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風格是什麼?一個導演的風格是如何形成的?

美術有美術 造型有造型 劇本有劇本 ……
後期 特效有特效組 剪輯有剪輯師
特別是剪輯 大多導演沒有剪輯權(還是終剪權?) 那麼所謂說一個好導演 是怎麼說呢 他的風格是怎麼來的?


導演風格,是導演品位的直接體現。多數情況下,一部影片的執行決策者是導演,因此導演的決策結果直接影響了影片最終成形的方方面面。因而作為評論家或者文藝理論家後來反推的所謂導演風格,意即對導演在影片製作的方方面面決策成形的成果之後的一種還原。
導演風格,說簡單了就是兩種行為結果的反映:選擇和創造(而且這兩種歸根結底也是同一種東西。)但如何選擇,如何產生所謂高超的選擇和創造,與藝術天分有關,與創作經驗也有關。最被人提及的,也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就是取景技巧和剪輯技巧。比如開始時大家都是這麼擺著拍的,但是像盧米埃爾這樣的在拍火車到站時稍微傾斜了下,有點縱深感的透視效果,於是這種「選擇」就成了一種「創造」;再形象點的例子就是梅里愛和布萊頓學派,本來都是擺著拍完一卷了事的長鏡頭,結果他們要麼來個停機在拍,要麼來個特寫啥的變化,那麼這又是一種「選擇」性的「創造」,而且你很容易在當時看到類似的就知道這是梅里愛、布萊頓學派的作品,說多了也就是所謂的風格。
但選擇分為在已有的很大可選範圍內選擇(比如取景),也可以分為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在一定範圍內選擇相對不太被人選擇的那個選項(比如梅里愛選擇剪輯和布萊頓學派選擇大特寫),而後者多叫做創造(其實還是選擇,所以我上文說兩者其實是一個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在某些方面的創造性空間是在日漸縮小的,比如上文提及的特寫和剪切,到了90年代那肯定不能算創造了,導演只能在不同的既定方法中做選擇的情形佔到了大多數。那麼我們假設一部電影作品成形會面臨ABCDE五個維度的選擇,而每個維度的選項分別是12345,那麼導演的風格大致可以描述為A1-B1-C3-D2-E5的選擇而產生的結果,而且是在經過多部作品驗證後的結果,這些ABCDE可以很顯性,比如小津喜歡紅色大衛芬奇喜歡黃色,也可以很比較隱性,比如費里尼在《甜蜜的生活》中那個象徵天使的少女需要在男主人公將其比作某個餐盤上的天使才能被人辨識,而不是像他其他電影中那樣給人安上一個象徵性的翅膀即可;但經過一定數量作品的積累,無論是導演還是觀眾,都能對這種保持一致的東西形成相對統一的認知,於是乎,導演就有了風格。
因此理論意義上而言,所有導演都有「風格」!因為每個人的天分和經驗,決定了他們會產生一些慣性的選擇,比如邁克爾·貝喜歡用speedramping去表現爆炸、撞車等激烈瞬間。但你會發現,這些導演可能會在A或者B上保持一貫的選擇慣性,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們的選擇方式會不斷改變,這就是這位導演或者主創對這些維度的天分和經驗缺乏把控度的結果,也就是評論里有人說的,美工組的人拿幾個道具讓你選,由於你對這個道具沒有很清晰的認知,或者說你根本對電影敘事當中與這個道具相關的部分有很深刻的認識的掌控,導致你無法做出統一的選擇,這也是為何說有些導演用同樣的班底拍出來的東西照樣是一坨屎一個道理,就是因為他會選A而不會選BCDE,而牛逼導演很多時候喜歡選擇相對合作時間長的班底,也是因為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選擇默契,比如這個攝影師拍了幾組給導演看,導演說這個仰角比較好,你就這麼拍了,那以後再找他,他就知道他喜歡怎麼拍(當然這只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實際情況比這個複雜許多),如果換個人,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去溝通適應,因為同樣的角度也是有很多千變萬化的選擇的。
此外,牛逼導演的牛逼就在於他的風格永遠不會一招鮮吃遍天,他要麼在影片的大多數維度都會形成統一而明晰的選擇,要麼就是他會嘗試通過不同的選擇產生相同的結果(但不要以為這就不是選擇了,而是他為了一個更大範疇內的選擇結果,而在更小範疇內的技巧方面採用了不同的方式進行嘗試罷了),比如我所說的費里尼,他可以讓被背著一捆柴來暗示天使,也可以讓一個人與教堂里的天使畫面重疊來暗示天使,又可以通過餐盤的比喻來做到這個選擇的結果。
說到這個,不得不說,藝術創作,特別是電影,很多時候並不具備全然自由的維度選擇,往往在某些維度他們只能在限定的範圍內做出選擇。比如蘇俄及東歐社會主義時期的那些電影作者們不得不面臨的審查問題,以及更為普遍的,有聲電影、彩色電影和寬銀幕電影(特別是後者)時代到來後的技術規範的改變,那些拍慣了套路,風格早已自成一體的老導演們就覺得寬銀幕時代讓他們的許多選擇都不再適用了,他們就不適應或者反對;但另外大多數人,卻能在以往一些套路不適用的基礎上繼續去尋找新的選項,去適應這種技術,從而又形成一種新的風格,比如奧托·普雷明格這種在4:3熒幕中很善於製造景深效果的人就會在寬銀幕時代把畫面信息分散到各處,從而產生兩種相似而又相同的「風格」。
所以說,風格說白了只是觀者或者評論家為了方便去辨識某些電影作品中的特徵而貼的標籤而已,它們反映了這部作品的主創進行了哪些選擇和創造,而這些選擇和創造產生了怎麼樣的藝術效果。如之前所說,有些時候一些選擇和創造會被局限和禁止(比如技術革新、比如製片要插小三當主角),而這些可能在主創或者導演的風格維度中占何等地位,導演的思維變通性和適應性如何,都直接決定了導演風格的高低程度,有些導演注重表演,這是他ABCDE當中最核心的維度之一,而你現在要把這個A給框死,那麼他可以選擇不拍,他也可以選擇拍,拍了就分兩種,能力低的人因為專長被困死了,所以出來的作品會很平庸,能力高的人無所謂,你A給框死了我BCDE上下猛料,照樣能讓你看出好來(雖然比不得ABCDE都是我自己挑的來的好),但別忘了,導演有時候往往是因為把A給他框死了他才會想起來在BCDE中上下猛料,從而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普萊明格和小津。
結論就是:有風格,不難;風格高低才是王道。我也可以一直用傾斜構圖去拍攝所有的影片成為一種風格,但是你拍出來和屎一樣別人就不會記住你特么的拍的是啥。先做到對電影各個維度的了解,知道如何講故事,如何拆分鏡,如何指導表演,如何選道具和音樂等基本技能之後,再來從中進行選擇,或者找出那些不太為人想到的選項進行創造,才是好風格,要不都是扯淡。
此外,所謂的不斷重複自己,就是你老在那些你不擅長的維度上一直重複自己的選項(所謂被動的選擇),比如你不熟悉B和D,但是你老是選擇B2和C3以作萬全之策,那麼等到觀眾厭倦了之後你還是得被黑成奧巴馬。


雖然每一項具體技術工種都有專門的操作人員,但是導演乃是最後的拍板之人。

編劇說,導演,這本子我有三個支線四個結局,您看看?
美術說,導演,這個場景我有四種顏色五個風格,您看看?
服裝說,導演,這套衣服我有五個板式六個類型,您看看?
道具說,導演,這回道具我有六種材質七個價位,您看看?
音樂說,導演,這首曲子我有七段合音八個節奏,您看看?
攝影說,導演,這個畫面我有九種構圖十種運動,您看看?
。。。。。。
資方說,導演,這回片子要有我兩個小女友演對手戲,你感受一下。

導演,特么啥叫風格,選對了就是昆汀蒂諾,就是野武,就是澤明,選不對就是健君哥哥啊!!


轉自煎蛋,侵刪


首先,導演是一部電影的核心,題主所說的美術,造型,後期,特效……這些是劇組人員的職務分工,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自行決定怎樣來做,一般來說,在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這些人員都是聽從導演的指示。
而導演在一部電影中所起的作用,是要分情況來看的:
第一種情況,在美國成熟的好萊塢電影體制運作下,導演的作用是小於製片人的,製片人掌握著投資權,可以做很多重大的決定,比如該片以什麼風格出現,用哪些演員,劇情基調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大多數美國好萊塢大片,在劇情模式、演員選擇、敘事方式等方面都很雷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基本能用「動作片」,「警匪片」,「西部片」,「家庭喜劇片」等等定義範圍去框定大多數的好萊塢電影,甚至一提到這幾個概念觀眾的腦中就能呈現出大致的劇情走向。在這種製片人體制背景下,導演的作用只是用專業的手法去把這部電影拍出來而已。當然,也不乏其中優秀的佼佼者,能夠脫穎而出,比如希區柯克,克里斯托弗諾蘭等。
第二種情況,是獨立電影的環境下,也就是非大製片廠(電影公司)投資操控的情況下,導演能夠自主決定自己電影的所有環節,包括劇本,場景,畫面構造,鏡頭安排,造型,後期剪輯怎麼剪,特效怎麼加。很多時候,導演會告訴這些劇組工作人員,我想要什麼什麼效果,這些專業的工作人員就會用自己專業的知識來幫助導演實現它。
以上是最普遍的兩種情況,能夠大概地對應上我們一般所說的商業片和藝術片。

好導演這個概念,電影理論界,批評界討論了幾十年也沒有蓋棺定論,好和壞作為評判的詞語,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看到樓上很多人將這個問題和電影作者放在一起來講,我認為這兩者存在交叉,但也並不完全重合,「作者「是指,該導演的一系列作品都具有顯著的個人風格和文化母題,且拍攝手法不會出現過大的改變,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戈達爾,朴贊郁,北野武等歐洲、亞洲影人,當然希區柯克和諾蘭這類「商業」作者可以算是例外情況。而至於「好」,它本身無法絕對地界定,並非一個導演是「作者」,他就是好的,諸如彼得傑克遜,斯皮爾伯格這類商業片導演也是十分出色的。再比如張藝謀,他電影風格很明顯,屬於電影作者,但他是否是「好導演」卻存在爭議,我個人並不喜歡他,我認為他的電影嚴重地丟失了文化立場。
加句題外話,很多時候我們通常說他們是「厲害」,「牛逼」的導演,而不說「好導演」。

導演的風格,最深層次的應當是從主觀性的文化表達這方面來體現,這是大多數非好萊塢電影的特點——具有文化的母題。導演試圖去闡釋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他拍攝的影片則從這種文化或信仰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不同於其他電影的人性、情感、行為等等,比如貝托魯奇的《戲夢巴黎》,金基德的《漂流欲室》,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白》《藍》等;
再其次,是從拍攝手段,比如很多導演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電影敘事方式和畫面,讓人一目了然,知道這是誰的電影,比如昆汀·塔倫蒂諾的非線性敘事,比如張藝謀電影畫面里濃重的色彩等。
以上。


風格 = 重複。是對人類 pattern recognition 本性的一種利用(exploit)。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核心人物,當然對各個環節都會有所要求。
對劇本、對演員、對剪輯、對配樂,甚至包括宣傳。當然現在電影的商業環節都可以外包出去,有專人來幫忙分擔。
國外的製片人對片子的影響力大的多的多,但是國內還是導演最主要。所以這個導演從選材、選人、鏡頭運用、音樂製作一定會有所自己的喜好,畢竟電影之所以稱電影藝術,是因為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經由個人主觀修改過的呈現。尤其導演多導幾部片子以後就會慢慢了解自己想要的東西,形成自己的鮮明標籤。
比如張藝謀,有人說他變了,是的,他的電影開始商業化氣息瀰漫,但是我想是他在求變,劇情的無力要怪劇本的選擇,但是他沒變的始終是給觀眾視覺的衝擊心思。他喜歡用大片同色來表現氣勢,喜歡大場面,這些就是他的叫風格的東西。
比如李安,不管是他的喜宴還是他的卧虎藏龍色戒還是他的少年派,感覺題材啊拍攝方式啊差異很大,可其實他的東西特別好辨認,他的作品總是文人氣息特別濃,俗稱就是憂鬱。我特別喜歡他,首先我覺得他從選劇本就是負責任的。
比如姜文,他拍的電影男性色彩特別重,有種說法說姜文其實只拍了一部電影。但是他講究藝術表現力,比如太陽里的陶房子,子彈里的擊鼓場面都有別樣的衝擊感。
比如寧浩,提到他你就知道肯定是小人物題材,肯定有黑色幽默。比如王家衛、比如蔡明亮,一看到導演的名字你對這個電影是不是已經有一定的期待視野了?
比如斯皮爾伯格、比如卡梅隆、比如昆汀、比如大衛芬奇、比如貝爾尼尼、黑澤明北野武,這些導演受到追捧為什麼?因為他們有主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為相對穩定的風格會帶來相對穩定的受眾,除了藝術上的肯定還會有商業價值上的肯定。


導演拍多了就能找到與自己電波相合併且效果又好的各部門團隊了。
說到剪輯,李安電影的剪輯基本上都是Tim Squyres - IMDb ,忘了哪個採訪里說的,大概意思就是他找到了個好隊友就是了,所以把剪輯都交給他,也放心。


大概有點類似於作者電影。
導演在場面調度的時候因為他自己的性格、藝術目標、視角等來指揮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工作。多少就會留下這個導演的影子。
而一個導演拍上一系列電影下來,從這些電影的分析過程中,導演的個人風格就會躍然紙上,這就是星爺、王家衛、杜琪峰、基斯洛夫斯基、雷乃、法斯賓德、希區柯克等有風格的導演給觀眾和分析人士的感覺。
風格的產生也需要一點要素我覺得,比如導演個人的功力、藝術追求與堅守,一系列影片,電影製作的相對控制程度等。
好導演不光看他的作品,還有他自身的因素。因為談好導演而不是好電影、好編劇、好製作人。所以好導演要是「好人」和拍了不少好電影(當然不是說每拍一部都好)。
愛森斯坦拍墨西哥的電影計劃最終失敗。當時和投資人產生分歧之類問題,導致預想中的傑作《墨西哥萬歲》胎死腹中,導演沒有獲得剪輯權,拍攝膠片也被其他人不完整地剪成一些電影,當然與愛森斯坦本人的目的相去甚遠,這也是大師的大遺憾。
其實這和作家風格、記者風格一樣,都是有追求堅守的一些人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個人色彩。


題主說的很對,職員表裡的人各司其職,那麼導演的風格是怎麼來的呢?那就要先了解導演是做什麼的?看百度百科:導演:製作戲劇或影視片的過程中,組織和指導演出工作者的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劇組內的創作人員、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及勞動溶為一體。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揮者。

所以,導演是創作組的大腦。
劇本通常對場景的描述只有一句話甚至幾個字,而導演拿到劇本把這一句話變成畫面時腦子裡首先要有畫面,就是作為導演,我想要把這一句話用什麼樣的畫面來表現,於是跟美術組和攝影組溝通,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美術組合攝影組就會根據導演的表達和自己對劇本或者對導演想法的理解做出畫面布局。
其實演員也是根據導演的想法和自己對劇本的理解表演出導演想要的情緒效果,大部分劇本對表演情緒的提示就只有一兩個詞,全靠演員自己根據全部劇本的理解和導演的想法來表演,而能夠自主發揮的演員少之又少,且很多自主發揮的演員如果跟導演想要的不符,很可能會被導演重來一遍,直至導演達到導演想要的效果。所以,演員是受導演支配的。
至於劇本,面對導演,真正能有話語權的編劇少之又少,大編劇基本會配大導演,出現分歧,他們往往商量著來,儘管不署名,導演多多少少都是參與劇本創作的。
剪輯導演也是會幹預的,一般認真負責的導演,在拍攝過程中都會自己做粗剪,拍完之後再把所有粗剪交給剪輯,並溝通想要什麼樣的效果。
綜上,導演是參與各個環節的創作的總領人,所以通常會把一部電影說成是XX導演作品,就是因為導演對一部電影的影響太大。


而導演風格我認為是導演自身對所有事物的常態理解。一個人的思考方式在一段時間內具有同一性,導演現在的心境、對事物的理解往往會從電影畫面上表達出來,導演風格是慢慢養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同一個導演在不同的創作時期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如王家衛,他的處女作《旺角卡門》跟他後來的電影就不太一樣。這是一種思維習慣、創作習慣~


樓上例子不明顯啊,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裡面演員再說台詞前都會站住了,極少見到邊走邊說的情況,這就是一種風格啊


導演的風格跟他的興趣愛好、人生觀、價值觀、文學修養等等是息息相關的


風格就是你活在世上的痕迹,不經意的流露,風格是沒法學的,換句話說,可以學習的風格一般都是廉價的和不值一提的


吳宇森喜歡放鴿子

放一堆鴿子


既然電影是人拍出來的,那麼肯定帶著個人情感,從而有了電影風格。當然,有的導演的風格很強烈,例如:王家衛、徐克、姜文、杜琪峰、吳宇森、張藝謀、昆汀等,有的導演風格就很克制,例如:呂克.貝松、馬丁.斯科塞斯、李安等。以上這些導演都屬於世界級的大導演,因為有無可取代的個人風格。


風格就是你能從他電影里感受出最明顯的東西,即使你是個外行。它是為了除姓名以外區別於其它導演的東西。比如王晶喜歡美女,星爺喜歡搞笑,詹姆斯卡梅隆喜歡花錢,李安喜歡講故事又懶得動……


導演就好像一個演說家、一個講故事的人,總會以自己的方式去說故事。
加之,電影元素繁多,導演就更會以自己的個人感知去弄鏡頭、配音樂、造人物……
這就是導演的個人風格!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導演 | 統計學 | 研究生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