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動畫電影《海洋之歌》?

預告片:

視頻封面《海洋之歌》全新預告片視頻


驚人的幾何之美、符號之美,幀幀是畫。

看完後心裡有一個念頭,這是我心中2015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不管我抱有怎樣的期待,依然感到驚艷。

更新:海洋之歌將上2016暑期檔,這個答案被翻出來,僅僅是抱著與大家分享討論的態度,希望不會誤導影迷各自心中的解讀。註明出處,轉載隨意。

本回答包括四部分:

  • 第一部分 《海洋之歌》的幾何構圖——黃金分割、對稱、線條、圓、直角三角形
  • 第二部分 《海洋之歌》的符號象徵——單漩渦、雙漩渦、十字架、三光輝、靈光
  • 第三部分 《海洋之歌》神話人物的資料補充——貓頭鷹女巫Macha、巨人Mac LIc、記錄者the great Seanachai、海豹精靈Selkie、三個精靈the deenashee
  • 新增:第四部分 《海洋之歌》細節補充——《失竊的孩子》、精靈之歌、男主Ben房間的字、公車上的Aisling、空靈嗓音Lisa Hannigan

第三、四部分包含劇透。
以下長文,多圖預警。

————————

第一部分 《海洋之歌》的幾何構圖

1、大量的黃金分割

幾何上的黃金分割(斐波那契螺旋線)如上圖。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較大部分與全長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的比值,則這個比值即為黃金分割。其比值是(√5-1):2,近似值為0.618。

上圖,最小的那隻魚就處在黃金分割點的位置。

右邊白色波浪最左端圈圈正是上圖的黃金分割點。

黃金分割點是光圈的中心。

2、對稱

對稱的例子還包括下面的「圓」。對稱本身會產生一種平衡、和諧之美。對稱又有所不同,正是影片所需要的動態的美感,平衡之下隱隱中藏有波瀾。

3、大量線條

線條容易有視覺運動的感覺,給畫面形成空間感,畫面更有層次。

4、大量的圓

上面這個截圖出現的地方,內輪和外輪同時轉動,便可明白何謂動態的和諧。

圓形既代表一種動態美,也代表著一種穩定。

5、直角三角形

這種直角三角形的分割方式比較穩重 安定,和情節想表達的氛圍有關,同時有利於突出畫面主角。

以上,圖來源於豆瓣劇照。

————————

第二部分 《海洋之歌》的符號象徵

片中太多重複出現的圖案和符號了,總覺得隱喻多多。我仔細一想,應該大多是含有某種宗教意義的符號,為此特地查了一下,本人沒有學過符號學,對準確性沒有專業的立場,以下僅供參考。

前言:本片背景雖設在現代社會,但故事中涉及許多凱爾特神話。凱爾特人是古代歐洲歷史上若干基於文化共性而生成的鬆散族群,屬於古代型民族集團,它的各支系分別參與了後世歐洲許多民族的形成過程。考古學、語言學、人類文化學和宗教學的相關資料表明,他們曾相繼活躍並逐漸散佈於中歐、西歐、南歐及小亞細亞等地,是與古希臘羅馬文明圈相對應的、並存的原始文明之一,這一古代民族集團與古希臘羅馬人共同構成了當今歐洲各民族的祖先。在查閱符號含義的過程中,發現凱爾特和古希臘有許多相似的符號,但象徵意義並不相同。

片中有幾處大量出現符號的畫面,很多符號因為能查到的資料有限而無法解讀,在此把畫面素材提供給有研究意向的筒子。

談談已查到的符號象徵:
1、單漩渦(Single Spiral)

是最常見的凱爾特文化的符號之一。這個螺旋實際上是螺旋重疊在同一行上的圖形。這個符號表示一種虛無縹緲、非人間的能量以及意識的延展,代表著空靈的能量輻射。然而,單螺旋有許多不同的含義。最突出的含義是出生,成長和死亡,或意識和其毅力以及知識的擴張。
電影截圖

電影中被石化的精靈身上有很多單漩渦。(有網友說單漩渦代表精靈的頭髮,我猜想不止如此,頭髮有許多畫法,但石化的精靈採用的「單漩渦」剛好象徵著精靈死亡、空靈的狀態。)

連路燈也有單漩渦符號你發現了嗎?

2、雙漩窩(Double Spiral)

平衡的符號,也象徵著春分或秋分。
電影截圖

3、十字架

凱爾特十字架又稱為"凱爾特交叉、環形交叉或凱爾特哈依科洛斯"。常見於中世紀,多為"石造或石刻",這源於凱爾特文化中將"石頭"作為聖物崇拜的行為。後因凱爾特文化與基督教的結合形成了這種十字架。 象徵著連結天堂和人間的橋樑。十字架中心的圓環代表著神靈無限以及永恆不變的愛。

電影截圖:片中多次出現的十字窗,如下圖。

4、三光輝(Three Rays)

被稱為三種射線的象徵,是一個平衡男性和女性之間能量的象徵。第一條和最後一條射線分別象徵著「男性」和「女性」的力量。中間的一條射線象徵著其他射線的平衡和平等。大多數研究凱爾特人符號和意義方面的專家認為這是宇宙中兩股相對力量平衡的象徵。
電影截圖:下面的圖案有出現過幾次,但到底是不是三光輝,我並不確定。(更新:有網友提出下圖可能是多槳船,古埃及有類似的帆船文化,但凱爾特文化中暫沒找到類似文獻。)

5、靈光(sulcha)

電影截圖

6、未知

根據電影中出現的情景,似乎是表示樹木。

7、還有很多沒找到具體意義的符號

上圖是Ben房間的一個裝飾。

上圖出現在深海里。

上圖是裝海豹精靈外套的箱子的側面。

上圖是某個石化精靈的背面。

上圖出現在偉大的記錄者出現的地方。

上圖是男主奶奶家的桌布。

參考:
常見的凱爾特符號的意義
來自遠古時代的凱爾特符號
【綿羊修道士】從自己的角度,深層次解讀《凱爾經秘密》的內涵
更多凱爾特符號的解釋可以從上述鏈接中找到。

————————

第三部分 《海洋之歌》神話人物的資料補充

在影片中主要提到了幾個神話人物,包括貓頭鷹女巫Macha、她的巨人兒子Mac Lic、偉大的記錄者、海豹精靈等。這些神話人物貫穿著影片的始終,從影片第一個畫面開始、在男主角Ben房間里壁畫上、通向土地精靈堡壘的隧道里等等,都在用了不同的言語和畫面明示或暗示著這幾個故事。

不得不提的是,編劇用兩個相似的不幸家庭來突出其想表達的主題。其中貓頭鷹女巫和男主角的奶奶、巨人Mac和男主角的父親無論從面貌、語言、經歷都有驚人的相似,甚至偉大的記錄者和船長也十分相似。上面所說的三對角色,配音分別都是同一個人。

1、貓頭鷹女巫Macha

影片中,Macha用貓頭鷹將悲痛的兒子的感情奪去,並將他變成石頭,能夠在萬聖節將其他精靈也化作石頭。在自身情緒爆發的時候用罐頭吸掉自己的感情,因此已呈半石化狀態。
補充
Macha的原型

瑪查(Macha)是凱爾特神話中的命運與戰爭的三女神之一,人們經常將她與摩莉甘和尼曼相提並論。她的名字象徵著「戰鬥」與「憤怒」,並有著「紅髮的瑪查」的別名。

在戰場上,她披著一條深紅色的披風,騎著一匹紅馬。武器與手持長槍的摩莉甘不同,她只操縱著戰鬥魔法進行戰鬥,殺戳。

瑪查的第一任丈夫是曾打敗深海巨人族的塞西亞領袖尼米德,第二任丈夫則是達努神族領袖努阿達。在達努神族與深海巨人族之間的第二次大戰中,瑪查及努阿達夫妻倆雙雙喪命。瑪查死後,一次又一次的轉世重生,例如轉世成為尼曼族族長的妻子、精靈等。

——來源凱爾特神話傳說,和維基百科中的故事基本一致。

2、巨人Mac Lir

影片中貓頭鷹女巫的兒子,有兩隻大狗。在一次悲劇中,心破裂成了碎片,眼淚流成了汪洋大海,快將世界淹沒的時候,他的母親Macha用貓頭鷹將他的痛苦帶走,他便化成了一個巨島。
補充
(1)是什麼悲劇讓巨人如此傷心呢?

有位凱爾特女神見到Mac Lir與家人生活無比幸福,感到非常嫉妒,於是趁巨人不在時將他的家人變成了天鵝並放逐到靈界。Mac Lir找不到家人,以為都已被人所害,開始無休止地痛哭,最後被Macha變成石頭。 導演認為沒必要把故事裡的故事講得如此細緻瑣碎,只需交代Mac Lir像Ben的父親Conner一樣沉溺在哀傷中無法自拔便可。
——來源幾條幕後花絮 (海洋之歌 影評)

(2)Mac Lir的原型

Manannán mac Lir —also known simply as Manannán or Manann —is a sea deity in Irish mythology ."Mac Lir" means "son of the sea". As well as being a sea god, he is also seen as a psychopomp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therworld and the veil between the worlds.
——來源Manann??n mac Lir-維基百科

原型是海神,全名叫Manannán mac Lir,影片中的精靈之歌的歌詞中就有提到Manannan。
而他的妻子一般認為是女神FAND,在傳說中FAND曾出軌與一個愛爾蘭戰士,後因嫉妒其妻子而回到Mac身邊,Mac在Fand和戰士之間搖了搖一件魔法衣裳讓他們再也沒有見面。(抱歉渣翻譯請見諒,基本是這個意思)
(3)影片中的島真的存在嗎?

The Isle of Man, otherwise known simply as Mann , is a self-governing British Crown dependency located in the Irish Sea between the island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
In Manx mythology, the island was ruled by Manannán mac Lir , a Celtic sea god who would draw his misty cloak around the island to protect it from invaders.
——來源Isle of Man-維基百科

還真的有以Manannán命名的島嶼。在一些蘇格蘭和曼島傳說中,Manainn島以巨人Manannán的名字命名,傳說Manannán用自己的迷霧外套保護著島使其不受外敵入侵。下面是馬恩島在大不列顛群島的位置。

更詳細的島嶼和巨人傳說可看這裡:Folk-lore of the Isle of Man: Chapter I. Myths Connected with the Legendary History of the Isle of Man

3、偉大的記錄者the great Seanachai

影片中,記錄者本身沒有記憶,但他的每根頭髮都記錄了一個故事,頭髮扯斷會失去故事。生長的頭髮代表著生長中的精靈,跟著頭髮走可以找到精靈的位置。
補充

A seanchaí is a traditional Irish storyteller/http://historian.In the ancient Celtic culture, the history and laws of the people were not written down but memorized in long lyric poems which were recited by bards ( filí ), in a tradition echoed by the seanchaithe .
——來源Seanchaí-維基百科

4、海豹精靈Selkie(Saoirse、Bronach)
影片中,海豹精靈有外套就可以唱歌將精靈喚醒。
補充

Selkies are said to live as seals in the sea but shed their skin to become human on land.If a man steals a female selkie"s skin she is in his power and is forced to become his wife.Female selkies are said to make excellent wives, but because their true home is the sea, they will often be seen gazing longingly at the ocean.If she finds her skin she will immediately return to her true home, and sometimes to her selkie husband, in the sea.Sometimes, a selkie maiden is taken as a wife by a human man and she has several children by http://him.In these stories, it is one of her children who discovers her sealskin (often unwitting of its significance) and she soon returns to the sea.The selkie woman usually avoids seeing her human husband again but is sometimes shown visiting her children and playing with them in the waves.
Sometimes the human will not know that their lover is a selkie, and wakes to find them http://gone.In other stories the human will hide the selkie"s skin, thus preventing the selkie from returning to its seal form.A selkie can only make contact with one human for a short amount of time before the selkie must return to the sea.The selkie is unable to make contact with that human again for seven years, unless the human steals their selkie skin and hides it or burns it.
——來源Selkie-維基百科

海豹精靈的傳說跟影片里是最接近的。

上面的簡單翻譯一下就是:海豹精在海里像海豹一樣生活,脫下皮膚後就可以在陸地上像人類一樣生活。當一個男人偷了海豹精的皮膚(影片中的「外套」),她就必須成為他的妻子一旦海豹精找到自己的皮膚,她就會馬上回到她海里的家。海豹精回歸到海洋之前,只有一小段時間可以接觸人類,回到海洋後7年內不得再見人類,除非人類把她的皮膚藏起來或者燒掉。

這麼說來,海豹女Saoirse的母親從她出生時離開,到再次回到岸上,是Saoirse 6歲以後。而那件鎖在箱子里的外套,就是海豹的皮膚。可以猜想,小海豹女出生那天,正是海豹媽媽找到外套的那天,找到外套就必須離去了。也證實了為何每次小海豹女穿上外套時就會抑制不住的離開陸地,走進海里。

海豹失去衣服便可化為人形,成為人類妻子;類似的,Swan maiden(天鵝少女)也是民俗故事中常見的失去天鵝羽毛就會化為人形和男人結為夫婦的例子。
看回上面第2點,巨人Mac Lir的家人(或愛人)變成天鵝,很可能是因為其本身就是Swan maiden,找到天鵝衣服所以離開。如果這個猜想正確,可進一步印證了巨人Mac Lir和主角的父親經歷的相似,應該是編劇有意巧合的。

5、愛唱歌的精靈the deenashee

維基百科中deena shee被定向為AOSSí

The aos sí ( Irish pronunciation: [i?s ??i?] , " ees shee ", older form aes sídhe [e?s ??i?e??] ), " ays sheeth-uh ") is the Irish term for a supernatural race in Irish mythology and Scottish mythology (usually spelled Sìth, however pronounced the same), comparable to the fairies or elves .They are said to live underground in fairy mounds, across the western sea, or in an invisible world that coexists with the world of humans.
——來源Aos Sí-維基百科

簡單地說,這是一種生活在土地底下的小精靈。

6、貓頭鷹
影片中的貓頭鷹角色恰好也說明了在凱爾特文化中貓頭鷹的特殊意義,包括死亡、冥世等。

——來源Owl of the Celts: Ancient Bride of the Dead

————————

第四部分 《海洋之歌》其他細節補充

1、開頭詩——《失竊的孩子》葉芝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i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走吧,人間的孩子!
走向荒野和河流, 與精靈手拉手,
這個世界太多哭聲,你不懂。

著名詩人葉芝是愛爾蘭人。全詩主要講的是仙靈呼喚人類的孩子離開家園和塵世,走到美善的仙境中去。正如影片中在現代社會備受煎熬的精靈們,詩和影片同樣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

2、精靈之歌

The selkie song is bright

To waken all who follow

Manannan will lead and Tir Na Nog will
follow

Do-la-mon, a-pena pwee Do-la-mon, manuela

Do-la-mon, a-paricka

Par-a-fee a-nerin


Saoirse the selkie will sing and save the day

The day that she who rescued her will cheer and celebrate

Oh, Do-la-mon, a-pena pwee Do-la-mon, manuela

Long, long we praved to hear the selkie song

And now we pray again that her song will never end

Do-la-mon, a-pena pwee Do-la-mon, manuela
Do-la-mon la faricka faralee a-nerin

上面Manannan指的自然是巨人Mac Lir。而Tir Na Nog是一個永恆年輕之地。

In Irish mythology and folklore, Tír na nóg or Tír na hóige ("Land of Youth") is one of the names for the Otherworld , or perhaps for a part of it.
——來源Tír na nóg-維基百科

這首精靈之歌由愛爾蘭民謠《Dúlamán》改編而來。Dúlamán(就是上面的「Do-la-mon」)是一種食用海藻,更詳細可看D??lam??n-維基百科。

3、男主房間的字「Dún na nGall」

DUN NA NGALL是愛爾蘭語,一般指是愛爾蘭小鎮Donegal。

本人的一個小猜測是,圖中那塊布可能是以該鎮名字命名的橄欖球隊的隊徽。

The Donegal senior football team is a major force in Gaelic football . Current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teams in the sport, they last won the All-Ireland Championship in 2012 .
——來源Donegal GAA

Donegal GAA是一隻很牛的球隊,贏了2012年愛爾蘭錦標賽,導演大概是這球隊的狂熱球迷吧。。。(之前《凱爾經的秘密》男主之所以叫布蘭登是因為導演的兒子叫這名,任性…)

4、亂入的Aisling

《凱爾經的秘密》里那隻白狼精靈Aisling就公車上,你找到她了嗎?

5、空靈嗓音Lisa Hannigan
片中的BGM叫人難忘,尤其是主題曲,由主角母親的配音者Lisa Hannigan演唱,嗓音乾淨溫柔、撫慰心靈。Lisa Hannigan本身就是愛爾蘭民謠歌手,影片開頭那段葉芝的詩也是她朗誦的。

以上。感謝觀看,查了不少資料,但仍擔心有誤,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參考意義。
畢竟美實在是一種太主觀的感受,有說得不妥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和指正。

公號DreamerInReal。
好久沒更新了。懶惰如我。

http://weixin.qq.com/r/A3UZAVjEzwWwrRxi9yAR (二維碼自動識別)


除了思鄉和回歸的主題,《海洋之歌》對充滿了控制與被控制的親子關係也聊了幾句,深入淺出,這和《鬼媽媽》不謀而合。要得出最後的結論,我們首先得從人物形象設置開始下手。

一.人物形象設置

故事裡的主要親子關係有兩對,第一對是巨人麥克·利爾和她母親——貓頭鷹女巫瑪查,第二對是小男主本的父親和奶奶。仔細對比,其實這兩對母子無論從外形、經歷還是心理特徵上,都極為相似。下圖左畫是被母親變為山石的麥克·利爾,右畫是本的父親側影,兩個人都因為失去了自己深愛的人而痛苦消沉,一蹶不振,最後在母親的干預下,並沒有變得更好。

再上幾組本的奶奶與貓頭鷹女巫瑪查的對比圖。從外型上,兩人長得都像貓頭鷹,睜著一雙在黑暗裡也洞悉一切的眼睛監管著自己的兒女;

從生活習性上,兩人都愛喝茶。可能有人說這未免過度解讀,但導演特意給了兩組特寫畫面,在一部一個半小時的動畫片里,每一幀圖畫都佔用了成本,未免珍貴;

還有兩人經典的台詞:「I
know what』s best for you」,類似鬼媽媽里的「Mother know the best」。兩人都有著極強的控制欲,以自作主張的強硬態度干涉兒女生活,理直氣壯:你媽害過你嗎,你媽這麼多年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還多,不聽話就等著吃虧吧;

從最後的故事走向上看,兩對親子故事均已和解告終。

根據以上幾組對比,不難發現,其實兩對母子的故事經歷與性格特徵是合二為一的。角色的重合設置強化突出了導演想表達的意思,即母親角色在親子關係中如何一路發展轉變,成為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個樣子。

二.立場的逐步轉變:從保護到控制

貓頭鷹女巫瑪查在故事裡有大段的獨白,從她的自述里可見一斑,瑪查不會正視與妥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能逃避和壓抑痛苦,將自我麻痹作為解放出路。當愛子處於痛苦中時,瑪查如法炮製,用逃避處理問題,認為這是保護兒子的方式。這種能左右他人的保護方式,成功時帶來控制的快樂,遭到反抗時讓人體會到失控的恐懼以及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比如本不贊同瑪查的做法,認為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瑪查大為走火,氣鼓鼓的甩出經典台詞「I know what』s best for you」。瑪查最後硬壓住憤怒與恐懼,強迫自己掛上和善笑容的樣子,讓我想起《絕望的主婦》里的Bree,可真絕望啊。

無獨有偶,奶奶迫使本搬家時,本也態度堅決的反抗,「我不跟你走,你不能逼我」,奶奶氣從中來,以同樣的「I know what』s best for you」解決了所有問題。小孩子到底鬥不過大人,這能理解,無論如何,本堪稱具有自我覺醒意識的先鋒,年紀輕輕,著實難得。又或者,只有在我們年幼時,才能無所畏懼的捍衛自己的自由意識,堅定的說出「我絕不」。看上去嬌嬌弱弱人畜無害的女主也不比哥哥差,最後關頭勇敢的說出自己想留下。自由意識使西方的故事比東方的故事人性化了許多,在東方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話扯遠了,說回來,無論是成功的左右了他人的行為,還是遭遇被反抗的恐懼與憤怒,結果都導致控制慾望的強烈滋生。就這樣,瑪查不敢正視自己的苦難,卻操縱別人那裡得到了快感。繼而她不只控制兒子的悲傷,還控制了諸如快樂等其他情感;繼而她不只控制自己兒子的情緒,還侵略了其他人的情感版圖;繼而不只兒子變成了悲傷的山石,不只族人變成了石像,就連她自己也慢慢石化,人不人,鬼不鬼。

兩對母子最終都以和解作為結局,但在現實生活里,情況能有多樂觀呢。故事裡,本的父親保護女兒的方式是把女兒的衣服丟進大海,同樣是以逃避問題的方式干預著女兒的命運,雖然的確都是為了愛。當父母不能給子女做出正確榜樣,子女要麼如本兄妹一樣,有著驚人的自我覺醒意識,要麼只能重複父母的老路,從被害者轉為害人者,一輩一輩又一輩的惡性循環下去。


也許是最近看的心理書籍多了,看完整部片,始終覺得,這就像一個孩子的夢,或者回憶,夢的主角是小男孩(哥哥),母親在生妹妹的時候去世了,哥哥將這一切歸咎於妹妹。粑粑失去了愛人,成了悲傷的「巨石」,奶奶像老巫婆一樣操縱(出沒在)著家裡的事。這一切都在妹妹生病的那天發生了改變,妹妹發了高燒,即將被麻麻帶走。但是奇蹟的降臨帶回了妹妹,這也讓他們都釋然了往事,人總要往前走的。我把他理解為「讓大人看到小孩的世界」系列。


自《大魚海棠》之後,又看到這樣一篇有關海洋的動畫作品,瞬間有種,國產動畫果然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感覺。

同樣是用心之作,大魚更是號稱良心之作,但海洋之歌在任何方面都是秒殺大魚的,沒有懸念。單單從色彩運用上,就高下立盼。

色彩運用得好,是可以打動人心的。人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是被外界的聲色變換所左右。大魚的色彩,稱得上好看,但也僅僅是及格,只能用色彩表達畫面,並沒有上升到表達情感的層面。

海洋之歌通篇以藍色為基礎色調,普通敘事時畫面都是平和的暖色,透出淡淡的藍。等奶奶到來之時,畫面色彩一下子暗淡下來,用了大量灰色。到了兄妹二人偷跑回家那段,畫面再度回到暖色,二人情緒也高漲,情感增強。

等到妹妹失蹤,哥哥進入回憶,畫面暗藍。妹妹雪兒開始唱歌時,畫面滿是金色,暖色調到達頂峰。經過了最後這一個高潮,在結尾處,色彩比片頭沒有太大變動,只稍稍提高了亮度,開頭那憂傷的氛圍一掃而光,象徵一個圓滿的大結局。

這對於大魚是不可想像的一個境界,想從及格提升到藝術,不是簡單把色彩搭配好了,後期調調色那麼簡單。要在下筆之前,就對故事全局有了把握才行。在畫面上,色彩是不會說話的故事,它決定了我們的情緒。

拿大魚跟海洋之歌做對比是不對的,大魚根本不在海洋之歌的層面上。中國能拿來做對比的,只有早期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作品。他們應該劃為一類,叫做美術片。

海洋之歌畫面極有辨識度,裡面運用了大量線條搭建畫面,更有各種有代表性的符號填充,甚至運用大量美術元素來構圖,使得每幀畫面都達到藝術的級別。裡面的人物臉都是圓的,這跟普通人臉出入很大,但沒有人懷疑,因為他跟整個畫面協調,不違和。

作為一個二維動畫,海洋之歌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幾乎沒有景深。最明顯的是兄妹倆離家那一段,連街道都是完全平鋪在畫面上。

這在大鬧天空里也是一樣,在二維畫面上,為了體現畫面構圖完美,把遠處的東西畫在畫面的上方,來表示遠近對照。

除了畫面上大量運用圓之外,在故事上,海洋之歌也是一個完美的圓。一個完整的電影故事,他的世界一定要是閉合的,沒有世界之外的東西來干擾他。在這個小小的圓形世界的,裡面的所有人物、事件都是穩固的,不可被推翻的。

大魚海棠,抱歉又拿他來對比,實在是找不出其他的動畫爛片了。大魚海棠的故事是個開環,什麼人物都有,事件也一大堆,最終導致故事線雜亂。我在影院看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結尾的大洪水,意味著世界崩塌,我心說這個世界一定要崩塌呀,一個生活在海底的世界,裡面居然還有祝融,你真把火神爺不當神仙啊,上次大洪水怎麼造成的忘乾淨啦?

最奇葩的是螺祖織了一條錦緞,扔進水裡,變成了漫天星辰,女主說,人間今天的星空一定很美。你們生活在海底呀,織出個星空給誰看。

《海洋之歌》里的世界有多大?其實非常小,東到奶奶家,西到海邊,最遠就到巨人化成的島那裡,這麼短一段距離。中間有個聖井,深入到故事記錄者那裡,然後到貓頭鷹瑪查的小屋,就那麼深。故事就在這麼小的世界裡發生。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海洋之歌也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也有一個大的故事背景,即精靈世界崩壞,世界將被大魔頭造成的災難毀滅。這不比大魚的大洪水更加渺小。但《海洋之歌》卻把故事講得很好,甚至沒有出現世界崩壞的情節,就把電影完美講述了。

以小見大。這是每個上乘之作都會採用的招數。世界怎樣崩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在這件事面前怎麼應對,內心如何掙扎,才是我們關心的。因為我們也是人,世界崩壞之下,唯一能把我們從震驚中拯救的,就是主角的愛和勇氣。

之所以說故事是個圓,是因為幾乎每一個情節都沒有浪費。變成小島的巨人,跟父親很像,控制欲強的奶奶,跟貓頭鷹瑪查很像。最終兩對母子都完成和解。而那個故事記錄者,也跟故事情節完美貼合,這個電影開頭,本身就是在講故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故事傳說展開的。而哥哥也從故事記錄者那裡找到了自己的故事,也找到了自己的路。

從畫面到故事本身,海洋之歌完成了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用圓滿來形容並不為過,這也是電影里里外外要表達的東西。

一個圓,這是國外頂尖作品所表達出來的哲學,也是國產動畫需要不斷達成的目標,甚至也是國產電影要做的。


此處應該有二維碼。


(劇透慎入 )《海洋之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妻子離世留下一對年幼的兄妹,丈夫心痛欲絕終日以淚洗面,丈夫的母親不願看兒子痛苦便作出一副理性無情的樣子希望兒子忘記傷痛,怎料這反而使兒子的情感得不到抒發更加鬱鬱寡歡。心傷難愈的父親無法給孩子需要的關懷,導致哥哥將怨氣轉向自己年幼的妹妹。
可是在電影里幾乎沒有提到上述的故事,全程都是倆兄妹和一隻萌狗狗童話式的冒險,妹妹未知的身份,沒有記憶的白頭髮精靈,可怕的貓頭鷹女巫,媽媽教給哥哥唱的歌,所有現實中的無奈都藏在童話的比喻後面。
而全片的如夢如幻的場景,簡直激發了我所擁有的全部童心。

靜態的截圖完全無法表達我看電影時所受到的震撼π_π
很多人拿這個與大白比較,我覺得吧~《超能陸戰隊》靠著討喜的大白和高科技渲染取勝,而《海洋之歌》則勝在意境意境和意境,就彷彿一個理科生一個文科生,高下難分,孰優孰劣就看個人口味了。
童話的最後依舊是happy ending ,父親感慨自己彷彿沉睡多年,奶奶也意識到自己的荒唐,哥哥可以為妹妹奮不顧身,而我也已經淚目了π_π


《海洋之歌》
——————湛藍色的治癒聲音。


酷暑咄咄逼人,最心心念念的什麼?是空調扇下滋滋的涼氣,還是西瓜「咔嚓」咬下第一口到嗓子眼的甜蜜。
或者是靜靜觀賞一部好的電影。
hush now, my story close your eyes and sleep.
噓,輕緩闔上眼睛。
我們在海洋中航行,被水花擁裹身心。
故事要開始了。


這大概是個很古老很古老的故事了,當然當然,也可能是個剛剛發生的故事。
在高高聳立的小島上,年輕的媽媽輕柔得唱著歌,腹中的胎兒安靜得沉睡。本抱著媽媽留給他的海螺安然入眠。
然而突然雷聲大噪,母親含著淚水躍入海中,只留下妹妹西爾莎。
恍然六年,本和西爾莎在小島上漸漸成長,但是本討厭這個像個搗蛋鬼一般卻不會說話的妹妹,而父親一直沉浸在失去愛妻的痛苦中。終於在某天夜晚,西爾莎摸出媽媽留下的外套,躍入海中變成白色的小海豹。被海浪拍打上岸已經感冒得很嚴重了,父親意識到這樣對子女非常不利,於是狠心將他們託付給他的母親,多次勸說本和西爾莎來城市生活的奶奶。
本不願意離開這座從小長大的島嶼,於是他偷偷畫下路線圖,試圖逃回來。
西爾莎執拗得要跟來,本只好將她栓在身邊。在路途中,他們發現了精靈,並且要解決他們變成石頭的危機。

整個故事鏡頭非常美。
驚為天人。
無法想像怎樣用最簡單的幾何圖形能拼湊出完滿如此的畫面。色彩方面用得也相當有童趣,每一處截屏都是精彩絕倫的插畫。
每一個構圖,每一個角度,都是經過琢磨的,太讓人感動也讓人沉溺其中了。
還有每個細節處的神秘圖騰,仔細分析寓意也是相當有趣。


但畫面的細膩絲毫不耽擱故事推進的緊湊感,敘述有條不紊,或許只是簡單的單線故事,只要站在主人公本的視角靜靜領略這個世界的神奇。
突然就回想起很久遠的事情。
想到小時候威風凜凜得披著被單扮演的英雄,想起抹著眼淚以為自己是海底的小人魚公主,想起和小夥伴辦家家組起的家庭。
泛黃的輪廓就開始清晰,溫柔的歌聲回蕩在心房。
原來那些純真始終捨不得丟棄。

人設也非常的有趣,我們看到的孩子就是孩子,活潑機靈,有小脾氣,生氣會跺腳,開心起來也特別容易。
但是,小孩子的認真也是認真,悲傷也是悲傷。
我很喜歡哥哥本,他原先那麼的討厭妹妹,故事發展有一個很有趣的橋段,原先死活不願下手救妹妹的哥哥,到最後卻不顧一切的躍入海中。這種改變在故事裡是那麼自然,是那麼淳樸的本質。
不僅僅是孩子,在對於「奶奶」的塑造中,也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標準式的「老太婆」,壞脾氣,舉止很讓人討厭,但她是那樣的愛著她的兒子和她的孫子孫女,夢醒過來總是因為那些關於他們的噩夢。
讓人感覺親切的熟悉,所有的厭惡煙消雲散。

與神話的相糅合,並沒有使故事變得生澀,反而更加靈動。
最優秀的動漫電影就是這樣,深入淺出,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擁有不一樣的感受。或許在其中我們了解到情緒無論是悲傷還是快樂,都是「一個人」擁有的必需品,否則和石頭沒什麼區別。或許我們看到了哥哥不斷的成長與妹妹西爾莎之間有愛的互動,或許能看出人性本身的回歸,再或許,能看出人物巧妙的對應關係。


不同於將各類主題胡亂拼湊出的大鍋菜,而是分層逐類,一點一點剝下來同我們分享,同每一個感受到震撼的人分享。

《海洋之歌》獲得2015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經典動畫電影。
願嚴嚴烈日,能帶去一絲屬於海洋的清涼。


順帶一提,《the song of the sea》歌曲也是相當好聽。
won"t you come with me
where the ocean meets the sky
and as the clouds roll by
we"ll sing the song of the sea.


跟隨我吧
當天空與海洋相遇。


明天電影就上映了。貌似上座率不高。喜歡的話,建議趁早去看。晚了恐怕就下線了。
唉唉。這是我的心中寶。無奈片方宣傳工作太少。本地都沒人知道這個電影要上映了。
這個回答其實不算回答。只是想在關注此問題的各位的時間線上出現一下。提示一下。
喜歡它,就干緊去影院看。上座率太低,下線速度很快的。晚了就看不到了T_T

寫到這裡,忍不住想再多寫點:
《海洋之歌》是近十年來唯一一部讓我坐在電腦前一直聽完片尾曲還不想起身的電影。
那種美的感受在心中繚繞徊轉……是一種柔和的震撼。
上次有這種感受,還是大約二十年前,在上小學時,第一次看到《天空之城》。
話說,《海洋之歌》的美,不是分解開的美。而是源自一種整體性。
這部動畫電影的劇情、畫面、音樂、配音……包括片尾曲,協調一體。
電影整體上十分和諧,觀感上可以說是」一氣呵成「——這是十分難得的一件事。
總之,《海洋之歌》觀賞價值超高^_^ (好想打一個心的表情啊!)

對我來說,其他的那些分析什麼的完全不重要。
——貝多芬全名叫什麼,在哪兒出生,有沒有情人,音樂是什麼風格……
這和我有什麼關係?
這和我聽音樂時享受到的美,有什麼關係?


從本的角度提供一種思路。

本幼年時母親便沒有緣由的離開了,他的內心是痛苦的。
父親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沒有給本樹立一個樂觀的榜樣,也沒有給本足夠的愛和理解。
奶奶強迫性的管理和要求,對本的情感的忽視,也讓本感到痛苦。本也反抗了,但失敗了。
在本看到母親離去的真相,徹底覺悟之前,只有在咕嚕面前,他才有一個小男孩該有的快樂和天真。

影片中有很多細節:
1.本將母親的離去歸咎於妹妹(個人認為影片對本從期待妹妹降生,到討厭妹妹的心裡變化,刻畫的不夠有說服力),他討厭,排擠妹妹,甚至連她的呼吸聲都覺得吵——這些應該是出於他痛苦的情緒沒有合理的宣洩。父親只顧著自己悲傷買醉,沒有努力引導本去接受事實,樂觀的生活,善待妹妹。開頭本罵小雪是小偷,父親也只是簡單粗暴的讓本不要這麼說。奶奶帶走本,讓本和咕嚕分開時,父親也強制將本抱上了車,忽略了本的感受。乃至後面本回到燈塔找海豹的衣服,父親也是一個人在家裡喝酒,鬱鬱寡歡。

個人認為,本對小雪的討厭,很大程度上是父親導致的。本畢竟只是孩子,遇到重大打擊時,缺乏正確的引導和一個榜樣,感情很容易歪曲。

2.本對妹妹的態度
如果本只是簡單的討厭妹妹,可以不理她,嚇唬她,嘲諷她。但本對妹妹又多了一層——建立自己的對妹妹的約束和權威。
影片開頭,妹妹跑到海里,本說(大概)「爸爸說了,我得管著你,太危險了,你不能去。」本兄妹二人從城市逃跑這一段,一開始本不願意讓妹妹跟著,後來有強制用繩子栓著妹妹,從妹妹的表情看她是不願意這樣做的。逃跑途中,本一直把妹妹栓在身後,只顧自己跑,完全不理會妹妹。他們下車之後,遇到咕嚕之前,本來是跟著妹妹吹海螺引來的亮光走的,但本卻固執己見走相反的方向,走到了沼澤地里。這時妹妹的表情一直都是皺著眉頭。本一直在說他走的是對的,妹妹的方向是錯的。即便他自己也發現有點不對,還是硬著頭皮說方向沒錯。(兄妹和咕嚕重聚後咕嚕帶著兄妹二人跑出了森林可見,本確實是錯的)

是不是有一點奶奶的既視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很多在成長過程中被忽視,情感被壓抑,一直被家長強勢「統治」的孩子,在面對比自己小或者同齡人的時候,也會擺出一副長輩的樣子,喜歡教訓別人而且不願意認錯。

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我們長大以後,變成了曾經自己討厭的模樣

3.本在片中一直披著斗篷,影片開頭他和咕嚕在房間里講故事時,還有一副超人的眼鏡。本在表面上給人一種勇敢果斷的「英雄」印象,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第一次本表現出害怕和懦弱,是在開頭,妹妹不自禁的走到海里,本說那很危險,只是口頭阻止,但不願意靠近。後來被咕嚕強行拉著,他也一直在說「NO.NO.I can"t!」
第二次是在聖井中,妹妹跳進了深不見底的井,本在那個時候的表現幾乎是崩潰的!咕嚕在叫,但本還是在說「NO.NO.I can"t!!!」最終也是被咕嚕強行拉下水(好狗!)
這些舉動和本的「超人」外表是相矛盾的。
劇情迎來高潮,本和妹妹的心結打開,在翻騰的大海里本決定跳下海去找衣服。這個時候有一個細節,本解開了斗篷,在父親的阻攔下,縱身跳下了海。

我認為在這個時候,本已經克服了心理的障礙,放下了自己的包袱和痛苦,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危險,保護妹妹了,解開斗篷就是最好的標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從母親離去後就很少(幾乎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愛與認同,既有一些固執的個人主義,也非常倔強(片中不止一次強調,本是個倔男孩),關鍵是,本沒有安全感,而且缺乏責任感。斗篷是一種心理暗示,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彷彿穿上了斗篷,戴上了眼鏡,本就是無所不能的超人。
片中,當本找到瑪查時,他一開始時比較鎮定的,但當瑪查放下茶杯開啟老巫婆模式後,本慌了,慌亂中他戴上了自己的眼鏡。我想這是導演有意而為之,而斗篷+眼鏡這個細節也可算是貫穿影片始末,作為本成長的標誌。


他即將成為愛爾蘭屹立於世界的下一個標籤

電腦桌面,換掉!手機屏保,換掉!

想把它的每一幀截圖下來,做成一個畫冊!放在床邊,每天睡覺前都看看~-~

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看完《海洋之歌》後的反應。

在被工業流水線生產的動畫片弄得些許審美疲勞時,一部歷時七年,逐幀手繪,融合了浮世繪、工筆、水墨元素等視覺風格的電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該電影的靈感來自於愛爾蘭的民間傳說。

色彩絢麗的光與影,不受時空限制任意變幻的天空,整體氛圍上透露出的濃郁的愛爾蘭氣息,空靈、玄妙且絢爛,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8月12日上映的《海洋之歌》似乎從出現就是帶著傳說來的。他獲得了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最佳動畫片獎,他豆瓣評分高達8.8,比去年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的《超能陸戰隊》8.6還高上那麼一點。事實上他去年和《超能陸戰隊》一起提名角逐最佳動畫這一獎項,雖然敗下陣來但口碑更佳。

濃郁的愛爾蘭風格使《海洋之歌》在全世界電影面前變得獨特,卻也正是這獨特的愛爾蘭風格拉開了全球觀眾與電影本身的距離。一部電影能貼上國家民族的標籤是十分難得的,但在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市場時,如何讓本國本民族的文化更好地與世界對話和交流是每一個電影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了解自己國家的上古神話,也對西方世界的希臘神話有個一知半解,卻有幾個人能夠站出來說對愛爾蘭神話十分熟悉呢?

但毋庸置疑,導演湯姆·摩爾為愛爾蘭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他的第一部作品《凱爾經的秘密》就取材於愛爾蘭基督教插圖手抄本《凱爾經》,《海洋之歌》則是根據愛爾蘭一個塞爾奇小精靈的民間傳說改編而成。

包括影片中頗為精彩的配樂和插曲也極具愛爾蘭的特色,《海洋之歌》的「The song」由空靈女聲Lisa Hannigan演唱,在湯姆·摩爾上一部作品《先知》中也相中了Damien Rice和Glen Hansard(電影《Once》男主角)兩位愛爾蘭標誌性歌手。

《海洋之歌》主要以線條構建空間美感的手繪風格,讓我不由地想起了我國一部動畫經典之作——《葫蘆兄弟》。

其融合的水墨元素也讓我想起了我國一部更經典的於1960年攝製的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可能因為年代久遠我們很難看到原片,但其故事情節早已編入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之中。

該影片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形象,營造了一個質樸、素雅的水墨童話世界,也獲得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以及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等國際大獎。

我們曾經也有這些充滿著獨特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動畫,我們也曾憑藉其贏得了世界的掌聲,但在與世界各國文化逐漸接軌的同時是不是漸漸丟失了原屬於我們的標籤呢?

像前段時間的某部動畫打著《山海經》和莊子《逍遙遊》的旗號,我帶著一萬分的期待去看怒飛時其翼若垂天之雲的鯤,結果看完…只想打人……

想承載傳統文化不是串一句古文里的句子、引用少數民族的建築風格就可以給自己貼上民族標籤的,要彰顯一種文化的特色不是僅有形式上的東西即可的,更應該與民族傳統有內容上相通的精神內核

《海洋之歌》取材於愛爾蘭的一個塞爾奇小精靈的民間傳說,並融合了凱爾特神話中愛爾蘭的部分。現代社會的背景下將神話人物具象化,現實與想像打破界限融為一體。故事簡單主題卻深刻,關於尋找與回歸,關於鄉愁與自由

在《小蝌蚪找媽媽》之後,我再次看到一個迷失和回家的故事以如此生動有趣的語言、寫意詩情的畫面呈現出來。


一部電影,若只有空乏的主題,僅憑美觀的外衣是無法撐起來的,不過使人悻悻而歸罷了。

《海洋之歌》令人驚喜。

一部電影帶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是一個過程。愛爾蘭在努力,我們有幸見證著這個過程。

國產動畫也在努力,我們願意等。


(hello大家好,我是&<阿基獅看電影&>微信訂閱號的專欄作家,更多有趣的內容可以關注&<阿基獅看電影&>微信公眾號喔~)

http://weixin.qq.com/r/t0x6YlzEQgE9rRgB9x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海洋之歌》應該算得上是今年8月內地院線中,質量遙遙領先的作品了,其他本月上映的電影中幾乎沒有能夠與其比肩的。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引進將近晚了兩年,早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時就已經被提名最佳動畫長片,海外口碑相當不錯。只可惜最後敗給了超人氣「大白」主演的《超能陸戰隊》。不過,我個人是不贊同這個結果的,因為無論是《海洋之歌》,還是當年一同入圍的《輝夜姬物語》,在我看來整體質量都比《超能陸戰隊》要高。

《海洋之歌》的故事,來源於愛爾蘭的民間傳說:有一種叫做「海豹女」的生物,她們的外形與人類一模一樣,但是在海里的時候,她們會披上一層光滑的海豹皮,而上岸後,她們就會把海豹皮蛻下,進入到人類的生活中去。如果你把一個海豹女的皮藏起來了,那麼這個無法再回到海里的女孩就會嫁給你。可你必須把海豹皮藏好,因為一旦海豹女找到了自己的皮,就會馬上重返大海,一去不回。

影片背後的製片公司來自四個國家,分別是愛爾蘭、丹麥、盧森堡和比利時,這四個國家都來自歐洲的西北部,同時也都是盛產童話和民謠的國度。同時,影片的導演湯姆·摩爾也來自於英國的北愛爾蘭,除了《海洋之歌》外,他執導的同樣以愛爾蘭為背景的《凱爾經的秘密》也曾提名過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畫長片。湯姆·摩爾極其善於將本土文化和個人的思考揉合到一起,繼而融入到作品當中,使得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帶著人文關懷的溫暖,還有詩和遠方。也正是這樣的製作公司和這樣優秀的導演,才能夠賦予前面提到的這個愛爾蘭傳說新的生命和內涵。

影片講述的海豹女的故事,其實內在地指向了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反思。我們可以看到,在電影中,海邊的孩子,更加願意生活在鄉野邊緣和海島之間,而不願意去到工業化的城市中生活。海邊田園式的生活中,充滿了鮮明的色彩和動人的真趣,而城市中的環境則顯得條條框框、逼仄不已。本是來自大海的小海豹女,一開始只有在海里才能無拘無束、暢快歌唱,在人類的家庭中就顯得孤單平凡,但在經歷過冒險、成長和離別之後,終於能夠在自己的爸爸、哥哥、奶奶還有狗狗身邊愉快地生活。這樣的安排,也正是導演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寄望,同時也是一種對人世間的愛與美好的呼喚。

除開率真又浪漫的故事本身,《海洋之歌》的優點依然讓人不能忽視,首先是出色的畫面效果。之前上映的《大魚海棠》,雖然故事凌亂,但其唯美的具有特色的畫面贏得不少稱讚。如果說《大魚海棠》是東方魔幻風格,那麼《海洋之歌》就是典型的西方童話「手繪」風格了。片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像是從童話故事書中截出來的圖畫一樣美好,數字渲染的效果使得畫面更加具有層次感。人物造型方面,如果說類似《瘋狂動物城》那樣是堂而皇之地賣萌,那麼《海洋之歌》就只是蜻蜓點水地賣萌了。人物的造型在畫面風格的框架之內,做到了自己獨特的趣味。這不是一部讓你看著恨不得捧在手裡「捏兩下」的那種賣萌電影,而是能夠在一個浪漫的童話中時不時地撥動你那顆沉睡已久的童心的七彩樂章。

另一方面,影片的配樂也相當出色。布魯諾·庫列斯,可以說是當今法國數一數二的電影配樂大師,同時,他也是一位熱愛自然的人。他曾經為《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喜馬拉雅》等環保電影配樂。較為人知的是他為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製作的配樂,悠揚溫暖,動人心弦,被不少影迷奉為經典。此次他為《海洋之歌》的配樂同樣成功,完美地契合了孩子身上的靈氣和童心,充滿了治癒的能量。

最後,影片開頭引用的詩句,也讓我特別注意了一下。那是來自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被偷走的孩子》中的幾句。關於葉芝,可能更多人知道的是他那首《當你老了》,不過我也希望你能夠在觀影《海洋之歌》的時候略微關注下開頭的那幾句詩,同樣恬靜美好——

走吧,人間的孩子

與一個精靈手拉手

走向荒野和河流

這個世界哭聲太多了

你不懂


個人覺得…比《凱爾經的秘密》還要好看,或許是這種反應成長與家庭的作品比純粹的童話、傳奇更能引起我的共鳴吧……

導演湯姆摩爾是我最喜歡的動畫導演之一,一共指導過兩個動畫長片,均提名奧斯卡,去年得知小王子將要動畫化的時候,我真的特別希望莫爾能夠擔當導演。

畫風明快精美,人物塑造簡潔靈動,有一種每一幀鏡頭都能截下來作為插畫來欣賞的能力,這使得只一眼,你就感受到,哦,這就是童話,沒錯,童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該片於2014年就提名了奧斯卡,當屆的獲獎影片是《超能陸戰隊》,這個登陸大陸院線,我還是決定買票支持一下。


最近這部動畫上了,貼一個一年前寫的影評吧。

男孩忙打怪 女孩去救贖

愛爾蘭導演湯姆摩爾的兩部作品——《凱爾經的秘密》與《海洋之歌》都以畫風取勝,如果你喜歡動畫片,也習慣了夢工廠、福克斯們的飽滿故事與英雄情懷,那麼這兩部作品將令你如沐春風,於恢弘甜膩之外重拾天真自然,它們的幾何構圖風格筆觸簡潔,層次分明,全然不同於好萊塢式的強大科技感。


若以甜點比較,好萊塢的動畫是滿足口欲的拿破崙,湯姆摩爾的作品則是加了薄荷的抹茶蛋糕,妙在甜膩之外的爽目清新。

(《凱爾經的秘密》)


除畫風之外,這兩部作品都使用了愛爾蘭古老童謠貫穿始終,這些充滿神秘主義氣質的音樂使作品在清新夢幻之外又擁有了巫秘色彩,它們將我們拉回到那個萬物有靈時代,回歸人類萌發之初的神怪傳說。


正如所有的傳說都有模糊的細節和敘事的不確定性,這兩部動畫片也將更多筆觸施加於意境的營造和個人的成長,而在故事情節上並未做到完整,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做一場情懷的追憶與遠古的探尋。

(《海洋之歌》)


母體回歸 萬物有靈


《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都緊扣了萬物有靈的概念,甚至在《海洋之歌》中,神與人互為對應,海豹女開口歌唱,不僅打破了神的情緒禁錮,更是喚醒了人的內心觀照,正如神封印的悲傷會使所有的精靈變為石頭,人的壓抑低落也會使山河失色、日月無光。


而正如磁場的存在一般,人與萬物彼此呼應,相互體察,《凱爾經的秘密》里,千年森林公主阿詩玲讀懂了少年布蘭登身上的堅毅與執著,《海洋之歌》里,少年本讀懂了妹妹西爾莎(海豹女)身上的無助與脆弱,而兩者共通的是,主角們都涉世未深、充滿童稚之心,一如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人類,依舊熟悉母體的溫度。


我是泛神論者,也堅信萬物無言,卻充滿生命情感,春風輕拂,春雷驚蟄,照拂花開鶯飛的,除了太陽,還有自然的精靈,它們秉承大地之氣,促使空氣流動,催生草木,喚醒蟲鼠,照管四季輪迴。而在生命之初,人類同樣肇始山林沼澤,或者海洋深處。


文明日久,往往容易忘記根在何處,而生命的幽微,往往也容易在不經意間撩動心弦。


「閑寂古池旁,青蛙躍入水中央,撲通一聲響。」

(《凱爾經的秘密》)


男孩去打怪 女孩來救贖


而除了萬物有靈,這兩部動畫里,對兩性認知也有著非常美好而鮮明的態度。在《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里,女性都有著神話身份,阿詩玲是森林主宰,生長千年,可以化身白狐(我想應該也可以化身其他動物),也可以用歌聲指揮在人類文明下生長的動物(小貓彭格勃);西爾莎是海豹女,可以唱出最後的精靈之歌,解除他們的石化。在動畫片里,作為主角的女性是純潔神性力量的化身,她們力量龐大,而身軀脆弱。


由此,女性的力量在與男性的呼應中,不是勇於犧牲,便是沉默喚醒,而要拯救世界,去實戰打怪的,往往是那些男孩們。而最終能夠使男孩戰勝內心的恐懼與黑暗的,往往卻是女性的溫柔與那自帶天賜神力的幫助與刺激。


萬物共生,陰陽調和,導演在神怪與童趣的情景塑造里,無意中闡釋了世界和諧的推動力量。

(《海洋之歌》)


算起來今年有四部關於海洋的動畫片上映:&<大魚海棠&>、&<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海洋之歌&>、&<海洋奇緣&>。

&<海洋之歌&>是一部2014年的電影,兩年後才和國內觀眾見面,也算是一場遲到的邂逅。這部來自愛爾蘭的高口碑動畫在當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提名,也成功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金爵獎。


和當年同場角逐的另一部動畫&<輝夜姬物語&>類似,&<海洋之歌&>同樣也是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古代神話,同樣有著質樸的畫風也兼具很高的傳統審美價值。兩部作品一東一西,可謂是交相呼應。然而最後這對難兄難弟還是一同敗給了迪斯尼的&<超能陸戰隊&>,不無遺憾。

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Ben的小男孩,與父母和一隻愛犬,生活在一個風景如畫的海島上。母親在生育時不幸撒手人寰,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就此蒙上了陰影。六年後,孤獨的父親仍未走出喪妻之痛,Ben因為母親的離世對妹妹Saoirise始終懷有抵觸情緒,而妹妹卻因為謎一樣的原因從小不會說話。


祖母的突然造訪,更像是一場不請自來的災難,這個控制欲極強的老太太把兩個孩子帶離了小島,來到了都柏林,理由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著想。背井離鄉的兄妹倆在大城市生活得並不快樂,幸好還有那隻神奇的海螺,那隻能吹出聲響,召喚小精靈,指引回家的路的海螺。

回家的路並非一帆風順,充滿了冒險和發現。他們經歷了講故事的長髮長者The Great Seanachaí,遭遇了邪惡的貓頭鷹巫婆Macha,哭泣巨人Mac Lir的悲傷故事也得到印證。Ben逐漸意識到母親講的那些傳說,都是真的。於是回家之路也成了救贖之路,不僅是拯救妹妹Saoirise和那些被困的靈魂,也是Ben的一場自我救贖。


導演繼承了前作&<凱爾經的秘密&>中符號化,抽象化的人物造型和場景設計,每一幀定格畫面都細節豐富,層次飽滿。對光的運用是本片的亮點,不論是閃爍的小精靈,透過窗戶的陽光,還是結尾處海面上的巨大光暈。法國配樂大師Bruno Coulais將民謠恰到好處地融入片中,潤物細無聲,朗朗上口卻也不喧賓奪主。而這種極致的聽覺之美和視覺之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著凱爾特文化的光輝和愛爾蘭民族的自我意識。


&<海洋之歌&>的故事相較於前作更流暢,簡單的劇情主線讓故事對低齡觀眾顯得很友好,一定程度上犧牲了戲劇衝突和緊湊感也是在所難免,就這點來說可能是唯一的遺憾。有那麼一部分,由於敘事的平淡,循環播放的民謠反而有了些許催眠的效果。

對於不同理解層次的觀眾,電影提供了多重的解讀空間,可以把故事理解成Ben的超自然遭遇,也可以按片中真人和神話人物的對應,把故事看成Ben的一次天馬行空的想像,可以是一個美好的合家歡,也可以是一個黑暗的成人童話。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可以選擇你願意相信的那個故事,真相其實不那麼重要。福樓拜說過:「There is no truth. There is only perception.」也許從始至終,小男孩Ben從未接近過真相,但他卻在過程中學會了接受:接受別人對真相的認知,接受世界的無儘可能,接受生活中所有的好與壞。


這也許就是成長。

請在微信搜索訂閱號:MediumRare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今天看完,這個題要碼住

以下是《海洋之歌》劇情幾個不負責任腦補,但願半年後,經過補課,我能把以下框架完善:
精靈是愛爾蘭原始信仰和民間傳說傳統
老人的頭髮是不絕如縷的民間記事和傳說
海洋代表海那邊的影響,包括好的和壞的影響
其中好的、徹底融入愛爾蘭的海洋影響是天主教,而且這一影響已經與精靈代表的民間傳說融合,海豹服裝是天主教信仰的代表
愛爾蘭歷史就是直接受海那邊影響的新人(雪兒)和原來的居民(小本)相愛相殺的歷史,導演提倡相愛,希望一直害怕海洋(外來事物)的原來居民擁抱改變
一味壓抑情緒無助於解決島上的民族宗教衝突
導演希望所有人融合併形成新的民族特點
精靈的歌民族主義色彩很濃
奶奶似乎代表現代化,可以抹去一切民族特性,遭到了廣泛抵觸,然而現代化本性不壞,最後還是在動蕩中尋求和解


2016年的暑期檔,質量低得讓人絕望。


在國產動畫動不動就宣稱自己「十年磨一劍」、「國產動畫的良心」的時候,有一部兩年前就在國外上映過的動畫片,悄悄被引進了國內,給了那些精緻的無腦片一記漂亮的耳光。


它就是《海洋之歌》

這部電影被提名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獲得了去年的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

《海洋之歌》的故事不複雜,估計也有很多人已經知道。


它取材於歐洲神話,講述了兩個孩子的冒險傳奇。

小男孩Ben和他的父親、妹妹生活在一個小島上,他的媽媽在生妹妹Saoirse的時候離開了他們,所以Ben對Saoirse充滿了怨氣,他不喜歡這個妹妹。

他們的父親因為妻子的離開,一直沉浸在悲傷中。他們的奶奶想把孩子們帶到陸地上生活。


可是孩子們不喜歡陸地上的生活,這個時候,Ben發現她的媽媽是傳說中的海豹女,Saoirse繼承了母親的血統,如果不回到小島,找到傳說中的海豹精靈的衣服,Saoirse就會死。

於是Ben想盡辦法要帶著Saoirse回到海島,在回去的路上,他發現,所有那些媽媽曾經講過的神話:精靈、貓頭鷹女巫、變成石頭的巨人都是真的!

最後Saoirse穿上了海豹衣,拯救了所有的精靈,Saoirse在成為海豹女和失去靈力之間,選擇了留在父親的身邊,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這部電影的有兩條故事線,一條是現實生活中,Ben和Saoirse的爸爸沉浸在妻子離去的悲傷中,奶奶儘力想讓這一家人過上正常的生活。

另一條是童話故事中,貓頭鷹女巫為了讓她失去愛人的兒子不要悲傷,而吸走了他的情緒,把他變成了石頭。

兩組人物的形象非常一致

再結合人的靈魂會變成海豹的愛爾蘭傳說。


也許故事其實站在了Ben的視角:

Ben的母親因為難產離世了,留下了患有自閉症的妹妹Saoirse和被悲傷壓得透不過氣的父親。Ben和Saoirse被奶奶接到了陸地上的城市,可他們都很不適應,Ben要帶著Saoirse逃回海島。

一路上他們經過了草地、海洋,Ben想起了他的媽媽給他講的所有童話,我們小的時候,也都會以為故事裡都是真的。

Saoirse不會說話,但能唱歌,這樣的設定也符合自閉症孩子的特徵

海豹精靈歌唱的時候,所有的精靈都回到了靈界,Ben再也看不到童話中的人物,也就意味著在Ben的成長。


這樣看來,這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又悲傷又美好。

導演湯姆·摩爾的創作靈感來自很多年前他帶著10歲的兒子去海邊玩,看到了很多漁民為了謀生,殺死了大批海豹。有人告訴他,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會發生,因為漁民們曾經相信,海豹是死去的人的靈魂,就是selkie,就是海豹女。

之後他帶領著他的團隊,歷時七年一幀一幀手繪完成了這部動畫,等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他的兒子已經十七歲了。


實打實的七年時間,湯姆·摩爾以他獨特的風格,用幾何圖形和抽象的線條構建了一個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每一個畫面都精緻地堪稱藝術品。

湯姆·摩爾的成功其實源於他對自己文化的自信,他的上一部《凱爾經的秘密》也是取材於愛爾蘭的民族傳說,同樣也得到了奧斯卡的提名

我們近幾年大熱的國產動畫,如《大魚海棠》,雖然表面看上去講的是一個中國的故事,可是骨子裡還是好萊塢商業電影的內核,畫面也還處於盡量在寫實的基礎上適當拓展,保證動作的流暢的程度。


我們真正文化的魅力,在何處?

《海洋之歌》上映11天,累計票房只有1477萬,雖然網上的資源已經鋪天蓋地


但是,有的電影一輩子一定要在大銀幕上看一遍,《海洋之歌》就是如此。


它沒有《大魚海棠》的三角戀、綠茶婊

沒有《汽車人總動員》的無恥抄襲

沒有《搖滾藏獒》的國產外衣下的美國心


可它把愛爾蘭的民間傳說帶到了世人面前,並得到了讚譽。


單憑這點,《海洋之歌》就值得我們尊敬。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殺死爛片」

等你哦~


海洋之歌,一部由愛爾蘭民間傳說改編的動畫電影,2014年出品,2015年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2016年終於在國內上映。觀影的第一感覺,就是畫風的特別和出色,大量的誇張,大量的線條和色彩的運用,讓故事中自然就帶上了一分神秘色彩。雖然故事主題完全不同,但這個畫風,也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另一部動畫,鼴鼠的故事,類似的畫風,同樣由歐洲小國製作。本片的故事主題,就是借用神話的影射,講述了主角一家五口之間,幾種不同的愛,母親對女兒的愛,丈夫對妻子的愛,母親對兒子的愛,哥哥對妹妹的愛等。另外一個主題,就是在愛的驅動之下,男主角的勇於擔起責任的,成長之路,在這樣一部只有90分鐘的電影里,前後對比尤其明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真心感覺中國與國外的差距不是一部兩部作品就能彌補的,靠12年情懷彌補不了,靠水軍、營銷彌補不了,靠所謂的大國驕傲彌補不了,只有靜下心來,拋掉一切功利性的誘惑,才有可能出現優秀的作品,這才是真正應該走的崛起之路。雖然現在這部電影的排場非常少,但還是推薦給所有朋友一看


好看但是不好看


雖然在網路上看過 但還是決定八月十二日去電影院支持 很喜歡這部動畫給人的氣質感 有點冷冽又有點溫暖


試試用另一種的方式重述故事:

華山西峰旁的重重深林里,有一個種田打獵的小村莊。
村東住著快樂的一家三口,田螺媽媽,農夫爸爸,哥哥。

2010年七月半鬼節前兩天晚上。
懷孕的田螺媽媽哄睡哥哥。
半夜田螺媽媽遭到七年一次的雷劫,身體虛弱時臨產。
村裡醫生說孕婦太虛弱保大保小,爸爸崩潰的看著田螺媽媽頭髮變白,只能撲在床邊握著媽媽的手哭。
媽媽咬牙說保小的!
生出了妹妹。
等爸爸回過神來,發現媽媽消失了,爸爸抱著剛出生就有法袍的田螺妹妹回家。知道田螺媽媽大概壽命已到,再者附近山林的精氣再也養不活媽媽了,沒去找找田螺媽媽,坐在屋裡發獃。
哥哥問「爸怎麼就你一人回來了,我媽呢」。
農夫爸爸沒理他,只說「這是你的妹妹,叫小田螺。」
哥哥看著妹妹眼神複雜。

2016年七月半鬼節前一天。
田螺妹妹六歲生日了,她還不會說話,奶奶從山下平原大城市來看他們一家三口。
這一天也是田螺媽媽忌日,爸爸吃完蛋糕,下山去鎮上一個人喝了半夜酒。
負責臨時帶娃的奶奶晚上查房,發現田螺妹妹不在床上睡覺。出去一找,發現她變成一個穿法袍的田螺在瀑布下里玩泥巴!
奶奶怒了對回家的爸爸發了一頓火,第二天帶走哥哥和田螺妹妹。
哥哥的好盆友獵狗大黃因為養起來需要一整片樹林遛,所以不能帶去城裡養。
哥哥暗下決心要找機會偷跑回家,畢竟把大黃交給酗酒的爸爸不靠譜。
爸爸也很自責,他把田螺妹妹的法袍鎖起來丟到了瀑布下。

七月半這天。
哥哥和田螺妹妹到了平原大城市裡,搗蛋半天,傍晚被奶奶丟到床上要他們早睡。
哥哥想念村裡的獵狗,從窗戶爬下樓準備坐車回村。
田螺妹妹也想回去,跟上哥哥,然後掏出一個田螺殼吹起曲子。
曲子招來幾個窮困潦倒的麻雀精、老鼠精、蛇精。
兄妹被妖精們帶去立交橋下的交通綠島里,知道了田螺妹妹也是一個妖精,而且田螺族是妖精界的超度法師,每隔七年的七月半,如果田螺精穿上法袍唱歌/往生咒,所有被二郎神吸走元神變成石頭的妖精們都可以擺脫縛地咒、斬斷對人間的留念、獲得真正解脫,到時候她自己也得跟著大隊離開中土。
哥哥覺得這個說法雖然和田螺媽媽給他講的睡前故事吻合,但還是很扯淡,所以沒太放在心上,按原計劃坐上回村的班車。
公交上除了掃墓祭奠回來的人類,有一些妖精和人類的幽魂,兄妹沒有留意。
半路上,妹妹突然要求下車,他們往林子里走了一段,找到一路跟過來的獵狗大黃,大黃帶領兄妹繼續往村子方向走。
走著走著,田螺妹妹也遭雷劫,雖然和媽媽當年的比規模小。
妹妹體力不支,眼袋越來越深,臉色越來越差,連頭髮都變白了。
天又下起雨,妹妹發燒暈倒。
哥哥把妹妹背到一個小廟裡,妹妹覺得自己要死了,把自己的田螺殼送給哥哥作紀念,她一頭扎進廟裡的水井。
獵狗大黃帶著哥哥也扎進水井去救她,結果沒抓住。
哥哥落到井底,遇到了基本失憶的命格星君,命格星君給他看了幾頁天命冊子,說妹妹只能穿著法袍唱歌回血,要不然會死,唱了還可以選擇跟不跟大隊走畢竟妹妹是個混血,現在她被二郎神抓回家了。
然後命格星君把哥哥去二郎神家救田螺妹妹。
原來這個二郎神有個姐妹三聖母,她失戀後哭出了一片東海,二郎神吸走了她的悲傷情緒,把她變成了華山。
之後二郎神覺得路見不平就要吸一吸負能量(也會順便吸走正能量),幾千年來也算維持了人間、妖精/神仙的秩序,可惜近年來人間工業開發,本來就有許多物種快滅絕,妖精的地盤越來越少,現在加速的被吸走精氣/正負能量,人間更難產生新妖精,青黃不接茬,妖精幾乎都變成了石頭。
半石化的二郎神在家正想助人為樂把備受折磨的田螺妹妹也吸成石頭,這時被哥哥衝進屋打斷了。
哥哥把田螺還給妹妹,一吹田螺,被二郎神吸走的精氣正負能量從天地間釋放出來,變成無數遊魂回蕩人間,眼看人間要被幾千年積累的巨大正負能量毀滅。
二郎神情緒崩潰幾分鐘後,終於敢於承認自己對三聖母純潔的感情,承認壓抑感情不太好。他用哮天犬把田螺妹妹和哥哥送回村去找法袍。
哥哥和爸爸齊心合力在瀑布下找到法袍,妹妹穿上它唱了妖精之歌往生咒,二郎神、三聖母、其它被束縛在泥塑石雕里的妖精和神明,和先前釋放的正負能量融合,有說有笑的百鬼夜行一場後,永遠從中土消失了。
中土被留給人類。
混血兒田螺妹妹念及和家人的感情,她用法袍做替身跟隨大部隊離開中土,自己的肉身作為一個普通人類留下來,繼續和哥哥爸爸在山村裡生活。
————————————————————————————————
以下是對電影的評價:

最近碰巧聽龔琳娜小河淌水,覺得那句「哥啊哥啊哥啊,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就像一個人想念遠方的親友,可惜沒辦法親身回去,只好在夢裡,靈魂像夜風翻過重重高山。
再一想,這奏是2015看過的動畫海洋之歌啊,不同之處兄妹翻越重山回的是海邊。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英文版,場子里挺滿,也沒幾個小盆友。
貓頭鷹獨白、精靈肉身石頭身死、精神離開中土等好幾段都聽到別人抽泣。
所以哭瞎的不是我一個,讓我好受多了…

故事講的全是人間分離。
夫妻生死離別。
兄妹手足離散(大家不要怕!只離散了一小會兒)。
母子因為組成新家庭漸行漸遠。
精靈朋友逐漸零落。
工業時代和神明時代的分離。
唯一不離不棄的是狗狗,看完想養狗的心飆升。

看到幾篇影評提出「女性角色設定要麼陰狠兇殘要麼清純脆弱,男性設定敦厚威武,總之和沉睡魔咒一比設定偏刻板」,總結,簡直跟古龍一個水平,不夠政治正確、不夠女權。
嗯=_=好像挺有道理。
但我覺得還成啊…
貓頭鷹夠強,情緒爆炸和夜風飛的時候都感覺是全片最能打的,雖然夜風狗狗號稱是她兒子養的,但爸爸哭出一片海然後不動如山發獃不知道多少年,空有大個子威武個屁,試把爸爸的性別一換你會發現那才叫刻板印象…
妹妹在陸地上弱,有一段被哥哥背著;在海里比(大概是媽媽死在海里所以不能/敢學游泳的)哥哥厲害多了,有一段她背著哥哥游。

總結一下,畫面棒,故事也好看。


相對於前作 凱爾經的秘密,風格上有所收斂,加強了敘事,故事更加溫潤。是十分值得一看的一部影片。

另外海洋之歌中有一個彩蛋,主角坐巴士的時候,車上有asling——她是 凱爾經的秘密 中的女主。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海上鋼琴師》里 1900 的性格特徵?
如何評價電影《謎城》?
為什麼美國偶像劇(Gossip Girl,吸血鬼日記等……)在女生中這麼受歡迎?
如何評價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如何評價電影《老無所依》?

TAG:電影 | 動畫 | 影視評論 | 動漫 | 海洋之歌(動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