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簡單的話概述明朝滅亡的原因(最好有不同的視角,有主次)?


可以誘公務員下海,但不可逼公務員下崗


1、財稅制度危機。給予士紳的優惠過多,排斥商業發展,這兩點上都遠劣於宋,也劣於唐,因此當土地兼并日趨嚴重後,作為主體的小農經濟孤立而脆弱。
2、氣候危機。連年大面積災害,對其脆弱的小農經濟衝擊已過載。
3、人事危機。士紳—文官階層作為既得利益集團,已無力推動變革;政治上被長期壓制的武官則在鎮壓民亂的過程中軍閥化。


東南富商不肯交稅,所以朝廷沒銀子。
朝廷沒銀子,所以遇到災荒救濟不到位。
救濟不到位,所以百姓造反。
百姓造反,朝廷銀子要養兵救濟更不到位。
救濟更不到位更多的人造反,所以朝廷要花更多的銀子養兵。
於是惡性循環。

這都不算什麼,朝廷的兵自然比烏合之眾的強,所以你看大明末期的戰爭還是勝多輸少。
最要命的是大明還攤上了其他更為要命的事兒。
一是土地兼并。老百姓想活,要不造反,要不當兵。自然造反更容易。
二是連年災荒。沒人種地就算了,還連續災荒了好幾年。
三是官員腐敗。中飽私囊、剋扣糧餉這點破事太常見了。
四是後金崛起。亂世多妖,不是對手太強大,而是內部不團結啊。

說到底,就是朝廷沒錢惹的貨。崇禎砍死了魏忠賢,抄家抄來的銀子著實給大明給續了命,可是銀子花完了,問題還沒解決,到後期孫傳庭出征都要崇禎掏自己的腰包。所以,傳庭死而明亡。

所以你看大清入關,抵抗最激烈的不是所謂錚錚鐵骨的北方漢子,反而是儒雅削弱的南方孺子。你以為他們保的是國,其實他們保的是自己的銀子。

總結,大明亡於朝廷沒錢


很簡單啊,這個問題不需要太複雜的腦袋去思考。
1、是誰迫使錦州十幾萬明軍鑽入皇太極的口袋的?——是崇禎
2、是誰迫使明朝最後精銳陝西軍進入李自成圈套的?——是崇禎
3、是誰殺了主張與皇太極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是崇禎
4、是誰京城危急之時不南遷的?——是崇禎
5、是誰京城危急之時不讓太子南遷的?——是崇禎
6、是誰在京師破城前不同意李自成的封國請求的?——是崇禎
以上這些事情,只要有一個不發生,明朝就不會滅亡。

==========
誰滅亡了明朝?
這不很明顯嗎?
難道你非得把所有鍋都踢到納諫的清流士大夫身上?
誰有主導權,不就是崇禎嗎?
崇禎除了會起早貪黑,穿補丁衣服,下罪己詔,還會幹啥?
那麼貪戀自己的名聲,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聖君明主,
是啊,一個聖君是TM站起來了,一個民族卻被打趴下了。
明朝滅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崇禎貪名太甚!昏聵太甚!
隨便一個不管事的皇帝上來,
明朝都不會滅亡。
==============

假如你是崇禎皇帝,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明朝滅亡?


財政危機。

1.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接踵而至
學世界史里說,明朝後期,荷蘭、西班牙的商船大量進口中國的瓷器、香料到歐洲,所以有大量的白銀從西方流入中國.1570—1620年美洲白銀總共大約有12620噸流入了中國,相當於3億3000萬多兩白銀。而明政府1570年的年收入只有3000萬兩,往後由於天災戰亂等因素,財政收入更少。所以造成的問題是,在社會整體生產水平不變甚至下降(戰亂、天災)的情況下,市場上的貨幣更多了。這個用現代經濟學原理來說,就是通貨膨脹(銀多物少)

而到了1620年以後,日本和美洲的白銀開採量大幅下降,國內的戰亂與天災愈演愈烈,明朝內部的生產水平下降更劇。這種情況下,鑒於白銀首次在中國歷史上如此大規模的出現導致的囤積白銀的心理,以及明代歷史上的各次貨幣改革都以銀本位的更加穩定為結果,以及國內的戰亂被貴族商人認為是短期現象,長期持有大量白銀當作過冬儲備是相對理性的選擇,從而導致了市場上流通白銀變少,生產水平更加下降的通貨緊縮(銀少物少)。明朝政府之前忙於戰事,又沒有什麼白銀儲備。在一個封閉的自然經濟中,政府打擊囤糧,市場上又沒有什麼別的流通物資,白銀本身又不是紙幣,是有價值的,所以長期的白銀持有不是一件壞事。再說王公貴族不缺吃穿,建大房子、囤積土地又有政治風險,為何要花錢呢?

2.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規定了什麼,過去的差役、兵役、以及稅收都用銀子來結算。要是進出口獲得的銀子都是合理分配了,這個還不是問題。但是大量白銀都被商人和王公貴族瓜分了,(所以李自成搜北京城能搜出各家好多銀子),農民得到的白銀很少。

3.
所以社會整體經濟形勢各種變化,農民手裡銀子卻一直很少。天災減少農民收成,收穫糧食能糊口就不錯哪有餘糧去賣,自然經濟下農產品又沒有很好的辦法流通,農民還必須用銀子交稅,」三餉「再一加派,農民怎麼能不起義?

4.
江南地區參與貿易與手工製造比較多,所以該地經濟大發展,士族、平民對明朝政權就好感增加。西北地區遠離貿易,自然條件較差,所以沒有從這個白銀浪潮里獲得好處,老百姓就對政權沒啥好感。所以你問為啥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是陝西人,而江南地區既不降闖還經常全城老幼一起抵抗清軍,基本也是這個原因。


君是亡國之君,臣是亡國之臣。


明朝後期,主要的貨幣是白銀。在貨幣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隨著社會總產量的增長,就逐漸產生了通貨緊縮。或者貨幣有所增加,但是跟不上社會總產量的增長,也會產生通貨緊縮。
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物價越來越便宜,也就是銀子越來越值錢。這就促使人們減少消費,把銀子存起來,這樣又加劇了通貨緊縮,形成惡性循環。
由於市場上的貨幣減少了,商品流通受到限制,這就抑制了社會分工,使生產力嚴重後退。正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說的,「要增加一個國民的財富,其途徑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則依賴分工,而分工是由交換決定的。」
這正是一個經濟危機的全過程,隨著GDP的下降,導致國民收入和中央財政收入都大幅減少。
國民收入減少,就引起社會動蕩,內戰爆發。中央財政減少了,國防預算必然減少,導致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下降,於是後金就自然地壯大起來,外戰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經濟蕭條的時候,還要同時應付內戰和外戰。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大明公司的股票該標上*ST了,破產清盤是唯一的結局。
不僅是明朝,中國歷史上還有其他的很多政權更替,應該都和經濟周期有一定的關係。甚至外國的歷史也是如此。

從當年明月列舉的史料來看,銀子被儲存起來是很明顯的。由於國防預算減少,導致兵變的例子也很多。只是缺少對於銀礦開採的記載。不過總的來說,通貨緊縮的現象已經比較明顯了。

在金屬本位的金融體系中,通貨緊縮造成的破壞性是非常大的,經常引起戰爭。1929年的美國大蕭條,更引起了世界大戰。最後美國人扔掉了金本位,使得通貨緊縮的破壞性大大減少了。

經管如此,2007年12月開始的通貨緊縮,還是讓全球股市跌了整整15個月。最後還是各國政府齊心協力,開動印鈔機,解決了事情。

雖然早在朱元璋的時候,明朝就發行過紙幣了,但是即使是朱元璋這樣的猛人,也無法把紙幣推銷出去。

大明王朝中期,超強的軍事實力,發達的商品經濟,在這場經濟危機面前,顯得不堪一擊,迅速衰退了。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李自成滅了大明嗎?也是,也不是。任何歷史進程的推進是歷史合力綜合作用的結果,片面強調某一作用雖有可取之處,但也只是危言聳聽或嘩眾取寵。本博無意與此,只是想從另一個側面冷眼旁觀那一段歷史。

白銀依賴進口是明清兩代最為突出的問題。

白銀一旦不再是交換的媒介,成為根據市場的供需關係波動的商品,它就脫離了貨幣的性質,成為積累和掠奪財富的工具,正如卡爾·波蘭尼所說,貨幣一旦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被炒賣,貨幣供應的不穩定,雖然會使得炒家們利用其得利,但也會使得定期性的經濟危機不可避免。而如果我們今天看不到這個實質性的金融問題,也就不能解釋為什麼1630年代的美洲白銀供應短缺,會成為明朝垮掉的一個重要原因,而200年後,即1830年後開始的世界貨幣體系由銀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轉變,為什麼也竟然最終導致了清朝的垮台,如果糾纏在浩如煙海的歷史細節里,迷失在皇帝、娘娘、太監鉤心鬥角的雞零狗碎中,就勢必看不到500年歷史的基本脈絡,那樣,我們的歷史研究,就與靠議論皇帝家事治天下的「道學家」們沒有什麼不同了。

當然,白銀的進口和外向型的經濟,確乎極大地促進了明代的經濟和生產活動向著專業化、商業化、跨國、跨區域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江南地區(比如松江地區),隨著國內外對於棉布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改行從事全日制的紡織和棉布貿易,社會學家黃宗智有一個觀察,以此來反駁歷史上中國沒有市場經濟的說法,他說:我們要了解明代經濟的市場化程度究竟怎樣,其實從一個極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到,那就是當時中國的大多數人都穿棉衣了,--這就說明了當時棉花和棉布生產的市場化,如何導致了棉布價格的下降。

其實,與當前的經濟學家們所倡導的「比較優勢理論」所描述的一樣,明代市場的擴大,使得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通過出口越來越多地佔據了當時的世界市場,但與此同時,它也造成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市場、資源的競爭,必然要造成國家間的競爭,特別是中、西(班牙)兩大帝國間圍繞著菲律賓問題的對抗。隨著中國商人把貿易據點建立在馬尼拉,甚至隨著大帆船貿易把中國商城辦到了墨西哥,中國商人與西班牙商人的糾紛日益擴大,其實,西班牙人在16世紀後期佔領菲律賓的呂宋的時候,當時在呂宋定居的閩浙中國人已經有好幾萬人了。1602年(萬曆三十年),有閩商閻應龍等人,向朝廷彙報說呂宋機易山有金銀礦,每年可採金十萬兩、銀三十萬兩,明朝廷當時正在國內四處開發金銀礦,聞訊遂即命福建地方抓緊辦理,福建於是派員往呂宋勘察,中國的探礦之舉引起西班牙當局妒忌,兩方爭執遂起,華僑捲入其中。次年,衝突激化,有25000名華僑在衝突中被殺,更造成中國南方的對外貿易的據點由菲律賓的馬尼拉撤退到本土的福建、澳門和廣州。與此同時,當時的西班牙菲利浦二世又下令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的貿易稅--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基於當時的「中國經濟威脅論」,而當時的明朝廷鑒於對日海上戰爭剛剛結束,不願再戰,特別是考慮到需要保證西班牙白銀的進口,所以不敢對自己的「主要貨幣供應國」動武,結果,只是在口頭上對西班牙「議罪以聞」(用今天的話就是「表示強烈抗議」)應付過去了事。

第二個問題:對外貿易的擴大造成國內生產的日益專業化、市場化,這同樣也是個好壞參半的結果,特別是:農產品的過度市場化,從來就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在交通運輸手段比較落後的時代,糧食生產的區域化和市場化更可能造成、加劇糧食危機,明代乃至清代,南方地區是主要的糧食基地,如果這些地區不種糧食,而且還等待別的地區給它運糧吃,那麼糧食生產的風險就是巨大的。

明朝中後期一直面臨巨大的糧食風險,最終危機在1640年代達到高峰,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短缺,市場化最徹底的富裕地區被證明無法抵禦糧食危機,因為這些地區不生產糧食,口糧要跨區域去買,在糧價騰貴的災荒時期,以富裕的江南地區遭受打擊最為嚴重,根據黃仁宇提供的資料:1640年代,蘇州地區每斤大米的價格升到了100個銅錢,在大批的人餓死的同時,是許多豪宅低價出售也無人問津。這充分表明:貨幣經濟和對外貿易促進了市場化的發展和勞動力的專業化分工,但到了災荒年頭,市場化和貨幣經濟--特別是一條鞭法的弊端,卻會鮮明地表現出來:由於廣大的「發達地區」為了增加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擴大了棉花和桑樹的種植,這些當年曾經是糧食自給自足的地區,現在突然發現--它的糧食供應必須依賴跨地區的貿易。1640年,即使在豐收的年份,南直隸(指安徽和江蘇地區,包括皇帝的老家)、浙江地區的人們也要靠出售生絲、原棉、棉紗和棉布,換取貨幣,以購買糧食。一條鞭法實施之後,由於要用銀兩來完國家賦稅和地租,以及償還貸款,如果遇到災荒,當銀糧比價發生巨大波動的時候,而國家又救助不力,那麼糧貴錢賤的巨大災難就不可避免了。

明代實行的租、役、貢一律交銀的「一條鞭法」,實際上是開中法以來,力圖用貨幣來支配、調動一切資源的政策的延續,明中期只不過是將貨幣確定為銀而已。但是,對於明王朝來說,銀是通過出口資源和商品而換來的進口商品,既然作為貨幣的銀本身也是「商品」,銀的開採生產自然也要受到供給-需求的影響而發生波動。大致說來,當著白銀進口初期,在銀短缺的情況下,銀超越了它本身的價值許多倍,不但進口、運輸白銀是可以獲得巨額利潤的,而且銀貴物賤,擁有銀的商人當然是很威風的;但是,隨著銀的大量開採、進口和轉運,銀的短缺現象逐漸消失了,銀本身的價值越來越接近其本身,這時開採、出口和轉運白銀就越來越無利可圖,而且銀一多,物貴銀賤的現象就出現了,物的價格自然會被白銀市場人為抬高了,這個時候,甚至連擁有和轉運銀的商人也覺得吃虧了。而上述兩面之外,最壞的一種可能性是:先是白銀的大量開採和出口造成銀價下跌,於是在市場價格的驅動下白銀開採和白銀供應量逐步下降,隨後白銀供應量減少又導致白銀缺乏、市場交易不暢--這就是「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接踵而至,也就是明代中後期所面臨的實際情況。一方面是從國際上看,白銀開採變得無利可圖了,由於白銀的開採量減少,而出口量更大幅度減少,從而造成白銀缺乏,而另一方面從國內經濟上看,則是白銀抬高了物價,物資騰貴,於是:既缺少白銀,同時又物價騰貴的危機動蕩時代就到來了。

明朝末年,王夫之(船山)等人其實已很痛切地看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糧食生產的貨幣化和市場化,造成的惡果是「貿遷於南而田廬於北,人心拂而理勢逆」,最終是「顛倒有無而責非其有」,最終必然導致糧食危機,結果是既缺錢又缺糧,農商兩不利。而這就是「開中法」的弊端:

鹽政開中之法,其名甚美,綜核而行之乍利,要不可以行遠,非通計理財之*也。商之不可為農,猶農之不可以為商也。商其農,徒窳其農而貧之於商。農其商,徒困其商而要不可為農。開中者,將使商自耕乎?抑使募人以耕乎?商固不能自耕,而必募人以耕,乃天下可耕之人皆懷土重遷者,商且懸重利以購之,則貪者舍先疇以趨遠利,而中土之腴田蕪矣。不則徒使商豢游惰之農,而出不能稗其入也。抑天下果有有餘之農可募邪,則胡不官募之,而必假於商乎?農出粟而使之輸金,唐、宋以降之弊政也;商利用金而使之輸粟,則開中之弊法也。顛倒有無而責非其有,貿遷於南而田廬於北,人心拂而理勢逆,故行之未百年而葉淇得以撓之,商乃寧輸數倍之金以丐免遙耕之苦,必然之勢也。耕猶食也,莫之勸而自勤者也。強人以耕,殆猶夫強人以食,與不噎而噦者幾何哉?此開中之不能久也。

弘治時代,「開中法」已由「運糧開中」改為「納銀開中」,商人從此也不再承擔糧食轉運的任務。這樣,原本依靠商人轉運糧食的體制也瓦解了。從這個意義上說,1640年代導致明帝國滅亡的糧食危機,一方面是由於天災,而另一方面,商人因運糧無利而不為,樂得「納銀開中」換取鹽引,而這就是將運糧交由商人的惡果,這也就是當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提亞·森所提出的那個重要理論:危機是由於糧食的過度市場化造成的。即在後一種條件下,大批的人餓死並不是由於單純的災荒,而是由於市場上糧食的價格太高,人們因為買不起糧食而導致饑荒,所以才會有富裕地區賣了豪宅買米吃的「時弊」。這也就是說,明代的最終崩潰不是由於明代的經濟沒有完成市場化改革,或者過於封閉和自給自足,明代後期發達地區所遇到的糧食危機,恰恰是由於過度的市場化所致,--是把糧食生產完全交給了市場,而國家失位造成的。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恰恰促進了這種糧食的市場化,它表面上增加了國家的稅收,實際上卻加劇了農業危機。--如果農民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比如種桑、織布得到比種糧更多的現金,並以現金來完稅,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選擇種地呢?這不過是從明代改革就暴露出來的深刻問題。

第三個問題其實與上述兩個問題都有關:那就是明代後期遇到的滅頂之災,更是由於新大陸銀產量的第一次急遽下降直接造成的,是基於世界貨幣市場動蕩所產生的「蝴蝶效應」所造成的放大衝擊。這種美洲白銀供給的大幅度萎縮正好發生在1630年代,它毫無疑問地造成了白銀供應的短缺,從而導致了中國國內嚴重的通貨緊縮,明代的白銀主要靠進口,在貨幣上是「與世界接軌」、並完全依賴世界貨幣市場的,1630年之後,隨著美洲白銀供給的大幅度下降,白銀短缺,通貨緊縮擴大到了不堪承受的地步。加上這一時期發生的邊關危機、對外貿易糾紛、農業災荒以及改革造成的負效應沒有得到及時糾正,終釀成了明帝國崩潰的經濟大危機。

  引爆大明王朝覆滅的「17世紀普遍的世界性危機」,發生於17世紀的30-40年代(與明王朝迅速走向崩潰同時)。這一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與大明王朝以白銀為中心建立起來的貿易體系密切相關。全球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一方面固然推動了晚明中國社會的重大變遷--迫使國家政策更為徹底地由重農轉向重商,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它卻也加速了轉型期的社會動蕩。市場是只「看不見的手」,價格決定一切,隨著市場的發展,作為外貿商品的白銀的價格自然不可能恆定不變,隨著中國吸納白銀的速度日漸放緩,必將造成白銀自身的價格緩慢地發生向其生產成本的回落,在邊際效應遞減規律作用下,一場經濟危機即「通貨危機」遲早要到來。而這一刻終於在1630年到來時,布羅代爾這樣說:「美洲白銀的光輝時代無疑在17世紀中葉結束了。」

通貨緊縮導源於美洲的貨幣生產過剩。白銀生產在1570年左右走向高峰,又由於1630年的生產過剩而走向低谷。亞當·斯密對這場危機這樣總結說:「從1630年至1640年,或1636年左右,美洲銀礦的發現對降低白銀價值的效果似乎已經完結。白銀價值相對於谷價價值的降低,從來沒有達到過這種地步。」當這場危機到來時,由於統一的世界市場的連動作用,在歐洲猛烈爆發了「價格革命」,西班牙出現通貨膨脹加劇,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不同程度的遭遇了衝擊,出現了通貨膨脹問題。在中國,由於白銀價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禎年間發生了金銀比價與歐洲拉平的現象,達到了1∶13。社會出現了通貨危機,銀賤物貴,結果是:一方面國家既缺少白銀,另一方面則是米穀等實物也相當匱乏,市場一片蕭條。而白銀單位價值下跌,與以往比較,同樣數量的小麥和勞務必須支付更多的白銀才能取得,這使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迫切地需要更多的白銀。但與此同時,美洲和日本銀礦的開採量卻在減少,流入量也在減少,實際上,無論國內還是世界,白銀生產和流通都在縮減。於是,在中外互動的世界經濟危機作用下,明朝社會動蕩加劇,各種危機集體爆發。這就是所謂的「內外交困」,而此時的大明帝國再力圖「有為」,卻已經是完全無回天之力了。

事實上,明朝的一些有識之士--如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一樣,在面對白銀貨幣化時,都已經深刻注意到了由此引發的嚴重社會問題。他們敏銳的論述將晚明社會變遷與世界變革聯繫在一起,指出明末中國社會危機的總爆發,與世界通貨危機有著必然的聯繫,明朝的衰亡,與將貨幣委之於白銀進口最有關係--非常可惜的是,這些論述卻一直沒有得到充分注意。實際上,世界通貨危機發生,必將引發世界範圍的市場連鎖反應,只是對於各國打擊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國是白銀的最大進口國,必然會受到最為沉重的打擊。大明王朝將國內對白銀的巨大需求依賴于海外市場的供應,一方面固然能暫時緩解國內的「銀荒」,但另一方面,統治者卻忽視了白銀依賴對於國家財政造成的潛在危機,而一旦貨幣危機爆發,這個時候再試圖「廢銀」,妄圖擺脫白銀進口而重建國家主導的信用制度,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當時的局面,已經是任何賢君明主均無法力挽狂瀾了。

摘自《五百年來誰著史》 作者:韓毓海

明朝穆宗隆慶元年,我國海禁已開,歐美諸強攜本國貨幣(銀幣)到我沿海商埠進行通商貿易,外國銀元開始流入中國,至清代流通益廣,深入內地。這些外國銀元如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鷹洋形式劃一,計算和使用非常簡便,民眾樂用,故在兌換中國元寶、銀錠時可兌到七錢二分甚至七錢八分。外國銀元(一般重七錢二分,含銀率90%,即實含銀六錢四分八厘)大量入境,每年套購了我國大量的白銀。估計每年損失純銀數百萬兩。長此以往,損失難以估量。此情引起朝野上下重視,不少有識之士紛紛要求自鑄銀元,以挽回國家之權益。《明史·神宗本紀》:「故論考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趙翼《廿二史札記·萬曆中礦稅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高宗乾隆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中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崇禎時期窮苦到連每年區區2000萬兩白銀的軍餉都發不出來,直接導致明朝滅亡。 紅薯和土豆是明朝引進了,可惜沒能大規模推廣,主要是良種問題,那是的產量沒現在這麼高,到了清朝才大規模種植的,清朝倒是有名的紅薯盛世
明朝的東部沿海如果真那麼富,福建人就不會下南洋偷地瓜充饑了

明朝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福建連續兩年大旱,爆發饑荒,福州人陳振龍在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人在沙地里種地瓜,居然也能成活,於是就冒著生命危險(當時菲律賓規定「許吃不許帶」),將地瓜苗混在船纜繩中,私自夾帶回明朝,來年福建又是大饑荒之年,陳振龍家卻豐收地瓜,閩清、永泰、連江的農民聞訊後,紛紛跑去引進地瓜種,福建巡撫金學曾聞訊後,大力推廣種植地瓜,此事最終被載入《農政全書》明朝規定,王府及功臣之家的土地,畝收子粒銀三分。但實際徵收遠遠超過這個規定數。如山東德王府,征租的白雲湖莊田,就擅自改作每畝征銀五分。官僚和縉紳也通過各種手段兼并大量土地。如揚州大地主趙穆一次就強奪民田3000餘畝。大臣也不甘落後,嘉靖時的首輔徐階在蘇松占田24萬畝,擁有佃戶數萬人。閣臣嚴嵩「廣市良田美宅於南京、揚州,,遍於江西數郡,無慮數十所」。

整個中國北方,「畿內八府良田,半屬勢家」,出現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嚴重後果。
明朝中期,農民的賦稅負擔日益加重。宣德時,就開始對明初承諾「永不起科」的新墾荒地徵稅。正統元年,隨著白銀本位制的強化,明朝宣布將江南諸省「田賦折征銀兩」,稱為「金花銀」。當時官方規定米麥四石,折銀一兩。到了成化時期,由於白銀幣值動蕩,變成了每糧一石,折銀一兩。農民的賦稅負擔無形中增加了三倍。畿輔、山西、陝西各州縣也開始徵收白銀。1551年(嘉靖三十年),因與俺答汗戰爭需要,於南直隸和浙江省等州縣,增賦銀120萬兩。從此開始了明朝的田賦加派。1554年又因東南倭患,在江南以提前徵收下年度不當役里甲徭役銀方式,加派銀40萬兩,稱「提編」。兌銀制使得百姓又要多受一次幣值變化的盤剝,大受其害

明朝後期,財政危機逐漸嚴重。正德之後,由於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隱匿賦稅,明朝財政收入逐漸減少。與此同時,財政開支卻與日俱增。特別是俺答汗進逼北京後,明朝添兵設餉,軍費大增。1551年明朝各邊境餉銀達500多萬兩,修邊塞等工役所需又800餘萬兩,兩項合計約1300萬兩。而正賦及其他加派總共才1000萬兩。

花錢大手大腳的皇族,揮霍的開支也多得驚人。嘉靖末,皇族累計達28492人。由於明中後期社會逐漸貧窮,即使提高了徵收額度,全國農賦總共也才收到400萬石,而宗藩每年的俸祿就要853萬石,「歲輸不足供祿米之半」。加上皇室生活非常奢侈豪華,冗官冗食,嘉靖時期每年財政赤字多者近白銀400萬兩,少者也有百餘萬兩。

到1567年(隆慶元年),明朝最大的金庫,太倉銀庫僅存白銀135萬兩,只夠支撐三個月的開支。明朝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明朝後期,土地兼并更加瘋狂,特別是皇族的兼并手段更加兇狠殘暴。萬曆時,皇莊佔地達到駭人聽聞的214萬餘畝。宗藩外戚的莊田也急劇增加,明熹宗賞賜給惠王、瑞王、桂王在湖廣、陝西每人土地三萬頃,各省竭盡全力也拿不出這麼多土地,明熹宗竟荒唐地強令攤派給四川、山西、河南共同「協濟」。宦官頭子魏忠賢霸佔土地多達70萬畝以上。浙江奉化鄉紳戴澳所擁有的土地竟佔全縣一半,出現了「若夫窮民,無立錐之地」的悲慘局面。

隨著土地的高度集中,大批農民淪為佃戶和奴僕。江南「有田者什一,為人佃作者什九」。湖北鍾祥縣有的地主佔有佃戶多達千人。大部分佃戶自己沒有土地,僅有部分生產工具。他們要把產量的六成甚至八成交給地主。地租之外,還要受許多額外的勒索。如承佃時要交「批禮銀」和「批賃」、「批佃」、「移耕」、「寫禮」等錢,逢年過節要獻「冬牲」、「年肉」等禮物;地主下鄉收租要供給酒飯,交租時要挑糧上門。大斗收租,小斗出糶,更是地主慣用的盤剝手段。廣大佃戶今日完租,明日乞貸,勤勞一年,依然凍餒。

這一時期,連自耕農受到的賦役壓榨也越來越沉重。從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起,明朝借口向遼東用兵,開始按畝加派「遼餉」。經過前後三次增加賦稅,到1620年(泰昌元年),每畝加派銀增至九厘,每年向農民強征白銀520萬兩,相當於在全國總賦額的基礎上額外再增收三分之一。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又提高關稅、鹽稅及雜稅的稅率,三項共加征白銀239萬餘兩。地主用盡各種辦法把這些賦稅轉嫁給農民,而農民為負擔這些賦稅,只得賣屋、賣田、典妻鬻子,弄得家破人亡。

晚明用華夏5000年累積的黃金去進口小日本的白銀,為了維護明朝的白銀本位制,如果不是垃圾屁明,小日本也不會崛起得那麼快,明朝經濟的一大特點是白銀本位制,白銀極度依賴進口,這在明朝之前的所有封建王朝里是從來沒有過的,把自己的金融生命完全建立在外國的手心裡;

1641年世界兩大銀礦之一的墨西哥銀礦,產量大滑坡;

1644年明朝立刻歸西

明朝為了進口大量的白銀以維持白銀本位制,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中國在明朝之前辛苦積累的黃金全部被明朝用於出口,以進口白銀,財富大量流失

明朝以前的各個中國王朝,流通的主要貨幣是銅錢,白銀只是輔助貨幣;明朝正式確立了白銀本位制,然而中國自古就不是產銀國,中國自有的白銀產量並不高

白銀成為世界貨幣,是在墨西哥銀礦和日本銀礦發現之後的事情

16世紀後期,日本掀起了礦產勘探熱,許多地區都發現了銀礦,從1562年到江戶時代這漫長的400多年時間裡,位於日本島根縣大田市的石見銀礦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銀礦。日本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產銀國,以至於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產自日本,日本也因此被明朝人稱呼為「銀群島」。

日本人自古流行黃金崇拜,日本人對黃金非常渴望,他們大量出口白銀,從明朝進口黃金。中國數千年累積的黃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出;

1583年,豐臣秀吉用從明朝進口的黃金在大阪建造了一座城堡,牆壁、天花板、地板全部都是用黃金做的,甚至連紙門的骨架也是用黃金打造,金光閃閃,彷如天堂。

這就是為什麼在明朝末期「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1/3湧入明朝」

這就是為什麼「隆慶開關」後,擁有大把白銀的明朝不但沒有走上富強之路,反而在77年的時間裡因為財政崩潰而滅亡

傻閉明朝用出口黃金去進口白銀,不自量力地維持維持白銀本位制,導致白銀幣值不斷上漲,最終導致國力大損,經濟瓦解

南美擁有豐富的礦產,在300年的時間裡,殖民的的金銀源源不斷的送往西班牙。國王規定,重要的礦業由王室直接掌控,私營礦業也需要向國王繳納20%的收入。18世紀末,西班牙美洲每年運往宗主國的貴金屬高達4000萬美元,是歐洲貴金屬的主要供應者。而在300年間,西班牙僅礦業一項的收入,就高達60億美元,這在資本積累的年代,是個天文數字。 http://www.sengoku.cn/bbs/thread-175320-1-1.html

明清的「閉關鎖國」和美洲銀元的入侵有很大關係,貨幣兌換和貪官污吏造成的「通貨緊縮」也是明末經濟崩潰的主要原因,馬關條約和甲午賠款間接造成了大清金融系統的崩潰…… 【財經觀察:世界銀行不怕金磚挑戰】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相繼籌備,他們成立的目標是與針對世界銀行爭奪話語權嗎? http://url.cn/Irtrp6

《奧巴馬鬆口:全力支持亞投行》 奧巴馬強調美國「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反對其他國家加入。」 http://url.cn/Z4hZVM 井底望天: 亞投行 http://url.cn/YDMn7E 《安倍公開表態不加入亞投行》 安倍稱亞投行放高利貸,一定得不到未來。 http://url.cn/e4Crbl

南海新區在建30萬噸級深水大港??,前途不可限量,看樣子要比肩同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成為中日韓自貿區中心了《VISA們戰勝銀聯仍非易事》 最終能跑贏賽程的是壟斷者銀聯,還是踢館者「VISA們」? http://url.cn/TXyr48 人民幣有四成概率入選SDR http://url.cn/SEkzCh

馬雲在達沃斯論壇爆場演講[全程中文字幕版] http://www.iqiyi.com/w_19rs0aej1d.html 在關鍵時刻,斷然上線支付寶,為中國電商奠定了信任基礎,也為全球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樹立了標杆《瀋陽曝光9.5億元黃金詐騙案》 涉事公司以高息為陷阱非法集資,千餘人血本無歸 http://url.cn/cR2LAs 《銀行承諾存千元獲10萬拒兌現》 銀行曾稱"千元存滿25年最高可獲十萬元",現 http://url.cn/dAm7z3

極端組織IS計劃發行金銀貨幣,重新建立「新金本位」,華爾街見聞評論稱,「伊斯蘭國」發行貨幣或許會拉高全球市場的實物金需求,對黃金價格形成支撐。黃金作為本幣在19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盛行,依託英國綜合國力的強盛和「金本位」的優勢,遂被確立為國際貨幣體系,直至一戰爆發。當今世界「金本位」雖然不復存在,但是由於現行「紙幣本位制」只是概念上的貨幣,其本身不具有實際價值。從這點來說,紙幣不戰而敗。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1/15/c_127212864.htm

安徽方孔 http://url.cn/WabPT5

安徽造光緒元寶十文清末,當時的清朝政府引進了西方的造幣設備,學習西方國家,用機器製造出了方孔制錢,其最早期的代表為中央造幣機構寶津局機制方孔制錢和地方土法製作的寶浙局機制方孔制錢;然而,機制方孔制錢的製作耗工費時,機器易損,產量低、成本高,形制重量難以統一,使用不便,因此註定了它是短命的,千百年傳下來的國粹--方孔制錢,也終於到了它壽終正寢之日。在中國貨幣發展史上,從傳統鑄造的方孔制錢跨越到近代機制貨幣的分水嶺和里程碑,就是安徽方孔銅圓。

韋小寶拿的那些銀票面額都很大,一般幾百兩幾千兩,呵呵。清初一直都沿用了明末的元寶銀兩

,並沒有出現近代意義上的「銀元」,這個可以從影視劇看出,或許直到清末統治者才發現了明朝滅亡金融系統崩潰的原因吧。茶葉造成的貿易逆差是英帝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外國列強通過控制中國海關稅收來平衡貿易逆差,日本看到了巨大的利益,甲午一戰直接把清政府的「銀元」掏空了,之後出現了大量的「銅幣」代替「銀幣」的貨幣流通,之後中國人民被外國強大的「銀元」購買力徹底「坑」慘了,現代的「美元」霸權也是如此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為抵制外國銀元入侵,奏請大清自鑄銀元,獲准在廣州大東門外黃華塘設廠開鑄,機器購自英國的伯明翰·拉爾夫·希頓父子造幣有限公司。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初六日,廣東開爐鑄出光緒元寶七錢三分和七錢二分銀元系列,開古老的中國銀兩制向銀元制轉化之先河,開始有效阻止外國銀元在我國的盤剝牟利。《中國機制銅圓取法日本? 1900年鑄「光緒元寶」》中國機制銅圓的「血緣」——不僅形制仿造當時英屬香港使用的銅硬幣,甚至連機器也是從香港引進的。和廣東省一樣,日本大阪機器造幣廠所用的鑄幣機,同樣系從香港引進(明治三年即1870年,購買了英屬香港造幣廠全部設備),其鑄造的金、銀、銅三種材質貨幣,幾乎都能找到港英的「血脈」。儘管中日兩國在近代推行機制銅圓方面「聞道有先後」,且中國當時在維新過程中不止一處取法日本,但機制銅圓方面,日本卻不是中國清朝的「老師」,兩者只能算是師出同門的「師兄弟」。中央、奉(奉天)、吉(吉林)、粵(廣東)、閩(福建)、直(直隸)、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滇(雲南)、雲(雲南)、贛(江西)、汴(河南)、蘇(江蘇)、浙(浙江)、皖(安徽)、東(山東)、寧(江南)、淮(清江) 繼中國近代機鑄銀元崛起後,維持2000多年之久的方孔錢制發生了質的變化。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李鴻章奏准在廣東首開機鑄光緒元寶銅元。每枚當制錢十文,百枚當銀元一元。因其面額比較適應流通的需要,頗受商民的青睞,故在銅錢流通山窮水盡之下,無疑是一帖靈丹妙劑,為中國銅元注入新的活力。銅元一誕生即見成效,政府從中漁利,坐享其成,遂令全國各地競相仿效,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達到鼎盛。辛亥革命後,銅元種類繁多,有開國紀念幣、共和紀念幣、中華銅幣、中華元寶等等,濫鑄貶值情況較清末更甚,成了各地軍閥財政收入來源的主要渠道。1936年,國民政府發行法幣的銅輔幣,舊式銅元走向式微,逐漸退出流通。

銀元, 又稱銀幣、龍洋,是中國貨幣中的一個品種。十五世紀末開鑄於歐洲,十六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開始流入中國。由於銀元質量形式劃一,使用方便,因此在商品交易中不脛而走,清代還出現了用銀元套購白銀的現象,引起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清廷朝野紛求對策,決定順應時勢,道光十八年(1838),福建省開始發行七錢四分老壽星銀餅。用機器自鑄新式銀元則始於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量甚少,後世罕見時市面流通的銀幣主要是洋錢。 光緒十三年(1887),張之洞奏准由廣東造幣廠試鑄,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幣面鐫有龍形,在市面流通,是為龍洋的起源。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相繼奏准鑄造,江南省也不例外,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

早產的紙幣衝垮了通貨膨脹嚴重的北宋王朝

宋朝通貨膨脹嚴重,銅錢面值趕不上銅料價值,導致銅錢大量被人銷毀鑄造銅器。這其實是很反常的,因為市面上的貨幣量少了,缺錢的經濟應該表現為通貨緊縮,為什麼宋朝卻深陷通貨膨脹的泥沼呢?

答案很簡單,宋朝不僅有銅錢和鐵錢,它還印刷了遠比銅錢面值大得多的古代紙幣——楮幣。楮幣在短時間內緩解了宋朝的錢荒危機,但巨浪滔天的楮幣潮水也最終衝垮了大宋的兩代王朝。

北宋最初對紙幣的使用很謹慎,嚴格遵守準備金比率發行,維護了紙幣的市場信用,所以從宋仁宗到宋神宗的50年中,紙幣幣值保持穩定,為大宋的經濟立下了汗馬功勞。 到了宋徽宗的時候,開始大肆印刷紙幣,把紙幣的流通地區擴大到全國,搜刮民間財富,終於把北宋的經濟局面引入了嚴重通貨膨脹的深淵中。發行紙幣時的準備金比率越來越低,準備金只有紙幣面額的1/60時,也敢開印;甚至到了最後,沒有準備金也照樣發行紙幣,洶湧的紙幣搞亂了北宋末年的經濟。 北宋民眾知道紙幣肯定會貶值,而且還會大幅度貶值,於是拒絕接收紙幣,手頭有紙幣的也儘快兌換成銅錢或實物,把銅錢壓在箱底存著。於是市場上紙幣充斥,銅錢難得一見,紙幣這種「劣幣」驅逐了銅錢「良幣」。 北宋官府不得不宣布,民眾納稅時必須交納一定數量的銅錢;紙幣和銅錢的幣值必須按照某個固定的匯率進行兌換。可是,破壞紙幣信用的恰恰是北宋官府,它卻希望老百姓尊重紙幣的信用,南轅北轍的金融政策,向老百姓暴露了紙幣的信用已經崩潰的現實。還沒等金朝的鐵騎沖入國境,北宋其實已經被紙幣摧毀了,金兵南下不過是收拾一下殘局而已。①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通貨緊縮和世界貨幣戰爭 引爆大明王朝覆滅的「17世紀普遍的世界性危機」,發生於17世紀的30-40年代(與明王朝迅速走向崩潰同時)。這一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與大明王朝以白銀為中心建立起來的貿易體系密切相關。 全球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一方面固然推動了晚明中國社會的重大變遷——迫使國家政策更為徹底地由重農轉向重商,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它卻也加速了轉型期的社會動蕩。 通貨緊縮導源於美洲的貨幣生產過剩。白銀生產在1570年左右走向高峰,又由於1630年的生產過剩而走向低谷。 當這場危機到來時,由於統一的世界市場的連動作用,在歐洲猛烈爆發了「價格革命」,西班牙出現通貨膨脹加劇,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不同程度的遭遇了衝擊,出現了通貨膨脹問題。 在中國,由於白銀價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禎年間發生了金銀比價與歐洲拉平的現象,達到了1∶13。社會出現了通貨危機,銀賤物貴,結果是:一方面國家既缺少白銀,另一方面則是米穀等實物也相當匱乏,市場一片蕭條。 而白銀單位價值下跌,與以往比較,同樣數量的小麥和勞務必須支付更多的白銀才能取得,這使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迫切地需要更多的白銀。 但與此同時,美洲和日本銀礦的開採量卻在減少,流入量也在減少,實際上,無論國內還是世界,白銀生產和流通都在縮減。於是,在中外互動的世界經濟危機作用下,明朝社會動蕩加劇,各種危機集體爆發。這就是所謂的「內外交困」,而此時的大明帝國再力圖「有為」,卻已經是完全無回天之力了。②

俄羅斯前代總理披露蘇聯解體內幕:政府沒錢了 1991年,蘇聯面臨重重危機。金融危機、國家財政收入減少、預算赤字增加,這些都迫使印鈔機加速運轉。當時蘇聯的鈔票發行量創造了幾十年來的最高紀錄。 同時,政治危機也愈演愈烈,國家政權搖搖欲墜。一些國家過去曾表示願意就蘇聯債務問題籤訂協議,然而到了1991年,這些國家都對此變得謹慎起來。 當時的國家領導人甚至想用政治作交易換取一些資金,例如答應與韓國建交,以換取其5億美元的貸款。 甚至還發生這樣的事:政府竟然在未經儲戶同意的情況下提取單位和公民存在對外經濟銀行的外匯存款,其中甚至包括戈爾巴喬夫本人在國外出版書籍而獲得的外匯(當然,他本人也許不知道此事)。但是,外匯仍不夠用。 1990年底至1991年初的幾個月中,蘇聯領導人處於兩難之中:不使用武力就無法保護整個國家,而只要動用軍隊就無法獲得西方的經濟援助。3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孫中山造反一次要花多少錢 孫中山的革命黨,不像洪秀全那樣,先打出旗號,再攻城拔寨,擄掠資財。他們的起義,有點像做生意,先籌集了本錢,買槍械,花錢偷運回來,還要花錢收買參加人員,從幫會到新軍甚至防營,連起義骨幹的活動經費,從交通住宿到吃飯的錢,都得事先準備好。 好些革命黨人比如孫中山,原本就是職業革命家,自己就要靠捐款養活,一會兒錢松,一會兒錢緊的。 比如廣州起義錢花得卻非常多。所需資金,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其中英屬東印度(馬來西亞),捐了5萬;荷屬東印度(印尼)5萬,暹羅(緬甸)和安南(越南)各3萬,剩下的1萬大概來自美國。其中買槍械差不多花了6、7萬,其餘的用來招募人員,收買軍隊,再加上各項雜費開支,一共的花費,超過了預算4萬,前後共計耗費了17萬多元。差不多是當時新軍一個軍兩師一月的軍餉了。 相反,武昌起義卻是場沒錢的革命,起義前,當地的革命黨人弄到的5000元起義經費由於據點暴露沒有多少派了用場,打了水漂。基本上,武昌起義就是一場窮革命,沒花錢的革命。可佔了武漢之後,藩庫里卻有四千萬元左右的銀子。 陝甘寧邊區銀行發行邊幣 神奇的7毛5分幣創貨幣歷史 1937年9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原蘇維埃國家銀行西北辦事處改名為陝甘寧邊區銀行。邊區當時流通的是國民黨法幣,輔幣十分缺乏。於是,邊區政府授權邊區銀行以光華商店名義發行了2分、3分、1角、2角和3角的代價券,作為法幣的輔幣流通市場。後來又發行了一種7角5分的大面額輔幣。這種面額十分奇特,它的奧妙在於2張就是1元5角、4張是3元。既解決了輔幣的不足,又可以代替主幣。這種面額的貨幣,在我國貨幣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張子善劉青山貪污了多少錢?能買近1噸黃金 1952年1月18日,孫光瑞簽署了河北省人民檢察署對劉青山、張子善特大貪污案的公訴書。 張子善隨後交代,他每個月光高檔香煙就要吸八九條,衣著從粗布到細布再到皮毛,飲食是非細糧不可,再到酒肉必備,行則非轎車不坐,兩年時間裡換了五輛小轎車……法庭的判決書里,記錄了兩人罪行—— 1950年到1951年的短短一年時間裡,劉、張在治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利用職權,不顧國法黨紀,不管人民疾苦,盜竊機場建築款、救災糧、治河款、幹部家屬救濟糧、地方糧及剝削剋扣民工工資、騙取銀行貸款等共達171億6272萬元(舊幣,相當於今幣171萬餘元)…… 按當時的幣制標準和市場物價指數,171億元可以購買將近一噸黃金。 南明宰相錢謙益倒賣皇位:開價15萬兩白銀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社會,皇位是天下最搶手同時也是最昂貴的商品。譬如秦始皇為它付出了上百萬人的性命,武則天為它耗費了3個子女和53年的人生,後唐末帝李從珂為它背上了50萬緡(摺合今天7000多萬人民幣)的白條…… 毫不誇張地說,即使今天全球的生產總值加起來也難以抵償人類為爭奪皇位而付出的代價。然而,南明有一位腦子嚴重進水的宰相卻偏偏要把皇位明碼標價,以15萬兩的超級促銷價向別人兜售,堪稱一大歷史奇觀。這位宰相就是秦淮名妓柳如是的老公錢謙益。
引用參考資料:
①摘自《透過錢眼看中國歷史》,作者:波音,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②摘自《五百年來誰著史》,作者:韓毓海,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③摘自《青年參考》2009年7月21日,作者:李兵,原題:《俄羅斯前代總理披露蘇聯解體內幕》
④摘自《看歷史》2010年11月刊,作者:張鳴,原題:《造反要花多少錢?》
⑤摘自新華網,作者:佚名,原題:陝甘寧邊區銀行發行邊幣 7毛5分幣創中國貨幣歷史
⑥摘自《快樂老人報》2012年5月31日的16版,作者:佚名,原題:《他偵訊了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 》
⑦摘自《百家講壇》雜誌


不能適應環境,包括天氣,經濟和周邊軍事環境。夠簡單了吧。


原因複雜的很,最重要的應當如現在最高票答案所說的十年饑荒,處於歷史的小冰河時期,天要亡明。當今運輸這麼發達的時候,饑荒十年當今中國都懸,明朝的諸位皇帝也是儘力了。

其次當算黨爭。
上面有人說明朝皇帝末期不上朝,其實明朝皇帝不上朝根本就不是事,整部明代史基本都是奇葩的皇帝,明朝的中樞運作是靠的文官系統,自從宋朝把每科取的進士從十幾人擴張為幾百人,又有了不高中一甲二甲做不得宰相的潛規則之後,文官系統就成了帝國真正的統治者,這個傳統發軔於宋,大成於明而毀於清。明宋的宰相是可以不鳥皇帝的,可不像清朝的。而宦官力量其實全部來自於皇帝,是皇權的一個代表,所以宦官和文官的黨爭實際上也是皇權相權的二元制衡(其實當今中國的政體也是類似的。)兩邊當運動員打打架,加上皇帝本人做裁判拉拉偏架,構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三角結構。

可這套在出大事了就不太玩的通。扯皮沒什麼戰鬥力,尤其是到後來出了東林黨一批魂淡。這又要吐槽國人的一個習慣了,道德潔癖,道德好的官就是好官,做的都是好事,貪污的,敢巴結太監的再能幹都是魂淡。結果把東林這幫」君子「給抬上了台。不是國家多事么,正是撕逼的好借口,鬥來鬥去,其實這幫君子們乾的事情比閹黨差遠了,還把連清的崇禎皇帝給忽悠了,以為朝堂上都是」正人君子「,」眾正盈朝「,就可以放心了,結果呢,呵呵呵呵呵。

三 是士族階層其實不在乎國家利益,土地兼并等末代王朝的特徵
北宋的名臣」文彥博「對皇帝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叫作」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與百姓治天下也「,可以好好體會下。中國人家族觀念比較重,所以往往有書香世家等傳承,他們在地方上是鄉紳,在朝堂上是大臣,在輿論界是清流領袖,是中國的實際統治者。為什麼到了末年農稅重,商稅還是三十分之一,但是仍然沒有人加商稅,因為加商稅是」與民(士族)爭利「,從朝至野,再到清流,輿論一片反對,可是加農稅就沒事,因為士族不用納稅,就是這麼任性。為什麼倭寇厲害,就是因為走私符合東南士族的利益,倭寇不過是他們的合作夥伴,倭寇的四大頭目都是中國人哦。

這種情況在每個王朝的末期都存在,明朝由於士族階層的空前強大,也是非常厲害,再想想士族出身的東林黨人佔據了朝堂,會是什麼結局。不管誰來了,都要倚重他們治理天下,李自成進京了,大家就都投降了,滿清入關了,屠殺肯定要奮死抵抗,唉,可以做官了唉,科舉不廢除唉,那我們抵抗啥。就是這樣。

四 是軍閥和腦殘的屯兵政策
明朝太祖是窮苦人家,想養兵又不想花錢,於是就決定設立軍衛制度。指定一幫人,你們祖祖輩輩就當兵了,你們這些小軍官祖祖輩輩就是軍官了,你們平常自己養活自己,打仗的時候自己帶上乾糧上。

這樣的兵指望戰鬥力是不是太奢侈了。。。。。。

而且將軍是傳承的,特別是低級軍官。十幾代傳承下來,實際也就成了軍閥,沒有任何流動可言,到了末期軍閥擁兵自重,不鳥朝廷,朝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原來想起說崇禎皇帝很偉大,就算京城危急的時候也沒有把長城守軍調回來,現在想想,估計也是調不動吧。

本人歷史水平屬於街頭政治家,鍵盤鬥士級別,這是我看資料的一些體悟吧,姑且一看,lz不是要交課程論文來提問了吧,那我真是要瞎了


財政制度崩潰(土地兼并劇烈、稅收條目少且收不上來、九邊通貨膨脹、功勛權貴負擔沉重)

朝廷核心失衡(皇權至上且指揮失當,文官黨爭且能力低下,文武失衡嚴重)

地方控制喪失(鄉紳實際控制各地,君權不下鄉,該現象在嘉靖-萬曆時期就很嚴重了)

軍隊體系崩潰(衛所制崩潰、家丁制軍閥化、各級領導指揮無度)

天災不斷(小冰河、鼠疫、霍亂等持續不斷的打擊)

內憂外患(農民起義不斷,後金等周邊勢力作亂)

文化認同缺失(封建朝廷下的官、兵、民等對民族和國家概念的缺失,一盤散沙)

總結:從君王到平民,從政治、經濟、軍事到文化,天時地利人和,這個王朝都到了末期了。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然後便是甲申變天,最黑暗的南明二十載,丟盡了漢人祖宗的臉。


1630–1631 印度發生饑荒,兩百萬人死去。在中國西北也發生了饑荒,最終導致明朝在1644年的毀滅。

可怕的是並不是陝西延安一地饑荒,據《明史·五行志三》(卷35)記載:

崇禎元年,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

二年,山西、陝西飢。

五年,淮、揚諸府飢,流殍載道。

六年,陝西、山西大飢。淮、揚洊飢,有夫妻雉經於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於官署。

七年,京師飢,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太原大飢,人相食。

九年,南陽大飢,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飢。

十年,浙江大飢,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飢。河南大飢,人相食,盧氏、嵩、伊陽三縣尤甚。

根據資料上羅列,饑荒波及陝西、山西、淮揚、河南(南陽及盧氏、嵩、伊陽三縣)、江西、浙江、兩畿、山東、江西,可以說幾乎整個中國都在鬧饑荒。

連續十年饑荒,這種情況誰遇到誰滅亡,無論你秦皇漢武、成吉思汗,無論你雄才大略、蓋世英明。


我不認同排名第一的答案。(我寫的是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一個人們不在意的重要原因。)
在排名第一的答案中我有一個不解:
饑荒為什麼會席捲全國,範圍之廣,時間之久?如果有同樣程度的饑荒發生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會讓其蔓延全國,而不採取任何措施?我想朱元璋一定會抵制和消減災情,維護統治。難道明朝後期的君主都傻了么,那些大臣都傻了么,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任災禍肆意?那問題又來了是什麼讓明朝沒有能力去制止這場災難?在我看來,這場災難只不過是導火索或是加速器,而不是明朝覆滅的重要原因。
在封建統治時期,農業是維護其統治的根基,尤其在明朝這樣君主集權專制加強的時期。在明朝施行了兩個重要的冊,一是黃冊,登記戶口。二是魚鱗冊,登記天畝。雖然到明朝後期被一鞭法取代。但也可以從中看出明朝對農業的重視。那明朝怎麼又會對饑荒放任不管?我相信一定是有措施去制止或是延緩的,可最終為什麼卻沒有達到效果尼?

在明朝滅亡中一鞭法的弊端有很大影響,但我想說明朝滅亡的一個人們不在意的重要的原因是「流品」。
在明太祖以前,政府任人,不分進士,建生吏員,唯才是用,一視同仁,不分高下。可到了明成祖時期,規定胥吏不能當御史,又不準考進士,限制胥吏的出身,使得胥吏遭人看不起。在流品的觀念的驅使下,胥吏成為低下的流品,胥吏沒有身份,結果只叫考生與秀才中無出路的來當胥吏。只要你在胥吏流品中,無論如何有才有德,只要是個胥吏,就無法出頭。底層官吏的期望值沒有了,那他們也就變得自私自立,不在心懷憂民之心,也不在對上層的為命是從。可一切案件和政策的實施都得靠他們去辦理,然而結果卻是根據他們的利益花樣的應付。沒有底層官吏的擁護,試想怎麼維持朝廷的統治?
流品的問題甚至出現在科舉中。在明代以前,中進士及第後,會依據行政成績逐漸上升。可明朝規定舉人以下沒有做大官的份,斷絕了他們的仕途。請問身為舉人以下的官員,沒有了期望值,沒有了試圖的希望,那他們還會儘力的維護朝廷的統治么?
流品的觀念讓明朝的官員失去了維護明朝的動力,即使皇帝再聖明,沒有底層官員的擁護,那他的統治會久遠么?
我所闡明是我認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流品觀念。當然還有其它原因使的明朝滅亡,而饑荒大大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冷死了


一輛在山頂向海邊懸崖衝去的名叫大明的大客車,車上坐滿漠不關心的百姓,腦滿腸肥的官紳在按油門,而崇禎和幾個忠貞之士在找手剎!


人口和糧食矛盾


白銀+銅幣 貨幣矛盾 ,貨幣本位混亂造成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交替甚至相伴

其他都是次要的。

但是這個還不夠根本性。

最根本的核心因素是:歷史車輪發展到這個階段應該蘊育出更成熟的政治經濟制度了,但是沒有(原因是另一題了),所以……引發了上面兩個問題,在那兩個問題背後,是一系列錯位。

以上


這個當年明月已經交代去清楚了

我始終認為,王朝也好,帝國也罷,說穿了,就是個銀行,這邊收錢,那邊付錢,總而言之,拆東牆,補西牆。

  不補不行,幾百年里,跑來拆牆的人實在太多,國家治不好,老百姓鬧事,國防搞不好,強盜來鬧事,折騰了這邊,再去折騰那邊,邊拆邊補,邊補邊拆。
但國家也好,銀行也罷,都怕一件事——銀行術語,叫做擠兌,政治術語,叫內憂外患,街頭大媽術語,叫東牆西牆一起拆。
  明朝大致就是這麼個狀況,客觀地看,如果只有李自成、張獻忠鬧事,是能搞定的,如果只有清軍入侵,也是能搞定的,偏偏這兩邊都鬧,就搞不定了
崇禎遇上的,叫做災荒。
  翻開史書,你會不禁感嘆,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
崇禎元年,陝西旱災。崇禎二年,陝西旱災,崇禎三年,陝西旱災,崇禎四年,陝西旱災…………
  災荒之後,沒有糧食吃,就是饑荒。

  沒有糧食吃,就吃人。
  對受災的人而言,吃人,並非童話。(明朝那些事兒)

英雄人物雖然厲害,卻也阻擋不了歷史大潮,帝國制度必然導致腐敗,如果腐敗是癌細胞的話,明朝末年已經是癌症晚期了,回天無力啊

元元順帝時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瘟疫和旱災,對於元政府來說,這個比較簡單一點,反正餓死病死了就沒麻煩了,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皇帝(元順帝)要下詔賑災,中書省的高級官員們要聯繫糧食和銀兩,當然了自己趁機拿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賑災物品撥到各路(元代地方行政單位),地方長官們再留下點,之後是州、縣。一層一層下來,到老百姓手中就剩穀殼了。然後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們上書向皇帝表示感謝,照例也要說些感謝天恩的話,並把歷史上的堯舜禹湯與皇上比較一下,皇帝看到了報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於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給自己記上一筆。

崇禎三年(1630)西北災荒,派下去十萬石糧食賑災,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就只剩下五萬,到地方,還剩兩萬,分到下面,只剩一萬,實際領到的,是五千

想一想這樣截留的現象現在沒有嗎,換個馬甲你就不認識了?
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截留工程款)
蘿蔔招聘,招考黑幕(截留機會)
有哪些「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例子? - 張雨的回答


通關不成,讀檔再來。

我常常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到底是什麼樣子?後來看到有人開玩笑,地球ONLINE什麼的,選擇難度係數什麼的,多麼形象啊!

就是一盤局么!

每個文明,都在通關路上。

走岔路,死路一條,怎麼辦?遊戲玩家就會重新開局。

但是也不會次次都完全從頭開始啊,大家的辦法是經常存檔,讀一下最近的一個,吸取教訓,換個方法捲土重來。這樣反覆試驗,如果還不行,就得往後退,再讀遠一步的檔,重複操作。

有的遊戲不允許 你無限次存檔,只允許在某些進度存檔,這樣一來就很麻煩,每次得退好多步,重複走很多路。

真實的文明恰如這樣的遊戲,一旦王朝覆滅,就是GAME OVER。讀檔重來,電子遊戲裡面看起來是一樣的人物,歷史則是換了一波民族。

新一波蠻族,就是讀檔的進度。他們一直作為備用而置於基因庫存,他們在被拿出來之前是沒有歷史的,永遠都是生娃放羊娶妻生娃放羊,然後突然就有機會來到了花花世界,清朝就是這樣,得天下之易,猶如揀樹下的果子。

有人說,清朝黑暗野蠻殘忍,足足讓中國沉淪倒退幾百年。但是那是讀檔啊!進度倒退到什麼地方,就看上一次是從什麼地方開始錯位的。

講句真心話,如果人類整個都走到絕路上,那麼很可能節點要倒退回哺乳類動物,再不然碳基全滅換硅基。

大明建立,也是吸取了前代教訓,歷朝歷代,都是攻略,本本歷史,都是敗局。如何能夠千秋萬代永續,聰明人已經殫精竭慮。

王朝陷入了植物大戰殭屍無盡版的局面,一局更比一局難,永無止境,最終失敗。


明朝亡於漢奸,而明末又為什麼那麼多漢奸?根子就出在朱元璋身上,原因如下:
  一、將元朝做為華夏正統朝代,模糊了中國人的華夷之辯,違背了漢人王朝幾千年的基本重大國策——華夷之防。如果異族入侵成功就能當中華正統,那以後再有外族入侵我們還要不要抵抗?抵抗是不是在阻礙『』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所以說現在土共的歷史觀不自洽,無法凝聚人心)。想當年南北朝時,中國人很注重華夏之辯,所以才有前秦時,王猛等人認為東晉是華夏正統,不可攻取,所以才有人心的向背,淝水之戰中前秦的潰敗。近代,革命黨舉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幟,凝聚了廣大炎黃子孫的心,許多漢家好漢捨身革命,如果沒有華夷之辨的思想,誰願捨身?抗日時又是我們無數漢家男兒唱著《滿江紅》英勇地奔赴戰場,這就是華夷之辨的力量!任何要搞混這一點的都是華夏民族的罪人!
  二、祭祀元朝君臣,直到嘉靖年間才擯棄了明初做法。將殺害漢人幾千萬的元朝皇帝和幫凶(其中也有漢奸),列為神明祭祀,是典型的成者王侯的思想,婊子式的歷史觀,後果極其嚴重,在明末中表現為:漢奸賣力為滿清打天下,漢奸認為,只要把全天下打下了,清朝也可以象元朝那樣成為華夏正統朝代,漢奸也可以象孔子一下受祭祀,秦檜之所以被唾棄是因為金朝沒一統天下。
  所以為洪承籌、施琅之流平反的後果不堪設想,電視劇把施琅描繪成英雄也是絕對錯誤的。可以塑造統一台灣的英雄姚啟勝,但是萬萬不能把漢奸施琅塑造成民族英雄,更不能把漢族的民族英雄鄭經塑造成分裂分子,可以去看看鄭經寫的詩,他是不是分裂分子一目了然。這樣顛倒正邪的歷史觀極為有害!只能為將來培養更多漢奸,為他們投敵賣國打下思想基礎。不然某天日本或者俄羅斯入侵中國,我們是恭迎王師、歡迎第三個異族正統、高唱57個民族大融合,還是像抗日戰爭一樣舍家捐命,再次保衛炎黃血脈秦皇漢武之中國?


電腦亂七八糟東西裝太多,已經無法優化只能重裝系統了


不管你是簡答題還是論述題,開篇立論:氣數已盡

1. 氣候變化。遇上小冰河期,全國鬧饑荒,各地民變;
2. 國庫缺錢。不是沒錢,是東南賦稅收不上來;
3. 東北邊患。滿洲人打秋風,明軍在農民軍和清軍之間疲於奔命;
4. 言官!言官!言官!崇禎扳倒了閹黨,無人可制衡言官,內鬥日甚一日;
5. 這個題目太大了,編不下去了,你看專業文獻吧


推薦閱讀:

靖康之恥和土木堡之變哪個更恥辱?
如果明朝沒有覆滅,中國會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嗎?近代中國會衰落嗎?
明代御膳房具體在什麼位置?它跟光祿寺是什麼關係?
太平天國領袖們的長相?
大家如何看待「海瑞」這樣的人物形象?

TAG:歷史 | 歷史小說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