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時候播放所謂「專用」的背景音樂有用嗎?

有種產品叫「學習背景音樂帶」,我小時候買過,價格不菲。
長大後在網路上發現那些都是著名的古典交響樂。
當時學習的時候聽沒達到什麼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有的話可能也是我的心理作用

從科學的角度上講,聽古典交響樂有讓人集中注意力到另外一件事上的功能嗎?


不好說這對學習是否有用,但我可以肯定的說對我工作很有用。

人往往不能思考太多的事情,但是人又很難專註於一件事情,更多的時候我就是需要同時想兩件事情。。。如果沒有背景音樂,那麼工作的時候就會同時去想其他的,諸如微薄,諸如新聞,等等,這些事情都對工作效率有更大影響。但如果有背景音樂的存在,那麼我工作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專註,因為思維中的空閑線程已經被音樂佔據了,然後主線程可以安心工作。

當然,這裡面的內容都是純音樂,所以無需購買,直接自己找一些靠譜的純音樂過來即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音量一定要小!小到什麼程度呢?小到如果有人說話,這音樂就完全無人能夠覺察到其存在。如果用量化的解釋,對我來說,就是 45 分貝。

那些認為無用的,我想,要麼是本身很自律,思想不容易開小差,所以根本不需要利用音樂去佔據空閑思維。要麼是音量開得太大。因為以我的經驗,音量達到 55 分貝或者更高,就會明顯影響效率了。

當然,以上只是經驗而已,對每個人來說,會有不同。


心理學上有場依存和場獨立兩種

你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

具體的在《當代教育心理學》 P58~59
(下面是自己整理的)
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
所謂場,就是環境,心理學家把外界環境描述為一個場。把受環境因素影響大稱為場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環境因素印象稱為場獨立性。
兩種場定向對社會性線索和學習強化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場依存性的人注重學習環境的社會性、較易與接受別人的暗示,他們學習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場獨立者在內在動機下學習是,常常會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數學成績上的表現較為優異。
場依存性者對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感興趣,場獨立性者在數學與自然科學方面更為擅長。

找到一份果殼的科普文章: http://www.guokr.com/post/95693/


謝邀。
先回答。因人而異。但是理論上來說,音樂有助於記憶是有理論根據的。

1. 學習音樂有助於增強對語言的記憶力:http://www.cuhk.edu.hk/ipro/981124c.htm(為實驗過程,為NATURE收錄)

2. 音樂是增強記憶力的工具:http://improve-yourmemory.com/?p=48

音樂可以改善機體的狀況,促進思維的發展,使記憶深化。因為人體的大腦是巨大的信息貯存庫,是記憶和思維的重要器官。聽一些輕鬆愉快的抒情音樂,能使人體內一些有益的化學物質,如乙酚膽鹼釋放量增多,乙醯膽鹼是細胞之間信息傳遞的一種主要神經遞質,它對改善記憶有著明顯的效果。

3. 大腦的腦波分布:http://scuky.net/thread-15146-1-1.html或者http://www.iliyu.com/source/15807/,或者自行搜索巴洛克音樂,記憶等關鍵詞就可以找到相關內容

α波,是指人大腦里的一種波長。我們人的大腦有四種波長,當神經細胞活動的時候,就會產生像電波一樣的波動, 因為人們的意識和狀態不同,波動的頻率也不同,根據不同的頻率,腦波可以分為α波、 β波、θ波等。頻率在8一12赫茲間的α波,出現在人們情緒穩定,愉快,舒適的休息或冥想的時候. α波具有強化吸收,整理和記憶信息的機能,所以在課堂上,如果孩子大腦調整到α波狀態,他的注意力就會非常地集中,記憶力也處在最佳狀態,對老師所講的每 一個問題他都能理解,並且記住,思維也會非常敏捷,反應非常地迅速,並且經常有靈感出現。而β波的頻率是在13一30之間,人的大腦在感到厭煩或恐懼時, 就會處於緊張狀態,有很多平時學習好的孩子一到關鍵性考試時就發揮失常,這大多因為大腦過於興奮或緊張導致的.人們感到焦躁或不安的時候,大腦就處於β波 狀態.這時人的行動力雖然敏捷,但由於腦力的下降,注意力很難集中,記憶力也明顯下降,而且不容易產生有創意的想法。

而特定的音樂能讓大腦進入適合學習的α波。比如歐洲時期的巴洛克音樂。
推薦歌單: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275474.html

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G弦上的詠嘆調
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哥德堡變奏曲》(我的最愛)
《英國組曲》
《德國組曲》
《法國組曲》
《平均律鋼琴曲集》
《b小調彌撒》
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
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
紅髮神父(維瓦爾第):
《四季》,這是最常見的,其他的我沒聽過
亨德爾:
《水上音樂》
《彌賽亞》

相關的還有莫扎特效應等說法:

大學生聽音樂,然後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大學生在聽了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比如,「與聽放鬆指令和不聽音樂時相比,聽了音樂的大學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

以上。

不知為何還是有種二道販子的趕腳。看到什麼超級學習法之類的亂七八糟就有種莫名的你在騙人吧這樣的趕腳。
因人而異,不用給自己太大心理壓力和暗示,覺得聽了就非記得住之類的。放輕鬆就好。
像我自己畫圖或者自習就一定要聽歌,一是想讓自己與外界隔絕,另一個是覺得能夠迅速讓自己安靜下來可以進入學習狀態。不過我朋友就堅定認為學習時候聽音樂會分心,再吵的環境也要並也能自己集中精神學習。
私以為,能夠靜下心來就是好好學習的開始,所以,什麼方法能達到這個目的,我覺得都行。
: )


《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P26-27。
其實是安慰劑效應在發揮作用。
237名男女參加了實驗,他們的年齡範圍從18-60歲。首先是前測,通過標準的心理測試和量表測定他們的自尊和記憶力,然後,被試被隨機分配到兩種情景中,其中的一半被試得到閾下記憶磁帶,其他的被試得到閾下自尊磁帶,要求他們定期的聽這些磁帶。五周之後回到實驗室進行後側,研究者並知不知道哪名被試接受哪種處理?
這些磁帶提高了自尊,增強了記憶嗎?這項被控制的實驗結果表明:在任何一個客觀的測量中,被試無論在自尊還是記憶上都不存在明顯的增加。然而,一個非常強的效應確實出現了:那就是預期會獲得幫助的安慰劑效應,研究者增加了另一個獨立的變數。每一組中的一半被試得到誤標記為自尊的記憶磁帶,其他被試則得到放在以及合資中的自尊磁帶。被試相信如果接受了標記為自尊的磁帶,他們的自尊就會增加,或者如果接受了標記為記憶的磁帶,他們的記憶力就會增強——這種現象甚至在當他們聽的根本就是另外的磁帶時也會發生。
這一嚴格的試驗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具體的建議:省著你的錢吧,閾下的自助磁帶所起的作用並不比安慰劑效應更多。


有一本書叫《注意力曲線》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87655/
主要說是人的注意力在外界刺激適中時最好,學的科目刺激小時可以一聽,如果是數學之類的思考就不適合聽了。
=======
補充: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促速煩志,齊音傲僻驕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奠弗用也。


這個的確因人而異,尤其是個體音樂智能上的差異引導對音樂的敏感度不同,當然影響就不一樣了。
這方面在近一個世紀前就有人做實驗了,比如羅扎諾夫的自然發生法,就是利用了音樂的節拍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對個體專註力的影響等等,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台灣引入,劃入《生命教育》體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網上查找相關信息。
根據實驗統計,學習時播放音樂是有條件的——音樂中不能有人聲;音樂旋律起伏小;儘可能和人的主體特徵同頻(比如呼吸、脈搏、心律等等)。也就是說,這類音樂不是用於鑒賞的,所以不應該引起個體情緒上的變化。有官方推薦音樂大家可以嘗試,比如巴洛克風格音樂,我個人及家庭最喜歡的是丹·吉布森的。
還要提醒朋友們,我們在嘗試的時候一定要順其自然,不要刻意為之。而且音量一定要調小,若有若無的狀態最好。我在中學教書的時候,在自習課專門給全班的同學做過,前提是我自己是已受益者。
假如你只是嘗試了一天,甚至只有一小會兒而已,還是不要急於評價有沒有用,以免誤導尋求答案的朋友們。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打開了一個神奇的網頁:

叫做musicForProgramming,對沒錯,給程序猿聽的音樂。畫風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嚇唬誰呢】,其實操作敲簡單,能用到的也就play, pause, stop幾個鍵。

雖然不是程序猿。但能肯定的是,如果把程序猿和翻譯狗關在一個房間里,二者應該不會有太多言語上的交流——你的沉默,我都懂。( ▼-▼ )

現在開電腦幹正事兒的時候都習慣打開它。沒有歌詞,沒有人聲。曲風有點後搖,有點詭異。空靈但不會影響思考,輕飄卻不容忽視,剛剛好。
長此以往,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是:嘿 膽兒肥敢看鬼片了。


因人而異,但跟幾個朋友在聊了這個話題之後總結了幾個共同點供參考:
1.無人聲的純音樂是首選,旋律越簡單越好,有利於更好地放鬆大腦,Eg.古典、民樂、電子
2.如果要聽有人聲的就盡量選擇外語,最好是聽不懂歌詞的,第一能避免自己跟著唱,第二能排除歌詞的干擾

時隔4年的更新!!因為我找到了這麼一個叫Dennis Kuo的少年!!
他低調而有才!學業之餘做做音樂,畫畫圖。Dennis主要製作的就是那些可以在工作和學習時候聽的氛圍音樂, 既可以調節心情又不會喧賓奪主。
讀書的時候放著他的電台感覺效率都變高了!
強烈安利!Dennis Kuo蝦米主頁


其實這跟個人習慣是有很大關係的。如果長期養成安靜的時候容易思考問題的習慣任何類型的音樂都會是噪音,只不過有些聽起來沒那麼令你煩躁而已。那些古典交響樂沒有歌詞,只有悠揚的旋律,旋律還一般平緩(你可以試試諸如歡樂頌、拉德斯基進行曲什麼的聽得讓你只想跟著哼哼),容易心情放鬆倒是對的。另外對於平時沒怎麼聽過交響樂的人而言,讓注意力集中就更顯得不太可能。音樂有能將注意力轉移的功能,但是這個轉移的方向我覺得是不受你自己控制的。


有用, 我每天都用, 因為所處的環境比較嘈雜(我電腦噪音都受不了),音樂能屏蔽掉其他噪音源.
不過,在閱讀一些非常困難,邏輯很複雜的東西時,我會暫定音樂.
試過 古典音樂,覺得不適合,太過抑揚頓挫,容易產生情緒波動.
國語,英語能聽懂所以不適合.
所以我用的是日語,或班得瑞做背景音.那幾百首日語歌聽得滾瓜爛熟,從來不知道唱的啥.


舒緩的,可能讓人鎮靜,也可能讓人昏睡
激昂的,可能讓人煩躁,也可能讓人興奮

只要是能讓你感到愉悅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疲勞,對學習、工作都有正面作用


網上很多人對記憶音樂的正確使用方法存在很大誤解!
什麼是真正的使用方法呢?
其實幾十年前羅扎諾夫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當時不少人誤解了(不過現在還是被人誤解)。不僅僅是邊學習邊聽記憶音樂。還有幾個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因素!
阿爾法波狀態+60節拍+音樂+節奏呼吸+······

一、幾十年前人們的誤解:
1.保加利亞政府的調查
據說,有好幾年,就連保加利亞政府也難以相信他們的兒童竟然那樣出色和聰明。與一些世界上新出現的事物往往道受不平待遇一樣,在一段時間裡,羅扎諾夫和他的同事們的研究受到—輪新的指責和攻擊。保加利亞政府再次組織力對它進行了全面調査。教育部派出好幾個調查組來測驗學生們的成績和教學水平,衛生部派出許多醫生和心理療法專家來檢査學生們的健康,甚至文化部也派出專家來檢查授課中使用的各種技術。為了使這些調査組不參雜個人感倩的因素,專門指定一些羅扎諾夫在學術上的競爭對手參加這些調查工作。
1976年,在保加利亞一次政府工作會議上,政府各部發表了他們關於對羅扎諾夫研究成果的凋査報告及各自的看法。這些報告向與會的保加利亞黨和政府領導人闡明,暗示學習法確實取得了很大成就,應當予以大力支持。
2.加拿大政府
不知什麼原因,當一種開發人的能力的新方法出現時,總會在一些大權在握的專家們中間掀起軒然大波。他們所採取的辦法是先把它一把抓過來,然後再把它置於死絕。例如,當睡眠學習法剛傳入美國時,專家們立刻一擁而上,爭先恐後地試驗它,而不肯先搞清楚怎樣才能正確運用這種方法。他們省去了運用這種方法的幾個關鍵:在朦朧狀態輸入信息,進行放鬆身體的訓練和要求重複的次數。當人們已經睡著或想要入睡時,他們的喇叭整夜地在宿舍中播放課程,接著他們就對頭腦昏昏沉沉的學生進行測驗。用這樣的方法他們當然什麼也沒有學到。於是專家們便斷言,睡眠學習法根本不靈。他們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超級學習法。尤其使人不能容忍的是,某些團體或個人只要覺得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羅扎諾夫學習法稍微沾一點邊,就自我標榜為「羅扎諾夫法」,並被抬出來進行推廣,於是,許多所謂的「奇蹟學習中心」遍地開花。
1971年,加拿大政府聽到一些關於保加利亞超級學習法的報道後,決定為自己的民防系統訓練法語人員。1972年,第一批加拿大人獲准來到索菲亞接受訓練,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我們對暗示法一無所知」,不幸的是,由於保加利亞人採取的保密態度和其它原因,他們走的時候仍然是「一無所知」,與來的時候完全一樣。顯然,他們沒有接觸到真正的羅扎諾夫學習法,而被保加利亞人嘲弄了。
就這樣,超級學習法中的幾個關鍵環節:大腦狀態的轉換,正確的音樂、正確的有節奏的呼吸及與音樂的配合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不見了。他們所接受的教學特點是,不熟練的語言教師帶領鬆散的班級,使用紕漏百出的教學計劃。幾年過去了,他們沒有一次成功地達到超級記憶能力。校方向政府報告說,法語考試結果失敗,教師辭職,學生怨聲載道。但是,加拿大政府在超級學習法上投資了數百萬元的事實卻使美國和加拿大一些公司和大學的教宵家們肓目地認力,加拿大政府一定已經掌握了這個方法的真諦,就紛紛效仿以上那種與羅扎諾夫超級習法毫無相同之處的方法,當然也只能是一無所獲。加拿大政府在引進超級學習法上的慘敗,使許多美國人從此不再去探索這個方法了。

二、一些研究與記憶原理:
1.一種具有特殊節奏的特殊形式的音樂,可以導致人體的放鬆——但是與過去的放鬆有一個顯著的差別,這種音樂誘導的放鬆使大腦仍然處於機敏狀態並可以集中精神。
監控儀器顯示,在進行音樂記憶法時,學生們的身體內產生了一種類似瑜伽思維所產生的狀況,這種狀態據說能夠減輕疲勞,恢復體力,使身體的活動處於一種最有益於健康的水平,腦電波也降到使人精力充沛的α波水平。

實驗室特別研究了巴羅克協奏曲的緩慢樂章。發現具有神奇效力的節奏——每分鐘60拍的巴羅克咅樂,通常有一把低音大提琴象人的脈搏一樣在跳動。當人們聽這種音樂時,身體趨向於按照它的節奏活動,在這種簡單的放鬆形式中,人身體放鬆了,頭腦卻更為機敏,你不必強令自己的肌肉放鬆,也不必故意集巾注意力,你要做的僅僅是跟隨著音樂。隨著亨德爾樂曲的演奏,冥想的效果就會出現,不過,也許在這簡單的時間分割中還有更多的內容。蘇聯心理學家波拉托諾夫發現,僅僅是一個每分鐘60拍的節拍器就可以影響人。在這種節拍下聽到的東西大腦會記得更牢。

2.到底是哪個因素觸發了人的記憶力?學習的毎個環節到底起什麼作用?他們發現,在有節奏地念材料的同時,如果學生跟著有節奏地呼吸,記憶鞏固程度就能躍升到百分之七十八。反之,記憶鞏固程度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假如在學習階段對這種學習法充滿信心,還會使記憶鞏固數值更高。實踐證明,當人們的身體處於一種鬆弛狀態時,人們有可能迖到超級記憶狀態,要比平常學習快好多倍。

有節奏地呼吸,特別是屏氣,可以極大地幫助你集中注意力。正如《呼吸的科學》的作者拉瑪杏?瑞卡在書中寫道,「通過有節奏的呼吸,人可以使自己與大自然一起和諧地振動,同吋開發出自己的潛在能力」。
那麼究竟怎樣呼吸才能幫助學習呢?人必須通過協調呼吸與脈搏,使自己的身體進入大自然的振動從而和意識協調起來。當進入協調和同步後,就將具有更多的智力和其它能力。在超級學習法中,呼吸必須有節奏,大約和緩慢的脈搏節拍相當,這時呼吸只要跟著念材料的節奏就行了

羅扎諾夫研究了節奏和學習的關係,如果學習材料的輸入間隔時間是1秒鐘,則記住率是百分之二十;間隔是5秒鐘的記住率是百分之三十;間隔是10秒鐘的記住率是百分之四十。所以,羅扎諾夫以10秒左右為間隔,使用連續而單調的音樂節奏,以求打開人們大腦的記憶之窗。
節奏和呼吸都是超級記憶法的核心。衣阿華州的研究人員將這些方法中的成分逐一分解,對它們進行了單獨試驗。當人們跟著有節奏地念材料有節奏地呼吸時,就使學習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近1倍。

3.冥想可以幫助你!
阿爾法腦波有三種:快波,中波,慢波。
中波的記憶力最好,最持久,最能成為長期記憶!
慢波靠近西塔波,人容易睡著,效果不好。
快波靠近貝塔波,效果也不大好,就算記住了,也容易忘記。


Calm這個網站聽了好幾年了


我用過,但是要用聽不懂歌詞的,並且節奏較快且單曲循環,最主要的任務是隔絕外界的聲音。最後的境界是感覺不到自己在聽歌,營造一種氛圍,這個是我的目的。


有些東西不應該單純的用科學與否來解釋。個人習慣而已。你覺得ok就好。


臨考試複習時,我會聽一些輕柔的純音樂,效果還行……


我試過這個,對本人來說一點用都沒有,學習的時候還是專心學習的好,平時的時候聽點古典還是有助於 注意力集中的。


個人觀點:純屬扯淡。2字:沒用。
如果你想知道是不是,你自己試試就行,沒必要去看那些「偽」科學論斷。因為他們也沒有把每個人做一次實驗。


一心不得而用,我只知道我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才能認真學習。我認為一個人只有內心獲得寧靜的時候做起事來,效率才會高。聽音樂時,音樂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沒有必要去花錢買那些所謂的產品。如果說沒有因為你無法學習,那隻能說你根本就不想去學習。


我的經歷告訴我,是有用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細微但是高效有用的習慣?

TAG:音樂 | 心理學 | 大腦 | 高效學習 | 背景音樂(B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