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在什麼地方?

很多電影和電視里都演到雁門關,想知道這個地方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各個朝代都是同一個地方嗎?還有就是,只是一個關口還是指一個區域呢?


謝邀。

首先回答題主的主要問題:雁門關在什麼地方?雁門關在山西代縣,縣城北部、恆山山脈、句注山(即雁門山)上。

其次,題主問「各朝代都在同一個地方嗎?只是一個關口還是一個區域」,這個說起來就複雜了,正所謂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雁門」最早只是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雁門山。雁門山這個名字出現得極早,起碼在戰國時就有了,因為《山海經》中就有非常多次的記載。而雁門山的位置,《山海經》也有確切的記載,《山海經·海內西經》中說:「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

高柳在哪裡呢?就是今天山西省陽高縣,所以最早的雁門山,其實應該是在陽高縣以北的。和現在所說的代縣,差了太遠太遠了。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卷,趙國局部,我們可以看到雁門山是在高柳北部的,我們今天所謂的雁門山就是圖中的句注山。

趙武靈王時,通過胡服騎射,趙國成為天下強國,武靈王率軍大破林胡、匈奴諸部,拓地千里,北至大漠,西及河套,武靈王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設立雁門、雲中、九原三郡。其中雁門郡之得名,顯然是因為雁門山。

所以,雁門既是山名,也是一個郡的名稱。到後來秦滅趙國,趙幽繆王趙遷投降,而他弟弟趙嘉則撤退到代地,堅持反抗,史稱代王。兩年後,秦軍擊敗代軍,在高柳俘虜趙嘉,秦始皇遂置代郡,以高柳為郡治。雁門郡於是與雁門山脫離。

無論戰國還是秦漢,雁門郡都屬於邊郡,緊靠著匈奴,所以這裡是和匈奴交戰的第一線,李牧就曾「常居代、雁門」,在 這裡和匈奴交戰,曾經一戰消滅匈奴大軍十餘萬,破林胡,降東胡,匈奴十餘歲不敢近趙邊城。李廣也曾為雁門郡太守,和匈奴交戰,以力戰而為名。漢武帝時,衛、霍出塞擊匈奴,也常以雁門為前進基地。

秦、西漢時的雁門郡,郡治在善無,也就是今天山西省朔州市的右玉縣。

秦、西漢時的雁門郡。

秦、西漢時的雁門郡。

秦、西漢時的雁門郡。
.
到東漢時,一則由於南匈奴內附,二則因為邊地人口減少,已經不足以再維持郡的建制,因此到東漢末年,曹操曾經乾脆就把五原、朔方、定襄、雲中四郡全部合併,成立了一個新的新興郡,可見當時北方邊境之凋敝。雁門郡雖然沒有被撤併,但到曹丕時,卻把它的治所南移,越過句注山,放到了廣武,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代縣附近。——這是雁門郡第一次跨越句注山。

三國時的雁門郡。

我們前面說過,早在秦始皇統一時,雁門郡就和雁門山脫離了關係,到現在已經過了四百多年了,雁門郡終於把它的首府放到了句注山下,句注山開始和雁門二字聯繫上了。

不久,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原板蕩。這時鮮卑拓跋部的拓跋猗盧率部向南遷徙,向并州刺史劉琨請求句注山以北(即陘北)的土地,劉琨為了拉攏拓跋部一起抵抗劉淵,就把句注山以北的土地送給了拓跋部。從此之後,胡漢之間,就以句注山為界了,於是這裡就成為了兵家要地。

戰國、秦、漢、三國時,只有雁門山、雁門郡,但從來沒有雁門關的記載,雁門關之設,應該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十六國時代,五胡旋興旋滅,城頭變幻大王旗,最終是由拓跋部統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我們知道北魏有一件大事,就是魏孝文帝的遷都漢化,他假裝南征,率領文武百官走到了洛陽,然後逼迫大家遷都於此,並宣布了漢化措施。

但在這一事件的過程中,他的太子是留在舊都平城(也就是今天大同)的,太子不願意漢化,就派兵把關,截斷陘嶺南北交通,割據陘北。陘嶺就是句注山,既然派兵把關,那這個關當然就是陘嶺上的關。而以地勢而言,那就只能是雁門關。

雁門關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也恰巧是此時,魏明元帝視察代北,史書記載:「(帝)幸代,至雁門關,望祀恆岳」,也就是說,明元帝在雁門關遙祀北嶽恆山。

我們知道,雁門山是遠在北方的,為什麼這裡要叫雁門關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緊靠著雁門郡的郡治,關因郡而得名,因此就叫雁門關了。

當時光再度流逝,人們已經不記得雁門二字的來由了,他們只是在古書上看見有雁門山,卻不知道這山究竟位於何處,於是想當然以為雁門關附近的山就是雁門山,這樣又把句注山改叫雁門山。

——這就是今天雁門山的來由。

這是山西省北部的地形圖,我在上面表出了雁門關,大家可以看看為什麼雁門關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這是山西省北部的地形圖,我在上面表出了雁門關,大家可以看看為什麼雁門關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這是山西省北部的地形圖,我在上面表出了雁門關,大家可以看看為什麼雁門關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北面是大同盆地,南面是忻定盆地,兩大盆地之間則被恆山山脈阻隔,恆山山脈東接太行山,西連呂梁山,山嶺高峻,溝澗曲折,是為天塹。只有雁門關附近山脈收細,高度降低,可以通行,因此這裡設關,自然是把控南北。而忻定盆地則是太原大門,一旦忻定有失,則太原必定不保,因此古人稱雁門關「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所謂三關,就是雁門關、偏頭關、寧武關。

雁門關真正成為軍事重鎮,其實是在北宋時,此前句注山附近雖然屢有戰事,但總得來說還並不是那麼重要。到北宋時,由於燕雲十六州不入版圖,雁門關遂成為宋朝面對遼人的第一道防線。北宋時,雁門關、偏頭關、寧武關合稱三關,評書楊家將里,說楊六郎是「三關總帥」,說的就是這三關,因為這三關一直是防範遼人的第一線。

而事實上,楊家將確實和雁門關的關係非常密切,楊業降宋後,守代州,太平興國五年,契丹來寇,楊業出雁門,大破遼軍,楊無敵之名聲震契丹。後來雍熙三年北伐,楊業作為西路軍副將,率軍出雁門,連克雲州、應州、朔州等地,後來因東路軍曹彬戰敗,被迫放棄收復的土地而撤軍,後來為掩護雲、應、寰、朔四州百姓撤退,在雁門關附近的陳家谷口戰死。

《天龍八部》中,玄慈等人埋伏蕭遠山夫婦,蕭峰為阻擋耶律洪基南侵而自盡,都是在雁門關前,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雁門關是宋遼之間的第一道戰線。


雁門關,既是一個關口,又不只是一個關口;它是一座名關,也是歷代,尤其是明長城防線中的一個重要防區,本身又是一個軍事單位。

這是一個簡單概括。

雁門關在哪?確切的說,先說狹義的雁門關——這個關口在哪裡?

山西省——這是雁門關所在的省份。

除了實體意義的關口,雁門關跟山海關、玉門關、陽關等,一起書寫了中國歷史上的邊塞情懷,成為邊塞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不過,其他關口的地理位置,大家似乎都能明確,很多人一聽到雁門關,往往不會聯繫到山西這個內地省份。比如,《天將雄獅》里提到的雁門關,按照歷史背景,實際上是甘肅境內的玉門關。

要明確了解雁門關,首先要看山西省的地形圖

山西是個類平行四邊形版圖,北邊有兩個盆地——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間隔著一座山脈——恆山山脈,恆山山脈西段,又叫勾注山。(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里對山西地形的描述:「山西之形勢,最為完固……其東則太行為之屏障,其西則大河為之襟帶。於北則大漠、陰山為之外蔽,而勾注、雁門為之內險)

雁門關就位於恆山山脈西段——勾注山的一個峽谷隘口口上。

一般提到的雁門關,或者說現存的雁門關樣式,是明代長城的關口。

明長城長一千二百公里,分為九鎮——一個鎮,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明代主要將軍事力量駐防在北邊,以長城為中軸,構建了一整套防禦體系。

一般人以為長城是一條線——大部分段也的確是這樣,但是在河北山西北部,長城出現了複線——內長城、外長城兩道線山西境內出現了兩大軍區——大同鎮、太原鎮。這雁門關,就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貼近京師的內長城,又有著名的外三關、內三關,內三關在河北、北京:居庸關、倒馬關、荊紫關。這外三關,就是山西的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外三觀,要說名氣和重要性,當屬雁門關。

明長城及防區圖

偏頭關、寧武關,關口與縣城是一體的:關城就是縣城。而雁門關,關城是獨立建制,二十公里外是所在的行政區——代縣。

雁門關及附近長城位置地形遙感圖

藉助衛星地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雁門長城與勾注山的唇齒相依關係。勾注山,恆山山脈西段,大致呈西南——東北走向,海拔約1700—2400米,這樣的海拔高度,既具備險要地形,又不至於無法攀登,最適合修造防禦工事。事實上,這列山脈既是自然地理分界線,同時也是文化分界線。勾注山以北是中溫帶,以南是暖溫帶。戰國前,山北是游牧部落,山南為趙國疆域。至趙武靈王時期,農耕文化推進到今大同外長城一線。此後,從外長城至勾注山一帶,仍保留著濃重的游牧文化印記。勾注山以南的滹沱河流域,氣候相對溫潤,兩岸甚至可種植稻穀;山北的氣候相對乾旱,桑乾河沖積平原有大片鹽鹼化土地。

山南山北氣候不同,有詩歌為證:

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百里並無梨棗樹,三春那得桃杏花。 六月雨過山頭雪,狂風遍地起黃沙。說與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襖午穿紗。

作者是,時任明代兵部尚書的王越。

提到長城,很多人以為長城都是這模樣:

其實,這樣豪華的包磚石結構厚牆長城,只是在北京、河北、遼東一帶,更多的長城其實是這樣的夯土或簡單的石頭結構長城,雁門關一帶,多是這樣:

這是雁門關管轄的廣武城和邊牆、烽燧(均為夯土結構)

初春季節,果然有杏花、桃花開放在雁門關附近

雁門關附近長城雖主要修築於明代,但還有一些改造自北魏時期修建的「畿上塞圍」。如今,這裡而長城也多是未經修飾、修復的「野長城」,原汁原味地保留著古代建築工藝和古戰場舊貌,是不可多得的明長城樣板

▼攝影 @楊建民

雁門十八隘圖

雁門關,是一個關口、關城的名字,同時也是一個防區的名字:它管轄著附近很多隘口和邊牆

居庸關以西、偏頭關以東的明長城一分為二:北線為外長城,俗稱「頭道邊」,南線為內長城,俗稱「二道邊」。整個長城防區有九鎮,山西境內的大同鎮防守的是「頭道邊」,山西鎮(即「太原鎮」)防守的是「二道邊」。西起陽方口,東接平型關的雁門長城是「二道邊」的中樞部分,18座隘口連成了340里長的邊牆,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雁門十八隘」所在的山區富含赭石、長石和黏土,遇水之後呈紫紅色,所以雁門關號稱「紫塞」。李白詩「紫塞嚴霜如劍戟,蒼梧欲巢難背違」以浪漫筆法對這一帶地形進行了描述。插圖繪圖 @ 劉震宇

廣義上的雁門關,不是一座孤立的關:它是以內長城雁門關為核心,管轄著東西兩翼十八座隘口的一道長長的要塞。這是一條龐大的防線,包含山、陘、關、城、堡、寨的防禦體系。在明代版圖上,內外長城圍成了一個大大的環形。從長城建築史和防禦體系角度來說,雁門關的定位應該是「內長城外三關的樞紐」。

需要說明的是:雁門關所在的關塞,誕生時間遠早於明長城!!

最早修建的老雁門關叫西陘關,口口相傳後稱為「鐵裹門」——鐵裹門作為地名在萬里長城上並不少見,居庸關邊上有一個村子就叫鐵裹門。它大概就是為了形容城垣高峻,如同鐵壁那樣堅固。後來的雁門新關被稱為東陘關,關城為明代所築,即今天主要所指的雁門關城。

雁門關,最有名的事件發生宋遼對峙時期

雁門關以北地區緊鄰農牧交錯帶,北接大漠、南連中原—北宋楊家將鎮守的金沙灘古戰場就在這裡。當時,北宋與遼國在雁門關一線進行過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繪圖 @ 孟凡萌

雁門關的另一角色:不只是軍事要塞,更是商業通道

明代之後,雁門關的軍事功能廢除了。清代以來一直到民國,這時候的雁門關有了新的角色——貿易通道和商業交易集散地。

雁門關李牧祠附近,有兩根高聳入雲的石旗杆保護完好,旗杆之下有三通碑刻,是清代商家捐資修整雁門古道的花名冊,有幾十處商埠、700餘家商號的名字。這樣一條瘦弱不堪的山道,居然曾是溝通塞外與中原、南方與北方的必經通道。自新疆和田,出天山南麓,經陰山南麓越過大草原,進入山西北部,然後轉輸各的「玉石之路」一直延伸到雁門關下;清代至民國初年,由江南經中原入山西輸往內、外蒙古,抵達中俄邊貿口岸恰克圖的「茶葉之路」 也經過這裡。這兩條大商道上,雁門關不僅是咽喉要道,更是重要節點。

從漢到唐,從明到清,雁門關都曾開關設市,它既是重關營壘,也是商貿發達的陸港碼頭!雁門關南邊代州、崞縣、五台、定襄、忻州、繁峙諸縣,北邊的應縣、朔縣、山陰、渾源,甚至大同,其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都與這座雁門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代州為例,清代的代州境內有商戶700餘家,從業者3000餘人,分佈於州城以及州城周邊的四大商鎮之中,而這些商鎮無一例外,過去的功能都是軍事性質的聚落——雁門關長城體系中屯兵防守的堡寨

本人整理製作的雁門關地區的大事記

最後,貼一張中國主要著名關隘的分布圖,可以感受下它們的地理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XX關不一定非要出現在長城沿線,顯要位置或分水嶺山口,往往也有重要的關隘,如浙閩分水關、浙贛白沙關、浙皖獨松關等等。

城市的重要出入口顯要位置,也會有關口,如大理上關、下關。


@三種不同的紅色 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我僅就其中遺漏的一些些內容做一下補充。

今年暑假去山西觀賞古建築,順便慕名看了一下雁門關,前期找好資料之後就是一聲:牙敗!這次估計是看不到什麼東西了。因為現在的雁門關雖然是在宋代原址復原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新東西了,只剩下一點兒石旗杆和一些改變原有位置的破城磚了,還有什麼「蕭峰跳崖處」那種奇怪的東西,現場看到景點導覽圖時真是一口老血。。。
哎~【一聲嘆息】

————————乾貨和叨叨的分界線————————

首先,必須明確一點,歷代雁門關的得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雁門山上的關卡,一種是指雁門郡內的關卡,滿足其中一種是被稱為雁門關的前提。
其次,歷代的雁門關雖然不在一個地方,但是都是指具體的一個關卡,而非一片區域。

雁門關的遺址,學者們結合考古學成果和文獻記載,認為有三處:
第一處(A)是《山海經》記載中的陽高縣境內的雁門山上的關卡(從文獻上來說,此時還沒有正式的雁門關的稱呼),時間上下限皆不清楚;
第二處(B)是北魏明元帝至宋初這一段時間內的雁門關,其中唐代時期稱其為西陘關,如今稱鐵裹門或古雁門關;
第三處(C)則是宋初至今的雁門關(亦即如今大家旅遊時會去的地方),古稱東陘關,同西陘關以勾注山(又名陘嶺)為界,位置在古雁門關東北5公里外
註:

  1. 第一處關卡(A)尚沒有文獻明確記載稱其為「雁門關」,所以上限不明,但此地確有雁門山,山上確有關卡,其上關卡按常理推斷應是以雁門關為名;它何時不再被人稱為雁門關,亦即雁門關的名號什麼時候跑到勾注山上去了,亦不清楚,所以下限不明。
  2. 第二處關卡(B)在有文獻明確稱其為「雁門關」之前,準確地說在三國魏之後便已有「雁門塞」的稱呼——《三國志》卷30裴松之注引《魏書》:漢熹平七年,「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單于出雁門塞」。由於古時候塞和關並沒有十分明確的區分,故而也有說法認為雁門關的名稱三國就有了。
  3. 關於第三處雁門關(C),有一說法認為,明初雁門關之名才由西陘關轉移到東陘關上,有學者已經考證過,此說法不可靠,反駁的依據一是考古學出土成果——東陘關外發現了「成批防禦胡騎的宋軍鐵蒺藜」,二是文獻記載——《宋史·楊業傳》:太平興國間,楊業守代州,「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陘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由此可見,宋初雁門已經不再指西陘關,而指附近的某個關卡,且該關卡必有較大量的駐兵。何時完成的這一轉稱過程,則尚不清楚。
  4. 現在某些語境下所使用的雁門關,指的是東陘關+西陘關的關卡群組,原因是二者相距不遠,設關之後歷代往往相互協防,故有合稱之便。注3中認為明初才完成雁門關之名轉移的說法,其理由之一便是東陘關和西陘關在明初才完成主防和協防的轉換,轉換之後主防的東陘關才可以稱為雁門關,但這是想當然的推理,注3中的證據已足以證明,即便東陘關不是宋初主防的關卡,雁門關也已經不再指西陘關了。但個人認為,合稱的用法並不準確,史籍中並不這樣合稱,更有可能是對雁門關歷史不甚了解的人的偷懶之舉。

嗯,估計大家暈得差不多了,要理解上面的內容,必須要有圖才行:
【圖片來自百度,請不要打我_(:3」∠)_】

看完圖就清楚多了吧~

看完圖就清楚多了吧~

看完圖就清楚多了吧~
圖中已標註出了古雁門關的位置,亦即宋初之前,文獻中所記載的雁門關(西陘關)所在地,→_→右邊那一大片建築群就是東陘關,亦即今日的雁門關。那麼下面就是歸納總結時間,揀重要的講,我補充了下面這幾點信息:

  1. 宋初雁門關的具體位置還發生過一次變化,向東北移動了5公里左右【當然不是關動,只是名動】;
  2. 北魏明元帝之前,早在漢魏時期,已有「雁門塞」的稱呼存在;
  3. 理清西陘關、東陘關和雁門關的關係問題;

—————————繼續叨叨的分割線—————————

第三處雁門關(C)上,現有的是宋的遺址,明的部分遺存,主體建築是09年之後的天朝「復古」建築群,去山西旅遊的話,不值得為了雁門關特意去一趟,路遠不說,還沒啥看頭。
TvT~【反正我是有點後悔】

話說排名第一的答主用阿布當頭像不怕被吃掉嗎~


@三種不同的紅色已答該題,我是代縣人,但對這些也不是很了解,-----------------------------------------------現說說目前的「雁門關」,《呂氏春秋》記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應該就是@三種不同的紅色提到的勾注山,所以在這裡確有一塞!
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鄉雁門關村(此村原屬白草口鄉,鄉鎮合併時更改,白草口鄉已撤編,但那裡的古長城仍稱白草口長城,跑偏不提),現僅剩6戶人家,按照導遊的說法,這些村民是舊時兵俑後人,沿襲至今,如今雁門關開發旅遊,村民都開起了酒店客棧。
現在很多介紹中都涉及到「外三關」,即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分別位於代縣、寧武縣和偏關縣,三縣均屬忻州市管轄。不過另兩關貌似建於明成化及洪武年間,明後屬同一防禦體系。同時,在代縣境內山上還殘存有舊時烽火台,可瞭望雁門關。城內有邊靖樓,我們當地人一般稱為鼓樓,附近有鐘樓、校場,不過校場現已淪落為代縣最大的菜市場,繁榮非常,啥都有賣,一車一車的蔬菜、蒸饅頭的二十幾籠屜那麼高……跑偏不提。另外代縣的一些村子都是舊時兵營駐紮所成,名字里都能看出些端倪,如五里村、七里鋪、二十里鋪、西留屬、東留屬等等。

鼓樓正面:聲聞四達

鼓樓正面:聲聞四達

鼓樓正面:聲聞四達

鼓樓背面:威鎮三關

鐘樓

再說雁門關,實話是我沒在現在的雁門關旅遊區看到年代較為久遠的「雁門」字樣,可能是我看得不認真吧。平時照片里最多的關口,就這個

這是現在的樣子

2010年開發旅遊前長這個樣子

眼睛不瞎都能看到這座城樓,這是面向南方、塞內進入雁門關營地的城樓,很不幸,該樓是1986年左右在原址復建,俺爹也捐了10塊。俺爹說:當時只剩下下面的門洞和門洞里的石板路了。

石板路車轍很深,據說兵車不多,商車不少。這條石板路也是為數不多沉積了歷史的東東了。
城門門洞上書繁體「天險」二字,城樓呢,下面的匾書:雁門關樓,落款時間是1989年。上面的匾書:中華第一關,是2003年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題詞。很遺憾,均找不到有歷史的「雁門」二字。
關於雁門關長城,確實是長城的一部分,在代縣境內部分地方還有殘存遺址,但很破敗了。但是在雁門關旅遊區就沒有老長城了,均是2010年開發旅遊時修繕。
關於「蕭峰跳崖」,雁門關旅遊區立了塊碑,刻著「蕭峰跳崖處」,旁邊不是懸崖,也不是很醒目,看了挺讓人無語......
不管雁門關在哪兒,從三家分晉到抗日戰爭,2500年來,雁門關一帶發生大小戰爭1700多次,李牧、薛仁貴、郭子儀、楊家將等都在此征戰。戰時是兵家之地,平時是貿易之途,晉商走西口也途徑此地。關內外民族融合,有許多故事、傳說,因此才會出現在很多著作、影視作品中。
手機碼字,理科生,故答案煩亂,見諒!


忻州某縣人怒答。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境內,忻定原盆地的北部,某不知名東北-西南向山帶(根據排名第一的答案貌似是恆山)上。

地理因素:現在的忻州市轄區,古代歸「代州」(今天叫代縣)所屬。雁門關位於代州,邊關重鎮。往北為朔州、大同、包頭等鄰近內蒙古高原地區,往南為太原、榆次等晉商文明區。基本位於太原和大同的連線與恆山山脈的交點上。地形優勢較好,易守難攻(沒有大運高速之前從忻州去朔州大同開汽車要繞寧武縣,因為雁門關的路不太友善。原平市往寧武縣的公路整段都是司機一個哈欠大家溝里見的那種,可見另一條路多難走)。


這是我從太原往朔州的路上經過的,我經過的時候有拍的照片,拍照水平有限,還請湊合看下

這張是就要經過雁門關隧道的時候

這張是另一側隧道,雁門大字

仔細看會有很多烽火台和古城牆,只是當時在車上,實在不好拍

同樣很多烽火台,為自己拍照技術汗顏


補圖,雁門關上的長城,比樓上那位要清楚一些

補圖,雁門關上的長城,比樓上那位要清楚一些

補圖,雁門關上的長城,比樓上那位要清楚一些

補圖,雁門關上的長城,比樓上那位要清楚一些


在蒼雲


在蒼雲。


你要找的是這兒吧? 有圖為證

--------------------------------------------------------------------------------------------

--------------------------------------------------------------------------------------------

--------------------------------------------------------------------------------------------
雁門關在山西忻州市代縣 雁門關景區現存的原來的景觀已然不多,很多都是後來修的
ps:游雁門時不知哪位在城牆上題打油詩一首(對於這種行為應該嚴厲譴責!!!然而並沒有)
人人都說雁門險
我說雁門險個*
若是沒有同學在
此地打死也不游
當我出來以後我發現我竟然無法反駁。。。。 再說說蕭峰吧,塞上牛羊空自許,金庸是殘忍的,蕭峰是衝動的,阿朱是狠心的,,,唉


關內關外氣候確實差很多,以前在大同上學,一次坐汽車回家,關內下雨,關外下雪


忻州市代縣


山西忻州市代縣


最近在看《中國歷代戰爭史》,對於國內戰爭地理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順便推薦一下這套書
雁門關處於北宋和遼國作戰一線,楊家將裡面講的比較多
後世,如明清等,雁門關一帶的戰事似乎不多,因為已屬於內線了,居庸關一帶的爭奪比較激烈


代縣人回答一下。
在山西代縣。


二廣高速雁門關附近限速80隧道70。每次出了隧道後摘空擋溜車(需要帶點剎車)都能溜出去10多公里。你自己想想有多險要。


從大同去太原走高速就知道。有雁門關這個隧道,溝通南北,在山西代縣附近。北面是個大盆地,南邊也是,一般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望到遠方的山的,那就是盆地的邊界。


前幾天重新讀如果這是宋史 手閑點了下蘋果自帶地圖 我覺得應該能很好了解雁門關的險要吧


推薦閱讀:

TAG:地理 | 長城 | 歷史地理學 | 關隘 | 忻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