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其他的政治經濟學流派相比主要區別在哪裡?你覺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觀點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正確的?


馬經是為了改造經濟,資經是為了解釋經濟。

比方說一個人拉膿血便,整天萎靡不振馬克思認為這是病,必須治,所以馬克思積極尋找病根,尋找良藥給他治,想把他治好。

而資經則認為此人沒有病,這是正常的身體反應,人體是萬能的,能自動調節好。所以資經就天天給我們播報這個人的身體情況,並解釋原因。例如說今天他體溫39度了,是受太陽風暴的影響,預計後天體溫會降低一個百分點。

資經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讓人類社會抱殘守缺,止步不前,永遠維持現狀。而這是資產階級為了保護自己眼前利益才這麼做的。

若論對錯,馬經當然是對的,起碼其指導思想是對的,所以即使馬經看錯了病,把人治死了,也是對的,因為經過不斷努力,吸取經驗教訓,它總有一天能把此病治好。而資經的指導思想是錯的,所以即使它解釋得再對,也是錯的,因為它不主張治療,那麼它解釋得再對又有什麼用,病人就整天拿錢聽它播報病情?


勞動價值論有問題,因為不存在一個東西叫做「價值」。
價值是一個在古典經濟學中經常出現的概念。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一件衣服賣20~30塊錢,那麼這件衣服中一定存在一種叫做"價值」的東西,而且這個價值基本上應該是在25塊錢左右。只有藉助於「價值」這個憑空創造的概念,他們才能夠比較好的解釋為什麼衣服不是賣2塊,也不是賣200塊,而是恰好20~30塊錢——因為衣服中蘊含的「價值」就是這麼多,價格要等於價值,所以才會剛好是這麼多。
但是隨著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學家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來解釋衣服的價格,他們使用「供給和需求」。如果供給多了,價格就下降;如果需求多了,價格就會上升。衣服價格是這麼多錢,完全是由於供給和需求剛好在這個位置上基本相等。
在這個新的分析模式下,「供給」可以觀察和分析,「需求」可以觀察和分析,價格也一樣。也就是說,經濟學家用更易於觀察的變數,逐漸替代了「價值」這樣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的變數。這在操作上更加可行、可檢驗,畢竟,我很容易知道我想要買幾件衣服,知道我願意出多少錢,也可以知道賣家至少要多少錢。但是衣服真正的「價值」是多少,卻沒有人能夠真正說清楚。

在拋棄了價值觀念之後,我們回過頭去看,這個觀念確實存在很大的缺陷。
第一,它是一個不需要的假設。如果能夠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來研究問題,我們就不需要假設世界上存在一個虛擬的「價值」。這就好像,如果物理定律能夠解釋世界的運動,我們就不必假設這個世界是上帝在推動。
第二,它的存在還有更加惡劣的後果。如果我們相信價值決定了價格,那就隱含的意味著價格可能「高於」或者「低於」價值。這時候怎麼辦呢,很簡單,讓我們來操縱價格,讓它回到「更正確的價值上」。更正確的價值,則由政府、經濟調控機構或者一些學者們算出來。很明顯,這就是政府過度干涉經濟活動的開始,歷史證明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當然,這不能歸咎於馬克思,那個時代的所有經濟學家基本上都會認同「價值」這個概念,這更像是時代的局限。

(呃,這本來是另一個問題的回答,後來發現放在那邊有點偏題了,就放到這裡來。)


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就是經濟學的目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目的是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告訴我們資本主義自身的弊端。
而其他經濟學的目的是默認這個制度是正確的前提上尋求資本擴大的方法。
第二點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將價值是什麼這個問題講清楚了,而很多西方經濟學流派沒講清楚這個問題。


主流經濟學中,資本和勞動都能產生回報。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只承認勞動創造財富,資本只是凝結了人類勞動的東西,只能縮小某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本身不能產生回報。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認為所有的沒有被勞動者獲得的回報都是勞動的剩餘價值。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關於一些經濟史的描述,比如人類如何產生剩餘產品,如何開始交換、分工的部分,講得很不錯。其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分析,也是劃時代的。
經濟學中沒有什麼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只有是不是適合這個時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興起時,正是德國發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期,一些機器的發明雖然提高了生產效率,但生產仍然以勞動為主導。而在現代主流經濟學中,考慮一個最常用的Cobb-Douglas生產函數,Y=A*K^(alpha)*L^(1-alpha),當沒有資本時下,勞動產出將始終為0,勞動和資本的地位是等同的。事實上,至今一些經濟學家仍然對資本本身是不是產生回報有疑問,但在主流經濟學界中,這些都已經不再是疑問了。


主流經濟學這個詞是不準確的,在經濟學裡沒有哪個學派是主流的,哪個是非主流的。只是在某個時期,某種經濟學的觀點更為流行,影響到政府的決策而已。我想你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大約是指亞當斯密開創的古典主義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經濟的研究和闡述並非著眼於經濟的,更多的是基於「剩餘價值」的發現,在經濟上論證社會主義的合理性。
勞動價值理論也並非馬克思的原創,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已經有了勞動創造價值的觀點,並且認為勞動創造的財富在不同階層之間進行分配,表現為工資、利潤、地租。這一點上馬克思和亞當斯密是相同的。他們的分歧主要是在後面,斯密討論完財富的分配之後就開始定量而精確討論生產過程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了;而馬克思則定性的去討論這樣分配財富是否合理,進而發現了「剩餘價值」。

所以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古典主義經濟學有什麼不同的話,我認為最大的不同是研究目的: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找到經濟的內部規律,從而促進生產;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目的是為工人運動、社會主義制度找到經濟理論依據。
=================以下是補充==========================

看到問題改了,所以也修改一下答案 。
關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那些對的,那些是錯的,我覺得這個問題太大了,寫上幾百萬字也未必寫得完。再加上本來對偉大學說的爭議就很多,寫完了也要面臨無窮的爭論。所以就順著我上面的答案說一下我以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超越古典經濟學的地方。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探討了財富分配是否合理的問題。

有些人會爭論:我提供了土地和資本,為什麼不允許我分配財富?如果不允許的話那麼誰還會提供土地和資本?

是的,古典經濟學對此問題不僅未作探討,更認為這是無需證明的公理。之後的研究則是如何分配,分配多少的問題。

但是馬克思主義則對此提出了質疑,指出既然勞動創造了價值,為什麼財富不僅給勞動者,而還要給資本(就是資本家)和土地(地主)?

有人說:在生產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機械(資本)或者土地而只有勞動者,則根本無法生產,所以當產品出售之後,資本、土地和工人分賬當然是理所應當的。對此,馬克思主義說:在生產過程中資本和土地的損耗,只是以另一種形式變成了產品的一部分。產品的價值實際由三部分組成:資本的轉化、土地的轉化和勞動,也就是勞動創造出了新的價值,而資本和土地只是在表現形式上轉化了一下而已。一旦產品在市場上出售了,那麼交換回來的貨幣應當這樣分配:資本轉化的部分還給資本家,土地轉化的部分還給地主,勞動的部分交給工人。

事實上,勞動者並未得到產品中相當於全部勞動的貨幣,而僅僅只得了一部分 (工資);而資本、土地所獲得回報比起他自身的損耗來說要多得多。馬克思把超出的這一部分稱為「剩餘價值」。也就是「勞動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那一部分」這個說法的由來。

但是這個說法很容易受到反駁和攻擊,最簡單的說法是:無利不起早,如果資本家、地主只是拿回了損耗的部分,而不是獲得更多的利潤,那麼誰還有動力給你提供資本和土地呢?


這個說法看起來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馬克思主義對此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質疑:為什麼資本、土地要掌握在不參與勞動的人的手中,而勞動者除了出賣勞動一無所有?

為此,馬克思考察了國家和私有制的起源,指出如果生產資料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那麼這一部分人因為可以通過佔有他人勞動而生活,所以他們就會逐漸脫離勞動;而一部分人因為除了勞動一無所有,所以他們只能把自己的勞動的一部分讓別人白白佔有,以換取維持生活的生活資料。

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 馬克思順理成章的提出了公有制的概念:沒有人可以單獨佔有資本和土地,資本和土地被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財富也要共同分配。

這個說法看起來是很美好而且很有道理的,提出來之後在全世界受到了歡迎,並且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共產主義運動。


但是從目前的實踐來看,基本上都是失敗的。人們也開始質疑這個學說是否過於理想化。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任何理論都是有成立的前提的,如果前提不具備的話,理論也很難實現。


例如資本本身是需要專業管理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擁有高超的管理技能。 怎樣才能挑選出一個合適的人來管理資本呢?在私有制的情況下,資本家出於對自己財富的關心,必然仔細挑選合適的人選(職業經理人);而在公有制的情況下,怎樣徵集、統一所有人的意見選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人,這本身就是個要求很高的技術手段。如果技術上達不到,公有制也許真的比不上私有制。


馬克思雖然闡述了這個前提,但是過於籠統缺乏可操作性:「物質極大豐富,精神極大豐富」。這就為那些政客們和野心家們留下了鑽營的空間。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宣布社會達到了這個條件,然後通過手中的強權剝奪他人的財富,建立所謂的公有制。因為根本達不到有效監督的技術手段,這個公有制實際上成了強權者的私有財產。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社會主義者們看到了一絲曙光,很多過去不敢想像的大規模社會協同勞動也已經可以實現了。也許有一天,公有制會以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聽起來必定有些狂妄,然而我的確認為馬克思完全是對的,因為經濟其實本不是什麼神秘莫測的東西,西方經濟學繞來繞去無非都是為資本主義分配方式背書而已。理解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首要是懂得使用辯證思維,另外不要用教科書和西經觀念理解馬克思的概念,前兩者概念頗有形而上學意味,後者則是辯證式的。


我不確定「共產主義」中的「按需分配」究竟是不是馬克思提出來的,如果真的是,那麼我想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能被歸類為【經濟學】,或者說,把它放在經濟學範疇是無意義的。

很簡單,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一門學科,如果可以按需分配,那麼資源便不稀缺,經濟學也就不存在了。

相對論證明了物理學的死亡——大概是這種感覺吧。

把它作為一種政治綱領,一種建立烏托邦的美好藍圖,甚至一種宗教都可以。但它不該是一門經濟學。


馬派政經學與其它派別政經學根本區別無非就一點:資本主義是否會滅亡。說穿了只有這一點。而其他的政經學理論: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生產比例失調論,經濟危機理論等等,皆起源於古典政經學和資產階級政經學家,非馬克思發明,所以皆不能視為倆類政經學的根本區別。

資本主義發展數百年來,科技進步與生產力發展達到人類歷史最快時期,可是,經濟危機卻似一個夢魘,總是隔個十來年,就來上那麼一次:一批資本家垮了,一批工人失業了,社會出現不穩定狀態,撐個幾年,待經濟轉型成功,又開始進入一個繁榮期,之後下一個周期。。。每一次經濟危機,伴隨著一次生產力水平的革新換代和經濟產業轉型,挺過去,進入下一個繁榮期,挺不過去,就發動戰爭消化產能,打開市場,掠奪財富和原材料。。。如果還挺不過去,就會引發革命。。。。

資本主義制度,危機一次比一次難熬 ,自己終於從自由資本主義升級為壟斷資本主義,也就是帝國主義,世界形成幾大列強,各列強為了自己能續命下去,便得去干其他列強,用斯大林的話形容就是拚命想把競爭對象淹死,於是,帝國主義大戰開始了,競爭,資本主義的傳統美德不能丟,誰打輸了誰就是孫子。於是不難理解,德皇和沙皇本來是親戚卻為何操戈相向打個你死我活。萬萬沒想到啊,大家誰也沒能爭的過誰,死了上千萬人,最終卻便宜了那個階級敵人蘇俄。本來大家以為大競爭過後可以歇歇,可儘管後起之秀德國被打成孫子,卻又面臨東邊出現了個新敵人,得不償失。更沒想到,本打算從德國多敲點錢給自己多續幾年,卻又引出元首這個大魔頭,又一番血雨腥風之後,階級敵人成功的從一國發展到了半個地球,瑟瑟發抖的在紅色撒旦的核彈頭下哆嗦了近半個世紀。

我資藥丸啊,分析下原因,都是經濟危機鬧的。可是經濟危機為什麼總消除不了,十幾年就來上一次呢?無數資產階級學者嘔心瀝血,為階級事業奉獻了一生,仔細分析危機成因及解決辦法。。。。幾百年的探索到了今天,瞧瞧西方各國的產能過剩、失業上升、上層建築右派橫行、社會基礎左派鬧事。。。。好像還是並卵。

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對經濟危機的分析,大約可分倆個時代:凱恩斯前的和凱恩斯後的。理論很高深,如果硬要用簡單的語言來形容,就是十九世紀的政治經濟學普遍(不包馬克思,馬克思下面另說)認為自由資本主義就是女人的胸脯 一 挺好,市場和自由競爭可以自我調節資本主義的問題,之所以老出現危機,完全是政府SB,老人為干預經濟,比如政府干預刺激經濟會引起過度投資,導致通脹型繁榮,最終隨不可靠的投機活動失敗。總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錯,錯的是政客腦殘。然而自由資本主義終於在十九世紀未二十世紀初進化為壟斷資本主義了,這又怎麼破?時勢造英雄,偉大的凱恩斯橫空出世,終結了近代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開創了現代資產階級政經學的新紀元。他本是劍橋學派(注意和現代的新劍橋學派分開)的開山鼻祖阿弗里德.馬歇爾大師的弟子。凱恩斯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看到時代已經發生變化,為天下的階級兄弟利益計,毅然背叛師門,批判一百多年的舊理論,發動凱恩斯革命,提出了與亞當斯密以來本階級學界主流截然相返的理論:必須有政府的科學的對經濟有計劃的宏觀調控才能挽救危局,他的國家必須干預經濟的主張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世界從私人壟斷資本向國家壟斷資本的過渡提供了理論依據。希法亭的有計劃的資本主義的藍圖被他繪製,羅斯福的新政由他而起,資本主義走進了新時代,凱恩斯先生的名字永遠刻在所有資產階級兄弟的心中。

然而。。。。。。

然而他還是跳不出庸俗方法論的圈子。

不管凱恩斯前後,所有資產階級的所有流派的政治經濟學有一個共同觀點是不變的:經濟危機不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形勢所固有的,資本主義不會滅亡,總會自我調節。理論經濟學家的任務不過是揭示這種自我調節所必需的條件而已。。。。

無奈,因為資本主義不會滅亡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石(就如資本主義終會滅亡是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基石一樣)。儘管二百多年,資本主義衛道士們很清楚危機循環總沒完沒了,卻不能承認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鍋,而總是客觀找原因,把原因全推到人身上。這方面,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學和十九世紀的比沒任何實質發展,總能找到理由,比如: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是銀行政策不當的錯;七十年代那次是艹蛋的中東狗大戶石油壟斷和越戰期間擴張性財政的錯;八十年代那次是七十年代未國家過度開支的錯;九十年代那次是八十年代濫發貸款的錯;本世紀00年代那次是次級貨款終於出了問題的錯;而現在則是上個十年超發貨幣的錯。。。。。總之全是人為偶然因素,錯的不是資本主義制度,錯的是世界,錯的是時辰。。。。

可是這麼推導下去,你資還不是藥丸?於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便跳不出那個圈,同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界呵呵的給他們貼上了「庸俗經濟學」的標籤:我們不是針對你學派,我們是說貴資所有經濟學派,全是辣雞。


這便是馬主義經濟學和資經濟學的根本區別所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根源,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簡單概括下,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過剩;生產過剩的根源,正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導致的社會倆極分化:這種生產方式下,無產階級因為被過度剝削導致貧困化,而無產階級在內的社會貧困人口,在整個社會中人數最多,他們才是商品的最大需求群體,是產品的消費主力。因為貧困,所以社會購買力不足,這便造成了生產過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商品的是否過剩與市場需求無關,只與消費者購買力有關,因為產品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場永遠不可能飽和),而生產過剩,資本家為了利潤勢必加大剝削力度與裁員,這就導致無產階級進一步貧困,購買力進一步下降。這是個無法調和的對抗性矛盾,從量變到質變,當矛盾到了一定地步,危機便會暴發。


那麼為什麼危機和繁榮會有周期性?因為,危機的集中暴發點,同時也伴隨著科學技術,機器設備等生產力水平的革新(也就是電視新聞說的產業結構轉型之類)。為什麼馬克思生活的時代平均十多年便一次經濟危機?恰好,當時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也正好是十多年一次。眾所周知,每一次生產力的革新都會淘汰舊的生產方式,都會導致產業轉型。舊的技術、產品被淘汰,與之相關的生產企業和人員,如無力轉型亦會被淘汰(這也是自由資本會進化到壟斷資本的原因,資本越大抗壓越強),會出現大量倒閉和下崗,社會危機便會在一定時間段集中暴發。這個危機會持續幾年(大多為三年左右),待產業轉型完成,如果成功挺過,便進入下一個經濟繁榮期。如果挺不過,便需戰爭和侵略來轉嫁危機。如果還挺不過去,沙皇俄國的結局便是下場。

這便是官馬教科書中的「資本主義在把它生產力潛能全發揮出來之前絕不會滅亡」而終究還是會滅亡的意思。也是為什麼帝國主義大戰會不可避免的發生,而戰爭中偏偏是「資本主義最薄弱一環」的沙皇俄國最先完蛋,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成功的原因。


由此可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諸流派和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諸派,雖各自內部派別分歧都很多,但終可劃分倆大派系,而倆大派系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根本區別,也是倆大派系各自的理論前提區別,就是這一點: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是否在資本主義制度自身,而它決定著,資本主義究竟會不會滅亡。這其實是一層意思,資本主義是否會滅亡,就是倆大派系經濟學理論的根本區別。


我覺得馬克思主義是基本正確的,共產主義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必然,我們的社會也越來越接近共產主義了。


馬克思當時的研究也是沿著亞當·斯密、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與大衛·李嘉圖的路徑而來的,在馬克思的時代,政治經濟學就是經濟學主流,那時人們談論經濟學就是談論政治經濟學。

只是隨時間發展,經濟學改變了他的研究主題,但馬克思死了,馬克思的後繼者,無意於其經濟理論改進,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永遠定格在了19世紀。


馬學和現代經濟學的差距是,不能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推導指導實踐。
馬克思最大的問題是數學不夠好,但是他的辯證法,學的足夠好,所以可以實現邏輯自恰。


哲學史上關於價值問題的探討由來已久.從詞源上說,「價值」一詞最初的意思是「掩蓋、保護、加固」,後來演化成「可珍貴的、可重視的」等.可見,這個詞是人表述事物與自己的關係、對自己的意義的概念,是一個主客體關係的範疇,是人的需要與事物屬性的特定關係.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沒有形成關於價值問題的系統論述,但有一系列的基本觀點.如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價值是人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實踐是價值的源泉和基礎等.循著這個前人的基礎,我們先來

分析一下價值及其特徵:(1)價值作為哲學範疇,是對價值的最一般本質的科學抽象.它不同於某種具體的價值形態,也區別於具體科學中的價值概念.價值是指主體對客體的屬性的需要,以及客體屬性對主體需要的滿足的統一,可見價值是主客體關係的一種表現,它既不能單純歸結為客體所固有的屬性,也不能只歸結為主體的需要或願望,而只能存在於主客體關係之中.(2)價值是相對人而言的,所以價值關係的主體只能是人,客體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價值產生的根源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從人的實踐中產生的,所以,價值關係形成的現實基礎是人的實踐活動.人及其社會實踐的社會性、客觀性決定了價值也具有社會性、客觀性.(3)價值是多元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價值按照區分的標準不同,可以分為正價值,負價值;人的價值,物的價值;物質價值,精神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對個體的價值,對社會、對集體的價值等等.講清了哲學上的價值概念,自然就能與具體科學中的價值相區分了.經濟學中的價值是指商品的價值,即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與這個價值相關聯的還有價值量、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價格等.
歸結起來,哲學上的價值與經濟學中的價值,其區別主要表現為兩點:(1)價值表示的關係不同.哲學上的價值表示的是一種主客體關係,是對價值的最一般本質的抽象.而商品的價值是撇開了勞動的對象、使用的工具以及生產的方式、方法等具體的東西,所剩下的惟一的一個共同的東西——人的體力和腦力的耗費,即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它表示商品生產者相互交換勞動的關係,即商品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2)價值大小的評判標準不同.哲學上的價值是主客體之間的效用關係,那麼,判定一種事物是否有價值、價值大與小,當然就要考慮主體的需要和利益.由於主體的需要和利益是干差萬別的,面對同一個客體,不同的主體從不同的需要和利益出發,會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價值評價.所以說哲學上的價值評價帶有很明顯的主觀性.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價值大小,及由它決定的商品的價格不是由任何個人的主觀意願決定的,所以商品的價值明顯地帶有確定不移(一定條件下)的客觀性.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是經濟學,或者說,他應該屬於一門更加基礎的學科。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來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數學,而現代主流經濟學是基於我們這個宇宙內常數而推理出的物理學。

主流經濟學聚焦在考察這個具體世界,這沒有錯。但是問題是,人類不可能僅局限在目前這個具體市場情況下,因為世界是會發生改變的。


為什麼馬克思一直反覆強調「時間」這個概念?

當初我念書的時候,也不能理解,感覺只是馬克思在搞文字遊戲。後來發現,他說的的確是對的。人活著是為了自己而活的,而不是為別人而活的。

而金錢這個東西,本質上就是支配別人的時間,歸為己用的一種扭曲產物。


站在這個角度考察馬克思經濟學和其他的經濟學,孰優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說的再赤裸一點兒:

西方經濟學家們都拼了命的想賺一大筆的錢,卻不知道錢這個東西就是不平衡的根源。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者叫「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更為準確。
它核心內容是關於「價值」一詞在政治學上的定性分析,而不是對「價格」作為一種市場行為的定量分析。所以它只能作為意識形態去「指導革命」,而無法解釋現實意義上的「經濟」問題。
至於「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學術價值,西方經濟學學界對它的主流評價是「等於零」——如果不是負數的話。
由「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剩餘價值學說所推導出來的「政治」結論,就是要「工人階級專政」,廢除「資產階級」產權制度,把一切生產資料收歸「國有」,社會上所有人淪為「革命的螺絲釘」——這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我能說最主要的區別是在哲學方面嗎?哈哈,說笑了,不過在我看來,下面這些答案中對老馬或隱晦或明顯的批判中,恐怕就是沒搞明白老馬到底在說些什麼。
至於區別,就說一點吧,如果說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配置稀有資源的問題」,那麼老馬研究的重點就是「稀有資源何以成為稀有資源的問題」,那麼老馬研究不研究配置的問題,當然也研究,只是他沒有把配置問題獨自提出來,當做自己研究的唯一重點罷了。


西方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研究的是最優配置資源,並認為市場經濟(資本主義)
中的價格、利潤等變數代表的是優化配置資源的變數,而馬經中的價值被認為是不必要
的概念,被實物產品取代,西經中的價格理論及均衡是單一產品模型的優化配置資源的
瓦爾拉斯均衡或者供求均衡,競爭形式是技術競爭,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資本主義
(市場經濟)的均衡,是異質品模型的資本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
心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競爭形式也是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價值、價格、利潤(剩餘價值)是代表的商品經濟中,
人與人社會(權力)關係關係上的變數。即認為金錢原子或者說商品原子(價值)是
一種異化的人類勞動,它代表了權力,而不是財富、蛋糕,把它當成財富的被
《資本論》批判為商品拜物教,應而取代了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實物產品。
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事實上完全不同於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格理論,
像斯密、李嘉圖被馬克思批判為商品(貨幣)拜物教,即馬克思是在表明金錢關係
(價值)關係是商品經濟中人與人之間的權力(社會)關係,而不是什麼使用價值
(財富)演化關係,更不是什麼慾望滿足的資源配置關係,只有生產資料私人佔有
制下,人的勞動才會異化成價值,價格、利潤(剩餘價值)等也是代表生產資料私
人佔有制的社會關係。
馬克思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唯一目的是剩餘價值生產,利潤是剩餘價
值的貨幣轉化形式,剩餘價值馬克思的邏輯最通俗的來表示,
假設資本家用於僱用工人的工資或勞動力價值是4小時的勞動時間,
然後資本家讓工人工作8個小時,剩餘價值是4小時,即8-4=4。(虧損企業只是剩
余價值未轉化成利潤而已,但系統整體,總剩餘價值=總利潤)這樣的推論看似簡單
,但卻具有重要的意義,即馬克思所表述的,總量價值與技術是完全無關的(不包含
任何使用價值的原子),而只是表示人們之間支配被支配的的社會(權力)關係。
這種權力關係,我舉個例子,如我是資本家,我支配一個女工1小時,
我可以讓她用鋤頭挖土1小時,也可以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
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我跳裸舞,她的這1小時屬於我,不屬於她,
在這裡根本就不涉及具體物質的使用價值生產的技術生產率,
因而你根本找不到像新古典理論中生產具體蛋糕的邊際生產力,
因為馬克思的邏輯中根本不存在那樣的實物蛋糕。作為價值的勞動
也只是人與人權力(社會)關係上的勞動,而不是作為自然力一部分
引導其它自然力必變物的形態以轉化物的屬性上的人類勞動。(商品
生產中勞動的二重性)
 剩餘價值理論正是馬克思使用抽象方法分
析價值理論所要得到的結論,或者說是馬克思所建立的勞動價值論的目的所在,
即馬克思抽象掉所有的其它因素(如使用價值和勞動生產率),
從而把價值歸為勞動,價值量歸之為勞動時間,
由此來表明人們之間的社會(權力)關係或資本主義經濟關係,
總量價值、總量剩餘價值(利潤)完全與技術關係無關,在這種人與人的權力
關係中,你根本就找不到生產具體蛋糕的邊際生產力,因為不存在像新古典理論
中那樣的具體蛋糕,從而揭示出金錢遊戲是人與人的社會(權力)關係,而不
是物質的有用屬性的自然演化方式。
  即按馬克思的邏輯,追求分配金錢(價值量)的實質就是追求分配他人
被支配的勞動本身,金錢(價值)增值源於剩餘價值生產,即製造出多數人
個人更長的活動(勞動)時間不屬於自身的異化過程。

  因而兩種邏輯體中的價格理論的不同。馬克思的價格理論是異品質模型上
的理論,認為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因供求關係在價值上下波動。

  如果資本家的商品低於價值(生產價格)尺度交換(即商品之間按相同的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資本家的利潤率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
那麼資本就會縮水、破產,當然他的企業如果剝削率高於平均水平,他的商品
可以低於價值尺度交換,但這樣統一市場下工人會流走。如果資本家的商品
高於價值(生產價格)交換,那麼其它行業的資本家會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
如房價上漲利潤率過高,其它行業的資本就會通過過漲價來對抗,當不能直接
漲價對抗時,企業就會壓縮產能,開除一定的工人,出售利潤較低的一部分資產
,夠買較高利潤率的資產,這樣低利潤行業利潤率才會恢復,高利潤率行業利潤
率一定程度下降。也就是說不低於平均利潤率或者說剝削率時產量才會繼續擴大。
(通縮時是直接壓低工資,而不像通漲過價格上漲掩蓋,因為存在大量失業,
可以直接這樣做)。
  也就是說價值規律不像需求定律,其價格模型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
。而馬克思認為價格是商品之間的與利潤率相關的交換比例,而不是單一產
品模型中與數量的相應反比。如:某種拖拉機與個人電腦都是5000元,但一
個成交量(供給量)確是十萬台,一個成交量確是一百萬台。也就是說在
價值規律的模型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代入到商品交換比例中,而不是
單一產品模型勞動時間與數量的反比。
又如一種好吃的蘋果與不吃的蘋果,新古典理論認為偏好與生產邊蘋果的
各種要素的邊際生產力決定了相對價格,這樣好吃的價格更高,不吃好吃
的價格更低。而在馬克思的邏輯中,如果兩種蘋果生產的社會必要勞動
時間相同,交換的比例(價值)會一樣,但好吃的成交得更多,不好吃的
可能不會發生交換,或成交得很少。因為生產不吃好的蘋果的資本家,
如果低於價值尺度交換,那麼資本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資本就會破產
或者縮水,雖然最初他會降價處理蘋果,但在下一生產周期就不會生產,
或者減少不好吃的蘋果的產量,因而維持與利潤率相同的交換比例。


最大的問題在於否定了生產資料的價值,反對其參與分配,之後的剝削等結論都是從這裡產生的。相比之下,價值論反而不是什麼大問題,那個時代價值論是主流,但其他人沒有搞出這樣的理論。
反對生產資料參與分配,等於是反對生產資料的提供者參與分配。而實際上,大部分人獲取生產資料的方式同樣是勞動。所以這樣的劃分方式本身就不公平,而且會導致無人願意提供生產資料。歷史上的各種社會實驗已經證明了這點。


最大的區別是馬主義經濟學是披著經濟學外衣的動員學。


我覺得該理論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視了進步的力量。

其一 馬克思沒有預見到資本家是會進步的。資本家最終還是會給員工福利,合理的待遇,足夠的休假,使得員工不用像在19世紀一樣天天過著富士康的生活。從剩餘價值的理論上來看,資本家會把剩餘價值變小到合理範圍,變小到大部分員工能接受的水平,這樣工人也不會因為貧富差異過大而造反。

其二 馬克思沒有意識到公有制是阻礙進步的。資本家雖然貪婪,私有制雖然自私,但是自私,貪婪,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正是因為人類的自私,為了每個人都能過上使自己滿意的生活,才有了科技和政治日新月異的進步。然而共產主義社會裡,人類都是一樣的,失去了進步的動力,這也能部分解釋為何蘇聯的體制在科技進步特別是日用品輕工業,信息技術的進步上遠不如美國的原因。

其三 馬克思沒有意識到,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力量,最終能改善員工的生活。技術進步使得生產力大大發展,使得每個工人都能過上過去資本家的生活。

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人性自私所帶來的進步,由於進步所帶來的力量,最終使得整個勞動價值和勞動效率大大增加。拿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個廠里有1個老闆12個員工,總共價值20.本來老闆能拿8,每個員工能拿1。由於這三點的共同作用,效率翻了50倍(這幾十年的進步來說這點倍數並不誇張),而且老闆提高了福利,最終老闆能拿280,每個員工能拿60.最終形成了雙贏。然而在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個老闆被迫和員工拿一樣的工資,都是1.5,既然大家都是一樣的,又有誰願意進步,願意提高生產力呢?所以到最後過了幾十年,大家還是拿的1.5,和資本主義下工人有了40倍的差距。這也就是社會主義國家普遍貧窮失敗的原因之一。


看到高票講勞動價值的問題,談一點自己的觀點。

其實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問題也挺多的,這個模型如果僅僅用於所有的商品從生產出來都只交換一次,而且完全不隨時間波動,那也許還挺合適的;但是跟實際情況脫節得很厲害。
先說供給曲線,一般認為這是個跟價格正相關的曲線,價格越高生產出來越多,價格下降了自動生產就變少了,可以來回變,這個跟實際情況是完全不相符的,實際上大部分生產需要有一個前期投入過程,在沒有發生投產之前,價格很高了也沒有產出,當價格超過一個區域的時候,會有人開始投資生產,但是前期投入是一次性投入的,在這之後供給曲線立即就發生了變化,之後價格哪怕跌得很低、低於當初的成本核算,也必須要持續生產,因為前期投入已經一次性投進去了,只能靠生產來降低損失,這會發現供給曲線關於價格是有個滯回的效果的,這導致供需關係不僅不能讓價格穩定,反而會導致價格劇烈波動

再說需求曲線,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因為這是基於主觀價值論的,主觀價值論實際上很流氓,它的核心觀點是,不管出於什麼理由,你覺得商品值多少錢,就該值多少錢;在實用的時候,又混淆了主觀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關係,效用實際上是對於使用價值來說的,即使是效用,其實也隨時隨地受到外部觀念的影響,比如會追逐流行;而主觀價值甚至可以跟效用也是脫節的,比如說黃金,並沒有那麼多人會真正需要黃金首飾,但是有很多人會購買、儲存黃金,這是因為意識到黃金的交換價值,所以最終來看,主觀價值甚至跟市場價格密切相關:我很渴的時候,一杯水對我的效用非常高,遠遠超過三十塊錢,但是如果我隔壁就是超市,一瓶水三塊錢,那你拿一杯水來賣我30塊錢,我一定不會接受,因為我會認為一杯水的主觀價值是市場價三塊錢。從這裡你就會發現問題:市場價由供需關係決定,而需求由主觀價值決定,主觀價值卻又受到市場價格影響,這根本就是個循環計算,並不能通過實際的測算來真正決定市場價格。

在實際市場中,供需曲線實際上是瞬息萬變的,根本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法可以計算出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更不要說利用這兩條曲線來達到平衡。我們再舉一個經常出現的例子,按照供需關係理論,價格上漲的時候,需求會下降,供給會上升,從而讓價格恢復,但是實際上對許多商品來說,供給與需求的變化並不是對等的,供給並不能像需求那樣隨著價格迅速調整,而有之前說過的滯回的效應,所以當需求提高價格上漲的時候,供給並不能立即隨之上漲而穩定價格,這時候就會發生一件事:大家都預期到價格會繼續上漲。結果呢?即使是原本不需要這種商品,或者需求量沒有這麼大的人,也受到這種獲利預期的影響,開始囤積商品,甚至生產商也開始囤積,需求隨著價格的上升反而急劇上漲了,而這種上漲會進一步惡性循環導致預期進一步提高,最終導致泡沫。

其實說這麼多並不是說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數學理論有問題,不如說導致泡沫之類的結果仔細分析的話都是符合供需理論的,但是它導致的結果是:我們沒有辦法事先對供需的變化進行分析,這導致這套理論完全沒有指導意義,它導致一種馬後炮的效果:如果最後價格上升了,我們就說這是因為主觀價值上升,而如果價格下降了,我們就反過來解釋為主觀價值下降,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反過來的,勞動價值有個很確定、很唯物的基礎,只由生產過程決定;它的問題是,價值和最終的市場價格是脫鉤的,在馬克思的理論中,供需關係不僅起不到穩定價格的作用,反而是使價格偏離勞動價值的罪魁禍首。價值是確定了,但是跟價格完全脫離關係,所以許多人批判說這個價值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這是因為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本身就是跟西方經濟學目的完全不同的: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研究價格,從而研究從價格中獲益的方法;而馬克思主義的目標不是從市場中獲益,而是研究如何穩定生產和消費,提高生產效率,價格波動是他要避免的,這個避免的最終手段就是計劃經濟。
當然我們知道,在今天的條件下,計劃經濟這一套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市場是更加有效率的;但勞動價值仍然有其指導意義,因為政府和社會的目標仍然是穩定,物價的穩定、尤其是基本生活保障品物價的穩定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農產品,實際上各個國家都會通過政治和經濟手段來調控它的價格,讓其穩定在相對固定的位置上。否則農產品也是生產周期相對長的商品,全按市場來的話,一遇到天災,再來一波大商人炒作一下大米白面,可是要餓死人的。


推薦閱讀:

現實中企業會完全按照稅法計算並交稅嗎?
歐洲債務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為什麼最近金融圈集體唱衰餘額寶?
為什麼電影院周二半價?
為什麼有些城市會「收入低,物價高」,有經濟學原因嗎?

TAG:經濟學 |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