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和做了牙神經根管治療套上烤瓷牙的牙齒相比有何區別 ?各自的缺點是什麼?

如果有一顆齲齒 傷到神經了 醫生建議做根管治療或者拔出做種植牙
我的思考是 種植牙和根管治療做了處理之後的區別 是否種植牙還不如根管治療
種植牙沒有牙周膜的包裹是否會在進食時對牙槽骨的壓力無法緩衝達到更大刺激
望大神科普 其中的利害


謝邀。
1.種植牙畢竟是人造的,而牙根是您自己的,所以只要可能我們都是盡量保留患者自身的牙齒,哪怕只剩牙根了。天然牙跟牙槽骨之間有牙周組織,肯定比人造的種植釘與人的相容性要好。除非是牙齒爛的太厲害,到牙齦下面太深的地方了。
2.費用:種植牙數千到數萬一顆,根管治療後牙的話我們醫院收六七百(好便宜,可有的患者還嫌貴,吐槽一句,所以我跑去干全科了。),完了要打樁的話400,上面烤瓷牙的話600-6000都有,隨您選。不管怎麼算,都比種植牙便宜。
3.治療過程:根管治療順利的話半個月,修復半個月。種植的話得在缺牙的地方做手術打種植釘進去,等長好以後再做後期修復,這個過程需要好幾個月,當然也有拔牙後即刻種植的。
4.失敗的風險:根管治療和種植牙都不是打包票100%成功的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失敗率(很低,成功率90%以上吧)。不同的是,根管治療失敗了,還可以重新做根管治療、做根尖手術等等補救方法,最後迫不得已需要拔牙了,還可以再選擇種植。把牙拔了做種植呢?失敗了你說還我牙根,神仙也沒轍嘍。


我覺得大家都被種植牙的宣傳給誤導了,以為牙齒一壞了就是種植,以為種植牙真的和種莊稼一樣會生根發芽。。。

種植牙是目前牙齒缺失之後最佳的修復方式,還說通俗點,就是牙齒連根掉了之後最好的一種做假牙方法!

1、牙齒連根掉了之後牙齒為什麼會連根掉了?大部分是因為齲齒、牙周炎,齲齒即使壞到了牙神經,通過有效的根管治療,大部分都可以恢復原有功能,再在上面做烤瓷牙是冠套保護,防止吃東西時裂開(沒神經的牙和枯樹一樣,很脆),通過根管治療+冠套保護,大部分的齲齒都可以保留下來,最多是沒了感覺(無神經感覺系統,可是種植牙更沒有啊),還戴個帽子(烤瓷全瓷都可以),但它還是忠實的執行你的命令,為你嚼碎食物,如果自己又使用得當,一直陪伴你到老也大有可能。 而早期牙周炎,通過有效的牙周治療,也往往能延緩牙齒鬆動脫落的速度,使牙齒正常發揮功能。
那麼,寫到這裡,我就納悶了,那個叫你把齲齒拔掉做種植牙的醫生是怎麼考慮的?莫非他那兒的根管治療費用直逼歐美,和種植牙的費用差不多了?讓同樣作為口腔醫生的我直呼落伍啊。。。

2、
假牙其實,目前國內大部分口腔醫生介紹種植牙的時候是放在假牙里介紹的(真沒見過和根管治療放一起說事的,除了隱裂牙這等奇葩),也就是前文說到了的,牙齒連根掉了之後怎麼辦的問題。大部分時候,你有三種方案可供選擇:活動牙、烤瓷牙、種植牙。活動牙每天要取戴,異物感強,但是是目前應用最久、費用最低的假牙;烤瓷牙行內稱為烤瓷橋,需要磨小兩邊健康牙齒做橋墩,是固定牙,不用特殊護理,但缺點就是要磨小兩邊的,缺一磨二做成三;最後就是近年越來越風行的種植牙,也是目前最佳的修復方式。可以理解為在骨頭裡打個釘子,然後再在釘子上安個烤瓷牙。種植牙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發揮原有功能完全沒有問題。

那麼,說到這裡,題主應該大概明白了吧?
如果你的牙齒能夠通過治療保存下來,哪怕是沒了神經戴了套套,依然是你自己的牙齒,依然能嚼東西。那麼,就沒有種植牙什麼事了。
如果你的牙齒真到了罪不可赦被牙醫判死刑了,那麼,趁早拔掉做種植吧。。。

當然,如果哪天出現了基於人體幹細胞技術的「再生牙」,那麼我會建議你不僅把齲齒拔掉,還可以把長的外東倒西看著不順眼的牙齒都拔掉,再像插秧一樣種上一溜兒。。。


作為資深病友肯定是先進行根管治療啊。理由是根管治療肯定比種植牙技術成熟很多。相應承擔風險也小。當有天根管治療牙不能用了再做種植牙完全不受影響。況種植牙也是有使用壽命的。種植牙是在已經缺少牙齒後最好的修復方法,覺得可以根管而去種植就有點過度醫療的感覺了。


我想說,這兩個根本沒有可比性。
種植牙,是你牙齒已經缺失,或者牙齒已經沒有保留價值只能拔了,才需要做的目前較微創功能性強的方案
而根管治療後做烤瓷牙,能做根管說明牙齒還能保留無需拔除,之所以做烤瓷牙是因為怕剩餘牙體組織過薄較脆易崩裂,所以做個冠保護起來,當然現在嵌體技術成熟,有些病例也可以選擇做高嵌體,這樣更微創。

總而言之,能保留的牙不要考慮做種植!!!不要被那些無良廣告無良醫生誤導去花冤枉錢拔了可以保留的牙做種植。做根管太便宜了,而且有時還不一定能保證不痛,所以現在有些無良診所無良醫生為了錢為了省事省麻煩都會讓你拔了可以做根管的牙做種植,最好慎重!


醫生的常規處理:首先會推薦你做根管治療,然後上烤瓷牙,n久以後烤瓷牙保不住了,再做種植牙。
其實這種處理方法是有原因的:
1、根管治療相對比較便宜,600-1000,但徹底程度有待考究,尤其是在綜合性醫院。
2、一般或者說是普通的牙醫是秉承著,你自己的牙根能留就保留。
3、種植牙費用高昂,幾千到數萬不等,因此一般不到最後不會推薦。

最後說一下利弊吧,畢竟我不是醫學出身,不權威不正規的地方肯定是有的。
根管治療:費用便宜是肯定的;雖然上了烤瓷牙,但牙根是自己的還是有種安全感;但是除去根管治療的不徹底不說,帶烤瓷牙的時候對其周圍的牙齒有磨損;烤瓷牙壽命不長,具體幾年我也不清楚,可以自行百度,更換烤瓷牙也需要一筆經費;當牙齒沒有了神經其實就意味著牙齒已經死了,雖然烤瓷了,但仍然不能咬堅硬的物體,在此我想說牙神經與牙齦對牙齒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種植牙:簡單來說就是用種植釘將一顆假牙重在你的牙齦里,價格應該蠻重要的,我認為還是一分錢一分貨;種植牙壽命較長,10年+,也有人說終生;相對較堅硬;多說一點,我本身口腔里因為正畸打了四顆種植釘,種植釘必須勤刷牙,一旦牙齦發炎,種植釘會鬆動甚至掉落,這點對於種植牙的種植釘我不知道是否適用。

ok…( ̄^ ̄)ゞ眼睛好累,我的建議是去專科醫院(口腔醫院)就診,初診可掛專家號,醫生針對你個人的牙齒情況作出的診斷比較重要。

ε=ε=ε=ε=ε=ε=┌(; ̄◇ ̄)┘


牙缺失了,種植是比較理想的辦法。但如果還有牙或牙根的話,還是儘可能保存,現在根管治療技術還是很牛的。既能省錢,又能保留牙槽的飽滿,OK


從一個義齒技工的角度來看,不建議做種植牙,雖然種植牙比普通的義齒牢固性性好,但同時對牙槽骨和牙齦本身的傷害性也是很大的,雖然強度可能比普通的烤瓷牙更好一點,但要知道普通的義齒強度就要比原生牙的強度最少高兩到三倍,可見普通的義齒就已經對牙齦造成很大的壓力了,更別說種植牙了。再從價格上面說一下,一個普通的種植體的成本(不包括牙冠)就可以做目前最穩定的義齒修復體氧化鋯四到五顆的牙冠了,所以種植牙沒有需求做的話盡量別做,隨著新材料的應用,以後的普通義齒修復體會越來越好,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我建議,如果可以做根管治療,盡量不要做種植牙。首先,根管治療要比種植牙便宜得多。根管治療的優點:較大限度的保留自然牙,治療得當可以恢復牙齒原有形態和功能。缺點:比較費時,要分次進行,根內充填不得當會造成炎症,疼痛。治療後一定一定要做冠!!!種植體:優點:我想不起來一個種植體在治療單顆牙齲病的優點。缺點:手術有風險,治療需謹慎。至少在拔牙三個月以後才可以做種植,到時還要看骨頭的情況,骨量不足無法種植。種植成功後後期口腔衛生保持不好,易發生種植體周圍炎,到時候控制不好還是要拆的。自然牙根周圍有牙周膜包繞,咀嚼食物可起到緩衝作用。種植體周圍沒有緩衝,你可以想像一根釘在木頭裡的釘子,而且每天有外力施加在釘子上。還有一點要說的,很重要!根管治療失敗可以拔了在種牙,要是種植失敗,就只能做義齒了。


種植牙目前已成為牙齒缺失修復的首選,除了可以媲美真牙的外觀,舒適和優越的咀嚼性能之外,長達數十年的使用壽命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每一個種植牙的患者都希望獲得「一勞永逸」的效果,但是,並非每一顆種植牙都能夠使用如此之久。從種植手術開始到日後的使用與維護,各個環節中都有諸多因素會影響種植牙的壽命。


種植牙絕非一個「小工程」,不僅要將金屬植體植入到牙槽骨內,還要讓它承擔咀嚼的重任,前後需要經曆數次手術才能完成,是一項較為複雜的治療。衡量種植牙成功與否,首先要看骨結合的質量,這是影響種植牙壽命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骨結合是指正常的改建骨和種植體直接接觸,無光鏡下可見到的軟組織長入,並能使種植體的負荷持續傳導並分散在骨組織中,種植體表面和人體骨組織產生持久的功能連接。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種植體與牙槽骨牢牢地「長在了一起」。怎樣才能形成完美的骨結合?

北京善方醫院口腔科主任徐端怡介紹,首先要考慮患者是否符合種植牙手術指征,只有符合手術條件才能開始種植。具體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如患者的血壓、血糖、凝血功能等多項指標是否控制在理想水平,局部因素如口腔局部條件如何,是否有牙周病等都有可能影響種植牙的效果。


種植牙的使用壽命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核心部件種植體所決定,種植體在骨結合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主流的種植體為純鈦金屬,它不但硬度大,承受能力強,而且能夠與人的骨組織緊密結合,從而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其次,牙科醫生對植入方案、種植體外形的選擇、連接方式等諸多因素的恰當把握,也對種植體能否在骨內長期穩固起著重要作用。

完成種植,告別牙科醫生,帶上「以假亂真」的種植牙,你以為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徐端怡醫生提醒,種植牙的清潔與維護絕不可忽略,要像對待真牙一樣,精心護理它。

建議種植修復完成後要根據醫囑定期複查,醫生會根據種植牙的檢查情況,給出適合患者種植牙不同階段的使用和維護建議。

定期洗牙,防止牙周病對種植牙壽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正面影響。平時進食要注意食物軟硬,種植初期不宜咀嚼堅硬或韌性大的食物。


另外,骨質和骨量是種植牙的基石和土壤,老年人進行種植牙要注意防止骨質疏鬆症,必要時需用藥治療。

轉自 生命時報


資深口腔科病友。十多年前小型車禍撞壞下巴和三顆恆磨牙,根管治療限於當年的水平做完後裝了嵌體。現在發現之前的根管做的不徹底有炎症而且嵌體磨損嚴重需要重新裝。
根管再治療前醫生說不一定根管能通,讓我做好最壞的打算就是放棄這殘存的半顆牙做種植牙,當然價格方面肯定不是和嵌體或者全瓷牙一個level了。所幸最後根管再治療成功了,目前在觀察期,兩個月後去做全瓷牙。
俗話說得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畢竟能保留自己牙根,就沒必要去做種植牙了。
關愛口腔健康很重要啊!


都躲開,聽下這個拔過4智齒做過2次根管1次種牙的可憐人跟你們講吧,1、智齒不正儘早拔出。2、齲齒的話儘早處理,如果晚了露了神經肯定是優先根管治療保牙,然後修補。3、種植牙是靠譜的,但是最後的選擇,貴!一顆一萬七。


種植牙風險大多了,是種植體和骨頭長在一起,而牙根是靠牙周膜懸吊在骨頭上,種植牙受力會破壞種植體和骨之間的結合,而牙根受力,會刺激牙槽骨的生長,所以,能有牙根長遠會更好


我想問下如果兩年前做根管牙的牙現在吃飯有點痛是怎麼回事


關於種植牙和根管治療後烤瓷治療的優劣 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劃分。一個病人適合哪種治療 就應該選擇哪一種。
比如說患者明顯的骨量不足 上頜竇低,一般不建議做種植牙。而如果該病人的殘根殘冠已經不能提供適合的抗力形,那麼根管治療已經沒有必要了。
如果該病人符合上述兩種治療手段的適應症 個人建議可以根據家庭經濟條件和病人的年齡進行選擇。一般在種植成功的情況下 種植牙的使用時間比烤瓷牙要久。
至於題主所說的會不會損傷周圍神經,我只能說在正確的治療計劃和規範的操作下是不會出現損傷神經的情況的。


針對題主的問題牙周膜的缺失也就是種植牙與根管治療牙的區別!在臨床過程中我們醫生都會建議先保自己的牙,不能保了再種這樣一個原則。那麼在治療複雜程度來說,其實根管治療後樁合冠修復較之種植牙普通難度要高!但是我們還是決定優先考慮根管治療來保存牙齒。種植牙和治療牙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牙神經!也就沒有感知物體冷熱的能力,也沒有了給治療牙提供牙體組織的新陳代謝了。不同點是治療牙有牙周膜。牙周膜是很薄的一層膜,包繞整個牙根。它上面有神經和血管,有壓力感受器。當你咬硬物時感覺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就會傳遞信息給我們:哦,這東西再咬下去我的牙就受不了了。這麼一個保護機制!而且有牙周膜還能提供一些營養給牙體組織行使一部分牙神經的職能。而種植牙就不行了,完全是鐵疙瘩一塊。它自己有些不自量力的錯覺,這個錯覺就是沒有牙周膜感受器,所以不會感覺「疼」從而傷了自己也不自知。

所以,種植牙雖然目前是最科學的鑲牙方式,但是還是自己的牙齒好!保留久一點是一點!


可以做根管治療保留,建議治療保留,治療之後按一顆牙冠就可以了。


我就是在大夫的建議下,把牙齒拔掉了,超級後悔。而且,我種植牙還失敗了。

所以能夠保留牙齒,就盡量保留牙齒。我那個大牙還是好好的呢。就是有牙周炎。

種植牙牙根掉了? - 牙齒


根管治療後的烤瓷牙,牙根是你自己的,種植牙是把牙徹底拔掉,打上種植釘,種植釘相當於牙根。


建議在能保留自己的牙的情況下優先留住自己的牙,實在無法保留才考慮拔牙後種植。畢竟自己的牙還是會更好。
但是如果齲壞的實在太多,沒辦法做完根管治療後做冠修復。那就考慮拔牙後種植吧。
其實了解的差不多後還是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會示口腔內情況給出你更好的建議。


肯定是優先根管治療呀,實在保不住了再考慮種植牙


如果是舉例的這種情況,rct並做冠優於拔除後種植。同樣的咬合習慣下,剩餘的牙體組織越多,修復體使用時間就越久,並且適應起來也快。(並且前者省錢)


我經歷過整牙和牙齒貼片及種植牙,真心覺得種植牙比較好。


推薦閱讀:

上下刷牙是完全錯誤的一種刷牙方式嗎?
為什麼歐美人的牙齒普遍比國人白又好?
戴透明牙套整牙是什麼樣的體驗?
拔牙到底疼不疼?
有人做過齦下刮治嗎?

TAG:牙醫 | 牙齒 | 口腔醫學 | 烤瓷牙 | 口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