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從業者都怎麼看待電影《華爾街之狼》?

有在華爾街做過高層的說下嗎 這些精英真的過的如此奢靡放縱的生活嗎?


(原文我曾發表於證券日報專欄)

作為一個曾經在華爾街混跡過多年的人,自認為在國人中對華爾街還是有比較深的認識。看完這個電影后感想很多,就像世界各地包括紐約人對這電影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我的感想也有些複雜,華爾街的「狼性」本來就是其存在的基石。


你要問我電影拍得有幾成真實,我覺得八成以上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真的,尤其對人物生活的描寫和刻畫的確在華爾街有共性,我也認識很多類似的人,這部電影本來就是真人真事改編,主角喬丹和公司Stratton Oakmont連名字都是真的(即使傳記電影中也很少用真名),的確用用直接的方式反映了華爾街很真實的一面;但同時,我也會告訴你真實的華爾街不是這樣的,這電影有很多局限性,無法代表和概括整個華爾街,除了商業電影需要走極端搶眼球的本質需求,還有主角的背景和故事的局限性。我想用親身經歷客觀的說說我所看到的和體驗的真實華爾街,既不想讓大家過度否定,也不想讓大家過度神往,畢竟沒人能幾句話把這個神秘的既讓人愛又讓人恨的世界金融中心說清楚。其實影片根本說的不是正宗的Wall Street,頂多算main street的事兒,但我覺得還是蠻有意思的一部片子,足夠讓人去思考一些東西。


「金錢、性與毒品」感覺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主線,也是影片的賣點,尤其是對性和毒品的大膽描寫,是以前任何描寫華爾街的影片所沒有的,可能很多人覺得誇張,我反而覺得很真實。


這三個詞的確是華爾街業餘八卦最常出現的,而且的確是人們的興奮點。金錢不用說,這是華爾街的源動力,也是這個物慾橫流的金融中心的最重要標尺,我們稍後討論。先說搶眼球的,看了這片,大家都會好奇性和毒品真的有那麼誇張嗎,華爾街的精英們真的那麼需要這兩樣用來充滿空虛的東西?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開篇,主角導師說的手淫,我知道的確很多華爾街的白人哥們為了平衡亢奮和壓力都在上班時間干過,而且好多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干過。華爾街茶餘飯後八卦也的確經常會聊到的就是前幾天誰又和誰睡了,某個MD(部門董事總經理)和秘書去停車場「休息」了xx分鐘,某個「床墊女」在一個月內又滾倒了幾十個帥哥,某個公司的會議室牆上的某個斑記是某兩人的傑作之類非常露骨而搞笑的話題。但是這種八卦還真心不是國內討論這種事情那麼猥瑣的感覺,更多是笑笑放鬆心情,而且大多數時候這些性都不是某種交易或者強迫行為。至於毒品,就我所知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80、90年代可能盛行,現在這些高智商人群裡面還真的不多見了,反而紐約的公務員和大跨國公司員工抽大麻的比較多(可能工作比較無趣真心空虛吧)。

正如開片中主角喬丹的職業導師所說,華爾街人手上每天經手的資金量小則百萬計大則億萬級別,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案例很多),壓力非常之大。很多精英在這個全球超高智商最雲集,競爭最激烈的地方,而且華爾街推崇的Up or out,還有白人男性主導的狼性氛圍,非普通大眾所能忍受,因為心理問題夭折(比如前段時間自殺的Nikita Guo)或者心理變態的案例很多。要在華爾街生存甚至飛黃騰達,必須要懂得平衡,而這種平衡並非普通人說的內心寧靜,因為在華爾街不可能有真正的寧靜,只有相對的平衡。要進入華爾街,你要學會的第一個詞就是「Aggressive急功近利」,你需要變成一頭非常具進攻性的積極主動的狼!凡事都要主動,搶在別人前面,從不掩飾你的慾望,積極努力,絕不放棄,正如影片主角說的never take no for an answer。

華爾街為什麼這麼推崇這種推銷員式的氛圍?因為華爾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賣場,華爾街賣的是」希望」!因為所有金融產品歸根結底都是賣的預期,優秀的推銷員最容易在這裡成功。那這一切和性於毒品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說賣一隻筆還算有實體,那賣比空氣還虛無的「希望」可能正常人會覺得可笑,但華爾街這麼一百多年就靠賣」希望」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中心,能賣掉「希望」的人其思維活躍度不是一般人可比。


華爾街常用的一個詞叫energy level, 我不準確翻譯為「亢奮度」,華爾街的人要保持的超快超高思維靈活度,亢奮度也必須高,大部分華爾街我認識的人都是屬於長期極度亢奮「hyper」類型的人,華爾街女性平時稍好但進攻性其實比男人還強,而且絕大部分華爾街的人在百忙中都是堅持天天鍛煉,就是為了保持這種亢奮度。就這樣一群天天處於亢奮狀態的人,對於性的需求強於正常人也不足為其,就好像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也是全球妓女大聚會一樣。招妓在華爾街用於娛樂高級客戶或變相賄賂還是比較常見,中高層開男性朋友們的私密party偶爾也會叫來玩花樣,狼群嘛都是群居動物,華爾街很推崇的團隊精神是有原因的。至於初級員工,在曼哈頓這個世界超模和美女雲集的地方,下班去酒吧把妹get
laid是非常正常的。

我個人認為,影片中那種誇張的公開性行為或許在那個年代真存在,現在肯定不會這麼公開,而且現在的華爾街都是名校畢業的,表面是絕對冠冕堂皇的,不可能做出表面太過分的事,但我想說的是:這些長期處於亢奮狀態的人有這種需求,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還有一點,我還認為,對於性或者更低級的毒品有巨大需求的人還都是處於沒有接受到智商挑戰的人群,更多是底層員工,華爾街大部分最成功的人對這兩樣東西都是沒有太多興趣的。一旦有了更高層的興奮點,性也就微不足道了。

至於毒品,我感覺華爾街人和大部分美國人一樣在大學本科時期都嘗試過,好多人也給我講過他們大學是嗑藥嗨了的各種搞笑故事,但上班後大家都不沾了,因為他們發現了比毒品更讓人high的東西——金融。客觀講,我覺得,一是現在大家都想多活幾年,二是現在毒品純度太高不如以前容易戒,三是大家都改為堅持運動和周末酒精的新配方讓自己保持嗨。華爾街的產品和交易複雜程度也比以前大有提高,大家每天思維處於的亢奮狀態已經不再需要毒品了,搞成一個deal的感覺肯定是如電影《華爾街》所說better than sex。我曾經就有種感覺,生活在華爾街的人本來就沒有清醒的時候,要在這裡成功的人和西海岸的技術宅們一樣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面。


從金錢的角度,我再說說為什麼這部影片不能代表整個華爾街,這個二三十年前的故事更不能說明現在的華爾街。大家都知道在華爾街錢幾乎是衡量一切的標準,華爾街人對錢的直白追求從來沒有掩飾過。純粹從錢的角度講,影片的主角和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在紐約金融圈只能算是小角色,根本不算main street,即使當時街上的人肯定也不待見他的。主角Jordan最終被判刑時法院判定他一共騙了投資者2億美元的血汗錢,影片中Steve Madden的IPO通過老鼠倉也只賺了2千萬美元而已,這在當時的確屬於天文數字,但在華爾街也只是小雨一場,比比邁多夫的500億美元旁氏騙局簡直連零頭都不夠。影片主角Jordan起家就是從華爾街看不起的垃圾股、粉單和場外交易券(相當於國內現在的新三板)經紀起家的,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很長一段時間也是位於長島的窮人區,而且就連影片自己也說通過Steve Madden的IPO,他們才算「進入」了主流,雖然Stratton Oakmont該公司在80和90年代的確是最大的場外交易公司且幾乎壟斷垃圾股交易,但也和主板的巨無霸公司的規模差距很大的。所以整個影片描寫的本身就是一個特殊年代(87年股災後的主板股票市場平淡)的一個特殊商業模式(欺騙式推銷垃圾股)的一幫特殊人群(沒有良好教育的一幫烏合之眾),除了影片本身對於華爾街氛圍和人物的描寫外,這部影片本身和真實的華爾街還是有巨大差距的,其實說的更本都不是華爾街的事兒,準確說是華爾街外圍。就好像現在說新三板,其實和中國股市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真實的華爾街是怎樣呢?如果一個詞形容就是「蜂忙」,所有人都像打了亢奮劑的不知疲憊的小蜜蜂在忙碌著,通過把「希望」銷售給他人來構築自己的「希望」。而且大家都像蜜蜂一樣,忙到不要命的程度,華爾街的敬業和效率真是舉世無雙的,在此我必須表現我由衷的欽佩。


舉幾個身邊真實的例子吧,我的一個職業導師,以前是某一流大投行的MD,為了趕在某個截止日前給客戶一套完整的收購方案,親自帶團隊連著一周加班,最後一天完成pitch deck項目方案書後半夜3點穿中央公園走路回旁邊的公寓,結果公園裡燈不夠亮被車撞斷了腿,在病床上吊著還在每天繼續指揮團隊改方案幫助客戶完成了收購;第二個例子,我去面試某一流大投行時,進門發現一個MD親自面試我讓我倍感榮幸,當我眉飛色舞的給他講自己的故事時,我就眼睜睜看著他強行想睜大眼睛,但是幾句話後他眼睛閉上,就這麼睡著了!;第三個例子,就是我自己,當年為了趕某個項目方案書和團隊24小時連續作戰沒合眼,第二天一早在高興得上傳方案書後,我開車送團隊們回家路上我們整車人包括我都睡著了,不用說,撞車了,車報廢,所幸人都沒事。這些絕非個例,在華爾街這太常見了,可能不懂的人都覺得,我們都是工作狂而已,或者都是為了錢,但我想說的是這種頂級智商的挑戰才是最具誘惑力的,華爾街之所以引導世界的經濟脈搏,不單是因為錢都集中在這裡,而是因為這裡的確有一大群世界最聰明的頭腦和最激勵的競爭。華爾街的金融創新速度和領先程度,以及對於各種數學、計算機、金融等各領域最新的學術理論的運用非一般人能想像,但這種沒有束縛的強大到無人能及的強勢群體集合的副作用會不會如08年的次貸危機一樣再次爆發。

(我看評論中好多人對金融的理解僅限於中國的股市,基金和銀行……我只能說中國的金融體系複雜程度只有華爾街的5%,各種金融工具和衍生產品我們國內基本都沒有,華爾街通過金融對抗國家和顛覆政權不是一兩次了,其中學哲學的索羅斯最著名。最近20年美國名校畢業的數學系和計算機天才基本都在華爾街的各基金)

另外,這部影片的故事基本也都是真人真事,男主角Jordan真人真姓真背景不說了,當年給他第二任老婆Nadine Caridi買的那艘超豪華遊艇的確也是按老婆名字命名叫Nadine,船本來是1961年為Coco Chanel定製的,後來也的確毀在了從義大利到摩納哥的暴風雨中。主角的原形服刑22個月後出獄靠出書和演講以及銷售培訓,這幾年又賺了幾百萬美元,電影火了以後他也來了中國吸金。

最後,這部影片讓我們學到了什麼呢?美國當年風行的坐莊和老鼠倉的確賺錢,最後倒下一片,中國現在干這兩樣的人要小心了。還有股票給人代持是有巨大風險的。


更新一下。。有位芝加哥的同仁罵本題其他人「道聽途說」,我只想說「你確定?」這件事情不討論,只能說每個人圈子不同。。讀者自行判斷吧。。

謝邀,過來聊一下。。其實對這電影真的不要想多了

其實電影里所謂的「紙醉金迷,裸露,暴力,性」,無非就是好萊塢常玩的宣傳噱頭而已。暢銷小說也好,商業片也好,人物再深刻也只是棋子,內容上更側重塑造整體,其實在這種創作模式下,沒有足夠的劇情容量去塑造人物,所以需要一種既讓觀眾感到深刻,又可以將人物簡潔地代出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簡化機制——那就是符號化。。而將花街符號化成「金錢,性」等等一系列標籤是好萊塢很多年前都在做的事情,華爾街之狼無非是將這種意象直接拿來用,並且極端化了罷了,再加上公眾對金融圈子本來就有一些「遐想」,導演也只是迎合而已。

而Jordan Belfort和其Partner —Danny Porush(電影裡面把姓給改了,改成Azog,還吧人家吐槽成一虛偽的胖子),本來也有其特殊性,代表不了金融圈子的常態,不然也沒必要寫成暢銷書了。
為什麼呢?
1,Belfort其實和花街關係不大,其實就是去短暫待了幾個月而已,只能說,學到了一些花街的處事規則和做事技巧以外,他的大部分人生經歷(除了社交圈子以外)和花街生態其實沒有太多交集。

2,這倆貨旗下Stratton Oakmont其實是做Sale的,和大部分Banker的工作其實大不一樣,除了裡面的那個IPO項目(還不是他自己做的),而且這個IPO成功的點也只是把steve Madden的公司打包分銷給了諸多實業大佬,他本人沒有做太多「方案」的事情,他的最佳技能其實是「口才」和「人格魅力」(裝出來的),當然,玩太過了被FED RESERVE和SEC(依據對於broker的MOU 原則)的agent盯上也是活該的事情。但是被他吐槽的「產品銷售」的業界生態還是比較接地氣的,雖然戲劇化誇張很大,可能做sale的有一些共鳴。

3,而影片裡面的Belfort也不是一個正常的經紀人,比如說,在交易廳裡面直接叫應召女郎過來亂串,一群猥瑣男做了單大手筆以後集體玩「肉體撕咬」,這種事情和放蕩無關,這完全就是腦子不正常好么?(我說的是找到辦公室有病,不是說不招)而且Belfort實際上實在股市泡沫時期的弄潮兒,利用IPO機制和MarketMaker Rule(做市商業制度)用極大水分的金融產品給公眾市場分銷圈了不少鈔票。說白了就一遊走法律底線的暴發戶,屬於特殊時期特殊任務的特殊事件,大部分人做不到。而且正如戰亂地區的軍隊一樣,紀律再差的正規軍都有一定底線,而僱傭軍是沒有什麼紀律底線的,吃喝嫖賭殺平民各種都干,因為這群人是拿著生命和鮮血換錢,心態完全是一個極端。

而大部分花街的苦逼孩兒,無論IBD還是ST其實都是按部就班,拿著業務成績或者決策方案質量,一步一步往上爬。能做到一定成就,一般來說都35歲以後了,那個時候有事業,有家庭,有圈子,有名聲,基本上都是比較自律的,因為一個低調的大眾形象是必須的,而且沒有必要為了些雜欲,把自己陷入各種紛爭之中。當然離婚率還是比較高的。。

而在好的年月,ST確實會出不少金錢鬥士,組團去LA玩嫩模燒錢也確實大有人在,而且這些開成商務開支還可以免稅(當然IRS比較聰明,現在把比例壓得很低了)。但是這也不是常態,金錢鬥士本來就是少數,何況這年頭基本沒什麼好年月,而且交易市場一繁榮,忙都忙死了,沒幾個人有那份閑心,大部分不過苦逼地本分做事而已,這個世界大部分都是些「本分做事?的老實人,不管他披了多少公眾的注意力。

所以這部電影必要想太多了,其實就是一個屌絲逆襲成紐約富豪然後入獄,在之中體驗了眾叛親離,性愛糾紛,利益衝突的好萊塢「八點檔」而已,藉助的只是「華爾街」這個符號而已。。個人認為這部片子真正比較文藝的地方,是用一個非常極端的角度,去解讀了一個被慾望化,現實化又不切實際的畸形「美國夢」。。

電影總是高於生活的,所以就不要隨便帶入到現實裡面了,花街躺槍很嚴重的好嗎?何況這年頭金融圈子形象也不是很好,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只能從(請注意在美國)律師,稅務部門,醫生那兒找安慰感。。。


呃謝邀.
很明顯我沒做過高層. Mr. Belfort是個做Sale的, 和Banker沒有什麼關係(除了那個Steve Madden的ipo, 但那也和Belfort本人沒什麼關係, 他的二逼青年好友才是dealmaker. 沒錯, Banker就是干這個的)
我, 我的同事上司們, 以及cover我們的至少兩個Sales, 都是一個觀點:
用我上司的話來說, 就是"over the top". 有些誇張了.
當然, 不能說電影戲劇化地誇張了現實, 畢竟這是一個真實人物的真實生活, 拍出來的到底符不符合除了他自己誰也不知道.
只能說, 和其他人比起來, 他的傳奇人生整個都確實有些誇張. 但這正好也是值得給他拍電影的原因.
(另外, 據說Boiler room拍的更現實與低調, 我沒看過, 求點評)

沒有什麼高層是真正過這樣的生活的,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慢慢升起來, HF Managers也是慢慢積累起來track records, 肯定是知道自律的.
而Belfort就純是收50%的commission收出來的大土豪, 完全不是一種生活方式.


絕大多數(99%)不是。但99%的人每天吃飯睡覺的生活拍成電影誰看?要拍都拍那1%的。

見過的大部分投行的業務人員,包括IBD, 都是按部就班升遷,等到真有了錢已經四五十歲,成家立業,一般也不會去過奢靡放縱的生活了。

基本上只有銷售交易 (ST) 才可能在二三十歲做到頂層(業績優秀的話)。才可能選擇像Belfort那樣的生活。當然大部分人也沒有選擇這樣的生活。所以大部分人的經歷也沒有被拍成電影。


I used to work for Wall Street firms.

The experience of a Wall Street worker has changed over time. There have been some good movies made about working on Wall Street. The great Gatsby was actually about a Wall Street worker who became friends with Gatsby. That movie showed really well what the times were like then right at the time of the big crash of 1929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 The movie Wall Street in the 1980s is also another really good movie about working on Wall Street that capture those times really well also. And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movie also does a good job of capturing what it was like during those times to work in a certain type of business - the cold calling "boiler rooms" on Wall Street. The practices portrayed in those movies are all gone on Wall Street. Even the Wall Street that existed before 2008 2009 crisis is very much changed. In many ways this is a good thing. But I can say that it"s also not as fun anymore.


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這樣說過:

人們對金融行業的人都有一些偏見,認為他們金錢至上而不尊重他人。我對金融界的看法與他們截然不同。
這個行業里的人,並非都充滿惡毒或者貪婪的氣息,他們大多數都有道德目標。
只有你親自面對這些人,才會看到真實的一面。
娛樂產業喜歡製作關於金融界的電影,但裡面的人物總是被刻畫得很惡毒。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沒有一部正兒八經的電影里描寫金融業者最終成為了慈善家。
也許你會進入這一行,最終成為一個有道德目標的慈善家,但是不會有電影來記錄你的人生。可能他們喜歡的題材就是具有金錢腐朽味道的東西用來概括金融界的生態。於是你,也因此遭受白眼。
這一行,大多數人都是好人。

電影,都喜歡特別的東西並且放大,青春+奢靡,這是多少人未能實現的夢。而什麼行業能暴富呢,電影人在金融行業找到了實例(就像電影里混黑道的、神偷、黑客一樣,那都不是真實生活里的常態),卻把個例從屏幕放大到大家的心裡、紮根成一個行業的縮影。

金融行業的人在研究好萊塢效應呢。

該圖顯示,風靡一時的華爾街電影與股市崩潰存在相關性。存在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關係,但是存在線性相關,這是一張非常有趣的圖。比如:

1987年,Oliver Stone的《華爾街》風靡全球,股市修正23%;

2000年,《鍋爐房》火了一把,標普500指數跌去46%;

2009年拍攝的《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然後標普500指數跌了48%。

參見:好萊塢效應:《華爾街之狼》顯示美國股市即將崩潰


第一的答案和我看到的差不多,雖然這裡是香港,我在紐約待的時間不長。不過從我表哥身上就能看到一些,我猜他結婚前玩得不少,開飛機,蹦極,稀奇古怪的旅遊地方,惡搞的party,拿著香檳,在一大群熟不熟的賓客,在Ladie and Gentlemen……那種深沉男性嗓音的助興下,當場鑽姑娘的裙子,女孩子咯咯狂笑,從裡面叼出一根香蕉?黃瓜?當時類似迪廳的燈光炫目,加上酒精的作用,回想起來我都要懷疑下自己的記性。

好吧,原諒我忘了具體叼的是什麼,私人包場,一群哈佛為主的畢業生,狂叫著,第二個人(我哥一位阿拉伯王族血統的同學)換了個姑娘,開始扯掉上衣,又要玩什麼新花樣,知道開始鬧了,身為女生,也覺得無聊,就和幾個年紀稍大的朋友退到了外間。

真的很high,很需要刺激來平衡,下半場他們要怎樣不曉得,我已經撤了。朋友幫忙叫了車,他們常叫那種私人服務公司,來的司機是西裔,出來正是紐約的冬天,深夜高速兩邊漆黑一片,他很專註認真,沒有開音樂。
我能感到那種靜謐,中環下雨的深夜,走到長長的一排碼頭邊,看著默然無聲的摩天輪,背後是中銀,長江,滙豐,交易廣場,IFC。

今天休假,我奇怪的平衡方式是寫東西,最好用中文看寫,獨處,如果可能的話,睡著滿滿的覺。

隨手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看了一部《愛你九周半》,嗯,一部情色經典。情色先放到一邊,對華爾街的狀態倒多少有些感嘆,我一直覺得好萊塢編劇人設還蠻敬業的,感覺味道完全對的,是老版《華爾街》道格拉斯那個角色,然後是《Margin Call》十分逼真,然後《The Big Short》也不錯。

士兵的慾望都很強,現代研究證明不斷運動是保持活力和慾望的良藥,所以,運動員確實性感。而作戰時的士兵簡直是瘋狂,然後金融交易場,這就是個斗獸場,太亢奮,錢,難以想像的零,怕自己麻木,大談判,大交易時,感覺隨時會死。

所以貝爾演的那位要狂敲架子鼓,看的時候真是會心一笑,你知道拚命游泳到力竭,那種感覺也差不多。然後還有好幾個死在跑步機上,不單單是華爾街,其他跨國公司高管也有,與其說鍛煉身體,不如說發泄也很重要。

《愛你九周半》里女主有段話很有意思,她很羨慕男主光鮮的生活,她說她喜歡華爾街。你知道,魔鬼從來不是用武力,它引誘你,這才是它可怕的地方。
沒有近距離接觸華爾街的人,不能看到這種誘惑力的可怕,如果你參與了,你甚至忍不住說它是極美的,就像主角Mickey一樣迷人,就像我在讀研時,有一天聽金融經濟學,忽然發現了數理之美,那種看著綠色板上白色粉筆的最枯燥推導,卻突然能進入永恆的閃光瞬間,我第一次理解了科學家的瘋狂。

所有危險而有魅力的男主設置成華爾街背景絕對是沒錯的,《漂亮女人》《愛你九周半》,所以看看預告片就知道《五十度灰》不行,再沒有一個職業需要同時具備這樣的侵略,控制欲,有多按部就班就有多樂意測試底線,好奇,體力,頭腦,還有顏值,稱職的sales都要有無比魅力。

金融圈直接參与遊戲的都是魔鬼,魔鬼一點也不嚇人,我們每個人都潛伏著弱弱強強的一隻,只不過這裡特別讓它失控。電影里最後女主堅定離開了,因為她看清了他「永遠不會說停」。雖然這個真的蠻理想的,有幾個女人能主動離開巔峰時的Mickey Rourke,不過就憑這一點,女主值得男主對她的一再留戀。
多少傳奇的交易員自殺,多少高管跳樓,都是因為無力說「停」,去年香港一個慣常帶女人回家的交易員殺了和他發生關係的女性,前年,有兩人跳樓自殺,一個中午吃飯時間,從Chater House一躍而下。那一年我常想,要是我早一點出來吃飯,剛好經過……

紅舞鞋穿上就脫不下來,當電子交易越來越多的席捲這一行,普遍的身體上的瘋狂已從80,90年代的高峰降下不少,親身上斗獸場,下來就是一出《斯巴達克斯》,今天的遊戲則更像是《羅馬》,前台的士兵訓練有素,後面的權利錯綜複雜,呃,這兩部劇大不同。性,愛,殺戮,權利場的格局大不同,如果你明白我說的。

往後退,保持距離,去不時身處難得的靜謐,而不是我每次步上天橋,香港中環的熙熙攘攘像背景音一樣的世界,像王家衛的電影,然後剛才的會議……一切恍如隔世。

表哥有了孩子後,今年選擇了Google,我問怎麼樣,據說吃的比以前好了。
我好想笑,很開心很祝福的那種,我還記得那時他對我說,早點通知他到紐約的時間,最好的牛排館要提前兩個月訂,不然他要想法去搶兄弟的約,或者別的法子,那就損失大了。
華爾街沒有好吃的?是吃得比以前香了吧。

相信電影里說的人性,那些都是真的,不要相信電影里的情愛,等他/她肯往後退再說。

(關於華爾街表哥的背景可以看這個。生在顯赫的家族裡是什麼體驗? - 林瓏的回答)


我老闆就是那麼發家的。我可以說這電影確實誇張了點,但商業方面的描述一點也不過分。banker和trader喜歡招雞這根本都不算個事。許多人喜歡拿JPM或者GS高層很規矩出來說事。好吧他們是上市公司好嗎?你不知道上市公司做假帳困難嗎?況且我是CEO我招雞嗑藥我讓你看見?華爾街還有一堆小公司好不好?而且大公司也不是那麼規矩的,KCG的經常請我們光顧mid-town的flashdance。當然,如果你覺得華爾街就是一幫banker規規矩矩做分析看報表寫ppt,那恭喜你看到的是中國人在華爾街的現狀。正是因為老美不喜歡take this shit,所以才招中國人來做。如果你至少能多看看bloomberg的新聞就應該知道花街有多dirty。
上面有一些回答……我在想要不要說一句。如果你不知道問題的答案,請不要回答,而不要自己想像出/道聽途說/根據你親戚你朋友你同學你朋友的吹牛加上自己的想像出一個現實來進行回答。是的,現實很多時候不make sense的,不能根據常理去推測一切。


做retail 的也好意思說自己混華爾街?


謝邀。

這些金融精英都過著如此奢靡放縱的生活?那當然不是的,只是說他們有本錢這樣子過罷了。我幾年前剛進投行實習的時候,當時候有個媒體瘋狂報道的投行新星,叫Jan Sramek(Jan Sramek | LinkedIn)。這傢伙在高盛實習的時候已經鋒芒畢露,在劍橋讀了一年就被請去位於倫敦的LSE繼續深造,為的就是工作方便。在LSE還沒畢業就被譽為「Youngest Ever Financial News Rising Star」(Meet The 22-Year Old Goldman Trader Who Is The Youngest Ever Financial News "Rising Star"),無數的對沖基金和投行都向他伸出橄欖枝。媒體瘋狂報道的另一面是他奢靡放縱的生活,這傢伙很喜歡開party,請了專門搞party的公司給他每個周末設計不同的派對。

同時我也見過很樸實的投行精英,過著一般人的生活。


我想起了現在大部分的青春片電影,搞得好像每個人的青春都有墮胎,死人,出國一樣,但是從你自己的經歷來說真是這樣嗎


轉一篇文章:

《華爾街之狼》中的華爾街只存在於另一個世界

2014-01-10 17:21:04 來源: 福布斯中文網(上海) 
《華爾街之狼》中的華爾街只存在於另一個世界

我對新片《華爾街之狼》感到不滿,這不是針對比食肉動物還貪吃的主角原型喬丹·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而是針對該片導演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在該片中的表演配得上他2,000萬美元的片酬,但這部影片讓我們國家蒙羞。它具有顛覆性,赤裸裸地高舉反美大旗。你會認為,其製片人是一個老布爾什維克,或許是早期中國共產黨員,甚至彷彿是古巴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在咆哮說:「瞄準那頭洋基豬。發射導彈。」

通常來說,好萊塢對華爾街進行的藝術加工我是能夠接受的。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這部影片是為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拍攝的,但令我作嘔,它展現了許多一絲不掛的風塵女子與非法經紀公司里的那些粗野的騙子一起放蕩****的場面。


在一部製作嚴謹、精心的電影劇本里,我很少會在主題上迷失。可在《華爾街之狼》里,我敢肯定,該片編劇側重於描寫「聲色犬馬、奢靡淫亂的場面」,以此作為統一的中心思想。影片一開始,就描繪著喬丹盡其所能追逐女色的同時吞食大量鎮靜葯的情景,他手裡的公文包中裝滿了一捆捆的百元大鈔。


這部影片作為透視華爾街自由放任的一個西洋鏡呈現在我們面前。展現應召女郎****和性感乳房的畫面多到讓你喘不過氣來——其間穿插客戶代表簡潔明快地推銷仙股和不受監管的新股的鏡頭。這些股票在市場上交易,他們利用欺騙的手段把這些股票兜售給普通老百姓,誘騙他們冒險。


這些荒唐的無良之徒以及零星幾個女性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努力享樂。他們說起來和做起來都像是煞有介事,其實就是一群蠢貨,機械地模仿萊昂納多(飾演喬丹)向他們複述的那些高來高去的推銷言辭。這些人沒有誰是念過哈佛MBA,都是紐約外區的街頭混混出身。


作為他那幫初哥所崇拜的最高領袖,喬丹強烈甚至可以說瘋狂的情緒將觀眾注意力牢牢抓住。萊昂納多的表演很精彩,這個角色應該讓他獲得奧斯卡獎。他狂躁的眼睛和漂亮的口齒讓我聯想到大約在1939年希特勒在慕尼黑球場舉行的一場納粹集會上煽動信徒的場景。


但是,這部影片存在很多問題。《華爾街之狼》片長三小時——實在是漫長而累人,應該剪輯掉一個小時。我贊成這部影片充分展現的「聲色犬馬、奢靡淫亂」這個主題。喬丹·貝爾福特也得到他應得的懲罰。他紙迷金醉的生活以輝煌開始,當他鋃鐺入獄時,這種瀟洒的生活戛然而止。


我突然想到希特勒於自殺兩周前在他柏林地堡里拍攝的幾張照片,照片上的他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自己家鄉林茨(Linz)的比例模型,其中包括由他的私人建築師阿爾貝特·施佩爾(Albert Speer)設計的元首博物館(The F hrer Museum),這位建築師迎合了他的元首好大喜功的品味。


現在,我承認美國迪士尼樂園這片土地很美好,而且過於溫良了,但除此之外,美國也需要華爾街,這個最有效的資金募集平台經受了1929年股市大崩潰、黑色星期一,甚至經受了各大金融公司在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打包和分銷方面的肆意違法行為。摩根大通及其同行仍在為他們的欺詐行為支付罰款(以犧牲股東的利益為代價)。在交易大廳的桌子之間,並沒有放蕩妓女在追逐嬉鬧,有的只是深思熟慮的貪婪。


五十多年前,我作為初級證券分析師來到華爾街,前輩們對我給予了精明的指導,並且敦促我要有創造力,但在秉持為公司客戶做對事情的態度下做事。大多數經紀公司缺乏資金,但它們尊重證券研究,並且是著眼於公司的長期財務成功來招兵買馬,並沒有強姦和掠奪。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頒布了一項法令,規定實施經紀傭金協商制,此舉毀掉了諸多致力於股票研究的精品投行,因為他們的資金嚴重不足。紐約證券交易所之後對資本要求變得過於寬鬆了。

我記得在1975年美林證券的融資槓桿率僅為五倍,並且安然無恙地順利經受住了傭金協商制這個衝擊。其盈利減少了五成,但還可以承受,然後又迅速回升。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三位哈佛MBA畢業生創立的投資銀行帝傑(Donaldson, Lufkin and Jenrette,簡稱DLJ),憑藉對華爾街還沒有深入了解的股票提供細微詳盡的研究報告而興盛了起來。還有鄧白氏(Dun Bradstreet)、尼爾森(A.C. Nielson)等商業信息服務公司。華爾街形成了一種唯才是用以及人盡其才的環境,DLJ後來通過上市,測試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市場。

當時由鮑勃·諾伊斯(Bob Noyce)執掌的仙童攝影器材公司(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 Corporation),憑藉其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究而實現騰飛。後來鮑勃·諾伊斯與人聯合創辦了英特爾。然後,製藥公司西爾文(Syntex)的避孕藥獲得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使得我們許多人發了財,並且開啟了性革命。我唯有希望這場革命提前十年到來,那時我還是一名大學本科生。


萊昂納多在《華爾街之狼》飾演的喬丹·貝爾福特屬例外情況,而不是普遍情況。想想依舊堅持在小經紀行或者巨型公司(美林和摩根士丹利)工作的數萬名註冊經紀人,他們都是工作認真,莊重嚴肅而且遵守道德的專業人士。他們被這部電影貶低了——祈願這部影片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本文作者馬丁·索斯洛夫(Martin T. Sosnoff)個人持有或其亞特蘭大索斯洛夫資本管理公司(Atalanta Sosnoff Capital)為客戶持有本文提到的以下這些投資: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

譯 陳瑋 校 李其奇


看過原著,也看了電影,給我的震撼還是很大的,有點顛覆我對華爾街,或者股票的一些看法。我不禁疑問,像生活在股票這樣的金融行業圈子裡的人,在華爾街,富豪們,過的都是這樣一種極度奢靡的生活么?答案是肯定的,每個地方都有那樣的人,當然也有很乾凈的一面。對於那樣的生活,我不敢恭維,也不認可。只是覺得貝兒福特太聰明,太放蕩了。我不禁想問當一個人變得有錢有勢的時候,都會變得貪戀美色,貪戀毒品之類的么?過那种放縱的生活么?金錢真的是萬惡之源啊!


華爾街之狼是描述經紀業務的描述,

和國內還是很大差別的,

國內嚴格意義上的巔峰是:投行精英

但是更多的是金融民工,都是苦力活

這個給國內大學生看看就行了,

給自己理想生活,添油加醋

國內的現狀與華爾街之狼描述還是天壤之別。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


華爾該之狼我只佛陳經理,地震拳皇勢不可擋。


の,這部電影太多的放縱描寫了,一個人的成功,就一定要嗑藥,招妓嗎?


推薦閱讀:

2014 年一線城市的房價趨勢會怎樣?
應屆生應該怎樣在 VC 行業發展?
對沖策略的意義在於哪裡?
資本市場和投資界怎麼看待人人網收購 56 網?
「2 元店」是怎麼生存的?

TAG:電影 | 投資銀行 | 投資 | 華爾街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