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真的是行善嗎?

有些佛教徒,常常從菜市場買來活魚,然後放到江河湖海里,言之行善。可是,即使我們不殺了它們,它們也不是會被更大的魚吃掉嗎?如果被放生的魚不適應當地的水質,或者破壞了水域的生態平衡,不是會讓情況更糟嘛?


喜歡在河邊騎行。

經常看到放生的場面,一群善男信女端坐岸邊,面前擺著待放生的魚鱉蝦蟹,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向佛祖彙報他們的認捐記錄。

繼續前行,在下游不遠處,你會看到另一群喜氣洋洋的男女,拿著各種漁具,盯著那邊的動靜,準備隨時大撈一筆。

兩處場景讓我恍然大悟:佛的安排真是巧妙,一群魚讓兩群人得到了快樂。

那麼魚呢?魚大概就是佛吧。


放生是戒殺的衍生,佛教十善業中講「不殺生」,指不殺害有情識的眾生,積極的方面為以慈悲心護生、放生,愛護、解救生命,即分為止惡、行善兩個方面。不可否認,如法的放生肯定屬於善業。但是如今國內愈演愈烈的「放生熱」卻存在如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不如法的放生。


有些放生者為了完成自己放生動物的心愿,會與經營者預定下需要的動物,經營者向那些捕捉者下定單,捕捉者再按定單去捕捉,然後將捕捉到的動物送到市場,經營者把動物賣給放生者,使原本在大自然中的魚兒、烏龜、鳥獸,為了成就人們的「放生功德」,而慘遭系捕。由此催生了放生「一條龍」產業鏈,甚至「循環再利用」。


放生是一項技術活,講究「天時地利」,需專業人士來研究環境是否適合所放生物生存,還需要考慮放生的時節、氣候。人工養殖的動物到野生環境基本活不了,而野生動物也需要有一個野化訓練,以重新適應野外生存,而現在很多放生只顧買了活物放,而不注意所放生命的死活。而且好些動物在運輸過程中甚至在買賣之前,就因為處置不當或蓄養環境惡劣而傷亡。各種「放生」變「放死」的慘劇時有發生。


另外,外來物種借放生大規模入侵導致當地生態環境被破壞,個人錯誤要全民買單。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而放生就是外來物種入侵的途徑之一。


放生的目的是救度眾生,但是某些諸如將蛇等危險動物放生到人們居住範圍之內的不如法放生的情況,已經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影響到他人的正常生活,。


一些人以放生為號召,聚眾斂財,甚至是持續性地形成一種固定產業鏈,有些「放生」活動,還違法擾民,不僅浪費了十方善信的凈財,而且嚴重破壞了佛教的形象。這些現象大家一定要善於分辨,不要上當受騙,特別地,對於那種有著固定帳戶,通過匯款方式來組織放生活動的個人或者組織要提高警惕。


放生者習慣在放生過程中進行灑凈頌偈、說三皈依、放生髮願這些儀軌,過程很漫長,有時候會造成了一些動物的死亡。然而,放生是讓放生的對象活下去,不是讓它死了以後再去超度它,不然的話,放生法會就成了超度法會了。皈依只不過是一個儀式,儀式要體現在內容上,它是為內容服務的,不要純粹為了做儀式而做儀式。


二、誇大放生的意義。


目前,基本上各個城市都存在頗有規模的放生團體,每次放生花費之巨,買物之多,參與者之眾,場面之壯觀,可以說讓人震撼。這種計劃性(定期定點)買物放生者長期宣傳兩句放生「廣告語」:


1.篡改經典,宣傳「一切善法,放生功德第一」

這句廣告多次出現在一些佛教群或者某些網站、論壇關於放生的開示中,估計大多數佛教徒都看見過,甚至有的為了表現得很嚴謹,會告訴你這句話出自《大智度論》:

「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然而查一下佛藏會發現,《大智度論》中並沒有這個偈子,原偈為:

「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結合論中的上下文可知,這裡講「不殺第一」是指在「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這八種身、口律儀中功德第一,並非一切善行中功德第一。


那麼根據佛法,最重的善業究竟是什麼呢?


《瑜伽師地論》卷九在講到惡業的輕重時,從各個角度進行比較,其中一個角度就是從業行的本身性質(自性)來說的:

「自性故者,謂於綺語,粗惡語為大重罪;於粗惡語,離間語為大重罪;於離間語,妄語為大重罪。於欲邪行,不與取為大重罪;於不與取,殺生為大重罪。於貪慾,瞋恚為大重罪;於瞋恚,邪見為大重罪。
又於施性,戒性無罪為勝;於戒性,修性無罪為勝。於聞性,思性無罪為勝,如是等。」

原文可分兩段,上半部分是講罪業輕重的對比,下半部分是承上講善業輕重的對比。


上半部分中,罪業輕重分身、語、意三種,排在前面最輕的是語業,共四種;較重的是身業,共三種;最重的罪業是意業,共三種。語業四種中,由輕到重,依次是綺語、粗惡語(惡口)、離間語(兩舌)、妄語;身業三種中,由輕到重,依次是欲邪行(邪淫)、不與取(偷盜)、殺生。意業三種中,由輕到重,依次是貪慾、瞋恚、邪見。這裡要注意的是,意業在比身業、口業要重,我們平常難以理解。在《唯識二十論》中,就此專門進行了討論,並引用了當年婆羅門外道跟釋迦牟尼佛的一場辯論,最後外道不得不承認釋迦牟尼佛說的:意業最重。


這裡附上《唯識二十論》第十九頌:

彈吒迦等空  云何由仙忿
意罰為大罪  此復云何成

論曰。若不許由他識轉變增上力故他有情死。云何世尊為成意罰是大罪故。返問長者鄔波離言。汝頗曾聞何因緣故。彈吒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皆空閑寂。長者白佛言。喬答摩。我聞由仙意憤恚故。若執神鬼敬重仙人。知嫌為殺彼有情類。不但由仙意憤恚者。云何引彼。成立意罰為大罪性過於身語。由此應知。但由仙忿彼有情死理善成立。若唯有識。諸他心智知他心不。設爾何失。若不能知何謂他心智。若能知者。唯識應不成。


此處世親菩薩為了解釋意業最重,講了《中阿含經》中的一件事,這段故事記載在《中阿含經》卷三十二第一三三經:世尊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尼犍子,就是耆那派,有一個耆那派的修學者,叫闍提弗多羅,這闍提弗多羅有個弟子,名叫長熱。有一天,長熱碰見了世尊,世尊佛問長熱:「關於身、口、意三業,你的老師教你是哪一業最重?」長熱說:「身業最重,其次是口業,再其次是意業,我老師就是這麼教的。你又怎麼向你的學生教的呢?」世尊說:「我給他們說意業最重,身業、口業相對來說就比較輕了。」長熱回去後,把與世尊的對話向老師闍提弗多羅說了。闍提弗多羅讚歎長熱說:「不錯不錯,你告訴身業最重,其次是口業,再其次是意業,這就對了,你能領受我的教法。你現在再去找世尊,去破他的言教,使他信奉我們耆那教。」在阿含經上,闍提弗多羅是稱瞿曇而不稱世尊。闍提弗多羅是想,自己不出面,弟子出面若把瞿曇辯輸了,就更有面子了。可他沒想到,長熱心裡想,那世尊是好對付的,我哪裡是人家的對手。長熱一直拖拖拖的,就是不去找世尊辯論。闍提弗多羅身邊,有個鄔波離優婆離長者,他自告奮勇去找佛辯論。長熱勸他別去,說世尊「辯才過人無量,兼有幻術,能轉人心,無量眾生為其弟子,寧可降伏?」闍提弗多羅說:「你怎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不聽長熱的話,讓鄔波離長者去找世尊。當時世尊在眉稀羅國。鄔波離長者找到世尊,說,三業之中明明以身業最重,次為口業,最後是意業,你怎麼說意業最重?鄔波離長者的立論有沒有錯呢?我們看現在社會上的法律,我只有殺了人才槍斃我,如果我只是有了殺人的念頭,並沒有付諸現實,你能槍斃我嗎?不能的!可佛說意業最重,怎麼理解呢?佛反問鄔波離長者:「假如說有人行殺生惡業,要把眉稀羅國的人統統殺死,要多少時日才得做完這件事兒?」眉稀羅國雖然不大,畢竟它只是一個城邦國家,但是要想走遍眉稀羅國,《中阿含經》上說也得五日。鄔波離回答:「厲害的人,七日就可以殺完眉稀羅國的人,次一等的或十日,或一個月才行。」佛陀又問:「假如有個仙人,用意念神通力,幾日可以殺盡眉稀羅國的人呢?」鄔波離長者說:「哪能用了幾天,只一會兒就可以了。」佛接著問:「有人在一百日內,或者兩百日內,要麼三百日內,一直布施,有人呢只是入四禪八定,也沒入一百日、兩百日、三百日,哪個功德更為殊勝?有人經常持戒,有人只是入無漏觀不久,哪個更為殊勝?」鄔波離長者回答:「那當然是入四禪八定和入無漏觀的功德更為殊勝。」於是佛對鄔波離長者說:「既然如此,你說意業重呢還是身業重?」鄔波離長者無話可說,當時的辯論是輸方或砍腦袋,或皈依勝方的,於是鄔波離長者就皈依了世尊,後得證果。

注意:這裡可能有人會誤解,意業怎麼可能比身業還重呢?若真這樣的話,甲動手殺了A,乙只是太恨A了,想,我恨不得去殺了A,難道乙比甲的罪還重?如果說真的乙比甲的罪還重,為什麼槍斃甲而不槍斃乙?


實際上是這麼回事兒,乙只有意業,而甲除了意業,還有身業--動手殺了A,那麼,甲就是有兩項罪,而乙只有一項罪,並且甲動了手,說明甲殺人的心念特彆強,以至於轉化為實施殺人的行動,所以槍斃甲而不槍斃乙。故而,雖然槍斃了甲沒槍斃乙,但不能拿這來證明身業大於意業。


若說有識無身不能造業的話,那麼,彈吒迦城、末蹬伽城、羯陵迦城,為什麼因仙人的憤怒,就變成了廢墟?若說有識無身不能造業,那麼,佛為什麼說意業最重?


我們知道,不管造善造惡,都要先經過意識的發動,然後才輪到身、口,「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是杜甫的詩。意是罪魁禍首,我們只要牢牢地控制住了意識,則身、口就不能動了。所以在賞罰方面,意的賞罰也是最重的。


《瑜伽師地論》那段話中的下半部分,講善業的時候,沒有對照第一段把十善業的輕重予以比較,這實際上是承前省略,因為十惡業的輕重已經做了比較,那麼十善業中的輕重就一目了然,不必羅嗦了。那麼我們羅嗦一點,排一下十善業的輕重,由輕到重,依次是有義語、柔軟語、和合語、如實語(語業四種);貞潔、布施、放生(身業三種);無貪、無嗔、正見(意業三種)。其中,最輕的善業是有義語,最重的善業是正見。


第二段中,講的是施、戒、修和聞、思、修三者的輕重對比。其中,施業最輕,戒較重,修最重。聞所成慧,輕;思所成慧,重;修所成慧,更重。修所成慧之後,是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一切種智,原文都沒寫,用「如是等」三個字省略了。


由上可知,一切善業中,智慧最重,最重的是一切種智,即佛果的徹底覺悟。在這裡,還可以對正智做一分析,正智分為兩個層次,低的是正見,指意識層面對佛教義理的正確的把握;高的是般若,聞、思、修都是加行般若,根本無分別智是根本般若,後得無分別智是後得般若,一切種智是圓滿般若。


下面再引用一個故事,是《佛說菩薩本行經》中釋迦牟尼佛的回憶,其中對比了各種善業的輕重,講的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叫比藍婆羅門,用很多極妙的金銀珍寶供養國家人民共十二年,但是供養的對象因為沒有正信和正見,所以果報不大,比不上供養一個須陀洹果羅漢。而比藍供養國民十二年的功德加上供養一百個須陀洹果羅漢的功德,比不上供養一個斯陀含羅漢的功德,如此類推,一級一級往上比,最後是供養佛的功德最大。而前面所有的供養功德加上供養佛的功德,卻遠遠比不上受三皈依和受八關齋戒的功德;而前面所有布施的功德加上三皈依、八關齋戒的功德,比不上受持五戒的功德;前面所有的功德加在一起又遠遠比不上修慈心觀的功德;前面所有的功德最後都比不上聞法、記憶、思維,然後按聞思所得的正見修行的功德,此功德「最尊第一無有過上」!


為什麼?因為前面所有的功德都不必然指向佛果,而只有聞法、記憶、思維,必然指向無漏的佛果。有漏的功德跟無漏的功德怎麼比?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事。


到這裡,我們也許明白了《金剛經》里說的,用財產乃至生命不斷不斷地布施,卻遠遠比不上受持《金剛經》一四句偈的功德的原理何在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歷史上乃至現實中,很多高明的大德都強調學佛要通過聞思學習教理,開見地,然後把聞思慧轉為修慧,從而做到解行相應。一切善行中,這是功德是最大的善行,一切修行方法中,這種修行方法最為如法!我們平常很多修行人,關注小的善行和小的功德,卻不關注大的善行和大的功德,顯然是不如法的。

這裡引《佛說菩薩本行經》中的經文供大家參考查證。


《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中:

「爾時比藍布施貧乏衣被飲食一切所須。十二年中。象馬珍寶玉女之等。盡用布施無所藏積。佛告須達。爾時比藍婆羅門者。今我身是。而我爾時所施亦好其心亦好。受者不好所施雖多獲報甚少。而今我法真妙清凈弟子真正。所施雖少獲報甚多。於是比藍十二年中所作布施。及閻浮提一切人民行於布施。計其功德。不如布施一須陀洹人。其福甚多過出其上。設施百須陀洹並前比藍所施閻浮提人。所得福報。不如施一斯陀含人。其福甚多亦過其上。正使施百斯陀含百須陀洹及前比藍施閻浮提人。所得福報不如施一阿那含人。其福倍多過出其上。施百阿那含人百斯陀含百須陀洹並前比藍閻浮提人。所得福報。不如施一阿羅漢。其福甚多過出其上。正使施百羅漢百阿那含百斯陀含百須陀洹並前比藍閻浮提人。所施功德。不如施一辟支佛。其福甚多過出其上。正使布施百辟支佛百阿羅漢百阿那含百斯陀含百須陀洹及前比藍施閻浮提人。所得功德。不如起塔僧房精舍。衣被床卧飯食供養。過去當來今現在。四方眾僧沙門道士給其所須。計其功德過前所作功德者。上雖起塔僧房精舍。施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並前比藍閻浮提人。所作布施福德。不如施佛一人。功德甚多不可復計。雖供養佛起塔僧房精舍。及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並前比藍閻浮提人。所施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之中受三自歸八關齋。若持五戒所得功德逾過於前所施福德。百千萬倍不可為喻。復以持戒之福。併合集前一切施佛功德及辟支佛四道之等。合前比藍閻浮提人所施福德。不如坐禪慈念眾生經一食之頃。所得功德逾過於前百千萬倍。逾前比藍閻浮提人所作布施。及施四道辟支佛。起塔僧伽藍上至施佛。持戒坐禪慈念眾生。合集其德。不如聞法執在心懷。思惟四諦非常苦空非身之法泥洹寂滅。比前所作一切功德。最尊第一無有過上。

可見佛教的修行,聞思修的功德最大,教觀(教理和止觀)才應該是學佛的核心。為何如此呢?因為前面的行為都只是助緣,而聞思修才是正因。在大乘裡面,任何活動都要以般若為導,不以般若為導,都是共外道法,世間法。所以說,很多人以為學佛就是誦經持咒、吃素、放生,以為做這些就是學佛,實在是莫大的誤會。


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專門組織過弟子放生,戒律中也沒有這一項。《阿含經》中沒有一處地方講過要修放生,大乘經典中講到放生的地方也不多,放生在大乘經中的經典根據主要是:

《梵網經》:

「若世人見殺畜牲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金光明最勝王經·流水長者子品》:

「流水長者子不忍魚為日所曝,乃求其國王,與以二十大象,暫往負水,濟彼魚命,王允其請。長者子乃及請二子,至象廄中,隨意取二十大象,雙從酒家多借皮囊,往決水處,以囊盛水,象負至池,瀉至池中,水即彌滿,還復如故。流水長者子救起瀕死之魚,予之水、食,為其解說大乘經典,諸魚聞經後,皆生忉利天。」

《雜寶藏經》卷二:

「內官贖所犍牛得男根緣

昔干陀衛國。有一屠兒。將五百頭小牛。盡欲刑犍。時有內官。以金錢贖牛。作群放去。以是因緣。現身即得男根具足。還到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王言。是我家人。自恣而行。未曾通白。今何故爾。王時即喚問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見屠兒。將五百頭小牛而欲刑治。臣即贖放。以是因緣。身體得具。故不敢入。王聞喜愕。深於佛法。生信敬心。夫以華報。所感如此。況其果報。豈可量也。(一個宦官花錢贖下五百頭即將被閹割的小牛後,被閹割的男根竟然恢復完好。)」

《雜寶藏經》卷五:

「沙彌救蟻子水災,得長命報緣。

昔者有一羅漢道人,畜一沙彌,知此沙彌卻後七日必當命終,與假歸家,至七日頭,敕使還來。沙彌辭師,即便歸去,於其道中,見眾蟻子,隨水漂流,命將欲絕,生慈悲心,自脫袈裟,盛土堰水,而取蟻子,置高燥處,遂悉得活。至七日頭,還歸師所。師甚怪之,尋即入定,以天眼觀,知其更無餘福得爾,以救蟻子因緣之故,七日不死,得延命長。」

可見經典中所提到的放生都是隨緣放生,而且佛藏上萬卷,提到放生的也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處,這說明什麼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我們仔細思考一下,不難理解,經典中反覆宣說的,都是修學佛法中比較重要的問題,比如持戒、發菩提心、般若智慧等等,大乘學人修六度萬行,如法的放生雖屬於善業,但是也歸為萬行之一,實在沒必要被特彆強調,因為它談不上比助印經書、救助貧窮病苦、助孤、助學等其他善行更為殊勝。如今愈演愈烈的「放生熱」就跟非法傳銷一樣,顯然走向了一種狂熱的極端。


2. 宣傳「放生能培養菩提心」

不得不承認,參加這種計劃性買物放生的佛教徒中確實存在發心救助生命的,然而也存在不少消遣型和功德型的佛教徒:

對於消遣型佛教徒,放生對他們來說,如同購物逛街、看電影、打遊戲一樣是一種生活調味劑,順帶增加點自己的功德。學佛對於這類佛教徒來說,就是一種讓生活不那麼無聊的消遣;功德型的佛教徒放生主要為了功德,為了消業障增福報,身體健康,生意順利去放生。兩者都是以庸俗的心態代替慈悲心,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這兩類佛教徒普遍都有一個共同點:花在教觀上的精力很少。


除非宿根非常猛利,否則很難想像一個不學教理,不修止觀的人憑藉經常放生,其菩提心發起和堅固的效果會比一個勤學教理,在圓解基礎上輔以四無量心觀這類修法的學佛人更好。


菩提心的長養主要也得依靠教觀,大乘學人通過得正見,開圓解,輔於一定的修法,並且在生活中隨時以佛法的道理觀察社會人生,如此不斷發起大悲心、救世心、向上心,使菩提心不斷鞏固增長,漸漸達到念念不忘失的境地,如《華嚴經·凈行品》所教誡,於洗漱澡浴、行住坐卧、抬手動足、待人接物,一切時中,念念觀修,以普度眾生為懷,如此發起(世俗菩提心),並使之堅固,恐怕才算得上是較為如法的方式,像放生這類可以算是在生活中實踐菩薩道,只能作為助緣。


三、當今佛教界的一大亂相,過於強調人天善法,佛法的心髓「如實知見的智慧」涉及太少,而用人天善法來毀壞菩提涅槃,是阿修羅道的一貫伎倆。


佛法的心髓是如實知見的智慧,也就是無為法,即是佛陀經過修行所證得的涅槃妙心,這個涅槃妙心是心靈凈化的頂峰,可以說是人生的究竟意義、生命的終極歸宿,也是佛法的價值所在。


如果不講無為法,涅槃妙心,只講佛法的世間法的話(佛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佛法的心髓就沒有了。適應今天眾生的需求只講一些世間法,佛法價值就基本上失去了。因為佛教的世間法跟其他宗教、哲學和其他學派講的一些東西比較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差別,也沒有特別殊勝的地方。所以老是脫離般若而過於強調行善,佛法恐怕很快就滅絕了。所以一定要以無為法、出世間法作為住持佛法的根本。如果沒有這個根本的話,佛教可以說沒有多大價值,還不如基督教或者儒家。


用人天善法來毀壞菩提涅槃,是阿修羅道的一貫伎倆。《華嚴經·離世間品》說: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所以佛弟子對民間勸善的東西,一定要非常警惕,一定要小心辯別。現在世面上流行的某某善人,某某老師,某某堂口,無不是如此。我們佛弟子,時時刻刻是用佛法的智慧來處理世間和出世間的問題,而不是用外道法。


阿修羅魔王傳播他們教義的方式主要就是通過勸善來蠱惑人心,毀壞佛法。一般人對惡的東西可以很小心,很警惕,也容易辨別。但對錶面看起來善的言說,則比較容易相信,容易接受,卻在不知不覺中了其中的毒。現在這種東西太多了,接受起來感覺良好,而且一般人會覺得對改善身心生活也有一定效果,結果反而把正統佛法給打圧下去。前文曾談到,在大乘裡面,任何活動都要以般若為導,不以般若為導,都是共外道法,世間法,而聞思修才是學佛的核心,才是成佛正因。若我們佛弟子對於如今這樣的「放生熱」沒有清醒的認識,一旦迷進去,變得極端,失去理性,忽視「涅槃妙心」,忽視般若的修行,最終毀傷自己的法身慧命,就太遺憾了。

四、片面地理解護生、放生的概念,將救護生命等同於計劃性的買物放生,對人的救助較少。


慈悲心不一定非得通過放生的方式才能得到培養,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進行,如:救助他人、賑災建校、植樹造林、改善環境等社會公益活動。


佛教大講慈悲,但是如今很多佛教徒的慈悲主要表現在對動物身上,老鼠、蒼蠅都不打,而很少應用在人的身上,比如現在很多貧窮的人,生病沒錢醫治的人,實際上佛教對這些人的救助並不多,當今很多佛教徒每月花很多錢放生,卻很少花錢去救濟貧窮病苦。


當今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當社會大眾發現佛教徒的慈悲都表現在對動物身上,而對人的慈悲並不足夠的話,就會導致佛教的社會形象非常的不堪,因為這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不符。人的生命比動物要寶貴,佛教也講人身難得,有的人得了病,沒錢醫治,你給他治好之後,他受了佛教好處,以後這樣的人不太容易誹謗佛教,而且會更願意去了解佛教佛法,點燃慧命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也就是說這樣的救濟更能創造價值。


要論智慧,沒有哪個宗教能與佛教相比,但是由於大部分信眾的水準實在太不堪,導致人們誤認為學佛就是燒香、吃素、念經、放生,使得佛教老是給人一種愚昧的印象,這是誰造成的?顯然跟佛教本身沒有關係,還是學佛的人學得不如法造成的。如今,放生已由善行、美德而變成社會普遍詬病的「愚行」,讓有識之士心痛不已,佛教人士必須要正視,現在的買物放生已到了除了是信佛者外(信佛者中其實很多也極為反對買物亂放生),幾乎人人指責的地步,這哪裡像一個有智慧的宗教,很多人現在一提起佛教就認為那是迷信,是愚夫愚婦的信仰,一臉鄙夷,這樣下去只會加速佛教的衰亡。


佛教界的慈善行為應該更多地轉移到對人類的關懷。助殘、養老、助孤、助學等方面,這樣意義會更大。福建就有法師開辦了一個很大的家庭式養老院,讓老人們不僅能夠修學佛法、安養晚年,還讓他們的子女沒有了後顧之憂,安心工作。當前,佛教的現狀顯然是「正法欲滅」,形勢衰弱,當我們看到這個現實,應發起護持正法的願力,我們得思考,為護持正法,這一生要根據自己條件儘力去做哪些事,怎樣才能讓佛日重輝,法門光大,讓佛教佛法適應社會的需要,這樣發起的菩提心才真實,才可以落實在行為當中。


明人俞琳的《經世奇謀》中有個故事,
北使(北魏)李諧至南,梁武與之遊歷,至放生處,帝問曰:「彼國亦放生乎?」諧答曰:「不取亦不放。」帝大慚。


-

在台灣,正信的佛徒,我們會敬香,但不燒紙錢。
絕不算命占卜(擲茭),也反對「放生」一類活動。
(有很多宗派,甚至連敬香、燒香,也反對。)

放生,尤其是近代「商業化」的放生,不應該被鼓勵。

我個人的意見:

現代商業化運作的「放生活動」,其實是助長了殘害生靈的惡劣商賈。
包括沒有生物學基本常識的放生,對環境「原物種」產生致命破壞(外來生物),
那些,都是偌大的罪惡,豈可等閑視之?

現代社會,說實話,都生活在都市中,哪來的野生動物?
那些放生的道具,說實話,都是違法商人濫捕來的,能救,當然該救。
但沒有信眾的放生念頭,沒人花錢買,誰會沒事去作這些傷天害理的敗德違法之事?

不講究因緣利便,而是刻意為之的「放生法會」,我一貫保持距離。

不能為了自己積德,反而讓別人去造業。這個太不應該。

------------------------------------------------------------

網上有很多人片段地引用「印光法師」的文字,來鼓吹放生。
其實,印光法師留下許多的規勸,反而沒人在乎,我這裡引用幾則。

(via http://www.dizang.org/wd/fs/)(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若有耐心,請細看,基本上,印光法師的意見非常清楚,很多放生,其實是不應當被鼓勵的。

關於「買物放生」

買物放生。與布施同。須善設法。勿立定期。勿認定地。勿議定物。隨緣買放。生得實益。
若定期、定地、定物、則是促人多捕矣。

買牛、羊、豬、須有常年草料費、為數甚巨。
然每有放者。或不納費。則須辦者代買。似宜以資交辦理之人。
令彼隨意。或買生物。或買草料。為合宜耳。

關於「放生」

放生一事,原為啟發現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殺吃素,普令含識,各得其所,各盡天年。
近之則息殺因,遠之則滅殺果。小之則全吾心之純仁,大之則弭世界之殺劫。
且勿以為不急之務,而漠然置之也。

關於「放生」

生亦不可亂放。放之於江、則無不可。
放之於池、凡害魚之魚、亦放其中、是放賊於人民之聚處、則群魚皆為彼之食料。
然欲一一如法、實難做到。

是宜極力提倡戒殺吃素、以為根本解決之法。

基於放生、略為舉行、以期人各體會放之之意而已。
若盡量放、而設法未能合法、則亦只功過不相掩耳。

放生之舉、事雖為生、意實為人。人若止殺、則固用不著此種作為。

然人食肉之心愈盛、不設此舉、久而久之、將舉菲洲之野蠻行為、遍行於世。
可不預為設法、令彼嗜殺嗜肉之人、同生反躬自省之誡乎。

放生者,但以不忍殺生為念、不能計及彼之食生物與否。

魚多食小魚、及小水蟲。若如所謂、則放一大魚必日殺無數小魚,水蟲。
則放一以殺多、是放之功少過多也。然穿上蛇獺、究無幾何。

即不能盡生物皆買放、則似宜從緩、庶免閑議。

放生以至誠為彼念佛持咒為本。所有儀式、亦不過表示法相而已。

如有其人。固宜按儀式行、否則但竭誠念佛即已。

又凡生欲放、若夏日當宜速行。倘泥於等齊按儀式作法、或至久經時刻、有礙生命。
居士放生宜從省略。若真誠無偽僭之心、即按儀式行、亦非絕不可行。

若妄效僧儀、則成我慢矣。法固圓融、當善用心。

-


首先申明的是我支持真正的放生,平時捉住了不傷人的小蟲子,意外逮到的小青蛇,受傷撞暈的小鳥,我通常總會在附近找到合適的環境放了,在我看來,這種偶然的,孤立的事件才符合放生的定義。商業化的具有產業鏈性質的,單純為了滿足道德優越感和滿足的,功利化的求現世來世福報的放生,我們只能稱之為————購買籌碼然後的消費行為。

-----------------------------------------------------------------------------------------------------

你不了解他,怎麼去愛他。
你不愛他的一切,怎麼算真正的愛他。

因為愛貓和狗,所以不去制止他們的繁殖,然後自己挑一隻漂亮可愛的回來,流著淚對其他的說,對不起,我養不了這麼多。
因為愛孩子,所以縱容他所有的行為,滿足他所有的願望,然後有一天你老了,對不起,孩子,我沒法再好好愛你,自己去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吧。

至於買魚/鳥/龜放生,也是一樣,今天你不用死了,你就在這呆著吧,我用你換取了3000點的福報,(據說今天福報值雙倍誒,還有金山寺滿百送十遍楞嚴經的超值回饋,賺了),其實呢這裡你呆著開不開心,可能好好活著娶妻生子,幸福快樂一生,我是沒仔細想過,誒,你畢竟是一條魚罷了,也不好奢望我一個高高在上的人類為你考量太多吧,總不見得給你辟個自然保護區吧,將來江湖險惡,好自為之吧。


這tmd不能叫愛,這是居高臨下的施捨和廉價的同情心以及自我道德滿足啊。

瞧,我這人多高尚,多和善,我一生放生總計xxxxxx,吃齋xxxx日,根據xx兌換規則,可以換取西天五星級彌勒大飯店永久居住權並換取以下福利與回報……

怎麼有這人?在這些放生者眼中,小動物們不是與自己平等的生靈,而只是自己的換取自我認知滿足的籌碼和工具罷了。

求回報的行善不是真正的善。

ps

全文僅僅針對購買並放生的行為,真正的如開頭所言的放生行為,實際上不會對生態圈造成嚴重破壞,無需特別在意。


上小學的時候,我每天會留五角零花錢,放學在學校門口賣鳥的地攤買只麻雀。

羞於當著小販的面放飛辜負他賣給我的一番「心意」,就拐過路口再放。

後來有同學說你傻,放飛了小販還會再抓回來。我就帶著小鳥走得遠遠的,樹叢里再放。
心裡盤算著這下他們大概抓不到我放這隻,不免還是隱隱擔憂。

我不關心其它看不見的鳥,我只擔心著手裡這隻,因為我每天只有5角錢,從籠子里拿出哪只是我們的緣分。

90年代的天空,顛倒的泳池般透明地懸在頭頂,它們從掌心飛到樹梢幾乎只要一瞬間,我會仰頭讓視線追隨很久,直到太陽刺眼才慢慢走回家。

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へ

上面幾年前的回答提示有回復就進來看看,感謝大家的互動。因為我是個容易害羞的人,又發現自己的無心回答觸碰到了放生方面的經典爭議,所以不在評論里回復誰了,大家發表的意見都很真誠,我很欣喜。祝大家元旦快樂。

當時看到這個題目想起小時候的一個片段就寫上來了,如今回味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許是早已註定的。我沒有宗教信仰,長大後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全憑熱愛選擇了自己的專業方向,活得瀟洒任性,奔波於國內自然保護區。

現任公務員一名,是同事眼中溫柔敏感少言寡語的人物。說這個是想起前一陣子單位發生的放生事件。有隻麻雀從窗口飛進單位,大家一哄而上去抓,當然是抓不住,也不枉我為麻雀捏把汗。快到下班時間人走得差不多了有同事問要鎖門嗎?麻雀就這麼不管了嗎?我說不行,鎖一宿會死,咱們把它找出來吧。於是大家又歡樂地抓了起來,期間有人說抓住帶回去給兒子玩,本來忙著手頭工作的我聽完坐不住了。幾下子就把麻雀捉住,還沒來得及大夥圍過來順手扔出了窗外,麻雀飛走了。幾個動作一氣呵成,大夥有的抱怨「我還沒仔細看看呢」有的讚歎「想不到你敢抓它,不害怕呀!」
此時我只被成功放飛的喜悅包裹著,心裡輕輕說,這有什麼可怕,我在自然保護區的時候和老虎摟在一起呢。不過這已是鮮為人知的過去了。

我想說,雖然大家都坐在一起,但是因為有著不一樣的靈魂使自己和這個世界有著些許不同。隔著屏幕的咱們也是一樣,我在爭論里看到了大家都愛動物,愛大自然,真高興。


因起一念憐憫心,有情苦為弱生計。
若為行善造功德,趁早回家洗洗睡。
放生但求結緣法,哪來功德陪你耍。


我在知乎外的地方提到過如何正確的,符合佛教精神地放生,這裡再寫一次:
* 放生已經滿足了你的慈悲心,你已經從中得到了心靈的愉悅,這就是最大的福報,別的就別想了。
* 放生時心靈追隨著被放生的生命,體驗TA被放生的愉悅。
* 放生前想一下你放生的行為是否損害了別的動物的利益。
* 別刻意而為。偶然闖進室內的小鳥一定要放生,放生池邊的放生專用動物一定別買,放生大會一定別捐錢,當地沒有的物種一定先問動物科學家。
* 為親友祈福的放生一定要當著受祈福者進行,這樣TA才會感受到放生和被放生的愉悅。
* 充滿善意地陪小狗玩一下,和孤獨的老人聊一會,用心為家人做一頓飯,所得福報有時並不比放生一條生命少。
* 心懷慈悲,即使在菜市場買把青菜也有福報。心懷怨憎,付出一千萬也買不回福報。


從生態鏈上講放生未必行善,上圖:


問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寫經、弘揚佛法、到底有沒有功德。
祖曰:沒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
帝曰:如何是真實功德呢?
祖曰:清凈智慧是微妙圓融,本體空寂,無法可得,如是功德,絕對不是世間上有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聖人所求的第一義諦呢?
祖曰:廓然浩蕩,本無聖賢。   
帝曰:對朕者誰?
祖曰:我不認識。


一花一草,一蟲一獸,若你不是要吃它,它若不是要傷你 ,就放過。
覺得對於我們這些世俗之人,就是最大的放生了。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兩千年前的古人看法比當代人高到哪裡去了。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了,我感覺是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熱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創造性的吸收別的文化的優點使然。

就像山寨機一樣,現在佛教的傳播方式頗有點基督教的感覺。

有的人信佛是嚴於律己,有的人信佛是佛祖寬赦你~無聊的、作惡的等各類人都充斥進了廣大信仰隊伍。信佛已經是一種做再多的惡也能通過某種方式獲得救贖的好途徑。大家都能得到心靈的慰籍。

信佛不再是以身供佛,而是買佛祖的股份好當股東分紅。

我就認識很多信佛的人。能使壞的時候絕不做好。每個月固定交給宗教團體2000元委託放生。心安理得~

還有什麼跟佛友聊天聊到人家離婚拋家棄子來共同修行的。

還有是因為仕途不順後懷疑別人下降頭開始念經的。從此兒子高考也念經求成績。買房搖號也念經求運氣。

這種佛友應該是放生隊伍的主流吧。信佛求形式、迅速心安,「佛祖保險」比什麼平安、人壽都有保障的感覺。

至於那些動物活不活?他們連人活不活都不關心,還管你動物?


睡前怒答

  1.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尤其是商業化放生,你越放生,越殺生。
  2. 放生的動物,未必是能活的。甚至很多被活活放死。
  3. 隨便放生,有可能導致生態入侵。
  4. 很多人放生,是因為做了太多事情求安慰。

關於放生,其實就和潔癖一樣,只是他心裡覺得,我做了個善事,就放生了。善行本來就是個模糊的詞,沒法定義。


絕對是反智無腦的迷信活動。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是會去放生呢?因為實在沒招兒了唄!祈求目標從來都很直接:一放生,病就好了。一印經,病就好了。就這麼點事!扯別的都沒用!

但凡有別的辦法,早用了。實在不行了,就試試放生唄!

絕大多數的寺廟道觀是怎麼生存的?

靠香火求籤等零敲碎打的維持生存,靠請願(道場、放生)發展。靠還願了願(大額捐款)暴富。

一個人來廟裡燒了一注香,可能佛寺只有一元進賬,但是他跪那裡求的是,讓我中個彩票得500萬,中了,我就發願給神像塑個金身。結果這傻逼真中了!可能半年後,莫名其妙的,一輛寶馬開過來了,一扔就是15萬20萬的。其實是這個人家裡出事了。他忽然想起來了,靠,我忘了還願了!所以才倒霉了!於是,他上山來還願了。方丈要做的就是在手機里永遠準備三套「宏偉建設藍圖」,一個是幾十萬的項目,一個是幾萬的項目,一個是上百萬的項目。而且一般上百萬的項目要夾帶「私貨」,就是可以給出錢的人某些特殊的好處,比如把建好的某一個項目的一部分變成私人領地,等於是在風景區有了自己獨立的祭祖小院。嗯,施主你來的正好,你就是為了我們廟的這個項目來的,你看我們剛剛打算在山坡的那裡那裡種10000棵銀杏……預算剛做好,你就來了!多個0少個0其實全看你對對方的財力和捐款意願的判斷。你看其實這套路多低級啊,但是你以為捐款的人不知道咋回事么?看不出來么?其實是不願意知道所以不知道,你要明白,他只求心安!才不管你咋花呢!他會認為你一個小和尚小道士,你還能幹的過神或者佛么?你敢亂花錢,你自己背業力,遭報應。反正我是還願了!完事大吉。

這是還願套路。需要等!需要運氣!但是,道士和和尚們守一個廟守五年十年的,肯定會等到這種大客(S)戶(B)。把寺廟弄的乾乾淨淨,利利索索。做一個規規矩矩勤勉的出家人,總歸不會餓死的。至於暴富,哈哈要相信老天總有開眼的那一天。
一萬個人來磕頭求富貴,求陞官,求病好,可能9900個沒靈驗,但是9900個人會自動閉嘴好像自己完全沒有貪心過那些大願背後的暴利訴求。更妙的事情在於這100個靈驗的哪怕是部分靈驗了,他會偷偷跟最親近的人講「真話」,講「人生秘訣」。因為他自己靈驗了,所以,他說的話就特別有分量有說服力。不靈的呢?說了也沒人聽!你個臭屌絲,一邊呆著去!

現在繞回放生主題

放生,為什麼有效?因為對寺廟有利!所以,必須吹捧。和尚會告訴你,放生是在做慈善,是給「兄弟姐妹」一條生路!所以,這樣的活動里,你掏個幾百幾千的,你所求的一切「個人利益」如果沒實現,你絕對沒有能力用你的個人案例去證明放生無效。所以,放生之後,你的爺爺還是病死了,但是你不會指責「放生無效」!反而你爺爺出院了會成大新聞。被和尚們吹出花來。做為正面教材。

仔細想想,為什麼所有治療禿頂的特效藥都那麼有效?為什麼那麼多一針靈性病廣告貼在電線杆子上?因為你揭露我的產品無效的前提是讓別人知道你禿了,還帶著假髮,讓別人知道你得了性病,而且,居然還沒治好……(?_?)


這就是宗教為什麼會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再過100年,宗教還是這個屌樣,不會有任何改變。

理解了這個邏輯,放生到底有沒有用?有用。絕對有用。你其實是花錢買了一個特別牛逼的借口,爺爺,連觀音菩薩都救不了你,你安心去吧,攔路小鬼,我都事先打點好了,去極樂世界吧!心安不?安了! 佛曰:施主,安了買單!


明明能搜到聖嚴法師非常清楚的解答呀,如下:

聖嚴法師:盲目放生,罪過!

放生的淵源來自慈悲,放生本身是正確的。以前交通不便利,放生的鳥、魚等,都產自本地或附近,放生並沒有水土不服或物種差異的問題。但現在很多放生有問 題,常在佛誕日或定期舉辦的放生會,集合很多人、籌募很多錢、買整批魚、鳥、龜來放;有些動物是人工飼養的,已經失去野外求生的能力,根本不適合野放,放 生反成放死。

如果為了大量放生而捕捉動物,這等於虐殺動物。
歷代高僧建了許多放生池、放生園,有人捕了魚要去市場賣,被出家人見到了,不忍心魚被吃了,買回來在池裡放生,不會再被人釣走。
放生園裡的牛、羊、雞、豬等等,都是這些動物要送到屠宰場途中,被出家人遇上了,當下動了慈悲心,買下這些牲口送到園裡放 生。**********************出家人的放生行為,並不是為了放生,而到牧場買動物,或叫人捕了再買來放生,他們是面對屠殺的當下引發 了慈悲心。*****************
盲目放生沒有功德
例如魚塘養大的魚不能放在河裡、海里,它們可能已經不會自行覓食了;把海魚放回河裡,沒有考慮到魚類與水質、水深、水溫的習性,盲目放生,沒有功德,反倒 有罪過。 我們的農禪寺早年也放生,但是少量的做,派專人去找原本要宰了吃的生物,才會買來放生。******************如果為了大量放生而捕捉動 物,這等於虐殺動物。******************* 現在我們主張保護野生動物,不只珍惜動物。我們在台北市立動物園捐了幾個鳥籠,收留各地撿到的傷鳥,送到動物園醫好了,再送到原生地放生。這才是放生的現 代性實踐。


放生注意事項
一、不要預約放生
與賣魚者直接或間接、明確或暗示將要買生放生,使賣者聞訊捕撈,違背施無畏的基本定義。如此可令這些眾生本幾日後死,如今因預約賣者數量、品種等,使其提 早被撈,雖汝意為放生,然而其中勢必有不堪折磨而早夭的眾生,由於其提前死亡出於你的預約,使自己的善舉偏於形式了。要在不預先告知的情況下突然去採買物 類放生
二、要觀察地點、水質及什麼環境適合所放生物生存
如果被放之眾生,能放其為適於它生長的環境,則對其有極大好處。反之,若只顧放而不觀察所放的地點,則對其害處多多。如鱔魚泥鰍在河裡活不了幾天 因為河底是泥沙 不能形成洞穴 田螺放在河裡也活不了幾天 把海水魚放到淡水流域中,其必死無疑。 放魚子一定要將母魚買下 否則 只買魚子 母魚就要被殺 且魚子就象沒有懷足月的嬰兒被墮胎一樣 還有不能將野兔置於眾人處,不能將飛鳥放於易捕地,不能將魚兒放入被化工原料污染的確無法生存的河流水域等。
三、不固定時間地點採買,不固定時間地點放生,盡量不要讓人知道放生地點或選擇人煙稀少之地或大江大河的的水中間放生(「一次我去吉林松花湖放魚,一位回族年輕人告訴我『昨天長春來了四個人在松花湖的江邊上放魚,他們走後,魚不往江中間游,都叫別人撈去了』!」。
四、禁放養魚池等小水區
嚴禁將魚及水生動物放入養魚池,以養魚池為賣魚殺生之來源處,將眾生放入其內,乃間接殺生也。也不要放魚在小的湖水裡,小型湖水水面有限,魚兒無處逃 生。也不要把魚放在小型水庫里 冬季不要放夏候鳥,放了反而會被凍死餓死。也不要放家養的鳥,它自己不會打食,會被活活餓死。放鳥,要買野生的鳥,要把它們帶到草木茂密人煙稀少的地方放 飛,一旦剩下幾隻奄奄一息的小鳥,就輕輕的把他們放入深深的草叢中,免被遊人捉去。
五、放生儀式宜簡單隆重,放生過程宜迅速確實,千萬不可因人為因素拖延擱置,害籠內眾生多受不必要之苦。
不要組織大隊的同修過於張揚的放生,以避免有心機的人伺機捕捉。放生儀規要根據物命的情況來決定簡繁,必要時先放生,再做儀規。儀規一定要用虔誠心去做,否則沒有意義!
六、不得區分大小貴賤
一味追求數量,而對某部分眾生遠離慈心。如見兩盆魚,心想若放這盆軀體小的眾生,則價錢和數量要比放那盆軀體大的合算。或思維買一大堆田螺的錢,還不 夠買一隻甲魚的金額。因而棄大舍貴,擇小選賤。這樣一來,勢必會造成未被解救生命的眾生怨恨與嗔怒。孰不知軀體越大,價格越昂貴的眾生,你放了它,功德也 越大。所以放生時不要帶著選擇和預備買何品種的心去買生,應當遇見什麼,就買什麼。
七、要善迴向
很多人因為自以為不去執著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迴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勢。不重視迴向,會導致放生功德轉化為人天福報,為將來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礙。所以每個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轉向出世間的種種成佛利益。如迴向莊嚴西方極樂世界
八、未知己知彼,勿隨意勸說
輕易不要對無信心者(尤其是賣魚的人)宣布和勸化說我買魚是為了放生做功德,你應當怎樣等等。因為並不了解對方對於因果之取捨觀念,一旦被其把握和摸 索出放生者出沒的時間規律,所偏重放之品種,即便每次給放生者開諸方便,放生亦流於形勢而形成弊端。使賣者為了放生者的需要而購抓某種眾生,而放生者並不 見得一次都能將賣者的貨量都買掉,使未被放的另一部分眾生傷心埋怨。所以輕易不要讓賣者知道目的,通曉規律。
對於有的地區已形成此局面者,應亡羊補牢,注意宣傳給新的放生者這個道理.
九、倘使工作失誤,勿輕易自咎
釋放與解救他人的生命,永遠沒有過失。許多放者因為工具、因緣及種種不利因素,使所購眾生不能全數盡活,便於亡者自愧有罪惡感。實際眾生從生到死,皆 受制於因果,假如你儘力做了,它還是於放前死亡,實屬因緣所使。彼既便如此,亦要比被人刀刃烹煮者幸之萬倍,據說畜生之苦,不但苦於死時之劇痛,死後之剖 解、烹食、乃至被消化後,其痛苦的知覺方無。故這對於被放者而言,使其少苦而終,且免受死後之劇烈痛苦,仍具備不小貢獻。況且你把放生的功德迴向給他們, 對其今後,仍具備積極深遠的意義。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竟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

邯鄲的人元旦會抓鳩給趙簡子

趙簡子厚賞之,因為他覺得元旦放生,可以顯示施恩

客曰:你滋不滋道你放生的這些,是別人抓來的,抓捕的時候不知道弄死了多少,放生的又不知道幾個能活,你說你是不是邏輯混亂,你是不是有病

趙簡子說:咦,好像是哦



如果說社會新聞中什麼詞出現的頻率高,「放生」一定是其中之一。9月9日,一男子在湖南湘潭的湖湘公園放生劇毒的眼鏡蛇,最終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行政拘留5天;9月23日,網路上又爆出兩名英國華人將361隻美洲龍蝦和350隻螃蟹放生至英吉利海峽,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至於其他的讓人瞠目結舌的放生新聞,相信你也一定不陌生。

放生活動自古已有之,但真正在中國流行起來還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更多是一種宗教活動。然而在佛教和世俗生活的不斷融合中,不管是不是真的信仰佛教,一聽到某種行為能帶來好運,就如同撫摸雕像、景點撒幣一樣,總有人想放生點什麼,好蹭蹭神明的福祉。

摸雕像會褪色,撒幣讓景點的打撈人員很辛苦,但是如今打著保護自然、熱愛生命的放生活動,很多時候都在破壞環境和毀滅生命。數讀菌在科惠新聞資料庫中選取了近五年內179條與放生亂象有關的新聞,想看看放生愛好者們都在放生些什麼?

一、亂放生的七種類型

通過梳理新聞事件,可以發現「奇葩」的放生活動分布十分廣泛,不僅有北京、山東、浙江等國內省市,放生愛好者們還把放生活動開展到了德國、美國、印度和越南等地。而這些放生活動大致可以歸納為威脅公共安全、生態破壞、盲目放生、哄搶放生生物、放生事故、寵物放生和放生產業七種類型。

第一,威脅公共安全類。在公共場所放生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例如各類鱷魚、毒蛇等,會嚴重威脅當地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點擊查看大圖)

第二,生態破壞類。放生外來物種,或者放生生物數量超過生態系統的承受的範圍都會造成巨大的生態的災害。這些外來生物在缺少天敵的環境中,不僅會瘋狂繁殖,蠶食本地生物,甚至還會傳播寄生蟲病。例如鱷雀鱔、黑魚、巴西龜等具有極強適應性的外來物種,以及福壽螺等攜帶致命寄生蟲病原體的物種。泰山景區就深受其害,遊客帶著外來松鼠放生泰山,結果造成松鼠泛濫,核桃大面積減產,果農血本無歸。

第三,盲目放生類。不顧生物習性,僅憑藉放生者的個人喜好,造成放生後的動物不適應環境,大量死亡。

第四,哄搶放生動物類。上游放生下游抓,放生成了捕獵者的盛宴。被哄搶的動物中甚至包括了新婚夫婦婚禮放飛的白鴿,參與哄搶的人表示,這些白鴿是肉鴿,可以拿回去燉湯。

第五,放生時候發生了意外。要麼是放生眼鏡蛇時被咬傷,最終救治無效,要麼是河邊放生不慎落水溺亡。

第六,寵物放生類。尤其是進口寵物,包括寵物鱷魚、黃金蟒、魔王松鼠等,這些寵物被放生後,或者成為「生態殺手」,或者不適應環境迅速死去。

第七,放生產業。有需求就會形成市場,在狂熱的放生熱潮背後,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使得很多商人趨之若鶩。

二、什麼動物被放生?

放生愛好者們不僅走得遠,放生的生物也是種類繁多。最受歡迎的有各種魚類、爬行動物、鳥類、昆蟲以及一些中小型哺乳動物,甚至還出現有人在大冬天向河裡放生魚子。

(點擊查看大圖)

這些放生的動物中,巴西紅耳龜和鱷龜是最為典型的烏龜型「生態殺手」,鱷雀鱔、黑魚、清道夫魚、七星刀魚等是最為典型的魚類「生態殺手」。

劇毒的眼鏡蛇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螢火蟲、蝴蝶等昆蟲類動物,一般被用來作為商業活動的噱頭,放生後難以存活。小白鼠、狐狸等中小型哺乳動物一般是人工飼養,已經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放生在野外存活率同樣極低。

三、帶血的放生產業鏈

放生除了祈福和博愛,背後還有不少生意,催生出了一條「黑色產業鏈」。這條產業鏈由三大主體構成,一是放生動物的販賣者,二是放生活動參與者,三是「守株待兔」的捕捉者。一些有組織的放生團體會在水產市場大量購買水生動物,如泥鰍、魚等。有的會直接從養殖戶那裡購買放生物種。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北京懷柔湯河口村,曾有人放生了300多隻狐狸和貉,造成周圍大量家禽被咬死、咬傷。而這些狐狸主要的來源就是各地養殖場,每隻售價最低價格300元,一次放生活動帶來的收入高達10萬元。

另據齊魯晚報報道,濟南當地的一家放生組織曾公布統計數據,從2015年4月7日到2016年4月4日,該組織共組織了33次放生活動,累計籌集放生善款1007734元。這百萬流水的賬本包含了57種動物,其中36種被標註為野生動物,例如果子狸、獾、野貓、黃鼠狼、野兔、刺蝟、蟾蜍、貂等。

(點擊查看大圖)

除了販賣養殖動物給放生者外,一些商販還做起了「野生動物放生預訂」的生意,若放生者欲放生蛇類等野生動物,會提前向商販預訂,而商販將數量告知捕捉者人,這些捕捉者再根據需求去到野外去捕捉或收集。

以鳥類放生的產業為例,商販背後的捕鳥人多數山區農民,這些捕鳥人十分不專業,為了節約成本,他們選擇粘網為工具,一副粘網的成本才十幾塊錢,將粘網覆蓋一片樹林,幾乎能將當地的鳥類捕殺殆盡。而最後能活著進入市場,並被放生的鳥類不到二十分之一,也就是每放生1隻鳥,就有20隻鳥成了陪葬品。而這些活下來的鳥,售價也極其低廉,普通的麻雀、山雀,僅兩三元錢一隻。如果出現滯銷,商販會選擇將這些鳥類當場摔死,以降低庫存成本。

有的商販還會去放生地點「守株待兔」,將放生的動物再捕撈回來,送到市場上繼續賣給下個放生者。甚至還有的景區以放生為噱頭招徠遊客。曾有媒體報道,某海邊景點提供海龜放生,遊客付錢購買海龜放生後,景區工作人員會把海龜抓回來,供下一位遊客使用。

放生本是善意,但是很多人把它做成了生意。認真在解救動物的人有,但更多的人只是想靠放生「積攢福報」,對他們而言放生不是嚴肅與科學,只是簡單的購買與傾倒。打著做善事的旗號,卻做著「最折壽」的事情。


捕食與被捕食是自然界的規律,這是保證自然能量循環的必要條件。
謹慎的索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不貪求,其實比放生更有誠意。帶著功利心去行善,不得善的本意。


推薦閱讀:

TAG:道德 | 佛教 | 偽善 | 生態學 | 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