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花樣年華》好在哪?

非典型王家衛粉,個人覺得墨鏡最好的電影是《阿飛正傳》,好像大多數人都是最愛《花樣年華》,可總覺得這電影本質上和被黑的《2046》沒什麼區別,很矯情。不知為什麼評價很高。《重慶森林》同樣。


每個天才導演在真正成為天才之前都是經過無數磨練的,與普通導演不同的是,他練手的作品都比一般人好很多倍。在華語電影中,王家衛絕對是另類。他的每一部電影都自成體系,每一個鏡頭、每一款色調、每一處燈光、每一句對白都深深地刻下「王家衛」三個字,成為無法模仿的品牌標記。


《花樣年華》這部電影幾乎是王家衛的巔峰之作,之前的幾部電影似乎都是在為這部電影做鋪墊,打基礎。這部電影改編自劉以 的小說《對倒》,王家衛用一種模糊隱晦的講述方法將中年愛情表達的淋漓盡致。故事開篇就是蘇麗珍和周慕雲同時找房子,之後又同一天搬家,並由此做了鄰居。在整個故事中,王家衛故意隱去蘇麗珍的丈夫和周慕雲的妻子的正面形象,只是通過幾個背影和聲音來連接故事的發展。蘇麗珍和周慕雲本是因為丈夫和妻子出軌漸漸走到一起,當王家衛將他們設置成故事背景時,無疑在表達自己的一種愛情觀,所有的愛情都是命定的緣分,無論以什麼形式出現,在哪裡出現,都是必須出現的,它並不計較時間和場合。如同蘇麗珍和周慕雲,在愛人背叛後,以各自最狼狽、最痛苦的狀態彼此面對,在脆弱中尋求溫暖,後來漸漸產生情愫,一步步墜入感情的漩渦。


王家衛並沒有批判誰的愛情正確,誰的愛情錯誤,愛本身沒有對錯,儘管蘇麗珍一再強調「我們不會像他們一樣」,但她和周慕雲之間愛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依舊等同於陳先生和周太太之間的感情。因此,影片中絲毫沒有譴責兩個背叛婚姻的人。包括蘇麗珍的老闆何先生周旋在妻子和情人之間,也是用一種很正常的敘述方式在呈現,甚至通過蘇麗珍提醒何先生領帶的顏色變了來幫助何先生遮掩他的婚外情。


電影是講故事的藝術,但故事肯定是有主題的。王家衛用婚外情做背景故事,深刻講述了兩個失意的中年男女如何小心翼翼的一步步靠近愛情。他使用了很多道具來強化細節,如兩人第一次淋雨時,各自拿出一塊白手絹擦雨水;周先生的領帶;蘇麗珍的繡花拖鞋和皮包;她每天晚上買面的飯盒;周慕雲手裡時不時燃著的香煙;蘇麗珍公司的鐘錶。這些雖然是不起眼的小物件,但它們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故事的情節發展。兩條同樣的領帶讓蘇麗珍發現丈夫出軌,兩個同樣款式的皮包讓周先生髮現妻子的出軌,鐘錶和飯盒代表了被遺棄女人的寂寞,香煙表達著一個被妻子欺騙的男人的落寞。導演處處用這些小細節傳遞情緒,勝於讓人物喋喋不休的講故事。只要人物開口,說的都是至關重要的潛台詞。如蘇麗珍發現丈夫出軌後,對周先生自言自語:兩個人在一起,單是自己做的好是不夠的。那種婚姻失敗後的懊惱與絕望展現的深刻而痛楚。電影結尾時,周先生問蘇麗珍: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又是含蓄的表達,明明是一句「我愛你」,非要藏著說,那個「愛」字始終壓在舌尖下,抵死說不出口。這才是對白的力量,用無形的回聲爆破出巨大的能量。


影片講述的1962年的香港,影片的色調從頭至尾都是昏暗的色澤。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使用了大量燈光做鋪墊。街角斑駁的牆壁映照在橘黃的路燈下,周先生和蘇麗珍邂逅,一個身影過去,一個身影走來,僅從他們的背影就能看出蝕骨的寂寞如何吞噬著他們的靈魂。色彩發生變化是在兩人知道背叛的事情後慢慢有了聯繫,先是調查對質,然後是小心求證,後來則是大膽模擬,再後來,他們在無意識中用另一種情感代替了被拋棄的疼痛感。周先生搬到賓館2046房間,等待蘇麗珍前來赴約,蘇麗珍穿著一件紅色的風衣,賓館走廊特意用了紅色的窗帘,在這裡,導演彷彿把紅色比喻成幸福的顏色,暗喻兩人在慢慢靠近幸福,或者說即將得到幸福。可惜,蘇麗珍猶猶豫豫,高跟鞋的蹬蹬聲上上下下,始終沒有勇氣走進2046房間。最終周先生送蘇麗珍離開,紅色的窗帘隨風擺動,預示著幸福如風般漸行漸遠。

在場景的設置上,導演也是用盡了心思。蘇麗珍和周先生好幾次在街道相遇,鏡頭都是通過窗戶的鐵柵欄進行拍攝,暗示著他們是身處牢籠的兩個人。第一次,兩人談論各自丈夫和妻子出軌的事,說明他們是處於道德的牢籠,不願做出他們認為不恥的事情。第二次,兩人不知不覺墜入愛河,周先生適逢下雨天表白,身後又是鐵柵欄,說明他們陷入愛情的牢籠,勉強掙扎,卻已找不到逃脫的出口。蘇麗珍一再強調:我們不會和他們一樣的。她用這句話畫地為牢,讓兩人都不得不忍受愛情的煎熬。


整部影片大量使用了隱喻,如果不細心體味,好多片段都會看得似是而非。如蘇麗珍最後帶的孩子是哪來的?兩人到底有沒有再次重逢。其實,在影片後半部分,某一夜,兩人同坐在一輛計程車上,蘇麗珍靠著周慕雲的肩膀,輕聲說:今晚我不想回家。這又個暗示,也是為後來打伏筆,庸生由此而來。至於庸生的名字,都在做暗示。周慕雲喜歡寫武俠小說,香港最好的武俠小說作家就是金庸和梁羽生,取兩者名字中各一字,暗暗告訴觀眾,這個叫庸生的孩子就是周慕雲和蘇麗珍的孩子。


影片的音樂也用到了極致。每次蘇麗珍晚上出去買面時,都用了爵士樂,本來是很高貴洋氣的音樂用在這裡,反而襯托出一種寂寞凄涼的氣氛。這麼美的女子,在花樣年華的歲月,卻被丈夫獨自丟在家裡,多麼可惜。即使這樣,導演都覺得烘托不夠,還要用《花樣的年華》做主題音樂,再次點題,含蓄的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境。可以說,導演對待感情是大度的,他並沒有批判誰,也沒有包容誰。失去與得到,重逢與錯過,都是個人的因緣,而他,只是在為我們講述一個故事,一個有著花樣年華般的男人和女人彼此相愛卻無法相守的愛情故事。


用我很早以前(2002年)寫的半篇影評來回答吧。已經有人轉帖過了。我自己再貼一遍。

2016.2.18大幅修訂

《花樣年華》是一件「極簡」作品,豐富的信息被包含在最少的鏡頭之中。

這是一個平行時空的《花樣年華》。

復仇者的《花樣年華》

二000年,《花樣年華》上映那會兒,街頭巷尾熱議它的懷舊氛圍、它的音樂、它的攝影,大家八卦張曼玉的旗袍,八卦梁朝偉的影帝頭銜,八卦王家衛……唯獨影片的情節似乎從來沒有被深入討論過。

大家可能是覺得:這不就是個情節稀薄得像空氣一樣的婚外情故事嗎?簡單到用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有什麼好深入討論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也覺得《花樣年華》講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那麼懇請你往下讀。因為本文接下來試圖展開的,是影片里一些也許從來沒有受到過關注的側面。比方說,《花樣年華》的主題之一其實是「復仇」。

  • 極簡張叔平

先說點題外的。

我們可能已經忘了,《花樣年華》雖然現在被封為王家衛的經典之作,但在剛剛上映的當時卻遭到很多王家衛老影迷的唾棄。原因之一大概是,與90年代那些金句迭出的王家衛經典作品相比,《花樣年華》顯得格外收斂和剋制,影迷們熟悉的90年代王家衛的「味兒」不見了。

事實上,何止是收斂和剋制,《花樣年華》簡直就是一件「極簡」作品——豐富的信息被包含在最少的鏡頭之中。

《花樣年華》的情節的確不複雜,但它卻很晦澀。這多半要「歸功」於影片的剪輯張叔平。「剪刀手」張叔平把《花樣年華》剪到了少一個鏡頭則太少的地步。他除了把能穿上的旗袍都讓張曼玉穿在身上外(張叔平同時也是本片的造型設計),還把所有能剪的鏡頭都剪掉了。

△張叔平

舉個例子:周慕雲約蘇麗珍吃飯的情節,只有兩個鏡頭組成:1.王媽接電話,2.餐廳見面。中間沒有任何過渡。

如果按照一般國產電視劇的套路來拍,可能需要以下這組鏡頭才能把這個情節交代清楚:

1.鈴響,2.王媽接電話,3.叫蘇麗珍接電話,4.蘇麗珍接電話並與周慕雲通電話,5.前往餐廳,6.見面。

還有個例子,蘇麗珍去周慕雲家借報紙,聊起武俠小說:

周慕雲:我有很多武俠小說,要看給你拿.
蘇麗珍:不用了,下回再麻煩你,謝謝.
周慕雲:不謝.

△借報紙

緊接著的下一個鏡頭,看似連機位都沒有變,但劇情上已經是另外一天的事了,蘇麗珍穿著另一件旗袍拿著一摞武俠小說來還書。中間還是沒有任何過渡。但兩人在這兩個鏡頭之間「一開始說不借,後來還是借了」的來往其實已經表現得清楚明了。

△還書

可是,鏡頭簡約到這種地步的後果就是,多數對電影語言並不敏感的觀眾也許根本就意識不到鏡頭背後隱藏的這些暗示。《花樣年華》的情節其實都夠拍成連續劇的,但是在張叔平的剪刀下成了一部看似節奏緩慢、實際信息量巨大的2小時影片。這是造成《花樣年華》晦澀的主要原因。

  • 表情帝梁朝偉

第二個原因是,與大部分由台詞驅動的影片不同,《花樣年華》是一部由梁朝偉飾演的角色周慕雲的表情來推動情節發展的影片。

按照下文中我的分析,梁朝偉靠幾個眼神就撐起了影片情節的骨架(當然,這種推進劇情的手法得「歸功」於王家衛的構思,而梁朝偉把它完美地實現了)。當年很多人對梁朝偉得到戛納影帝感到不屑,說他憑本色演出就拿了個影帝——「梁朝偉演的周慕雲不就是個憂鬱男嗎?梁朝偉生活中就是這樣啊」。也有人說,這個影帝頭銜是戛納評委補償給他的,言下之意是當年的《春光乍泄》參加戛納影展時,影帝就應該歸梁朝偉。

這麼說的人,也許並沒有看懂梁朝偉在《花樣年華》里演什麼。

更微妙的是,《花樣年華》里不少重要情節都是在那幾段MV式的慢鏡場景中交代的。這幾幕出現時,恐怕大多數觀眾都只顧欣賞華美的畫面氛圍,而忽略了梁朝偉頗有意味的幾個神情。

△梁朝偉的表演是推動情節的最重要元素

令梁朝偉的表演「隱形」的另一個因素,是張曼玉。張曼玉的光芒太耀眼了,以至於當他和梁朝偉一起在畫面中出現時,大家都只注意看張曼玉而忘了留意梁朝偉在幹什麼,最後留在腦海里的只剩下張曼玉和她的旗袍。當然啦,這不能怪張曼玉,她的表演的確也同樣出色。

△你可曾留意這時梁朝偉的眼神?

之,《花樣年華》的晦澀其實並不在於它情節有多複雜,而在於它在電影語言上的不同尋常。乍看起來是部不緊不慢的文藝片,其實裡面的花樣多著呢。

很多人說《花樣年華》是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而我覺得它的內容其實很豐富,只是藏得有點隱秘罷了。

  • 「肢解」《花樣年華》

好了,下面開始「肢解」《花樣年華》的劇情。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她一直羞低著頭,
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掉轉身,走了。

1.相逢

故事一開始,周慕雲、蘇麗珍兩家人同一天搬家,成了鄰居。蘇、周二人先後發覺周太太和陳先生(蘇的丈夫)有染。周慕雲一直沒有完全確信這點,直到有一回看到蘇麗珍有一個和他太太一樣的皮包。周慕雲於是把蘇麗珍約出來吃了頓飯,把話說明了。

蘇麗珍說:「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樣開始的....」——於是他們各自演起對方的配偶,開始「表演」周太太和陳先生「是怎麼樣開始的」。

2.第一次角色扮演:「他們是怎麼開始的」

蘇麗珍:你這麼晚不回家,你老婆不說你?
周慕雲:已經習慣了,她不管我...你呢?你先生也不說你?
蘇麗珍:我先生早就睡了.
周慕雲:...今天晚上別回去了.

蘇麗珍:我先生不會這麼說的.
周慕雲:那他怎麼說?
蘇麗珍:反正他不會.

(兩人再次來過)

蘇麗珍:你這麼晚不回家,你老婆不說你?
周慕雲:已經習慣了,她不管我...你呢?你先生也不說你?
蘇麗珍:我看他早就睡了.

(蘇用手撫摩周的外衣)

蘇麗珍:我真的說不出口.
周慕雲:我知道.....事到如今,誰先開口已經無所謂了.
蘇麗珍:你知道你老婆是個怎麼樣的人嗎?

(蘇離開周離去)

3.第二次角色扮演:吃了…兩頓飯

數日後,周與蘇在一間餐館吃飯。

這是最體現張叔平「剪刀手」風格的段落——這一段看似連續,連機位都沒怎麼動過的戲裡,周慕雲和蘇麗珍其實吃了兩頓飯。

第一頓飯:

蘇麗珍:你幫我點,我想知道你老婆喜歡吃什麼.
周慕雲:....那你先生喜歡吃什麼?
(周給蘇盤裡放了些調味品) 周慕雲:吃的慣嗎?
蘇麗珍:你老婆挺能吃辣的.

△注意周和蘇的服裝

第二頓飯(鏡頭一轉,其實已經是過一段時間後的另一頓飯了):

△蒙太奇:鏡頭一轉,蘇已換了套旗袍

再看他們這時的對話:

蘇麗珍:今天幹嗎打電話給我的公司?
周慕雲:我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蘇麗珍:你倒挺象我先生的...油腔滑調.

從對話的內容和兩人的神情來看,吃這第二頓飯的時候,他倆的關係似乎已更進一步,這暗示這兩頓飯之間,他倆已經不知道已經有過多少次這樣的「約會」。而且,他們還是在「表演」周太太和陳先生,通過角色扮演,繼續看周太太和陳先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再看下一個鏡頭:

(周和蘇坐在車裡) 蘇麗珍: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
周慕雲:怕你不高興嘛.
蘇麗珍:那以後再也不要打給我.

△他們又換了套衣服

△周的眼神是不是越來越讓人感到不安了?

這一幕看起來好像是上面那頓飯吃完後回家,其實這應該是很多天後的事了。他們的關係也繼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也可能還是在「角色扮演」。

4.第三次角色扮演:「他們現在在幹什麼」

接下來,周慕雲收到一封他太太從日本寄來的信,周和蘇意識到周太太和陳先生已經一起住在日本了。

蘇麗珍:「你猜他們現在在幹什麼?」

於是緊接著鏡頭一轉:

上圖這一幕,又是一次角色扮演,他倆扮演的是「他們現在」正在乾的事。還能是什麼事呢?——這裡本來有一段床戲,後來王家衛還是剪掉了,只留下這一個鏡頭。剪得好!我們可以理解為:周和蘇什麼都沒做,他們本來想重演「他們現在」正在乾的事,不過沒有「演」成。用蘇麗珍的話說,就是「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5.寫小說

接著的情節是,周慕雲病了一場,病癒之後周與蘇在街上邂逅。周邀蘇一起寫武俠小說。

△開始寫作前心事重重的周慕雲

兩人開始合作寫武俠小說,孫太太一家與顧先生一家外出吃飯回來,顧先生大醉,蘇麗珍怕引起鄰居閑話,躲在周家沒敢出門。

第二天晚上,她才換上周太太的鞋,假裝從外面回來。

△蘇麗珍的拖鞋留在了周慕雲家

6.一支煙

那一晚蘇麗珍走後,周慕雲在家裡抽了一支煙:

王家衛用了他那種標誌性的抽幀慢鏡來表現這個不被人注意的鏡頭,這顯然是有意的。這個鏡頭,是整部故事的轉折點。因為如果說這個鏡頭之前的情節是周慕雲和蘇麗珍兩廂情願的角色扮演,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事就變得十分詭異:

周慕雲想方設法讓蘇麗珍愛上自己,然後拋棄她。

周慕雲似乎是在這一幕里確定了他的「復仇計劃」——征服,然後拋棄。此後的行為,都是圍繞著這一目的而展開。

可是,周慕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點我們稍後再分析。先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7.租房寫作

周慕雲的計劃得以實施的一個前提是:他感覺到蘇麗珍開始有點兒喜歡他了。周慕雲生病時,蘇麗珍給他煮了他愛吃的芝麻糊,即便周那時不一定知道蘇是有意的,光從病後與蘇邂逅時蘇的反應,也應該能感覺到點什麼。

周的計劃很簡單:借寫小說之名,在外面租間房,繼續邀蘇一起寫作,為兩人在一起創造更方便的環境。看一看他們對話:

蘇麗珍:幹嗎無緣無故請我吃飯?
周慕雲:今天收了稿費,你的那份又不肯要,只好請你吃飯.
蘇麗珍:其實關我什麼事?我只是在旁邊打打邊鼓而已.
周慕雲:過一陣我可能會多寫一家報紙...今天有人打電話來約稿.
蘇麗珍:是嗎?那麼急,你應付的了嗎?
周慕雲:所以想找個地方.
蘇麗珍:幹什麼?
周慕雲:寫東西啊.以後你過來方便一點,雖然我們之間沒有什麼,但我不想別人誤會,你...你覺得怎麼樣?
蘇麗珍:何必要浪費錢呢?....其實全都是你自己寫的,何必多此一舉呢?

「何必多此一舉呢?」蘇麗珍沒跨出這一步。

周的計劃落空了。

計劃落空。周慕雲在露出短暫的失落表情(上圖)後,很陰沉地望著蘇麗珍的背影(下圖)。

8.失蹤

周慕雲需要補救他的計劃,他的補救計劃也很簡單:玩失蹤。因為他相信,蘇麗珍是希望跟他更進一步的,只是她暫時沒有勇氣這樣做,她需要被「推動」一下。所以周索性躲起來,這樣反而能讓蘇麗珍主動來找他。欲擒故縱

於是,周慕雲在他的新住所「躲」了起來。

△先看了窗外一眼(我也不知道這是窗還是鏡子,我暫且認為這是窗子吧),然後冷笑!

周慕雲「失蹤」幾天了,蘇打電話到周的單位,周的同事也不知道他在哪裡。蘇很焦急。終於,周給蘇打了個電話:

蘇麗珍:「喂...你在哪裡啊?......」

△蘇麗珍很焦急地趕往周的新住所

而這時在新住所里的周慕雲呢?他沉著臉站在窗前:

聽見蘇按的門鈴聲後,低下頭,笑了:

看不出來是冷笑還是苦笑,我想兩者都有吧。冷笑是因為計劃似乎就要成功,苦笑也許是因為內心深處已經在滋長的愧疚?——「這樣的報復有必要嗎?」——他是不是也發覺在他心底其實藏著對蘇麗珍的另一種感情?

9.「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與周慕雲見完面後,蘇麗珍從周的房間里出來:

蘇麗珍:我明天再來看你.
周慕雲:不用了,我休息一會就好.
蘇麗珍:沒關係,就一會嘛,我給你買點吃的,你想吃什麼?
周慕雲:隨便.
蘇麗珍:那好,我走了,你早點休息.
周慕雲:回去打個電話給我...你不用說話,響三下就好.
蘇麗珍:...好.
周慕雲:...我沒有想到你會來.
蘇麗珍:...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明天見.

△「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蘇麗珍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但是——

本要離開的蘇麗珍在走廊盡頭停住了,停了很久。鏡頭一轉(又是典型的「張叔平蒙太奇」,情節直接切到了後來的另一次會面):

在周慕雲的新住所里,周慕雲站在窗前,還是帶著那種陰沉的眼神。而他身後,蘇麗珍正在寫作。雖然蘇麗珍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但是,事實正好相反,她還是留了下來,幫周寫小說。

周的補救計劃成功了,蘇麗珍落入周的「圈套」。

此時蘇麗珍完全沉浸在幸福中。

而此時的周慕雲呢?——

寫書時偷偷瞥了蘇一眼。還是這種眼神。

蘇麗珍對他的愛多一分,它勝算的把握也就多了一分。可這真是他想要的嗎?

10.第四次角色扮演:「原來會這麼傷心」

接下來,在周的新住所,周慕雲扮演蘇麗珍老公張先生,表演張先生從日本回來後的情景。

蘇麗珍: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個女人了?
周慕雲:你有毛病啊...誰跟你說的?
蘇麗珍:別管是誰,你外面是不是有個女人?
周慕雲:...沒有.
蘇麗珍:你不要再撒謊了,你看著我...你看著我...我問你外面是不是有了女人了?
周慕雲:是啊...
(蘇輕拂了周的臉一下)

周慕雲(切換回自己的身份):...你是怎麼回事啊?他已經在你面前承認外面有個女人了,你還打這麼輕?
蘇麗珍:我沒想過他會這麼回答...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周慕雲:再來一次吧.

(兩人再次來過) 蘇麗珍: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個女人了?
周慕雲:你有毛病啊...誰跟你說的?
蘇麗珍:別管誰說,你是不是有女人了?
周慕雲:...沒有.
蘇麗珍:不要騙我,你告訴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女人了? 周慕雲:是啊...

(蘇凝視周片刻,默然) 周慕雲(切換回自己的身份):你沒事吧?
蘇麗珍: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伏在周肩上哭泣)
周慕雲:試試而已,又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他也不會承認...沒事的,別這樣.

(蘇仍舊在周肩上哭泣)

△第四次角色扮演:「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在周的計劃里,這其實是為最後一次角色扮演作鋪墊的。)

11.礙事的孫太太

蘇麗珍經常很晚回家,這被房東孫太太看在眼裡,她被孫太太數落了一頓。蘇麗珍退縮了,她打電話給周:

蘇麗珍:我想我這一陣子都不會過來了.
周慕雲:為什麼?
蘇麗珍:昨天晚上回來,讓孫太太損了幾句.
周慕雲:她說什麼?
蘇麗珍:不想提了...我們最近還是少見面吧.

就這樣,本來進行得很順利的計劃因為孫太太的干擾遭到重大挫折。

△不能見周慕雲,蘇麗珍心事重重

而這時的周慕云:

看他的表情——他要破釜沉舟了。

12.雨中相逢

大雨傾盆,為避雨,兩人終於還是碰面了。趁這個機會,周慕雲要使出「殺手鐧」了。周慕雲告訴蘇麗珍,自己要搬到新加坡去工作。他們接下來的對話:

蘇麗珍:怎麼會突然間想去新加坡了呢?
周慕雲:換個環境...省得聽那麼多閑言閑語.
蘇麗珍:...我們自己知道沒什麼不就行了?
周慕雲:本來我也這麼想,所以不怕別人說什麼...我相信自己不會跟他們一樣的......可是原來我會...我知道你不會離開你先生...我想走開.
蘇麗珍:我沒想過你真的會喜歡我.

對話中,周慕雲的眼神一直飄忽不定,不敢直視蘇麗珍,心虛得很;而蘇麗珍得知周要走的消息後完全不知所措。本來是她自己害怕閑言閑語而不敢見周,當聽到周要走的消息後卻勸周「我們自己知道沒什麼不就行了」。

「我沒想過你真的會喜歡我。」正好相反,沒想到會真的喜歡上對方的正是蘇麗珍自己。她還是天真地完全被蒙在鼓裡。

對話繼續:

周慕雲:我也沒想過...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現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我還以為自己沒什麼...但是我開始擔心你先生什麼時候回來...最好是別回來...我知道我這麼想不對...你能不能幫我個忙?

周慕雲這段話道出的恰恰是蘇麗珍的心事——「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我還以為自己沒什麼...但是我開始擔心你『太太』什麼時候回來...」

蘇麗珍:什麼?
周慕雲:我想有個心理準備.
蘇麗珍:......

△「我想有個心理準備。」

13.最後一次角色扮演:分手預演

於是,他們又開始角色扮演了。只不過這一回,他們表演的是未來的自己——當陳先生從日本回來,他倆被迫分手時的情景。

周慕雲說的「我想有個心理準備」,意思就是說他想現在就體會一下當陳先生回來,他們被迫分手的心情。而顯然的,他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讓自己,而是讓蘇麗珍提前體會失去自己的心情。

讓蘇麗珍預先體會到失去自己的痛苦,誘使她在心理上邁出最後一步——這就是周慕雲的「殺手鐧」。

來看看他們的「分手預演」:

蘇麗珍:你可不可以以後不要再找我了?
周慕雲:你先生回來了?
蘇麗珍:是...我是不是很沒用?
周慕雲:也不是......那我以後不找你了...好好守著你先生.

△在「表演」時,周慕雲的眼神仍是很心虛。

△「虛擬」分手

△「虛擬」分手後失魂落魄的蘇麗珍

周慕雲的目的得逞了——無疑,蘇麗珍已經實實在在地體會到那份分手後的痛苦,她離不開自己了。

鏡頭一轉:

「表演」結束,周慕雲回來了,蘇麗珍在周懷裡痛哭:

上回表演時,蘇麗珍說「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而這次,她無疑要傷心得多。她已體會到,失去周慕雲也許是她最承受不起的事。

而周慕雲,雖然在安慰蘇麗珍「別這樣...別傻了,說說而已...不要哭了...這又不是真的...」,而他的表情(!)——

計劃成功的快感和一點莫名的失落以及隱約的不安一起出現在他的臉上。不知道在他的心裡,哪一種感情更多呢?他是不是有些良心不安?是不是也忽然意識到自己也已經愛上蘇麗珍了?

(如果這個表情想要表達的就是我前面分析的意思,那麼單憑這個表情,梁朝偉就夠格拿戛納影帝——可惜,這個表情被大多數觀眾忽略了。)

在回去的車上——

蘇麗珍:今天晚上我不想回家了...

蘇麗珍把頭靠在周慕雲的肩上。周有些猶豫地握起蘇的手。幸福的表情又回到蘇麗珍的臉上——她徹底敞開心懷接受自己對周慕雲的愛了,周的計劃只差最後一步。如果這時候將蘇麗珍拋棄,那對她造成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我想絕大多數觀眾在看到上面這個畫面時都把目光集中在蘇麗珍身上,而沒有留意周慕雲的表情。他的臉越發陰沉了,他後悔了嗎?

14.如果有多一張船票

(蘇的公司...電話鈴響,周慕雲打來的)
周慕雲: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這是計劃的最後一步,周慕雲邀蘇麗珍一起走,而自己實際上不辭而別。

這時的周慕雲,在自己住所的窗前——

先是沉著臉沉思了很久:

然後,又笑了:

還是那樣,復仇的快意和失落交織在他的臉上,讓人分不清這是苦笑還是冷笑。但是事已至此,還能挽回嗎?

最後,看了這間充滿回憶的房間最後一眼,轉身離開了:

而這時還蒙在鼓裡的蘇麗珍正從家裡趕來:

而到了周的住所,才發現這裡已人去樓空,她這才意識到整件事是怎麼回事。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她默念著周慕雲留給她的最後一句話。

「復仇」的故事主線,至此告一段落。我們回到前面那個懸而未決的疑問:周慕雲恨的人,不應該是蘇麗珍啊。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周慕雲的心理歷程表面上看有可能是這樣:

一開始,也許真的只是好奇,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和蘇麗珍算是同病相憐。後來,隨著周太太和陳先生出軌的事實日漸明朗,再加上那些身臨其境的角色扮演,周慕雲漸漸地越來越把自己代入到陳先生的身份里,於是好奇開始轉變為憤恨和屈辱——你(陳先生)就是這樣勾引到我太太的。

一直找不到陳先生,心中這股屈辱和恨意投向哪裡呢?——你奪走我的,那麼我就毀掉你的。

而在周慕雲眼裡,毀掉一個女人最好方法又是什麼?簡單而殘酷:當她離不開我的時候,我就人間蒸發。

但,僅僅是因為這樣嗎?也許這背後,還有一層更加隱秘的心理:

周慕雲設的局要成功,仰仗的是蘇麗珍通過一次次的角色扮演假戲真做,最後弄假成真。那麼周慕雲自己呢?他自己就能超然地從「戲」里走出來嗎?所以這場復仇計劃的加害對象,在周慕雲的眼中到底是蘇麗珍還是蘇麗珍扮演的周太太?而復仇者自己,是周慕雲還是戲裡的陳先生?

這些可能,也許全部都有。設局者往往不會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深陷局中

回到劇情。

15.一年後,新加坡

新加坡的這段情節本來十分簡單,但王家衛用倒敘來講這段故事。如果按照正常的順序,這段故事是這樣的:

周慕雲已在新加坡的星洲日報當編輯。而已離婚的蘇麗珍來到新加坡,悄悄「潛」進周慕雲在新加坡的家,抽了一隻煙,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唇印:

然後,給周慕雲打去一個無言的電話:

臨走時,她帶走了一年前留在周慕雲家裡的那雙拖鞋。這是不是對周慕雲的一個小小的「報復」呢?這雙拖鞋被周慕雲作為蘇留給他的唯一紀念品帶到了新加坡。也許單憑這雙拖鞋,蘇麗珍就原諒周慕雲了。

周慕雲回到家裡,發現拖鞋不見了,然後看見了那截留著唇印的煙蒂。他知道蘇來過,那個電話是在她在他家裡打的。

(而王家衛是這樣拍的:先是周找東西——發現煙蒂,讓大家看的一頭霧水,此後再按正常順序拍這段故事。)

16.四年後,香港

周慕雲回到故居,與已為人母的蘇麗珍擦肩而過。

那個時代已過去,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17.同年,柬埔寨吳哥窟

周慕雲向吳哥窟石柱上的洞傾訴自己的秘密。他的秘密是什麼?是對復仇的悔意還是對蘇麗珍割捨不下的感情?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的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文:瘋狂鑽石(魏知超) @魏知超

——————

我在喜馬拉雅上線了一檔介紹心理學最前沿知識的節目,精講由全球頂級心理學家和科普作家撰寫、海外近一年出版尚無中文譯本的30本心理學新書,歡迎小夥伴們積極圍觀^-^

《魏知超:心理學前沿好書精講》


我最服氣的是王家衛把南洋的潮濕油膩拍的隔著屏幕就能聞到。

而張曼玉就像是凍鴛鴦奶茶,在這樣的天氣里能喝上一杯真是能解所有身心之渴。

梁朝偉就像是常住維多利亞灣邊上文華東方酒店的人,我會不由自主想給他開車門。


王家衛塑造人物真的是大師,世界級的。


張曼玉的旗袍。梁朝偉的眼光。


它揭示了宇宙是怎樣運行的

又看了未收錄片段
兩個人坐在床邊 各自猶疑 脫衣服 說些粵語對白
兩個人在柬埔寨 偶遇

反正 王導都沒有剪進正片里去

王導一貫的風格啊
想到梁朝偉在蔡康永的訪問里委委屈屈地說拍《阿飛正傳》為一個鏡頭了吃了27個梨子
結果那個鏡頭都完全都沒用

不在正片里 就不算故事的一部分了 即使拍了也不算

想像王導坐在一堆素材里 東挑西揀 究竟要怎麼寫 這個故事

我們自己又生活什麼樣的故事裡啊

我們用眼睛看到的一部分 情緒感知到的一部分 腦袋裡記得的一部分

真實是什麼呢?

後來又怎樣了呢?

周慕雲是復仇嗎 蘇麗珍為什麼不跟他走 孩子是誰的 陳先生知道嗎

宇宙中粒子狀態的互相疊加

我們自己只看到自己的這麼多 其他人說的都不算

你眼裡的我 和 我眼裡的你
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你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一樣嗎

不要坍縮 坍縮了就不好玩了
可能永遠也不會坍縮
就像物理學家永遠看不清那顆粒子本來的樣子


首先,不能贊同知友魏知超「復仇說」的答案。
因為我看到的,整部電影所歌頌的,是對愛的專一、忠誠和堅守

我認為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愛情電影。因為,最好的愛情,是忍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守得住底線,而兩位主角正是這麼做的。雖然被自己的愛人背叛,他們卻依然堅守著最初的,儘管周圍那麼多的誘惑、那麼多出軌和玩玩就罷的案例,就算是自己的心快失守,還是站在線這邊,不會跨過去。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周太太,如果你是陳先生。當你把持不住自己出軌了,如果知道自己的愛人也曾經有機會出軌,但卻放棄了,你不會感動?周先生陳太太都那麼優秀,兩個人有著共同的愛好,相處默契融洽有火花,互有好感,日久生情,似乎沒有不跨過那條線的理由了,這時候能讓他們堅守住的,不就是自己的最初的愛?

小陽總結知友魏知超將這個故事認定為復仇主題的證據有兩點:1是梁朝偉的眼神和表情,2是梁朝偉不辭而別。我除了主要根據這兩點反駁以外,還有片頭的一段文字也是有力證據。

魏知友說,這是個復仇故事。如果不看片頭那段話,我可能找不到立足點反駁,但是這段話是最強有力的反駁。

注意,「他沒有勇氣接近」。

注意,「他沒有勇氣接近」。
如果是復仇,為什麼會沒有勇氣接近?
如果是復仇,片頭這段應該是: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暗自的笑,看著別處,似乎這不是他想要的。 她掉轉身,走了。

知友分析的標題為:

《花樣年華》——愛、復仇與懺悔

而我看到的,如果按照這個格式來寫,應該是:
《花樣年華》——愛、堅守與懷緬

如果你按照這是個關於忠誠和堅守的愛情故事的思路來看,整個電影情節和主角的表情更和邏輯。首先是兩對幸福的小兩口,鏡頭裡兩個主角都是滿面春風。然後發現自己愛人出軌的跡象,周慕雲第一次約蘇麗珍吃飯,確認了自己愛人出軌的事情後,被背叛而傷心,因為愛人不忠而憤怒,同時也對愛人怎麼走到出軌這條路上十分困惑(因為他們的忠誠和深愛,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的愛人會選擇去出軌),整個過程,兩個主角的表情和相貌也變得越來越沉重。俗話說,相由心生,兩個人的不快樂,隨著事情發展越來越甚。

最後,也難怪表情嚇人了。

雖然被背叛,但他們還深深愛著自己的愛人,他們不去戳破,不想去撕破臉,不忍心也不捨得,他們試圖去理解出軌的原因,所以才用表演去體驗那個變心的過程。這是一種對答案的追尋和求證
於是就有了下面體驗誰先開口的一幕「表演」。

周慕雲以為,一定是陳先生先勾引自己的太太。蘇麗珍不同意,於是她演周太太是怎麼勾引陳先生的:


(這段張曼玉的表情變化真的贊死了!!為了截圖我看了好多遍,越看越有味道!)
蘇麗珍說不出口那些勾引的話。周說,我了解。潛台詞是我太太也說不出口。這時,蘇生氣了,說你知道你老婆是個怎樣的人?!然後轉身就走。剩下周一個人,也一臉不好受的樣子。像是心裡在說,你就了解你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嗎!

雖然誰先開口已經不重要,但周慕雲和蘇麗珍兩個人都不願相信自己的愛人是先去勾引別人的。其實,他們都希望自己的愛人即便出軌,也是被誘惑的一方而不是去誘惑的一方。如果你深愛一個人,你會為他的錯誤找借口。所以,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是深愛著自己的原配的。

下面是後來又約吃飯。陳太太問周太太喜歡吃什麼。這情節很好理解,就像你暗戀一個有女朋友的男生,你會去好奇她女朋友的喜好和特點,為什麼會被這個男生喜歡,然後暗自比較。
台詞:

蘇麗珍:你幫我點,我想知道你老婆喜歡吃什麼.
周慕雲:....那你先生喜歡吃什麼?
(周給蘇盤裡放了些調味品)
周慕雲:吃的慣嗎?
蘇麗珍:你老婆挺能吃辣的

注意,此處有對兩盤食物的來回的特寫,是先從蘇麗珍帶有辣調味料的盤子到周慕雲的帶有紅色番茄醬的盤子,然後又拉回到蘇麗珍的盤子。
下圖是周慕雲的盤子,這是陳先生愛吃的。豬排或者雞排加紅色番茄醬,另兩個丸子一樣的東西我不認識。

下圖是蘇麗珍的盤子,是

下圖是蘇麗珍的盤子,是周太太愛吃的,牛排加辣味醬。還有一些白色的小菜類的東西,我也不認識。


這個來回兩次的特寫,是想說陳先生與周太太的飲食喜好不同。所以,這兩個人走到一起並不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於是周慕雲和蘇麗珍更加困惑 。

魏知友好多截圖都是在拿梁朝偉的眼神說話。那我也來試試。請看吃飯時,兩人的眼波流轉!我截圖真的不到位,請自己看視頻,謝謝!(截圖上方文字是我做的注釋。)


於是,就有了車裡的一幕,蘇麗珍要表演給周慕雲,他太太是怎麼不守婦道的。

於是,就有了車裡的一幕,蘇麗珍要表演給周慕雲,他太太是怎麼不守婦道的。

注意開始對話前,蘇麗珍的眼波流轉

接下來,周慕雲收到一封他太太從日本寄來的信,周和蘇意識到周太太和陳先生已經一起住在日本了。

蘇麗珍:「你猜他們現在在幹什麼?」

於是緊接著鏡頭一轉:

  • 「表演」之二

上面這一幕就是「表演」之二:「他們現在」正在乾的事。——這裡本來有一段床戲,被王家衛剪掉了,只留下這一個鏡頭,剪得好!你可以理解為——周和蘇什麼都沒做,他們本來想表演「他們現在」正在乾的事,不過這段「表演」沒有「演」成。用蘇麗珍的話說,就是「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魏知友分析的前因後果是對的,但是關於兩者的眼神,蘇麗珍想到自己丈夫正在跟別的女人做的事,滿腔惆悵!而周慕雲想到自己太太正在被別的男人XXX,一腔憤怒與悲傷!要時刻記住,他們在演別人,而不是自己!!

接著的情節是,周慕雲病了一場,病癒之後周與蘇在街上邂逅。

這一幕不能忽略。圖片太多不截圖了。只看台詞:

周:有時候我在想,要是現在還沒有結婚的話,不知會怎樣。

你有沒有想過?
蘇:可能會開心一點吧
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婚姻,是這麼複雜。
還以為一個人,做的好就行了。
可是兩個人在一起,單是自己做得好是不夠的。
周:別想太多了,也許他很快就回來了。
蘇:你沒事嗎?
周:其實我跟你一樣,只是不去想而已。
又不是我的錯,
為什麼老是問自己做錯什麼呢?
何必浪費時間?
我也不想這樣下去。
蘇:那你有什麼打算?
周:這幾天我躺在床上看武俠小說,我想再寫。

注意加黑的台詞,為什麼老是問自己做錯什麼呢?這表明,此前兩人的種種,都是在驗證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才會讓自己的愛人出軌。說明目前他們愛的,還是自己的原配,而之前的種種表演,也沒讓他們找到答案,他們發現,原來婚姻里,只有自己做的好,是不夠的。


到此,可以了解,王家衛想表達的,不是愛情,不是曖昧,而是對婚姻的看法和態度。


電影里除了周蘇,常露臉的只有三個,一個房東孫太太,一個周身邊隨便找女人隨便玩玩的朋友阿炳,還一個搞外遇的蘇的老闆何先生。房東太太一直在敲打著蘇不要不守婦道,阿炳和何先生對於愛情和婚姻的不負責態度,正對比出周蘇兩人對愛情和婚姻的忠誠!如果是復仇的主題,那,在連陳先生和周太太都不露臉的情況下,這三個配角的正面鏡頭未免太多,完全說不通。


回到情節中,不想這樣痛苦下去,於是周打算寫武俠小說,蘇也想知道怎麼才能不去想這些痛苦的事情,就問他打算怎麼做。

魏知友說,邀蘇一起寫武俠小說是周慕雲的一步棋,未免過度揣測了,他只是隨便一提,甚至都不知道蘇會不會答應。

對武俠小說共同的愛好,不過是巧合。或許王家衛想說,陳先生和周太太走到一起,也不過是種種巧合而已。就像後來周慕雲發現自己愛上蘇麗珍,說道,原來有些事,不知不覺就發生了


接下來,魏知友的分析:

周與蘇合作寫武俠小說,孫太太一家與顧先生一家外出吃飯回來,顧先生大醉,蘇怕引起鄰居閑話,在周家沒敢出門。


第二天晚上,她才換上周太太的鞋,假裝從外面回來。


  • 留在周慕雲家的蘇麗珍的拖鞋

我先在此打住,到這裡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周慕雲的心理歷程。一開始,他好奇,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和蘇麗珍也是同病相憐。後來,隨著周太太和陳先生的情況日漸明朗,再加上身臨其境的「表演」,好奇開始轉變為嫉妒,恨心漸起。找不到陳先生,恨屋及烏,那就只有向蘇麗珍報復了(當然,更深層次的心理仍是向陳先生報復:你破壞我的家庭,那麼我也不會讓你的家庭安寧)。而向女人報復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讓她愛上你,然後把她拋棄。

以上加黑的部分,我不認同。

1,那是保守的時代,人言可畏

2,他們都恪守婦道和夫道,都是及其謹慎和有禮貌的人。蘇來看房也會因為打擾別人吃飯而道歉,即使一個人也不會隨便在別人家吃飯,怕給人添麻煩。周不會主動要求讓陳先生帶電飯鍋,帶了之後要當面道謝,即便很多年以後回來看房東,也要帶禮物。還有,你不見他們每次接觸,除去那些「表演」的片段,都完全沒有身體接觸,即使是在狹窄的巷子里相遇,即使是他們「表演」自己愛人在日本「正在乾的事」的時候,兩個人面對面,蘇一錯身,絲毫沒有碰觸到周。但凡有一絲一毫勾引和放縱的意思,他們都會有機會跨過那條線。可是,他們沒有。

3,魏知友說,向女人報復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讓她愛上你,然後把她拋棄。我不知道魏知友是不了解女人還是不了解男人,但凡對人的劣根性有所了解,那應該明白,向女人報復的最好方法是——讓她愛上你,上了她,然後把她拋棄。周有那麼多機會可以上了蘇,可是他連多餘的碰觸都沒有!!按照魏知友的分析,如此心機深沉的角色,不應該這麼單純啊!!他們那一天一夜的時間,周連個想入非非的眼神都沒有,乖乖的半躺在躺椅上靠了一夜,還去給買早飯,還替她請假!!!

然後,魏知友分析:

那一晚蘇麗珍走後,周慕雲在家裡抽了一支煙:


王家衛用了他那種標誌性的抽幀慢鏡頭來表現這個不被人注意的鏡頭,這是有意的。看來看去,周慕雲都是在這裡醞釀了他的「復仇計劃」——征服,然後拋棄。

周這完全就是因為這一夜的大好時光里沒有發生任何事而覺得失落啊。不是說非要跟蘇發生什麼,而是,一整夜裡,蘇都沒有任何想要發生點什麼的表情和表示,蘇除了著急回去就是著急回去!周意識到,蘇對他完全沒有想法!!這換了任何一個男人,跟一個女神共處一室,女神對他沒有任何想法,只想離開,你能不失落?
你不失落你是gay!!!

然後,魏知友又來了。

  • 「何必多此一舉呢?」蘇麗珍沒跨出這一步。

所以周的計劃落空了。


  • 計劃落空。周慕雲在露出短暫的失落表情(上)後,很陰沉地望著蘇麗珍的背影(下)。

周慕雲需要補救他的計劃,他的補救計劃也很簡單:玩失蹤。因為他相信,蘇麗珍是希望跟他在一起的,只是她沒有勇氣這樣做,她需要被「推動」一下。所以周索性躲起來,這樣反而能讓蘇麗珍主動來找他。欲擒故縱。

不想再廢話了。我男神的所有眼神他都能看成是陰沉。

然後是周找了個地方,賓館的2046房間,想讓蘇麗珍來跟他一起寫小說,但蘇麗珍拒絕了。在2046房間的這面鏡子前,周曾經有過很多心理活動。
此處,魏知友認為周慕雲眼神陰沉,不引用了,請看我的截圖及注釋:


以及下一情節中周慕雲的眼神及心理心理分析:

周慕雲「失蹤」幾天了,蘇打電話到周的單位,周的同事也不知道他在哪裡,蘇很焦急。終於,周給蘇打了個電話:」蘇麗珍很焦急地趕往周的新住所
而這時在新住所里的周慕雲呢?沉著臉站在窗前——

再看我的:

接下來,與周慕雲見面(被張叔平或王家衛剪掉了)後,蘇麗珍從周的房間里出來:

蘇麗珍:...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明天見.

  • 「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周慕雲說:...我沒有想到你會來.
蘇麗珍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明天見.


注意「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是蘇回答周慕雲「我沒有想到你會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因為我們不會發生什麼,我才會來的,如果會發生什麼,她就不會來了。一個恪守謹慎的已婚人士,知道不會走錯路,所以不需要迴避,如果不能確認自己會走錯路,會選擇迴避一切過密接觸。比如,一個男人能做到坐懷不亂,可以讓任何女人坐懷;如果不能保證自己能坐懷不亂,就不要讓任何女人坐懷。


在周慕雲的新住所里,周慕雲站在窗前,還是帶著那種陰沉的眼神。而他身後,蘇麗珍正在寫作。雖然蘇麗珍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但是,事實正好相反,她還是留了下來,幫周寫小說。周的補救計劃成功了,蘇麗珍落入周的「圈套」。

這為什麼不能是偷偷關注的眼神?!單張圖實在沒有說服力,請自行看視頻,在此不截圖浪費篇幅。

接下來,在周的新居,兩人想像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模仿張先生從日本回來後的情景進行對話(「表演」之三)。


  • 「表演」之三。「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在周的計劃里,這其實是為最後一次「表演」作鋪墊的。)

以上情節,表明蘇麗珍對自己先生的愛還在,張曼玉說不出話來要哭的那幕是讓我最動容的。
注意,後來蘇麗珍在周慕雲肩上哭的時候,周沒有去抱她,只是去拍她肩膀,左上臂下垂。如果是復仇的思路,周此時不上更待何時,可是他沒有。

再接下來,蘇麗珍經常很晚回家,這被房東孫太太看在眼裡,她被孫太太數落了一頓。於是蘇打電話給周:


蘇麗珍:我想我這一陣子都不會過來了.
周慕雲:為什麼?
蘇麗珍:昨天晚上回來,讓孫太太損了幾句.
周慕雲:她說什麼?
蘇麗珍:不想提了...我們最近還是少見面吧.


就這樣,周慕雲本進行得很順利的計劃因為孫太太的干擾而遭到重大挫折。


  • 不能見周慕雲,蘇麗珍在家裡心事重重

而這時的周慕雲——

  • 看他的表情——他要破釜沉舟了。

計劃不能再受挫了,周慕雲要使出「殺手鐧」了。

不能相見,相思成災好嘛!!

以下不複製魏知友的內容了,斷章取義還那麼長。直接上我的:


這麼多台詞和表情,都略過了?!在魏知友看來,每個人都有歪心思是嗎?!

而周慕雲,雖然他在安慰蘇:「別這樣...別傻了,說說而已...不要哭了...這又不是真的...」而他的表情!——


計劃成功的快感和一種莫名的失落還有隱約的不安一起出現在他的臉上。不知道在他的心裡,哪一種感情更多呢?他是不是有些良心不安?是不是也忽然意識到自己也已經愛上蘇麗珍了?畢竟他們曾經同病相憐,畢竟蘇這麼愛他。


(單憑這個表情,梁朝偉就夠格拿戛納影帝——可惜,這個表情被大多數觀眾忽略了。)

我的截圖:

注意,這裡對周慕雲的手有較長時間的特寫,

注意,這裡對周慕雲的手有較長時間的特寫,伸到後面想去擁抱,又拿回來,又伸過去,又退回來。而周的眼神,是想在掙扎要不要衝破這層道德底線,而他最終決定退回來。

在回去的車上——  蘇麗珍:今天晚上我不想回家了...


她把頭靠在周的肩上,周有些猶豫地握起蘇的手,幸福感又回到她的臉上——她徹底敞開心懷接受自己對周慕雲的愛了,周的計劃只差最後一步。如果這時候將蘇麗珍拋棄,那對她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我想至少有99%的觀眾在看到這個畫面時都把目光集中在蘇麗珍身上,而沒有留意周慕雲的表情。他的臉越發陰沉了,他後悔了嗎?

關於這部分,我只想說,梁朝偉就是因為他的深沉而迷人的眼神而成為眾多女孩、女人、大媽的男神的!你非要以為梁朝偉的表情和眼神陰翳的話,不覺得單看張曼玉也若有所思嗎?或許她才是想復仇的那個呢?

為了證明梁朝偉的眼神和表情不叫陰翳,我也截了好多圖來。
首先我截的圖雖然這麼看也能硬說是陰翳的表情,但因為輕微的角度問題,比魏知友的好一些。因為從上往下的角度拍攝,加上我男神的淚溝和法令紋,表情是有點嚇人。可是,你也能看到他有很多痛苦和掙扎。不覺得我們的男神好可憐,快要哭了么?而此時,如果我說張曼玉面無表情,暗含不可告人的心思,也可以服眾不是嗎?關於表情,有點像曾經看到的果殼網有一篇文章,說高潮時的表情和極度痛苦的表情是分不清的(鏈接已經找不到),很多時候的表情可以給出不同的解釋。


再看一張14『13秒處,還沒確認他被背叛時,況且也不知道是隔壁陳先生給他戴綠帽,周慕雲去接太太下班沒接到在牆邊站著時的表情:


用魏知友的分析來看,他這是要去報復她老婆周太太了。實際上,是被背叛的傷心加被戴綠帽的憤怒啊,此後這個眼神一直出現在他臉上,也就是被魏知友稱為「陰沉」的眼神!

另外,我男神的表情,真的是深沉而不是陰翳,不信你看他的寫真,如果用陰暗狡詐來形容,真的很適合!可是,你說他誘惑迷人更合適!!!



再看《天下無雙》里的一幕鏡頭,他的表情也可以用陰翳來形容,但是你怎麼能說他想復仇?《天下無雙》這部歌頌真愛的喜劇片,根本就沒有復仇的情節。

(在周的家中)
電台:陳美儀點給好朋友權仔和雯雯,祝蜜運成功.又點給同屋的張太太收聽,祝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位在日本公幹的陳先生點這首歌給他的太太欣賞,祝她生日快樂,工作順利. 現在請大家一起欣賞,周璇唱的《花樣的年華》。

  • 這是他們在一起的最後的「花樣年華」。

如果是復仇,此時周慕雲不應該只是惆悵啊,下一步就是甩手遠走高飛,大仇得報,難道不應該至少給一個表情陰沉的特寫嗎?
在我看來,這是兩個人惆悵的交織,也像是這段關係的尾聲。王家衛把這首歌放在這裡,就像是這段故事的片尾曲,下一段就是結束了。

(蘇的公司...電話鈴響,周慕雲打來的)
周慕雲: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這是計劃的最後一步,周慕雲先邀蘇麗珍一起走,然後自己不辭而別,把她拋棄。


這時的周慕雲,在自己住所的窗前——

對於這句台詞,我贊同知友柳龍飛舞的觀點

首先,當周慕雲給蘇麗珍辦公室打電話的時候,鏡頭給了電話機特寫,從頭至尾,電話那頭始終沒有人接起電話。如果,雖然張叔平的剪刀手厲害,但是如果蘇麗珍或者她同事接了這個電話,電影里至少會出現一隻手去拿電話的鏡頭,或者至少有一個「喂」的聲音出現,以此表示電話被接起了。可是沒有。所以,也就是說,周慕雲的那句「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並沒有對蘇麗珍說。他只是對著響著忙音的電話說,甚至他只是默默的在心裡說。

其實,我覺得,這是周慕雲打電話之前準備的草稿。他準備告別,也想爭取一次。此時,已經情根深種。


蘇沒有接電話,周慕雲根本沒有機會告別,更沒有機會說出那句話。所以,魏知友說的,騙她來,然後留給他一個空房間,不合邏輯。


電影前面,蘇麗珍第一次去賓館2046房間找周慕雲,要走的時候有一個細節,周慕雲跟蘇麗珍說:你回家打電話給我,不用說話,響三聲就可以。所以電話響的時候,蘇麗珍就已經在想是不是周慕雲了吧。如果是別人的話,她坐在那兒打字,沒有理由不第一時間去接電話。她等到電話響三聲,如果只有三聲,那應該就是周慕雲打來的。雖然沒有接起來,她或許猜到這是告別的電話。


周說台詞的時間,是中午十一點。



此時,周慕雲在2046房間里,(請不要只截出某個瞬間的表情來好嘛!)


等到蘇下班,意識到周是在跟她告別,她也想去爭取一次。從家裡急匆匆趕出去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身後的燈亮著。周已經離開了。

而到了周的住所,才發現這裡已人去樓空,她這才意識到整件事是怎麼回事。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她默念著周慕雲留給她的最後一句話。

如果她意識到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沒有憤怒的表情?她只是靜靜坐在那裡,就像周慕雲想她的時候那樣,似乎時間都靜止了。然後就留下淚來。

台詞是蘇麗珍默念的,是心裡想的。

台詞是蘇麗珍默念的,是心裡想的。


此處,柳龍飛舞認為

蘇麗珍獨自怔怔的坐在梳妝台前,兩行清淚留下。畫外蘇麗珍的聲音響起「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周慕雲說「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而蘇麗珍說的是「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一個是「跟」,一個是「帶」,一字之差,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蘇麗珍並不是魏知超所說的在重複周慕雲的話。

於是,我反覆聽了台詞,確實如柳龍飛舞所述。


其實,她過來,準備問周慕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你有沒有暗戀過一個人,或者不得已跟還愛著的人分手以後,在你相思成災的時候,有沒有那麼一種情況——
特別衝動的想給他或她打電話,開口說:「是我,我想你。」
或者——
直接去跟他或她見一面,敲門,門開了。你說:「是我,我想你。」

——而那所有的情形、細節、台詞都只是你自己想像的,你在腦海中排練了無數遍,你無數次拿起手機,找到他或她的號碼,但從來沒有撥出去;你或許查了無數次車次或者航班,從來沒有買過。

然後,回到電影情節:到此,蘇麗珍「被拋棄」,周慕雲大仇得報,他應該逍遙快活去。

但是,你覺得他為什麼像蘇麗珍一樣停下?


如果,周慕雲是為了復仇,他為什麼留著那雙鞋子?為什麼很多年以後還回去?
如果,蘇麗珍知道了周慕雲是為了復仇,為什麼她離婚以後會帶著孩子去原來的房子生活?
在我看來,在新家坡,蘇麗珍潛入周慕雲的住所,留下些痕迹,當蘇麗珍拿起電話,卻什麼都沒有說。後來蘇麗珍搬回到原來的房子,以及周慕雲回去看房東,都是對那段時光的緬懷。

最後,王家衛又給出一段文字。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這中間,在新家坡的周慕雲與阿炳有一段對話,


周慕雲說:「誰都像你這樣隨便找女人發泄呀。」
他還沒有變,有些事情,再辛苦也要忍住。


之所以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愛情電影,因為,它滿足了我對愛情的最好幻想。

我是女人,我希望嫁給周慕雲一樣的男人。

如果我是男人,我希望娶蘇麗珍一樣的女人。

他們對感情和婚姻認真而謹慎,堅守而忠誠。


被背叛的時候,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知道自己沒錯,也不會撕破臉,這是對愛人的偉大容忍。當自己不被愛人關注,自己又遇到心動的對象,兩個人都不越雷池一步,當發現自己已經深深帶上對方的時候,又選擇遠離。


他們之間的感情當然珍貴,突然的結束當然讓人惋惜。


可是你想,如果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遇到一個優秀、合拍、心動的人,為了那個人拋棄了你,難道你會替他們高興?即便你自己可能已經有外遇。


社會上誘惑這麼多,大環境已經如此放縱,還有什麼能讓我們相信「一輩子」?

路邊的野花再香再美,不管別人采不採,如果覺得不採可惜、采了也沒什麼就去采,那為什麼要結婚?

願我們自己和自己的愛人,在遇到誘惑時,能堅守住不跨過底線,把不該有的感情,埋藏起來,好好珍惜自己的最初的愛!!


可是,如果真的有機會了,蘇麗珍已經單身。他也單身,他完全可以去爭取。兩個謹慎保守的人,永遠留著一絲餘地,讓對方去選擇,註定沒有結果。


於是,王家衛評論道:

最後,附知友小陽偶然推薦給我的歌曲一首,在此,謝過小陽,謝謝他不厭其煩聽我分析,也讓我理清了思路。

歌詞恰好是對電影的一種解讀,我同詞作者的解讀比較相近。雖然是女生演唱,但詞作者林若寧_百度百科是男生,我覺得是以周慕雲的角度來寫的。

吳哥窟


詞:林若寧 曲:陳珀

演唱:吳雨霏


睜開雙眼做場夢
問你 送我歸家有何用
雖知道你的她 無言地向你盡忠
望見你隱藏你戒指便沉重
心聲安葬在岩洞
上帝 四次三番再愚弄
聽得見耳邊風 難逃避你那面孔
越要退出越向你生命移動
難道我有勇氣與你在一起慶祝正日
難道你有勇氣反悔諾言你專一
兩個人 多擠迫 難容納多一番秘密
捉不緊變得更加固執
不應該濫用名義
被你 引誘多一個名字
身份遠 記憶深 浮塵滴進覺悟寺
霧裡看花沒有發生任何事
難道我有勇氣與你在一起慶祝正日
難道你有勇氣反悔諾言你專一
兩個人 多擠迫 難容納多一番秘密
捉不緊變得更加固執
原諒你太理性與我在一起要守秘密
原諒我太野性想這段情更深刻
兩個人 一消失 謠言便得不到證實
只得幽暗的晚空記得

百度音樂盒


吳哥窟那段,不是懺悔。並不是所有秘密都是骯髒邪惡的。還有那些不能隨意說出口的愛和深情。

再次強調,片頭那段話,是沒辦法以復仇來解釋的。

最後感謝魏知超的答案,雖然跟他觀點不同,但是我是根據他的思路來的,其實有點抄襲了,如果不追究我的法律責任,我就不改了~~~


片段分析已經補充完成。對於《花樣年華》,我覺得它的最大意義在於勾起了觀眾的懷舊心理。而生活告訴我們,懷舊其實就是懷春。好吧,這其實是我以前未寫完的小說名字。引用其中的一段話作為開場,也作為結束:
有些遺忘是命中注定的,有些錯過則是必須而不可避免的。所有風花雪月的故事其實講述的都是生命里那些主人公無從獲知的東西,就像張曼玉換了27套旗袍卻換不回一張船票一樣,生命里的不可知成了我們光明正大的懷舊併兼顧懷春的理由。

-----------------------------------------------------分界線---------------------------------------------------
就我個人而言,墨鏡王的作品裡我最喜歡的是《春光乍泄》。但把《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相比較,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在剪輯上。


《阿飛正傳》的剪輯是譚家明,就是後來拍《父子》的導演,據說是王家衛的師傅。他替王家衛剪得幾部片子,個人覺得都太「硬」了,缺乏柔和感,和王家衛片子里一貫的調調有些不協調,確切點說是還沒有渾然一體。
《花樣年華》的剪輯張叔平,想必不用我多介紹了,我覺得他對王家衛最大的幫助是在不破壞整體的情緒氛圍的同時,還能拿捏好情緒與節奏間的關係。這一點是譚家明沒有做到的,他通常只注意了王家衛要的氛圍感,而忽略了節奏上的關係。


舉個例子《花樣年華》里的片段吧:

【鏡頭1】失蹤多日的梁朝偉給張曼玉打來電話,張問:你在哪裡?

【鏡頭1】失蹤多日的梁朝偉給張曼玉打來電話,張問:你在哪裡?

【鏡頭2】張曼玉去旅館的車上。鏡頭切過來時,音效是汽車發動機加速的聲音(大),之後聲音變小穩定。

【鏡頭2】張曼玉去旅館的車上。鏡頭切過來時,音效是汽車發動機加速的聲音(大),之後聲音變小穩定。
這個鏡頭的剪輯既是用發動機的加速聲來完成的鏡頭銜接,同時發動機的加速聲也表達出了張曼玉的急切心理。

【鏡頭3】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延續,但是直接切了張曼玉另一個表情。與前一個鏡頭相比,張曼玉的表情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把急切心理直接通過神態表現了出來。

【鏡頭3】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延續,但是直接切了張曼玉另一個表情。與前一個鏡頭相比,張曼玉的表情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把急切心理直接通過神態表現了出來。
雖說電影是視聽的藝術,但是我們的觀影經驗告訴我們視覺的感官效果通常比聽覺更強烈。因此,這個兩個鏡頭在表現急切心理時構成了一個遞進關係。
同時,我要強調的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這絕不是導演一開始設計好的,更可能是張曼玉同時拍了好幾個在車上的鏡頭。是張叔平通過剪輯創造出的這種效果。

【鏡頭5】張曼玉上樓

【鏡頭5】張曼玉上樓

【鏡頭6】還是上樓

【鏡頭6】還是上樓

【鏡頭7】張曼玉下樓

【鏡頭7】張曼玉下樓

【鏡頭8】張曼玉又上樓

【鏡頭8】張曼玉又上樓


這四個鏡頭是以快切的方式完成的,加到一起的時間也不過3秒鐘。通過這幾個快切鏡頭以及高跟鞋聲的放大表現,把張曼玉的急切心理再次強化了出來。同時,與在汽車上的固定鏡頭不同,這四個鏡頭裡都是包含著運動的。換句話說,一是情緒表現上的再次加強,二是完成了由「靜」到「動」的視覺節奏變化。


【鏡頭9】這兩張圖片是一個鏡頭,看得出來張曼玉有一個位置移動(運動)。這是對前面幾個鏡頭的節奏延續,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同時,當張曼玉停下腳步後又完成了對鏡頭節奏的調控。換言之,沒有這個鏡頭而是直接接後面的幾個鏡頭,觀眾在視覺上是受不了的。其次,還補充交代了前面幾個鏡頭出現的原因,即張曼玉沒有找到梁朝偉,她的情緒有些失落。注意,急切時是「動」,失落時是「靜」。如果再細緻點,可以看出這個鏡頭和前面幾個鏡頭在環境色彩上的反差。

【鏡頭9】這兩張圖片是一個鏡頭,看得出來張曼玉有一個位置移動(運動)。這是對前面幾個鏡頭的節奏延續,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同時,當張曼玉停下腳步後又完成了對鏡頭節奏的調控。換言之,沒有這個鏡頭而是直接接後面的幾個鏡頭,觀眾在視覺上是受不了的。其次,還補充交代了前面幾個鏡頭出現的原因,即張曼玉沒有找到梁朝偉,她的情緒有些失落。注意,急切時是「動」,失落時是「靜」。如果再細緻點,可以看出這個鏡頭和前面幾個鏡頭在環境色彩上的反差。

【鏡頭10】特寫 張曼玉走路的腿

【鏡頭10】特寫 張曼玉走路的腿

【鏡頭11】特寫 張曼玉走路的挎包

【鏡頭11】特寫 張曼玉走路的挎包

【鏡頭12】張曼玉走路的背影

【鏡頭12】張曼玉走路的背影

【鏡頭13】特寫 張曼玉走路的腿

【鏡頭13】特寫 張曼玉走路的腿

這四個鏡頭又是快速剪切完成的,在觀眾眼裡也許只是幾個簡單的鏡頭,似乎是在繼續表現張曼玉的尋找。可事實上,這幾個鏡頭的價值並不僅僅如此:
首先,沿著前面的話題,我們會發現鏡頭的節奏上再次由「靜」變為「動」,節奏的變化作用顯而易見。其次,在空間的表達上,一開始的四個快切鏡頭是表現的是立體的「上下空間」(上樓—下樓),而這四個鏡頭則是縱向的「前後空間」(遠近)。如果再結合後面的四個鏡頭,你會發現,簡單的幾個快切鏡頭把電影里所能涉及的「方向軸」全部展現了出來。
第三,前面四個表現立體空間的快切鏡頭裡,有三個是「上」樓鏡頭,一個「下」樓鏡頭。而這四個縱向空間的鏡頭則是三個「近—遠」的背面鏡頭,一個是「遠—近」的正面鏡頭。非常的工整對稱。當然,如果再說細緻點,這兩組鏡頭都是從「腿」開始到「腿」結束,每一組鏡頭的內部也是工整的。

【鏡頭13】

【鏡頭13】

【鏡頭14】

【鏡頭14】

【鏡頭15】

【鏡頭15】

【鏡頭16】

【鏡頭16】

有了前面的分析,這四個快切鏡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是「左—右」運動的鏡頭。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這一組鏡頭絕不是「拍」出來的(不是導演事先就想好的),更可能是剪輯師張叔平從素材中把僅有的涉及到「左—右」運動的鏡頭「找」出來的。
其次,總結這一段里所有的快切鏡頭,我們會發現它在表現張曼玉的尋找過程的順序是:先上下,再前後,最後左右。這是不是很符合我們一貫的生活邏輯呢?就像我們找東西時常說的一樣,「我前後—左右都找遍了」。看似簡單的處理,其實完成的了尋找過程中的遞進關係,用這樣的方式含蓄的交待出了張曼玉是怎樣找到梁朝偉的。而這種含蓄又是和整部影片中的欲說還休的調子高度吻合的。這TM才是張叔平牛逼的地方所在!!!!!那些攝影啊、燈光啊、美術啊都是看得到的,而這種內在的東西真是尼瑪創造出來的。
第三,雖然都是快切鏡頭,但為了避免視覺上的疲勞感,你會發現這一組鏡頭和前面一組在景別(前面一組是特寫為主的小景別,而這一組景別放大)上是有明顯區別的。換言之,在組與組之間形成了細微的節奏變化。

【鏡頭17】梁朝偉站在鏡子前發獃,聽到敲門聲後微微一笑。

【鏡頭17】梁朝偉站在鏡子前發獃,聽到敲門聲後微微一笑。

在分析前,我必須要說的是:這是尼瑪什麼樣的天才處理啊!!!!!!一萬個贊都不足以表達我的敬仰之情。
梁朝偉在這個鏡頭裡,面無表情的站了15秒鐘,當我們懷疑片子是不是卡住了的時候,敲門聲響起,梁朝偉微微一笑抽了口煙。
從剪輯的角度來講,第一個疑問是為什麼梁朝偉面無表情的鏡頭要給這麼久?
首先,在節奏上我們可以看出,開始的時候是四個快切鏡頭接了一個調整節奏的鏡頭,而後面連續接了八個快切鏡頭,因此需要更長時間的鏡頭來調整由前面鏡頭所帶來的節奏上的平復。
其次,長時間的靜止站立,會增強觀眾對畫外空間的想像和期待心理。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了那麼多張曼玉遍尋無果的鏡頭後,會對張曼玉能不能找到更加的期待。
第三,對內容的交待。就是告訴了我們當張曼玉尋找的時候,梁朝偉在幹什麼——從容不迫的等待。也許會有人疑問,這和長時間站立而不分切有關係嗎?我的回答是,YES!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嘗試把梁朝偉站立的時間想像成5秒鐘,而後敲門聲響起。你的感受會變成什麼呢?會不會是梁朝偉恰好站在鏡子前的時候,張曼玉就來了?而梁朝偉的等待,從容不迫的等待就被消解掉了。
第四,為什麼我要在上一點裡反覆強調從容不迫,因為通過這個鏡頭還把梁朝偉對待張曼玉或者說兩人關係的心態給表達了出來:他以為「吃定」了張曼玉。有了這個前提,你才會明白為什麼後面當他笑著說」我沒想過你會來「,而張曼玉回復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後,梁朝偉會面色頓變。

以上對《花樣年華》片段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出張叔平對於王家衛的意義。這種意義如同前面所說的,不像攝影、美術之類的顯而易見,但他的價值其實更大也更難。


首先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請先看魏知超的評論。因為,這篇影評是在他的影評啟發之下寫的。因此,把兩篇文章連起來看,才算完整。
其次,雖然我不同意他的關於「復仇」的觀點,但是我仍然認為那是一篇非常棒的關於花樣年華的影評,不論我是否同意其中主要觀點,我都覺得它很值得你一看。

華麗麗的分割線,下面是正文。
=======================================================
我看了魏知超的評論,非常欽佩他對細節的觀察,和電影語言的理解。在此之前,我並沒有仔細看過花樣年華,總覺得它太過沉悶,也太過簡單。但是,看了魏知超的影評後,又找出花樣年華來重新看了一遍,越發欽佩魏知超了。又仔細看了梁朝偉的眼神,將電影前後情節與影評對比印證,發現影評的分析滴水不漏。唯一有破綻的地方,不在情節的分析,而在於「復仇」這個主題作為邏輯的合理性。

當時只是覺得,把「復仇」作為花樣年華的主題有以下幾點不符合邏輯:
周慕雲真正要傷害的人是有奪妻之恨的陳先生。而他去勾引蘇麗珍,並最終在她對她的感情達到最高點時,棄之而去。這樣的舉動,能傷到陳先生嗎?陳先生雖然在周慕雲去新加坡之前不久還為蘇麗珍的生日點了一首花樣的年華,說明他還沒有完全拋棄這個妻子。但是,從他和周太太長期呆在日本不回國來看,他對蘇麗珍也真的不是這麼在乎。去傷害一個仇人並不在乎的人,作為報復,這個在邏輯上很難說通。
片頭: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身,走了。導演在影片一開始就寫下這一段旁白,這可以理解為,為整部電影的主題定下了基調。這樣的一段話,很容易理解,他們兩人彼此相愛,但是都比較靦腆,不肯先開口。於是,蘇麗珍是「羞低著頭」給他機會,而周慕雲「沒有勇氣接近」。因此,這段感情因雙方的靦腆無疾而終。

但是,以上兩點僅僅是從總體來講,「復仇」這個主題貌似與不合邏輯。要否定「復仇」這個主題,還需要從電影情節本身來著手。我又仔細把幾個相關的片段重新看了一遍,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在分析這段情節之前,我們先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段情節:
================================
在周慕雲臨走前的那天給蘇麗珍的辦公室打了電話,電話鈴響了很久,但是沒有人接。一直到電話鈴停止,背景換做打字機打字的聲音,然後周慕雲的聲音響起「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此時,鏡頭轉到蘇麗珍辦公室外的鐘,時間顯示為11點02分。

然後,周慕雲在站在他的寓所窗前等待,先是神情緊張,過了一會兒,笑了一下,一種既像是自嘲,也像是釋懷的笑。然後,他不再猶豫,關燈關門離去。

下一個鏡頭,蘇麗珍急匆匆的從家裡樓梯上趕下來,當她趕到寓所的時候,已經人去房空。蘇麗珍獨自怔怔的坐在梳妝台前,兩行清淚留下。畫外蘇麗珍的聲音響起「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

情節介紹到此。下面來分析一下。
==================================================================
魏知超的整篇文章的分析都十分精彩,對於細節的觀察之仔細,更是讓人欽佩。但是在那篇文章的分析里,關於這段情節的分析,我是不能同意的。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周慕雲說「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而蘇麗珍說的是「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一個是「跟」,一個是「帶」,一字之差,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蘇麗珍並不是魏知超所說的在重複周慕雲的話。

為什麼這個細節很重要呢?
首先,當周慕雲給蘇麗珍辦公室打電話的時候,鏡頭給了電話機特寫,從頭至尾,電話那頭始終沒有人接起電話。如果,雖然張叔平的剪刀手厲害,但是如果蘇麗珍或者她同事接了這個電話,電影里至少會出現一隻手去拿電話的鏡頭,或者至少有一個「喂」的聲音出現,以此表示電話被接起了。可是沒有。所以,也就是說,周慕雲的那句「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並沒有對蘇麗珍說。他只是對著響著忙音的電話說,甚至他只是默默的在心裡說。但是,按照周慕雲性格,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其實手裡已經有了蘇麗珍的船票。

第二,有兩個情節需要聯繫起來看。其一,在上班時間,為什麼蘇麗珍不在辦公室接電話?她去哪裡了?這時候,她不是應該在辦公室裡面掰著花瓣,嘴裡怔怔的默念「跟他去」、「不跟他去」嗎?其二,為什麼蘇麗珍是急匆匆的從家裡樓梯上趕下來,趕去周慕雲家?這麼重要的最後一次會面,為什麼是如此急匆匆,而不是早到個1、2小時?以她和老闆的關係要早走一會兒幾乎是毫無難度的。這裡只有一個解釋,就是蘇麗珍是去搞船票了。什麼去哪裡的船票?當然是和周慕雲同一個船去新加坡的船票了。但是,顯然這個船票不是太容易搞到,即使是蘇麗珍(她之前總是有關係可以幫阿炳搞到便宜的去新加坡的船票),也是需要中午以前就離開,並且花了很長時間,以至於她需要急匆匆的趕去寓所。

第三,周慕雲的笑真的是那種為了報復,得意而冷酷的笑嗎?如果,順著復仇的思路來看好像有點像。但是,如果換一種思路去看。周慕雲白天給蘇麗珍打電話,想要問她,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可是,沒有人接電話,在那個沒有手機的時代,他只能對著響著忙音的話筒,或者甚至默默的在心裡問這句話。他站在窗前時,神情緊張,因為如果能當面見到蘇麗珍,那麼他還有一次機會問她,但是他真的不知道她會不會來。最後,時間差不多到了,他露出的是自嘲的笑容。他在想,憑什麼她會來呢?同時,這也是釋然的笑,既然她不來,他也就不必問,那麼他也就既不會有不道德感,也不會有被拒絕的危險。從整個電影來看,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性格都是十分被動的,並且他們對這段感情是否道德,始終是很很猶豫的。儘管,他很希望她來,但是她不來,這尷尬的種種反而可以就此被避免。

第四,究竟是周慕雲早走了,還是蘇麗珍遲到了?很多人說不理解為什麼周慕雲提早走了。我想先問一個問題。你的船是晚上11點的,你去碼頭需要1個小時,並且需要15分鐘左右排隊辦手續進去。但是有各種不確定因素,也許只需要45分鐘,也許需要1小時15分鐘。那麼,你在9點30分離開算不算早走呢?9點15分算不算早走呢?或者10點算不算晚呢?這個時間真的很不好說。所以,也許周慕雲只是按照正常的時間估算,他應該離開了。並且如上面所說,他並不知道蘇麗珍急匆匆的去買船票了,他想蘇麗珍如果要來,一定早來了,不會趕在最後幾分鐘的。她一定不回來了。所以,他沒有等到不能再等,而是就此離開。

第五,蘇麗珍的那句「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有沒有對周慕雲說起過。答案顯然是no。她一整天都在為船票的事情奔波,直到最後一刻才能帶著船票趕去周慕雲那裡。按照她的性格,她絕對不會拿出船票對周慕雲說,我想和你一起走。她只會把船票藏在口袋裡,做假設性的問周,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如果周的答覆是肯定的,她才會拿出船票。如果,周的答案是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或者模稜兩可,那麼她只會繼續懷揣船票,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

最後,再來梳理一下整個這一段情節:周慕雲其實買船票的時候就已經多買了一張。但是,他始終猶豫要不要告訴蘇麗珍,因為就他的價值觀來講,對這段感情的道德性仍然心存疑慮,並且他在感情上比較被動,同時又擔心被蘇麗珍拒絕。所以,一直到臨走那天,他才鼓起勇氣給蘇麗珍辦公室打電話,想問她「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遺憾的是,電話沒有人接,也就是連轉達的人都沒有。所以他的這句話未能傳遞給蘇麗珍。而蘇麗珍在外奔波一天後,終於搞到了同一班船票。但是,此時已經很晚,於是她急匆匆趕去寓所見周慕雲。她不會先告訴周慕雲她有了船票。她只會先問「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只有得到肯定答覆後,她才會拿出船票隨他而去。否則,只會當作什麼沒有發生。而在寓所等待的周慕雲,內心十分忐忑。一方面,他不確定蘇麗珍會不會來。另一方,他擔心,蘇麗珍如果來了,她會不會拒絕他的這個邀請。就這樣,等到很晚。儘管,他還可以等下去,但是還有必要嗎?她如果要來早來了,這時候不來,一定是不會來了。於是,他露出自嘲的笑容,嘲笑自己自以為是,自作多情。他於是離開了寓所。急匆匆趕到的蘇麗珍發現人去房空,她怔怔的坐著梳妝台前,落下傷心的眼淚。懷揣著船票,想著為什麼結局不是,他打開門,然後她說「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對這段情節的分析就到這裡。通篇來看,周慕雲在各個情節里的笑容並不是復仇的陰鬱笑容。而是,內心糾結。一方面不知道這樣做是否道德,另一方面擔心被蘇麗珍拒絕。

後來,心有不甘的蘇麗珍,來到新加坡周慕雲的住處,觸摸他觸摸過的一切,抽他的煙,彷彿觸到的就是他。這像不像重慶森林裡面王菲在梁朝偉寓所里的行為?然後,她給周慕雲的報社打了電話,接通後她卻沉默了。是啊,她該說什麼呢?雖然,當她看到他寓所里仍然放著她的拖鞋,她就明白了他的心裡是真的有她的。如果,當時能夠在最後一刻相遇,並且問他那個問題,那麼他們已經在一起了。可是,造化弄人,現在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樣?於是她拿走了被他收藏過的,她的拖鞋。那是他們愛情的見證,那是他對她感情的證據。在報社接到無言的電話,回家又遍尋不到拖鞋的周慕雲意識到一定是蘇麗珍來過了。於是,他也有了答案。如果不是愛他那麼深,又怎麼會千里迢迢來到新加坡,只為打一個無言的電話,和參觀一下他的房間。而她取走了拖鞋,說明她明白了他對她的感情。彼時,他們都想問,卻終於未有機會問對方那個含蓄的問題。而此時,他們不需要再問,便已經知道答案了。王家衛的電影,妙就妙在對這些細節的把握上。

周慕雲在故事結局的時候對著樹洞並不是訴說自己的懺悔,他既然不是復仇自然沒有什麼值得懺悔的。他要訴說的是對蘇麗珍的思念,對這份感情的眷戀,以及二人未能走到一起深深的遺憾。

因此,花樣年華是描述一對這樣有著特殊關係的男女間的愛情故事。

最後,要說一下,在他們假設分手的那天,在計程車上,蘇麗珍說我今天不想回去。實際上,她的確沒有回去。所以,她有了一個兒子「庸生」,在粵語裡面「庸生」和「雲生」是近音。暗示這是她與周慕雲的孩子。1966年的香港,有過一個孩子的鏡頭,看上去3、4歲。他們是在1962年發生的關係,孩子的年齡符合這個時間點。


下面的評論有提到「蘇千里迢迢跑到新加坡本可以和周在一起為什麼還是選擇離開呢?"

我來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那個時代的價值觀並不是像今天那樣鼓勵人們追求真愛。更多的是要求恪守傳統。而顯然,周慕雲和蘇麗珍深深的認同這種價值觀。儘管他們的本性,驅使他們去追求真愛,但是後天的這個價值觀時不時的影響著他們的選擇。在周慕雲臨走前,由於想到要分別的痛苦,感情戰勝了理智,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希望能表達在一起的意願。但是一旦過了那個時間,他們就又受到時代的影響,保持「理智」。就這一點來講,首先出軌的陳先生和周太太反而是他們的楷模。他們倒是有著追求真愛的勇氣。尤其是周太太,她的選擇是毅然決然的,完全無視傳統的束縛。

其次,導演從一開始就提到「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身,走了。」也就是說,她是一個很內向,並且不會在感情上爭取主動的人。這一點與周太太是相反的。因此,她拿起電話什麼也沒有說。一方面,他們之前有過約定,電話響三下,不用說話就知道了。她是用這個方法暗示他,她來過了。多麼的含蓄啊。另一方面,她也實在不知道怎麼開口。以前,他們綵排的時候,她就多次說,我無論如何說不出口,或者我們不會像他們一樣的。因此,基於以上兩方面,她只會給他機會,而不會去主動採取行動。她之所以去新加坡,只是出於對他的留戀。而發現那雙拖鞋,則是意料之外的收穫。而周慕雲顯然也是那種打死我也不說的性格。給他機會,他也不會把握。這裡說句題外話,周太太那種敢愛敢恨的性格,倒是很適合周慕雲這樣的溫吞水。

其實,如果他們的性格像陳先生和周太太那樣的話,他們早就在一起了。他們有那麼多的時間和機會。新加坡的事情根本不應該發生。可這就是蘇麗珍和周慕雲,他們就是這樣的性格,欲說還休,欲言又止。這才會在周慕雲去新加坡那晚,兩個人沒能見上最後一面。所以,蘇麗珍追到新加坡後,依然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仔細想一想,這個機會與之前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比,之前有很多很多更好的機會。不是嗎?

因此,你的這個問題可以用另外一個問題替代:他們兩個在一起這麼久,為什麼就是不捅破這層窗戶紙?回答是,這就是他們。


以下補充於2017年10月10日

今天看到了王家衛的一個訪談,鏈接如下:

http://chuansong.me/n/1953917251335

在這個訪談里,提到了報復的話題。注意是報復,而非復仇。而報復的對象是蘇麗珍,而非陳先生或者周太太。

一天,梁朝偉問了我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為什麼要跟這個女人相處這麼長時間?我會愛上她嗎?我想和她上床,還是怎麼?」我告訴他把這理解為一種報復。張曼玉演的這個女人總是說:「我跟你老婆不同。我不會發生婚外情。」

所以梁朝偉應該這麼想:「是什麼讓你這麼肯定你比我老婆更好?為什麼你能這麼確定?」所以一定意義上是梁朝偉的密謀——他想要報復。不是針對自己的妻子或是姦夫,而是針對張曼玉,因為她自認為比梁的妻子更好。所以我給這個角色賦予了黑暗面,由此我想到了最後一幕的劇情。

在我最初的計劃里,梁朝偉向張曼玉告別,留下滿心失落的她來到新加坡。張曼玉最終在新加坡找到了梁朝偉,他們共度了一夜。然後梁朝偉向她坦白:「我這麼做是為了報復。我只想要證明你跟我老婆都是同一種人。你也是個蕩婦。」這番話傷了她的心。

故事的最後是數年之後的70年代,梁朝偉回到香港參加婚禮,在婚禮上偶遇了張曼玉,她已經有了小孩,但從未提起這孩子就是他的。在影片最後,觀眾能感覺到梁朝偉的悔意。他意識到經過了這麼多年,他還愛著她,只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從王家衛的這段話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 周慕雲的報復心態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相處過程中由於蘇麗珍一再提及「我跟你老婆不同。我不會發生婚外情。」才讓周慕雲有了想法要證明蘇麗珍和他太太其實都是一樣的。

2、 周慕雲在相處過程中,在想報復甦麗珍的同時,不知不覺愛上了她。

3、 王家衛最初的計劃對於報復的行為是要在最後一幕非常明確的表達出來的,但是最後實際成片,選擇的是另一種結局。這個結局更強調的是周慕雲對於蘇麗珍的愛意,以及對於當初沒能在一起的無限悔恨。

因此,報復(而非復仇)只是一個插曲和副產物,而非主題。

正如王家衛在另一次訪談中提到的,他在這個電影中最想表達的是如何保守秘密和分享秘密。

我是這樣理解王家衛所說的保守秘密和分享秘密的:

很顯然,最初他們只是強烈懷疑彼此伴侶的婚外情,限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價值觀,他們要在嚴守秘密的情況下去證實。當他們最終從對方那裡得到證實之後,想像一下他們當時的心情:

1、 一定是你先生先勾引我太太的(一定是你太太先勾引我先生的)

2、 你先生有什麼好,憑什麼我太太拋棄我跟了他。(你太太有什麼好,憑什麼我先生拋棄我跟了他。)

正是有了這種心態,所以兩人才會嘗試角色扮演,明裡他們想知道彼此的伴侶是怎麼出軌的。暗裡他們還想知道對方的伴侶是什麼樣的人,憑什麼就強過自己?

要知道他們當時的內心是無比痛苦的,此時此刻他們既不得不嚴守秘密,同時強烈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以宣洩內心的痛苦。而角色扮演正是這唯一的途徑,而對方則是唯一的對象。想像一下,不論因為什麼原因,有一個人成為你唯一可以分享一個秘密,以及宣洩內心對於某件事情的痛苦的人時,他或她和你是不是自然而然變得十分親近?

因此,整個角色扮演的過程就是他們對彼此分享秘密,而對所有其他人保守秘密的過程。而隨著兩人感情的積累,他們又不得不保守另一個秘密—彼此之間的感情。

電影的後半段則是兩人在發現這種感情後內心的抗爭。他們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己竟然和對方的先生(太太)是一樣的人。從內心,他們無法否認自己對於對方的情感;從價值觀上,他們卻無法承認自己居然也會出軌,哪怕僅僅是感情上。內心情感與價值觀的不匹配,讓他們陷入無比掙扎,這正是整部影片的衝突所在。這也引出了電影后半段的情節,以及最終的結局。這時候,周慕雲是否還想報復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在外人面前保持對於這個社會普遍價值觀認同的同時,內心對於這份感情的渴望,和反覆的掙扎,才是影片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最後,借用章培恆、洛玉明二位的中國文學史導論中對於文學的定義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文學乃是以語言為工具的、以感情來打動人的、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應。文學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來打動人,一方面是由於作家本人受到強烈的感動並有較高的表現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於人性的,所以能與讀者想通。

而電影雖然表現形式大不相同,但是同樣作為藝術,評判的核心標準也是異曲同工的。

如果你覺得你被花樣年華打動了,那一定是你感受到了人物內心對於這份感情的極度渴望,以及面對現實的掙扎、無奈和痛苦。而周慕雲在影片結尾對著樹洞訴說這份隱藏心底的感情,以及當初沒有勇氣接近她的悔恨時,全片的情感表現達到了高潮。借用張愛玲的《半生緣》中,顧曼楨的一句話「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有些事,錯過了就是永遠,有些人,失去了就是一輩子。


若談《花樣年華》,首先得談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杜可風,《春光乍泄》中畫面大多黑白藍綠黃,色調沉悶,如此大膽的用光攝影風格,恰好暗合了張國榮和梁朝偉各自的心事以及那一掛瀑布的秘密,我只能說精妙絕倫。而《花樣年華》中,攝影師的署名上,不單單一個杜可風,還有台灣大名鼎鼎的李屏賓,侯孝賢的御用攝影師,關於李屏賓,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沒有風格,我只會用光細膩的表現導演的想像。

就這樣加上王家衛天雷勾地火般的配合,《花樣年華》誕生了。該片中,張曼玉那二十七次的旗袍交替加身,曼妙玲瓏,自是美極了。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攝影師的風格和導演的表現手法,泛著紅、黃昏暗的色調,層次鮮明,而整個故事在王家衛的鏡頭運應下,全是逼仄的空間,精緻巧妙的構圖。和王家衛的一貫手法一樣,但又不一樣,這次它不像《重慶森林》到處暗藏線索,而是像撥花瓣一樣,從濃稠的色彩中一層一層的撥出暗藏的心事,對,就是這樣的,偷情的事只能觀眾自己去發現,不能明明白白的告訴你。打光來說,很少從上往下直打,都是帶著剪影倒影的,造成畫面暗啞抑鬱的悲傷感,有沒有那種還沒看到人物出場聽到劇情對白就已經進入了偷情的狀態中的感覺?縱觀全片,全在運用鏡頭,空間,打光,色彩來暗合劇情和時代背景,我寧願看著張曼玉和梁朝偉就靜靜的站畫面中,再多的話語亦只不過是累贅。

這部片的劇情很簡單,我粗俗的說就是有婦之夫的梁朝偉和有夫之婦的張曼玉在一個叫2046的地方苟且,但導演偏偏就不直接說他們是在偷情,也不過份去刻畫他們的心事,全用鏡頭和光影去說話。如果說這部片花這麼大力氣只是在講偷情的話,那麼我也會覺得它矯情,但逼格如此之高的墨鏡哥怎麼會這麼膚淺,該片表面上是在說偷情,實際上是在描繪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人們因孤獨寂寞而在一起,又因孤獨寂寞而分開,這一點在王家衛大多數作品都能體現出來,不一而盡。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看得到,抓不著只是歲月嗎?還有空虛,寂寞,孤獨,曖昧.......無盡的人性,當然,還有2046和那一張船票。


畫面好看,情節動人
不對的時間愛上對的人
結果都錯過了
所有的事情只是個秘密
被永遠封存
有些事情不是忘了
只是裝的不記得了
有些人終究有緣無分
徒留傷心
平添悔恨
到底意難平


我看過4部王家衛,按個人最喜愛到最不喜愛排序:《春光乍瀉》《阿飛正傳》《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先回答你的問題:《花樣年華》好在哪?大家為什麼喜歡?
1)主題是愛情,愛情、曖昧是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一種感情,大多數人看電影追求一種共鳴,有共鳴就更容易喜歡,對比《阿飛正傳》的主題是「尋找母親」,我想大多數人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很難理解阿飛不知道自己母親是誰的那種深深的無根、無力感,缺少共鳴。
2)《花樣年華》個人認為是王家衛完成度最高的一部電影——他前所未有地「充滿控制」地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他在這部電影里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用了兩個完美地表現出他的意圖的演員、攝影、服裝、配樂,全部恰到好處、盡在掌握。所有的元素在這部電影里都完美地配合起來,所以觀眾觀影時的體驗是非常舒服的。

再來說我為什麼不那麼喜歡《花樣年華》,也許這也是你不那麼喜歡它的原因。
《阿飛正傳》看得比較早,記憶有點模糊了,就跟我的最愛《春光乍瀉》比較吧。由於張國榮的退出,墨鏡在電影后1/3不得不找來張震,為黎耀輝編織出後面的故事,使得整部電影的主題從愛情變成回家,看電影時的那種割裂感非常明顯,儘管電影后1/3單看仍然是個很好的故事,但這毫無疑問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硬傷。但我仍然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為什麼?因為儘管它「不完美」,它充滿靈感的迸發。可以說前2/3每一個橋段都讓人拍案叫絕,張國榮的表演充滿吸力——你完全理解為什麼儘管何寶榮是個混蛋,黎耀輝仍然一次又一次心甘情願地重新來過,梁朝偉的表演也非常好,相比而言,《花樣年華》裡面他的表現簡直只能算合格。在我心中,最好的電影,是「靈感的迸發+完美的控制」,《春光》前者很贊,後者由於各種原因有些欠缺,《花樣年華》前者很不錯,後者完美,「真都是極好的」,但個人還是更加偏愛《春光》一點吧~


擦不掉的灰,回不去的歲月,找不回的她。煙霧中的你,總叫人看不真切,卻又那麼迷人,昏黃的鏡頭下,遊走的男女,擦肩而過。

老舊的相框,泛黃的開關,慢慢進入王家衛打造的世界。「今天的烤子魚特別新鮮……」吃飯的時間,總是熱鬧,然而熱鬧里有一個落寞的女人,梳著精緻的發,戴著珍珠耳環,淡淡的妝容,合身剪裁的旗袍將她曼妙的身姿凸顯。小屋子裡,說著上海話的房東,倒不覺得這是香港了,反倒像在老上海,小弄堂里,故事就這麼開始了。到不記得什麼時候的事,就這麼隨著時間,一步步走著。樓梯口,第一次照面,都是為了租房子,那個年代時新油頭,西裝革履的他,文質彬彬。

房子租下來,立馬搬家,依然精緻的妝容藍黑格子旗袍周慕雲和蘇麗珍。這部電影對於時間線沒有很明確的過渡,其實從麗珍的旗袍就可以看出來,一個鏡頭一件旗袍,每一件都很美,象徵了那個一去不復返的時代。幾乎就是靠幾間小房間和兩個人撐起來的一部劇,極簡的鏡頭卻讓人意猶未盡,掉在裡面出不來。

背景音樂和加慢的鏡頭,四個人的第一次正面交互,始終沒有正面鏡頭的兩個人,這個設置很巧妙。沒有語言,眼神可以演繹一切曖昧。出門的周先生,柔軟的微笑。

我想,周先生早就知道老婆出軌了陳先生了吧,隔著門的那段對話,仔細一聽就知道了,周先生說老婆總是夜班,沒說職業,陳先生就知道她在酒店做事……當然從表情也可以看出周慕雲的一些尷尬,只是,他不想面對吧,也不知該如何面對。

熟悉的背景音樂再次響起,緩慢的鏡頭,下樓買面的她,來吃餛飩的他,不知道多少個這樣的擦肩而過,才換來一個招呼。兩個孤獨的人……

鏡頭的切換沒有多少過渡也成了這部電影與眾不同的地方,兩個男人的兩次簡短談話,香煙的霧氣,第二個鏡頭沒有露正臉的周慕雲,臉色一定不好看,他沒料到,居然是他朋友,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老婆,猝不及防。

作為老闆秘書的蘇麗珍,她懂得察言觀色,處理事情遊刃有餘,特別是老闆的私事,她懂得女人和男人需要什麼。只是,輪到自己的時候,就變了樣,不那麼順利。麗珍一直都在掩飾自己的孤寂,她不想讓任何人看到她的不如意,或者不順心,她希望自己永遠都是光鮮亮麗的樣子。

牆上的鐘,時間的流逝。

那天,麗珍敲開隔壁的房門,兩個女人面對面交談,沒有露臉的周太太,說著沒多少感情色彩的話,微妙的表情總是會出賣一個人的內心,微微顫抖的嘴唇,她極力掩飾著,不動聲色。

房間里女人,嘩啦啦的水聲混合著抽泣聲,不用導演說太多,大概也知道是因為感情的事而流淚,穿著西裝帶著手錶和婚戒的人,只露出了一隻手,「咚咚咚……」

夜晚的燈光昏黃,忽然就下起雨來,音樂響起,潮濕而壓抑。若有所思的兩個人,一個發獃,一個抽煙,不同的人同樣的寂寞。濕漉漉的石板路面,凹凸不平,雨水滴滴答答。冒著雨回到各自的門口,拿鑰匙,開門,互相試探著,說著話。

「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演著演著就真了!不知道是怎麼開始,什麼時候開始,一來二去。

周慕雲大概是故意讓朋友帶話給蘇麗珍,算是一種試探。他說他想吃芝麻糊,她就真的給他送去了。猶疑的眼神,有點心虛的表情,她知道,感情的種子早已萌芽。為了不讓人知道我對你好,所以我對所有人都一樣好。愛上了就會有很多巧合,而所有的巧合不過是一個人的用心罷了。

麗珍和慕雲都愛看電影讀書,而各自的配偶喜歡打麻將,沒有共同愛好是不能長久的,除非有一方願意改變,另一方願意遷就。如果一個人,只要自己做得好就可以了,兩個人就不一樣了。

空無人的辦公室,彌散的煙氣,若有所思的人,每個場面都美得如畫一般。

偷窺的鏡頭,大紅色的床單,對坐的兩個人。桌上的面還是熱的,她睡時,他醒著;他睡時,她醒著,註定不能在同一個世界裡吧。遺落的拖鞋,不合腳的高跟鞋……

花色的旗袍,花色的領帶,一個眉眼低垂,一個不來靠近,一前一後,始終有緣無份。昏暗的街燈,拉長的背影。

大紅色風衣,素色旗袍,精緻的妝容,在樓梯上上上下下,反覆掙扎。去還是不去,見亦或不見,理性告訴她不能,感性卻拉著她往那間屋子裡去,而女人,始終感性。

「我們跟他們不一樣。」未完的武俠小說,是他們溝通的紐帶,就是一個借口,愛情沒有棲身之處。她看著他埋頭寫,他看著她笑著,他們說著些話,音樂氤氳,沒有談話聲,鏡頭一會向她,一會向他,情感也在切換里逐步升溫。只是,顧慮太多,始終邁不出那一步。

麗珍為了避嫌,不出去買面,觀摩鄰居們打麻將,窗戶前依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手裡捧著玻璃茶杯,孤寂的眼神,不知道望向何方,想哭卻又哭不出。眾人中的孤獨才是真的孤獨,他們,都不快樂。

下雨了,「我一直在想他們是怎麼開始的,現在我明白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敢至深,恐怕夢醒之後的失魂。燈泡上緩緩滴下的水,燈罩外淅淅瀝瀝的雨,濕漉漉和晦暗,兩個遊走的人。那裊裊婷婷的姿態,飄忽不定的眼神,遊盪的心思,都在這靜靜的夜色里消散。就像一杯濃咖啡,不停地加入白開水,越來越淡,咖啡味兒,始終散不去。

關了所有的燈,關了一切的與你有關,撥不通的電話……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是否願意跟我走?」麗珍習慣了眼角低垂,一直思索的樣子,她的內心定不像她的外表,而慕雲,他習慣了她的沉默。他走了,或許不會再回來,她知道。撥通的電話,兩邊都沒有說話,靜靜聽著,各自的呼吸聲

有時候,寂寞與否與陪伴無關,是走是留,早已註定。如果有如果,結局未必多好,年華逝去,時光匆匆,最美好的都在回憶里。


(本篇回答無圖)一直很喜歡王家衛暗色調的電影風格,我覺得他的電影有小說的跌宕情節,詩歌的優美韻律,散文的迴環勾轉。總之很是讓人陶醉。

而對於對電影《花樣年華》的剖析。在這裡強烈推薦一篇影評。相信大家看過之後都會對《花樣年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都能夠在作者的視角帶領下溫故知新。

瘋狂鑽石(寫於2002年)
http://www.mtime.com/my/wzcjojo/
http://wzcjojo.spaces.live.com/
花樣年華·王家衛電影——十年回憶
瘋狂鑽石 發佈於: 2007-10-26 14:04
查看大圖
花樣年華·王家衛電影——十年回憶
評論《花樣年華》本應是至少一年以前的事,之所以現在才決定寫一篇關於《花樣年華》的文章,是因為一直以來,我沒有任何信心將我的觀點令人信服地表達出來,尤其是以純文字的方式來表達。即使是我邊看電影邊向朋友解釋,也僅有很少的朋友同意我的觀點。所以我費了點兒心思,加了幾幅插圖,希望能說得盡量清楚一點。但即便如此,我也沒有指望哪怕是任何一位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同意我的觀點,我不期待得到任何人的認同。(瘋狂鑽石@mtime原創)
王家衛影迷也看不懂的王家衛電影
看過不下十篇關於《花樣年華》的影評了,大家談論它的懷舊,談論它的音樂,談論它的攝影,談論張曼玉的旗袍,談論梁朝偉的影帝頭銜,談論王家衛……唯獨沒有人談論過《花樣年華》的情節,至少沒有人深入談論過。當然大家都明白這是一個關於婚外戀的故事,但是故事情節的脈絡卻沒有人詳細討論過,這對一部電影來說是很悲哀的,畢竟情節是一部電影最基本的元素。但王家衛的電影太特殊,很多非王家衛影迷認為王家衛電影根本無情節可言,而王家衛影迷是以能看懂王家衛電影的情節為傲的。而《花樣年華》的電影語言簡練到了極致,以至於連絕大多數王家衛影迷在面對它時也顯得不知所措。《花樣年華》是遭到絕大多數王家衛影迷唾棄的,「看不懂」不能不說是原因之一。這是一部王家衛影迷也看不懂的王家衛電影。
查看大圖
王家衛的影迷也看不懂的王家衛電影
當然,對大部分人來說,看不懂也無所謂,體會體會感情也就可以了,但是我敢說,如果你沒有看懂《花樣年華》的情節,那你就無法真正體會它所表達的感情。
其實《花樣年華》的情節並不複雜,造成它如此晦澀的原因大概有這三點:
第一個原因,王家衛。《花樣年華》是一部由梁朝偉的表情來推動情節發展的電影!這樣的電影也許是前無古人的。很難想像梁朝偉的幾個眼神就構成了影片情節的支架!而這當然是王家衛的構思。很多人對梁朝偉得到戛納影帝感到很不屑,說他憑本色演出就拿了個影帝,或者說這個影帝頭銜是戛納評委補償給他的,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很遺憾——你根本沒有看懂梁朝偉在《花樣年華》里演什麼。如果你願意再看一遍《花樣年華》的話,我建議你什麼都別管,注意看梁朝偉的表情就行了。(瘋狂鑽石@mtime原創)
更絕妙的是,《花樣年華》的不少重要情節都是在那幾段MTV式的場景中交代的。恐怕這幾個場景出現時大部分觀眾都趁機打個盹或是陶醉在美妙的配樂中,而無暇去理會銀幕上男女主人公的一舉一動了。
查看大圖
梁朝偉的表演是《花樣年華》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個原因,「剪刀手」張叔平。《花樣年華》的鏡頭已經到了少一個鏡頭則太少的地步了,張叔平在《花樣年華》里除了把能穿上的旗袍都穿在張曼玉的身上外,還把所有能剪的鏡頭都剪掉了。
舉個例子,周慕雲約蘇麗珍吃飯,只有兩個鏡頭,王媽接電話——餐廳見面。中間沒有任何過渡。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如果換成一般的導演和剪接,這可能需要以下這組鏡頭才能把這件事交代清楚:鈴響——王媽接電話——叫蘇麗珍接電話——蘇麗珍接電話並與周慕雲通電話——前往餐廳——見面。
還有個例子,蘇麗珍去周慕雲家借報紙,聊起武俠小說:
周慕雲:我有很多武俠小說,要看給你拿.
蘇麗珍:不用了,下回再麻煩你,謝謝.
周慕雲:不謝.
緊接著的下一個鏡頭,已經是另一天了,蘇麗珍穿著另一件旗袍拿著一摞武俠小說來還書了。中間還是沒有任何過渡。
查看大圖
借報紙
查看大圖
還書
電影鏡頭太簡約,對於大多數對電影語言並不敏感的觀眾來說是相當晦澀的了。《花樣年華》的情節本來夠拍成瓊瑤劇,但是在張叔平的剪刀下成了一部看似緩慢實則十分緊湊的電影。
第三個原因,張曼玉。張曼玉光芒太耀眼了,以至於所有的目光都被她吸引。當他和梁朝偉一起在影片中出現時,大家都只注意看張曼玉而忘了留意梁朝偉在幹什麼,很多情節就因為沒看見梁朝偉的某個眼神而被錯過了,留在記憶里的只剩下張曼玉和她的旗袍。這當然不能怪張曼玉,她的確太出色了。(瘋狂鑽石@mtime原創)
查看大圖
你可曾留意這時梁朝偉的眼神?
總之,《花樣年華》的晦澀其實並不在於它的情節,而在於它令人驚嘆的電影技巧。所以請不要說《花樣年華》是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它的內容很豐富,只是藏得太隱秘罷了。
好了,我要開始「肢解」《花樣年華》了。
《花樣年華》——愛、復仇與懺悔
《花樣年華》講的是一個關於復仇與懺悔的故事,請不要誤會,這並不是一部驚險片,《花樣年華》當然是愛情電影,只不過它的大部分篇幅在描述的是梁朝偉復仇的故事。或許說得更恰當一些,《花樣年華》所描述的是復仇過程中愛與恨的矛盾以及其後的懺悔。這也許和你所了解的《花樣年華》相差太遠了。
還是讓我們一起回到《花樣年華》的情節中去,來重新體會一下王家衛這個讓人費解的故事。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她一直羞低著頭,
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掉轉身,走了。
周慕雲、蘇麗珍兩家人一起搬家,成了鄰居。蘇、周二人先後發覺周太太和陳先生(蘇的丈夫)有染,但一直沒有完全確信,直到有一次周看到蘇有一個和他太太一樣的皮包,於是把蘇約出來吃了頓飯,把話說明了。
蘇麗珍說:「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樣開始的....」——於是他們各自演起對方的配偶,開始「表演」周太太和陳先生「是怎麼樣開始的」。
「表演」之一:
蘇麗珍:你這麼晚不回家,你老婆不說你?
周慕雲:已經習慣了,她不管我...你呢?你先生也不說你?
蘇麗珍:我先生早就睡了.
周慕雲:...今天晚上別回去了.
蘇麗珍:我先生不會這麼說的.
周慕雲:那他怎麼說?
蘇麗珍:反正他不會.
(兩人再次來過)
蘇麗珍:你這麼晚不回家,你老婆不說你?
周慕雲:已經習慣了,她不管我...你呢?你先生也不說你?
蘇麗珍:我看他早就睡了.
(蘇用手撫摩周的外衣)
蘇麗珍:我真的說不出口.
周慕雲:我知道.....事到如今,誰先開口已經無所謂了.
蘇麗珍:你知道你老婆是個怎麼樣的人嗎?
(蘇離開周離去)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表演」之一
數日後,周與蘇在一間餐館吃飯。
這是最體現張叔平「快刀手」風格的段落——你是否注意到,這一段里他們其實吃了兩頓飯!
第一頓飯:
蘇麗珍:你幫我點,我想知道你老婆喜歡吃什麼.
周慕雲:....那你先生喜歡吃什麼?
(周給蘇盤裡放了些調味品)
周慕雲:吃的慣嗎?
蘇麗珍:你老婆挺能吃辣的.
查看大圖
注意周和蘇的服裝
第二頓飯:(鏡頭一轉,其實已經是過一段時間後的另一頓飯了!)(瘋狂鑽石@mtime原創)
精妙的蒙太奇:鏡頭一轉,蘇已換了套旗袍!
再看他們對話:
蘇麗珍:今天幹嗎打電話給我的公司?
周慕雲:我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蘇麗珍:你倒挺象我先生的...油腔滑調.
——他們的關係似乎已更進一步,而且他們還是在「表演」周太太和陳先生,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查看大圖
再看下一幕:
(周和蘇在車上)
蘇麗珍: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
周慕雲:怕你不高興嘛.
蘇麗珍:那以後再也不要打給我.
看起來是吃完飯後回家,其實這應該是很多天後的事了。他們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也可能還是在「表演」。)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他們又「換」了套衣服(周的眼神是不是越來越讓人感到不安了?)
周收到一封他太太從日本寄來的信,周和蘇意識到周太太和陳先生已經一起住在日本了。
蘇麗珍:「你猜他們現在在幹什麼?」
鏡頭一轉: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表演」之二:「他們現在」正在乾的事。——這裡本來有一段床戲,被王家衛剪掉了,只留下這一個鏡頭,剪得好!你可以理解為——周和蘇什麼都沒做,這段「表演」沒有「演」成,用蘇麗珍的話說,就是「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周慕雲病了一場,病癒之後周與蘇在街上邂逅。周邀蘇一起寫武俠小說。
查看大圖
開始寫作前心事重重的周慕雲
周與蘇合作寫武俠小說,孫太太一家與顧先生一家外出吃飯回來,顧先生大醉,蘇怕引起鄰居閑話,在周家沒敢出門。
查看大圖
第二天晚上,她才換上周太太的鞋,假裝從外面回來。
查看大圖
留在周慕雲家的蘇麗珍的拖鞋
我先在此打住,來說一說周慕雲的心理歷程。一開始,他好奇,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和蘇麗珍也是同病相憐。後來,隨著周太太和陳先生的情況日漸明朗,好奇轉為嫉妒,恨心漸起——他要開始報復了!找不到陳先生,恨屋及烏,他只有向蘇麗珍報復。向女人報復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讓她愛上你,然後把她拋棄。
蘇麗珍走後,周慕雲在家裡抽了一支煙:
查看大圖
這個不被人注意的鏡頭王家衛用了他那種經典的斷斷續續的慢鏡頭,這是有意的。看來看去,周慕雲都是在這裡醞釀了他的「復仇計劃」——征服,然後拋棄。
周的計劃得以實施的一個前提是:他也感覺到蘇麗珍有點兒開始喜歡他了。這從前面的周生病時蘇給他煮了芝麻糊這段可以看出來。就算周不一定知道蘇是有意的,但從病後與蘇邂逅時蘇的反應,周應該能感覺到點什麼。(瘋狂鑽石@mtime原創)
周的計劃很簡單:借寫小說之名,在外面租間房,並繼續邀蘇一起寫作,為兩人在一起創造更方便的環境。只可惜,蘇麗珍沒有接受他的提議。看一看他們對話:
蘇麗珍:幹嗎無緣無故請我吃飯?
周慕雲:今天收了稿費,你的那份又不肯要,只好請你吃飯.
蘇麗珍:其實關我什麼事?我只是在旁邊打打邊鼓而已.
周慕雲:過一陣我可能會多寫一家報紙...今天有人打電話來約稿.
蘇麗珍:是嗎?那麼急,你應付的了嗎?
周慕雲:所以想找個地方.
蘇麗珍:幹什麼?
周慕雲:寫東西啊.以後你過來方便一點,雖然我們之間沒有什麼,但我不想別人誤會,你...你覺得怎麼樣?
蘇麗珍:何必要浪費錢呢?....其實全都是你自己寫的,何必多此一舉呢?
查看大圖
「何必多此一舉呢?」蘇麗珍沒跨出這一步。
所以周的計劃落空了。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計劃落空。周慕雲在露出短暫的失落表情(上)後,很陰沉地望著蘇麗珍的背影(下)。
周慕雲需要補救他的計劃,他的補救計劃也很簡單:玩失蹤。因為他相信,蘇麗珍是希望跟他在一起的,只是她沒有勇氣這樣做,她需要被「推動」一下。所以周索性躲起來,這樣反而能讓蘇麗珍主動來找他。
於是,周慕雲在他的新住所「躲」了起來。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先在窗前(我也不知道這是窗還是鏡子,我暫且認為這是窗子吧)看了一下,然後冷笑!
周慕雲「失蹤」幾天了,蘇打電話到周的單位,周的同事也不知道他在哪裡,蘇很焦急。終於,周給蘇打了個電話:
蘇麗珍:「喂...你在哪裡啊?......」
查看大圖
蘇麗珍很焦急地趕往周的新住所
而這時在新住所里的周慕雲呢?沉著臉站在窗前——
聽見蘇按的門鈴聲後,低下頭——
查看大圖
笑了——
查看大圖
看不出來是冷笑還是苦笑,我想兩者都有吧。冷笑是因為計劃成功,苦笑是因為也許他現在就有些猶豫了:「這樣的報復有必要嗎?」——他是不是也發覺了在他心底其實藏著對蘇麗珍的另一種感情?
與周見面(被張叔平或王家衛剪掉了)後,蘇從周的房間里出來:
蘇麗珍:我明天再來看你.
周慕雲:不用了,我休息一會就好.
蘇麗珍:沒關係,就一會嘛,我給你買點吃的,你想吃什麼?
周慕雲:隨便.
蘇麗珍:那好,我走了,你早點休息.
周慕雲:回去打個電話給我...你不用說話,響三下就好.
蘇麗珍:...好.
周慕雲:...我沒有想到你會來.
蘇麗珍:...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明天見.
查看大圖
「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
蘇麗珍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但是……
查看大圖
本要離開的蘇麗珍在走廊盡頭停住了,停了很久。鏡頭一轉(又是典型的張氏蒙太奇):
查看大圖
在周慕雲的新住所里,周慕雲站在窗前,還是帶著那種陰沉的眼神。而他身後,蘇麗珍正在寫作。雖然蘇麗珍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但是,事實正好相反,她還是留了下來,幫周寫小說。周的補救計劃成功了,蘇麗珍落入周的「圈套」。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此時蘇麗珍可以說是沉浸在幸福中,殊不知周慕雲是在報復她,她對周慕雲的愛多一分,周勝算的把握就多了一分——她天真的就像是個孩子。(瘋狂鑽石@mtime原創)
而此時的周慕雲呢?——
查看大圖
寫著寫著,偷偷瞥了蘇一眼。還是這種眼神!
在周的新居,兩人想像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模仿張先生從日本回來後的情景進行對話。(「表演」之三)
蘇麗珍: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個女人了?
周慕雲:你有毛病啊...誰跟你說的?
蘇麗珍:別管是誰,你外面是不是有個女人?
周慕雲:...沒有.
蘇麗珍:你不要再撒謊了,你看著我...你看著我...我問你外面是不是有了女人了?
周慕雲:是啊...
(蘇輕拂了周的臉一下)
周慕雲:...你是怎麼回事啊?他已經在你面前承認外面有個女人了,你還打這麼輕?
蘇麗珍:我沒想過他會這麼回答...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周慕雲:再來一次吧.
(兩人再次來過)
蘇麗珍: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個女人了?
周慕雲:你有毛病啊...誰跟你說的?
蘇麗珍:別管誰說,你是不是有女人了?
周慕雲:...沒有.
蘇麗珍:不要騙我,你告訴我,你外面是不是有女人了?
周慕雲:是啊...
(蘇凝視周片刻,默然)
周慕雲:你沒事吧?
蘇麗珍: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伏在周肩上哭泣)
周慕雲:試試而已,又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他也不會承認...沒事的,別這樣.
(蘇仍舊在周肩上哭泣)
查看大圖
「表演」之三。「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
(這其實是為最後一次「表演」作鋪墊的。)
蘇麗珍經常很晚回家,這被房東孫太太看在眼裡,她被孫太太數落了一頓。於是蘇打電話給周:
蘇麗珍:我想我這一陣子都不會過來了.
周慕雲:為什麼?
蘇麗珍:昨天晚上回來,讓孫太太損了幾句.
周慕雲:她說什麼?
蘇麗珍:不想提了...我們最近還是少見面吧.
就這樣,周慕雲本進行得很順利的計劃因為孫太太的干擾而遭到重大挫折。
查看大圖
不能見周慕雲,蘇麗珍在家裡心事重重
而這時的周慕雲——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看他的表情——他要破釜沉舟了!
計劃不能再受挫了,周慕雲要使出「殺手鐧」了。
周打電話到蘇的單位找她,蘇沒有回電話。
大雨傾盆,周遇見避雨的蘇——
蘇麗珍:...你找過我?
周慕雲:還以為你同事忘了告訴你...本來想找你買張船票的.
蘇麗珍:你要到外地去嗎?
周慕雲:阿炳寄了很多信過來,說他那邊缺人手,要我過去幫他.
蘇麗珍:打算去多久?
周慕雲:不知道,去了再說吧.
蘇麗珍:怎麼會突然間想去新加坡了呢?
周慕雲:換個環境...省得聽那麼多閑言閑語.
蘇麗珍:...我們自己知道沒什麼不就行了?
周慕雲:本來我也這麼想,所以不怕別人說什麼...我相信自己不會跟他們一樣的......可是原來我會...我知道你不會離開你先生...我想走開.
蘇麗珍:我沒想過你真的會喜歡我.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對話中,周慕雲的眼神一直飄忽不定,不敢直視蘇麗珍,心虛得很;而蘇麗珍對周要走的消息顯得不知所措。本來是她自己害怕閑言閑語而不敢見周,當聽到周要走的消息後卻勸周「我們自己知道沒什麼不就行了」。
查看大圖
「我沒想過你真的會喜歡我。」
正好相反,沒想到會真的喜歡上對方的正是蘇麗珍自己。
她還是天真得像個小孩子一樣蒙在鼓裡。
對話繼續:
周慕雲:我也沒想過...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現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我還以為自己沒什麼...但是我開始擔心你先生什麼時候回來...最好是別回來...我知道我這麼想不對...你能不能幫我個忙?
(周慕雲這句話說的恰恰是蘇麗珍的心事——「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我還以為自己沒什麼...但是我開始擔心你『太太』什麼時候回來...」)
蘇麗珍:什麼?
周慕雲:我想有個心理準備.
蘇麗珍:......
查看大圖
「我想有個心理準備。」
於是,他們又開始「表演」——他們「表演」是當陳先生從日本回來,他們被迫分手時的情景。
周慕雲說的「我想有個心理準備」的意思就是說他想現在就體會一下當陳先生回來,他們被迫分手的心情。而他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讓自己,而是讓蘇麗珍提前體會失去自己的心情!(瘋狂鑽石@mtime原創)
讓蘇麗珍體會到失去自己的巨大痛苦,這樣讓她徹底地愛上自己——這就是周慕雲的「殺手鐧」!
來看看他們的「表演」之四:
蘇麗珍:你可不可以以後不要再找我了?
周慕雲:你先生回來了?
蘇麗珍:是...我是不是很沒用?
周慕雲:也不是......那我以後不找你了...好好守著你先生.
查看大圖
在「表演」時,周慕雲的眼神仍是很心虛。
查看大圖
「虛擬」分手
查看大圖
「虛擬」分手後失魂落魄的蘇麗珍。周的目的得逞了
——無疑,蘇已深深體會到那份分手後的痛苦。
鏡頭一轉:
「表演」結束,周慕雲回來了,蘇麗珍在周懷裡痛哭——
查看大圖
上回表演時,蘇麗珍說「我沒想到原來會這麼傷心。」而這次,她無疑要傷心得多。她已體會到,失去周慕雲也許是她最承受不起的事。
而周慕雲,雖然他在安慰蘇:「別這樣...別傻了,說說而已...不要哭了...這又不是真的...」而他的表情!!——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
計劃成功的快感和一種莫名的失落還有隱約的不安一起出現在他的臉上。不知道在他的心裡,哪一種感情更多呢?他是不是有些良心不安?他是不是也忽然意識到自己也已經愛上蘇麗珍了?畢竟他們曾經同病相憐,畢竟蘇麗珍這麼愛他。
(單憑這個表情,梁朝偉就夠格拿戛納影帝!——可惜,這個表情被大多數觀眾忽略了。)
在回去的車上——
蘇麗珍:今天晚上我不想回家了...
她把頭靠在周的肩上,周有些猶豫地握起蘇的手,幸福感又回到她的臉上——她徹底愛上周慕雲了,周的計劃只差最後一步。如果這時候將蘇麗珍拋棄,那對她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
查看大圖
我想至少有99%的觀眾在看到這個畫面時都把目光集中在蘇麗珍身上,而沒有留意周慕雲的表情。他的臉越發陰沉了,他後悔了嗎?
(在周的家中)
電台:陳美儀點給好朋友權仔和雯雯,祝蜜運成功.又點給同屋的張太太收聽,祝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位在日本公幹的陳先生點這首歌給他的太太欣賞,祝她生日快樂,工作順利. 現在請大家一起欣賞,周璇唱的《花樣的年華》。
查看大圖
這是他們在一起的最後的「花樣年華」。
(蘇的公司...電話鈴響,周慕雲打來的)
周慕雲: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查看大圖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這是計劃的最後一步,周慕雲先邀蘇麗珍一起走,然後自己不辭而別,把她拋棄!
這時的周慕雲,在自己住所的窗前——
先是沉著臉沉思了很久,
查看大圖
然後,又笑了,
查看大圖
還是那樣,復仇的快意和失去蘇麗珍的失落交織在他的臉上,讓人分不清這是苦笑還是冷笑。無疑的,周慕雲意識到他自己也愛上蘇麗珍了。但是事已至此,還能挽回嗎?
最後,看了這間充滿回憶的房間最後一眼,轉身離開了——
查看大圖
而這時還蒙在鼓裡的蘇麗珍正從家裡趕來——
查看大圖
而到了周的住所,才發現這裡已人去樓空,她這才明白自己被無情的拋棄了。
查看大圖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她默念著周慕雲留給她的最後一句話。
一年後,新加坡
新加坡的這段情節本來十分簡單,但這個「可惡」的王家衛居然用倒敘來拍這段故事。如果按照正常的順序,這段故事是這樣的:
周慕雲已在新加坡的星洲日報當編輯。而已離婚的蘇麗珍來到新加坡,悄悄「潛」進周慕雲在新加坡的家,抽了一隻煙,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唇印,
查看大圖
然後,給周慕雲打去一個無言的電話,
查看大圖
臨走時,她帶走了一年前留在周慕雲家裡的那雙拖鞋。這是不是對周慕雲的一個小小的「報復」呢?這雙拖鞋被周慕雲作為蘇留給他唯一紀念品帶到了新加坡。我想,就從這雙拖鞋,蘇也應該能感到周對她的感情決不僅僅是仇恨。
查看大圖
也許單憑這雙拖鞋,蘇麗珍就已原諒周慕雲了。
周回到家裡,他發現拖鞋不見了,然後發現了那截留著唇印的煙蒂,他知道蘇來過,那個電話是在她在他家裡打的。(瘋狂鑽石@mtime原創)
(而王家衛是這樣拍的:先是周找東西——發現煙蒂,讓大家看的一頭霧水,然後再按順序拍這段故事。)
四年後,香港
周慕雲回到故居,與已為人母的蘇麗珍擦肩而過。
那個時代已過去,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同年,柬埔寨吳哥窟
周慕雲向一根柱子上的洞里傾訴著自己的秘密。他的秘密是什麼?我想無非是對多年前那場復仇的懺悔和對蘇麗珍的真實感情吧。
查看大圖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的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終於說完《花樣年華》的故事了。也許在我的解釋下《花樣年華》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我想說的是,它不是一部關於復仇的懸念片,這仍是一部愛情片,它表現的重點仍是人物之間的感情糾葛,從我的解釋中也不難體會到這個復仇計劃的矛盾與無奈。只是我從中選取了一些片斷來著重描述,一些淺顯的片斷和一些愛情戲被我略過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也不是我擅長的。我有所側重地講完這個故事,但我絕不是捕風捉影。@mtime原創)(瘋狂鑽石


電影真的不矯情,算是王家衛最幽默的一部電影啦。如果一部電影到處都是幽默,怎麼也稱不上矯情吧,再說,還有電影能比《東邪西毒》矯情?

其他好的地方很多人的解讀我都看過,看得越多遍後來我發現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個原因是電影英文名叫 In the Mood for Love。


看了樓上那麼多答案,之前也看了豆瓣上那麼多影評,真是千人千面。
我覺得花樣年華好就好在,
它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和極簡的台詞情節講了一個故事。
而剩下的,都交給了聽故事的人。
這種技法,叫留白。


這部電影信息量確實是非常大。

首先你覺得這只是一個出軌未遂的故事。

後來發現這可能是一個出軌已遂的故事。

再往後看,這裡面還有故事。

看上去,電影在拍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故事,但是其實也把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的故事拍了,然後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故事導演又拍了兩遍,讓大家有不同的解讀,有的說這是出軌未遂,有的說這是出軌已遂。

這樣算下來,這已經講了三個故事了,簡直是90年代的《少年派》啊。

到這裡沒完。

電影沒給出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的正面,就是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都是很沒有定型的,甚至可以說千千萬萬的人的樣子。

這不就是知乎上那些諸多知友講述的自己的男女朋友出軌的故事的一種代表嗎?

大家看電影的時候很容易被電影帶動,覺得周慕雲和蘇麗珍之間才是真愛。

但是實際上,難道最初周慕雲夫婦和蘇麗珍夫婦之間就沒有愛情了嗎?

可是他們這兩對夫婦為什麼又走到這一步的?

是不是如果當初搬家沒有住在一起就不會有人出軌?

或者如果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沒有先在一起,周慕雲和蘇麗珍也根本不會再一起?

我們在人世間的命運,是不是就是如此的荒誕戲劇化和命運隨機化?

你所走到的現在,都是由無數個偶然構成的?

我每次在知乎上看到關於和自己的前任分手的故事,都在下面留言問一句:那當初又是怎麼開始的呢?

是當初對方吸引你的特質不再存在,還是那些特質根本就沒有存在過都是幻想出來的,發現真相的你因此決定放棄對方?
還是那個吸引的特質後來和其他的缺點相比不足以克服,也就說吸引力不及排斥力,因而最後決定放棄?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大家牽手的太容易而分手得更容易。

我聽過的一個最無厘頭的喜歡對方的理由是:他忘不了他前女友這一點讓我覺得他很長情,所以很吸引我。

最後果不其然,那個男的還是去找他前女友去了。

回到電影本身,這個電影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得不到的失去的情緒,從而讓我們在觀後悵然若失。

而如果沒有過這份情愫的人,恐怕就很難在這部電影里獲得共鳴。

就像很難想像李逵這樣的人會喜歡王家衛的電影一樣。


《花樣年華》是一部用懸疑片手法拍成的愛情片。懸疑片的所有技巧都建立在精準的視聽語言與嚴密的敘事結構之上。

同時這是一部減法電影。別的導演使勁拍的王家衛統統剪掉,別的導演不拍的王家衛使勁拍。因為:好的導演,話只說一半,剩下一半交給視聽語言完成。


。。。。


好的地方答案基本涵蓋了。我個人很喜歡內斂含蓄的電影,像《情書》、《花樣年華》,因為導演不會直接用疊加台詞的方法來詳細地說明情節為何要這樣發展(即使王家衛拍過能讓我們看一遍就理解的片段,後來成片里也被文藝剪刀手張叔平卡嚓了),看到最後我們才會恍然大悟,噢,原來是這樣的。一千個觀影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這樣能引起探討(比如花樣裡面周慕雲對蘇麗珍究竟是復仇嫉妒還是真情實愛)的電影才會讓觀影者印象深刻,繼而成為傳世佳作。

看了消失的四回合,我認為還是刪了好,沒刪的話放在電影里感覺會破壞其美感神秘感,增添不少婚外情的味道。。


優雅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卧虎藏龍》?
如何評價電影《北京愛情故事》?
如何評價高圓圓的演技?
哪些英劇可以稱為「神作」?
怎麼理解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華語電影 | 王家衛(導演) | 花樣年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