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時代,紙質書如何體現其價值?

面對各類電子設備的衝擊,電子閱讀似乎勢不可擋,「紙質書是否會消亡」這一總被用於論斷的命題終於要直面其現實意義。

那麼問題來了,電子化時代,紙質書如何體現其價值?


同學,這本書能借我看下嗎?


紙質書最大的意義,在於成本比電子媒介低多了,而且不需要任何能源驅動,非常適合在不發達地區推廣,普及各類知識。

這個世界還有將近七億七千五百萬文盲,百分之七十五集中在十個國家,中國僅僅排在印度後面。阿富汗女性識字率僅僅為12.5%。

我們竟然覺得紙質書死掉了?那只是因為我們的世界太小,我們的關心太少而已。


回答這個問題,與其以學理化的方式探討紙質書與電子書的區別,不如仔細講講「紙質書是如何煉成的」讓人更能感到細節的實感。

一本紙質書的出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節:1.圖文組織;2.裝幀設計;3.印刷發行。接下來我會以歷時一年半新近完成的一本書為例進行講述。


在經過幾次選題會討論後,這本書被定位為建築公民讀本,記錄建築師群體近十幾年來的角色定位與自我反思。接著就開始組織資料,著手採訪。經過一個月在對資料內容有所把握後,團隊飛赴深圳。採訪對象一共5人,均為內地頂級事務所的主創建築師。回京後,採訪內容形成速錄內容約略10萬字。


10萬字的稿件,整理起來並不輕鬆,尤其是在需要與建築師設計作品理念進行整合的情況下。全部稿件整理一共經歷了四輪,每一輪都在試圖揣摩「專業」與「去專業」的平衡,擺脫自我情緒,歸於理性。


敲定文字稿後,需對配圖進行遴選。對建築師而言,並不缺乏設計項目的線圖、手繪草圖或實景照片,重點是要做到在有限的圖書內容里切中的展現立意而不龐雜。在對各個類型圖片瀏覽推敲之後,我們從千餘張圖片中選出了82張圖片作為書的最終素材。


就像做飯,在所有新鮮的食材準備妥當之後,再而轉入精微地烹制。整個設計工作也分為三輪,第一輪先有團隊中的設計師進行了初版的編排,在得到建築師認可後交付給國內最好的裝幀設計師之一陸智昌老師進行調整,最終由根據各方意見又進行了小範圍微調。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圖書設計或許僅是簡單的形式表現。事實卻並非如此,從平面版式到選紙以及裝幀方式的選擇,都關係到閱讀者的直接體驗。舉平面來講,圖1與圖2均為初版,內容雖清晰,但稍顯「平庸」。二次調整將兩張在原本看來並無關聯的照片放置在同一對頁,形成了建築細部在材料語言上的「對話」。同時,一張略帶情緒化審美的圖片則被刪去以保證全書的「純凈度」。書中還有諸多如此的細節設計與調整,如章節開篇與終結、目錄頁的儀式感受等,不再列舉,歡迎參考成書。

圖1 初版設計1

圖2 初版設計2

圖3 最終設計

倘若你以為設計到此為止,覺得裝幀設計不過是在Indesign里將圖文進行各類可能的「放置」,那便大錯特錯。紙質書與電子書其意義上最為直接的不同,之所以可稱作裝幀,便是需要在接下來的環節謹小慎微。

正如文字創作前需對文體瞭然於胸,裝訂方式則尤當先行於前。最為常見與可行的無非有精裝、軟精裝、平裝三種(需要說明的是,三種裝訂方式均由兩種裝法:普通膠裝與穿線膠裝,因穿線膠裝更耐翻閱、且翻開後易顯平整,我們默認都會選用後者)。三種方式各有優劣,而我們認為平裝似乎更可便攜與翻閱。於此,為了增加閱讀者初讀的儀式感時我們選擇加入護封,亦能更好的保護書籍。


秩序的形式並不影響隨機形式的多樣性,即便在看似各類因素已經確定的情況下,依然存在著最終成書的諸般可能性,其中關鍵即在用紙。紙張的選擇關乎到印刷顯色、翻閱質感、成書厚度與輕重等。為此,我們製作了10本樣書以作比較。

圖4 樣書製作

由外及內來看,護封方面我們主要選取了三種用紙,均各有特點。如圖所示,在印刷測試後發現,圖5中所選用紙雖然質感較好,也較沉穩,但在印刷顯色上略有不盡人意;圖6中所選用紙雖有著較好的印刷顯色,但質感卻過於平滑,「工業味」十足;圖7用紙屬於圖5紙樣的系列紙,有著不錯的自然紋理,同時又有著十分不錯的印刷顯色,最終被確定為成書用紙。

圖5 護封用紙1

圖6 護封用紙2

圖7 護封用紙3

內封的設計在平面上非常簡潔,僅有書名英文及書脊處中文書名。用紙的選擇直接關乎延續成書含穩的氣質同時又不使之蒼白無味。從紙樣中選擇後同樣做了測試,最終選擇了圖9所示用紙,淡淡的米色以及較於外封更為細膩的質感使得內封既不突兀同時又能讓人生出循序漸進之感。

圖8 內封用紙1

圖9 內封用紙2

內文用紙相對而言需要考慮的內容則更多一些,首先可以看一組在相同曝光度下印刷測試的圖片。圖10與圖11用紙雖然有著較好的印刷顯色,但仔細觀察卻發現由於其質感光滑的原因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局部反光。這樣的顯色特點在諸多畫冊用紙中都可見到,但作為一本需要沉靜閱讀的紙質書而言,則略顯浮華。圖12與圖13用紙的光線反射則主要為比較均勻的漫反射,光感自然,適合長時閱讀。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圖12用紙略多偏黃,在表現建築的黑白灰關係及光影層次上則顯得不夠通透。與此同時,圖13中內文用紙也有一種自然成形的更為細膩的紋理,與外封、內封能夠妥帖呼應。

圖10內文用紙1

圖11內文用紙2

圖12內文用紙3

圖13內文用紙4

從印刷顯色、翻閱質感而言如此,但又不僅止於此。我們之所以將各類用紙組合製成樣書,其目的還在於更好地判定不同類紙張及同類不同克重紙張的松厚度。對於平裝書而言,書若太厚則顯得過於緊實而不易翻閱,太薄則會顯得不夠挺立氣質全無。在根據二次比較後,又降低了原本所選定的紙張克重。最終所確認的樣書質輕而不厚,同時帶有輕微的自然書香。

圖14 樣書厚度比較


接下來的印刷環節是一個往往最易被忽視的環節,印刷並非將文件信息交給印廠即可大工告成。第一步而言,因於書中圖片並非出於同一攝影師,需將每一張成書圖片進行適度調整,既要對單張圖片進行調整以保證視覺效果(例如減輕過高的對比度),同時需要統一其整體關係。

圖15 印刷調色


全書82張圖片81張均為黑白,選取怎樣的印刷工藝保證其印刷顯色色調的穩定性也至關重要。可供選擇的單黑雖然可以保證其穩定,但無法體現出建築細部的層次質感;四色黑層次感雖好卻無法保證較好的色調穩定性;餘下便只剩下「雙色灰」與雅昌特有的「雅映」工藝。在經過印刷機測試後,二者雖然均可較好地實現色調穩定與質感呈現,但「雅映」所印製的圖片黑白灰色度的準確性上更勝一籌,選擇結果不言自明。印製完成後,裝訂環節也極為重要,太松則會顯得不夠挺立,太緊則會不易翻閱,為此又去印廠確認了最終的裝訂鬆緊度。


整個過程起起伏伏,最終還是得到了令人滿意的成書效果。


說完這些,就可以回到那個最初的問題了。我想縱然電子化來臨的時代一部手機或者Kindle可以裝下千百本電子書,頗有肆海汪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況味。可在這些電子書上,我們尚只可以看到文字與圖片的堆砌,而非圖文之間精心安排的「對話」。恰及於此,相比信息潰爛而在海中撈針,一本紙質書更可以讓人真正安心坐下,感受接諸世界的種種細膩與美好。


收藏。

記得小時候買書,最討厭的就是在付款時,老闆duang的一下在書後蓋上一個店章,頓時有一種書不屬於我、書不再完整的感覺。
但是現在,每到一個地方旅遊,選一兩家當地有特色的書店,買一兩本書,並且一定會要求老闆給我蓋一個店章。
在這個電子化時代,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書店都陸續倒閉了,沒事翻翻以前買的書,看著快褪去的店章,起碼證明,嗯,這個書店我來過。

即使我百度雲里有300多G的電子書資源,kindle也基本保持在一百本書左右,但是也不及我在辦公桌上立上四五本書的幸福感強。


要理解這個命題需要重新解讀歷史中已經發生的轉變。
當愛迪生髮明了電燈以後,交流電也普及了,千家萬戶都可以使用電燈,甚至人類在夜晚還造成了光污染。蠟燭應該早就退出歷史舞台了,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家裡還是有蠟燭,除了以防停電備用之外,傳統節日的一些禮節也需要用到。而且伴隨西方文明的進入,燭光晚餐也成為都市青年的約會選擇。蠟燭,不再是貧窮,廉價的代名詞。
手錶的發明解決了什麼問題?當然是時間。但是傳統手錶製造費時費力,而且計時也不算非常精確。電子錶又便宜又精確,而且當大多數人都有手機的時候,似乎傳統手錶也應該消失了。而相反的是,手錶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時間的概念,進而轉化為一種社會身份的象徵。手錶也開始具有除了時間以外,電子產品的一些其他用途,比如防水,防沙,gps定位,脈搏計算等。甚至乾脆手錶的形態與智能電子產品來一個結合,名字叫iwatch。
麥克盧漢根據媒介技術的發展將人類社會的進程區分為,口語傳播時代,印刷傳播時代,電子傳播時代。自從古登堡發明了現代印刷書,以及造紙術的普及,書籍成為人類知識文化傳播繼承的重要媒介。正是書籍的普及,讓人類文明進入了新的時代。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書是什麼?答案大家都知道,是聖經。可是在書籍沒有普及之前,只有少數教會的人才有手抄本的聖經,因此也只有他們才能對聖經和上帝擁有解釋的權力。印刷術和造紙術的普及使得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自己的聖經和對上帝的解釋,這無疑為民主積澱。
而當各種電子傳播媒介發明了以後,每一種媒介都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報是戰爭的主角,圖靈用他計算機的雛形破譯了納粹的戰爭。廣播,大聲叫囂著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演講,同時也傳遞著世界另一端美國總統溫暖人心的爐邊談話。電影和電視發明出來的時候,人們恐嚇散去,以為從白色屏布里冒出了死者的靈魂。而我們正處在的這個新媒體時代令以上各領風騷數十年的傳統媒體都黯然失色,也包括已經擁有千年歷史的書籍。
問題是,為什麼擁有了新的媒介形式以後,舊的媒介形式不會消失呢?
書籍按理說,在廣播電視等發明以後就難以立足,可即使到今天也依然存在。電視,電影,廣播也都在網路發明了以後繼續存在。電視作為家庭媒體,依舊是大眾接受新聞的主要媒體,並且互聯網結合電視催生出小米電視等新型電視也不再是長長的天線接受訊號,家庭影院也不再只是說辭。廣播沒有了半導體,也沒有了村落播放的大喇叭,卻成了有車一族的伴侶,也變成了各種音頻和頻道流行在網路和手機中。電影走過了一段時間的低估以後,在新世紀突然蓬勃而出新的活力,並且依舊勢頭強勁。
而書籍呢?電子書如此方便迅捷,也沒有使得書籍死亡,即使我們知道傳統書店開始倒閉。而像台灣的誠品卻依舊人頭攢動,廣州的方所也開到了成都。書籍並沒有死亡,將來也不會。
媒介就像生命一樣,當新的媒介形式誕生了,舊的媒介形式也會隨著新興媒介一起進化,從而衍生出新的價值和文化。
不但如此,媒介哲學先知麥克盧漢同樣告訴我們,每一種媒介都有它的脾氣,他區分為,冷媒介,熱媒介。簡單來說,熱媒介容易理解,冷媒介不容易理解。他當時的區分,收音機,電影,照片是熱的,電話,電視是冷的。顯而易見的是,現在的電子媒介基本上都是熱媒介,網路的碎片化知識,圖像和視頻,讓人迅速獲得信息。而書籍呢,線性的思維模式,無法跳躍,無法逆轉,典型的冷媒介。兩種媒介的結合電子書?依舊是冷的,所以你放了幾百G的電子書,它依舊熱不起來,不屬於你。而在kindle里最容易讓人閱讀的大多是漫畫,或者不需要動腦子的諮詢等簡單書籍,而冷的不行了的古書,哲學等卻很難在電腦或者電紙書里閱讀。甚至很多人也依舊願意把電子書列印出來再看,這樣就恢復了冷媒介的形式。
媒介形態的變化,不僅是從原子到比特這麼簡單。媒介演進的邏輯就如同蠟燭和手錶一樣,遵循技術與文化的相互依存的原則。未來媒介形態如何呈現,我們無法預測,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它的到來。


這個問題最應該由我來回答了,希望能有更多朋友與@出書啦 一起傳承紙質書文化。

曾經,發明手錶的目的在於方便的查看時間。時至今日,手機已經替代了手錶很好的完成了查看時間的功能。知乎上沒有人發問:智能硬體時代,手錶如何體現其價值?時代在演變,手錶的定位也在不斷的演變。在手錶被發明的當初,手錶的定位以及主要功能在於方便查看時間。而發展至今日,手錶的主要功能已經演變成為時尚配飾、奢侈品、收藏品。手錶在作為查看時間的工具時,售價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淘寶9.9包郵的電子版一抓一大把;手錶在作為查看時間的工具是,每個人只要擁有一塊手錶就足夠了。而當手錶變成了時尚配飾,它的售價可以到幾千到幾萬不等;不同的衣服配不同的手錶,一個人需要擁有好幾塊手錶。而當手錶變成了奢侈品,它的售價可以從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不等;根據自身財力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塊手錶。當手錶變成了收藏品,它的售價可以從幾百萬到幾億不等(世界上最貴的表是百達翡麗Henry Graves 拍出1.5億元人民幣),很多人窮盡一生都買不到一塊收藏表。


世界是一個多樣性、個性化的世界。閱讀如此,知識的載體也如此。


曾經,發明紙質書的目的在於承載知識,記錄知識。時至今日,電子書的部分功能已經替代了紙質書。比如記錄,比如傳送,比如傳播。但是紙質書並不會因此走下坡路,相反,我們團隊因此更加的看好紙質書市場。因為市場在變,紙質書的定位以及主要意義也在不斷的演變。


這裡且不說電子書與紙質書相比,各自的優缺點;今天就來說說新時代紙質書的定位以及主要功能演變方向。


紙質書逐漸演變成為情感的載體。就好像出書啦出品的紙質書一樣,很大意義上並不是因為這一本紙質書有多高的價值,可以做到大約100塊每本。要知道市面上的很多出版圖書均價旨在20~30元之間。憑什麼出書啦的紙質書可以賣100元每本?a、出書啦紙質書是一種情感的載體,這本書上面記錄了作者本人的心血、智慧。凝聚了作者的情感,這個跟普通出版物不一樣。b、出書啦紙質書是一種禮品,是一份送給未來的禮物,是有紀念意義的。這個也跟普通圖書不一樣。c、出書啦提供的是一個智能排版個性印刷的解決方案,高效的幫作者們解決了繁瑣的(排版、設計、印製)問題,為作者節約了時間。d、其實核心的價格差距在於製作成本的問題,出版物是批量印刷,成本可以壓的足夠低;出書啦紙質書是一本起印,製作成本相對較高。設想一下,有那麼一本紙質書,記錄了自己的原創文章,只是一種什麼體驗?等你來告訴我。


紙質書逐漸演變成為工藝品、收藏品。大部分閱讀愛好者對紙質書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在電子閱讀器上看過了某一些比較好的書之後,仍然會付款購買紙質書用於收藏。比如名家全集、比如三部曲、比如精裝版。(目前世界上最貴的書籍《食典委萊斯特》,3080萬美元)。時至今日,《悟空傳》不知道已經出版了多少個版本,但是我始終認為2001年光明日報出版社首版的黃綠色封面才是經典。現在只能在舊書網站上找到了。不同的紙質、設計、裝幀工藝呈現出來的紙質書,都會承載不同的意義;這一些是電子書無法比擬的。若干年後,我們留給子孫的財富,可能會是某一套書,某一本書,足以價值連城。


順便再說一個:閱讀門檻,紙質書可比電子書低多很多很多。之前我們為用戶製作微博書的時候,有不少用戶是用微博記錄寶寶的成長,再印製成微博書留念。一般印製的時候都會印製三份,爸爸媽媽留一份,爺爺奶奶送一份,外公外婆送一份。雖然電腦、手機、電子相冊各種電子產品普及率雖然已經很高了,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仍然依賴翻閱紙質書的方式來看寶寶的成長記錄。因為翻閱紙質書無需任何學習成本,不用學習操作新的設備,隨手就可以看到。還有:紙是迄今為止最便宜的,也是最最廣泛的圖文介質。與之相比,幾百幾千的電子閱讀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人類在發展,時代在變遷。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永恆。紙質書從出現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材質、裝幀、各方面都在不斷的變化,功能也在不斷的演變。紙質書不會消亡,只會用一種新的形式存在。

高考結束後把教科書撕碎撒滿整個校園的快感,你試試帥哥kindle看看能否得到這種滿足?


裝飾性,手感,收藏價值方面是電子書永遠無法替代的。

單純的閱讀使用必然是數碼介質要逐漸取代紙質書,大趨勢是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改變的。個人和出版業與其想著怎麼對抗這個趨勢,不如想著怎麼順應這個趨勢。


人類是一種善於利用工具的生物
只要是能幫我們偷懶這工具就能生存壯大
只要閱讀器的成本降到每人個人都能接受,而出版方也能夠全面轉向電子出版
紙書自然會慢慢行將就木。
就像你現在說羊皮卷怎麼怎麼的美,但那東西現在只屬於博物館,你壓根都不想用的


因為實體書唯一能戰勝電子書的優勢就是,裝幀和設計感了…
作為一個讀者,我就算在網上看完了這本書,如果裝幀棒我還是會買!
作為一個書籍設計人員,我覺的書籍設計不是夕陽產業,反而擺脫了單調的文字編排工作
進升為設計出考究的實體書!
而且,盜版更不好做了!


紙質書籍已經走到了盡頭,而電子書籍才剛剛岀發。

一張32G的tf卡可以儲存約1.5萬本(2MB,epub格式)的電子書。
生活中大多數書籍的電子檔就1MB~2MB.

語音、動態、智能這三個紙質書籍所無法做到的,而電子書的優勢卻不只是這些。

電子書籍的複製和傳播在不考慮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成本趨於零;造紙存在污染問題,紙質書籍的成本也是問題。

電子書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是技術性問題,而技術問題本質上是時間。
隨著相關技術不斷進步,紙質書籍被更好的閱讀工具所代替,事件本身沒什麼可惜的。

私人書房與博物館將是紙質書籍最後的歸宿。

電子書籍代替紙質書籍,
受閱讀體驗、盈利模式和電紙書的價格三者左右。


這種問題等價於:信息媒介的物質載體一直在演化,之前的主流載體變成非主流載體後,這種載體如何被人類看待和處理。

我們想一下當年的主流媒介的物質載體都有哪些:
0,岩石表面
1,紙莎草紙
2,泥板
3,龜甲/牛骨
4,青銅器
5,植物葉片
6,羊皮
7,竹簡
8,中國紙

那之前這些載體的結局是什麼呢?
0,岩石表面→原地不動,或鑿下來放博物館
1,紙莎草紙→爐子,博物館
2,泥板→博物館
3,龜甲/牛骨→藥鋪,博物館
4,青銅器→博物館
5,植物葉片→博物館,寺廟
6,羊皮紙→博物館
7,竹簡→博物館,焚坑

所以紙質書走向何方的問題,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吧。

內容要全面地遞交給電子化的載體. 紙質書不再承載內容. 而僅作為一種文物或者普通物質. 當然能進博物館,圖書館和私人藏館的必然是少量幸運兒,更多的紙質書的最終結局應該是被燒掉換取熱能和打漿換取纖維。這也就是這些紙質書的最終價值所在了。


我還圖樣,見的不多。所以,我所見過的專業方面的閱讀,只有一個偶爾用移動電子設備(看從網上下載的論文,其他人都是用電腦)。


大家真沒感受過前後幾十頁的翻,來對比前後內容么?


馬丁路德穿越到我們這個時代,充滿煎熬地生活了5年,他適應了所有的現代工業社會生活,並研究了大量的哲學神學,最後他在穿越回去時對人發表了這段話:
弟兄姊妹們啊,在這個焦慮和失眠的時代,紙書閱讀對神的兒女來說最好的生理意義就是「催眠」,換句話說從光、白晝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日常性和「看」的形而上學中解放出來!上帝的兒女們在古登堡印刷術發明後和收音機、電視機、「夜生活」發明之前也一直很注重睡前閱讀,形成一套「床頭閱讀文化」「睡前讀物」等等(「夢想」等概念也由此衍生而來),《聖經》是最典型的睡前讀物。它的權威也因此而得到保證,就像上帝在人類生活中的絕對權威一直保留在守安息日(星期六)中一樣(猶太人的「勿忘安息日」,「當在那天敬拜你的主」),因為聖經、上帝中斷了日常性暴政,中斷了「看」的形而上學以及其所衍生的技術理性的壓迫,把你解放出來……

現在許多基督徒美其名曰「守主日」,其實也只是形式上沐猴而冠而已,他們與其說是敬拜主,從日常性、「看」、光和白晝及其所衍生的一切世俗中脫身出來,不去說是更熱衷於「加固」這些而已,把主日用於聚會、開禮拜會、「共同祈禱會」等等之類,他們(精神投入)的對象不是上帝,而是集體溫暖、「能有心理寄託的一切東西」。簡言之,不純粹!不純粹就缺乏徹底超越性(「中斷性」或者說德里達說的「延異」、福柯說的「異托邦」只是這種徹底超越性的開始),不能超出日常超出平庸超出「朋友圈」之類的「暴政」,始終保持「疲勞的清醒」「偽裝的理性」和「黏乎乎悶熱的禮儀、修養、客套」當中,即便晚上穿著睡衣,仍然像西裝革履一樣有種揮之不去,揮之不去的白天幽靈、資本邏輯的靡菲斯特在「咬」著你,纏著你……因為你雖然身處黑夜卻失去了黑夜,失去了它所賦予你的神秘(隱秘是其中之意)、祥和、靜謐,你始終被拉去「光」的暴政下,就像古羅馬地中海海船上的搖擼奴隸,始終不得休息,他們的人生就是跟著鼓聲一前一後地擺,鼓聲、前後擺動,是他們的全部人生……現在大多數人比他們又能強的了多少?上帝的造物啊?你們昨晚睡得好嗎?

智能手機「加固」了日常性、「光」和技術理性社會的暴政,它也拉長了資本邏輯鏈,它讓剩餘價值的製造更加延長了時間,增加了深度,滲透進你們生活任何角落和時間(即便下班了,因為智能手機,你還處在「隱形加班」狀態;即便穿上了睡衣,你靈魂上仍正裝職裝)。它無孔不入,就像魔鬼的幽靈。你沒法掌控它,反而,是它在主宰你,通過朋友圈,娛樂新聞、微信段子心靈雞湯、公司諮詢……它始終在提醒你:你就是個日常性的債務奴隸!

微信時代的「早睡早起」,不是技術性的指導原則,而是有一整套哲學和宗教內涵!所以說,「早睡早起」不簡單!不是簡單的操作性(就像怎樣開空調省電,把微波爐開多大火候燉菜好吃一樣的操作性說明一樣)說明!而是內在性倫理法則,是「除了我之外不可拜其他神」「不可為你的神鵰刻偶像」一樣的絕對的信仰信條!!是倫理的萬有引力定律!

所以,微信時代還能恪守早睡早起原則毫不動搖的,他本身就有宗教聖徒的深沉的內在性倫理,他就有宗教精神,哪怕他自稱是無神論者,也比大多數宗教信徒強!


紙質書當工具書,kindle看小說


目前來看 電子書內容的數量和質量,遠遠比不上紙質書


紅袖添香伴讀書。

我認為電子書不會有這種感覺。


情懷道具。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紙質書不會消亡的原因就是什麼手感、情懷、收藏之類的東西呢?知乎里理工科的人真的就那麼少嗎…

考研黨都知道複習全書吧?那麼一塊大磚頭重吧?不方便吧?那你用電子書學一章體會一下,就明白為什麼一些專業書籍再笨重也不可能被電子書取代了。

電子書其實就是「看」的,要說適合學習,也只適合那些看完一部分然後總結的學科。不適用於需要邊看邊進行大量推理計算的學科。

有人要說了,老子有蘇菲啊,書寫手感一流啊!onenote好啊!仍然可以用電子版書寫計算啊~
這個我真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反駁了,想當年自己就是這麼想的騙自己入了蘇菲…只能說,自己體會一下就明白——

左邊放書,右邊放紙,左手掐著書頁嘩啦啦地翻來翻去,右手紙筆刷刷刷地推理演算,不時眉頭緊皺抽出前面的演算狠狠地劃掉,不時又興奮地將正確的推理畫個大大的圈~
這種感覺真的完爆任何電子設備。
這TM才叫學習!


依我看,紙質書最大的優點就是:無法篡改,而且購買者擁有完全的財產權。所以對少數值得收藏的書籍來說,紙質版仍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而對大多數沒那麼高價值的書籍來說,還是買電子版省錢吧。

拿Kindle電子書為例,看似你買到了一本書,其實你買到的不過是【隨時閱讀這本書當前版本】的【使用權】。亞馬遜如果倒閉,你的書完全可以消失,他充其量會給你最後提供一次離綫版本而已。

而且對電子書來說,內容可被篡改是一個致命硬傷。你閱讀到的內容,是可以隨時變動的。打個比方,你買了一本《金瓶梅》,無刪節。過幾天國家出個規定,你的電子書就會自動更新,被刪掉XXX字。如果國家把這本書禁了,你的電子書可能突然消失,而商家最多也就是給你退款而已。

有沒有能和紙質書一樣不被篡改,而且自己能完全擁有的電子書?當然有,比如很多PDF格式的就是。但因為容易複製,電子書往往不通過這種形式銷售。

而紙質書,只要買了,內容就可以保證永久不變,而且它是你完全擁有財產權的一樣物品,出版社倒閉對它也毫無影響。


當年柯達也是這麼問的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Kindle | 電子書 | 紙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