身邊沒有任何人會像當初那樣服從他的命令。我以為他會坐回龍椅上,悵然若失地回憶起當初的無上尊貴,感嘆今是昨非……結果他卻笑得像個孩子一樣,把他孩提時藏在龍椅下的寶貝拿出來送給另一個小孩子。這時候我才覺得溥儀是真的釋然了,他樂於享受既得的自由,拋開了皇族仇恨和家國興亡,至於曾經的末代皇帝,那不過是他前半生的一段經歷,僅此而已。


紅袖章和龍袍一樣,是一種身份標識。當年,一個孩子披上龍袍變成皇帝;現在,一個孩子戴上紅袖章成為紅小兵。但是這些身份標誌對孩子都沒多大意義,蟈蟈才是重要的。


影片的結局象徵溥儀從皇帝的身份中解脫出來了。

蟈蟈在一開始出現,年幼的溥儀在玩蟈蟈的時候被朝臣喝止。以此為開端,以悲慘的童年和本我不斷受壓抑為代價,溥儀內心中「皇帝」自我開始成形。
此前有幕戲,監獄長那時候對溥儀吼「你已經不再是皇帝了」,不是在斥責他,而是想叫醒他:你已經可以從皇帝的責任中解脫出來了。

看電影的時候很喜歡這個角色,因為他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一個被時代愚弄的人。如果他自私一點,完全可以苟且偷生,不用肩負一個皇帝的責任沉重地活著。他最大的悲劇在於,時代逼迫他成為皇帝,卻在他與這個身份同化以後,告訴他世間已經沒有你的位置了。
印象里影片中溥儀的臉一直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大概也象徵著他內心的掙扎。而結尾處第一次,太陽照滿了溥儀整張臉,是他終於看透了,因為徹底擺脫了皇帝這一身份內心不再鬥爭。

結尾處蟈蟈從籠子里爬了出來。這個籠子起先是別人製造的,是那個關緊大門的紫禁城,限制他自由的滿清皇宮,和之後的監獄。但更重要的,是他終於從他自己製造的「皇帝」這一身份中,解脫了出來。

PS:好人的悲劇最讓人痛心。看了電影之後再上百科,真實的溥儀和影片形成對比。我不懂歷史,只覺得他言語背後很多虛偽和逃避,越發對比齣電影里的溥儀是多麼純粹又有良知的一個人,為他這不平靜的一生唏噓。


之前簡單回答過,這裡人多,就搬運一次——
簡單說,溥儀經歷了由神變成人的過程,走下神壇。龍椅旁那隻似乎存在於他小時候的蛐蛐就是重新找到他過去人的本性的象徵。而在中國,另外一場造神的運動卻正在興起,人性以另一種方式被毀滅(溥儀的人性之前是被剝奪和壓制了)。兩個時代的對比,充滿諷刺和悲憫。


我關注的是那個孩子,某種角度講,溥儀也就是一個孩子。把這個孩子推上左右億萬人前途命運的位置的我們這個民族更是孩子行為。

影片的結尾回到了決定溥儀一生命運的起點的那個龍椅,慈禧和光緒惡鬥,年富力強的光緒死在了慈禧前面,而且沒隔著多少時間。大清國最有威望的皇帝駕崩了,幼年的溥儀被推上了這張龍椅,這麼個多事之秋,弄上這麼個幼兒皇帝,還有他那個沒有威望也沒有眼光的爹,荒誕無比。

這個組合,大清國不可避免的亡了。

時間雖然過了50年,這個國家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軍閥混戰,饑荒,日本侵略,國共內戰。名義上,皇帝被廢除了,大家平等了。但是實際上這個國家進步了么?鏡頭剛剛晃過的那個畫像里的人,按年齡,應該是溥儀的哥哥。舊時代的對皇帝的愚忠,社會對某些少數群體的壓迫,真的絕跡了么?這個鏡頭前面的一幅幅畫面,只有那些幼稚的民族性格的地方才能搞出來。

溥儀登基的那個時代,國民性格不成熟,像個孩子,三歲。
溥儀去世的那個年代,國民性格依然不成熟,依然像一個孩子,戴紅領巾的小學生。

所以是一個時代的孩子遇到另一個時代的孩子,同樣的幼稚。

即使是今天,一大群民族主義者逆向民族主義者PK,口戰,也帶著孩子的性格。當08年之前,西風壓東方,逆向民族主義者乘風而起。08年之後,東方壓倒西風,民族主義成風得勢。兩撥人各自按著自己的取向,任意選取材料,攻擊對方,卻很少顧及自己觀點以外的東西。牆頭之草,隨風而動。

也許這個時代,國民性格已經是一個中學生,半個孩子。什麼時候,上高中大學了,也就算功德圓滿了。


完整版有較多鏡頭強調「紅衛兵」和「紅太陽」,
刻意的描寫等待紅燈行的群眾
導演的意圖應該是:表現皇帝及皇權一直在中國存在
皇帝倒了嗎?沒有,舊皇帝不在了,雖然舊皇帝也沒人認識了,溥儀要買票才能進去曾經的宮殿。
但是跨越半個世紀蟈蟈還活著,為什麼,這個鏡頭的含義是皇帝從未死去。
這個皇帝就在外頭被萬壽無疆,誓死捍衛著……
最後導遊告訴遊客,最後一個皇帝早已經死了,遊客還是要來瞻仰龍椅……


我現在的理解是這樣的:
溥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蛐蛐被放到龍椅下面以及結尾被取出很有中國哲學中「輪迴」的意味。

結合結尾前的忠字舞、牆上的萬歲標語去思考,一個舊時代結束而另一個新時代開始了,中國就在這種輪迴中行進。一位皇帝被塑造成了平民,而另一位新「皇帝」登基了。這位新「皇帝」只是名稱不同罷了,這與電影標題形成呼應關係。在影片的結尾,中國的皇權並沒有結束,而溥儀也並非中國實質上的最後一個皇帝,小紅衛兵則是中國的新生力量,在新一輪輪迴的開始與舊一輪的結束對話。

這是我個人看過電影后的理解。《末代皇帝》從高中到大學反覆看了好多遍,隨著對歷史了解的深入,對於電影主題的理解也在變化。後來在公共政治課上有位頗有反叛意識的教授講到,有位外國作家寫的《MZD傳》的英文原名叫〈the Last Emperor of China—MZD〉,不管這本書是不是真的存在,我突然想起,但我理解到「末代皇帝」或許並非只是指代溥儀。

電影中很多細節都有很深的意味,就不一一細解了,一部好電影就是能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電影,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理解都會不同。

排名第一的答案說的很有道理,我也曾從那個角度去理解過,現在只是提供沒被回答出來的角度。
PS:希望別被舉報


沒辦法解讀,因為是導演自己想出來的。即使是真是發生過,也只能說是巧合。準確解讀單一事件容易有偏差,要納入時代大背景下。


很多優秀的電影,都會用這種虛幻的手法去表達一種含蓄的結尾,讓人在時空錯位中結束電影,用得好就是意境,用不好就淪為裝B
當然,這有和雪山飛狐苗人鳳那一掌、張無忌掉的筆不同,或者更深一步……
用一句比較裝的話就是,你在電影里得到了什麼,你就會在最後那個鏡頭感到什麼……
扔下貝托魯奇其他作品不談不談,《美國往事》也是這種感覺,所以很多人就會問麵條為什麼會笑……其他的,暫時沒想起來用的比較好的……


我看電影時就有種感覺,當時還沒看這些影評:我覺得那頭蟈蟈就是溥儀本人,他當上皇帝的登基大典上別人給了他一頭裝在容器里的蟈蟈,電影結尾他死去時那頭蟈蟈才爬出了容器不見了。

溥儀就是那頭蟈蟈,從他當上皇帝開始就被關在瓶子里,被關了60年,知道電影結尾他臨死時才解脫。他只是個普通人,他是末代皇帝,他也是被關了一輩子的可憐的小東西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賀知章

回家,這個無比經典的意境,這個文學永恆的母題,這個想到就足以讓我們心頭一軟的字眼,從《黍離》到《常回家看看》,它已經讓我們感動了千餘年,並必將令我們不斷為之動容,為之潸然淚下。


第一次看這部劇的結尾,題主的問題同樣也是我的問題。學習了上面幾位的答案,感觸很深,我也來試著寫寫吧~

「我曾經是中國的皇帝。——證明給你看。」
老者笑笑,輕快地走上台階,從龍椅背後掏出了五十年前的蟈蟈盒子,遞給小紅衛兵。他緩緩地坐到曾經的龍椅上——這樣一個叫做「溥儀」的老者,他承載了太多,五六十年沉重的中國歷史,他是最鮮明的體現。從三歲時登上至尊之位,到為驅逐出皇宮流離失所,也曾企圖恢復自己的地位而作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然後學會解剖自己的思想,在充滿質疑與反抗的社會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他從未掌握過自己的人生,只是為時代所裹挾的個體,是歷史悲劇的真實載體,然而——此時此刻,陽光灑進太和殿,灑向龍椅和坐在龍椅上的他的臉,他看著拿著蟈蟈盒子的小孩子,剎那間獲得了徹底的解脫。
大殿里,小紅衛兵打開盒子,一隻蟈蟈跳出來,爬到他身前的胸章上。這時,老人消失了。他的生命隨著那個時代的沒落而離去,可歷史長河卻毫不留情地滾滾向前奔流著。時空流轉,當年的小皇帝變為了現在的小紅衛兵,一個新的時代又將來臨,又將會有許許多多、許許多多的個體被捲入這個未知時代的漩渦中,被掌控,被裹挾,被迷失。
而永遠有著這樣一個場景,一位老者安詳地坐在椅上,陽光照著他洋溢著笑容的臉。他不是「溥儀」,他只是一位老人,卻在即將逝去時 笑得像個孩子一樣。
這一刻,讓靈魂回家。


巧的是,現實文革中,監獄長的扮演者英先生曾被冤入獄。


這部電影是近一年才看的,並且看了不止一遍,估計就我的理解說說看法吧。 蟈蟈的重生是象徵了溥儀的新生,同樣是在龍椅前,原來他是皇帝,現在他只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身形佝僂老頭。當初他溥儀登上皇位,放入蟈蟈,代表了他人生的一個新的階段,而朝代更迭,身份轉換,蟈蟈又一次出現,意義更顯不同。以一個普通者的身份再次來到這個自己曾經作為主宰的大殿,什麼都變了,卻只有一個蟈蟈還在,而且生機勃勃。說明溥儀是願意自己有這一次的新生的,甘願有這身份的轉變。誰不不能攔截新時代到來的步伐。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總是說好了傷疤忘了疼,那是因為傷疤結痂,自己看不到曾經的鮮血淋漓了。而溥儀年老回故地,就有點自接傷疤的意思。我們不想面對一件事的時候,總是逃避,因為我們沒有膽量。而影片中的溥儀勇氣十足,他竟然回到了故地,並笑呵呵的跟一個小男孩愉快的交流。我想,是因為他真的放下了吧。真正放下的人,總是能夠坦然面對任何事的。影片這樣安排依舊是顯現時代更迭的必要,試想,末代皇帝溥儀都放棄復辟了,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東西已經剔除了,那些有封建思想的人還能說什麼呢。


就是導演想讓你倒回去再多多回味下


推薦閱讀:

古裝片中,為何屋頂上的刺客一揭開瓦就能看到屋子裡的情況?

TAG:電影 | 歷史 | 劇情電影 | 末代皇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