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接觸哲學真的不好嗎?

過早接觸哲學真的不好嗎?我的一個老師告訴我,在沒有完整的接觸過的一門科學體系之前,過早接觸哲學容易產生片面的錯誤的理解


題主你有留意過你的生活嗎?
一個生活很滿足,有不少小朋友一起玩,
有溫柔的媽媽,有寬容的爸爸的孩子,他讀的進哲學書籍嗎?

一個長得帥氣大方的男孩,一位溫柔善良美麗的女孩,他們都有很多追求者,他們會對戀愛學書籍感興趣嗎?
一個人際關係很好,有一堆夥伴吃喝玩樂的人,他會對人際關係學感興趣嗎?

哲學書籍的語言,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自己通過自己生活的經驗,得知生活下去的方式,那我們接觸哲學的理由是什麼呢?
當一個人內心的體驗和外在的經驗相矛盾的時候,他就需要藉助更高的權威來指引,來確定什麼是對的。


一個孩子問: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問題,這是對自己的探索。
但是當一個孩子問出:我們是從哪裡來的。這就有點讓人不安了。


我是特別喜歡孩子的人,加上職業要求,我總能接觸到很多孩子。
我總能發現那些遭遇過很多不幸的孩子,他們對生活的思考特別深刻,這不是能力,而是關注的方向。
沒有苦難的孩子,大多關注吃什麼,玩什麼,滿足本我需求。
有苦難的孩子,本我發展受到制約,只能尋求超我解脫,所以,會更關注思想。
當然,還有一種,就是生活中什麼都不缺了,本我的需求已經極大滿足了,只能接觸超我層次的知識來獲得滿足感。

我們能獲得的知識的高度與我們自己的經驗有關,閱讀哲學類書籍,我們更多的是投射內心,用此來進行理解。

我認為人類是一群前進著的螞蟻,我們互相指引,大多數人只需要跟著周圍就好。
但是總有離群的,他們需要更高的思想來自我指引,因為已經與外界格格不入了。


我是哲學專業的,但大部分想讀哲學的人都不是想搞專業,而是希望獲得思維的鍛煉,視野的開闊等。針對不想搞專業的人,以下是我的一點想法:

人一旦開始思考,就無法停止。哲學思考的深刻度是很讓人難受的。一是想的太深,不好懂;二是想的太深,質疑的東西太過根本,對世界觀的衝擊很大。但不破不立,經過一番洗鍊後的信念不僅更加堅固,更有更強的包容性,可以幫助他人思考問題。因此如果要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真的不好說。這是我對哲學學習的基本看法。

那麼是否應該早學?又或晚學?對大眾而言,我個人覺得順其自然或說看情況:天生習慣性朝哲學方向思考的人是會很自然地被哲學書籍吸引的。天生對哲學沒有興趣的人,強求不來。我覺得在人的思維相對成熟後(大概,是人有一些基本的信念之後)學習哲學是很能開拓眼界的。如果想要有對很深刻的哲學問題有理解,有想法(例如人性的問題),可能早一點好一點,因為思維還沒固定,人不會很固執地堅持一些自己的根本態度。

歡迎交流!

8/13 補充 (最近在學繁體字,就用繁體打)

漸漸發現有一些人讀哲學不是在讀哲學,而是在利用哲學;不是在讀他人是如何思考理解世界,而是在書中找合符自己想法的思想家,更加頑固地相信自己的觀點。重要的不是誰在這樣讀哲學,而是我(即每一個讀者)有沒有這樣讀哲學:讀書是讀的思路開闊、進而打開通向生活的大門,還是讀到頭不過爲了論證自己是對的,更加把自己封鎖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我覺得讀書要能幫助自己開闊心胸眼界,如果能抱有這樣的態度,哲學學習可以很早就開始。


啊呀呀,抱歉抱歉,沒想到這個口水文引起了些討論,
其實這篇回答是我在酒店checkout 前,偶然看到邀請,花了大半個小時寫的,所以的確不是很嚴謹完善,權當是個個人經驗看看還好些。
歸根結底要表達的是,如果僅以我個人的體驗而言,過早接觸哲學的好處可能在於開闢了更多思維的可能性,因此增加了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包容。
但它未必就會轉化為所謂「有用」或者「有幫助」的能力,這種「有用」也不僅僅是功利主義意義上的工具性,而是真真切切的未必有正向幫助。
多了一個思維的井,不代表就此能春暖花開。恰恰相反,太常反思,心緒不寧,你可能隨時不小心就掉進井裡淹個半死。(可參考下文我的經歷。。)

對於評論,
0. 蘇菲的世界,不是本好哲學書,但人家本來就是寫給挪威的小朋友們看的,我覺得斷然也算不上什麼毒物。不管怎麼說,它給五年級的我塑造了一個通道。後來在大學,竟然見到了喬斯坦賈德,這也成了我唯一的一本請人簽了名的書。它對我的意義也在此處完結。
1. 過早接觸哲學的人當然也會有思維偏激之人。哪個領域沒有點渣,沒有點人才,沒有點普通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2. 當然也有其他方法可以獲得這種對可能性的增加。比如旅行去接觸世界。
但如果你天生是個喜歡和不同人打交道的小朋友,你在老家的某一個地方,和不一樣的流浪漢,清潔工,小偷,嫖客,白領,大老闆,藝術家去交流聊天,豈不是也比許多旅行者,來的更了解這個世界呢。
說到底,不論是旅行,還是看書,或者讀哲學,看電影,都是方法,都是通道而已,能不能,能有多少,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大抵還是依據這個人本身的態度。
而我覺得,如果從小有意識培養孩子看書,讀哲學讀小說,隨便什麼也好,就是為了讓他知道有這麼些通道罷了,大人無需為孩子建造什麼樣的通道,
你只要把這些可能性放到他面前,他自然會更好地,或者更壞地去理解,去和這個世界交流,至少他成為了他,而不是模子里的他,就是這麼簡單。

如何評價紀錄片《互聯網之子》?本片的意義在哪裡? - 陳兔蟲的回答

————————————

謝邀。按慣例,這類題目還是先上個人經歷比較好。

我運氣不錯?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機緣巧合得到一本《蘇菲的世界》,自此不能自拔,鑽在哥哥的書房裡,大史詩讀累了,就看未解之謎,看完一本,就開始讀哲學,依次循環往複過了好多年。
其結果就是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每每寫作文,不是滿分就是最低分,畢竟那種時期,讀了這麼多東西,三觀不可能正,文字也不可能簡潔。這個壞習慣延續至今,我依稀記得大學裡每一篇論文長度幾乎都是同學的5-10倍,練就了一手打字的好速度(這種對手指的操練對愛情也是頗有裨益的,我會隨便瞎說?)

高中被老師所逼,沒辦法,選了物理,得了個上海應用數學競賽一等獎,然後不顧各種反對,拿著加分,輕鬆進了哲學系。
繼而過了三四年,因為起步比同齡早不少,所以大學基本逃課,看了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各種學派,宗教,後現代小說,電影,禁片。
擅長瞎扯亂寫,也還算混得不錯,大四拿了個董建華的20萬獎學金,跑去周遊了世界。我愛一個人背著包,去逛貧民窟、紅燈區,以及各種不在旅遊宣傳冊的地方,和不同的人聊天。
可能是在中國大學的哲學系的緣故,其實大二開始,就有所反思,感覺如果哲學僅是個鋪開的高高在上的抽象思維平面圖,不能觸及到普通人,繼而下降為改變世界的執念,就不太是我想做的事。
因此這次旅行就直接促使我做出了選擇,放棄出國或者直博,毅然走上又一條完全不熟悉的道路:做紀錄片。(我媽自從我大學放棄金融系之後,再一次崩潰)
拿了個 DV,隨便亂拍,稚嫩的做了個週遊世界日記,然後北漂進了家現在很厲害的電影公司,認識一群這個行業里少有的極有天賦和理想的人,跟著一個即將很有名的胖子學了很多,做了一些很有名的電影
然後反思的壞習慣再犯,不想只做電影,辭職,開始邁向自己做紀錄片的道路。在一個上海的火坑公司待了兩年,學到了許多實際操作上的事,辭職,正式成為一個苦逼兮兮的獨立紀錄片人
待續。

以上。
這就是一個過早看哲學的小朋友的真實經歷 ,但還不是題主所說的過早學哲學的小朋友的故事。這其中確實是有本質差別的,稍後再表。

我們先看看這個真實經歷里本身體現了哪些道理。

我想最重要的一件事,很明顯,就是「反思能力」,你看,幾乎每一個階段都在不斷地反思,從初中被稱為小魯迅到高中的小李敖,小憤青,再到大學時小神仙,覺得這些沒有改變力的空談無用,是思維上的轉變。
從理科競賽獲獎到選擇哲學,到做電影做戲劇,最後選擇紀錄片,每一次看上去是在否定放棄自己過去選擇的改弦易轍,其實是種揚棄。每一步本質上都是上一步的延續,是做出深刻反思後的結果,大方向始終如一,要用不同的方式改變世界,留下些什麼。

第二,溫暖和冷酷。
這主要是針對題主老師的回應,他所說的容易變得單一或者偏激是正常的,但是那不是真正讀哲學的意義,這是教育的問題,哲學教育理應是開闢更多可能性,展開更多思維的維度。你讓一個孩子陷於某一個框架,這是教育者引導的失利,而不是哲學本身的問題。
不論孩子們怎樣被保護,依然在不經意間會聽到這樣那樣的評語:這個世界太過冷漠甚至險惡。我不知道他們對此有什麼樣的感悟,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成熟世故,還是養成個把憂鬱悲觀的花朵。
對此,大多數大人們通常只採取一個策略,就是捂住孩子們的耳朵,把他們的頭扳向自己所希望孩子看到的那個方向,「不好好讀書只能當清潔工」、「長大了你一定要出國」或者「不可以交壞朋友」,諸如此類的話都是出自同一個邏輯:否定、屏蔽這些大人們時時刻刻所身處的那個世界。
大人們太過於保護孩子們,是因為他們自己把世界想的太壞了,孩子們的確需要童真,可如果這種童真僅僅來源於將我們刻意與世界隔離開來,甚至是通過營造、誇大世界的險惡,從而把孩子們禁錮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童話天堂里,這並不是保護,而只是對童真更深層的一種扼殺。

溫暖,是因為哲學開闢了各種可能性,本來就是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人類思考能力的精華的集合,你可以藉此,用你鍛煉強化過的思維本身去認識一個繁複世界背後的本質。好幾層本質,有的互相矛盾,但是你可以藉此做出自己的判斷,選擇你所信仰的,或者你所完全不鳥的,甚至成為一個虛無主義者,這都是你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和一般人的不同,在於它是有背後的基礎的,你虛無,你功利,是你見識過了所有思維後的考量,它是有重量的,不僅僅是世俗意義上的那種追名逐利,或者青山遠水。

相應的,開闢了這麼多可能性之後,我能感受到最大的好處在於理解和包容能力,幾乎可以理解所有人做所有事的理由,不會有什麼意外或者憤怒不解,漸漸地,幾乎所有人看到我都會說,你的眼神好清澈。這種清澈還不像是我在印度看到的那些老人的深邃澄明,這種清澈是來自吸納吞吐了很多人的故事,或黑暗,或抑鬱,全都被你吃了進來。(副作用是,你也因此會成為所有人的暖男,貼心小棉襖或者傾訴的垃圾桶,這樣不好,不好。。雖然還是很享受的么么噠。)
提出許多問題,雖然未必為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卻提供了一種假設與可能性,告訴我們原來世界或者生活是可以這樣來理解的,這正是它的一種魅力。

當然我覺得更幸運的是,我22歲做了週遊世界這件事,這個經歷配合上哲學教育本身,真的是天衣無縫,以後一定會讓自己的孩子也做這件事。

溫暖的背面,則是另一個問題,就是面對所有事物的時候有點冷,因為容易產生所有事都可以理解,都已經理解的錯覺。
看到幾乎所有網上公知們對政治,對社會,人類學的討論,都感到無比稚嫩
看到雞湯,都有種作嘔的錯覺。哪怕是和一些朋友聊天,你都覺得不好辦呢。畢竟許多東西是通過大量長時間的閱讀訓練和辯證揚棄得來的,它不是公知們的那種「知識性材料」,或者雞湯,或者感悟,它不是短暫的那麼幾句讓人很爽的話就結束的事。
這裡的二律背反在於,你覺得大部分人的思維結論很幼稚,但你又沒法短時間就告訴他你的想法,因為你需要先澄清你的各種理論基礎。在我們討論何為民主自由的時候,你發現對方一點都不知道從古希臘到盧梭,霍布斯,洛克開始至今的政治哲學流派的依據,你從何談起。你發現對方只是叫囂著民主自由萬歲,我們生存在水深火熱之中之類的東西,沉溺其中,如何繼續,一開始的基礎和依據就是不對等的。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真正的哲學研究人員會把自己關在象牙塔里的結果,因為他們需要或者說能夠交流的對象,可能也就是那些和自己有相近閱讀積累的另一群象牙人。

當然,哲學的另一些公開的作用就不聊了,什麼對理性思維,邏輯思維的鍛煉巴拉巴拉。我覺得都是工具性的東西,這個當然應該學,可以有各種方式學。
但歸根結底,對我的個人產生最重要意義的恐怕還是我最開始說的可能性和理解。

我當然對世界有強烈的好奇,給人的感覺有時候很幼稚可愛萌萌噠飄在天上,有時候又像是個透明的水晶迷宮,百轉千回,像是太平洋或者黑洞,什麼都可以打進來,然後被吞沒。(這三個可能是從小到大最常收到的評價)
現實里,在影視圈,碰到不少朋友會說,你很不一樣,你一定會成功,你的眼睛裡有光。
但是事實是,實際操作上,我太柔和,太不擅長營運,插科打諢,終究那個想從思維平面圖裡走進現實世界的我,發現自己還只是擅長構造平面圖,而進不了這個現實世界。
所以哲學有沒有用,對你的生活和思維的自娛自樂,性格養成顯然有。但對你的日常世界的工作生活,恐怕也不是那麼實際的一眼就能看到,就能使用的工具。
但是誰說哲學就要有所謂的「現實有用」的作用呢?

——————————————————————

哦 忽然想起來,大學寫過一篇講哲學教育的文章,當然現在有很多想法也發生改變了,那時候還沒有開始做紀錄片,但是基本思路可能還是一致的。
原文差不多五萬還八萬字,姑且先摘個要吧,

1,當我們談及哲學的時候,其實有兩種大體上的分類,即學院派哲學與自發的哲學,前者的語詞之爭構築了思想史,後者以「直接」性發揮社會發聲筒的作用。

2,我們在何種意義上「使用」哲學這個詞。
當我們梳理上述兩種哲學的關係時,極易掉進「中庸」的陷阱 。「A也重要,B也重要」的論斷無意義,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解釋。

3-1, 有相當一部分哲學的目標本來就不是改變世界,但由於改變世界的歷程中往往有哲學的影子,於是人們就以一種功利的目的性賦予所有類別的哲學,包括那些具有濃厚「言談論辯」傳統的哲學,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變世界。繼而切斷了純粹「真正的哲學」和那些人們印象中「應該的哲學」之間那種思想母子傳承的紐帶,誤解就此完成。
另一種極端的誤解源自於人們由於歷史問題以及個人喜好對哲學的人格產生懷疑。種種誤解使得理論研究變得浮躁,甚至使哲學賴以生存的厚度在單一化的過程中被減弱,哲學這樣一個最容許不同聲音的東西被要求做成同一種現實的原則。因此有必要消除誤解,使得人類對思想史結晶有個初步原則正確的認識,哲學教育是這樣的一個手段。

3-2, 「哲學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多樣性展示,人們可以繼續認為對方的方式不對他們更清楚知道對方在做什麼,而不僅僅是因為它不做什麼、不合心意就進行批駁。其本質是「理解」的原則。

4,對法國與美國的哲學教育現狀進行比較。法國的基礎哲學教育的「效果不好」未必真實,美國的選修制未必就是中國必須模仿的道路。

4-1,哲學教育難以插入生活的緣故是我們對「日常生活」本身的定義過於狹窄,我們更傾向於將一種鶯歌燕舞或平常普通的生活叫做日常生活,而刻意將思維、終極關懷等形而上從中剝離出去,我們難以設想這樣一個局面,即人類應該過一種不同於現在的,具有思想的日常生活。另一類人出於一種人類「價值本能」的高貴考量提出了類似「異化」、「普世倫理」的批評、指導與預言。

4-2,人們思維的銅牆鐵壁是無法從從思想的外圍擊破的,這引出了對提倡哲學教育的最大詰難:即哲學教育在根本上是否有用?不論你哲學教育開展的多麼順暢,只要進入社會面對的依舊是一堆金錢第一的生存狀態,所有的哲學教育就是在浪費時間,瞬間支離破碎。他們可以舉出「思想政治」的例子,這樣的課從上小學的第一天就被教授,然而現時代的價值取向,卻加劇惡化。
第一點,它賦予了哲學教育一個過高、過於現實性的要求,而且哲學教育不以此為目的。我將在(9-2,哲學教育不是目的論的教育)中繼續討論。
關於思想教育,這樣寬泛的類似道德本能的常識性灌輸對於小學生可能還是有效的,但已經不適合早熟的初中生了,我的假設是人們可能縱情於生理本能,卻有自覺地架空甚至反抗道德本能的衝動。而哲學教育表面上看似取消了對民眾的道德要求,實際上卻是取消對民眾思想控制的同時賦予他們思考的力量,這將在(11-2, 大背景:當代國人活得很淺,這與從小的教育有關)中繼續討論。

5,對於自己在形式上打破某件事就是大師,並且以此為傲、固步自封的人來說,哲學教育能夠解決問題,原因在於其多樣性的展示沒有掐斷人們創造性思維的誕生,或者泯滅抑制了反叛精神,它提高了這種改革的門檻,以此來增加人們思維的質量,因為盡辦法將最多的人類思想史的、倫理價值觀的事情展現到人們面前,去反吧,不論反哪一條,總是能掉進另一個思想中,而那一個思想中顯然有前人們更睿智、集大成的探討,容不得人沾沾自喜。

6,對此我能預想到的最大的一個反駁也應運而生:這件事是提前將價值多元化帶進課堂,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恰恰是以毒害孩子的心靈為代價,提前預支了我們社會的混亂。
對此,我只能說道德衛士們雖然可敬,但其無力卻令人同情,而那種自欺欺人的決絕態度就難免面目可憎了。遲早是要面對多元價值觀的社會的,我們應該讓這種多元化背後的精神源泉提早進入學生的視野,並且在進入的同時予以儘可能的指導。哲學教育不講究替人們做出選擇,但是也絕對不會像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那樣將聽信單純美好的純工藝製作的學生直接送進那個毫無準備的世界。
反觀哲學教育,它沒有試圖迴避這些問題,每一點都能真真切切得直射出這些問題的源泉,不僅如此,它還會自然地演化,指證人的價值、意義、理解的問題。作為一門專項學科研究的哲學,必須與生活保持距離。然而當它被教育的時候,卻會自覺將生活納入進來。這就是廣泛的哲學的魅力。
實際上,多元價值觀的提法是不謹慎的,人們的用法是:現在是多元價值觀的天下,所以我們追求物質生活是應該被允許,甚至是值得提倡的,因為只有多元才能體現一個社會的包容、文明程度。提出這件事有兩點原因:第一,道德衛士們「價值多元導致混亂」的一般前提有偏差,「價值多元不能解決混亂」的結論不能簡單成立;第二,面對這種實際上是單一化的價值體系,從反面進行諄諄教誨是無效的。

7-1,哲學是否可教。除卻「哲學是專門的學科」的說法之外,從廣義的並且似乎是大眾更為贊同的一種說法是:哲學其實是一種思想領悟。既然是思想領悟,那每個人有自己的主體能動理解,有自己的背景,哲學自然是無法被教的。

7-2,說「哲學不可教」有兩類情形:第一類害怕中國傳統教育導致思維的呆板化,因此因噎廢食,不如不要那樣的教育,說其因噎廢食的緣故是,他們直接將傳統意義上的中國教育方法挪置到哲學教育上去了,沒有想到哲學教育與一般教育的那些顯見區別;第二類忽略了洞察力的根源在於曾經的基礎哲學訓練,即哲學從「分門別類的那些學科」到「成為一種思維能力」的跳躍。
哲學教育不同於哲學的地方在於哲學可能要分出個高下,就不談自己領域之外的事;哲學教育沒有這樣的條條框框,它的職責是為初學者儘可能鋪展出道路罷了。不會因為國家或者意識形態的問題導致學生喪失接受世界文明史的機會。

8-1,哲學教育能成為一種基礎性社會教育,這樣說是否有合理性?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我從三個答案與其質疑進行分析,分別是完善個人發展、自由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對多數人不負責任,教師的職責則是重要的)、賦予人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

8-2,哲學教育會不會減緩發展速度?首先人們將哲學看的太過懦弱了。其次即使哲學真的是溫柔的沒有防禦力的東西,我們也應該懂得妥協與溝通的道理。事實上,哲學教育能不能被批准成為一種基礎教育本身就體現著我們這個國家的風度與思維的水平。如果希望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強大化,就應該意識到,將人類千年思想的利器交到祖國的未來手中多麼重要。這樣的做法使得中國可能擁有在哲學單方面智慧的老學究之外,還能擁有一大批有深度的數學家、經濟學家、商人甚至明星,而更重要的是培育一批最具有深度的觀眾。

8-3,是否是一種教育的跳躍?中國已經從窩窩頭與道德的選擇相對轉移到了麵包與道德的選擇。現在的人們在工作與教育中選擇教育,主要是由於教育能夠指向更好的收入。我們恐怕都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問題,但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更不要說是說服他人。與其如此經常遭遇反抗,我們不如從源頭上去塑造這一種認知結構,哲學教育就是這樣一種手段,然而它又與意識形態傳播不同,因為它允許異聲出現,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矛盾體,它只是用古往的思想家們、哲學家們的看法、結論以及方法給予受教育者一個儘可能完整以及「善」的構築建議。當然我們知道這些受教育者最後的生存結構還是會隨著與世界的狹路相逢變得不可知,但至少它們曾經受到過人們的呵護與指導。事實上,一旦一個思維建構是從內部發展起來的,那麼表面上的不可知恰恰變得更可靠。

結語:回到農民選擇的問題(8-3,是否是一種教育的跳躍——哲學教育是對構築結構的建議)上,我們為什麼不能為世界設想這樣一個可能:擁有這種思維能力又兼具一技之長的人是在這個世界最受到尊重的。
在教育的這件事上,我們完全可以走到世界的前面,為什麼我們要效法美國,他們並不成功;為什麼我們要懷疑法國,他們失敗了嗎?即使是,他們的失敗能代表這條路是錯誤的嗎?如果僅僅因為畏手畏腳就放棄了這樣一條可以振興民族的道路,是非常可惜的。

9-1,三類談「教育」的文章大多數淪陷為「抱怨」和「大家認同但不可完成的常識」。第一類體制改革的要求缺乏完整的方法,公說一套,婆說一套的氛圍中,如果達不到一個雙贏的局面,那麼維持現狀似乎是僅有的選擇了。第二類為「抽象的闡釋」,此類文章的明顯特點是「真知灼見,痛心疾首」的背後僅僅是一場場「抱怨」和「句式的訓練」,第三類文章突出哲學的實際功用,更像閃爍其詞的招生簡章與無孔不入的思想廣告。如果父母讓孩子學哲學的理由是胡潤富豪榜上有很多哲學專業的人,則多少有些悲哀,思想的女兒不應該成為思想的母親。

9-2,體制改革能夠有利於哲學教育的發展,可是從根本上來說「初高中哲學教育」並不是走這條體制改革的道路,事實上,既然想將其做成一種基礎教育,那麼它就恰恰要借鑒的是中國當下的基礎教育模式。當談到初高中哲學教育,我不需要談論其意義、功用,或者明確的目的性。它不指向任何諸如「使某人成就某事」「使民族具有創造力」的目標,它直截了當的是一個實踐。
在單一目標的教育下,人被異化了。根源在於,一切都是功課罷了,靈魂與靈性在人們追求這種「功課式人生」的過程中逐漸被排擠。而進入社會後的情形,依然只是功課論的衍生。人們通常認為「取與給予」的觀念和處事模式來自社會,然而沒有什麼理解的結構是一塵不變的。表面上傳統教育中沒有提到這種利益交換,可是其原則自然尋覓到了它的夥伴。

9-3, 我自然希望前文所列舉初高中哲學教育的消除誤解、提供多樣化等原則對世界有所裨益,然而思考的人容易陷入那樣一種迷局:在理論的高地中,可以肆意徜徉,因為一開始就是理論的,就是自認為居高臨下看待這個世界的,一開始就預設了「下面」的東西是骯髒醜陋、有待拯救的。可是現實的人不認為需要被拯救。
展示能夠積聚的是一種奇異的力量,說到底是一種靈性教育,靈性教育不放棄現實的生活,因為那裡是最好的修道院,既然生活在狼群中,就要學會狼的嚎叫。事實上,(具體)人生的重點不在於人從事什麼外在活動,而是以什麼樣的意識狀態來面對活動。同樣是欣賞藝術,有些人其實是「沉睡不醒」的。靈性教育注重內在的工夫,不至於過分放縱人的本能。如果現實世界真的能夠根據人的內心側重區分出三類人,肉體的、情感的或理性的,那麼哲學教育所致力的就是這些性格特質的平衡發展。

10, 哲學如何被教授。戴著眼鏡也是一種生命體驗,從參考書里獲得知識與從現實生活中獲得經驗,只是人們獲知的兩個並行不悖的方式,我看不到任何將前者置於後者之下,繼而否定它的理由。鼓勵原著閱讀的真正原因是,由淺及深的起點的下放,這種下放不是一種倒退、一種淪喪,而是基於對作為閱讀者最本能的天賦的保存。如果懸設了太高的一個起點,來建構文學、解構作品,不是將人們趕上彎路,而只是太快讓人達到了終點,以致人對於作品之原初感動的必然喪失。換言之,讀者應該以作者,而不是文學評論家的方式來欣賞作品。其他集中的問題就在於:思辨性教學和知識性教學,古典教學和當代問題教學的比重與年齡進程,課堂模式、考核模式、深度廣度等等。這些答案都不可能是絕對唯一的,雖然思辨歷來比背誦常識好聽,可是我無法想像地基不紮實的基礎教育能有任何發展的前景。

11,為什麼可以在初高中展開?
11-1,個人體驗,
11-2, 大背景:當代國人活得很淺,這與從小的教育有關。
11-3,這樣學的好嗎?

12, 關於邏輯混亂主義的補充

13, 關於理解
13-1, 無產階級意識與學生教育
工人意識到自己是一種客體,不是其勞動的主人。他們所得到的產品的價值沒有能完全屬於他們自己,時間的,空間的,質的,量的。
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被迫灌輸的知識個體,而不是真正的知識的主人,他們所學習到的知識僅僅是一種度量,繼而轉化成分數,轉化成個人簡歷。
工人為了得到更好的待遇,提升,常常要進行一種利益的博弈。人與人之間沒有了真情,而是簡單的數字流動。
學生為了得到好分數,不惜作弊,抄襲,並且越傳統「優秀」的學生,越是能不惜臉皮這樣做。因為分數是決定一切的砝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是一種數字流動。
工人還在工作,學生還在作弊。
學生難道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為一種純粹客體的動物存在嗎?當然,看看網路上的怨聲載道,私下的交流,就明白他們絕對是有這種覺醒的,然而,絕大部分學生採取的是什麼方式,不是抗爭,絕對不是抗爭,永遠不是抗爭,乖乖的複習,考試,作弊,這是擁有意識者的做法。作為主體,他們把握的是個體的「幸福」,而絕不是革命。甚至有人發明了生活是強姦,不反抗就享受它的現代哲學。
少數覺醒甚至反抗者,歸根結底還是要用體系評價,多少年來,韓寒只有一個。不是說這樣做的人很少,而是突出重圍的、沒有被教育制度殺死的人很少。大部分真的膽敢行動反抗的人被一種體系化的制度殺死了、邊緣化,放逐了。
進行教育改革的呼聲從來不是由學生髮出來的。而能夠進行教育改革的人也絕對不是學生的暴力。而是上層覺得這樣下去學生的素質不行,或者迫不得已,或者憂心忡忡。
類似的,當下的工人又是否能夠成為革命的主體與力量來源呢?
諷刺的是,改革者們作出了一定的嘗試與努力,卻絕對得不到成效。因為真正擁護教育體制的恰恰是廣大學生和他們的家庭。因為努力用功是人們伸手即可把捉的,而天才,思維力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生財富。
不要總說:「你所說的恰恰證明學生的自我意識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我所反擊的是,千萬不要小看學生的理解水平。他們當然不僅知道整個關於被壓迫的事,同樣也描繪了一副擁有主體性之後的美好藍圖。
然而,大部分學生更是足夠聰明到理解現實與夢想的距離,他們缺乏改變的勇氣,所以盧卡奇怎麼能保證他所說的自我意識可以成功的轉變為一種現實力量呢,尤其是在工人們有夢想,但也追求現實當下的利益與平靜生活的情況下。
工人和學生一樣,一開始就處於一種被評價的體系中,他們被預先設定,難以有自我意識,有了意識也難以有所作為:第一,力量不夠,第二,精神力量不足。
這個類比太簡單了,和所有試圖解決某一個問題的人們一樣,我太急於設定一些假設甚至是先定的結論。這些激動人心的假設是沒有得到論證的,比如學習者的態度,作弊的比例,我無法證明每個人都這樣或者就算大多數人都這樣作弊或者認同作弊, 我也不能說「學生」既是如此。
然而,雖然沒有得到論證,但是確實是以一種文學的角度反映了問題,對於我來說,有時候文學比哲學更重要就在於文學所反映出的問題,恰恰相反,比哲學更深層,因為就如同潛意識一般,人有很多更深層的成分,是無法安靜的等在那兒被哲學家們論證的。
即使上層的教育改良失敗了,然而這並不能證明教育應該由學生革命。然而我的懦弱在於,兩者都沒能讓我看到希望。

13-2, 純粹哲學面對社會的處境
哲學尤其是與某一社會現象戚戚相關的哲學往往會面臨類似的問題:共性的抽離以個性的犧牲為代價,這無可厚非。然而在一種總結共性的過程中,不單純是將一些個性過濾掉,實際上是使分析對象自身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一點非常有意思,個性的過濾剝離的後果絕不是人們常想的那樣,越來越穩固的歸置進一個大概念圈。
集體式的意識如何可能?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
個人與群眾,具體個人與抽象的人。洪流中的個體失去了對自身軌跡的掌控。即使把主體性還給無產階級,個人仍然是渺小,微不足道,毫無價值的。無產階級陣營抑或資產階級都是面臨此種問題。社會由一個個個人組成,卻因此擁有了足以毀滅一切的力量。思想自由與時代格格不入。個體是如何掙扎並最終溺斃在血色的洪流,《日瓦戈醫生》,寫作日瓦戈醫生的作者的命運也是一樣。
集體成為活的,個體卻死了。無產階級的自我意識集體對於個體的僭越體現在人們以為無產階級自我意識就是自己的意識,其實這根本與你無關。

13-3,齟齬
13-4, 從女性主義他者看待理解問題
13-5, 論精神力量
13-6, 空洞的責任感導致行為與態度的背離
13-7, 多樣性如何能通達「理解」?
13-8, 終極價值間是否也存有矛盾,如果這樣,如何理解?
13-9, 對於過去的理解
13-10, 人天生要理解的前提本身會不會改變?


我的觀點是,任何一種學問,只要你感興趣,早接觸都比晚接觸要好。

但是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條件獲得足夠好的引導,沒有一個可以學習這些東西的環境,而容易在打著這些學問旗號的垃圾信息中沉迷,耽誤了時間。哲學、心理學這樣的學科尤甚。
所以對於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最好的渠道莫過於先上個還行的大學。


就事論事:

1,

「在沒有完整的接觸過的一門科學體系之前,過早接觸哲學容易產生片面的錯誤的理解」這種說法本末倒置。

一門學科的學習沒有直接先了解總體,再學基礎的做法。

2,

儘管我國的哲學教育很糟糕,但是哲學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是有著完整的教育模式和讀書方法的。

你跟你的老師的不同之處在於,你所處的時代隨處有唾手可得的學習資源。那麼請不要吝惜你的時間,多去看看網上的公開課,向專業的人請教。

不要害怕產生片面的錯誤和理解,更可怕的是你自己無法意識到自己處於錯誤之中。只有學習/交流才能培養你質疑和辨別的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

過早接觸哲學好壞與否。

不要聽這裡的每一個人的人生經驗。

哲學作為一門知識,無法通過聽故事習得。即便你用枚舉法歸納出一萬個人贊同的人生大道理,只要有一個反例,還是完蛋。

關鍵是,你要怎麼弄清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小馬過河的故事你總是聽過的,對吧?

我推薦題主,還有一些同學,看一下這道題:

14 歲能夠讀懂《純粹理性批判》的話,可以說在哲學上有天賦嗎? - 哲學

你看呢?

你要明白這麼幾點:

學習是講天賦的,但是也需要專業的思考和訓練;

學習本身就是一項風險投資,你做這件事情之前,要有相應地心理準備,從來沒有無風險的買賣。

4,

最後要說的是,哲學並不是像高票答案所想像的,當內在的經驗和外在的體驗相矛盾的時候,去教導你去服從更高的權威。這種做法顯得既吃力,又不討好。

我們老師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就說過什麼叫批判性思維。你不能瞎猜,但是有些東西,你也不能瞎信。比如人生必讀的一百本書,簡直是......

我之所以選擇學習它,是因為我覺得有興趣,有求知慾,有時間,而不是為了信一尊更大的神。

一把刀的鋒刃是很難越過的,智者說,救贖之道是很難的。

共勉。


過早接觸哲學,不會使人產生錯誤理解,而是會使人得神經病。

接下來的故事,名字叫做《哲學的危害與愛情的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也被稱為小密爾。

一、他的老爹

約翰的老爹叫做傑姆斯·密爾(詹姆斯·穆勒),他出生(1773)在一個貧困家庭,但是所謂寒門出貴子,此人學習十分刻苦,成績很好。並最終成了一代大哲學家。
17歲,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大貴人---約翰·斯圖爾特爵士。爵士給了他一份工作---家庭教師,以及青春期夥伴----他負責教授爵士女兒人生經驗,以及大學經歷---把他送進了愛丁堡大學。
25歲,他學成歸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傳教士。
29歲,爵士贈送給他一套在首都倫敦的房子。
有了房子以後,傑姆斯就有了信心,於是開始找老婆。找了3年,找到了,結婚、生子(1806)。
為了感懷賜予自己學業、工作、青春、房子和老婆的命中貴人---約翰·斯圖爾特爵士,傑姆斯給他的寶貝兒子起了個一樣的名字---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讓這個自己感激不盡的名字一輩子喊自己父親。

二、教育思路

經過苦讀成為大哲學家的傑姆斯,在青年時期看了很多書,其中就有大哲學家約翰·洛克(契約論的主要作者)和大哲學邊沁(功利主義的主要作者)的著作。
當他看到洛克說,人出生時心智類似白紙、後天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將其填滿時。傑姆斯眼前一亮,找到了培養兒子的方法論。
當他看到邊沁說,最大幸福原則就是達致至善的的通途時。傑姆斯眼前又一亮,找到了培養兒子的世界觀。

三、教育結果

有了方法論和世界觀後,傑姆斯實施了一項瘋狂而兇殘的育兒計劃。
以下兩段主語都是我們的主人公小密爾。
--「三歲就開始讀希臘文,八歲開始學拉丁文、代數、幾何,九歲遍讀希臘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階段結束時,他已經具備了比大學畢業生還要廣泛的知識。……總結他的學習生涯,沒有玩伴、沒有嬉戲,只有書籍和父親的話語,這樣的生活在1826年出了問題,在那一年他進入了一種精神危機的狀態。」
(前述引號內內容,直接引用自維基百科「約翰·斯圖爾特·密爾」詞條)
--「他的父親詹姆斯穆勒是邊沁的追隨者,詹姆斯·穆勒決心以邊沁為榜樣,教育自己的兒子穆勒。約翰·斯圖爾特·密爾是一個神童,三歲就懂希臘文,八歲時懂拉丁文,十歲的時候寫了《羅馬律史》,二十歲時,他精神崩潰了(he had a nervous breakdown)。」
(前述引號內內容,直接引用自桑德爾教授公開課《公正:該如何是好》)

四、轉折發生

在老爹的關懷下,主人公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在20歲前已經學富五百車,並且因此患上了精神問題,長達五年。也就是說,在20-24歲的青年黃金年齡,他是在一種「天堂有路你不走,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苦悶、折磨和抑鬱中度過的。
後來,故事出現了轉折。
「但二十五歲時,他遇到了海利特·泰勒,從此擺脫抑鬱。他們結了婚,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密爾的一片苦心沒有付水流,他的兒子也成長為一代大哲學家。

the end.


實名反對高票回答@極樂

對於反對我專業的人,我是向來很不客氣的。

答主或許是知乎高票答案的典範,即語文好大於一切。

我的反駁由兩個部分組成:1. 字面上的反駁。2. 實踐上的反駁。

我們一步一步來

第一部分:字面反駁


答主一開始,先做了一個完全失敗的類比:

「題主你有留意過你的生活嗎?一個生活很滿足,有不少小朋友一起玩,
有溫柔的媽媽,有寬容的爸爸的孩子,他讀的進哲學書籍嗎?

一個長得帥氣大方的男孩,一位溫柔善良美麗的女孩,他們都有很多追求者,他們會對戀愛學書籍感興趣嗎?
一個人際關係很好,有一堆夥伴吃喝玩樂的人,他會對人際關係學感興趣嗎?」

關於這一類比,答主想要表達的是,因為一個男孩有種種優勢,所以他不需要書籍上的理論來幫助自己獲取他信手拈來的戀愛;因為一個人有許多朋友,所以他不需要書籍上的理論來幫助自己獲取朋友。所欲對於他們而言,戀愛和人際關係書本上的內容是多餘的。

由此得出,若一個小孩足夠幸福,他便不需要藉助書籍來幫助自己獲取幸福,幸福類的書籍對他而言是多餘的。

但是,這樣的話,答主必須首先一步承認,正如同戀愛書籍哲學書籍的唯一用途是教人泡妞,人際書籍哲學書籍的唯一用途是教人混朋友,哲學書籍的唯一用途是幫助人們獲取幸福。

答主對於哲學書籍內容的看法是片面的,錯誤的,甚至混淆了雞湯和哲學。

在古代,哲學是一切知識的總和,數理化直到很久以後才與哲學分離。於是,從歷史上對於哲學的概念看,答主認為幸福的小孩子是不會對一切知識感興趣的,這顯然是荒謬的。

從現代的角度看哲學,在科學與哲學分離後,哲學剩下的分支依然有許多,如形而上學(關於存在和世界本質),政治哲學,宗教哲學,倫理學(關於道德),數理哲學,現象學(關於現象到本質的研究)等等。只有很少一部分與「幸福「有關,就好比槓桿原理並不是物理學的全部一樣。

所以說,答主對於哲學本身基本上沒有什麼研究,以一種及其不全面的眼光看看待了哲學。

這是答主的第一個錯誤。

接著,答主又說:

「哲學書籍的語言,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自己通過自己生活的經驗,得知生活下去的方式,那我們接觸哲學的理由是什麼呢?
當一個人內心的體驗和外在的經驗相矛盾的時候,他就需要藉助更高的權威來指引,來確定什麼是對的

首先,哲學的確有許多生活中用不到的語言,但什麼學科沒有呢?你和一個沒有學術背景的人說「拉格朗日點」,他能明白是什麼?這些看似遠離生活的學術辭彙存在的意義是簡介準確的去表達某個概念,而哲學作為一個學科,是不可能不用這些語言的。換句話講,任何領域都有與無關人士的生活無關的詞語,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無關人士就不應該去學習這個領域的知識。

關於粗體字,我覺得答主指的不是哲學,是宗教。打個比方,康德的權威性肯定沒有神大,想要個權威來指引自己,神保准比康德管用。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的內心體驗和外在經驗不矛盾是時,難道哲學就沒有用了?我不了解國外的「天賦人權」,於是我去讀洛克,去讀密爾,去讀阿奎那,這是解決我問題的直接的合理的手段,並不是因為我內心矛盾了。

接下來,答主運用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只有苦難多的孩子會對思想感興趣,一般孩子不會。

關於這一點,難道不是本末倒置?題主問的是,接觸哲學是否對孩子不好?答主的回答是,受苦的孩子才會想接觸哲學

受苦的孩子傾向於接觸哲學,不代表哲學就對一般的孩子不好。

這一點上,答主的邏輯出了問題。

還沒完。

答主在最後又提到:

「我們能獲得的知識的高度與我們自己的經驗有關」

這句話我懶得吐槽了,我沒見過高錳酸鉀也知道高錳酸鉀能制氧,與我經驗無關,只於理論有關。同理,我內心沒有感悟過道德領律,也能明白康德哲學中道德的內容以及價值。與經驗無關

最後兩句話,證明稱讚多數人暴政,擁護服從主義,我就不多說了,貼過來大家體會一下:

我認為人類是一群前進著的螞蟻,我們互相指引,大多數人只需要跟著周圍就好。
但是總有離群的,他們需要更高的思想來自我指引,因為已經與外界格格不入了。

建議答主大量閱讀早期海德格爾。

第一部分結束

第二部分:實踐反駁

我認為,孩子應該儘早接觸哲學,並且不是雞湯哲學,而是真正的哲學思想,原因如下:

第一,哲學有助於拓展思維,讓孩子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從而不成為隨大流的「螞蟻」。

當螞蟻固然有它的好處,也就是安穩。如果在你看來每一個人類個體存在的意義就是吃飽穿暖,聊聊八卦花花錢,那不學哲學也無妨。但是若你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一個有自我主權的,自尊的,獨立的,有思考機制的個體,那麼有意識地讓他在未來做一隻盲從社會的「螞蟻」是一件不負責的舉動。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應該向孩子灌輸哲學思想,而是教授他哲學思想中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從而讓他有能力去清楚地意識到在他看來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沒有價值的。

你當然可以反駁,語文和數學也可以做到這兩點。但是,語文更多是表達方式的訓練,並不是思想本身的訓練,而數學訓練的是數理思維,與哲學的語言思維並不一樣。數學好的人未必能學哲學,同理哲學好的人未必能學數學。

第二,哲學有助於塑造合理的三觀。「三觀」當然沒有正確不正確一說,但是盲目服從普世價值帶來的三觀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持有特定三觀的內容和原因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打個比方,你的孩子有一天撿到了一個錢包,交給了警察,你問他「為什麼要交給警察叔叔」,孩子回答「老師教的」和回答「因為丟錢包的叔叔肯定很著急」,顯然後者標誌著一個更加理智成熟,三觀更健全的孩子,而前者的回答就不如後者「合理」。如果希望題主的孩子成為第二種,那麼言傳一些簡單淺顯的康德道德理論,顯然是一種有效的,合理的做法。

第三,哲學思維在現實生活中是一種有用的工具。在生活中,與領導能力直接掛鉤的因素之一是語言的說服力。哲學的思維方式是極度理性的,而理性也是說服他人的有力工具之一。雖說情感表達,修辭等同時也是加強語言說服力的工具,但是同樣是2.0排量的車,你比人家多個渦輪增壓,怎麼也是個優勢吧?反之,在相同階段,讓孩子學習物理數學,拋去考試需要,用處反而沒有哲學大。

總而言之,高票答主一句「孩子思考的時候不可愛」就基本概括了他所有論點。但是孩子以後要長大成人,擁有他獨立的人格,不是寵物,誰可愛誰就賣的貴。

我不管高票答主見過多少孩子,但是,你不懂哲學。


  我下面的內容主要是我對哲學總結出自己所理解的概念,其中包含了我對過早接觸哲學的看法。

  哲學對個人而言就是從質疑開始,質疑世界和集體標準,然後思考一切,思考終極問題,想通了就會有了自己一套標準,去衡量世間事物。
  對學科而言,哲學就是將對終極問題的不同答案和標準進行分類的學科。


  其實所有學問都源自疑問或者質疑,當針對這些疑問或者質疑獲得了答案,於是根據這個答案就會產生一套標準,例如什麼是長短,解答就是使用事物的長短比較,得到答案後於是產生長度標準,使用一個固定事物的長度作為量度其他事物的長短。又例如對於社會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最簡明解答就是損壞社會利益就是壞,貢獻自己讓社會獲益就是好,於是產生標準看是否對社會是有貢獻還是破壞。
  而哲學質疑的非常徹底,質疑所有的一切(注意,是你所知道的一切,因為你不能質疑你不知道的,可能有人覺得我括弧的內容多餘,不過我就因為這句話被人質疑),比如上面所說的長度標準,對社會好壞標準,逐漸發展到質疑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的存在,這些質疑實質就是在思考終極問題。想通了終極問題,就有了答案,就和上段所說,也就有了標準,於是可以在這個標準上去衡量所有事物了。
  什麼是終極問題呢,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幾個問題就包含了對自身,對世界,以及人生意義。想通了的意思就是對這幾個問題有了解答。
  這裡的「想通」並不一定是指全靠自己想出來,也有可能是相信,比如宗教信仰,因為終極問題是很難思考的問題,不僅需要比較廣泛的知識面,還需要一定的思考技巧,即使如此,有些問題也只是擱置並未完全解決,所以很多人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去思考。但不思考,沒有答案就沒有標準,也就無法衡量事物,不知道自己對錯,因此心裡就沒有底,沒有精神支柱,不知道自己現在做事的意義,也不知道將來應該要怎麼做,這樣從精神上是難以忍受的。既然自己想不通,不如直接拿現成的答案,而宗教帶有的宣傳性,碰上沒有答案的人,於是這些人就找了這些答案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使用的也是宗教的一套標準去做事。
  而靠自己「想通」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可能有些人思考終極問題沒有產生什麼精神問題。但大部分的人,思考終極問題正如上段所說心裡就沒有底,沒有精神支柱。靠自己力量想通,實質就是重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過程有可能令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崩潰,這種精神上的崩潰很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就算不去信仰也不太想接觸哲學。
  最有意思的是,就算重建了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部分內容與普世世界觀和價值觀相同或相近。那麼他所表現的與平常人無異,令人覺得思考哲學僅僅只是得了場病,而毫無意義。但只要人有求學求進步的心,那麼思考哲學、思考終極問題是遲早的事情,這個質疑不會消失的,所以我認為思考哲學最好從年輕就開始,只要重建好了世界觀價值觀,那在將來就容易有堅定的意志和包容的胸懷,以後會有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當然個人靠自己的力量重建的確困難重重,所以最好有過來人對其進行協助和引導。如果打個比喻,思考哲學重建三觀,就好像玄幻小說中的修仙的渡劫,如果渡劫不成功就有可能殘廢甚至死亡,這也是有人不贊成過早接觸哲學。不過這主要因為年輕的時候知識經驗有限,就好像等級較低的修仙者吃下它所不能承受的丹藥一樣,有人從旁協助那會大大降低風險。

  上面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哲學,從學科的角度來說,哲學其實就是收集各種終極問題的答案的學科。學校里最開始接觸的就是課本上看到的唯物唯心,日常就是各種宗教的答案,佛學的、道家的、基督教的、伊斯蘭教的等等。如果是以哲學為專業,或者深入了解哲學,那裡的答案更多,更細化,看哲學史也可以了解一二。


過早地看咱們的某政課本 - - 我覺得更不好……


我覺得不是這樣的。
我們小時候接受了太多社會強加的價值觀和未經反思的成見。老師家長向孩子強行灌輸各種道理,小時候讀的書和課本質量也參差不齊。與其擔心哲學會讓我們「誤入歧途」,不如先擔心這些東西。
如果想求「安全」,那就只是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算了,因為任何人文方面的知識和感悟,都有很多主觀的難辨好壞的成分摻雜在裡面。可是我們只有一點一點讀書、思考,起初肯定要走很多彎路,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完全不必擔心太早接觸哲學會有問題。
當然也不必強行要求學生接觸哲學,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給他接觸各種知識的機會,剩下的就要他自己選擇了,家長或老師只需要作適當的引導。


俄羅斯的學生從小學開始上「哲學」,我問尼瑪小學你懂啥。對方答曰:哲學是個人與外部世界相處的規則,從文明禮貌開始逐步講到天地人的大道理。
對方講的有一點讓我感觸良多:一節課就讓小朋友畫畫,先畫一張「好人」和一張「壞人」,再畫「好舉止」和「壞舉止」,然後老師帶小孩討論評判好壞的標準。這裡的意義我覺得至少有三點:1,讓小孩明白好壞的標準,並且明白評價一個人好壞的標準是多元的。2,讓小孩明白人是複雜多樣的,好人可能舉止粗魯,壞人可能文質彬彬。3,讓小孩明白諸多善惡之間有大小輕重之分,小惡不能掩蓋大善,小善也不能彌補大惡。我們平時所見的成年人中有多少人還弄不清這三點呢?
然後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法國的高考作文。

是不是覺得成年人也被這題目嚇得腿軟呢?這裡也能看到幾點:1,哲學並不是年齡小就不能學,人家法國孩子不也這麼過來了?2,哲學並不是年齡大就能學,沒有一定時期的知識積累和閱讀思辯能力培養簡直馬齒徒增。3,我們的哲學素養太欠缺了。
當然不能說有了哲學課就能讓所有孩子都洞明世理,外國不也有很多傻逼么?但總有一些孩子會因為哲學教育受益。課堂內容接受較少的孩子也總不至於為0,總會受到一些積極影響,不至於一切要思考的事情都得憑自己白腦起家,吃虧長智或者依賴偶遇高人點撥。
更不要說「學這些有什麼用,能當飯吃么?」哲學裡有兩個名詞:世界觀,方法論。缺乏成熟的認識能力和正確的行為方法的情況下,當然會覺得學很多都沒用,因為一是沒學明白,二是不知道怎麼用。我想,題主和很多人以為的哲學都是蹲桶里思考人生、證明白馬不是馬的東西,一種世人看不穿的瘋癲之事;或者是政治課本上那些重複明擺著的事實的僵硬語句。這也是一個暴露我們哲學教育缺失的東西,我們甚至不了解什麼是哲學。
難道不是么?對於中國哲學,我們大多人只知道孔子、老子、墨子等幾個名字和歷史書上給出的一段話歸納,情況好的還知道這些人的幾句名言。對於外國哲學,我們大多人都覺得是一片混沌,而且接觸到的往往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支,而且也是用答題的方式。
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們可以不了解語言學轉向、二論背反,但是我們不能對自己的生活困惑迷茫而不自知。
心智培養當然是童子功。
高中政治哲學第一課就講哲學philosophy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所以人類是接觸愛不好還是接觸智慧不好呢?
但是怎麼接觸是一個值得幾代人思考和嘗試的大問題。(誒媽現在一些國學神童嚇死我了,嘴裡噼哩啪啦往外冒根本沒理解的文言文,怎麼跟別的小孩相處啊?)
答主的哲學高中水平,學得還不是太好。只是受到刺激之後對自己未能獲取「真知」的劣勢感觸良多。


對於一部分年輕人,哲學容易激發他們對自己思考能力的自信,過早接觸哲學,往往會使一個人走向「思而不學」的道路。

我見過有的人,看了幾節哈佛大學的公正課,便大談哲學。其實他只是接觸到了倫理學的皮毛而已。
還見過有的人,學了一點哲學後便開始製造起自己的理論來,走上了民哲的道路。從大學退學後,便不知所蹤。
關於怎樣算是民哲,可以參考這個:與那些在歷史上留名的哲學家們相比,當今的民哲們缺少了哪些東西使得自己不受待見? - oldgoat 的回答

如果一個人對哲學毫無了解,且沒有過其他學科的專業訓練,希望能接觸一些哲學,那我個人有如下建議:

一、先讀導論級別的教材,不要讀具體研究,更不要讀原文。教材是作者們對各個哲學家思想的提煉,能讓人對哲學有個大致的把握,不至於一上來就陷入某位哲學家的思想。
不要一開始就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這部書對於古老的哲學耗費了過多筆墨,同時由於成書時間的限制,20世紀以來的很多重要哲學流派在裡面是找不到的。建議學點別的教材再看。
學哲學史和學哲學是不一樣的,要注意這一點。

二、不要投入過多的精力在老東西上。我認為,即使哲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體上也是和其他學科一樣,後來者更先進。比起蘇、柏、亞、康德、黑格爾……我認為卡爾納普、蒯因、波普爾、勞丹等哲學家更適合今天的人去研讀。(這是科學哲學愛好者給出的名單,僅供參考)

三、不要成為某位哲學家的信徒。當你對某位哲學家的「研讀」轉換為「信仰」時,便容易一葉障目,放棄了從其他角度來看問題的可能。
即使你同意某位哲學家的所有觀點,也不要把對他的贊同變為信仰

最後,我想說哲學沒那麼神奇,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而只是在嘗試把問題說明白。甚至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我們永遠也說不明白。當你遇到某些「無法解決」的哲學問題時,不妨直接無視它。反正解決不了,也不影響你吃飯睡覺。


中國古代幾千年歷史,小朋友一開始認字學的那些四書五經其實就是哲學。
你去看看清朝科舉考試的試題。
========================
第一場,史論5篇:

「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

「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四書》《五經》

首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次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
試問中國現在那個高中生能答得了這些問題?人家科舉就是高中的年齡啊!別說高中生,大學畢業生拉過來也答不來啊!

如果這是愚民教育,那現在的教育算神馬教育?
如果這種知識的人能愚弄,世界還有智者嗎?

=====
結論:我的觀點。太需要從小讓小朋友學哲學了。如果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還想偉大下去的話。
中國5000年文明能延續下來,哲學家治國起了很好的作用。哲學家治國正是柏拉圖渴望的理想國度。


不♂好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方法。對一件事了解地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羅伯特·勃朗寧


當你開始感受死亡和失戀,哲學就該在生命中上場了。


過早接觸哲學的人問題主:怎麼算好,怎麼算不好?


一般是指西哲吧。。。中國古代一直是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啟蒙學字,然後就上論語、中庸、孟子了。所以,學論語孟子的時候,估計也就十歲不到。天才兒童有十幾歲考狀元的。你說他們學中國哲學是不是都太早了??
——以上 發佈於 2015-06-09——

補充: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都有一個時間限制。
想練短跑,7歲就太晚。
練體操,8歲就太晚。
學語言,13歲就太晚。
學形式邏輯15歲就太晚。
學數理邏輯17歲就太晚。
學哲學18歲也太晚。

想在西哲方面,有點建樹,要在13歲前,至少可以看德語、希臘、阿拉伯語的通俗文章。在13-15歲,開始接觸拗口的英、德、法、希、拉、阿的經典著作。

想在中哲方面,能夠有童子功。至少7歲前三字經、百家姓可以熟讀。12歲前,差不多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儒家經典完全理解且一字不差背誦。15歲,諸子百家,農、法、名、墨、道、縱橫的重點篇目全背下來。17歲,醫、卜、雜學,開始涉獵佛教經典,進入思辨的訓練。18歲可以詩詞文章信手寫出來,在過去,18歲考中舉人已經就是一般人了。古代說的神童一般是15歲完成上面的這些閱讀理解與背誦,16歲開始就入京考進士。

你自己算算,你還有時間說太早嗎??


我想想怎麼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從10歲開始對哲學感興趣,那時候什麼都不懂,以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就是我想知道的哲學。
12歲開始看尼采,感覺尼采很狂妄,很有洞見,以為尼采說的話就是哲學。
14歲開始看尼采提到過的哲學家,看叔本華,看康德,看柏拉圖,開始發現哲學的世界並非像我想的那麼狹窄,哲學的世界比這個世界更加廣闊。
16歲開始看馬克思,開始佩服他的創見。
題主,我要告訴你:看誰不重要、什麼時候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看他們的思想的時候,保持自己思想的獨立。確定他們只是你的老師和朋友,而不是你的神。
讀哲學對你有什麼好處?他給你提供了一個更理性的視角看待問題。
理性對你有什麼好處?
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既然問題已用上「過早」,即意味有最好的時間點。那麼就應該在那最好的時間點開始接觸。


推薦閱讀:

是不是不夠優秀就沒有資格喜歡?
擇偶過程中,女性所要求配偶「有上進心」是什麼意思?
如何評價媒體宣揚「院士一件襯衣穿30年,最後捐出百萬畢生積蓄」這樣的價值觀?
為什麼很多優質女性沒有男友?
為什麼有人有才卻窮,有人智商很一般卻很有成就?

TAG:價值觀 | 人生 | 人生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