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生活中很外向開朗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為什麼生活中很外向開朗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我希望大家可以有個基本的認識,那就是:

社交其實是種能力。

就和,開車,做飯,健身,編程,解數學題一樣,是可以培養和提升的一項技能。

有的人更善於社交,大家就覺得他外向。

有的人不善於社交,大家就覺得他內向。

其實很多內向的人,根本一點都不內向好么?

他們比一般人更渴望有人陪,更渴望有人愛,更希望有朋友。

只是他們不善於與人交往,就顯得非常孤單而已。

很多看起來外向的人,也只是被迫要這麼做而已。

我應該就是那種看起來非常外向,但是私底下很少和別人有太多來往和交集的人。

我擅長人際交往,有很多朋友,是我從小學會的一項技能。

我還是個非常能BB的人,不僅愛寫,還擅長演講。

我能在一個公開場合脫稿瞎扯講上好幾個小時。

這些都是我從小培養出來的技能。

就像我會開車,但是平時不愛開車一樣。

我擅長交朋友,但是不愛交朋友。

因為沒意義。

很多時候,忙完了那些事情,自己的時間,真的就想一句話不說的躺在床上。

就像平時我覺得開車好累,能不開車就不開一樣。

我現在的狀態就是能不交朋友就不交朋友。

好多人問我,你不交朋友,人脈怎麼拓展啊。

總感覺大家對人脈這個詞有誤解。

如果你不能給對方提供一定的價值,那麼你所謂的人脈,他即使有能力,也不會幫你。

因為麻煩。

學生時代的好朋友,長大了友誼都不一定有多牢固。

進入社會後,有巴結別人拓展所謂人脈的功夫,還不如多看看書提升一下個人能力。

我每天都會收到好多私信,很多人上來就和我說,覺得和你三觀很像,我想交個朋友。

我看完其實挺尷尬的。

因為我不想交朋友啊。

我沒有那麼多社交的需求啊。

就是懶而已。

自己一個人做什麼都很快。

一群人反而影響了效率和心情。

還是獨來獨往最舒服。


因為他是一個內向的人。
不要懷疑,很多人都是這樣。

內向的人,通過獨處來恢復精力。
所以他們不是喜歡孤獨,而是,孤獨才是他們的常態
他們跟別人交流、相處,其實都是在消耗精力

下面詳述。

心理學上有一個模型,叫「五因素模型」,又叫「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公認比較全面的人格分析模型。
這個模型中,把人的性格用五個維度來區分。
分別是:

  •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 負責性(Conscientiousness)
  • 親和性(Agreeableness)
  • 神經質(Neuroticism)
  • 外向性(Extraversion)

在「外向性」維度量表上,高得分者被認為是「外向」的,而低得分者則被認為「內向」。
這裡的「外向」和「內向」是有一定描述的。

外向:傾向於人際交往,熱情、愛說話、充滿自信、喜歡交友。在社交聚會中感到快樂。大都願意與他人共處而不是獨處在其他人面前精力充沛,而在獨處時變得平淡或感到無聊。更願意與別人交談而不是獨自思考。等等。

內向:傾向於安靜的、低調的、深思熟慮的,很少參加社交活動。他們在獨自的活動中感到快樂,比如閱讀、寫作、繪畫、編程,等等。典型內向的人大都願意獨處而不是與他人共處。習慣在一個時間只專註於一件事情。更願意獨自思考而不是與別人交談。等等。

可以看到,區分「外向」和「內向」,最關鍵是,是看他是更願意跟別人在一起,還是一個人獨處。而不是開朗、活潑、健談,這些。

因為:內向的人在跟親密朋友相處時,也能表現出如上特質。

更深入地說,外向與內向的差異,主要在於下面三點:

  1. 經驗的廣度和深度

    外向的人傾向於廣度。
    他們喜歡了解很多事物,對很多領域都抱有熱情,喜歡交很多朋友(但也許都不夠知心),喜歡嘗試不同的東西。對他們而言,生活就是積累儘可能廣泛的經驗。

    內向的人則傾向於拓展某一方面的深度。
    他們同樣會對許多領域和事物抱有興趣,但與外向的人不同,他們大多不會淺嘗輒止,而是會深入鑽研下去。他們的朋友不多,多數人跟他們只是點頭之交,但他們會對朋友交心。
    對他們而言,太多的經驗會造成壓力

  2. 對刺激的反應

    外向的人喜歡體驗各種不同的刺激,並對刺激有較高的適應值和較高的恢復水平。也就是說,他們樂於接受刺激,並且對刺激有較高的適應能力。

    內向的人內心活動水平較高,對他們而言,任何進入大腦的刺激,都會引起緊張水平的迅速升高(相對於外向的人),引起「刺激過多」的不舒服感受。

  3. 精力的來源

    這是重點。

    外向的人會從外部世界獲得精力
    對他們而言,聚會、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獲得精力的方式。而當他們獨處時,亦即切斷了他們的精力來源,很快就會感到精力耗盡和無聊疲倦。

    內向的人,則是自己製造精力
    對他們而言,聚會、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在花費他們的精力。他們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恢復精力。所以有些人跟別人在一起時很容易疲倦,自個兒待著反而神采奕奕,就是這樣。

    但是,內向的人絕非都安靜、低調、不善言談,當他們精力充沛時,他可以跟你聊上幾個小時,眉飛色舞。
    同樣,外向的人也絕非一定開朗活潑。當他精力耗盡時,同樣會一蹶不振。

    關鍵只在於精力的水平,以及恢復精力的方式。

這裡給一張圖,幫助大家理解。
(翻譯來自果殼網Ent)

大概就是這樣。


喜歡跟朋友玩,但也有需要時間去做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並且兩件事沒衝突。
這些事情並不是別人能幫得到的,也並不一定需要他人來協同我完成這件事情。
比如去看書,去上課,去吃飯。

這些事情找多一個人也只是看起來沒那麼孤單,但有些人更在乎自己真實的開心,所以不願意和所謂的社交妥協。

朋友在身邊的時候,我看書看不進去。
朋友在身邊的時候,我上課走的會慢很多,聽課也不認真。
朋友在身邊的時候,我吃飯都顧及著會不會吃的難看。
這些事情一個人做也起來也沒什麼。但有些人怕害怕,怕被人看到他的孤獨的身影,害怕輿論的壓力。

當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就愉快的聊天,遊戲。
但一個人又何妨?生活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補充兩個自己身上,一個人做的事情,有別人在身旁反而不自在的事情。

就像期末考跟朋友一起去複習,在朋友身邊我管不住嘴巴,一定要說兩句話,說著說著,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後來下決心了,不找朋友不帶手機,就找個可以人少安靜的地方學習,一個人坐在那裡複習一天,也沒覺得不開心。

出去玩去翻斗樂園,我挺喜歡玩太鼓達人,雖然是技術很爛,所以我經常默默一個人去練習。有朋友來一起玩的時候,我一般會選擇最拿手的——投籃機。其實我更想玩太鼓達人,但你需要在你的愛好和面子問題上做妥協。

有時候的獨處並非有意的。比如起床起晚了,沒人陪我吃飯,但也要吃飯;沒人陪我上課,但也要上課;想玩一些很弱智的遊戲,跟朋友說的話就會被罵,那便一個人玩。
說了很多一個人的事情,但其實還是有事情是人多歡樂多的。比如看世界盃,打dota,去酒吧和朋友玩這些時候,我還是很願意和大家一起歡樂的。

引用叔本華一句話:
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因此,一個人逃避、忍受抑或喜愛獨處是和這一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恰成比例。

生活不是為了社交,而真正有意義的社交是能給內心帶去充實感的,獨處也一樣。你需要社交,便去社交,你需要獨處便去獨處。反而是有一些人,為了社交而生活,生怕被人看穿寂寞的身影。這些人,表面會社交,但內心還是充斥著各種不安全感。他們的安全感來源於他人,而不是自己。

獨來獨往不是不會社交。但為了擺脫寂寞,擺脫他人看到孤獨的眼光、別人的輿論,去找朋友,去和社交妥協,去放棄自己內心真正的充實。 這樣真的是開心嗎?若這樣不開心,又如何能讓別人開心?不能讓別人開心,那又如何做到人際交往也不錯?

再想想,道理是反過來的。
熱愛自己生活的,會獨處會選擇的人,才是有能力好好去與人社交的人。

————————
補充有些獨來獨往的人也性格開朗,也能很好的處理社交。

其實這並沒有矛盾點。獨來獨往不是說他不熱衷於社交,只是他的圈子和你所見不是重合的,他也許歡喜攝影,歡喜寫作,甚至歡喜練武。
所看到他,是在金融公司里。那他當然是不太主動與周圍的人打交道的。

他更願意去參加攝影群,去豆瓣,去武館。但這些愛好並不妨礙他和周圍的人正常交流,不妨礙他談笑風生。

他只是有自己的選擇罷了。

看到一個很好的評論:崔松(那個重名太多了,找不到你)

一次對李敖採訪,李敖說『我都是自己去和自己去探討知識、哲學,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自己的事!『記者說:『那您不覺得孤獨嗎?』李敖說『孤獨?我寫書都是去山上寫,自己一個人在屋子裡,幾個月都不下山一次,也不見人;在上個世紀(因為具體時間忘記了,見諒!)我因為寫書被台灣政府抓進監獄幾年之後出來,我嫌呆的不夠,在自己家挖了個地下室把自己又關了半年,吃飯都是我老婆往裡面送,垃圾滿了我直接把袋子系好扔出來,我多怕孤獨啊!』由此可見,一個人不管內向還是外向,一定要有自省能力和獨處能力才可以不斷的成長!

______________Orei的生活札記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玫瑰上花的時間,使得她在那五千朵一模一樣的玫瑰中顯得與眾不同。」

心用在什麼上面,價值就體現在什麼上面。

將生活中的摘記要點、心得體會及見聞的寫成文章,彙集成札記。

這就是我的公眾號:「Orei的生活札記」。


看似孤獨,但實是自由。


謝邀。

此問題下許多位回答者,可能誤會了。
這麼做,不是出於內向。


生活或者網上認識我的人,大概不會覺得我是個內向抑鬱的人。日常生活也是,愛說愛笑,貪吃好玩兒,什麼都有點興趣。我女朋友,也是如此,而且格外熱心,所以小姐妹圈子裡,她算個知心小姐姐。
但我們都挺喜歡兩個人彼此在家裡呆著。
也不是不見朋友,只能說,沒有「非見朋友不可」的強迫症。
我有幾個極好的朋友,一年大概見一兩次而已。這其中自然也有人平時不在國內的關係,但在巴黎,好朋友大概也就半年見三四次吧。但關係,並不因此而劣化。

我解釋一下自己和我們這群人的心路歷程:

我們貪圖的,是樂趣,而非其他。
跟朋友一起吃飯玩兒,我們很開心。看見朋友開心,我們也很開心。
但如果這種社交開始沒樂趣了,開始成為彼此的負擔,那就沒必要勉強繼續了。


所謂好朋友,不是「其實覺得沒意思,但為了彼此的面子還是得繼續著」。
而是可以公開說「這幾次見得有點勤,大家都還挺忙,要不然還是過一個月再約吧」,這樣的人。
朋友是讓彼此舒服的紐帶,而不是強扭著勒脖子的綁繩。

跟朋友在一起,很有趣,我可以大說大笑很開朗。
不跟朋友在一起,我也可以自己過好日子,讀讀書寫寫字打打遊戲跑跑步。
這不算內向,單純只是「各人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不要總把自己的喜怒與其他人糾纏在一起」而已。

多說一句。
在歐洲,越接近赤道,大家越勾肩搭背稱哥們。越靠北,普遍性格越溫淡些。
與氣候、文化都有關係,但大體上,歐洲人是很習慣「在一起時大high特high,分開後各自過各自日子」式友誼的。
我國的話,有些友誼質樸而純粹,這樣很好。但也有些友誼,恕我直言,是帶著「哪怕我跟他們在一起相處不開心,但為了各類因素,還是得強裝笑臉」的。為此,不惜趕遠路、排隊、灌酒、筋疲力竭還要強打精神,等等。
我不是很喜歡後一種情況,想跟朋友好好玩,同時留時間自己開心,不想做不開心的事。
許多我的朋友,也都這麼想。
這只是單純的貪圖簡單清晰的關係,喜歡敞亮的友誼與生活,而非內向。

僅此。


我想說說我個人的情況。

我自己就是題目中說的那種人。完全一樣,我最喜歡獨處了,看書,寫日記,看球,鍛煉,我都願意一個人做,彷彿只有一個人做才能感覺更爽一些。但是我也是一個很開朗的人,我也明白如何搭訕,如何和女孩子互動,如何和男孩子相處。

我想說說我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子。

在《大學》中有個精彩的詞語,叫做內聖外王。這個詞被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用英文解釋得非常詳細。我想這個詞語被發掘出來和他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看看馮友蘭是怎麼解釋得呢:

很多西方人認為西方的哲學是「出世」的哲學,關注至高無上的精神,愛,正義,解脫等等。而中國的哲學是「入世」的哲學,像儒家,只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馮友蘭認為這種簡單的分類是錯誤的。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精神,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既是理想主義的,又是現實主義的。

馮友蘭說,中國的聖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漫遊山林,獨善其身。他的品質可以用「內聖外王」來刻畫。內聖,是說他的內心致力於心靈的修養;外王,是說他在社會活動中好像是個君王。


這個道理我第一次看是在劉念的博客中看到的。我當時就覺得十分驚訝,在這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活的很分裂,看到這個詞語,我突然明白了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活法。其實生活中處處有著這個道理的顯現。

比如有的人不愛錢,但偏偏能賺錢。有的人不對妹子一味好,但是偏偏能吸引到妹子。有的人超喜歡獨處,但是相處時又能讓人感覺很舒服。

其實精華就在這「內聖外王」的四個字中。

內聖是生活的精髓。外王是手段。

充實美好的生活是要作為內聖來追求的。錢財不過是外王的手段罷了。
平等成熟的感情是作為內聖來追求的。吸引妹子那些外在技巧只是手段罷了。
孤獨才是生活的真相,要作為內聖來追求。和別人相處只是我的外王手段罷了。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生活狀態。我有的時候也難以斷定自己是個什麼樣子的人,內向?外向?所以我不用這個理論來解釋自己。我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我自己喜歡獨處,我也很喜歡和別人很交往,這兩項活動,協調好我覺得都可以為自己恢復精力。

@唐嘉文的答案真是太贊了!我覺得這真的和我想表達的是一個意思。


我自己就是。外向是為了人際,獨來獨往是因為沒有志同道合的人。


謝邀。怒答。


這裡有個天大的誤會。

榮格把這事說的很清楚。外向型人格,表面上看是更喜歡外部世界,實際上是種自我補償機制,用外部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關注的其實是自我。他出去就是吃東西來填飽頭腦的。

而內向型人格,不是對外部世界不感興趣。在人類的情感需求上,都傾向於接觸外部世界。內向型人格接觸外部世界是為分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想。

然而

對於內向型的人來說,大部分情況下外部世界很愚蠢,很無聊。

因為對方沒有力量,只想從我們這裡索取精力,填補自己的空虛。

因為沒有得到反饋,我們分享的東西對方全然不在意。

因為一個人的亢奮程度是和獲取成正比的。勞資出去一無所獲,只覺得在浪費精力。頓覺疲乏。

因此多數情況下,外部世界對內向型人格就是個災難。選擇獨來獨往也只是避免災難而已。我們喜歡孤獨,不是孤獨很酷,是因為相對消耗精力來說,孤獨更符合我們的生活。

然而我們也能很開朗

不管外向型內向型,都可以很開朗

也可以很不開朗

這是為什麼呢?

如前所述,人類在情感需求更傾向於外部世界。就算再內向的人,也渴望去走走看看。有一些內向型的人在應對外部災難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自己的樂土,找到了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我們就按這個方法走,大多數時候不但開朗,還可以很興奮。

然而有些外向型人格的,也會很不開心,儘管總是在外部世界瞎晃,可整日怨天尤人。因為他們覺得很多人是傻逼,是壞人,不想跟他們接觸,而不接觸又空虛。所以矛盾了,焦躁了,整個人生都不好了,一邊跟你很親近,一邊怨恨你。

沒錯,一個人開朗不開朗和自身生活的處境有關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能力問題。不管你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都有可能不開朗,也都有可能開朗。

有些內向的人很傻,他們總結的東西很傻。和外向的人玩不來,跟內向的人玩不來。所有好玩的東西他都玩不來,他沒有這個功能。

有些外向的人很傻,他們接觸的東西很傻。他儘管需要外部世界來填補空虛,卻因自己的智力問題,把自己隔離在病房裡。

所以,為什麼一些生活中很外向開朗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因為這些人雖然內向,卻非常聰明。他有這個能力使自己愉快。

獨自一人的時候,多學點知識,多思考。

出去的時候就能交流點有趣的東西,吸引對方。

自然就有人願意接受你的分享,也會碰到更多有趣的人,你也能因此找到自己的樂土。

無論對外向型和內向型來說,接觸外部世界都是出自人類天然的情感需求。然而能不能滿足這個需求,向來都是個人能力問題,和內向外向無關。

出去跟人玩,聽到最多的就是,你那麼能玩啊。要麼是,你竟然如此放蕩不羈。我很想說,我只是內向,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不代表我是怪物。


因為他們獨來獨往的時候不孤獨。


因為懶。

對外輸出太累了,更為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
對於我們這些外向的隨便扔在一個圈子都很容易得到關注的人來說,我們並不缺少陪伴。

買菜做飯、看電影、買書、買水果、吃飯、彈琴、繪畫、手工、跳舞、跑步……任何一個過程我們都不太需要陪伴,
喜歡自己把事情做好,
喜歡自己獨立思考,
保持自己寧靜的世界。


2016/2/11
新增一句話:
「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原回答:

—————————————————
2015/9/3新增一張圖片


我的家鄉多雪。

那雪與別處不同,很安靜,沒有風。

一個冬天的周末,我們十個孩子去學校補課。

毫無徵兆的,外面開始飄起了雪。雪花越飄越大,快有我們小半個手掌那麼大了。

窗外就像有人一直在撒白色的花瓣那樣,綿密而溫柔。

下課了,我們歡呼雀躍著跑到院子里,每個人都在蹦啊、跳啊、笑啊。

嬉鬧了一會兒,我們回到教室,倚著門靜靜得看,誰也不說話。

(教室是那種小平房,院子就在眼前)

有一個小女孩並沒有一起回來。她是我認識的最膽大最有個性的小姑娘,又開朗又有趣。

偌大的校園裡只有我們這十個孩子,和這雪。

世界好安靜,那種靜謐是能感染人的。

小女孩就站在那綿密溫柔的雪裡,仰著頭,閉著眼。

她抬了抬兩隻胳膊,又放下了。我知道她是想做一個仰頭擁抱世界的動作,但是放棄了,因為有我們在看。

她在雪中慢慢踱步,我知道她是想跳舞的,因為我也想跳。

整個世界都在催促著我們去做一個在雪中跳舞的小公主。

她沒有跳。我,連在那裡踱步都不敢,因為大家在看。

我在心裡喊:你快跳起來吧,我們都不會笑話你。

我那麼想把所有人都扯回教室,關上門,讓整個世界只剩下她一個人。那樣,她就可以呼喊著擁抱世界,可以在雪中閉著眼睛旋轉跳舞,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上課鈴響了,小女孩回來時那落寞的眼神讓我好難過。

長大後,我看過好多好多「想在雪中跳舞」的人,行動上的,或者思想上的。

他們都沒有跳。

和他人在一起時,我們或多或少的都要做好別人眼中的自己,沒辦法做真正的自己。

我想那些喜歡孤獨的人,一定是想多給自己一些能在雪中跳舞的機會。

他們一定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安靜得跳著。

這樣很幸福。


外向開朗的人,也喜歡獨處時的安靜。
內向拘束的人,也喜歡群處時的熱鬧。

而決定這些態度,完全取決於面對的是誰。
例如我,
會和第一次見面的人,交談言淺意簡,保持一定的距離相互了解,再循序漸進;
會和交集至深的好友,聊工作、聊愛好、聊姑娘、聊人生、聊一切可以聊的話題。

發現沒,那些說我們內向的人,往往都是不了解我們的。

  • 他們是某次飯局朋友帶過來的朋友,說:「你那個朋友好像很內向啊」。
  • 他們是逢年過節時的陌生親戚,說:「你家孩子好像很內向啊」。
  • 他們是某次奇葩聚會的直男直女們,說:」你怎這麼內向,這麼不會玩啊」。

像這一些話語,我當時聽到,內心都是「呵呵」一笑。接著,繼續我的獨來獨往。

1、
喜歡獨來獨往,是發現自己看書思考找答案,比大部分的人的建議都靠譜。

  • 我可以看相關職業的書籍,可以提升我自己的思維和水平。
  • 我可以向比我強的小夥伴請教工作上的問題,三兩句就一針見血的解決了我的問題。
  • 我可以根據網上的教程,花幾個天,或幾小時,用心點就能學會一個技能。

所以我懶得去參加其他人看起來很棒,我看起來不怎麼樣的交流會,這段時間更願意留給自己。

2、
喜歡獨來獨往,是發現自己做飯,比和一群不熟的人一起吃更有意思。

  • 我可以做一份香甜的可樂雞翅;
  • 我可以簡單的炒一份南瓜;
  • 我可以煮一份酸甜的西紅柿肉片湯。

(賣相不好,勿噴~)

所以我懶得去參加其他人看起來很棒,我看起來不怎麼樣的飯局,這段時間更願意留給自己。

3、
喜歡獨來獨往,是發現一個人玩,比和一群不熟的人,勉強很熟的玩在一起要來得舒服。

  • 我可以買張票看一場自己喜歡看的電影,肆意的高興或感動;
  • 我可以在某個周末,隨意去所在城市的任意一個地方,去發現這個城市的美好;
  • 我可以去一家不錯的小清吧,去享受一個人的安靜。

(圖為天空出現不明光線,被我拍下來了,啦啦啦)

所以我懶得去參加其他人看起來很棒,我看起來不怎麼樣的聚會,這段時間更願意留給自己。

喜歡獨處,是感到獨處時的自己更完整,更自由而已。


想起以前說過的一句話:「每當感覺自己是在孤軍奮戰的時候,我就勇氣倍增」。
——————追加一句——————
李代沫的《骨子裡的我》有一句歌詞也很應景

http://163.lu/XDlbi3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早晨對自己說早安,一個人出門,晚上對自己說晚安,一個人入睡。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自己處著。想要跟別人交流,卻又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這個人經歷的感受,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孤獨(Loneliness)。


孤獨(Loneliness)體現著對自己社會網路滿意度的評價。特別是實際滿意度和期望滿意度的差距,影響了我們的孤獨感。這就是說,孤獨意味著一個人渴望和想念某種交流,卻因為一些原因和條件沒法實現。


根據孤獨的來源,我們的孤獨可以分成三類:


社會孤獨:無法成為團體一員,無法擁有朋友。他們覺得自己的需求並沒有被團體滿足。他們在團體中未能獲得足夠情感支持。他可能生活在人群中,卻覺得自己不屬於人群。在喧囂的人群中,他們選擇沉默和迴避著。他們把自己變成看不見的隱形人。


情緒孤獨:無法和任何人產生親密情感。他們會感到,自己和別人之間隔著一道界限。這道界限無法輕易跨越。一旦有人觸碰,他們會焦慮煩躁不安,用負面情緒把對方逼退,自己依舊退縮在自己的封閉空間內。


精神孤獨:這是哲學層面上的孤獨,感覺人本質是孤獨的。他們會意識到,所有摯愛的人都會離自己而去,每個人都會孤獨地離開人世,我們都會通往最終的孤獨——死亡。在哲學的終極思考中,他們也會產生孤獨。


不少孤獨的人會產生悲傷、厭倦、壓抑等情緒。他們可能會為自己和他人分離而悲傷,他們可能會為自己的情緒無處表達而壓抑,他們也可能會自己的一盤死水的狀態而厭倦。對他們來說,孤獨代表著不可避免的隔離。

英國心理治療師斯托爾思考一個問題:人的幸福只能通過愛情、友誼等親密關係么?所有孤獨的人都不幸福么?


他給出了否定的回答:有些孤獨者也是可以快樂和恬靜的。英語語境下,他把這種孤獨稱之為Solitude,比Loneliness更為平靜愉悅的孤獨。


斯托爾引用史學家吉本的話,認為孤獨(Solitude)的境界可以培養天才。很多真正的創造和洞見,是在孤獨的狀態下產生的。他說:「卓越的人長期受制於孤獨,但並不覺得他們的生命無意義,而其他人則處心積慮尋找數周或數月的孤獨。」


斯托爾甚至認為,想像力是與孤獨的境界有關的,如果覺得值得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必須在孩子大得能以想像為樂時,給他孤獨的時間與機會。」這種狀態是一種獨特的自覺狀態,一種怡然自樂的完美諧和感。這種過程中,有人會產生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這往往是宗教情感和科學情感的心理源頭。


愛因斯坦就曾經有過這樣的融合感受。小時候的愛因斯坦,並不喜歡和孩子們玩耍嬉戲,他喜歡專心安靜地自己搭積木。他很早就會自己穿過馬路,而不需要別人的協助和陪伴。


加德納認為,兒童有兩種類型:一是戲劇家,情感外露,好表演;二是圖案設計師,聚焦內在,喜思考。愛因斯坦無疑屬於圖案設計師類型。他對外界的喧鬧刺激容易漠視,喜歡沉浸在自己安靜的世界裡。


他在自傳中說,「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我不久就發現了這種追逐的殘酷……」這種世間名利無價值和殘酷性的感覺,也讓對與豐富而危險的世界保持相當的警惕。


相反,真正引起他震撼感覺的,是一刻小小的指南針,「這隻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根本不符合那些在無意識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觸」有關的作用)。我現在還記得,至少相信我還記得,這種經驗給我一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事情後面。」


指南針背後的自然力量,觸動了愛因斯坦的情感。隨後抽象的幾何原理,又給他初戀般美妙炫目的感覺,加深了他對這類自然的信賴,「通向這個天堂的道路,並不像通向天堂的道路那樣舒坦和誘人;但是,它已證明是可以信賴的。 」於是,他更加緊密擁抱這個寧靜而神聖的世界。


與喧囂而瑣碎的塵世保持淡然距離,致力於內心更為崇高的世界探索,從工作和事業中尋找自我價值感。這是斯托爾對此類孤獨者的觀察和理解。


理解斯托爾論述的同事,我們也該注意英國文化的影響,特別是英國個人主義理念。他們崇尚個人力量,強調自我控制。對個人能動性的強調,往往高於情感關係。斯托爾指出,英國上層階級不喜歡情感外物,會加強和崇尚防禦措施。他們表達出對孤獨的渴望,渴望由此逃避日常生活壓力,藉助孤獨的狀態自我更新。


有跡象表明,喜歡孤獨的人喜歡在獨處時靜思,研究哲學和科學方面的抽象問題。這種抽象可讓他們遠離外界依賴,避開可能的危險對象,產生安全感、整合感、控制感。由此得出的超越主觀情感的客觀法則,也強化他們對世界的控制感。


需要指出,上面討論有益的孤獨,都是自願的孤獨。如果強制的孤獨,則是虐待和煎熬。有些時候,對強制孤獨的被迫服從,可能產生一種自我壓抑的慣性。這個時候,人的內心世界,就像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陷入內心摺疊的狀態,無法交流,無法訴說,蜷縮在狹小的空間,隔絕而壓抑。這個時候,他們既不能向外尋求關係的滿足,也不能向內尋求內心的充實。他的內心必然焦慮和壓抑,慌亂而無。這個時候,他更需要去尋找自己的真實感受。


是孤獨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孤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人們通常覺得,自己在孤獨中無能為力。有的人會覺得,孤獨意味著自己有問題,是自己的缺陷導致別人遠離自己,別人不可能理解我,我不可能和他們真正交流,這樣,他們帶著對自我的厭棄,進入了自我的封閉囚籠。


然而,人們進入孤獨時的方式其實是自我決定的。這可以來自他們的受傷情緒,源自他們的無望想法;這也可能可以他們探索自己的願望,尋求整合、充實、豐富自我的契機。總之,孤獨不應該看成是一種持續迴避的消極方式,而是一種適時接觸自我的積極嘗試。


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孤獨是人存在的本質。人生必然經歷種種喪失,失去後的孤單是無可避免的結局。親密關係的拒絕和分離,是我們一生不得不面對的。如何面對和處理它,是我們生命的重要主題。他們認為,只有在獨處靜思時,才能發現自己的生命。我們可以有意識的暫時進入孤獨,來體會自我。


個人經驗的重要性,在於這種體驗的真實性。不然,不管外在經驗多麼完美,也只是一種虛假的自我。我們要意識到,不是所有的關係是永遠存續的,被一些人拒絕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別人的評價並不能代表自己的真正的價值。而自己真正的價值,需要自己的探索。


我們一方面在適應這個社會,一方面也在體驗這個社會。客觀能力和主觀體驗的合一,恰恰是個體心理成熟度的重要標誌,也是自我韌性和力量的重要體現。這種探索得來的自我力量,而不是獨居或群居的狀態,決定了你內心的自由程度。


歡迎點贊,更多文章看微信公眾號:szhswx

http://weixin.qq.com/r/P0MHH-PExa66rbd8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為什麼沒人發現裡面有一個邏輯性錯誤
我在生活中很開朗,但其實我性格彆扭不喜歡和別人有深入交往
沒人喜歡孤獨,雖然孤獨有其珍貴的價值

我不喜歡孤獨
我喜歡一個人待著
我一個人待著不覺得孤獨,很開心
over


也許正是他在獨處時的沉澱、內視與自省,才能收斂了性格里的陰暗,支撐起他的外向與開朗吧。


【 我可以 】
一個人看電影,
一個人去超市,
一個人吃火鍋,
一個人去旅行,
甚至是一個人去醫院 …

一個人的小日子,
我有很多的時間,
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學習新的技能,
培養興趣愛好,
體驗新鮮事物。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偶爾羨慕情侶,偶爾慶幸自由,
手機不離手,耳機不離耳,
不用為了合群而浪費時間。
一人行走,
比兩人行瀟洒,
比三人游自由。

我有點懶,
懶得經營維繫一段關係,
我愛自由,
感覺任何一種關係都易成為束縛。
我亦知道 知音難尋,
對於大多數人 只能拿出自己的一個維度 …

「 我一個人很好,不需要有人陪。」
但是好像並沒人知道我在撒謊 …
哪有人天生喜歡孤獨,
只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北京大妞兒一枚 (づ ̄ 3 ̄)づ
「愛」貓咪「夢」旅行「惡」無知「玩」摩托
????????????????
新浪微博 、豆瓣、微信公眾號、keep、荔枝FM 所有 ID 均為:羽小團

http://weixin.qq.com/r/fDhsdO-E-bKCrasX921u (二維碼自動識別)


Ps:如需轉載 請聯繫 本人授權


某種程度上,『 外向開朗』 是為了享受 『孤獨』 而做出的犧牲。

簡單來說,如果沒有 『外向開朗』的能力,我不能保障『享受孤獨期間』的經濟和自由。


我看到的情況是,但凡有一點成就的人,都有一點特立獨行的范;而事事抱團生怕一分鐘寂寞的人,大多一事無成。


推薦閱讀:

有沒有哪些時刻讓你想立刻結束單身?
有哪些一開始覺得 low 後來被驚艷到的品牌或產品?
你見過的最奇葩的人是怎樣的?
如何選擇一名靠譜的牙醫?
如何一句話讓混大學的同學警醒?

TAG:生活 | 心理學 | 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