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擅長喜劇且票房成功的「商業片」導演,寧浩與馮小剛的拍攝風格有哪些不同?票房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不同?


這兩個是我個人都非常喜歡的導演,甚至可以說有些偏愛,看到這個問題,想泛泛的說一下,個人對這兩個導演風格特點的看法。

馮小剛:
1、馮小剛電影的敘事大多是語言(台詞)為主導的,語言特點鮮明,明顯的北方語言氣質,這個是他早期(包括現在)受王朔影響一步步形成,最近這兩位不又是合作寫了新劇本,喜歡看馮小剛喜劇的觀眾又有福了。

2、馮小剛電影題材選擇,有著鮮明的社會話題性和強烈的時代印記。如果說語言是包裝,那馮小剛對社會大眾心理的準確把握是靈魂。
《甲方乙方》算是新時期的3T公司,《不見不散》說的是出國潮,後面《大腕》諷刺商業廣告,《手機》片名已經說明一切了,《非誠勿擾》直指大齡婚嫁,不知跟同名電視節目是否是偶然巧合?《集結號》之前只有兩部稍有不同,一部是《夜宴》,賭氣之作,小剛想證明自己也能拍古裝大片,另一部《一聲嘆息》,在我看來是他半自傳電影,最充滿個人情感的一部,男人必讀片目。
《天下無賊》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小剛進入長江以南市場,他一直嘗試要南北通吃,之前作品都是北方市場強,南方弱,《天下無賊》採取的重要的策略就是啟用港台明星(劉德華、劉若英),結果證明成功。
《集結號》、《唐山》、《溫故》,我個人感覺他開始向他自己早期嚴肅題材創作方向,有了一定的回歸,我指的是《一地雞毛》《月亮背面》和《我是你爸爸》那個時期的馮小剛。

3、平民視角下的本土情感體驗
馮小剛電影對內地觀眾來說,非常親切,這不只是通過語言和上面說的社會化選題,更重要的是一種平民視角。
敘事角度大多是平視的,不是俯視,也不是仰視,說來簡單的事,國產電影做到的尤少。小剛導演不是所謂科班出身,不用背什麼包袱,反倒一身輕鬆。

上面三點,配合了過去幾年娛樂文化營銷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這幾年互聯網飛速發展,更加放大了這些基本要素的傳播效應。
很多國產電影宣傳時找不到宣傳點,挖不出社會話題,宣傳營銷只能隔靴搔癢,而馮小剛的電影大多,從立意之初就蘊含了巨大的社會話題傳播效應的基因。
對馮小剛導演的作品,或許無論哪一部拿出來都不見得是影史留存的精品,但卻是寫電影行業、產業發展史時候,繞不開的一位。

馮小剛不是藝術導演,也不是什麼獎項導演,在內地電影敘事斷代、斷裂的大背景下,馮小剛還是用十幾年時間,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在大眾傳播上,他很具有代表性,如果說他是什麼「國民導演」,或許不那麼準確,但也不為過。

p.s.,個人一直認為《一聲嘆息》是我看過馮小剛所有電影里最動情、最動人的一部,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

寧浩:
最近因為工作,多了些近距離接觸,可能反而看不清,大抵能想到下面一些關鍵詞,僅供參考:
1)大膽學習,敢為人先
寧浩被很多人知道,都是從《瘋狂的石頭》開始,他自己多次談到他對蓋里奇、薩布、昆汀的喜愛,因為過去多年拍攝MV、廣告的經驗,喜歡這幾位導演也很正常。
但他不怕被人說臨摹和抄襲,而是大膽的拿來主義,把當時正流行的多線敘事、凜冽的剪輯風格,落地了自己的電影作品中,當即給人橫空出世之感,其中關鍵一環,大家覺得低成本可以拍成這樣,出乎很多觀眾,包括業內人的意料。
從《瘋狂的石頭》到《瘋狂的賽車》,一個是對「學習」、「借鑒」的理解和開放的心態,另一個還是對「講故事」有天賦,加上要真吃苦。
看國內,06年之後,一撥一撥模仿《石頭》的作品,做不到上面兩點,最後大多都是見不著什麼觀眾的「幾日游」電影。

2)多類型嘗試,風格多變
很多人認為寧浩是拍喜劇的,因為剛好有幾部重要的作品對觀眾來說「不存在」,所以才會有這個印象。
《香火》和《蒙古乒乓》(綠草地)這兩部極低成本文藝片中都有喜劇元素,《無人區》同樣也是,但已經完全變成公路動作戲,類型還是偏懸疑,喜劇元素基本都是點綴。《黃金大劫案》先喜後悲,也是繼續從重敘事,向重人物轉變的一個過程。
至於寧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後面的計劃有純愛電影、科幻片,當然也不乏喜劇片,所以單從類型角度,寧浩還是挺跨界的。

3)信息量大,節奏緊湊
很多人說「寧浩的電影好看」,我理解就是電影信息量大,不亂,你能自己縷出一個邏輯來,因為他幾部喜劇作品,編劇團隊不少於6個人,敘事周密和完整是他們的第一要求。
記得當年第一次看完《瘋狂石頭》,內心小激動,結果就是一共去影院看了五遍,回家寫了一篇日誌:關於《瘋狂的石頭》的100個細節,電影居然在腦子裡回放了一遍,大家無聊時,可以翻著下面鏈接來看:http://fours616.blog.sohu.com/66746769.html

而「信息量大、節奏緊湊」恰好是觀眾往往是看好萊塢電影、看美劇時候的直覺感受,居然在國產電影里找到了共鳴,所以當然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當然,國產片這兩年實在不爭氣,出不來第二個寧浩,實在是悲哀,話說香港彭浩翔之後,還有新的年輕導演出來嗎?反倒是台灣,接連的年輕導演的冒頭,讓人高興。

因為《黃金大劫案》,對寧浩有更多了解,他還在上升期,如同他30多歲了,還反覆跟媒體念叨「成長」這個話題,所以他的價值,不在眼下,而在未來。

關於其他對寧浩的看法,下面豆瓣這個帖子,從另外一個角度談了一下,不是影評,只是一些感受,僅供參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96554/


主動答。

馮小剛:
他與王朔一樣,都不是老北京的那種衚衕串子,而是典型的大院子弟——又名二代北京人。
所以馮在其情感的表達上,一貫的矜持和端著。不盡然的那種誠懇。
大抵類似於秦奮讓梁笑笑體會到的那種感覺。
非常可愛,每天樂意聽他嘮兩個嗑給你,但是確實也沒有全掏心窩子給你。
可以參見他金像獎上的頒獎詞:
視頻封面馮小剛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的發言視頻

是個讓人不能不佩服的機靈人,八面玲瓏四面逢源。
可是你說掏心窩子做鐵瓷的哥們兒,總還差了那麼一截。
就像《天下無賊》慶功會上,他信誓旦旦地宣稱要將票房的手氣分給中國男足一樣——你完全看不出是笑談還是真心。

他不吝自己戕害自己——拍完大腕之後,拍的非誠勿擾1、2宛如咣咣地自己打臉;罵完買盜版盤的不如狗之後,說自己當年也買盜版盤也不如狗。
你完全不知道他那句話是真的,或者說,哪句話能矜持到最後。
是讓你皮上肉上舒舒坦坦地按過去,但是筋骨里沒完全舒坦,可是也說不出來這60塊錢一個鐘點有什麼不值的那種。

寧浩:
寧浩的成長曆程較之馮小剛更坎坷曲折,所以寧浩的不吝,更多的在於表現。
他的不吝是排血腥黯淡的事物,是一次又一次在擦邊球和無盡深淵之間遊走。
為了過日子,李宇春、金海心的MV他也拍。
但是他心裡總揣著蓋·里奇的「老煙槍」。
採訪里寧浩的演員,都是兄弟:
視頻封面視頻:《今夜有戲》寧浩遭演員集體控訴視頻
寧浩還在摸索,在嘗試更殘忍,也更直接。
早已經超過了馮小剛最殘忍的「王薄之死」。
他的講述也還沒有完全定型,就像他愛拍攝的故事在全國各地的人身上發生一樣。


馮小剛會講故事
寧浩通過投機取巧也能把故事說圓
中國現在再沒有別的會講故事的導演了


我的觀點比較膚淺,懂得也不多,希望各位笑笑就好。


我的觀點是馮小剛不會講故事,戲劇張力主要是語言和場景,畢竟是拍電視劇的起家的,很多時候他的處理手段是電視劇化的,在唐山大地震和1942,總是會發現情緒的積累過程明顯,爆發也是迅猛的,這些是電視劇小品這類節目的手段,電影是需要含蓄的表達,含蓄的體現,在電影里,默默無語要比歇斯底里更加震撼。

馮導的喜劇效果都是碎片化,爆髮式的,很少是通過故事情節的推進產生的,它的那些笑點都是在對話和布景中直接呈現出來,在比較短的時空場景下就要完成喜劇效果的全部過程,類似相聲小品的」抖包袱「。

馮導是大導演,經驗豐富,但是,我個人覺得馮導的電影,分一下集就是情景喜劇了,整個劇情普遍比較散,甚至劇情本身都是可有可無的,劇情的存在只是為了把笑話按照一個主題串起來而已。

相反,寧浩是一個用情節講故事的導演,這在國內的導演中非常少,寧浩可以把兩個小時的電影滿滿當當的去講故事,這個故事還是按照電影的手段去講的,寧浩喜歡做劇情上的反差,然後用雙線或者多線推進強化反差,最後在對比中產生幽默感,當然是蓋里奇玩的,但是寧浩做了比較合理的本土化。

比較有意思的是,寧浩是一個「玩的開"的導演,比如瘋狂賽車裡黑幫老大一本正經吃骨灰的鏡頭,或者心花路放里黃渤給前妻打完電話出來看到長腿美女是拉拉的鏡頭,這種由前面的鋪墊下才能產生的喜劇效果其實是比較考驗講故事的能力的,至少我自己寫東西的時候,這種伏筆如何安排就非常的頭痛,稍微弄不好就會玩砸了。

而且寧浩喜歡在電影里進行類型片的探索,比如,瘋狂的石頭中香港大盜有類似碟中諜的橋段,瘋狂賽車裡黑幫的槍戰鏡頭又很神似港片,說到這裡我又要說講故事了,開場的黑幫就有一個標誌性動作,開戰前扔打火機,這個動作正好就是後來煤氣泄漏地方出場是的第一個動作,然後就爆炸的一塌糊塗,我每次看到這就笑的受不了,因為前面有伏筆,這裡的情節推進是合情合理的,所產生巨大反差更好強化了喜劇效果。

寧浩的片子里有很多很多值得玩味的情節,但是馮小剛的片子更多是值得玩味的段子。

我個人覺得電影的核心還是故事,馮導的段子類似美國大片的特效,好是好,但是光有特效是不行的。


個人的觀影經驗來看,馮氏喜劇是更加的平民化的博君一樂,在影片的最後的部分,會有一個延伸,也就是表達導演情懷的一些事情。馮的電影,更多的是用語言幽默。

至於寧浩,是個敢於創新的導演,無論是劇情的排列組合,和各種鏡頭的剪輯,敘事的方法,都不是一個在普普通通講故事的導演。他的喜劇其實更多是一個黑色幽默,《無人區》或者是《黃金大劫案》,其中寧浩的突然暴力血腥情節,和劇情的反轉也是很出眾。

總體上講,馮小剛一開始是博君一笑,也不想負了投資方。

和寧浩,真的就是從一開始就對自己很有信心


都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眾望所出的應景式導演。馮是耍點小流氓,寧是類似亮劍李雲龍。


推薦閱讀:

爛片究竟能爛到什麼程度?
黃渤上了極限後,為何遲遲不願回歸電影?
如何評價寧浩 2014 年的《心花路放》?
在現實中發生過哪些類似於影視推理小說作品當中精彩的案件?
北京有哪些適合影迷去的地方?

TAG:電影 | 商業 | 導演 | 寧浩 | 馮小剛(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