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所使用的 YF-77 氫氧發動機,對比日美歐的氫氧機對比如何呢?

比如日本LE-7A發動機(85噸推力)、歐洲火神發動機(135噸推力)、美國SSME(186噸推力)和RS-68A(313.7噸推力)。
單論推力毫無疑問YF-77是最低的,但在經濟性、先進性、成本、和可靠性方面跟其他這幾款氫氧機相比如何呢?


瀉藥,到單位找到數據來答


~~~~~~~~~~

最近比較忙一直沒時間答
先上圖

上面的除了ssme,和熊的0120自己日本的le-7系列是分級燃燒,其餘的都是燃氣發生器循環


YF-77真空推力70t,真空比沖426s;地面推力52t,比沖310,樓上幾位說的不錯77確實屬於過度型產品,但是國產氫氧從75的8t一下跨越到70t完全自主研發已經很不錯了,最近在研的220t的我感覺就是放大版的77,當然或許綜合性能會提高一些,依然是燃氣發生器循環(考慮經濟性)。75d倒是採用的膨脹循環。


YF77是用來補課的,比沖一般,室壓一般,推力也被歐日吊打。在研的YF220也是分級燃燒循環,海平面推力1960KN,比沖430s,不過它是高空發動機。


yf-77其可能有類似雙重任務的性質,它首先會用於火箭的第一級,但它在設計上對多次啟動方面作了一定的考量,經過一定改進後可以用於作上面級。。。。
所以性能方面有點渣(相對於第一級氫氧機),但如果真的成了上面級,即使推力有所下降,可能也是吊打全場的存在。。。


發動機看推力和比沖就行了。
就好像汽車發動機,不是特別愛壞的情況下,只看耗油率和馬力就可以(馬力請按照單位重量平均一下)
再往上可以看一下燃燒室的室壓,這是個硬指標,室壓高參數肯定好看,當然成本也高。
另外還有優化方向問題,噴管對參數影響很大,RS68是專門對海平面優化的,真空比沖就比較糟糕,然後到了海平面吊打YF77 50秒。

LE-7和SSME因為是分級燃燒循環原理,比沖會比採用燃氣發生器循環的火神和RS-68高一些,但是技術也更複雜,YF77據說是從分級燃燒退回到燃氣發生器的。

YF77性能不好看,成本方面到底有沒有優勢其實也不知道。這個發動機是補90年代的欠賬(當時要解散航天部),主要解決有無問題。

說白了,如果一個不能生產像樣汽車發動機的國家,卻能生產像樣的航空和火箭發動機,你們覺得合理嗎?其實國產火箭發動機一直就是弱項,萬戶當年就是因為國產發動機不行才失敗的(咦)


如果燒柴油,中國技術還好的。燒汽油、氫氧那就不行了,跟著別人的腳步複製,可惜很多時候人家看都不給看。

工業製造,從材料到設計到工藝,好像真沒什麼優勢。當然房地產、金融、虛擬經濟,可以秒殺宇宙的。


推薦閱讀:

中國人有可能率先開啟大航海嗎?
為什麼沒人開發氫氟火箭呢?
中國幾個衛星發射場的功能有何不同?
為什麼這麼多人關注「神九」和我國的航天事業?
為什麼太空梭事故率這麼高,科學家還是願意坐?

TAG:太空 | 航天 | 運載火箭 | 火箭發射 | 長征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