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捕鯨和中國玉林吃狗肉二者間國內反應的異同?

忽略狗是養的 前提我不知那些狗是否都是養的肉狗

————————————————路人補充————————————————————
這裡指的鯨,應該是國際委員會限制捕殺和保護的鯨類,而不是類似海豚的這些小型鯨類。


我想啊,我是秉持生態主義的。
如果鯨魚數量足夠多,不至於滅絕的話,我不反對捕撈食用。
至於狗,也是這個態度。而且現在城市的狗患已經傷了不少人了。去年杭州10萬人被狗咬傷 狗咬人狗咬狗進入高峰――蕭山網――中國縣(市、區)第一網
如果鯨魚會傷人,那我也建議在人類居住範圍內的非食用捕殺。
至於偷盜什麼的,依法論處就好了。
————————————————————————————————————
黑一下狗粉。總用禁止食用貓狗作為先進的標尺,就好比有了議會有了普選國家就強大一般(比如印度菲律賓)。學習西方學得了模樣學不了內核。西方強盛的原因包括不限於,對私有領域的尊重,對自由的法律保護,對公權力的有效監督。如果走人大立法我完全尊重。可惜不過是披著西方外衣的中國特色——俠以武犯禁。對於不認同理念的人暴力強迫,一派當代紅衛兵的模樣。
———————————————————————————————————————————
5月9日,玉林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就發出了《關於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的有關情況》的相關通知。玉林市政府在文件中表示,從宰前、宰中、宰後各個環節入手,集中開展綜合治理,嚴格落實畜禽檢驗檢疫制度,強化產地檢驗檢疫,抓好源頭監管,嚴厲打擊私屠濫宰行為。從4月份開始,水產畜牧獸醫局每周都要去狗的各個圈養點、屠宰點、狗肉批發市場巡查,包括郊區的那兩三個點也要去。玉林市動物疫病預防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小王告訴記者,臨近狗肉節,工作量明顯增多。「我們現在的實驗都做不完,加班到很晚。——狗肉比豬肉還安全呢。哈哈哈,都是狗粉的功勞。


貼出這個答案後看到不少人留言和點贊對我支持,也看了大家的評論。我心裡還是有些不安,我在寫這篇答案時不是很平靜。現在看看措辭也並不非常友好,尤其因為我這篇答案是反對另一篇答案的,看到有評論里也點名了我當時 @ 的這位,雖然我不認同他的觀點,也反對他在答案和評論里的一些措辭,但我也並不是想要「抱團取暖」,不想變成一種一派攻擊另一派的局面,也不希望變成一個針對某一個人的批判,甚至可能形成的某種客觀上的「騷擾」,所以我更新了答案,刪除了當時 @ 的具體人名和我引用的他的原話以及評論截圖。對後來的朋友如果看到本文感到有些疑惑不明的,本人很抱歉。謝謝各位。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我的看法和觀點並未發生變化,所以我僅僅刪除了可能指向具體個人的部分。未修改其他段落。

=====================
我在這裡不僅要實名反對某人的答案,我還很詫異,這樣肆意冒犯他人,出口不遜,對不同生活習慣的人施以人身攻擊,對不同看法的評論直接開口辱罵的人居然沾沾自喜,自負有愛心?

(我已將引述的原話刪除)

上述引用的是原話,非常明確的對有食用狗肉的生活習慣的人們進行人身攻擊。

(截圖已刪除)

這是你對反對者的回復,沒有一句不是罵人,全是辱罵他人,而且傷及家人,你太差勁了。

說老實話,這位 的言行,非常符合我對某些「愛狗人士」的印象。

不承認多元價值,認為所有人都應該接受他對狗和食用狗肉的看法,不尊重他人的個人生活習慣,認為只要別人不認同他的看法(吃狗肉的人)就是麻木,冷血。認為當地人的生活傳統因為不符合他的個人觀念就是落後的,應該被拋棄,認為他人的生活方式應該按照他的觀念改變,指出他的人身攻擊行為就是「賤人」。好吧。

「反狗肉人士」認為食用狗肉的人麻木冷血。卻不知道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是和當地環境相適應的。承認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是對人起碼的尊重。他們不考察西方人士生活文化傳統和隨之發展起來的伴侶動物之間的關係,與東方社會文化發展的軌跡之間的不同,盲目以西方人士的生活傳統和文化習慣指斥東方人的生活習慣,這是極不妥當的。所謂「維護他人感情」這樣的說法,在這個場景中是及其荒謬的。因為食用狗肉完全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僅僅是食用者自己參與的行為。

「反狗肉人士」喜歡將食用人類養殖的動物和肆意捕殺瀕危野生動物混為一談。故意混淆概念,指鹿為馬。作為人類我們食用動物肉以求飽腹和提升生活質量是非常正當的行為。我身為食物鏈上的一環,生,受萬物供養,死後化作塵土供養萬物,受之無愧,處之泰然。我們不食用瀕危野生動物,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美食,不以殺戮動物為樂,反對虐待動物,反對為了人類畸形的審美需求繁殖大自然中不存在的某些寵物,支持在宰殺飼養的動物時通過技術手段減輕他們的痛苦,我們感恩大自然賜予我們食物,並願死後重歸自然,滋養萬物。

我們不會要求穆斯林人士和我們一樣食用豬肉,因為我們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我們不會要求素食主義者改饗肉食,因為我們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會反對某地人民在特定節日宰殺牲畜,因為我們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人類的文化多樣性。我們深深地明白這個世界如此之大,並不只有一種風俗,一種文化,一種生活習慣。我們絕不僅僅因為自己覺得不能接受就要求和我們不相干的人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甚至指責那些飲食習慣不同的人為不道德,僅僅因為他們食用的飼養動物,我們視為寵物。

順便回答一下題目,日本捕鯨是一個複雜事件,一刀切的回答是不負責任的。從知乎上曾經出現的關於日本捕鯨的回答里,我看到第一日本的捕鯨有一部分是合理的,第二日本的捕鯨有可能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作為野生動物和部分瀕危動物,捕鯨和食用飼養動物,比如狗,完全不具備可比性。


別開玩笑了,鯨是野生動物,還是瀕危物種;狗狗是普通家畜(好吧人類朋友),狗肉來自養殖工廠。兩者有相同點么?

PS:像玉林這種大規模的狗肉市場就憑几個偷狗的能供得起?而且誰稀罕吃你那些寵物狗,寵物狗肉又不好吃。(玉林人說的)你會去吃金魚嗎?


我恰恰是反對日本捕鯨,同時又支持狗肉節的。

我只有一個觀點:人可以吃自己養的任何動物植物。
但要盡量少吃,少殺任何野生動植物,除非這種行為有利於生態平衡。
(是的,我也反對海洋過渡捕撈)

================補充=================
很多人在答案下義正言辭的問我:
按你這個邏輯不是可以吃孩子了!

我的答覆如下:

反正我的孩子不是動物,你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動物,那……我也無話可說。

把人當狗,把狗當人,人物不分,反而有道德優越感起來,呵呵,呵呵,呵呵。


已經有很多成功的回答了。我來說一個貌似不相關但卻一直對我影響很深的事情。

某年我偶然地參加了一個動物保護的基金會,起初只是做單純的翻譯工作,後來由於我的老闆是英國人,我就自然而然地承擔了一些外聯的工作,跟企業贊助商的溝通、跟其他基金會的溝通等等。

我們基金會的宗旨是」保護圈養野生動物的福利「,就是說,我們不去保護野外的野生動物,我們致力於讓住在動物園的野生動物生活的更好,用有限的力量慢慢淘汰老式的鋼筋水泥的籠舍,還原他們草地和豐富的內在環境,讓動物園不是變成動物的牢籠,而是成為動物保護宣傳的地方。
我們希望大人帶小孩去動物園,不是僅僅是去看,猴子長啥樣子,老虎熊貓都是長啥樣子,我們是希望大家去了看到野生動物能夠產生一種共鳴:野生動物瀕危需要拯救,野生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保護。

基金會工作中會跟很多別的基金會接觸,在這種情況下,我接觸過一些比較大的基金會:比如IFAW(很多明星如成龍啊、姚明啊做廣告說抵制魚翅、抵制虎皮製品的廣告都是他們做的),比如AAF(拯救黑熊,抵制活熊取膽,抵制歸真堂)

我一直認為,熱愛動物的人一定是非常好交流的,比如國內動物園的很多領導到飼養員,非常熱愛動物,也包括熱愛非野生動物如小貓小狗。但是直到我遇到某基金會的老外。

她穿著上就極度樸素,不愛開車,不置業。我對她很熱情,但是她對我很冷漠。經過交流,我才發現,原來她對於我們基金會的宗旨非常的抵觸。她們基金會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她們非常反對我們基金會的存在。在她的觀念中,動物園就該拆了,所有野生動物都應該放回大自然。她認為我們的存在,是在幫助動物園把野生動物抓到動物園。
我曾經試圖跟她解釋,比如大熊貓,比如亞洲象,他們自然繁育的生育率實在低。比如動物園已經存在了,中國的動物園目前現狀確實比國外條件要差,但是拆了是不現實的,所以不如去改善他。但是她的態度依然很差,她甚至認為,中國的動物園參與野生動物買賣。
我至今無法證實她的說法是否屬實,但是我發現她的觀念和我老闆的觀念有巨大的差異。有的人相信人性的美好面,有人就是不信。

所以說,在動物保護的人群中,自身也存在派系和區別,存在理念的分歧。有的比較極端,覺得人簡直是太醜惡了,還是動物單純美好。有的比較接受現實,願意在妥協的基礎上去改善。簡單地說,是革命還是改良的兩種不同的選擇。

所以說,你所做的認為是對的事情,既是跟你擁有幾乎相同目的的人,也未必完全贊同你,更別提跟你不共享這樣目的的人群了。

自從認識到那個給我衝擊的動物保護主義者之後,我再也不跟周圍人去鼓吹我做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了。因為我認識到:
1、你愛護動物不等於人人都要愛護動物。
2、別人不重視野生動物保護不等於他們是壞人,不等於他們在犯錯。

所以我依然在兼職著這份工作,我會大半夜為救助流浪狗跑遍半個西安城買慶大黴素和針管子,一碗擺到我面前的魚翅,我會推開不吃,絕不因為」死都死了不吃浪費「而妥協。

但是我不會發貼譴責」狗肉節「,我不想給自己貼標籤,不想去大聲譴責別人的」不道德「,我只管理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我只踏實幹好自己的事情。


捕鯨是有關生態環境與平衡,物種保護的問題
吃狗肉有這種問題?


1994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就規定在南太平洋禁止商業捕鯨,而日本漁船卻常年利用國際公約漏洞,聲稱捕鯨是出於科研。數據顯示,自1988年開始至2013年6月,日本已經通過「鯨類研究項目」(JARPA)捕殺了超過1萬頭鯨魚。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2010年7月上映)講述的就是環保人士在日本西部港口太地町,偷拍漁民把海豚趕到一處偏僻海灣,再施以集體宰殺的血腥殘忍情況,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國際社會一致反對日本捕鯨,認為日本的捕鯨行為嚴重破壞了海洋生態。美國和澳大利亞都已通過法律反對捕鯨。2013年6月26日,澳大利亞向海牙國際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永久禁止日本的捕鯨行為。

2014年3月31日,海牙國際法庭就澳大利亞訴日本違反《國際捕鯨管制公約》、要求日方停止在南極捕鯨一案做出判決,判定日本的捕鯨活動違反公約,日本未能就其所聲稱的科學研究項目,證明須要在南極獵殺大量鯨魚,所以判決日本敗訴,今後不得繼續該活動。國際法庭的這項裁決是終審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各方皆不得上訴。日本雖然表示會尊重國際法庭的裁決,但辯稱捕鯨是合法的科學研究。


儘管有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和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但日本的捕鯨活動一天都沒有停止過。日本政府在國際法院做出判決後決定,2014年度不在南極海域進行科研捕鯨。但日本政府又宣稱要求繼續捕鯨的呼聲強烈,所以決定在以鯰川港、釧路港等為基地的西北太平洋繼續捕鯨,但把捕獵數量從以往的380頭減少至210頭。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捕鯨、食鯨國。1986年國際《禁止捕鯨公約》生效,捕鯨委員會的各成員國均宣布放棄商業捕鯨,其中也包括日本。但是日本從1987年開始打著「科研」的旗號,繞過國際公約,重新開始了大規模捕鯨。儘管日本國內吃鯨肉的人越來越少,但日本官方向捕鯨行業發放高額補貼,希望守住日本人的「傳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日本政府近年來向捕鯨行業補貼了約4億美元。


根據日方現有規定,日本捕鯨船每季可以捕殺935頭小鬚鯨、50頭長鬚鯨以及50頭座頭鯨。目前,50頭座頭鯨的捕殺限額處於「暫停」狀態。儘管面臨著「海洋守護者」等環保組織的壓力,自1986年至2013年,日本還是捕殺了總計10469頭小鬚鯨,15頭長鬚鯨。


其實人類大規模捕鯨的歷史並不長。19世紀末期爆炸性魚叉和蒸汽動力捕鯨船的出現,讓以前無法獵捕的大型鯨魚成為商業捕鯨的目標。至20世紀中葉,鯨的數量已經因為捕鯨業盛行而銳減,成為瀕臨絕種的生物。20世紀80年代,在南太平洋大約存在76萬頭鯨魚,隨著捕殺的加劇,鯨的數量銳減。其中藍鯨是捕鯨人最喜歡的捕獵對象,但在不到100年無節制的捕獵後,99%的藍鯨已遭捕殺。北大西洋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鯨種,種群數量已少於300頭。

鯨是哺乳動物而非魚,繁殖率很低。雖然每年可產下十幾萬顆卵,但要一至兩年才能誕下一頭幼鯨。這意味它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原有種群數目。

這跟玉林的情況完全不同


目前尚無任何國際公約對吃狗肉做出限制,國內也未立法禁止。狗也不是保護物種,在可見的未來也沒有滅絕的可能性。只要狗肉的來源合法,有什麼理由能禁止別人食用呢。


至於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狗肉,該打擊的是非法行為本身,而不是吃狗肉。


最後,放上《海豚灣》的視頻

視頻封面海豚灣[The Cove]視頻


我覺得中國與日本捕鯨對應的不是狗肉,而是魚翅、熊掌之類的。。。


要我說還是名字的問題,

不信你把鯨魚換成海豚,把狗肉換成灰狼試試……

日本捕殺瀕危巨型海豚和中國玉林吃肉用灰狼……

那肯定是殺海豚惡劣啊,海豚辣么萌……

灰狼是什麼東西?好吃不?

其實很多人啊,如果我們不給金魚取這麼個名字還是叫鯽魚的話……說不定也會反對大家吃鯽魚的……


趕緊去砸了你家樓下的燒烤店,那裡天天烤幾百條你家的金魚……

狗粉:呵呵,你欺負我沒見過鯽魚么?鯽魚和金魚一點兒都不像好不……


是的,你家的寵物狗長的和肉狗一樣……


如果狗是瀕危野生動物,那反對吃是應該的;拿狗跟鯨魚比你沒事兒吧?

你看現在反對吃穿山甲的這麼多,有幾個人罵他們聖母,腦殘?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大部分人都有這個腦子分辨,你是怎麼回事兒?

能不能有點邏輯?問問題之前能不能先自己動動腦子想想?


本文結合了鳳凰周刊等媒體的報道,僅供參考。 
中國為何要支持捕鯨
  在2010年國際捕鯨協會年會上,投票支持日本捕鯨計劃的國家包括:安地卡及巴布達,貝南,中國(參加會議的是中國漁業協會),喀麥隆,象牙海岸,多米尼加,加彭,格瑞那達,幾內亞,冰島,日本,吉里巴斯,韓國,茅利塔尼亞,蒙古,摩洛哥,諾魯,尼加拉瓜,挪威,帛琉,俄羅斯,聖克里斯多弗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塞內加爾,蘇利南,吐瓦魯。
  總所周知,中國有著廣闊的領海和綿長的海岸線,並且有豐富的鯨種群。捕鯨活動已經嚴重的剝奪了中國海域的鯨資源,使之消耗殆盡。中國是個非捕鯨國家,並且沒有捕鯨的歷史和文化。在不同的國際公約組織的會議上,中國曾多次明確反對日本試圖開展商業貿易鯨肉並將瀕危鯨種降級的企圖,例如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國起到了一個環保大國的表率作用。然而,令國際社會費解的是,在2005年以來的IWC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卻支持了日本60個提案中的59個。

  今年以來,國際上關於捕鯨問題的PK愈加火爆。2月23日,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經1年多的閉門磋商後公布了一項草案,試圖更改實行了24年的商業捕鯨禁令,變為有限度的捕鯨數量監管,以求打破長期以來捕鯨國家與反捕鯨國家間愈演愈烈的矛盾。
  這項草案受到了日本、挪威、冰島等捕鯨國家的歡迎,而一向強烈反對捕鯨的澳大利亞則向IWC提交了旨在逐步終止捕鯨的方案,重申反對商業捕鯨。此前,澳方甚至威脅將拉日本等捕鯨國家上國際法庭。
  4月30日,日本海岸警衛隊接到了拘捕國際反捕鯨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創始人保羅-沃森的命令,並向國際刑警組織尋求幫助,以便發布國際通緝令。
  極端反捕鯨組織「海洋守護者」的旗號和行徑都和海盜相仿-
  中國應對捕鯨問題採取什麼立場?很多人以為自身並不捕鯨的中國「理所當然」應站在澳大利亞一邊,但其實並不這麼簡單。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在IWC歷屆會議的爭吵中,中國和韓國、俄羅斯等日本的周邊國家都一直支持日本「科學捕鯨」的計劃。例如在2006年的IWC年會上,日本曾提出「將大會投票程序由公開轉為秘密投票」及「取消小型鯨豚類保護」兩個提案,中國都投了贊成票,對要求IWC「恢復正常化」即允許重開商業捕鯨的《聖其茨和尼維斯島宣言》投了棄權票。這並非「綏靖」,而是有自身的利益考慮。
  一、保護海洋資源
  「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往往用「柔美線條」、「悠揚歌聲」等感性辭彙來打動公眾對鯨的同情心,不久前上映的影片《海豚灣》也刺激了眾多見不得血漿的「城裡人」的脆弱小心肝。但是要知道,鯨這種「古老而美麗的生命」對漁業資源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鯨的食量巨大,一頭巨型鯨每天就能吃掉近兩噸的食物。更成問題的是一些鯨類有兩個特性:一是經常以小魚苗和小蝦米為食,和人類捕魚時要講求的「抓大放小」以保護可持續漁業資源的原則恰恰相反;二是鯨和海豚往往成群出沒,所到之處甚至很可能會給成片海洋漁區的經濟魚類帶來滅頂之災。
  要保護海洋生態,首先應保護食物鏈「金字塔」基層的種類,尤其是魚苗、蝦苗等,而對鯨這樣位於「金字塔」頂端的大型掠食動物,則應在保護種群可持續繁衍的前提下適當控制和開發利用。
  鯨的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根據IWC等發布的科學估算數據,在1990年以前,全世界小鬚鯨和巨頭鯨的數量都在數十萬頭至上百萬頭之多(環保組織對鯨的報道經常一方面盡量減少現有鯨的數量,另一方面盡量增大以前鯨的數量),日本、挪威、冰島等國每年的捕鯨數量不過區區幾千頭,顯然遠不足以造成「綠色和平」等組織大舉渲染的「滅絕」鯨類之危。至於座頭鯨等較珍稀的鯨類,日本已於2007年12月21日宣布不再捕殺。
  日本方面出具的一些數據顯示,小鬚鯨的總數比近代捕鯨開始以來增加了近10倍,其它大部分鯨種數量也有增無減。鯨和海豚等所捕食的魚類達3億至5億噸,是世界人口漁業消費量的3至6倍。照此趨勢發展下去,鯨甚至有可能搶去人類的食物,破壞生態平衡。
  儘管反對捕鯨的國家指斥日方的數據不實,並有一些組織宣稱人類對海洋魚類的消費量不斷攀升是造成海洋漁業資源萎縮的主因。但正如《海豚灣》上所強調,當今世界上70%的人,蛋白質攝入主要來源於海洋魚類。這些反捕鯨的國家和組織都沒有說明,如果繼續放任鯨類繁衍,是否確實會更加劇人類的漁業供給日漸不足的困境。
  有人要問:「人類捕鯨以前,鯨為什麼沒有把魚都吃光?」要知道,自然界的調節是波段性的,而不是和諧共存。說白了,在原始狀態下,如果哪個地區的食物不夠,古代的人類部落就會大量餓死、被迫遷徙,其它掠食動物更是如此。
  在沒有人類干預的「自然狀態」下,鯨這樣的大型掠食動物,把一片漁區破壞以後自然就會離開或餓死,直到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片漁區有所恢復,然後才會再來,這就是自然界的常規調節方式。在現代條件下,顯然不能再容忍鯨這樣折騰。
  人類的現代漁業有兩個法則,一是抓大放小,二是在經濟魚類的集中繁殖期間休漁,從而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而鯨類正好相反。看過科教片裡面的鯨群是怎麼捕食的嗎?它們先把小魚驅趕到一起,然後集中「圍剿」,所到之處往往把小魚群幾乎全滅!
  中、日、韓等國的周邊漁場的產量本來就難以為繼,豈能再容鯨群來搶食?!
  二、回歸公約宗旨
  《國際捕鯨管制公約》開篇即說明其出發點是「認為如果適當地管理捕鯨漁業,自然就能增加鯨類資源,並認為增大了鯨類資源,能增加捕鯨數量而不致損害天然資源」,並宣示簽訂該公約的目的是為了「謀求適當地保護鯨類並能使捕鯨漁業有秩序地發展」,而不是為了毀滅捕鯨業。《公約》第五條中則規定IWC「應以科學的判斷為基礎」、「應考慮到捕鯨業者和鯨類產品消費者的利益」隨時修改決定。
  1986年開始生效的全面禁止商業捕鯨決定中,曾要求IWC應早在1990年之前就對禁止捕鯨後鯨類種群繁衍的效果做出綜合評估,以便修改禁止捕鯨的決定以及設立其他捕撈限額。但是,在各國政客和各路環保組織的鼓噪下,捕鯨問題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種群保護之必需的科學範疇,而成為「政治正確」的國際扯皮。
  IWC長期拖延就重開商業捕鯨和設定捕撈限額的問題重新進行科學評估,反而熱衷於討論捕撈限額之前設立必須達到的各種新條件。
  不堪扯皮的挪威政府幹脆於1993年就決定單方面恢復商業捕鯨,並自行設立捕撈限額,招致反捕鯨國家和「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的叫嚷,挪威正言相告:「以可持續性管理為基礎的小鬚鯨捕獵是環保的食物生產方式。禁止捕鯨的呼聲只能削弱人類面臨的真正環保問題的關注。」日本等國也多次表示,如果繼續出於政治而不是科學的立場反對捕鯨,將被迫退出這個早已背離其基本宗旨的國際機構。
  近年來的有關研究顯示,自從禁止商業捕鯨以來,一些瀕危鯨類的數量有了顯著回升,不再那麼珍稀,這是IWC被迫考慮重開商業捕鯨的一大原因(「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則一味宣傳鯨的數量沒有得到恢復仍處於「滅絕邊緣」)。

  三、立足不同國情
  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之所以強烈反對捕鯨,其目的並不僅僅是「善心」那麼單純。這些國家的氣候較熱,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意圖大力開發海洋旅遊業,尤其是觀鯨項目,利用人們對鯨的「善心」賺大錢。路透社曾有報道稱,觀鯨項目可每年為大約90個國家的沿海地區帶來愈10億美元的利潤,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拉美分會的負責人直白的承認,在他們眼中 「活的鯨比死的更值錢。」
  中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的經濟海區相通互連,漁業資源也彼此影響。鯨和海豚群的活動在可能導致日本的秋刀魚、烏賊等經濟魚類大量減產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可能威脅周邊國家有限的漁業資源。
  中國等並不具有澳大利亞那樣發展觀鯨旅遊業的條件,在捕鯨問題上必須審慎考慮自己的實際利益,不用為不相干的遙遠他國做嫁衣。
  四、防止外國干涉
  反捕鯨問題還有著特定的歷史政治背景。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在美、歐引起廣泛的「日本威脅論」,捕鯨問題成為各國政客和環保組織聯手醜化、排斥日本的一大籍口。在美、英等國的鼓動下,拉了一批新進成員國加入IWC,其中甚至包括瑞士這樣沒有海岸線的歐洲內陸山地國家,這才通過了禁止商業捕鯨的決議。日本見勢不妙,也去拉蒙古等本來和捕鯨問題扯不上關係的國家來助陣,但已為時晚矣,結果演變成今天的國際政治鬧劇。同時要看到,這個禁令也在客觀上加大了日本人對從美國進口牛肉的依賴。
  如果支持禁止捕鯨,那麼其實質上也就等於認同於一些外國政客和所謂的「環保人士」可以操作國際輿論,影響某個國際機構干涉甚至強令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放棄傳統文化和飲食習慣,禁止捕獵或開採某種在科學層面上很可能並不存在滅絕危機的經濟動物或作物——這樣做將有助於其它國家的商業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捕殺海豹問題上同樣招致歐、美政客和「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狂熱叫嚷的加拿大根本就沒有加入IWC蹚渾水。中國在此類問題上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可不能被忽悠。
  最後要強調,捕鯨和捕鯊問題不能相提並論。鯊雖看似兇猛,不像鯨和海豚那麼「可愛」。但一來鯊的食性與鯨不同,對海洋漁業資源的威脅並不很大;二來捕鯊大多不是為了食肉,而只取其翅鰭,實在太過浪費,還是要敦促我國嚴格限制魚翅消費,保護海洋生態。


飛天麵條神教表示,歡迎所有吃麵食的人。
如果你敢不加肉丸就死死定了!


你的寵物是狗。我的寵物是牛羊雞豬。


一個是全地球養著的,你一個傳統就拿去吃了。

一個是自己養自己吃。


這完全是不對等的兩個東西啊。


反對捕鯨,支持狗肉節。


PS:我覺得那種公海鑽井的應該出一定資金給一個全球性的組織,用於補貼世界人民。


「忽略狗是養的」這恰恰是造成反應差異的最主要原因。
日本捕鯨,鯨魚幾乎可以肯定全部是非養殖的,他們在公海活動,不屬於任何國家任何人,更何況有些是瀕危物種。
反過來看玉林的狗,你敢說這些狗大部分都是非法捕殺的?

我反對日本捕鯨,支持玉林狗肉節。
個人看來,玉林狗肉節反倒是一個促進國內保護家養寵物立法的契機。
玉林狗肉節作為一個地方性的正式節日,近年來名聲和規模越做越大,一定有相關政府機關的介入監督管理,什麼狗能吃什麼狗不能吃,怎麼養殖怎麼宰殺,建立一套標準的流程讓政府機構介入監督後,推廣立法之後,政府自然會對非法養殖捕殺狗的機構和個人進行打擊。
這是恰恰是有利於保護家養寵物狗的。


轉自南方周末《動物倫理,為了人的尊嚴》,作者李鐵。
南方周末 - 動物倫理,為了人的尊嚴

康德認為,動物是工具,人是目的。但他同時認為殘酷對待動物毒害心靈,不利於道德和仁慈。他甚至指出,主人不應該拋棄長期相伴的狗,更不能吃了它,應該養它到死。

我們大都可以接受炒田螺,但將一隻活兔子直接放進鍋里,恐怕會遭到很多人的譴責。


活熊取膽與鵝肝醬、裘皮大衣、鬥牛等一樣,終將被歷史拋棄,但這是一個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各種社會力量和文化博弈和演進的過程。

「道德就是拿火腿腸喂流浪狗喂到心碎流淚,而完全不用去顧慮豬的感受。」這是一位網友對愛狗人士拯救流浪狗的譏諷,不少人覺得這句話絕妙,覺得它點出了愛狗人士的邏輯矛盾,進而覺得愛狗人士的做法是一種荒謬的偽善。類似這樣的矛盾話題,近幾年引發的爭議不斷,清華學生硫酸潑熊、虐兔虐貓的視頻、愛狗人士的激烈抗爭,以及最近發生的歸真堂活熊取膽的爭論,都涉及到一個話題:動物倫理。人類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動物?


火腿腸喂狗,並不荒謬


談到對一些動物的保護,首先必須面對一個邏輯上的困境:人類目前還沒有實現完全素食,除了宰殺和食用動物,還存在廣泛地把動物當工具的現象,比如動物實驗等。這樣的邏輯困境比比皆是:用火腿腸喂寵物狗,你讓豬情何以堪?美國有個《動物福利法案》(Animal Welfare Act),裡面對於很多動物都做了保護規定,不允許捕食。但在裡面禽類、肉用動物和鼠類都被排除在外了。難道鴿子需要保護,雞鴨就不需要?憑什麼貓和狗就比老鼠高貴?一位香港人就曾這樣質疑香港獸奸違法的規定:為什麼我能殺死豬,但卻不能和豬做愛?


這樣訴諸邏輯的質疑顯然很有挑戰性,貌似相當有理。但我要說的是,這其實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它表面合乎邏輯,但並不正確。


為什麼這樣說?原因就在於,人類社會的規範系統極其複雜,本身就不是一個單靠邏輯而建立起來的系統。這個系統有兩個維度:邏輯與歷史。唯理主義的反思和歷史傳統的漸進式演進共同形成了我們今天的社會規範。在人類的規範體系中,邏輯上互相矛盾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比如雖然每個人都有私下處理自己身體的權利,但兩個人自願決鬥早已經是非法行為,自願賣器官也是非法;一個國家可能有一百多種大大小小的宗教,儘管法律規定所有宗教具有平等的地位,但絕不是每個宗教的節日都能像基督教的聖誕節那樣全國放假一周。


這樣矛盾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也決定了,我們無法用幾條邏輯原則來完全概括複雜的社會規範系統。想用幾條絕對原則來統攝人類社會的規範體系的做法,本身就是相當激進和幼稚的。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就曾用「遊戲」來闡釋這一現象:無論你怎樣概括遊戲的概念特徵,你都能找出一個遊戲,不符合這一特徵。在法學界,這一問題已經被充分討論,以唯理主義作指導的歐陸法系,被很多人認為不如注重傳統、靠判例演進的英美法系那樣符合實質正義。


回到動物倫理的話題。邏輯的原則固然是一種很重要的維度,但我們還必須回到歷史和傳統中來考察。


中西方傳統中的動物倫理

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和反思,人類的幾個主流文明體系都對動物倫理有了成熟的看法。在幾個核心觀點上,中西方的主流看法都比較一致。比如都肯定人類的中心和支配地位,認為動植物可以作為人的工具而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可以肆意對待動物。人類如何對待動物,關乎人類的文明和尊嚴,關乎人類道德感的培育。


先看西方的主流傳統觀點。阿奎那是基督教理論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對此有過專門的論述。他在「論殺死生物和熱愛非理性生物的義務」中說,上帝命令動植物生命是為人而不是為它們自己而存在。但他明確反對肆意殘酷對待動物,理由是對動物殘酷就會對其他人殘酷,善待動物無疑有利於人的道德感的培育。人對於動物存在一定的道德義務。另外,基督教的很多教派都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自然秩序有愛心的守衛者,自然和動物本身是善,人類有義務善待自然。


康德也認為,動物是工具,人是目的。但他同時認為殘酷對待動物毒害心靈,不利於道德和仁慈。他甚至指出,主人不應該拋棄長期相伴的狗,更不能吃了它,應該養它到死,這有利於我們對人的道德義務和情感。還有邊沁和密爾,雖然他們都不是素食主義者,也都不反對解剖動物,但邊沁反對狩獵、釣魚以及引誘動物比賽,密爾則參與了英格蘭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再來看看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動物倫理。史載乾隆四十六年,山西太原有一家虐食驢肉的「驢香館」,因為活生生取驢肉而被官府查禁,老闆等一干人等被充軍法辦。懲戒的理由就在於這種行為破壞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


仁、惻隱之心、善端,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宋明理學裡,程顥就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這裡就表達了對世間萬物的仁慈惻隱之心。李漁更是反對殘酷虐殺動物:「以生物多時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地獄之設,正為此人,其死後炮烙之刑,必有過於此者。」


從東西方傳統我們可以看到,儘可能人道地對待動物,實際上關乎人的尊嚴和道德感,這樣一種價值倡導,是人性慈愛溫暖的一種體現,並非偽善。英格蘭歷史上就曾規定,屠夫和醫生不參加陪審團,因為他們習慣於看到死亡,心腸硬,會影響判斷。還有,東西主流文明都反對獸奸,也是出於人的尊嚴和道德的考慮。


照顧人心的感受,這同樣能解釋為什麼對不同的動物,會有不同的標準。人類對不同的動物,感情是不一樣的。你在路上踩到一隻螞蟻,與踩到貓的感受當然不會相同。我們大都可以接受炒田螺,但將一隻活兔子直接放進鍋里,恐怕會遭到很多人的譴責。另外,中國傳統中很多地方都有厚葬耕牛的傳統,這和不吃貓狗等寵物的道理一樣,因為它們長期作為人類的朋友,這個關係里已經融入了人的諸多感情。


人類一直在尋找最不壞的方式


唯理主義者喜歡簡單的二分法,不是正確就是錯誤,但經驗主義者更強調傳統的演化,認為人類文明一直都是在追尋「最不壞」的路上。


釋迦牟尼、柏拉圖、老子都是素食主義者,他們表達了一種哲學上的對至善的追求。但在人類歷史上,以及可預見的相當長的時段,人類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素食。當殺戮動物不可避免,我們也可以選擇最不壞的方式,而且,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對待動物的文明程度也會水漲船高。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物資匱乏的程度得到了極大緩解,這使得人類可以放棄對一些動物的殺戮,而將利用動物的範圍縮減到一個很小的範圍,同時也有條件要求更文明的處理方式。


1822年,人道主義者查理·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動物法令》在英國國會順利通過。「馬丁法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反對人類任意虐待動物的法令,是人類與動物關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之後,英國又三次增補該法案,將保護動物的範圍延伸至「所有人類飼養的哺乳動物和部分受囚禁的野生動物」。之後,法國也於1850年通過了反虐待動物的法律,愛爾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和荷蘭等歐洲國家也相繼跟隨。至今,世界上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動物的生命價值已逐漸被法律所承認。近十年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都在積極倡導「食物倫理」(Food Ethics)。


在中國,1931年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共菜場章程》就規定:對動物「應以合乎人道之方法待遇之,無論何人應力求避免使其受非必要痛苦之舉動。並採用各種方法及防備以免其受非必要之痛苦」。這一規定當年受到很多社會知名人士的肯定。2002年,在南非舉行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上,中國有41個民間組織參加,其中就有不少動物保護組織的參與。


人類至今還必須依賴大量的動物實驗,但人類同時也在努力將傷害降低到最低點。1959年英國學者提出動物實驗的「3R」(替代、減少和優化)原則:使用沒有知覺的實驗材料代替活體動物,用最少的動物達到所需要的目的,優化實驗程序、改進技術以最大程度地保護動物福利。英國出台了專門的《實驗動物法》,對怎樣使用實驗動物,怎樣把實驗動物的痛苦減少到最低點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人類一直都在努力選擇以「最不壞」的方式來對待動物。這是文明進步的體現。


尊重傳統,並不等於相對主義


人類如何對待動物,是理性反思與傳統演進結合的產物,動物倫理深深植根於傳統。但也應該看到,傳統並非一成不變,文明的進步使得文明的標準也會隨之提高,以往符合傳統的方式也可能受到挑戰並得以修正。


2006年,在香港禁止殺狗多年後,有一位狗主因為宰殺和煮食自己的兩隻寵物狗而被判監禁30天,這是香港首宗因殺食狗肉被判監禁的個案,也顯示了香港社會已經不再允許這種習俗。眾所周知,中國人在歷史上一直有食用狗肉的傳統。台灣的情況也類似,儘管台灣本土一直有吃狗肉進補的習慣,但這一習俗已經被拋棄,現行的《台灣動物保護法》就明確規定,宰殺犬、貓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宰殺之動物者,將會被處以巨額罰款,並得公布其姓名、名稱或照片。


還有,動物皮毛曾經是人類衣服的重要來源,但科技進步到今天,人類完全可以放棄動物皮毛做衣服,因此,近年來西方不少人都呼籲放棄皮毛做衣料,這一呼籲也得到了相當範圍的認同。像西班牙鬥牛這樣以娛樂為目的而傷害動物的習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抵制。


另外一個就是食用動物的範圍的問題,自從畜牧業出現之後,人類食用的動物的種類就越來越少,特別是到了現代社會,水產、豬牛羊等少數幾種養殖動物就足夠滿足人類的飲食需要,發達國家的人們完全不需要像非洲一些部落那樣捕殺大猩猩為食了。我們看到,如今的歐美髮達國家的動物食譜已經非常狹窄,很多動物都避免了被捕食的命運。

日本,作為一個食譜廣泛的民族,一些傳統飲食習慣也被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所非議。在世界越來越扁平的今天,這些習俗必然要做出調整,因為尊重傳統並不等於相對主義。當然,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非黑即白的問題,它只能在一個漫長的博弈和演化中找到答案。


鵝肝醬、裘皮大衣、鬥牛與歸真堂


當一些對動物的傷害逐漸可以避免時,一些傳統必然要做出改變。中國的中醫藥中,有很多動物入葯的需求,這也使得它們像魚翅和燕窩一樣,在近年飽受非議。最近的「歸真堂活取熊膽」風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歸真堂遇到的抵制,在國際範圍內早有類似例子。比如歷史悠久的反裘皮大衣的運動,在歐洲各大時裝展期間經常會遇到,大量的動物保護組織和明星參與其中。另外一個更接近的例子是鵝肝醬。鵝肝醬是法國的三大美食之一,雖然它並不是一個健康食品,但依然有不小的市場。鵝肝醬是用鵝的肥肝加工而成,相比正常的鵝肝而言,鵝肥肝比其大六至八倍。為了獲得這樣的肥肝,飼養者必須採用相當殘忍的強飼法。幾十年來,這樣的養殖方法在歐洲受到了不少組織和個人的反對。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不管是皮毛大衣、鵝肝醬、魚翅、燕窩還是西班牙鬥牛,幾乎被抵制了一個世紀,但它們依然合法存在,很多法國人依然視鵝肝醬為驕傲的傳統產品。一邊是動物保護組織的激烈反對,一邊是鵝肝醬的生意照做,上市照上。原因就在於,動物倫理深植於傳統之中,既然是傳統的改變,則需要時間,需要整個社會認同和氛圍到了一定的節點,消費市場衰落到一定的程度,才會上升到制度層面。


人類現在完全可以做到不用動物皮毛做衣服、不吃鵝肝醬、不看鬥牛,但這些東西至今還有相當的市場需求,涉及到龐大的產業和大量從業人員,這也是它們在長期爭議中繼續存在的原因。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動物倫理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些產業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小,當社會共識到了很高的程度,這些產業才會退出歷史舞台。


這是一個長期演進的過程,歸真堂遇到了一些人的抵制,而實際上,它遇到的抵制無論從程度還是時間上來講,都遠比不上鵝肝醬和裘皮大衣遭遇的強烈,只是對於中國人來講,這似乎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我相信,與鵝肝醬、裘皮大衣、鬥牛等一樣,它們終將被歷史拋棄,但是,這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是一個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各種社會力量和文化博弈和演進的過程。


這兩個我覺得都應該有條件的支持
對於捕鯨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環境角度:不破壞生態,不濫殺濫捕
2.人道主義角度:要盡量減少捕殺時動物的痛苦,而不是現在日本的捕鯨方式
目前日本捕鯨的殘忍程度可以百度
3.食品衛生以及檢疫檢驗(這條目前日本貌似沒問題)

針對狗肉則是
1.不食用寵物狗,流浪狗,只食用專門養殖肉狗。(前兩類有食品衛生以及人道問題)
2.不虐殺
3.嚴格的檢疫檢驗
4.盡量不要公開展示死狗,撥了皮的狗等


吃狗就像你在自己家裡拉屎,你拉在床上我們也不會說什麼
吃鯨魚,就像你在街上------------------


因為沒有人養鯨作為寵物


如果熊貓多到和狗一樣多的時候 你會發現物種其實還是有高低貴賤的


推薦閱讀:

反對吃狗黨與吃狗黨應如何溝通?

TAG:狗肉 | 動物倫理 | 社會現象剖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