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聖誕節能成功地走向世界?

如果說列舉全球知名節日之一,聖誕節肯定是其一。 個人認為,聖誕節之所以廣為人知,在於宗教的影響和其故事面向小孩子很友善。 但在如中國、日本一類對基督並不是特別感冒,對聖誕文化了解也不深厚的國家,在聖誕節這個節日上似乎也十分看重。 例如商場、網路活動、廣場都會舉辦一系列活動。 聖誕節究竟為什麼能從世界眾多節日中脫穎而出呢? (手癢,看見用詞錯誤改了下)


我認為聖誕節對非基督信仰者來說,與雙十一,沒有更多區別,可以看做線下版的雙十一,而平安夜則是商家的狂歡夜.


非基督信仰者,和基督徒理解的聖誕節是有本質區別的
天主教徒平安夜去教堂是參加彌撒,紀念主耶穌的誕生
而非基督信仰者,往往是懷著獵奇的心裡去教堂看看,找刺激,找浪漫

至於聖誕節為什麼能走向世界,原因太多了.
但聖誕節為什麼能走進中國
我認為商人做的貢獻&>基督信仰者傳福音的功勞
因為真正在宣傳聖誕節的一定是商人.

商人通過聖誕促銷,打折,大肆的宣傳刺激消費者在聖誕節這一天購物
恰好,在聖誕節這一天,也有足夠的人流.
兩邊一拍即合,於是,中國的聖誕節誕生了.

我的朋友曾改編小王子里的一句話來形容聖誕節"這個節日對我來說,本來毫無意義,但當我媳婦約我出去,找我要禮物的時候,聖誕節就有了意義"

儘管這席話透著屌絲寒酸的自嘲,但仔細想想,你周圍的人參與這個節日,是不是也因為類似的原因呢?
與其說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日
倒不如說是一個"商業契機"更來得貼切

在義烏有一個叫做"聖誕村"的村子

看到這些圖片你會想到什麼?
一個對非基督信仰者毫無意義的節日的背後,是怎樣龐大的產業鏈給予支撐?
這組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這組圖片的最後,有一句編者的話深深地震撼著我
"在聖誕村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麼是聖誕節"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要想太多了。

聖誕節本身有自己的背景、符號(聖誕樹、聖誕老人、襪子)。而且由於是很多發達國家共有的文化,在全球的知名度、辨識度也非常高。簡單地說就是已經做好了所有的營銷準備。

而消費者與商家都有一個「辦個大活動樂呵樂呵/賺點錢」的需求。

所以聖誕節的流行,其實是現代都市商業模式的一種表現。

在真正過傳統聖誕節的國家,自然有其他的類似的「商業節日」。英國是不過感恩節的,但是近年來美國的感恩節帶起來的黑色星期五購物日,也在英國流行起來了。這都是一個道理。

如果覺得聖誕節流行很奇怪,光棍節的流行豈不是更奇怪?


補充:
在《華爾街時報》上有一則文章,
《讀報:外媒解析中國人為何熱衷聖誕節》(http://cn.wsj.com/gb/20141225/BRF101604.asp?source=UpFeature)

或能解釋題主的部分疑惑,引文如下


國《大西洋月刊》網站12月24日的報道說,聖誕節在中國流行開來首先是因為它為商家營銷提供了一個噱頭。歲末年初這段時間,從11月11日的「光棍節」
到次年的2月,成為了一個購物高峰季節,而處於這一時段中間的聖誕節正在成為一個購物活動的高潮。報道說,有研究顯示,對中國年青人來說,聖誕節正成為僅
次於春節的第二熱鬧節日,處於15歲至45歲這一年齡段的人最熱衷於過聖誕節。報道援引西方禮儀培訓專家何佩嶸的話說,聖誕節在中國大陸流行開來是中國出
國留學熱的一個副產品。中國85%的富有家庭將子女送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留學,這些子女回國時也將過聖誕節的習慣帶到了國內。

報道同時指
出,中國信仰基督教的人大幅增長也是聖誕節在中國日益流行的一個原因。中國目前約有1億名基督徒,比共產黨員的人數還多。報道援引美國普渡大學宗教學專家
楊鳳崗的話說,到2025年時中國的基督徒人數將超過屆時約為1.59億的美國新教徒人數。報道說,由於中國政府對意識形態的無情控制,反而激發起不少人
按自己的興趣選擇信仰的衝動。

香港《南華早報》12月24日的報道說,正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歡度聖誕節,芬蘭的聖誕主題公園最近與
中國四川成都市簽署協議,將在當地建造一座分園,那裡距離位於北極圈內的聖誕公園主園有6,000多公里遠。報道說,成都這座聖誕主題公園的興建也反映出
中國基督徒人數的不斷增長。

楊鳳崗說,聖誕節之所以對當今的中國人有吸引力,是因為在他們看來聖誕老人以及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是那麼具有
異域色彩、那麼有魔力和有意思,對孩子和大人來說,與聖誕節相伴的歡樂音樂、歡樂人物形象以及各種具有異域色彩的置景裝置都很有吸引力。楊鳳崗還說,與中
國其他地區相比,成都市對基督徒的壓制和限制似乎較小。他猜想這或許與2008年汶川地震後基督徒積極的救災活動有關。

----

原回答


去年這時候我給《虹膜》雜誌寫過兩篇專欄文章,《聖誕歡歌》和《34街的奇蹟》,正好是講聖誕節在美國是如何被商業化的。這裡簡單摘抄一點。

(對,我沒有回答問題。我只是想指出,聖誕節成為聖誕節,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行為。美國也算是世界的一部分,聖誕節也是從無到有,並在各種力量對抗下,選擇了一個相當世俗化的形式。聖誕節在美國成功的經歷,是它走向其他一些國家的一個縮影。商業行為永遠是和文化、政治相互影響的,所以也不是同一個套路的出現在每個地方,總有自己的地方化的過程。)

首先,聖誕節這個日子。《聖經》里是沒有具體的聖誕日的。一般的推測是認為聖誕節選在這個日子,是因為新年本來就是個節日集中的時期:

普通農民平日里農活繁重,直到天氣涼了,沒有農活了,才好休息下來。而這時,大量食物剛收拾好,秋天釀的酒可以慢慢可以喝了,動物也可以大量宰殺了。所以到新年時,冬天剛到,酒肉充足,是天賜的狂歡時間。於是,新年自然的成
為各種宗教和世俗社會的節日。當年的基督教會選擇聖誕節在年底,其實也是故意為之。

《聖經》里沒有寫過耶酥誕生的日子,所以故意選在新年附近,就刻意沖淡了其他宗教和習俗的影響力,但又肯定了新年時間作為社會狂歡的傳統,默認了這種狂歡的合法性。

傳統意義上的聖誕節,其實是個劫富濟貧的狂歡。舉個例子,1820 年代紐約曼頓頓某年聖誕節,是這樣的:

那天早上,在下層工人聚居的Bowery,人們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遊行隊伍。大家裝備了各種可以隨身攜帶,方便演奏的樂器,有各種鼓號,口哨,響板等等,反正都是聲音刺耳爆棚的傢伙。大家吹打著出發,先是路過了一個酒館,向裡面扔了一通酸橙子。接著就走到了百老匯,在那裡騷擾了一撥正在City Hotel舉辦舞會的上流人士。又從那裡前往附近的一個黑人社區,搗毀了一座教堂的門窗,砸壞了裡面的桌椅,順便把在一旁圍觀看樂子的一些黑人也打了一頓。然後,大家繼續前進,到了商業區,把見到的筐啊桶啊都砸爛,又搶劫了一個商戶。大家又一鼓做氣,一路走到城南頭的富人區,砸了幾個大富人家的窗子。最後,餘興未了,這幫人又回頭折反到百老匯的City Hotel。這時舉辦舞會的人已經找了一夥警衛來看守。最後他們說服警衛,放出一條路,一伙人大搖大擺的沿街走去了。

大約就是這個意思。類似的,在美國南方的種植園裡,聖誕節也是一年中唯一的時間,奴隸可以狂歡,奴隸主甚至會到奴隸住處,給奴隸敬酒送吃的。

現代聖誕節的出現,就是為了消解這個因為社會兩極分化而愈演愈烈的兩級矛盾。其實是把外在矛盾給內化了:
本來是窮人向富人要錢的階級矛盾,現在是家長向孩子送禮物的家庭儀式。

去年這時候我專欄里發過一篇關於聖誕老人形像的變化的文章:
聖誕老人的煙斗 - so kind, yet so cruel - 知乎專欄
裡面就可以看出這種把外在的懲罰者形像(聖尼古拉斯),變成一個可愛到好笑的聖誕老人的過程:對,現在你也可以扮演這個聖人的形像了,但是,你也沒有什麼權力,只有給人送禮的能力了。

這個過程中,商業的力量自然不可忽視。因為商業是屬於載體,沒有純粹的為購物而購物的商業行為,一定要附著在某種實際需要上。像節日,就提供了這種載體。更重要的,是這種節日最好是私人意義上的慶祝,這樣才能把消費給分攤到個人身上,實現消費的最大化。比如如果是個集體活動,那大部分人可能只是去看個熱鬧,商業消費的潛力就沒發揮出來。所以聖誕節這送禮文化的意義,就在這裡了。

事實上,聖誕節不是第一個被發掘出來並商業化的現代節日。情人節是第一個。

在聖誕節之後的,是復活節。復活節因為是在春天,所以復活節的主題是去舊換新,買新衣服和買花,時尚文化。在這之後的被發掘的,是母親節。

這些商業大節,都是典型的,可以私人化的,深人發掘個人消費潛力的節日。事實上,那些只是為了販售商品而被商家特意打造出來的節日,比如什麼糖果日(糖果協會的發明),友誼日(Hallmarks賀卡公司的發明),市場上都應者寥寥。而那些能激發起消費者熱情的節日,都有一種商業之外的真情來激發與推動。而這,應該是它們能被很多其他國家的人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到今日,聖誕節被發展成以感恩節開始,到聖誕節結束的巨無霸購物季,也是在 20 世紀初定下來的。事實上,情人節,母親節這樣的日子,每一個都是針對特定商家的長達二到四周的一個小購物季。這個也和美國消費社會的成熟是同步的。

如果想知道更多,除了看上面提到的我的文章,推薦兩本書,也是我的主要參考文獻:
S. Nissenbaum. The battle for Christmas.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1st ed edition, 1996.
L. E. Schmidt. Consumer rites: the buying selling of American holiday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關於國人為什麼愛過聖誕,我有一個自己的理論,寫出來看有多少人和我有一樣的想法,那就是:

元旦只放一天假太短啦,需要聖誕來補!


看了衣領王的答案也真是醉了

原來在衣領王以為,聖誕節之所以比春節更有理想主義,就在於【壓歲錢是父母送的,而聖誕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
敢情你爹媽辛辛苦苦掙錢給你的紅包,還比不上天上掉餡兒餅白來的好啊~~~~~~~~~

如果說衣領王你覺得對於孩子來說,爹媽掙錢給買的禮物不如【現實王國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有一位慈祥的老公公,坐著馴鹿拉的雪橇,不辭勞苦的爬進每戶人家的煙囪,為每一個孩子送去禮物,滿足每個孩子的願望】,那就我個人感覺也真是你父母的悲哀了。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父母親長親力親為所給予的禮物不好,而只有天上的神仙給的才好,那也只能說這個孩子有病,從來只會逃避到幻想之中。

而看著衣領王這樣的全方位精神美國人有這樣的邏輯,便也難怪現如今那些所謂的人權鬥士民主先鋒們都是成天【跪求王師解放,跪舔美利堅天堂】,而不敢自己去爭取、去創造一個更適合中國的民主制度呢~~~~~~~~~


只要是女生能收到禮物的節日都能火…


聖誕節在西方的意義如同中國的春節,只要是在這個節日期間,整個世界彷彿都變得溫柔起來,聖誕節里一切不開心都能用一句「After all, it"s Christmas!」化解,就像我們在春節里,一句「大過年的…」就能解決所有的衝突和問題。這樣的節日里,人們總是空前地包容、善意與快樂。

而與春節不同的是,我們可以不用那麼在意聖誕節傳統的繁文縟節,我們不用禱告,不用當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不用一定要發紅包,不用非要給領導發信送禮,更不用七姑八婆聚在一起比誰家孩子更有出息,誰家閨女已婚已育。我們彼此饋贈的禮物也可以不那麼在意麵子與包裝,可以是一張精美的小卡片,一朵雪花,一盒聖誕糖果,或者就是平安夜後一句簡單的「Merry Chrisrmas」,就能讓人心頭柔軟。


我們不用承受這個節日的因為傳統帶來的繁瑣,而只是享受這個節日帶給人們的快樂。

於是聖誕節讓我們想起的,只是快樂的歌曲,漂亮的裝飾,輕鬆的祝福,愉快的聚會,以及槲寄生下的吻,還有一定要對愛的人講的那句「聖誕快樂,我愛你。」


這是幾乎沒有成本的快樂。


傳統節日我們要與家人分享,這些節日承載了我們千百年來的禮教、習俗、文化情感與民族認同感,在快樂的同時不免要體驗一下新舊文化的衝突。而聖誕節這樣的節日,我們就分給朋友,給愛人,給最簡單的快樂與溫情吧。


如有人問你,你了解基督教嗎?你認同西方文化嗎?為什麼要去過這個洋節?

你就告訴他,別想得太複雜,快樂即是正義。


小時候最期待的不是壓歲紅包不是生日蛋糕,而是聖誕禮物。
那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媽媽對我說,猜猜今年聖誕老爺爺會不會送禮物給你呢~ 我一下就激動起來,對啊,聖誕節快到了。按照往年的慣例,老爺爺會在前幾天在夢裡詢問媽媽她的孩子乖不乖,可不可愛,然後根據回答決定要不要送出禮物。
思及此處,我迫不及待的問道,那你怎麼說的呀。。
媽媽笑了下說,我說你很乖的咯,不過老爺爺說他還會考察下的。
我心裡想的是,我今年暑假作業堆在暑假最後一天做的。。還被老師罵了。。考試又考的不好。。還打碎了個熱水瓶。。大概老爺爺考察後不會給我了吧。。但是我媽媽還有外公外婆都說我很乖啊。。也許老爺爺也這樣認為呢。。
如此這般忐忑又興奮地等待了幾*天,在25日清晨被媽媽叫醒,快去找找看聖誕老爺爺有沒有給你送禮物!我一蹦就起來了,裹著衣服就在柜子里找,沒有。桌子上呢,也沒有。廚房裡! 還是沒有。。我急得團團轉地找,是不是老爺爺不喜歡我了。
後來我忍住眼淚告訴媽媽,今年好像沒有聖誕禮物了。。然後媽媽沉思了一下,說,枕頭下面找過了嗎。我頓覺十分有道理,掀開枕頭一看,可惜空空如也。
媽媽又想起來一個地方,窗帘後面有嗎。一邊說一邊掀開了窗帘一角,我趴過去看,看到了!一個盒子!我頓時感覺被上帝救贖了一樣,把盒子抱在懷裡,傻呵呵地笑,看來我還是很好的小孩嘛!
那是個小貓釣魚的玩具,我每次玩好都很珍重的重新放進盒子里。
到了學校之後,一天都很激動,既想知道別人的聖誕禮物是什麼,又怕別的同學沒有收到禮物傷心怎麼辦。
如此這般熬到放學,和一些同學一起回家,我耐不住好奇地問,你們都收到什麼聖誕禮物呀~
她們很羨慕的說,你還有聖誕禮物呀,你媽媽真好!
然後我自豪的說,對呀對呀,是我媽媽和聖誕老爺爺說我很乖嗒。
她們很奇怪地說,哪有什麼聖誕老人啊,那是你媽媽騙你的。
我更奇怪的說,不是啊,是老爺爺先去問我媽媽我想要什麼禮物,然後再送我的。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其實也有了不安。
她們瞪著我,不可置信地說,不是吧,你居然真的相信了?!那是你媽媽問你然後再去買了藏起來的。
我說,怎麼可能啊,我才不信。
然後回到家,媽媽還沒回來,我拿出我的玩具,想了一下,為什麼我從來沒見過老爺爺呢。。
媽媽回來以後看我在發獃,就問我,怎麼啦?
我坐在地上抬頭問她,是不是根本就沒有聖誕老爺爺啊,我同學說禮物是你送的。
媽媽楞了下,說,你知道啦?
我眼淚一直在打轉,終於落了下來,哦,原來我一直在期待一個不存在的人。

後來我就再也沒收到過聖誕老人的聖誕禮物。

長大以後我再問媽媽,當初是怎麼想出來這個的。
媽媽說,我想讓你覺得聖誕老人飛遍全世界,來給你送聖誕禮物,多麼浪漫啊。而且每一年我都去買禮物藏好,看你找的樣子真的好好玩。
o(╯□╰)o

聖誕節之所以這麼流行,是因為每一個收到聖誕禮物的人都有人在愛你。? 哈哈


挺有意思的問題。


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營銷的角度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如果聖誕老人算是聖誕節的吉祥物的或者代言人的話,其具備了易於被傳播的好幾個因素。


其一,形象鮮明,易於辨識。

紅色帽子,紅色上衣,紅色褲子。大白鬍子,即使是褲子和衣服的邊,或者帽子的邊和帽子尖上綴著的絨球,都是白色的。

即使聖誕老人的形象和造型再多樣化,上面幾個要素都是一樣的。所以,無論大人還是小朋友,一眼就可以認出那就是聖誕老人。


其二,給小朋友以希望。

對於大多數年齡較小的小朋友而言,都會認為聖誕老人是存在的。而且,很多國外的小朋友可能除了生日等收到禮物外,聖誕節一般收到的禮物可能更好。所以,經常會將很多願望寄託於聖誕節。


其次,聖誕節有一首不錯的宣傳歌曲。

對於大多數知道聖誕節的人而言,可能一聽到進個白,進個白,可能腦子裡首先浮現出的就是聖誕節。

至於我國的春節,貌似缺少了傳播的因素。


就世界大多數國家來說,是因為西方文化的強勢地位;
對於中國來說,是因為又多了一個購物節和情人節。


我剛剛把禮物放進我家孩子的聖誕襪,襪子就放在孩子的枕邊。

此刻他睡得特別香甜,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神奇魔法一無所知。也難怪,只有無憂無慮,問心無愧的孩子才能睡得那樣甜蜜深沉。

孩子今年三歲,我決定以後每個聖誕節都要送給孩子禮物,直到他知道,世界上再也沒有聖誕老人為止。

想到這裡,我甚至有些嫉妒自己的孩子,我童年的時候,可沒有聖誕禮物!

想完了,又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沒良心,小時候過春節,父母也好給我發壓歲錢的!自己是不是太崇洋媚外了?

但我隱約覺得,聖誕老人和壓歲錢是有區別的。但區別到底在什麼地方,我一時又說不出來。

想了很久,我終於得出答案:最大的區別就是,壓歲錢是父母送的,而聖誕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

對,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聖誕老人!

孩子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意義就在於,他們相信,或許在這個現實王國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個世界,在那裡,有一位慈祥的老公公,坐著馴鹿拉的雪橇,不辭勞苦的爬進每戶人家的煙囪,為每一個孩子送去禮物,滿足每個孩子的願望。

用孩子的華來說,這就是童話世界。

用哲學家的話來說,這就是彼岸的王國,這就是應然的世界——是的,在人類的理想中,每個孩子的願望都是應該被滿足的。

用我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們永遠嚮往,卻又永遠無法達到的世界。

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的禮物,是來自於事實上不存在的神,還是來自於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對於一個人的精神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信過聖誕老人的孩子,他們的童年無疑是美好的,因為在他們的精神世界裡,存在著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在那裡,沒有饑饉和痛苦,源於神的關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或許,這就是他們的第一堂哲學課: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值得我們去盼望。

這個現實的世界的確不美好,充滿了殺戮,充滿了弱肉強食。但這並不意味著殺戮和弱肉強食就是合理的。人類理應在一個更和平,更美好的世界生存。這個世界可能永遠都只能存在於人類的理想之中。但這個理想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正如康德所說過的:即使實現和平的願望是一個永遠不能兌現的奢望,我們朝此方向的努力依然不是自欺欺人,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轉引自周保松著作,自由人的平等政治)。

為什麼我們要告訴孩子世界是有聖誕老人?為什麼我們不會把世界殘忍的真相告訴孩子?因為如果我們在童年就失去了對美好世界的想像,失去了對美好世界的盼望,恐怕就會終生失去對彼岸的嚮往。對於這樣失去希望的人,會失去對真善美的追求,而是認為存在即是合理,他們毫不猶豫的模仿史上存在過的惡行,甚至還活著的時候,就不管洪水滔天。

這樣的人,從來不會對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因為在他們看來,每個人的生命或遲或早都會結束。比如,有人看見工傷事故,不以為然,認為追逐利潤才是企業的天職,而死亡是發展必然的代價。

是的,我承認,很多企業做好了各種安全措施,但傷亡最終可能無法避免。可是,這不能構成我們忽視安全生產的理由。他們只看到了現實殘酷的必然,卻沒有看到人類理想中溫情脈脈的應然——在幸福的彼岸,每個人都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人類永遠不會到達這個幸福的彼岸,但這值得我們為之努力奮鬥。

因此,我不會嘲笑人權委員會的成立,不會嘲諷國際主流社會為維護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不會抨擊勞工組織為改善工人安全生產條件所做 的努力。在我看來,這些機構和措施,都是人類為滿足孩子對更美好的世界的幻想所做出的努力。這些努力最終會失敗,因為彼岸的世界是神的居所,人類不可能到達,但做出這樣的努力,是人類的責任。

美國空軍司令部每年聖誕節的時候,有一項特別的任務,即使接聽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的電話,向這些孩子們彙報聖誕老人的行蹤。紐約時報在一百多年前,專門刊發一篇社論,專門論證聖誕老人的存在。我欽佩這些嚴肅的機構的看似幼稚的舉動,因為他們知道,維護孩童關於聖誕老人的夢想,就是維護人類對一個更美好對世界對嚮往,這甚至比維護世界和平更為重要。

稍後我會將紐約時報的全文貼出來,明天吧。

---------------------------------------------------------紐約太陽報社論:聖誕老人存在嗎———————————

帕吉尼婭,讓我們來回答你的問題。

你的朋友說沒有聖誕老人,那是錯的。在那個孩子的心中,肯定是染上了現時流行的什麼都懷疑的習性。什麼都懷疑的人,是心地狹窄的人。因為心地狹窄,不懂的東西就很多。雖然那樣,還斷定自己不懂的事情都是謊話。 不過,人的心這個東西,大人也好,小孩也好,本來是非常小的啊。在我們居住的這個無限廣闊的宇宙里,我們人的智慧, 就像一條小蟲那樣, 是的, 就像螞蟻一樣小。 要想推測廣闊的,深奧的世界, 就需要能夠理解所有的事物、 了解所有事物巨大 的、深邃的智慧。

是的,帕吉尼婭, 聖誕老人是有的, 這絕對不是謊話。 在這個世界上, 如同有愛、 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聖誕老人也確確實實是有的。 你大概也懂得吧,正是充滿這個世界的愛、誠實,才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了,快樂了。 假如沒有聖誕老人,這個世界該是多麼黑暗,多麼寂寞!就像沒有你這樣可愛的孩子,世界不可想像一樣,沒有聖誕老人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沒有聖誕老人,減輕我們痛苦的孩子般的信賴、詩、愛情故事,也許全都沒有了。我們人類能體味得到的喜悅,大概只剩下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身體能感覺到的東西了。並且,兒童時代充滿世界的光明,說不定也會全都消失了。怎麼說沒有聖誕老人呢?

不相信有聖誕老人,和不相信有妖精是一樣的。試試看,聖誕節前夜,讓爸爸給你雇一個偵探,讓他監一下全紐約的煙囪怎麼樣?也許能抓住聖誕老人哦!但是,即使看不到從煙囪里出來的聖誕老人的身影,那能證明什麼呢?沒有人看見聖誕老人。可是那不能證明沒有聖誕老人。因為,這個世界上最確實的東西,是孩子的眼睛、大人的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帕吉尼婭,你看到過妖精在草地上跳舞嗎?肯定沒有吧。雖然如此,也不能說妖精是胡編的瞎話。在這個世界上某些看不見的東西,不能看到的東西,決不是人們在頭腦中創造出來的,想像出來的。


我們能分解嬰兒的嘩啷棒,看它的聲音是怎麼出來的,裡面是怎麼組裝的;但是,眼睛看不見的覆蓋著世界的大幕,不管多大力氣的人,不,即使全世界的大力 士一起上,也是拉不開的。 只有信賴、詩、愛、浪漫,才能在某一個時刻,把它拉開,看到大幕後面的、無法形容的、美好的、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樣美好、閃光的東西,難道是人們編造的瞎話嗎?不,帕吉尼婭,那麼確實,那麼永恆的東西,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


說沒有聖誕老人?哪兒的話!讓我們高興的是,聖誕老人的確存在。不止如此,他大概永遠不會死亡。一千年以後,一百萬年以後,聖誕老人也會同現在一樣,讓孩子們的心高興起來。

PS,貼出來後有點後悔,媽的,寫的比我好太多了。


記得剛去日本時沒多久就趕上了聖誕節,結合那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就特別鄙視日本的崇洋媚外,終於在某個場合沒忍住對一位日本前輩說:日本人沒幾個信仰基督教的,幹嘛對聖誕這麼重視好似人人都在過,難道就是因為你們崇拜的美國人過所以你們也過?(後來想想我的言語真是太失禮了,無地自容。。)那位前輩也被我問的摸不著頭腦,然後慢吞吞的說:恩。。話是沒錯,但是你看,聖誕節時大家會把自己的店面或公司裝扮得很漂亮,大街上走到哪裡都美美的,到處都有溫馨的音樂,人們互贈禮物,這麼有愛的節日如果不過多可惜呀,而且還有那麼好吃的聖誕蛋糕和熱巧克力對吧??她一邊笑一邊對我說,我笑了笑沒說話,因為那時的我聽不到心裡去。
幾年以後自己也開始喜歡聖誕節,仔細想想理由和那位前輩當時說的一模一樣。


因為它同時具備了吃飯,購物,逛街,約炮,秀恩愛等多種功能,這種節日不火什麼節日火?


基督教的聖誕節與中國的冬至祭天

目前普遍存在的誤解是,聖誕節是西方傳統,準確地說是歐洲基督教傳統,而冬至祭天則是中國的傳統。在回歸中國自身傳統的大趨勢下,一些人主張消除聖誕節在中國的影響,回歸此前的祭天傳統。

誤解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認為聖誕節是基督教傳統。事實上,基督教把冬至選作耶穌的生日,並非耶穌真的湊巧在冬至日降生,而是對古兩河和古埃及更早的宗教傳統的繼承,即對太陽崇拜的繼承。

如果追溯太陽崇拜的起源的話,即便是一向被認為屬於人類最古老文明的古兩河古埃及文明,也是二手文明,太陽崇拜並非起源於這裡,他們也是繼承。太陽崇拜最早的證據來自土耳其的東南部,時間在11000年前,就是哥貝克力遺址。這個遺址的核心是由十二根石柱圍成的巨石陣,陣中心還有兩根更大的巨石。

對於哥貝克力石陣的具體意義,目前尚無準確的解釋,但是,卻存在兩點共識。一是,巨石陣是用來祭祀的,是一種宗教建築,是人類最早的神廟。二是,周圍的十二根巨石和太陽移動有關,是太陽崇拜的開始。

也可說哥貝克力文化也是西方文明的開始。

哥貝克力石陣

第二個層面,認為基督教是歐洲的傳統。事實是,基督教對歐洲來說,是一種外來的新思想、新文化,對羅馬帝國是如此,對後來的日耳曼人更是如此。基督教不是歐洲傳統,學習基督教才是歐洲的傳統,基督教化才是歐洲的傳統。

基督教的形成地是在西亞和埃及,其思想來源涵蓋了當時的全球文明,包括古兩河-埃及文明、希臘哲學、印度的婆羅門教及佛教、波斯的以法製為基礎的中央集權思維及瑣羅亞斯德教,更重要的,中國的儒家思想。但是,其主基調是古埃及和古兩河文明。關於這個話題的詳細解釋,將在《歷史同步和文明交流:一個全球文明史新綱要》一書中詳細討論。

羅馬帝國是基督教的學習者,5世紀後日耳曼人入侵後的歐洲更是基督教的學習者。無論是羅馬帝國的歐洲人,還是「蠻族」入侵後的歐洲人,都是暴力征服者,眼裡只有刀劍和財富,而沒有道義。是基督教教給他們,這個世界上是有道義的,而是道義才是個人幸福和社會有序的保障。

第三個層面,認為冬至祭天是中國傳統。儘管祭天在中國也的確非常古老,但是絕非中國傳統。事實上,與基督教一樣,中國的冬至祭天也是繼承自古兩河-古埃及文明,其真正的源頭也可上溯至土耳其的哥貝克力。只是中國祭天的出現比基督教要早很多,至少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時已經形成了。

為什麼說,中國的祭天來自古埃及-兩河?原因在於,公元前3500年以來,中國文明和以古兩河-埃及為核心的西方文明之間周期性的出現文明交流,大約500年一個周期。在這種頻繁的交流下,東西方文明相互影響。中國的《易經》文化西傳兩河流域和埃及,而他們的神廟-祭祀文明文化則東傳中國。

公元前3500年之後,神廟-祭祀文化突然在中國出現,其考古證據是,大型的宗教建築以及財富不平等開始在中國出現。大型宗教建築出現說明祭祀儀式的出現,而財富不平等則說明擁有特權的祭司群體的出現。遼寧、內蒙古的紅山文化,以及仰韶文化都出現了神廟。在屬於紅山文化的牛梁河遺址,甚至出土了女神像。

牛梁河女神

1000年之後,中國和古兩河-埃及間的文明交流進一步深化,嚴重的「文明衝突」也出現了,這就表現為黃帝蚩尤之戰。黃帝是中國本土《易經》文化的代表,而蚩尤則是外來的古兩河-埃及神廟祭祀文化的代表。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本土文化勝出,而外來文化失敗。

但是,外來文化失敗並不意味著外來文化的徹底消失,只是說它的主體地位消失,作為一種輔助要素,祭祀文明已經融入中國文化,構成了後來「禮」的重要部分。一向被視為儒家核心的「禮」,並非原汁原味的中國貨,而是中西文明混合的產物,只是中國的《易經》元素是其根本,而外來的祭祀元素則是其枝葉。「禮」中就包括源自太陽崇拜的祭天禮。

最後要補充一下,如果說11000多年的哥貝克力是西方文明的起源,那麼中國文明在什麼時間起源於什麼地方?答案是,在18000多年起源於河南周口一帶,這也是「伏羲畫卦」的時間和地點。具體證據將在《歷史同步和文明交流:一個全球文明史新綱要》一書中給出。

周口淮陽伏羲畫卦台

(微信:新心性主義)


又能找個機會買買買了。又能找個借口賣賣賣了。又能找個機會約約約了。又能找個機會啪啪啪了。


我不確定這個節日在中國的影響力是否已經勝過其他洋節了。
但可以分析一下這個節日的優勢。

  • 全民普適:和情人節相比,誰都可以過,單身也適合。
  • 話題曖昧:不在字面上關切愛情,也不像感恩節那樣限定話題。
  • 臨近新年:聖誕新年一起過,這也正是歐美的傳統。
  • 紅色元素:聖誕主題色之一的紅色,恰好符合中國的節慶傳統。
  • 聖誕老人:禮物!白鬍子老頭!吉祥物什麼的特別適合開發周邊產品。

不利的因素其實也有。

  • 十分明確的基督教來源。認為自己知道聖誕是給耶穌過生日的人也很多的,而基督教的真理讓很多人膽寒,進而有所抵觸。
  • 太臨近元旦了,節日太密集也是麻煩,倒不如等等,過元旦吧。
  • 得不到禮物的人怎麼辦?要送別人禮物而感到有負擔的人怎麼辦?

其實,琢磨上面這些都沒有什麼意義。
無所謂聖誕節走向世界,是商業資本,以及資本家的逐利動機,勝利地走向了世界。


沒有人提可口可樂的marketing無比強大嗎?


聖誕在中國的流行我看主要是商業的驅動。文化上絕大部分老百姓可能連Christmas怎麼拼都搞不清。如果阿里能成功在美國打開市場,說不定過幾年老美也要過雙11,哈哈


因為聖誕節,很歡樂。而且它不像春節是個民族性節日,也不觀音大士聖誕一樣是嚴格的宗教節日,聖誕節是個帶有一定宗教屬性的主流文化節日。還有為什麼現在是2014年?這因為基督教啊。基督是用新曆的原因,而這個曆法和這個節日是綁定的,世界按照這個曆法過日子,那就過這個曆法綁定的節日。


————————————

在北約無人機空襲中傷亡的巴基斯坦小孩。

——————————————

他們也是這個世界的精靈,可他們沒收到什麼美國空軍司令部的信,他們收到的是精確制導炸彈。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節日 | 人文 | 社會心理學 | 聖誕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