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的金庸翻拍電視劇是否比大陸的強很多?為什麼?

即使是多年前的港產劇現在看起來,個人也覺得比近年的大陸翻拍要好得多(最近的天龍八部),為什麼?


以金庸劇被翻拍次數最少之一《連城訣》來舉例(《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和《連城訣》都很少被翻拍,《連城訣》稍好一點,其他兩部都沒拍出精品來):

《連城訣》堪稱金庸武俠里最黑暗的一部,翻拍劇很少,電視劇只有香港郭晉安版和內地吳越版,但港版劇情改得太亂,不是那個氣息。
內地版《連城訣》(王新民導演)尊重原著卻不做作,選角合適,無論是吳越的狄雲、何美鈿的戚芳,還是舒暢的水笙,都相當自然。當然,演得最精彩的還是六小齡童的花鐵乾和計春華的血刀老祖。
這部電視劇在張紀中金庸劇的掩蓋下,所知者甚少,但至少這劇在很多方面蓋過《連城訣》的港版電視劇。
---------------------------------------------------------------------------------------------------------------------------------------
補充:
還有香港邪典導演牟敦芾拍的電影版《連城訣》(1980年),暗黑的風格跟原著很符合,又血腥又重口(請看電影前部分凌退思對丁典用刑,有驚喜),但只拍了小說的前三分之一,到丁典死去那裡,再接上個改動很大的結局,但我個人覺得結尾改得潦草,不得原著的精髓。相比起來,內地版《連城訣》除了化妝攝影不太好(個人認為),在劇情邏輯合理性演員表演武打場面上真是業界良心。
我最喜歡的《連城訣》總共就被拍了三次,和射鵰、神鵰、倚天等比起來是多麼寒酸啊......

刷點存在感,上圖:
狄雲含冤入獄,師妹來看他。

師妹戚芳嫁給了萬圭。

師妹戚芳嫁給了萬圭。

大俠丁典

大俠丁典

水笙

水笙

血刀老祖

血刀老祖

六小齡童飾演奸角花鐵干。

六小齡童飾演奸角花鐵干。

在雪谷里,狄雲和水笙。

在雪谷里,狄雲和水笙。


感覺大家的關注點都錯了,不要老逮著古天樂,陳小春,翁美玲們說個沒完了。
太長了,估計能看完的不多,直接上答案吧:
1.大多數人看過的港版武俠劇太少,就拿射鵰來說,港版大概有八個版本,你看過幾個?而且大多數人都是拿最好的一版和大陸的比。這本身就是不公平啊。
2.大陸完全有可以和港版相提並論甚至超越的作品,例如: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和胡軍版《天龍八部》
下面是我的具體分析,希望朋友們能看完。
---------------------------------------------------------------------------------------------------------------------------
在你心裡港版的《笑傲江湖》是這樣的(雖然呂頌賢很面癱,但是港劇裡面我最愛他)

這樣的

這樣的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一回想劇情,就感覺有些傷心,覺著這個版本 的令狐沖很落寞。在令狐衝心里,他憐惜儀琳,感恩任盈盈,真正愛的還是永遠的小師妹)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一回想劇情,就感覺有些傷心,覺著這個版本 的令狐沖很落寞。在令狐衝心里,他憐惜儀琳,感恩任盈盈,真正愛的還是永遠的小師妹)
上個音樂:影視歌曲MTV《笑傲江湖》琴蕭合奏 這才是最最最經典的《笑傲江湖》琴簫合奏啊

大陸版是

東方不敗vs向問天(這是要用美色收服向問天嗎)

東方不敗vs向問天(這是要用美色收服向問天嗎)

但是!但是!我敢打賭90後的題主肯定沒有看過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其他的男女主角再怎麼也至少有一個和原著比較像的,這倆氣質是都不像)請記住你的齊哥哥,後面他還會露臉 下面有朋友提醒這版是台灣版

(其他的男女主角再怎麼也至少有一個和原著比較像的,這倆氣質是都不像)請記住你的齊哥哥,後面他還會露臉 下面有朋友提醒這版是台灣版

我最壓箱底的獅子卷版令狐沖!(小馬哥說:別急,我還會回來的~)

我最壓箱底的獅子卷版令狐沖!(小馬哥說:別急,我還會回來的~)

在你印象里,港版的神鵰俠侶是:

這樣滴

這樣滴

大陸是

大陸是


當年看的時候老是有種黃曉明拐賣未成年少女的感覺,問了周圍人這種感覺的還不少

以及

以及

(楊過你又淘氣了,看姐姐來嚇你)

(楊過你又淘氣了,看姐姐來嚇你)

可是題主你肯定不記得看過

那一口濃濃的不知道什麼腔,《東遊記》裡面的口音和這個一樣,查了一下,這個版的和《東遊記》都是新加坡版,難道是新加坡口音?
這一版的小龍女范文芳我覺著比李若彤的好。
(咳咳,記得這一版也是最黃的神鵰俠侶,請無視我這句話)

(噹噹噹噹,齊哥又出現了)最猥瑣的楊過和最濃妝艷抹的小龍女。

(噹噹噹噹,齊哥又出現了)最猥瑣的楊過和最濃妝艷抹的小龍女。

ps:劉德華版的神鵰,楊過掉下水潭,還可以清楚的看見楊過已經斷掉的右臂在遊動哦~)

題主你看過一半嗎?(請無視右上角最搶戲直勾勾瞪著你哀怨眼神的西門大媽,我仔細查了查,她沒有拍過小龍女,應該屬於魅力太大亂入了~)

題主你看過一半嗎?(請無視右上角最搶戲直勾勾瞪著你哀怨眼神的西門大媽,我仔細查了查,她沒有拍過小龍女,應該屬於魅力太大亂入了~)

在題主印象里港版的倚天屠龍是:

(只能說完美了!)

(只能說完美了!)

來張福利,咬。 感覺他倆超配~

來張福利,咬。 感覺他倆超配~
(這個版本除了主演們都挑的不錯外,大壞蛋楊逍的扮演者也很出彩,如果再拍新版本的《倚天》可以讓謝君豪扮演楊逍了,肯定也不錯。)

大陸版的是:

(這一版我覺著最成功的是選高圓圓和賈靜雯演周芷若和趙敏,特別是賈靜雯,在我不少同學心裡,不比黎姿的差。當年比高圓圓紅啊,可惜現在哎。陶虹扮演的紀曉芙出人意料的好(我就不敢說皇阿瑪版的楊逍霸氣的舌吻了)特效場面也和老版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一版我覺著最成功的是選高圓圓和賈靜雯演周芷若和趙敏,特別是賈靜雯,在我不少同學心裡,不比黎姿的差。當年比高圓圓紅啊,可惜現在哎。陶虹扮演的紀曉芙出人意料的好(我就不敢說皇阿瑪版的楊逍霸氣的舌吻了)特效場面也和老版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版就不說啥了........觀眾普遍認為演他爹的張智堯繼續演兒子應該更好看。

這版就不說啥了........觀眾普遍認為演他爹的張智堯繼續演兒子應該更好看。

你肯定沒看過這樣的《倚天》

(哇哈哈哈哈哈我小馬哥又回來了)

(哇哈哈哈哈哈我小馬哥又回來了)
這............我就不用吐槽了,葉童的髮型就能說明我的心情了
(這個版本有意思的地方是,除了最關鍵的女主角許仙版趙敏外有些雷之外,其他的女主都美的過分:周海媚版周芷若(我心中第一周芷若)


潘儀君版紀曉芙,
陳孝萱版小昭(這版可能不是人氣最高的一版但絕對是最美美翻了的一版)

啊當然還有最驚艷的

啊當然還有最驚艷的

孫興版楊逍!這個版本中人氣比張無忌高多了,這應該也是孫興最帥的時候了!

孫興版楊逍!這個版本中人氣比張無忌高多了,這應該也是孫興最帥的時候了!

在你心裡港版的《天龍八部》肯定是這樣滴:

而國產是

(葛格,你飛的好快)

(葛格,你飛的好快)

(這抗的啥...)

(這抗的啥...)

但是你肯定不知道,香港也拍過這樣滴:

就不用笑話人家的死亡光線了,最經典的那版直接升級為各種顏色的鐳射波

就不用笑話人家的死亡光線了,最經典的那版直接升級為各種顏色的鐳射波

而且你肯定也忘了咱們大陸拍過這樣的《天龍八部》了

而且你肯定也忘了咱們大陸拍過這樣的《天龍八部》了

總結:我想看到這裡題主已經明白我的意思,大陸版的不是不好,而是香港的有太多版本,你從港版的三四個裡面挑出最好的一個跟大陸的比,肯定比不過啊,而且這裡面也有歷史原因,心理原因。請看我下面具體分析。

(雖然張紀中一直被罵毀金庸劇,但是我覺著張導還是比較有理想的一直想靠近或者超越港版,到了於媽這裡,直接無節操無底線的純為95後和平時不太看武俠的粉絲獻媚了,所以不考慮於媽版)

《笑傲江湖》:沒有可比性,港版最好。當我看完最愛的呂頌賢版,我爸說你不是喜歡看《笑傲江湖》嗎,剛拍的出來了,聽著伊啊哦怪叫的片頭曲,和全劇江西風格的場景,我冥冥之中感覺到了毀金庸劇大時代的開始....
完勝

《倚天屠龍記》:
演員:雖然我超愛黎姿的趙敏和吳啟華的張無忌,但是不得不說我算是記憶力很好的了,可是現在能想起來的就只有他倆被困在地牢里的粉紅曖昧,和他倆平時的眉來眼去了,有些時候我都會想,當年我看的就是一部披著古裝片的言情劇吧...
蘇有朋版最成功的是選出了高圓圓和賈靜雯分別出演周芷若和趙敏,在相當部分粉絲心中,她倆比黎姿好看多了,這個個人有個人的審美吧。我承認賈靜雯版的更可愛些,但是如果最像趙敏,我還是更喜歡黎姿版的。
特效:港版的特效說簡陋都是好聽的,以至於經典的打鬥片段例如: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武當山大戰,我一點都想不起來。只記得平時跳來跳去。
大陸版就豪華多了,這也是我第一次最直觀的看出來兩版的技術差異。在《笑傲江湖》中都沒太感覺到。導演不是張紀中。
總評:我問過不少朋友,喜歡蘇有朋版的不少(可能是年齡不大的原因,看過黎姿版的都不太多,當時也太小了也都記不清)70後.80後朋友港版的除了能記起太過驚艷的黎姿版趙敏和出彩的楊逍,還能記起什麼呢。
我覺著如果現在同時放,喜歡蘇有朋版的會更多。


演員港版勝出一點,特效大陸版完勝,總體大陸版持平或者勝出一絲。

《射鵰英雄傳》
這一版大陸有兩個版本,胡歌版和李亞鵬版,胡歌版評價比李亞鵬版高點,但是完全沒法和港版比,港版直接完勝,但是我覺著最好的不是83版的,而是

朱茵版的,這才是我心中最佳黃蓉!

朱茵版的,這才是我心中最佳黃蓉!
83版的經典嗎,非常非常經典,我覺著永遠都超越不了了,但是我覺著成為最經典的硬原因(改變不了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中國第一部引進的武俠片(或者說中國人看的第一部武俠片,這個我不敢確認如果有朋友知道可以下面給我評論我改)傳唱度最廣也是最有名的武俠歌曲《鐵血丹心》以及我們永遠不想回憶的翁美玲傳奇之死。還有現在各大影帝當年剛出道在裡面演的各種龍套:被梅超風插死的乞丐,官兵乙周星馳,歐陽震華,吳鎮宇。
但是除去這些硬原因,單看故事情節和演員演技,我覺著翁美玲版黃蓉更像撒嬌,而朱茵版更古靈精怪。外形和性格上我也覺著朱茵版更接近黃蓉,翁美玲更適合演妹妹。
我承認83版最經典沒法超越,但是我覺著如果綜合評價,朱茵版可能會更好些。
(推薦大家去看看朱茵版的射鵰,除了朱茵演的不錯外,大家肯定會驚喜的發現,莫名的熟悉感,這就對了,朱茵版裡面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的配角龍套都是95版《射鵰俠侶》的原班人馬)

《神鵰俠侶》
演員:這...好吧。我要是說黃曉明的好肯定會被噴死吧哈哈。沒有可比性,劉亦菲美則美矣但是無神,港版完勝。
更新補充:黃蓉:新版基本上就沒什麼表情,而且我也感覺不出來哪裡聰明。我更喜歡港版,中年的黃蓉美艷不輸年輕的演員。而且把黃蓉的聰明和各種有些「自私」的小心思都表現的很好。(以至於我少年時候看港版《神鵰》都分不出來黃蓉是好人還是壞人(o?ω?o))

郭靖:港版的郭靖不是專門為了配合黃蓉的聰明找的吧...敦厚和木表現的很好...
反之大陸版的郭靖真切讓我感受到了對楊過的關愛和希望他能走正路。送他去終南山還有幾個部分,讓我很感動。


郭芙:港版的扮演者傅明憲沒演過多少劇就嫁入豪門(我剛才搜了一下,這個是真美女...)扮演的郭芙給人一種楚楚可憐,全天下都寵著我為什麼就你楊過不理我。
大陸版陳紫函直接就是嬌蠻不講理,演其他劇也都是這個類型的。
這兩位不分伯仲演的都很好,我也相信她們都是本色出演。


郭襄:港版李綺虹的郭襄已經成為永遠的經典,給人呈現一種嬌憨的美。
(她本人演技不錯,只是長了一張幼齒臉,一直不火。)
大陸版楊冪扮演,說實話楊冪演的很好,《神鵰》一播出,周圍朋友都問郭襄的扮演者是誰,楊冪也因為扮演郭襄而開始被人知道。
都很成功,只是我更愛李綺虹版。

(現在看到這張照片竟然莫名的傷心,難道是昔人已老?)

(現在看到這張照片竟然莫名的傷心,難道是昔人已老?)


特效:最大的驚艷是對各種光線的拍攝和絕美大氣的場景,「仙界」一日游的古墓,美輪美奐的九寨溝。發現攝影師很喜歡對著光拍攝,陽光透過小龍女的髮絲和衣服確實美翻了,很像仙女,美到我老是感覺是猥瑣大叔勾引不諳世事的小蘿莉帶著她行走江湖。
古天樂演的邪氣,黃曉明演的戾氣,大陸版有一段是楊過無意中聽到黃蓉在教郭芙大小武打狗棒法,等黃蓉支開郭芙他們,楊過以為黃蓉想殺他,就裝瘋賣傻,那一段直接把我看哭了,楊過那種寄人籬下,無依無靠誰都不相信內心的憤怒演的真好。

《鹿鼎記》
不說了,陳小春版完勝。
演員:黃曉明版竟然沒讓劉亦菲加盟絕對是此版最大最大的失誤!!!
隆重推薦張衛健版《鹿鼎記》因為裡面是最漂亮也是明星最多的,來看看: 林心如 / 朱茵 / 舒淇 / 陳法蓉 / 吳辰君 / 張茜 / 麥家琪全明星陣容啊!(我就不上圖了,沒找到好看的全家福)

看完陳小春版,雙兒可以在所有金庸女性排名中永遠進前三名了,好到完美。這一版改動也確實很大,原著裡面韋小寶第一個認識的是沐劍屏,雙兒是快到中間了,才在鬼屋遇見最後送給韋小寶的,不過改的不錯。
劉玉翠演的建寧簡直就是好到髮指,把建寧抖m的性格演的入木三分。(太恐怖了)
阿珂和她媽媽陳圓圓的扮演者都是一個人,反差很大,我覺著演陳圓圓演的更好些。
直到N年之後我才知道,陳小春版鹿鼎記老婆裡面最不好看的小黑妮原來是陳奕迅的老婆...(第二排左邊數第三個)

《天龍八部》就讓大陸最好的武俠劇來結尾吧。
演員:喬峰:黃日華版顯得更義氣,胡軍版更霸氣,各有千秋。但是如果是誰演的更好,誰更像喬峰的話,我覺著胡軍演的更好,或者說他本人就那樣,演其他電影也都是類似喬峰的感覺。
段譽:我更喜歡陳浩民版段譽,況且這部劇中陳浩民的顏一點不輸於林志穎,甚至還好於。(我會不會被粉絲們拖走...(?&> &虛竹:虛竹同學在三兄弟裡面是最沒存在感的...老版的更萌些,高虎版演的更細緻些。不分伯仲,老版的虛竹印象更深些。
神仙姐姐/她媽:老版的神仙姐姐和神仙姐姐的媽都是一個人演的,演的都不錯,但是我覺著她媽演的更好些很有氣勢,不怒自威。
慕容復:老版的慕容復演的更好些。從一開始的高傲到後來的失控到最後的落魄都很棒。


木婉清:新舊兩版的木婉清都演的不錯,但是我更喜歡華妃娘娘演的,其中有一段看我的險些掉淚。那時候的顏也是最巔峰的時候,後來再看她演的別的,怎麼看怎麼感覺胖了很多。

阿紫:如果說陳好演的阿紫是狠毒的話,那劉玉翠演的阿紫直接可以說變態了。我到現在也忘不了阿紫把馬夫人折磨的一臉是血,而她在旁邊笑的表情...
平手,演的都很好。
阿朱:老版的阿朱也不錯演的聰明機靈古怪,但是她和喬峰的感情戲怎麼看怎麼齣戲。新版劉濤演的就太好了,各種深情的對視,阿朱死的那段拍的很好,當時看的很難受。也一舉讓事業低谷期的劉濤變紅,從那之後劉濤再也沒超越阿朱這個角色。

天山童姥(加一個):港版的天山童姥扮演者陳安寧也是朱茵版《射鵰》中郭靖師傅的扮演者(江南七怪中唯一的女性師傅),在和虛竹的戲中我竟然能感受到對虛竹的關愛,這可能是她長著張娃娃臉和本身性格凶不起來吧。

天山童姥(加一個):港版的天山童姥扮演者陳安寧也是朱茵版《射鵰》中郭靖師傅的扮演者(江南七怪中唯一的女性師傅),在和虛竹的戲中我竟然能感受到對虛竹的關愛,這可能是她長著張娃娃臉和本身性格凶不起來吧。
大陸版扮演者是舒暢,直到我看了一半了才猛然發現竟然是舒暢!竟然是舒暢!!這都不能用犧牲形象來形容了,這簡直是用繩命在演戲啊!(老實招來,看完沒認出來是舒暢的同學請舉手)當時也差不多是舒暢最火的時候,我給最迷舒暢的朋友說,《天龍》里天山童姥的扮演者就是舒暢,我朋友給了這樣的表情

就不上圖了,怕嚇到你們。

就不上圖了,怕嚇到你們。


段王爺:新版的段王爺演的更好或者說長的更帥..老版的那是腎虛縱慾過度的中年大叔吧,怎麼能當得起《天龍》第一大種馬的稱號!!!

最後一個我覺著演的最好也是最希望讓大家記住的是雪梨(嚴慧明)(百度:

最後一個我覺著演的最好也是最希望讓大家記住的是雪梨(嚴慧明)(百度:
16歲出道亮著米雪親妹的招牌,第一炮《親情》便從嘟都手中 搶了發哥,人人以為這位外表清純的玉女前途無限,她竟然走上呂有慧的舊路,死心塌地愛了上武打演員徐少強,把身心都交給他,十七八歲便做了未婚媽媽,星途盡毀不在話下,為了愛情更不惜與母姊反目,可惜最後亦是與呂有慧一樣,離異收埸。
感情可憐的雪梨所扮演李莫愁和馬夫人把她們的冷酷狠辣喜怒無常和變態演的淋漓盡致,這也可能是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之一。
發張她生活中的美圖吧,看吧,也不是很兇?

特效:老版段譽的六脈神劍是各種彩色光波,喬峰的降龍十八掌直接出來幾條龍,雖然現在一想挺雷的,但是當時雷的挺帶感的,哈哈。

特效:老版段譽的六脈神劍是各種彩色光波,喬峰的降龍十八掌直接出來幾條龍,雖然現在一想挺雷的,但是當時雷的挺帶感的,哈哈。
新版的各種大氣特效就不多說了。這兩版特效我都喜歡。

總評:這是大陸拍的最好的一部,也是觀眾最喜歡的一部(豆瓣評分也是最高的一部)。我覺著從演員上看,兩版不分伯仲,故事情節也各有個的精彩,特效雖然新版更好,但是老版也很有特點。總體來說,我覺著新版完全可以和老版一樣好,一樣可以成為傳世經典。


港版非常經典,但是除去」神話「原因和心理因素,客觀的和大陸對比一下,咱們大陸不是也有兩個能拿出去手的嗎,比如蘇有朋版的《倚天》和胡軍版《天龍》,至於雷劇,看看上面我介紹的你沒看過的,也一樣雷的發矇。匿名用戶所說的李亞鵬和黃曉明分別飾演了兩部劇的主角,不認為他們有能力演好兩部劇,港版也一樣啊,咆哮帝小馬哥和小齊齊也同樣演兩部毀兩部,所以題主真不用妄自菲薄。(這個理論不包括於媽,於媽可以為了收視率犧牲一切了...)
---------------------------------------------------------------------------------------------------------------------------
能堅持看到這裡的朋友,謝謝你們能忍受我的嘮叨,寫這個回答花了我很長時間,但是也讓我像是從新看了一遍所有的金庸劇一樣,很開心。


謝邀。

簡單來說,不是的。


作為電視劇,港劇的金庸改編版普遍很耐看。
但作為金庸劇,港劇的金庸改編版有許多讓人無法忍受的所在。

我生在1983年,是看著1983版翁美玲+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1994版朱茵+張智霖版《射鵰英雄傳》、1995版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鵰俠侶》長大的。中間我也看過周潤發版《笑傲江湖》,黃日華版《天龍八部》。

但很遺憾,我是個原著黨。
所以,我承認1983版《射鵰》作為電視劇很好看,但我不能接受裡面有大段大段濫俗的原創劇情,不能接受降龍十八掌要那麼多呼呼哈嘿的多餘動作,不能接受黃蓉居然綁著洪七公打算淹死他,不能接受穆念慈和楊康換血療傷這種搞笑劇情。
我承認1995版《神鵰》作為電視劇很好看,但我看見粗糙的布景、大堆的「豈有此理」、模式化的台詞,就很不舒服。
我不覺得陳小春演的韋小寶比周星馳的韋小寶出色。當然,比黃曉明還是高出萬倍的。
我不能接受黃日華版《天龍》里慕容復和鳩摩智的各類穿越式出場。

大陸的金庸劇,確切說是張紀中版金庸劇,分階段。
李亞鵬版《笑傲江湖》,氣韻其實把握住了,但端著大陸劇的架子,呆板,不好看。這算第一階。

李亞鵬版《射鵰》,其實已經有味道了,活了。關山大漠、江南繁華、五絕氣象,都有。有些地方很硬,但有金庸的味道了。
胡軍版《天龍八部》,其實非常出色。尤其是胡軍在遼國的段落,氣韻張揚,吞吐雄渾,是那個味道。這算第二階。

黃曉明版《神鵰》及《鹿鼎記》,卻入了魔道,浮了,不端正。之後的就普遍糟糕了。這算第三階。


做個小結。
港劇是一套很成熟的班子。他們很擅長用不那麼出彩的硬體,拍出老少咸宜、人人愛看的肥皂劇。所以他們的金庸劇,至少不會難看。但真說拍出武俠風骨氣量的,少。大多數時候,大俠們也就是地痞流氓瞎胡鬧,外加各類絮叨。


大陸拍金庸,要麼呆板(《笑傲江湖》),要麼過浮(黃曉明和鄧超那幾版),但中間《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卻是把握相對細膩。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也是情節上對原著相對忠實,連台詞都盡量照搬的。風骨到了。

——我知道有人會說了:小說改編電視劇,本來就要改編的嘛!
——我的回答:金庸是做編劇出身,他自己都承認《射鵰》里牛家村治傷段落就是舞台劇形式;什麼編劇有信心把情節和台詞編得比他還好,幹嘛不自己寫出來呢?

武俠這玩意,到最後很重一個風骨。這是港劇版普遍缺少的,實際上,港劇金庸里最有風骨的,是呂頌賢版《笑傲江湖》;大陸有些拍出來了,有些沒有,但至少《射鵰》和《天龍八部》,在了。


所以,對一個電視劇迷而言,他一定會覺得港劇版金庸更好看。但如果是一個讀過點書,而且不那麼先入為主的,那麼,對港劇版金庸的迷信程度應該會淺一點了。大多數港劇版金庸,差的其實不是浩大場面,而是多出來的那些弱智原創情節和茶餐廳閑聊式的片湯廢話。

這裡跑個題。其實台灣楊佩佩工作室的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甚至《新龍門客棧》(這部不是金庸劇,但武俠味十足),是相當了得的。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跟馬景濤版一比,就明顯浮誇兒戲多了。
此外,孟飛版《雪山飛狐》其實非常好。雖然我不確定這是台灣還是大陸的。


因為爛的港版你根本沒看見

比如這部大名鼎鼎的神片
《死亡空間前傳之天龍八部》
邵氏1977年

警告!!!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

圖文——從1977年的天龍八部說說邵氏金庸電影

馮鞏 飾演 刀白鳳


我就覺得大陸版的金庸劇(指張紀中的)比港版強很多。每次提到金庸,首先想到的是古龍,其次就是張紀中。美麗大氣的實景拍攝,濃厚的江湖氣息,角色選定等等,不是香港的室內武俠劇和後來的古裝偶像劇能比的。


我覺得像 @羅登 的答案說的,拋開服裝道具資金的限制,大陸拍的確實沒有那種情懷。

舉個例子,從前我聽張少佐播講的評書《笑傲江湖》,自作主張的改編:講到思過崖上令狐沖用手作劍一招金玉滿堂點倒了田伯光,風清揚隨即大喝道:【沖兒,除惡務盡,快殺了這個淫賊】。這類人讀笑傲江湖,真是糟蹋了這部書,真讓人到足了胃口。

再讀十遍,也不過是牛嚼牡丹讀來個【正義不倒,會盟天下英豪】:正義的令狐沖、方正、沖虛、向問天,戰勝了邪惡的左冷禪、拆穿了虛偽的岳不群,邪惡一時猖狂最終敗亡的主題。

作為對比把呂頌賢版的林夕的歌詞貼在這裡:
【從來無愧疚這一生追趕我心裡美夢
長期如戰鬥總不舍總不棄
不管總撲空
即使風雨撲得洶湧
儘管天意任意作弄
一生只管追蹤心內有夢

誰人能看透這一生可擺脫心裡欲求
誰人能看透了得失雖得到
終不可永久
拋開爭鬥挽起衣袖
不牽不掛是最自由
瀟瀟洒灑的走不問以後

名利一息間也許消逝
權力不可以任你主宰
誰人能戰勝了心魔超出意外
誰做外一生沒有所求
無欲方可以活得瀟洒
傲視在俗世上活得精彩


別的沒正經看過,只說83版的射鵰英雄傳,那時候內地的普羅大眾基本處在極度的娛樂饑渴狀態中,這時候的射鵰,無異於珍珠翡翠白玉湯了,所以有人會念念不忘視為絕品,至於若干年後別人指出那不過就是爛菜幫子餿豆腐,可是為了維護自己心中那個美好的記憶,就得硬撐著說好了。


1、港版拍得早,這樣就有兩個好處,第一就是給觀眾先入為主的感受,第二就是他們的語言,動作比較古樸,不像央視版的這麼潮(lei)。
2、港版更願意忠於原著,畢竟金大俠就在門口蹲著,他說你搞得不對,你這部劇的收視率就完蛋了。
3、港版就是那幫人,反反覆復拍古裝劇,從人物的揣摩到外形的設計已經成了一種套路,比如瀟洒的楊逍式,狂放的謝遜式,中規中矩的人就是郭靖式,典雅的女子就是王語嫣式(李若彤的王語嫣和小龍女其實看起來沒差。。。),央視總想在人物設定上搞點花樣,髮型、發色、服裝各種魔幻化,結果觀眾不買賬。小龍女就是李若彤那樣的你怎麼改觀眾都不會接受的。
另外從演技方面來說,因為反覆出演古裝角色,自然動作神態拿捏到位,大陸大量啟用新手結果拍出來都跟青春偶像劇一樣。
4、導演對武俠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這點張紀中真心不行。。。。


這就好比讓一個先玩過仙5,後完仙1的00後來比較仙1和仙6的差別,他會認為仙1的畫面爛成渣,明顯不如仙5好么。雖然仙五是系列裡最爛的……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認為港版並沒有在多方面超過大陸版本么.....?
選景攝像這些硬體不用多說,大陸版本完勝港版。
二者要比較的是演員與劇本。
演員方面,首先看契合度,這方面港版一直做得很好,呂頌賢的令狐沖、陳小春的韋小寶、古天樂的楊過,這些演員的氣質與角色的契合度簡直能用完美來形容,事實上,我一直認為正是他們三個硬生生地把三部港劇拔高了一個身位。大陸版本與他們相比,缺乏這種絕配(周迅的蓉兒算是一個,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蓉兒)。大陸版本的演員優勢在於眾多碉堡的配角,他們為各個作品增色不少,整體厚度也使得撞臉情況出現的比較少(有心的話可以去B站看一下97版天龍,彈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吐槽撞臉的)。
大陸版本塑造了無數經典配角,巍子的岳不群,孫海英的七公,修慶的歐陽克和慕容復,楊念生的玄慈,於文仲的張三丰,楊麗萍的梅超風(特別是03版射鵰的梅超風,九陰白骨爪的刻畫簡直驚為天人)等等等等。近些年來新拍的金庸劇由於選角範圍擴大,導演能夠選擇更加適合的角色了完成創作。
劇本方面,真心不明白前邊有人說港版尊重原著是什麼心態...事實上,除了於媽的劇本,鬍子版的金庸劇還是比較尊重原著的。至少不會出現華箏、郭靖、蓉兒三個人的三角戀....如果但以鬍子版的金庸劇做比較,大陸版本是十分尊重原著的,少有的改編沒有背叛原著。至於某些細節方面....港版跟大陸完全沒得比....
最後,題主所謂「港版的金庸翻拍電視劇要比大陸的強很多」,完全就是偽命題。
PS,我是03射鵰的堅實擁躉。

----------------------時光的分界線----------------------

半年前的回答了,托 @孟德爾 的福,這問題開始被人關注了。
下面就貼上各個版本主要角色劇照,主要對比影響最大的六部作品——《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天龍八部》。

《射鵰三部曲》
郭靖(在我眼裡,這貨就是個二逼,是我最不喜歡的金書主角。)

李亞鵬演的就是個痴呆,不錯,就應該這麼黑郭靖。

李亞鵬演的就是個痴呆,不錯,就應該這麼黑郭靖。

還算可以,83版郭靖沒黑點,很憨厚。

還算可以,83版郭靖沒黑點,很憨厚。
附上一張新神鵰中年郭靖,私以為可與96神鵰並列最好的郭巨俠。


看起來有點腎虛的感覺....新版神鵰第一集送小楊過上終南山,氣質洒脫、沉穩有禮,彌補了外貌上的不足。

蓉兒~(女神不解釋)

是的,這就是黃蓉,她是個孩子,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個情竇初開有與愛人經歷了血雨腥風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被愛人誤會已死求清白的黃蓉。03射鵰對於黃蓉最成功的描寫是向段皇爺求醫那一段。黃蓉自知將不久於人世,那種落寞,是真真正正成熟的黃蓉。這樣的感情才稱得上金書第一眷侶。

是的,這就是黃蓉,她是個孩子,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個情竇初開有與愛人經歷了血雨腥風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被愛人誤會已死求清白的黃蓉。03射鵰對於黃蓉最成功的描寫是向段皇爺求醫那一段。黃蓉自知將不久於人世,那種落寞,是真真正正成熟的黃蓉。這樣的感情才稱得上金書第一眷侶。

翁美玲版黃蓉,原諒我,我第一眼把她看成了阿朱.....逝者為大,扣下留情。這是阿朱在演阿碧與阿紫。

翁美玲版黃蓉,原諒我,我第一眼把她看成了阿朱.....逝者為大,扣下留情。這是阿朱在演阿碧與阿紫。

楊過(女人愛的壞男人)

一張足夠,其他不用貼了。

一張足夠,其他不用貼了。

小龍女(女神肯定不會放屁)


最好的小龍女,吾等港劇黑三大碰不得之一。


很美很仙氣,以至於我看不出來她對楊過的感情。

倚天屠龍記.................不用爭了,蘇有朋版太強勢,度娘百科都木有其他版本的圖。蘇無忌一個黑點就是太窩囊,動不動就 副苦逼臉。不過話說回來,張無忌本來也就是這鳥樣么。

窩囊忌,你身邊坐著的是我金書二號女神你造嗎??!!

窩囊忌,你身邊坐著的是我金書二號女神你造嗎??!!

下面是射鵰三部曲的配角。

黃藥師 (大儒級別的神人啊,理論實踐樣樣精通)

黃藥師可能是金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放達不羈、博學多才,就是一個年輕版的無崖子,最重要對感情忠貞不二。最重要的一點,黃藥師是個文人。曹培昌在氣度的塑造上已經遠遠超出其他版本了。

黃藥師可能是金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放達不羈、博學多才,就是一個年輕版的無崖子,最重要對感情忠貞不二。最重要的一點,黃藥師是個文人。曹培昌在氣度的塑造上已經遠遠超出其他版本了。

83曾江版...你確定這不是地鼠門老大?世俗氣息太重。

83曾江版...你確定這不是地鼠門老大?世俗氣息太重。

洪七公(愛憎分明的大俠)

七公的性格特點概括起來有兩點:貪吃的世俗氣、耿直的正氣,既要像乞丐,又不要像乞丐,二者的平衡就是七公,這一點上,孫海英完勝。

七公的性格特點概括起來有兩點:貪吃的世俗氣、耿直的正氣,既要像乞丐,又不要像乞丐,二者的平衡就是七公,這一點上,孫海英完勝。

83劉丹版。領導你好,領導再見....

83劉丹版。領導你好,領導再見....

94也是劉丹版。這下真成老乞丐了。

94也是劉丹版。這下真成老乞丐了。

附上一段七公怒斥裘千仞的話,這可能是最能體現七公性格的一段話,大家可以看看各個版本的處理。

「好,大英雄大俠士,我是奸徒,你是從來沒作過壞事的大大好人。」洪七公道:「不錯。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歐陽鋒(他搞了自己的嫂子)


當年被無數人吐槽的捲髮歐陽鋒。尤勇版歐陽鋒整體及格,歐陽鋒是西域人士,捲髮很自然好吧。

與大陸版不分伯仲,說實話,這兩版的歐陽鋒都是中規中矩。

與大陸版不分伯仲,說實話,這兩版的歐陽鋒都是中規中矩。

周伯通(大智若愚級別的武痴)

03版的周伯通略顯聰明,整體及格。

03版的周伯通略顯聰明,整體及格。

最好的周伯通,往飯菜里放蜈蚣吃霸王餐的那段戲印象深刻。

最好的周伯通,往飯菜里放蜈蚣吃霸王餐的那段戲印象深刻。

段皇爺(一般出現的都是出家為僧後的南帝)

這個有點局長了,很顯然這貨不是和尚。

這個有點局長了,很顯然這貨不是和尚。

還不如上邊的局長.......

還不如上邊的局長.......

倚天屠龍記不用說了,就是楊逍范遙變成了大叔,這也應該是最好的版本吧。

笑傲江湖
江湖這個概念,在笑傲江湖中凸顯的最為明顯,沒有了時代背景的拖累,架空的世界裡,武俠這個概念探討的更加深刻。
令狐沖(關鍵字:瀟洒)

李亞鵬版本

李亞鵬版本

呂頌賢版本

呂頌賢版本

霍建華版本

霍建華版本
整體來說,呂頌賢瀟洒,霍建華豁達,這些都是令狐沖最可貴的品質,李亞鵬的遜色一些。但是我心中最完美的令狐沖是許冠傑的版本,開場耍的那一套華山劍法將一個率真豁達、瀟洒倜儻又有一些頑童心的大師兄完全展現了出來。

任盈盈(神秘、奔放、敢愛敢恨)

任盈盈(神秘、奔放、敢愛敢恨)
盈盈是我第三喜歡的金書女主(蓉兒、敏敏、盈盈)。她的最大特點與敏敏一樣,敢愛敢恨。

許晴版,這張圖迷倒了多少人。

許晴版,這張圖迷倒了多少人。

梁藝齡版,婉約有餘,強硬不足。是的,港版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女主不夠漂亮。

梁藝齡版,婉約有餘,強硬不足。是的,港版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女主不夠漂亮。

岳不群(偽君子)


偽君子的典範,陰險與智慧。巍不群奪魁無懸念吧。

王偉版。大叔太正派了......

王偉版。大叔太正派了......

林平之(自宮之後的心理變化才是重點)


自宮之後,林平之內心的忿恨、渴望、自卑的賭徒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李解版。

何寶生版,只有憤怒的林平之是不完整的。

何寶生版,只有憤怒的林平之是不完整的。
先更到這裡,馬上要下班鳥~~


本身就是偽命題
竟然還有人說港版的忠於原著,到底看沒看過原著啊,你看港版被吹的最高的83射鵰,忠於原著么?原著有楊康和穆念慈那麼多感情戲?七七八八不知所云的東西沒少加吧,另外新拍的天龍和笑傲根本不代表大陸版金庸劇好么,個人覺得,張紀中版的《天龍》、《笑傲》、《神鵰》、《鹿鼎記》,蘇有朋主演的《倚天》,至少在場面上,在人物設定(尤其是配角設定上)絕對要比港版強,大陸版拍草原就真的去蒙古,拍江南就真的去江南,你見過港版的有幾個俯視鏡頭,千軍萬馬奔騰的場面港版永遠就是幾十個群眾演員跑一跑,打鬥場面都能看出來石頭是泡沫做的,刀劍軟的經常來回晃,更不用說港版皇宮裡的侍女長得都跟掃廁所大媽似的,記得港版天龍三十六島主七十二洞主聚會的時候,貌似算上嘍啰也就十幾個人吧,張紀中版的呢,桑土公真的找了個矮子來演,萬仙大會那鬼哭神嚎的情景真是表現無疑,這才是金庸小說中描繪出的江湖吧……有人說港版配樂好,承認港版有很多經典的金庸音樂(有知友 @朗靜 指出港版配樂多為日系原創,這個我真是不太了解),但我覺得大陸版的音樂也不差啊,港版的《鐵血丹心》真的就比《天地都在我心中》強么,「狂沙路萬里,關山月朦朧,寂寞高手一時俱無蹤」這歌詞意境差么?《難念的經》歌詞絕對超贊,《歸去來》也的確可以稱為最稱職的神鵰歌曲代言,但是劉歡王菲《笑傲江湖》里的「傳一曲天荒地老,共一生水遠山高」不是也很有感覺么,張靚穎的《天下無雙》絕對是拋開電視劇也會爆紅的單曲啊。
不否認港版有很多出眾之處,但我覺得他投入少是硬傷,根本談不上比大陸版的強,更談不上強很多。
修改:
其實自古以來文藝作品就無法分出優劣的,更何況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金庸江湖,看過小說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在心中勾勒出書中人物的形象,電視劇里的形象符合你的標準,你就覺得好,不符合的話自然就覺得不好了,要我說,任何一部電視劇的魅力都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接觸過很多隻看電視劇從未看過小說的金庸迷,真心推薦這些人看看原著,不要怕書厚字多,因為我擔保你看了之後根本就停不下來。


有一些回答根本不是在比較電視劇,而是在炫耀回憶。


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剛從超市回來隨機點了一集,鳩摩智上少林論七十二絕技,bgm各種轉場,這種味道挺好的。97版的天龍絕對是一經典之作。

看來看去始終還是覺得金庸的武功達摩排名第一。


---------原答案--------

看了上面的答案港版和內地版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的莫過於《天龍八部》,個人覺得,還是點擊率最具有說服力。

都說10年為一個分水嶺,大陸版至今也有14年之久,那幫孩子也差不多長大了吧?且胡軍版的優酷版權遠在黃版之前,當然兩版的收視率也棋逢對手。

都說10年為一個分水嶺,大陸版至今也有14年之久,那幫孩子也差不多長大了吧?且胡軍版的優酷版權遠在黃版之前,當然兩版的收視率也棋逢對手。

黃版:1999年,黃日華版在內地首播時,創造了中國電視史上的一個神話,當年34家省級電視台(其中19家是衛星電視台)幾乎同一時間播放此劇,且對當年的春晚收視率也產生了不小的衝擊, 這部劇播出後,讓內地電視劇製作人嚴重地感到威脅,於是三個月後就出現了不準在黃金檔播出外購劇的禁令。

胡版:金庸本人極其喜歡的一版,04年此劇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胡軍和劉濤更是憑藉該劇分別獲得最喜愛電視男演員和最具魅力女演員獎,該劇內地收極高,雖然不及港版的萬人空巷,但在台灣曾穩坐十年收視第一的記錄,該劇的幾位主角也都結下了口碑人氣。

在答題之前我都告訴自己要客觀些(其實這東西當你心裡認定一部最佳的時候,就不能說客觀了)在重溫了下原著,又看了下胡軍版,當年放學後就在電視上看過幾集,沒慾望,棄之,今天依然還是看不下去,不過杏子林、聚賢庄、少室山、大結局這幾集拉了幾遍。得出自己的一個結論:兩版各有千秋,但黃版的全局更契合《天龍八部》主旨。

  • 兩版的直觀點無非就是取景真實,假山假水,演員丑和美這幾點上面的答案都有提到,這裡便不在贅述。
  • 兩版的爭議點最核心的就是是否忠於原著(知乎上),如何理解忠於原著這幾個字?羅登強調的意境又是什麼?

做為觀眾,在看影視作品時都有一套自己默認的基準,比如美國的好萊塢大片、北歐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日本的動漫基地,每個國家都有它賴以立足的看家之寶,包括中國大陸拍的四大名著,都有自家的賣點,然而中國香港的賣座就是武俠。香港對於武俠的脈絡延生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在錢似鶯、胡金銓、張徹、吳宇森、 徐克等幾代電影人的文化傳承與不斷更新早已形成了自家體系,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積澱之下,香港拍出來的武俠片就是江湖。所以在看大陸版的金庸劇,總會感受到強烈的水滸味,香港則充滿濃濃的江湖味

將小說改編成影視是對原著的「二次創作」。 小說屬於文學,文學又是八大藝術之一,藝術需要創造,如音樂的創造體現於旋律,舞蹈的創造來自表演,小說莫過於創造人物,所以藝術這個東西講來講去都離不開人的內在情感。我們在看原著時大腦都有自己的一副畫,但當我們把金庸筆下人物一個個搬到銀幕上,就會變成視覺第一,就需要襯托繼而把觀眾的視覺情緒推到最高點。(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角度,必竟每個人在看原著所幻想的東西不一樣,在原著中,那種對景色與環境的描寫我通常一掃而過,相反在人物對話、情節故事以及心理活動往往讓我持有神經上的觸動)

對比兩版的襯托,我想用:場景、音樂、鏡頭語言淺談分析。

場景:肯定是03版完勝,必竟人家實力擺在那裡,那些風景片確實很漂亮,萬里河山盡收眼底。很大氣,大氣之餘又頗有幾分仙氣,而香港呢就是這種。道具假,假山假水還不夠,還來個假月亮。在我上傳此圖時,一旁的妹妹立馬捕捉到這個月亮看上去很有意境。所以場景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我的角度是03版要略勝一籌,但有江湖韻味的反而是這種搭棚景。可能跟後期製作處理有關,內地的過於真實,畫質偏冷調,而港版偏黃則暖色調,要知道江湖本身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武俠世界,但又要讓觀眾體會那種以需見實的代入感。


音樂:黃版不容置疑,主題曲《難念的經》已經完美地詮釋了《天龍八部》的內核眾生皆苦,求而不得。

總觀港版金庸系列(李添勝監製)劇中的配樂,更是6到不行,除了無線自創旋律以外,幾乎都運用了日本配樂大師喜多郎、宗次郎、神思者、姬神、還有武俠配樂的代表人物胡偉立和陳勛奇等。音樂是世上唯一合法的迷藥,港版遙遙領先,總是能在人物出場,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時配上跌宕起伏的轉場音樂,使觀眾猶如吸食毒品一樣,吸完這集,總想吸下一集。

胡軍版除了《寬恕》以外,其它就差強人意了,由其是蕭峰大戰聚賢庄,還用上了好萊塢大片電影原聲,這種史詩音樂的確大氣磅礴,還有阿朱傷好之後在雁門關等蕭峰,那一段確實蠻感動,音樂也很動聽,很柔美,可太現代化要體現金庸武俠,就偏味了。


鏡頭語言:

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就是所謂「我的鏡頭會說話」。

這是百度百科的專業釋義,但我不是專業人員,只能從觀眾角度去談感受,我所理解的鏡頭語言就是
暫停,拖回去重放。
暫停,拖回去重放。
暫停,拖回去重放。
鏡頭背後的想法很重要,這一點港版依然到位,總是一言不合就用鏡頭感把人物的內心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配上音樂,就能時刻抓住觀眾的聽覺與視覺。
為答此題我剪輯了一些兩版的鏡頭感,可做對比。必竟只截圖的話很難體會。
港版VS內版對比天龍_電視劇相關_電視劇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 細心觀察,在兩版鳩摩智出場時,港版推開佛門,幾位高僧似乎被武力氣場震得連連後退,重要的是給了一個妙香鏡頭,火苗若隱若現還能聽見妙香發出的呲呲聲,港版很善於用這種自然的物體去增加鏡頭感,包括第一集喬峰與慕容復搏鬥時,鏡頭也多次體現了武力帶來的感觀效果則是受到驚嚇而四處亂竄的戰馬,還有秦紅棉臨死時回憶與段正淳的相識,這些鏡頭感都充滿了濃濃的江湖味。
  • 這也是 @羅登 所說的意境,一種抽象的理解,用心去感受。少林寺三兄弟的結拜,港版更是把觀眾對虛幻的武俠世界渲染到最高點,我想說的是鏡頭不是在三兄弟身上,而是掃給多個配角。配角的演技眼神也很到位,羨慕、嫉妒、不屑、驚訝、感動各種內心戲都演繹而出。大結局蕭峰千里傳音耶律洪基,三兄弟的三個鏡頭感+配樂把江湖兒女情再次呈現,杏子林蕭峰身世揭穿,還有那句"其他的人就地坐下,不得擅自起立",這些鏡頭不完全在他身上,港版在表現這種情感豐富、劇情起伏時通常用配角演技、自然物體、動物等等「第三方視覺」從而渲染主旨,這種手法往往能體會到武俠的「魂」。
  • 在說到武功,胡軍版的武打場面我所看到的都是爆破而出,會聽到獅子吼還有卡聲,採用定格,樹懶鏡頭或者空中旋轉。而港版一招一式,速戰速決,有點走香港電影武俠武打路線,很順暢。由其是虛竹動作敏捷、鏡頭多在拳腳之上,掌風腿掃,煙霧繚繞,代感十足。聚賢庄黃版喬峰手中武器掉下之後,後面兩個龍套偷襲喬峰前對視一眼,這種細節鏡頭港版多次體現。在說原著,聚賢莊裡阿朱是身負重傷,命懸一刻,內版阿朱妝容雖符合,可內在呢?根本就沒有一點身受重傷的樣子,原著里還說蕭峰重傷之下接了他老子二十招,而內地直接刪掉了,且港版一番戰鬥之後,會相應解說金庸門派的武功特點,最為體現的還有少室山,無崖子逍遙派、鳩摩智與少林高僧論和少林七十二絕技等,為什麼港版會突出武功,因為這就是武俠啊,江湖世界啊,它的基本設定就是武功啊。

鏡頭語言和中心主題在影視作品中佔有重要因素,竊以為是決定整部劇的質量。金庸小說不僅是單純的武俠文學,還與歷史掛鉤。大鬍子就拍出歷史味道,這本就無可非議。但港版也懂得藏拙,從台詞上下狠功夫。加上香港有拍武俠經驗,掌握武俠精髓,自然通過人物演繹、故事敘事、處理起來就駕輕就熟。很多人其實沒有認真看過,看的時候都留意到假景,同樣場景翻來覆去都在那裡拍,給人的感覺就顯得格局小,沒有內地版的大氣。這個很正常,我現在重溫確實有這樣的感覺,但小時候根本不會留意這種穿幫鏡頭,都被劇情吸引進去了,而現在隨著人生經歷,重溫時反而從演技和整個故事情節還有台詞加以思考,不要老逮著「豈有此理」說個不停,武俠本身就是這種元素,武俠小說和別的小說不一樣,可以說人物是為情節服務。

再談忠於原著之前我想先拋個磚,談個人物,李添勝(以下簡稱添哥)

九十年代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劇讓我熟悉了這個名字。重拍金庸劇,雖然收視一般都不會低,但實在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原因無它,珠玉在前,加上人們的懷舊情結,想拍出一部人人稱讚的重拍劇,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雪山飛狐》、《碧血劍》,短短几年內,李添勝一口氣翻拍了金庸幾乎所有的長篇。沒有過分的炒作,就這樣無聲無息地來到我們面前,評論有贊有彈,但作為電視劇,無疑是成功的,作為翻拍的金庸劇,個人認為也是成功的,至少前五部。

「無可否認,我真的很熟悉金庸名著,我十幾歲已經看過所有金庸著作,看完一遍又一遍,幾乎可以背出內容,可能公司知道我熟悉,所以一年接一年的叫我開拍,直至拍完才安樂。」

喜歡歷史的他對歷史是充分尊重,哪怕是他在監製《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的時候也如此:「金庸劇的任何歷史事件一點改動都沒有,每一個地點我都仔細勘查過。」忠實原著與歷史,是李添勝拍歷史題材的古裝劇與武俠劇的第一要旨,與一些喜歡改寫歷史,胡編亂造的編劇相比,這位香港導演體現出對中國文化的最大尊崇。

我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一個看了幾十遍原著的添哥,怎麼到知乎這裡就變成了不忠於原著了?是不是要一個字一個字的照搬才算是忠於原著?我記得第一次看金庸小說應該是射鵰,黃蓉給我的印象太深了,由其是想用針來對付毒蛇那一段(那時都穿補過的衣服,經常用針)大概是在讀初中時,我想說的是看過不代表看透。而且那時的三觀歐陽鋒、鳩摩智、金輪法王、全冠清這些全是壞人,根本不懂透過現象看本質。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由其是改編的作品,在拍攝時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編劇如果想成功就一定要吃透原著的精髓,掌握金庸筆下的人物、故事情節、以及合理地敘事出人物之間各種銜接,產生「化學反應」。
兩版都有改編,港版改動得較大,有些枝節也經不起細敲,但中心思想卻抓住了【有情皆孽,人生無常,可無常才是恆常】

  • 慕容復終其一生直到瘋了都依然做著他的復燕之夢,可悲可嘆。
  • 鳩摩智這位武痴學霸最後失去武功才大徹大悟,五蘊皆空。
  • 喬幫主蕭大王真正的正直英雄,阿朱死後他生無可戀,宋遼戰爭無他立足之地,性格的缺陷自儘是他最好的歸宿。
  • 康敏這個蛇蠍毒婦是個例外,她只有佔有慾,為了滿足她那變態的心理,所作所為另人髮指。
  • 問題少女阿紫愛蕭峰不假,但她內心更多的是傾慕英雄,由其是她對比她爸和姐夫兩種愛情輸出觀,以及她瞎眼之後對游坦之的「傾慕」就不難看出阿紫是個幻想主義者,她的目地只有一個就是和英雄在一起。
  • 如果從狼人殺的角度來看,阿朱永遠都是蕭峰的守護者。細細品味,阿朱、阿紫還有阮星竹都有相同的情結,都崇拜英雄,戀英雄。從而側面看出蕭峰乃真正俠義氣概。

蕭遠山、慕容博、段譽、段延慶、王語嫣、木婉清、等等都離不開佛家的貪嗔痴,行為受慾望支配,就會有不同的立場角度,而觀眾需開啟上帝視角去學習金庸思維頓悟自己的人生。
適當的刪減改編也是為了讓整個劇情更加有節奏感,構架順暢。
由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有沒有讓你覺得眼前一亮的改動或原創劇情? - 張易得的回答 - 知乎
在這此基礎上我想在補充一點,就是大結局。也正因為看了兩版結局,還有少室山掃地僧那一段佛法講解,更加認定港版才是符合原著的。。
兩版在蕭峰被救之後,胡軍版直接退到雁門關蕭峰死結局,內地版不懂得取其精華就罷了,在蕭峰死後空中360旋轉也忍了,我無法理解的蕭峰自盡後還有一段台詞「遼軍撤了沒?」,這一點編劇就沒有把這個人物吃透,整個內地版的天龍形似神不似,刻畫得都非常表面。而港版的蕭峰動作迅速抽出一支箭利索得直插心臟二次,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便跪地而亡,不留一句話【以前看還想著,如果留一句:「阿朱」那該多好?現在在看,反而什麼都不留最好,金庸筆下的俠義之士,還有一個典型人物就是郭靖,中年郭靖尤為突出】兩兄弟立馬上去輸真氣續命。武俠劇就是要這麼干啊,不說段譽,虛竹有無崖子70年的內力妥妥的吧,在武俠的世界自然是保兄弟的命了,還想鬧哪樣?
有人還說,胡軍版就連台詞都一模一樣,我告訴你,港版也不弱,最突出的就是聚賢庄,港版的喬峰拜庄,而內地版喬峰到。胡版只要台詞不能搬之後,立馬露陷,說明什麼?自己想吧。
-----------



戰爭不僅考驗著戰場上的將士,同樣考驗著整個民族,反而港版這種小家子氣拍出了百姓不想打仗的寥寥鏡頭。至少我體會到了

戰爭不僅考驗著戰場上的將士,同樣考驗著整個民族,反而港版這種小家子氣拍出了百姓不想打仗的寥寥鏡頭。至少我體會到了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英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樑。喬峰也好,蕭峰也罷永遠活在每個金庸迷之中。



最後,天龍的歷史背景就是北宋, 任何強大的朝代都少不了腐敗,只不過量的問題。我從添哥監製的《天龍八部》讀到了金庸思維:即人文關懷、民族意識、佛學哲理。以及人類所有的七情六慾,看到的是整個社會和人生框架。

------------以下答案跟本題無關,請慎讀---------------------

添哥的金庸劇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射鵰英雄傳》,而在此之前我先看的是83版的射鵰。演技都是公認的事實。但看了添哥監製的,朱茵版本後來居上,(所以我個人也是很喜歡胡軍的,他的《藍宇》我從18歲到現在每年都有重溫,但他的蕭峰真的不在點子上啊,而有的03粉總是逮著喜歡港版的就是先入為主,我也是醉了)
朱茵才是最符合原著黃蓉,由其是漁樵耕讀那一段,真的朱茵演活了,很舒服,真的很舒服的感覺。前期確實有些模仿已逝翁小姐摸辮子的感覺,但後面越看越自然,我曾有一年,每天下班回家持續半年左右每天都聽《射鵰英雄傳》。比83版更忠於原著(事實上83版真的改得一塌糊塗),故事情節也遜色朱茵版,但音樂經典。
添哥曾說:「無線之所以有好作品,那些配角功不可沒」。
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笑傲江湖
天龍八部
鹿鼎記
雪山飛狐
碧血劍但凡他監製的金庸你總會有這種感覺。


馬夫人,化個妝又去演李莫愁了;鳩摩智你什麼時候跑來打鐵了?


慕容博不要以為你蒙著頭我就不知道你是黃老邪;完顏洪烈在這裡自宮了嗎?
等等很多這樣的配角看上去雖然調侃,但正因為這些配角使得金庸劇的質量收視保證,說這些沒演技的我真的不想說了,還有的人說女演員丑,簡直笑逗,誰看三色是看顏值啊?(說一句可能被噴的話,林峰夠帥吧,可演技真的,阿佘和黎姿誰漂亮不用說了吧?但阿佘的演技絕對在黎姿之上,其實我認為天龍里虛竹和段譽的演技還不如馬夫人鳩摩智阿紫。)

  • 在我還沒有電腦之前,我看的所有香港片全是國語,後來有錢進網吧了,粵語的魅力一發不可收拾,我喜歡香港拍的,私有個原因就是粵語,必竟演員自己本聲,在台詞上總是能感受到人物在表達情緒有那種語氣詞,有哪些獨特的韻味。這裡就不多說了,懂這種魅力的人自然共鳴,不了解這種感覺的我寫上萬字也百搭。

最後的最後武俠的江湖韻味最容易在香港電影里感受,但是這些電影除了人物名以外,又有哪部跟原著有關的?李添勝和張紀中兩位專屬金庸改編戶,其實代表的是兩代人,(可能於媽又一代人)大的觀看比例用戶是這樣。。

忠於原著並非照本宣科,兩版都有詬病的地方,香港的金庸劇五行最不缺的就是江湖味,大陸版你認不認都好,事實就是如此,至於其它都是觀念與角度罷了。


很簡單啊 那是武俠文化影響力整體上升的一部分 反之 內地版也是武俠文化影響力整體沒落的一部分


是不是忠於原著並不是評判一部電視劇好或者不好的標準!確實港版對原著改編較大,但個人認為這些改編一點都不突兀,反而更豐富了人物性格(時間有限,不舉例子了)。
首先,男女主角選擇方面,借樓上朋友所說,呂頌賢的令狐沖、陳小春的韋小寶、古天樂的楊過,演員氣質與角色契合度甚高。大陸版的,李亞鵬分別飾演了笨笨的很老實的郭靖和快意瀟洒的令狐沖;黃曉明也是如此,成人之後的楊過和韋小寶(楊過小時候是古靈精怪的)性格差異很大。以上兩位的演技,真的能同時演好兩個性格差異如此之大的角色嗎?我表示懷疑。
附上吳啟華版張無忌,雖然蘇有朋確實比吳啟華帥,但吳版的更有氣質,更有感覺。


其次,配角選擇。確實港版的配角重複率很高,但出現的並不違和。這些甘草演員演技好,小人物各個有血有肉。王偉的岳不群沒有老謀深算的感覺嗎?張國強的慕容復沒有奸雄的感覺嗎?還有那些眼熟非常卻不知名姓的演員,正是這些人成就了港劇的輝煌。
附上一些圖:
周聰在港版倚天里飾演的張三丰,仙風道骨,卻又讓人覺得很親切(國語配音非常好)。

劉家輝演的成昆,一臉奸戾。

劉家輝演的成昆,一臉奸戾。

鮑方的少林掃地僧

鮑方的少林掃地僧

鮑方的風清揚,瀟洒非常。

鮑方的風清揚,瀟洒非常。


再次,演員演技。有人拿胡軍的喬峰和黃日華的版本做比較,我個人覺得胡軍演的喬峰霸氣有餘,豪氣不足,而黃日華的版本豪氣十足,更有英雄氣概。
胡軍版喬峰一頭長髮,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來「表現」出豪爽。

黃日華版喬峰站在那,不用做什麼,就有一股豪氣。

黃日華版喬峰站在那,不用做什麼,就有一股豪氣。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吳啟華版倚天,張無忌和趙敏困在綠柳山莊地窖,張無忌撓趙敏腳心那段,黎姿演的趙敏看張無忌的眼神溫柔得可以擠出水來,含情脈脈(抱歉沒找到視頻,歡迎補充)。
一些截圖,請注意兩人的眼神:


還是眼神: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細節處理。我印象最深的是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里,喬峰的血噴到馬夫人臉上,有一個馬夫人舔了一下血的鏡頭:


最後,港版的色調比較昏暗,看著很有年代感配樂更是一流的贊。雖然布景什麼的比不上大陸版實景拍攝,穿幫較多,但不影響觀看體驗。武打動作經過精巧的設計,看著更是一種視覺享受。還有港版的配音,港版金庸劇的配音,很有特色,聽著感覺很舒服。
總的來說,港版的金庸劇透著一股「俠氣」,而大陸版沒有這種感覺。
雖然港版是童年回憶,但現在看起來依然很經典,前不久剛回味了呂頌賢版《笑傲江湖》,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
我就是港版粉(TVB粉)!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


題外話:
喜歡一樣東西可以說出它千百種的好,不喜歡一樣東西可以說出它千百種的差,這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喜歡它的人不會因為別人所列舉的它的不好而不喜歡它(這些不好之處他們並非沒有看見,只是不在意),不喜歡它的人也不會因為別人所列舉的它的好而喜歡它(那些優點他們也知道,只是同樣不在意而已),誰也不能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喜惡!最後的結果,喜歡它的人與同樣喜歡它的人一起形成共鳴,不喜歡它的人和同樣不喜歡它的人達成共振!
僅此而已!


先說結論,我個人有兩個看法。
1.大陸的金庸武俠至少是前幾年央視版的在製作上絕對比港台要精良(表、攝、錄、美都要超一個檔次)。
2. 但我個人從觀感上也覺得港台的要「好」。

拋開人家先玩、我們後玩,先入為主外,我覺得這與觀眾的審美預期、接受習慣以及香港、大陸的創作傳統有關。

簡單說,香港的更舞台,更粗糙;大陸的更寫實,相對更精緻。

古裝片觀眾帶入感比時裝片要弱,觀眾更像看「戲」,創作上分寸感需要更over,比如港台金庸劇的表演其實挺撒狗血的,但是在這種題材里合適、討巧。

同理在空間的處理上,港台金庸劇本來受條件限制很多景都是舞台感很重的棚內景,一眼假那種。大陸(央視的)各種實景,反而弄巧成拙。金庸的武俠都喜歡放到大歷史環境裡面,可能會讓創作者不自覺的往「實」里做,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歷史環境其實提供的給讀者的不是「真實感」而是「厚度感」。而且畢竟這還是武俠,很多空間意向性還是很強的,作為一個電視劇層面來說按大陸找的實景太難符合小說意境了。反而不如香港那樣按戲曲一樣就是一個意思提點到了。

總結一句:香港的金庸武俠片是戲曲影響很大,雖然糙但是往虛里做的;大陸的金庸武俠片有半吊子的現實主義傳統在裡面,比香港的精緻,但有點不倫不類,不地道。

PS,沒覺得香港影視工作者就比大陸有文化到哪兒了。大陸文脈這東西你要說他斷歷史上早斷了不知道多少回了,香港那邊有傳統,有手藝,但真不覺得比大陸文化到哪兒去。一代人時間就能找回來的絕對不是文化,也就是個手藝活。


最新版的笑傲天龍先不提,感覺就是拍給95後00後看的,只談從李亞鵬笑傲到黃曉明鹿鼎記這段首批大陸金庸劇,其中笑傲,天龍的質量有目共睹,鬍子版天龍個人認為比黃日華版好,射鵰雖然罵聲不少但是也算製作精良,神鵰俠侶好歹神仙姐姐仙氣夠足也不會比公認的最強古天樂版差太多,教主版鹿鼎記據說是最忠實原著的,當然拍的不怎麼樣確實是不如陳小春版來的難忘。至於演員質量,布景,那更沒法比了,別跟我說擺個假山撒點紙片就有武俠感了。所以我一直認為整體上大陸版金庸劇要比港台版好覺得香港(尤其TVB版)比國產強很多的都是童年回憶(或者青春回憶)情懷捨不得放下而已


感覺好多回答都跑偏了呢 ,港版並沒有強很多

大陸和香港並沒有誰比誰強,只能說各有千秋。香港影視行業起步比大陸早,也曾紅極一時,再加上香港作為金庸武俠小說以及武打功夫片的誕生地,自然也就比大陸有天然的優勢。張紀中剛開始拍笑傲江湖時,大陸影視劇也才剛剛開始繁榮,金庸武俠劇則完全沒有經驗,屬於起步階段。翻翻看,張紀中啟用的導演、武指、演員、詞作者,主題曲演唱者不乏港台人,有些甚至參加過不止一部的金庸劇拍攝。

但是這並不代表香港武俠電視劇就是完美無缺,相比繁榮的香港電影,電視劇還是低了很多層次。TVB武俠劇帶有強烈的港式風格,比如小市民式的人物談吐、比如各種狗血的劇情,比如各種坑爹的道具,比如缺乏內涵的電視劇主旨,這也是TVB武俠劇的局限。畢竟香港歷史也不過短短不到200年。大陸在文化方面則要厚重的多,此外金庸武俠中涉及了大量的文化歷史,想要更好的翻拍,考慮財力人力物力和市場,也只有大陸擔的起。那種厚重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地理環境,那些展現原作精髓的表達方式,更適合大陸。金庸看到央視版四大名著,大為讚歎,金老心目中的武俠劇應該是央視三國演義和水滸那樣的。所以也就有了央視1元賣笑傲版權的事。也就有了張紀中版主旋律武俠劇。張紀中版笑傲射鵰天龍這三部基本屬於電視台投資,也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很多觀眾注意不到的細節上下了不少功夫,甚至請了一流的音樂製作人一流的武指一流的美術,雖然硬傷非常多,但是其思想內涵(符合主旋律)、取景特效、科班演員也都是港劇不能比的。

至於最近的天龍八部,你不能看作是一部純粹的大陸片,用合拍片來解釋更確切。雖是華策投資,但是賴水清是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這是拍過兩部倚天的導演!這兩部倚天也曾成為經典。賴水清和於正工作室不同,他還是有些實力的。這是為了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的合拍片。這種類似偶像劇和仙俠的模式,也可以更好的迎合市場。對金庸劇偏偶像言情的改變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被廣電總局一刀切。 我覺得這些只是風格的不同,無關好壞。多人心目中的武俠就是港式思維的拍攝方式和回憶,但是武俠的形態並不只有這一種。每個人心目中的武俠世界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港版金庸劇有些地方是很出彩的,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他。

原著中兩處對虛竹的體貌描寫:

「 這僧人二十五六歲個紀,濃眉大眼,一個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頗為醜陋,僧袍上打了多補釘,卻甚是乾淨。他等那三人喝罷,這才走近清水缸,用瓦碗舀了一碗水,雙手捧住,雙目低垂,恭恭敬敬的說偈道:「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

「虛竹的相貌本來頗為醜陋,濃眉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加上此刻撞破板壁時臉上又受了些傷,更加的難看。」

尼瑪,這簡直就是從書里跳出來的,再加上他真的是自幼習武,筋骨強壯,演一個從小在少林寺長大的和尚簡直不能再贊,還有一股天然的獃氣。

雖然我覺得樊少皇還是挺帥的,逍遙派選徒弟的標準是帥,既然濃眉大眼他們不覺得帥,那就應該是唐國強版諸葛亮和陳道明版秦始皇那種面如冠玉目似朗星的。

其實TVB對於旗下的演員是出了名的吝嗇,這個吝嗇是相對於其它地區的演員而言,這個老牌公司還帶著舊時代的特徵,演員對他們來說不是明星,而是員工。

香港這個影視圈的人數並不算眾多,即使在最輝煌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影演員翻來覆去也就那麼幾個熟面孔,電視界也是一樣。

舉個例子,笑傲江湖的主角應該是浪子,所以找來呂頌賢;岳不群是老奸巨猾地,於是找來演完顏洪烈耶律洪基努爾哈赤吳三桂崇禎的王偉;寧中則找演過邵氏武打片的俠女,任我行找長相最有氣勢的羅樂林,再找幾個小姑娘,好了開拍。

事實上你會發現,如果讓你想轍把這個劇里的角色換成別的演員,一時半會你做不到。

因為TVB總共就這麼幾個員工,每一個要負責一種類型的角色,逐漸補完出一個小世界,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演員湊齊一個戲班子,這就是他們的本質。

正是因為每一個演員都只要突出自己負責的那種特質就可以了,在把他們搭配得合理的情況下最後拿出來的作品才是廣受觀眾喜愛的,為啥?因為給人留下的印象深,群眾都看得明白,喜聞樂見。

為什麼樊少皇的虛竹這麼好,因為香港本來就有拍武打戲的傳承,有大批年輕武生,而書里的虛竹似乎就是照著這個群體寫生出來的...

然後就產生一個問題:

眾所周知張紀中這個鬍子是有藝術追求的,我舉個例子,張紀中的蕭峰,要帶有一點匪氣,因為他在整個故事裡大部分時間都在逃亡,他不斷地遇到戲劇衝突,被卷到情節的風口浪尖,多少親人摯友因他而死,或者直接被他殺死,最後矛盾集中體現在他身上無法解脫,只能靠自殺來戛然而止。

他給胡軍賦予了複雜的涵義,要在他身上顯示出矛盾來,但是,效果不見得比一身全是正氣的黃日華好。

黃日華的蕭峰和胡一刀說到底還是跟郭靖一樣,他的那張臉就決定了他是主角的料,而且可以演洪常青少劍波,觀眾一看見他就認定了他是正面人物。

問題又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從頭到尾都像正面人物的傢伙過得這麼慘,觀眾陷入了深思,這提供的是更強烈的戲劇效果。

張紀中的前兩部劇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想得太多了,就像周星馳在喜劇之王里死得由內而外,再由外回到內,導演旁邊叫過來成龍,啊一聲就死了,反而效果更好。

繼續說這個天龍八部,港版的三個男主角剩下的一個選得也很好,就是陳浩民。

段譽剛出場的時候在土匪窩裡還之乎者也一個完全不會武功的書獃子想憑一身正氣保護小姑娘,這是一種獃氣。

林志穎身上是一股翩翩貴公子的王霸之氣,眾宵小看見他應該是倒頭便拜才是,和這個獃子角色完全不相配。

然後我們的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要用林志穎。

一開始我瞎扯,TVB選角不看是不是明星,橫豎都是員工。到了張鬍子這裡,他拍這個片花的錢要不知多少倍於拿泡沫塑料堆背景假山的TVB的,他要面對的還有投資方,經紀公司,各路牛鬼蛇神,最大的問題還要觀眾買賬,他才能把投資收回來。

所以就算林志穎看起來很花瓶,他也得用,這就又產生了一點不和諧。

所以張鬍子的片就在精雕細琢和各種不和諧之間出台了,有人很喜歡,有人不喜歡,評價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至於什麼鍾漢良版,我才不想評價,如果你想說港版比於正的強,我舉五隻手贊成。

還有,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是至今金庸小說改編電視劇的巔峰,不可超越,葉童是這部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賈靜雯演趙敏你特么一定是在逗我她統領得了群豪滅得了六大派?吳啟華這麼老也能演主角?後來TVB就變草台班子了,那個片兒就是標誌。

因為上面那句,匿。


我八歲就喜歡八三版射鵰,因為細膩。現在28歲了,看零三版射鵰,覺得質樸大氣,因為心態不同了。所以我部分收回我的觀點。
……………………
香港勝在人物刻畫。

大陸的武俠劇,尤其以張紀中版本為代表,完全是紅果果的土豪風格好吧。大把大把的砸錢,宏大的場面,美麗的風景,華麗麗的服裝道具,但是人物刻畫就殘疾了,完全是在背台詞啊有木有?一句話,就是不細膩。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但是我看電視劇,很少能從頭一直看到尾的。可能打開電視,就從某一集開始看,這時候情節啊什麼的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對於沒看過原著的同學),可能一個瞬間,幾個鏡頭,某個人物就打動你了。

而港劇有明顯的舞台劇、傳統戲曲(粵劇)痕迹,尤其注重在人物刻畫上下功夫。很有意識的安排和增刪情節,看似不尊重原著,其實卻是在刻畫人物上下功夫。(基於香港小市民特色環境,所以很多電視劇都會增加很多市井生活化的情節場景。)

關於原著,李安說過一段話:「我覺得電影和小說是不同的媒體,改編時常常從里子到面子都得換掉,以片子好看為主。它如果是本爛小說,何必要忠於原著?如果是本好小說,其文字裡行間之妙,豈能以聲影代之。反之,最好的電影必是筆墨難以形容。那麼忠不忠於原著,也都無所謂了。」

尤其是善用許多細節刻畫人物。試舉兩例:

1、83版射鵰中,郭黃在小餐館吃飯,黃蓉不不太高興,郭靖要逗她開心。
郭:「蓉兒,我給你講一個笑話聽吧。從前有個人,他到樹上找魚,魚怎麼會長在樹上呢哈哈哈,真好笑。。。。。。咦,蓉兒,你怎麼不笑呢?」
黃:「靖哥哥。。。。」
這就是原著中所沒有的,但是兩個人物刻畫得很生動,以至於過去這麼多年,依然歷歷在目。

2、周潤發版上海灘,趙雅芝飾演的馮程程,有一段:
馮程程和同學告別之後,獨自走在小巷子里,這時候忽然下起雪來,馮很驚喜的在雪裡玩耍,很輕鬆,顯出一個少女活潑可愛。
重要的是,這一兩分鐘的鏡頭完全是一個人的表演,沒有任何情節,完全是為了刻畫這個人物。因為有這一段的鋪墊,所以後面許文強帶著傘出現,兩人在雪裡漫步,就顯得格外的細膩浪漫。比較孫儷版的,我去,板著臉作死啊。


而人物刻畫這一點,恰恰是大陸最欠缺的。宏大場面、華麗服裝、美麗風景最後還是要靠人物去打動人。情節上翻譯小說(尤其是對於看過小說的同學而言,情節已經完全沒有了吸引力。),表演就是在比葫蘆畫瓢,沒有多少演員刻畫的意識,更不要說「留白」。畢竟,到了最後,很多年過去了,情節細節都忘記了,背景服裝道具誰還記得?能留在人們心中的,就是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推薦閱讀:

TAG:金庸 | TVB | 張紀中 | 金庸電視劇 | 版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