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為什麼不製造太空梭,相關技術實力如何?

&> 太空梭(英語:Space Shuttle),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陸續進行過太空梭的開發,但實際上只有美國和蘇聯成功發射過。[...] 太空梭升入太空時跟其他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一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但之所以設計成具有機翼的造型,是因為此機翼除了可在回到地球進入大氣圈的過程中提供空氣剎車的作用降低墜落速度外,也可在降跑道時提供升力,作用與滑翔機類似。因為機翼的關係,太空梭的酬載比例較低。設計者希望以重複使用性來彌補這個缺點。


Source: 太空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因為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建造多次使用的太空梭還太勉強。

中國曾經考慮過設計製造自己的太空梭——「長城一號」。後來放棄了。

美國研製太空梭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發射的開支。重複使用,理論上確實是比一次性的東西要經濟。其實不然。美國太空梭降落以後,居然要全部拆開,然後逐次進行檢查和維護。

美國人一開始想像的太空梭維護是這樣的:


結果它是這樣的:


系統的複雜度,發射的強震動、巨大的加速度,以及降落的高熱量,使得很多東西都可能出問題。即便是目前的技術也不能保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每次任務都必須經過非常細緻的檢查。

這種檢查成本全部加到一起,使得太空梭的實際成本大大高於預期。這也使得太空梭對比普通一次性飛船,在經濟性上反而比較低。而且安全性能還是不如成熟的一次性宇航飛船。

因此,NASA在研發下一代宇航載具的時候,也放棄了太空梭。新的獵戶座飛船的方案是僅僅重複使用指揮模塊(中間的圓錐型部分)。動力等部分都是一次性的。這樣就提高了整體的可靠性。該系統計劃在2014年進行首飛。

經評論中一位朋友(重名者有點多,無法@)的指出,美國私人公司在NASA資助下也在研究下一代太空梭Dream Chaser:

不過一看就知,這架飛機比原來的太空梭小了很多。它的設計長度只有9米,而原來太空梭的長度是37.2米。該飛船主要是針對空間站的人員和貨物運輸。它不像原先的太空梭那樣可以承載其他航天器(如衛星)的發射、維護和回收工作。所以整體來說自然也精簡了許多。不過2013年第一次無動力降落實驗中,左起落架未能展開。希望不會影響Dream Chaser 計劃於2016年底進行的首飛。

不過一看就知,這架飛機比原來的太空梭小了很多。它的設計長度只有9米,而原來太空梭的長度是37.2米。該飛船主要是針對空間站的人員和貨物運輸。它不像原先的太空梭那樣可以承載其他航天器(如衛星)的發射、維護和回收工作。所以整體來說自然也精簡了許多。不過2013年第一次無動力降落實驗中,左起落架未能展開。希望不會影響Dream Chaser 計劃於2016年底進行的首飛。

即便是宇航技術最先進的美國在太空梭上也是磕磕絆絆,可想而知中國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了。只能說現在人類的技術水平還不太行。


研發太空梭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製造可多次使用的航空器,從而降低發射成本,同時還附帶送航天員上天對衛星進行維護的功能。

結果從經濟角度看,太空梭設計壽命100次,結果使用次數最高的才30次,挑戰者更是才用了十幾次就爆炸,綜合成本遠高於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

從功能角度看,太空梭能執行的任務,除了對衛星維修暫無法替代外,其餘所有功能都可以被一次性飛船和空間站替代,而且由於可以進行特性化設計,其效果更好與太空梭。而在軌衛星修理從目前看,也是花哨架子,一方面只能維護低軌衛星,這類衛星本身設計壽命大都不超過五年,維護一次的費用倒過來看不比發射新衛星好多少,另一方面最成功的衛星維護例子,哈勃望遠鏡維護後使用了約20年,但本身發生故障的原因是初始製造誤差而不是意外。

從安全形度來看,太空梭故障率遠高於一次性航空器,這是由於在重複使用必然導致的結構疲勞損傷和表面防熱層維護更換導致的,這個問題在數十年內都難以得到良好解決,太空梭每次返回後都需要接近一年的維護才能上天,而且經常由於維護問題延長,效率極低。

綜合來看,即便以人類目前的技術而言,多次使用型航天器也只能是個噱頭,同時一次性航天器可以跟上技術發展快速更新,就算是美國,短期內發展的航天器也不再考慮太空梭這樣的多次使用型了


很多人質疑我把日本火箭技術捧得那麼高,那麼我給大家看看我國專家的看法。
原載《兵器知識》2010.5

(龍樂豪,工程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記者:運載火箭的水平直接決定著一國的太空控制能力和戰略打擊能力,本次請龍院士談談對日本龍樂豪:運載火箭方面,現在美俄還是領先,其後是歐空局,日本應算第二陣營中的領先者,其後是中國。如單項排名,俄羅斯發動機水平是最高的,比如它的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水平相當高,氫氧發動機也不錯。但運載火箭的綜合能力方面,美國要強於俄火箭。日本運載火箭的單項技術和美俄差不多,但規模還不及。

-------------------------------------

太空梭本身過於接近當時技術極限,導致安全性和經濟性極差,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不可能造得出來。太空梭代表的是美國80年代的火箭發動機製造水平,中國達到同樣的水平肯定要在2030年之後。
航天科技六院院長譚永華之前接受採訪說,長征9號預訂會在2030年左右發射,LEO運力達到130噸,這是滿足載人登月的底線,剛剛超過60年代的土星5號的水平。
New engines to lift super-heavy rocket
很多人受官方媒體誤導,對我國的航天水平缺乏正確的了解。實際上我國的火箭技術介於日本和印度之間,在長征5號發射之後也只是和日本互有優劣而已。這個事實應該可以讓天天叫嚷超日趕美的朋友冷靜下來,不要因為發射了幾個美蘇60年代水平的載人飛船就目中無人了。

就用各國都作為主力發展的氫氧發動機為例
中國YF77 700KN 比沖438 2016年試飛

日本LE7 1079KN 比沖445 1994年試飛,之後和YF77一樣遭遇問題,推倒重來,改為LE7A,比沖狂降到429

美國 太空梭的SSME 2279KN 比沖452 1981年試飛

美國 RS68 3371KN 比沖409 2012年試飛


煤油機的話,我國最大最先進的YF100(蘇聯RD120的發展型,相當於蘇聯70年代末水平)是煤油發動機,海面推力1223KN 比沖324,美國在60年代研製的煤油發動機F1是6770KN 比沖260,雖然技術很落後,但畢竟數字嚇人啊。

LZ可能以為神州飛船和太空梭是差不多水平的東西,其實完全不一樣。

太空梭的核心組件是可重複使用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還是分級燃燒循環的,這種外星產品我們寫科幻小說都不知道怎麼寫,別說製造了。中國目前全力研製的YF77技術水平和指標甚至還不如日本20年前的LE7系列,跟美國差距至少在50年以上。

說我國火箭比日本優越,一般都是拿鬼子的可靠性說事,然而LE5與YF73基本是同時期,技術路線相近(燃氣發生器循環氫氧機,上面級,YF73推力小一
半),日本9次飛行全部成功,YF73卻導致了1984年和1991年兩次失敗(順便一提,96年長三乙那次著名的事故和YF75沒有關係)。我相信問全世界除中國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得出中國火箭可靠性比日本高這樣的結論。中國航天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也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大,實際占不到1成,國際的商業發射基本是被歐美俄壟斷的。

科研和工業是兩回事,工業只要有制度和資本就可以產出,科研則需要更多。中國現在航天技術的發展速度並不比美日歐快,別說追趕,差距不拉大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實際上,我國也沒有超俄趕美的需求,YF77幾十噸的推力足夠滿足我國的需求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技術水平就應該踏步了,否則總是拿蘇聯60年代的火箭拼湊,我們終有一天會被淘汰出局。歐空局也是認識到這個問題,才開始重走日本的老路,推動分級燃燒循環氫氧機。科學畢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引用超大上的一段話:

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了,在我們手上只有YF20系列發動機的時候,為了滿足運力要求,我們通過簡單加法搞出來長二捆和長三乙,運力一下子達到了當時主流載荷的水平。
可是隨之而來的是:當LEO載荷要求進一步達到20噸級別,GTO要求10噸級別的時候,我們怎麼辦?繼續捆綁更多的YF20嗎?
90年代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自豪的宣稱我們的火箭至少在運力上超過了日本,但是當H2B出世的時候——H2B僅僅芯級用了兩台LE7A——我們連這一塊褲衩都沒了!


有一種常見的辯護思路是:我們沒有研製大推力火箭是因為沒需求。對,這個邏輯沒問題,但是怎麼嘲笑三哥小水槍的時候,嘲笑日本的載人航天計劃的時候,就不用這樣的邏輯了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人要厚道啊朋友

下面有同學說我忽略比沖這個參數,我是忽略了沒錯,同類型同級別的發動機,中國貨的比沖難道名列前茅了?
還是YF77和鬼子的LE7,都說真空參數
中國YF77是700KN,比沖438
日本LE7是1079KN,比沖445
(LE7問題比較多,現在的型號是LE7A,1074KN,比沖429,但這也是日本人十幾年前的水平了,而YF77現在還沒飛呢)
有朋友很歡樂地拿70推力的跟人家600推力的發動機比比沖,下面級和上面級比比沖,煤油機跟氫氧機比比沖(還好,沒拿單組元來比),這不是拿坦克和賽車比燃料效率么?YF75的數值是78KN,437S,而62年世界上第一個氫氧發動機RL10,66KN,425S,63年的A3型號比沖就有444S了,它是膨脹循環的,比沖肯定比燃氣發生器的大。所以單談比沖沒任何意義,一定要結合其他參數來看。

總之,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當年運十下馬也是一樣的道理,您高考一模200多分,藝術線都上不去,就嚷嚷說要報清華,這不是胡鬧么?

中國航天的落後,確實是工業底子不行,並不是不重視。而現在最不重視航天的,還要數美國人了,砍掉的東西不計其數。實際上洛克達因當年想要裝上太空梭的並非現在的SSME,而是科幻小說中常見的氣塞式發動機,優點是海平面與真空參數差不多,適合太空梭單級入軌的需求,不過當時飛航中心的老大還是德國納粹,做事嚴謹,否掉了。這個項目後來發展為XRS-2200,原定用於下一代太空梭,911後被砍了。


這裡說的都差不多了,我來晚了簡單補充。

1在太空梭這個起飛質量和近地軌道運送能力上,成本不划算,特別是單次飛行成本;
2垂直起飛自主水平返回發射場(指定位置),沒什麼額外的效益;
3美國人現在搞的無人空天飛機X37,尺寸和重量上比太空梭小很多,也是垂直發射水平無人返回指定機場,這個是趨勢,單次成本可以降下來。


我在航空推進器企業工作,可以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方面技術方面的內容。

從我們國家的建制大家就可以看出個大概,航天部門和航空部門不是一個單位。

太空梭是一種能夠在太空和大氣層中都進行飛行的一種飛行器。

但在太空中飛行和在大氣層中飛行原理完全不一樣。

在太空飛行沒有空氣,飛行器要自帶氧化劑,飛行器不需要進氣裝置,氧化劑和燃料保存在高壓容器中,飛行是將攜帶的氧化劑和燃料燃燒增壓後向後噴出,利用反推力飛行的,目前最有效率的飛行裝置是火箭。

在大氣層中飛行,空氣中的氧氣就是氧化劑,所以不用自帶氧化劑,飛行器要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必然要有進氣口。像汽車發動機一樣,空氣增壓後才能提高熱機的做工效率,汽車靠活塞壓縮空氣增壓,但活塞這種東西對飛行器來說太重了,飛行器對空氣增壓要區分高速飛行和低速飛行兩種情況。

高速飛行時可以利用自身的飛行速度對從進氣口進入的空氣增壓,類似你騎著摩托車迎面的風給你帶來的壓力,也就是所謂的衝壓發動機。速度越高對空氣增壓效果越好,所以一般工作都在2倍音速以上,常見的有高空無人機、大多數導彈都是用的衝壓發動機。

但衝壓發動機在低速情況下沒法工作,速度太低對空氣增壓效果不好。不足2倍音速的低速的大氣層飛行器就是我們最常見到的飛機,對空氣增壓要靠一個叫壓氣機的裝置,你坐飛機時見到發動機前面有很多葉片的就是第一級的壓氣機了,而壓氣機的動力來源是位於燃燒室後面的渦輪,被壓氣機加壓後的空氣和燃料在燃燒室內燃燒後,要經過燃燒室後面的渦輪再從尾噴口噴出。空氣從渦輪中經過時會推動渦輪旋轉,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風車,而渦輪是和壓氣機連著的,渦輪旋轉就會帶動壓氣機旋轉,給壓氣機提供動力。這就是所謂的渦輪發動機。

從上面的簡單介紹大家可以看出,從外太空、高空、到低空,所需要的發動機的結構越來越多,而不同結構的發動機在另一個領域工作的都不好。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麼把這些發動機都帶上,要麼讓一個發動機適應多種工作壞境。

火箭背著飛機的樣式就是我們見到的最多的航天飛行樣式了。這就是攜帶多種發動機的形式。

讓一個發動機適應多種工作環境,那麼發動機的內部結構必須可以根據工作環境進行調整,這就是所謂的變結構發動機。目前美國新研的空天飛機就是這個思路了。

這還只是推進器部分,飛機在不同高度、速度下飛行,動力學也完全不同,解決這個問題要麼用一個用中庸的外形,靠犧牲效率來適應所有環境,要麼變形。電影變形金剛看過吧。


我曾在上海某非標設備廠工作過. 其客戶是各個航天研究所

我想談談製造裝備上的差距.

航天發動機所用的發動機葉輪的加工就很有難度. 加工這種金屬曲面需要用到5軸機床.和軟體

先說軟體. 五軸機床的軟體重要程度堪比硬體.要設計出合理的刀具路徑.否則像我以前公司加工的一個鈦合金葉輪.用時120H! 一個巴掌那麼大的葉輪 - -
最好的加工軟體是西門子的840D,價格好像是38萬.審批及其嚴格.軍工企業很難買到.
國產軟體能上檯面的是廣州數控.但是在我們用起來的時候 還是經常出錯卡死.我們只好買西班牙的那個好像叫 法格系統.

再說硬體. 德瑪吉與米克朗的機床網上有視頻. 全程自動換刀.不需要重新裝夾.不用切削液.就可以加工出一個複雜曲面的零件. 再看我們原來公司製造的5軸機床.每天都要用儀器校對.可是穩定度還是不盡如人意. 公司靠著做非標設備生存.每年2個E的營業額.可見實力也是不錯.
上海交大的數控技術博導 王宇晗教授經常前來指導.
據說王博導每天睡5個小時.來研究複雜曲面加工技術...
大家還可以百度一下東芝事件.我們現在的五軸機床連那個時代的日本都趕不上呢.實在是讓我汗顏


以前有 研究所的朋友跟我談: 看到那個寶馬了嗎? 那個是美國的技術.

. 我們的技術是車後備箱里的一瓶水.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與實際操作太空梭、並是唯一成功以太空梭進行過載人任務的國家,也是機隊陣容最龐大的國家。美國的太空梭大多是以歷史上著名的觀測船命名,其建造過的太空梭包括如下:
已經毀壞的太空梭

  • 挑戰者號(STS Challenger STA-099/OV-099)- 發射過程中爆炸

  • 哥倫比亞號(STS Columbia OV-102)- 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時解體

已經退役的太空梭

  • 發現號(STS Discovery OV-103)

  • 奮進號(STS Endeavour OV-105)

  • 阿特蘭蒂斯號(STS Atlantis OV-104)

前蘇聯

  • 暴風雪號太空梭 - 暴風雪(俄語:Бура?н,Buran)太空梭計劃是蘇聯時代為了與美國進行太空軍備競賽所發展的計劃,在蘇聯解體後不久此計劃也宣告正式終結,殘存的設備歸屬蘇聯時代的航天中心所在地哈薩克共和國擁有。暴風雪計劃中共有五架太空梭實際上已開始建造,但是只有第一架的暴風雪號(Buran 1.01)真正被完成並且順利發射升空與回收,而包括二號機小鳥號(Пти?чка,Ptichka,也就是Buran 1.02)在內的其他幾架蘇聯太空梭全都是以未完成的姿態停止建造。

以上是維基百科給出的人類歷史上所有建造過的太空梭,所有都是來自美蘇兩國。

首先從這些太空梭建造的年代來看,所有的太空梭建造年代都是從1981-1991,這個年代是很說明問題的。

  • 他們全部都是在冷戰時期建造,於是都帶有軍備競賽時代的色彩,巨型,誇張,不考慮成本地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因而太空梭的建造本身不僅僅是航天事業的需要,必然還是美蘇對壘的政治需要,而中國在那個時代當然也有這方面的需要,但那個時候已經進入改革開放的前期,整個社會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這樣的需要已經悄然降低了一些。
  • 他們全部都是在8、90年代建造的,而要知道美國在60年代就擁有了登月的技術,這個時候離美國開始研究航天技術已經超過60年了,而且是在美蘇軍備競賽全力研發的情況下,從這裡可以看出建造太空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美國也是到了20世紀後期才擁有了相關的技術。而中國那個時候的航天事業還剛剛開始起步,選擇太空梭作為開始既不符合技術實際,也不符合當時的政治經濟實際,畢竟這玩意就和核彈一樣,戰略的意義不在於你有多先進,你只要做出一定的成果別人就會有所忌憚,而當時來說做太空梭實在太慢了。

...航天參數神馬的不懂不好意思亂說....


其實當年載人航天立項就有這樣的討論,運載火箭和太空梭票數勢均力敵,最後是錢老的一句話拍了板,太空梭技術門檻高,系統複雜,初期投入大,而火箭上馬快,有底子,風險較低。話說回來,要是當年選擇了搞太空梭,以國內現在的材料水平,可能現在還沒上天呢。


有人說那位孟德爾是寫科幻小說的在意淫,看來真是沒冤枉他,連「這種外星產品我們寫科幻小說都不知道怎麼寫」這種離譜的話都說出來來。美國ssme算什麼外星產品?rd0120推力200噸,真空比沖455秒;美國的ssme真空比沖453秒,推力差不多,美國ssme比沖還落後rd0120。如果你那個ssme成了所謂外星產品,那蘇聯的rd0120豈非是超外星茶產品了?說句實話,美國在火箭發動機領域基本全面落後於蘇聯,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被蘇聯完爆不說,就是氫氧機都比不過蘇聯
美國航天發動機之所以採用氫氧機和固體發動機搭配的方式,本身是技術落後下不得已的選擇結果,固體發動機成本高昂,安全性低,燃料有毒,對環境嚴重污染(鹽酸雨),性能低下(比沖極低,同樣大小的載荷,使用固體助推必須要更大的推力,更昂貴的燃料成本),可控性差。
如果美國能攻克技術難關,能有蘇聯那樣的大推力高壓補燃液氧煤油機的神器,也不會走上這樣的技術彎路
美國當年那個土星五號使用的F1煤油機,採用的技術方式是極其落後,性價比極低完全是不計成本,不惜代價,無法進行技術延續的,純粹燒錢的面子工程

另外還有人說什麼蘇聯單個部件比不上美國的?就航天領域,說美國全方位落後蘇聯倒是事實(差距二十年以上),蘇聯在能源號上使用的高性能鋁鋰合金就是美國人憋紅了臉生產不出來的,更別說rd170高壓補燃液氧煤油機,rd0120大推力氫氧機,還有航天用的高性能雜環芳綸等合成纖維,這些領域的技術哪怕蘇聯解體,俄羅斯原地踏步二十年,美國人都趕不上來,不是美國沒錢,而是有了錢,甚至已經獲得蘇聯的技術樣品,美國人都攻克不了技術難關

至於說SSME可重複使用,蘇聯RD-0120同樣是可重複使用的,而且由於使用的材料性能和工藝水平高於SSME,可重複使用的性能只會比SSME更高,而實際美國的太空梭由於安全事故頻發,每次任務過後都要幾乎把每個零件拆開來檢修,成本比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更高昂,其重複使用云云,本質也成了笑話
關於RD0120的可重複使用行,你去看本航天專業書籍就會明確告訴你,RD0120從設計的時候就是具有可重複使用性能,其具有高可靠性,試車時就最經受最嚴苛的檢驗,可重複使用性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蘇聯曾經設計過後續版本的能源號火箭在芯級火箭發動機和助推火箭發動機上加裝回收裝置,只是因為蘇聯解體才作罷,但就發動機本身而言,其可重複使用性在製造完成和試車試驗的時候就已經是確定的了


SSME的真空比沖達不到460s,是453s,低於蘇聯的rd0120.

美國的ssme的性能實際落後於蘇聯的rd0120,至於什麼美國領先十多年更是意淫。rd0120是蘇聯七十年代研發,八十年代初投入實用,美國的ssme也差不多是同時間的產物。蘇聯的高壓補燃液氧煤油機的技術領先美國二十年倒是真的
另外RL10這種推力只有11.2噸,採用膨脹循環這種落後技術的發動機怎麼居然了成了神器,某人是在搞笑嗎?
蘇聯的RD0120氫氧發動機採用分級燃燒循環,這種技術比美國那種落後的膨脹循環要先進的多
而且RD0120採用蘇聯獨創的通道璧銅管冷卻噴嘴技術,可大大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和增加發動機重複使用次數


謝邀。
成本太高了,不如發射空間飛行器實在。米國現在也不做太空梭了,也有說法是商業資本的進入,出現了類似SpaceX這樣的公司,近地軌道的載人任務、向空間站運送物資的工作可以通過他們來執行,省下造價昂貴的太空梭的費用。然後NASA自己造的空間飛行器以後將是主要面向深空區域的,也是現在太空梭到不了的地方。


題主,這種問題沒有邀請航天專業的科研人員的回答還真是不能看,現在暫時第一的列推力數據的那個回答,我看了一眼,什麼東西,就是到網上找點數據自說自話,一點幫助也沒有,而且數據還來回修改了,可見找數據的能力都不行,說的東西和鐵血那些地方的那種水平的差不多,喂搞清楚這裡是知乎,不是這個專業的求別摻合了,還真不如自己去看航天期刊有用,排名第三的回答不錯


當年錢學森把中國一幫沒有技術卻傻逼呵呵要搞太空梭的人的路給堵死了。扎紮實實做好符合當時時代能力所能達到的事情就好了,別亂想。


火箭水平不能完全代表航天水平,載人航天,空間站,數據中繼,遠程遙測,衛星組網,都是航天水平的一部分。

中國能在有限的火箭水平下,做出大量有實際意義的工作,這是給未來的工作打下來堅實的基礎。等到長征五號的發射給了中國航天人更大的空間和能力,他們會用這過硬的能力做出更多有意義的工作。


負責的說,火箭和太空梭的難度比較就像當年的黑白手機和現在的iphone的技術差距,研製那玩意兒真的是zuosi。 補充一下,關於太空梭的研製,其實從起點,美國就完全不和中國在一個檔次,從二戰開始,導彈方面天才的德國人真的在氣動方面完全甩開全世界幾條大街,具體有多好,(德國那時都開始實驗潛射導彈了),至於V2就不提了,美國和蘇聯的東西都是直接從德國身上直接拿來,所以比起一窮二白的中國不知好不少倍,加上自己技術積累在那個年代能擁有這樣的科技產品,真的是厚積薄發,對於一個發動機都不利索的國家!能把飛船上天也不賴了


因為北極熊沒有製造過。。。


"你不能評價一個沒有的東西……"


說點別的方面,可重複利用的航天器早晚要搞,光做理論鋪墊是否無用?當然從航天這個大範疇里說,嫦娥什麼的也算打基礎,問題,這個從專業上講又差別很大,我的理解是,該搞一些小型的,類似無人機做前沿鋪路比較好。
有些成本不是光算安全、經濟就行的。因為,得看目標是什麼,宇航大國,沒有太空梭怎麼行,雖然這不等於現在就要搞,或者搞和美國、前蘇聯一樣的。


很多航空航天專業的大神描述的都差不多了。我來補充一個貌似還沒有人提到的。去DC的航天博物館的時候講解員提過,太空梭這種設計是有系統性缺陷的,液氫液氧燃料占體積太大,必須放在飛機底座部分。而且體積太大,起飛時藉助火箭,太空梭必須綁在火箭側面,相當於宇航員屁股底下坐著兩個大炸藥包,幾乎沒法加上緊急逃生系統。這也是為什麼太空梭一出事故就容易機毀人亡,安全性還不如衛星。衛星至少可以放在火箭腦袋上,萬一一級火箭出了故障,把衛星彈出去,宇航員保命幾率還大一些。


Elon Musk 自己說spaceX 所用的所有發動機都是他們自己製造的


當年立項的時候也曾爭論過太空梭和火箭的選擇 錢學森考慮到火箭的技術門檻低造價也較低 而太空梭雖然能多次使用 但是不僅技術要求高 經濟性安全性都不如火箭 最後還是選擇了火箭 如今美國放棄了太空梭也證實了當年的思路是對的


推薦閱讀:

以當前技術水平向太陽系外行星發射探測器可以成功嗎?
地轉偏向力對火箭發射有什麼影響?
飛船從地球到月球的航行會走怎樣的軌道路徑?為什麼如此選擇?
中國用於航空航天的經費和 NASA 比怎麼樣?

TAG:太空梭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