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元店」是怎麼生存的?

現在大小城市裡都能見到一些2元店,店內的商品一律2元。但是個人總感覺其中大部分商品的價值超過2元了,請問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描述不太準確,歡迎朋友們補充說明。


本人曾經在一家2元店加盟總部工作過不到兩年的時間。2元店前身是1元店,2002年開始嶄露頭角,真正的火起來是2005年-2008年這段時間。當時正趕上加盟行業火爆的時候,我所在的公司加盟店全國前前後後上下開了2000家左右,國內遍地開花,國外連越南和緬甸都有。公司的老闆從一窮二白,到身價千萬,現在據說是搞投資了。

根據實際工作的經驗,簡單說一下2元店的盈利手段,其實主要來以下幾個方面:

1、售價2元,依然有較高的利潤。
當時公司給加盟商供貨價格每件從0.3元 - 1.8元不等,其中1.2元以下的商品佔據較大比例。這樣公司還是賺錢的,有些加盟商會自己到當地的小商品集散地批發貨品,有的貨品甚至能拿到0.1元的低價。

2、產品種類繁多,總有一種適合你。
公司產品分為飾品和百貨兩個大類,涵蓋了流行飾品、兒童玩具、卡通文體、居家用品、迷你靚妝用品、時尚禮品、日用品等十幾個系列,1000餘種商品,琳琅滿目,進去以後轉一圈,總有一種適合你。普通的小店上不全,也有幾百種,就是雜貨店。


3、低價提高了購買慾,走量容易。
當時我們的加盟店有句口號叫:"2元錢不算貴,不用回家開個會;2元錢不算多,去不了香港,去不了新加坡;2元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這種定價很容易的提起了消費者的購買慾。由於商品價格便宜,所以很多時候,顧客進了店基本沒有空手出去的。所以,只要口岸選得好,人流比較大的地方,商品走量很快,利潤自然就高了。

4、產品擺放有講究,抓住眼球很重要。
超值的產品一般要放到醒目的位置,顧客看到這些產品會產生「這種東西才賣兩元太超值了」的念頭,往往接下來選購的時候,就形成了先入為主的心理狀態,會不由自主的多選產品。

08年的時候,當時的加盟商中好的一年大概能凈掙10W - 20W,非常懶的不太打理店面東西擺得亂七八糟都落一層灰的,一年也有2W - 3W的純收入。


由於已經離職很久,手頭沒有現成的統計數據了,只是根據記憶陳述。
後話:現在大部分的兩元店都開始轉型了,轉型為4元店、8元店、10元店了,火爆的勢頭已經下去了,不過這種模式有很多閃光點值得借鑒。


2元店不僅能生存,還有「暴富」的門道。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就湧現出大批百元店(相當於RMB5塊),歐美雖然經濟發達但這一模式也有很多成功範例。

發展到今天,國內X元店更是遍地開花,就算在互聯網+風氣滾滾的今天,仍舊殺出個2年開1100家店創50億營收的名創優品。

所謂X元店,指的是主打商品定價為X元的線下小商店零售店,定價1元就是1元店,2元就是2元店,9.9就是9元店,以此類堆。

主要品類為生活日用品,例如工藝品、時尚飾品、家居裝飾、學生文具、家用小電器、辦公用品、化妝用品、玩具禮品、廚房用品、日化用品、清潔用品、女性用品等。

選址常常位於人流量大的鬧市。

一般人通常認為這類店盈利模式就是薄利多銷,實際上,以上結論大錯特錯,時至今日,X元店早已架構出自己的一套暴利走量業務模式,玩薄利多銷簡直死路一條。

X元店憑什麼暴利

「扣除租金人工成本,X元店目前毛利率普遍能做到25%以上,在一線以及省會城市不少店鋪營業額往往破百萬。」

初級玩法

1,國內有著全世界最健全成熟的工業體系,工業品價格簡直低到可恥。大把看起來值個十塊八塊的東西進貨價可能也就兩三毛。

進貨量大有渠道議價權價格還能壓低個幾成,掃尾貨更是近乎白送!

主要貨源渠道:阿里巴巴,慧聰網,義烏小商品市場,加盟品牌商以及其他線上專門的批發市場。

2,暴利價格策略,很多1元店未必只賣1元的東西。利用人們一分錢一分貨的價值感錯覺,部分看起來超值的產品會劃分5元區,10元區,甚至賣到幾十元,而成本是差不多了,此時的利潤率可就是500%,1000%起了,同時價格實惠很容易產生多筆購買,用5元,10元15元區撐起暴利主盈利區間。

3,具有極高市場感知的選品策略。

不少X元店的商品成百上千,但做得好的一定堅守高頻剛需的底線,以生活快銷品為主,從數千個商品細分領域中挑選出賣得最好的用來鋪貨,做長尾小商品聚合。

有時候買個漱口杯,抱枕,髮夾,化妝盒等小東西,電商除了時間上不允許,可能還得湊個單,不湊的話運費比東西本身還貴,同時海量的商品庫裡頭你根本不知道買哪個好!此外去超市的話,東西同樣難找賣相還未必讓人滿意。

這就決定了X元店無可取代的競爭力,有效規避了電商和其他零售形態的慘烈競爭,是一個很獨特的領域。

4,接地氣的促銷策略。上新快,逛店成為一種樂趣,回頭客多;以上新,促銷贈禮等噱頭提煉話術,是「騷擾」路人,吸引客流很好的切入點;門口設彩妝區(容易讓人停留的商品)提供免費化妝或者美甲服務,留住客戶,烘托店內人氣;提供舒適貼心的購物體驗,看到顧客手頭拿著商品的時候,店員遞上購物籃,可買可不買變成會買,買一兩件的都可能變成買下一籃子……更多銷售策略,可訪問徐戈博客或者握草論壇。

10元店促銷話術(小城鎮專屬,一線慎用):
全場賣十塊 買啥都十塊 隨便挑 隨便選 全場賣十塊 買啥都十塊
十塊錢 你買不了吃虧, 十塊錢 你買不了上當
真正的物有所值拿啥啥便宜 買啥啥不貴 全場賣十塊 隨便挑 隨便選 全場賣十塊 買啥都十塊
十塊錢 不算多,去不了香港去不了新加坡 十塊錢 不算貴,不用回去開個家庭會
雖然不是傳家寶,家家戶戶離不了 三年五年都用不壞,還可以傳給下一代
全場賣十塊 買啥都十塊 隨便挑 隨便選 全場賣十塊 買啥都十塊
十塊錢,又不多,買不了房子買不了車,旅遊也到不了莫斯科
十塊錢,不白花,一年四季都用它
十塊錢,不咋地,扒不了房子賣不了地
隨便挑 隨便選 全場賣十塊 買啥都十塊

5,通過送購物袋,送會員的方式可以引導買家加關注微信公眾號!有不少連鎖店積累了千萬級的用粉絲量,這是賺來的另外一座金山。

進階玩法

6,IP塑造貫穿始終,從產品logo、名稱、設計風格的統一,到店鋪裝潢的統一,店員著裝、禮儀的統一等多個方面植入品牌要素,為後續直營或者招商加盟打造樣板店。IP也是X元店這一商業模式脫穎而出的絕招。

這是X元店從盈利幾十萬躍升至百萬,千萬,億級的關鍵。

7,引進招商加盟或者投資可以調動社會資源,迅速擴大規模,進一步獲取規模效益。加盟費,保證金,連帶租金,裝修費,貨款,可操作的地方很多,四兩撥千斤。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線下商業仍舊有大片可開拓的藍海,互聯網+固然好,但是藉助互聯網開展業務也有暴露商業模式引來激烈競爭的風險。

有時候,主動去掉一些互聯網屬性,線上線下相結合,反而無形中可以構築無人可逾越的護城河。


一元店,二元店,9塊9店操作思路都一樣

進貨渠道:

  1. 各大廠商,各大倉庫的尾貨。進貨價格非常低

  2. 阿里巴巴進貨,大部分是從這裡進的貨。

賺錢思路:

  1. 收尾貨的時候把產品分類:價值高的進入正軌渠道(這時利潤已經到手一部分了),然後再把產品分為二元,三元,五元,十元幾十元等價格賣出。

  2. 一元產品是用來吸引人流的,價格高的產品賺取利潤。

注意:

產品種類要多:

產品分為飾品和百貨兩個大類,涵蓋了流行飾品、兒童玩具、卡通文體、居家用品、迷你靚妝用品、時尚禮品、日用品等十幾個系列,1000餘種商品,琳琅滿目,進去以後轉一圈,總有一種適合你。普通的小店上不全,也有幾百種,就是雜貨店。

產品擺放有講究,抓住眼球很重要:

超值的產品一般要放到醒目的位置,顧客看到這些產品會產生「這種東西才賣兩元太超值了」的念頭,往往接下來選購的時候,就形成了先入為主的心理狀態,會不由自主的多選產品。


歡迎關注微信 公眾號 氮氣


庫存貨,成本低,去過義烏的人應該都知道其實是暴利。

店鋪裡面擺設很講究,利潤高的放在順手的地方,收銀處有一些價格超過2元的,但是價格一樣非常低。

在一個地點只做一個星期到半個月,在小區域消費需求飽和後換另一個地點。專找轉讓中而且沒有營業的店鋪,租金低,容易跟對方談短租。

關店換地點重頭再來,對於老地點周圍的經營小商品的店鋪來說,是災難性的。因為日用品有一個消耗周期。


1.店裡2元的貨只佔50%比例甚至更小,這只是噱頭。
2.利潤大的貨品擺放在更趁手的地方,不怎麼賺的產品放在最高處和最低處
3.將不同價產品以一定比例混雜,一般人不會這麼火眼金晴篩選得出來
4.售賣的產品都是山寨工廠的貨,或尾貨和淘汰貨,或倒閉商店收購
5.租借城鄉結合部最便宜的臨街店。
6.利用跳樓價,全部2元等廣播進行地毯式轟炸
7.冒充最後三天虧本直銷等手段,實際三天復三天,明日復明日,直至搬走。


今天晚上想進點貨,以後在學校買。
上阿里巴巴看了一會後,驚爆了,太便宜了!!!

#批發_#供應_阿里巴巴

看這個,怎麼能不不盈利?

還有襪子,不到一塊錢一雙。


對題主的【2元店是怎麼生存的】,@劉緒營 已做了較詳細回答。
正好我有朋友操作過這種生意,本人也近距離接觸過招商加盟行業,就來說兩句,權當作個補充吧。

一、2元店本質

當物美價廉遇到貪圖便宜,永遠都有市場可為。
當然,市場交易中真正的物美價廉是不存在的,大嬸大媽家庭主婦屌絲男女享受的是那種物美價廉佔便宜的感覺,大家能體會嗎,這也是」2元店模式「火爆背後最本質上的東西。

二、2元模式起源和發展

2元店是個奇蹟,起源於義烏,通過加盟模式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05年到09年風光無限(恰好這個時間段也是國內招商加盟行業的黃金時間,甚至10年時候,某家加盟網站砸百度競價費用都在8位數)
當初,在所有小本創業的加盟項目裡面,2元店模式相對來說是最靠譜最受青睞的,毫無疑問,這也是當時少數能實實在在賺到錢的加盟項目之一了。

三、2元店為啥不再風光

1、模式本身,進入門檻低,競爭慘烈
你想,一條不足50米長街道,兩家2元店相互飈音響「兩元,只要兩元,件件兩元」,消費群很快飽和,單店量走不起來的話,意味著本來就不充裕的現金流根本轉不起來,這對2元模式是致命的,難以持續經營。
2、外部環境,平價超市的爆髮式擴張,人們對商品質量意識提高,淘寶的普及,地段租金、運輸成本的水漲船高,都合力把這種兩元店打入夾縫生存的狀態。

四、現在」2元店模式「還有操作的可行性嗎
有,當然有,但需要變通,重新包裝經營。
還是那句話,當物美價廉遇到貪圖便宜,永遠都有市場可為,既然市場在那裡,就看思路了。

操作思路:
定位細分,比如覆蓋大嬸大媽這個群體,主做居家日用(洗碗巾、洗菜籃、燈光電筒、不鏽鋼製品、襪子鞋面清潔等)生活易耗品類。
降低固定成本,拋棄店面形式。
檔口,下沉到二三線城市鄉鎮集市,若你一個城市能操作5到10個這樣的檔口,騰挪周轉,利潤上還是很有想像空間的。

從財務上講,2元店模式是門拿高周轉率抵消低利潤率的生意。
周轉率= 銷售凈額/平均流動資金
利潤率= 利潤/成本 = 利潤/(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對照分拆看看,
小投資嘛,其中,把銷售淨額和固定成本控制好,就夠你玩了。

寫到這,忽然幽幽地想起神文《降價論》和雕爺的《蝙蝠論》


感謝邀請,我是光晶哥,2元店.最重要的就是店址要選好.要選在步行街或者鬧市.貨一定要規定在2元.不能低也不能高.這樣才能賺錢.,人家講求的是薄利多銷法,有些商品進貨價是比較低的,有些進貨價是高一些的,賺得多的補取賺得少的,每天都人來人往,想不賺錢都難了


去那兒買個挖耳勺還是挺方便的。說到這兒耳朵又癢了..


原因很簡單

低成本高利潤

加上貨品種類多,滿足各類需求,很少有空手而歸的

這個表非常長,有想看的我再更新

基本上買兩元的,進價都在一元以內;賣三元的,在一塊五以內

一天就算賣兩百件(實際上在中小縣城肯定比這個數多多了),那一天也收入300,一個月差不多一萬,完全夠在小縣城生活的


在鬧市一家兩元店買過一把水果刀。一看就是外貿出口貨,木柄,修長俊美,做工不錯,用了五年了,至今完好;還買過一對玩具青蛙,復古、可愛,和曾經差點結婚的人一起買的,至今留在我的鐵皮柜上。


有一本書"在星巴克買大杯咖啡"專門有一章講這個原理,特容易理解。


當我見到義烏掏耳勺論斤賣,批發塑料袋的一年產值過億的時候,什麼都明白了。


兩元店,並不是裡面所有東西都兩元,比如有兩塊五的,老闆娘不賣 這種情況。大多數商品還是願意賣給你的 。但是人家還是很賺錢的,比如一張普通手機貼膜兩塊錢 可是進價兩毛,這不就賺錢了么。
然後 兩元店啊 這麼便宜,不買進去看看也不虧啊 人啊還是想佔便宜的啊 所以呢,人流量挺大的
還有啊,況且裡面還是有很多別的地方很難找到的小物件 很方便,所以呢還是有市場需求的、


「買啥啥便宜 買啥啥賤」


薄利多銷,不外如是。


【二元店促銷廣告錄音】。
【兩元店專用(59秒鈴聲版)】


這個,我也見過不少。
應該是兩點:
1,他們有大批量的收來的尾貨,或工廠根本 來說就是不合格的產品。進價很低廉。
2,差價彌補。大部分商品是不到2元價格的。真正超過2元的東西並不多。


認識兩個開兩元店的,是朋友的朋友,他們在縣城鋪面租金一年三四萬,開了當天自己開車加喇叭大街上宣傳,宣傳語就是通通兩元之類的還有地址,然後,基本那兩個人都是一年到租金就走,普遍進貨0.05~1.5大概(進貨1塊以上1.5塊以下基本上是娃娃,擺件或者一些看上去比較貴的,然後放收銀台後面的玻璃柜子另賣,賣20到100都有,賣100的其中有看上去很高大上的鐵音樂盒,進尾貨十幾塊,賣學生自己幫包裝送人銷量不錯)貼紙這些0.05也許都不用,暴利,前四五個月是火爆銷售期,後面慢慢變沒人光顧,但是一個一年五六十萬利潤,一個二十多萬,其中私密的經營渠道我也不好問,知道大概就是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那段時間還想把月薪7000的工作辭了,不過還是穩定工作比較保障。


初中寒暑假有在兩元店兼過職,庫存能說是一個很大的特點了。(老闆租下一整棟樓,一樓店鋪門面,上去到六樓全是倉庫)
當時兩元店的鼎盛時期已經過了,周圍很多兩元店都相繼倒閉,只有我打工的兩元店依然紅火。就是因為老闆的進貨量大,像一些超市的賣十幾塊的碗,碟子,老闆都是直接去周圍的小廠做的,成本低(別人賣10件的利潤沒我們賣3件多),質量也不差,比超市十幾二十塊的碗性價比不知要高多少倍。
還有扎頭髮的橡皮圈,夾子那一類的小飾品,直接廠里做一大批,到店以後再淘寶一批透明包裝袋,自己小包裝打包,商標就是粉紅色韓文卡片,跟哎呀呀的包裝差不了多少,一律兩元,兩元你買不了吃虧,兩元你也買不了上當!!


推薦閱讀:

阿里為何要花 12 億注資(增資擴股)恆大足球俱樂部進而擁有 50% 股權?此次注資意味著什麼?
對比北京出現新地王,李嘉誠為什麼要在大陸房地產撤資?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之間會有怎樣的協同效應?
蘇寧為什麼想要收購 PPTV,未來將如何布局?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麼估出來的?誰來估?

TAG:創業 | 生活 | 投資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