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十月圍城》背後想討論什麼問題?


剛看完,在國產片里,很好。

它的內核是一個武俠片。武俠電影拍出來常常不痛不癢,說到武俠,無非是一些定式,劇情隨便糊弄一下,出來就是一個古裝的動作片。

搞到最後,很多人都忘了,真的武俠是江湖,以及,江湖的人。

江湖中,市井小民,行卒走販。
炸丑豆腐的高大和尚,拉車的忠誠小夥計,為情所困淪落街頭的武林高手,戲班的倔強小女兒,富商的有理想少爺,因為女兒幡然醒悟的賭徒。
形形色色,都是小人物。

電影里的人要求的並不多,你給他們一個故事,哪怕一個小故事,一個故事讓他們成為自己,這個人活了,電影也隨之就活了。

因為一個大義的東西,一群小人物捨身忘死。而就在所有犧牲之前,和尚說打完這一架就能回少林寺了,戲班女兒要帶著老爹的骨灰回鄉,小少爺就要去念耶魯,最開心的是拉車夥計,就在前幾天,老爺給他為心儀的姑娘提了親。

一群心裡懷著明天的年輕人,見不到明天,讓人扼腕的悲劇,不是么?

這種因為守護,因為追求,而踏上逃亡冒險之途的故事,往史詩里拍,可能是《指環王》,《霍比特人》啊。可往低賤處看,可能就是賭徒,苦力,戲班,流浪漢。幾條香港的街道,一個一個衝上去頂住,再紛紛死在街頭,死在馬蹄揚起的灰塵里。我看來,這就是武俠。

故事是個好故事,跌宕起伏,蕩氣迴腸。
元素也足夠多,足夠中國。人物都是成型的人物。已經很不錯了,不是嗎?


當年看這部電影是在高二,看完後真是無比震撼和感動。

尤其是當少爺說「我閉上眼,是中國的明天」時,我一點都不覺得可笑,我為這種信仰的熱誠和堅強而深深敬佩。不管我們現在的時代變成什麼樣,至少在當年,那些和我們一樣年輕的人是真誠地相信,這個國家會因為他們的犧牲和付出變得更好。

這部電影想討論什麼?似乎有太多主題。但我覺得有一條很關鍵,即承諾的等重性。

這部電影如果用高中歷史語言分析,應該是這個樣子的:辛亥革命是由資產階級發動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突出表現在脫離群眾,不敢放手發動群眾,導致群眾對革命的意義和性質均不了解。

那些保護國父的販夫走卒們,毫無疑問是完全不了解三民主義的,更不用說什麼自由平等之類的現代思想,一個革命者連他的手下都對他宣揚的思想都一無所知,這個革命註定是不成功的。

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市井小民又並非毫無理由地去賣命,相反他們各自懷揣著向他人許下的承諾,為了完成它才聚集在一起,不管這承諾是大是小,他們都願意為之赴湯蹈火。

他們身上體現的,恰恰是我們先祖最珍貴的品質:重然諾,輕生死。已諾必成,不愛其軀。

對這些人,我們稱之為義士

所以當我看到他們為之拚死的承諾,和少爺的「中國夢」一同出現時,我絲毫不覺得有突兀,因為這兩者在生命的天平上等重。

雖是販夫走卒,他們都無愧男兒之名。

附當年在豆瓣上看到的一篇影評,說盡我所想,看完後自愧不如,現貼出與大家分享:


《唯有進步值得信仰》

現在是2009年,華麗麗的建國六十年,熒屏與熒幕上都充滿了DANG單方面的回憶與歌頌,按照我老爹的總結就是:全面展示我們如何弄倒國民黨。

今年秋天,我陪朋友一起看赫赫有名的獻禮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她從小到大是個好孩子,學習好,思想好,行為積極上進,黨員,國家機關從業人員,不看毒草,不聽靡靡之音,更不會有絲毫反動思想。

我們一起看到影片中的瞿恩就義,孫淳叔叔一邊喊著口號一邊倒下。我朋友鬨笑起來嗤之以鼻:真假,太假了,你說是不是?!我說不是的,雖然你不相信,但是當時這位瞿恩的原型叫做瞿秋白,他的確是唱著國際歌,喊著共產主義萬歲死掉的。DANG今天很操蛋,並不代表所有信仰這種主義的人都很操蛋。

從什麼時候開始,連好孩子們也開始什麼都不相信。

不相信有人會為了主義而慷慨赴死;

不相信有人會大公無私捨身取義;

不相信有人立志為生民請命為萬世開太平。

執政者將自身的理想與主義抬得越高,我們所感受到現實的就越荒謬,實用主義君臨時代,娛樂精神空前風行。

文革時,家鄉有青年在街頭打鬧嬉戲,高喊著:你們敢打革命爺,你們敢打革命姐。至此,「革命」再也不是一個神聖的詞語,它完全淪為一個笑話。

我們還沒開始建構,就已經開心地擁抱解構,我們還沒開始做夢,就已經嘲笑理想,我們還沒學會相信,就開始提防欺騙。最終我們打倒了神聖,最終我們熱情地擁抱庸俗,最終未能建築起自身核心價值的社會,不可避免地以大量物質享受來彌補空虛與維持穩定,我們被忽悠太久,產生最大惡果不是我們笨了,而是我們奸詐了,我們誰也不相信包括自己。

一直以來,我不喜歡革命,我恐懼它巨大的破壞力,我厭惡它的血腥後果,我討厭它可以隨時成為攻擊異己的工具,我更憎惡它隨時變化的面孔,吞噬自身兒女時比吞噬敵人更加兇狠。

一直以來,我不喜歡主義,尤其那些認為自身的道路才是人類終結目的的主義,當他們被壓迫的時候他們表演得如此純潔理想,當他們成為主流,他們所表現出的排外性與空前專制往往比前任統治者更甚。

所以,我看《十月圍城》不僅僅是抱著八卦的心態,更是因為被它片花中孫中山的一段獨白給觸到。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應該說這是我見過的關於革命最好的解讀,它讓我在某種程度上,終於和「革命」這個詞握手言和。

我可以厭惡革命,可以反對主義,但是對於革命者,對於為主義而赴死的人,甚至被主義吞噬的人們,我心懷尊重。

我今日之所感所知所思所享,無不來自於百年來這些努力去實現臆想中「中國明天」的人們。他們或偉大或淺薄或愚蠢或無私或卑劣或聰明或成功或失敗或一代領袖或千古罪人,我可以評判他們,同時心懷某種敬畏與感激。

我們已經無法體會到當初那些熱情,因為我們失去了那個感知熱情的時代環境。革命、民主、自由、主義、共和、共產、大同……都是曾經被用以呼喚理性、現代性、個性、人性與新的時代,同時也這些詞也被用以喚起多數人的暴力,用以鞏固權力,用以踐踏權利與扭曲人性、創造同質化。 就在不遠的年代裡,人們感知國家的衰敗與無望,人們有著各自臆想的正義與理想,人們為了捍衛思想而廝殺,當思想成為組織,人們捲入其中,最終組織的榮衰代替了思想的成敗,最終組織的目的代替了過程的正義,組織代替了理想,成為正義本身。

《十月圍城》中,革命者臆想著只要保衛組織,保衛領袖就等於保衛正義,於是可以欺詐義士作為誘餌引開殺手,清廷官員臆想著只要保衛朝廷統治與社會的安穩就等於保衛正義,於是可以大開殺戒血流成河。

相同的是,他們都認為自身是正義。影片的主角並不是這「正義」的雙方,而是那些為了這場理想之爭、明天之爭而付出生命的小人物,他們倒在政黨、革命家、政治家、軍閥、黨魁、知識分子、大商人們叱吒風雲的舞台下,他們是渺小的配角,他們所求的無非是俗世幸福,而時代給了他們一個小時,去成就歷史。

我總是想起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關於馬賽曲的故事,馬賽曲的作者一生除了寫出這首歌之外乏善可陳。彷彿時代在兩個小時的時間中選擇了那個普通的人物,借他的手寫出來這偉大的旋律。

或許,在中國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偉大的組織;或許,在中國社會的方向抉擇中,我們總是抽到下下籤;或許,我們任何一個機會都導向失敗;或許。我們總是一遍遍重複著歷史的錯誤與悲劇;或許,我們至今還不知自己來自何方,去向何處。

在衰敗、痛苦與危機重重的年代裡,青年們「閉上眼就能看到中國的明天」,這種深刻的幸福與樂觀,在今天的我們從未體會過。 去年回家時在飛機上讀顧准,在生命的倒數第二年,他在信件中和自己的弟弟探討「終極目的」這一命題—— 「從來都沒有什麼終極目的,有的,只是社會的進步。」

從來都沒有任何一個人,一個組織,一種主義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一個組織,一種主義值得你去放棄自身的判斷力。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一個組織,一種主義能夠替代進步本身。

所以,值得信仰的是進步本身,而不是任何標榜「進步」的組織。 今天的主流,無非也是昨日的異端,今天的異端,也許就是明日的主流。 歸根結底,時代一定會以自己的方式向前進步,任何人「萬萬歲」的說夢,任何組織「代表人民」的意淫,任何主義「永遠先進」的自欺欺人,最終都會落敗於時代的力量,這或許是我們僅存的樂觀與希望所在。

前段時間,我還很得瑟地數落過香港影業,演員凋敝,市場縮水,一線花旦均被大陸包攬,香港導演只能來大陸找投資、找演員、找市場。 現在看來,對比剛剛上映的《三槍》,我覺得張藝謀可以找塊豆腐撞撞。相比較大陸導演在「大片」中每況愈下的表現,儘管資金缺、市場缺、演員缺,香港電影依舊完勝。內地的投資,內地的演員,卻進一步成就了香港這座城市,香港電影人不可撼動的文化地標位置。

我雖然有點難過,但是不得不服,也不得不承認—— 我一直希望中國影壇出現《十月圍城》這樣的片子。 它觸及了我一直很感興趣的時代與人物,同時它很好看。

在中國這麼漫長的歷史歲月里,我們值得驕傲的不僅僅是那些老祖宗的家底,更是自晚清以來為中國明天而不斷奮鬥的人們,儘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臆想的正義與未來,儘管並非每個人都被時代所青睞,但是他們卻代表著進步的可能性。

小時候不喜歡讀近代史,憋屈而令人心煩,古代史多好,我們多牛x,我們是世界第一。 現在能慢慢體會到,讀懂它,才會真正理解今日之中國從何而來,才能有資格去思索今日之中國向何而去。

可惜,對於那段歷史,我們缺乏空間去探求,媒體議題缺失,社會平台狹小,它沉入戲說、樣板戲、娛樂的海洋深處。 找不到一個社會的普世價值不可怕,可怕連尋找價值的人都沒有,可怕的是我們連探討它的空間都沒有,更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探討它的興趣。 革命成功了,民主不一定會來。 一個黨成功了,民主不一定會來。 一個主義成功了,民主不一定會來。 千千萬萬人死去,民主不一定會來。 甚至我們知道,民主只是個孩子,它能被不同主義,不同黨派抱來抱去,被打扮成不同摸樣。 但是如果我們失去了對民主的興趣,我們失去了對進步的相信,我們無法正視在追尋民主與進步中的鮮血、失誤、愚蠢、卑劣與其他種種最壞的事情,我們永遠不值得去享受它的光明與幸福。

瑪麗蓮夢露說的好,如果你無法忍受我最壞的一面,你也無法得到我最好的一面。

古往今來,所有讓人奉獻才華、勇氣、激情乃至生命的美好事物皆如此。

在看完《人間正道是滄桑》之後,我去查了查瞿秋白的故事,在他生命的最後關頭,他寫了最後的文章《多餘的話》,他說如果他還有生存的機會,他寧願做一個普通的學者與知識分子。那一瞬間,相對於我DANG那些最終走上歷史前台的男一號們,這位最終死在歷史中的男配角顯得更為親近。他不再是曾經的黨魁,他也無非是時代選中的一個普通人。

所以,容我最後再推薦一次《十月圍城》,一部關於時代中普通人抉擇的影片—— 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片子。 這部片子節奏緊湊且台詞功力非常出色。 這部片子終於實現了「一個好看的故事」和「一個深刻的故事」的融合。

這部片子中不少演員貢獻了迄今為止最優秀的表演,尤其是王學圻與甄子丹。

這部片子以歷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運最終書寫了一個宏偉的命題。

這部片子內涵極其豐富,導致於我在觀影途中,腦海中不斷浮現各式各樣的人物與姓名。

這部片子沒有單方面歌頌革命,也不是簡單的正邪之戰或者好壞之爭。 這部片子沒有我寫的這麼沉重,相反它很商業,它非常好看。……

這是我在豆瓣的第一篇影評,也是我打出的第一個評級。 並非我看的其他影片不足以打動我,而是從這部影片開始,我看到了華語電影的某種可能性,我看到了「民主、革命、主義、未來……」這些辭彙重新以嚴肅姿態回歸主流議題的可能性,即使有人是為了去看偶像,有人是為了去看笑話,有人是為了去看武打,只要有人去看,我還是看到了思考的可能性,看到在這個娛樂時代中,我們願意再次擁抱沉重的可能性。 鑒於以上珍貴的可能性,我給它五顆星。 值得迷信的不是陳可辛,也不是香港電影,而是終究會到來的進步,更是精神不滅的薪盡火傳。


背後想討論什麼問題?我想背後想討論的是類型片能否嫁接到中國的問題吧。
十月圍城是一種典型的類型片,就是召集一幫身懷絕技的人去完成一個任務。這種片子從《七武士》到《盜夢空間》,可謂源遠流長。而在中國傳統背景下能否成立呢?所以就拍了一部十月圍城。
這個實驗還是蠻成功的。


《十月圍城》無論是搭景,還是服裝,都極富時代厚重感,精緻的很。電影片長約兩個小時,近似於三幕式的結構,交代情節——鋪展情節——推向高潮。在這樣簡明的節奏里,導演又加了一個類《新龍門客棧》的結構,把所有的小人物都匯聚到一個點,集群式逐一引爆。歷史是厚重的,是有根的,單憑結構不足以取勝。劇中文、武戲之間的張弛有度,銜接性非常強,賦予電影濃重的人文氣息和歷史質感,而服裝和搭景,都加強了觀眾的代入感。又,這是一場群戲,我們幾乎看不出誰才是真正的主角,可能唯一的主角就是一個群體——「小人物」,眾多人物錯綜複雜,但導演把每個人物的性格都盡量的打磨飽滿,交代的清清楚楚,這樣的群戲才不至於莫名其妙,有性格才有矛盾。

主創方花了如此大的心力,把兩個小時的電影塞得滿滿的,沒有絲毫拖沓的感覺,既保證了情節的跌宕,又保證了思想的力度,如此電影,媒體稱陳德森為此片籌辦十年之久,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一代宗師》,也將近十年之久,最後醞釀出來的架子,拋去電影主體思想,和《十月圍城》又有多少區別。這樣的電影出來,那些說中國人拍不出好電影的人,不覺得臉很疼嗎?不要被賺快錢的心給蒙蔽了,耐心沉澱一下,拍一部好電影真不是什麼難事。

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合拍片,我之所以強調合拍片,是因為這樣的一部電影,換做任何一個大陸導演去玩,都非常有可能表現出比我頭像還紅的主旋律。香港的西化到回歸祖國,是與母體文化的交融,這種局面下,導演透過歷史去看待香港、大陸,他發現有那麼一小撮人,上至達官富商,下至販夫走卒,都曾為了一個願景而慷慨赴死。但這一小撮人最後無名無姓,被歷史所遺忘、埋汰。我們只知道有這樣的一段過往,卻不知道這段過往裡面蘊含了多少無名殘骸,甚至也許我們連這段過往都不知道。有一天,他們被翻出來祭奠,沒有諂媚的討好官方,亦無過分的誇大,也沒有歌功頌德的宣揚,而是披著歷史的外衣,借用電影的敘事手法,像一個暮年老兵一樣,緩緩道來,說到激動時難免手舞足蹈,眼神裡布滿當時的血氣。這樣的一群人在任何一個時代,任意一個國家都存在。

此戲唯一不足之點在天帝梁家輝,他說當時接戲的時候定的是胡軍的角,飾演清廷蓋世太保大反派,結果最後.....哎......我只能說:真TMD操蛋,我是真的非常期待梁天帝的蓋世太保啊,太遺憾了。(私見私見)


所以你到度在問什麼?


2009年,有一部串燒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零片酬)的大片,叫《建國大業》。同一年,還有一部動作歷史大片,很多人都已經淡忘了——《十月圍城》。
《建國大業》,我當時看的感受是:哇!大腕!哇!又一個大腕!至於劇情,好像只是把歷史書上的東西,變成影像了。《十月圍城》我一直沒看,沒看的理由是:裡面有李宇春、謝霆鋒。不是討厭他們,而是直覺認為他們肯定演不好。

直到今天,我才把《十月圍城》看完。我想向李宇春、謝霆鋒鞠一躬:對不起,我錯怪你們了!冤枉你們了!毫不誇張地說,作為華語電影,《十月圍城》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從演員角度,我對李宇春、謝霆鋒幾乎是路轉粉,完全顛覆了我的印象。而且,憑藉這部電影,謝霆鋒拿到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失敬!失敬!

在看宏觀題材的電影時,我們通常會有一種感覺:裡面的歷史名人太假。人物形象像紙片一樣單薄,缺乏張力。如果這位歷史名人是由某個大腕飾演,人物會更加黯淡無光。因為,本來人物就沒什麼特質,明星光環卻一直在刷存在感。這種戲的問題出在哪?

大神級編劇劉和平(代表作《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無戰事》)曾說過:國事往家裡寫、家事往國家寫。
《雍正王朝》里有個情節,老十三和老十四打架,劉和平先是寫了一千多字的台詞,給別人看,都說寫得特別棒。但第二天起來,他全刪掉了。為什麼?最後是怎麼處理的?我們在電視劇里找到了答案:病倒在床上康熙大帝坐起來,只對皇后說了一句話:「你這兩個兒子.....咳!」
關係到王位傳承、江山社稷的大事,最後卻落在了父親對孩他媽的一聲無奈的感嘆上。一下子拉近了觀眾與劇中人物的距離,而且意味深長,越品越有味道。這就叫:國事往家裡寫。

而《十月圍城》也有一個宏大的背景——孫中山來香港,一方要暗殺,一方來保護。編劇並沒有把戲放在孫中山如何來、如何躲上。而是落在了一個個小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鮮活、豐滿的個體。不僅有個人對國家民族的赤誠之心,還有父子情深、師徒恩怨,痴情男女的不了情。歷史是凝重的,這群小人物卻是有溫度的。
《十月圍城》裡面有很多動作戲,但令人驚奇的是:別的動作戲,讓人看地痛快;《十月圍城》卻讓人看地心痛!

《十月圍城》更體現藝術水準的地方在於,它還原了人物的深層動機、釋放了人物的真性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話有道理,但捫心自問:它是一句空話、假話。我們嘴上承認,心裡未必承認。這沒什麼丟臉的,正相反,這才是最純凈的人性體現。
作家阿城說過:匹夫有什麼責?責在權力者手上。只有你有權力,弄興了弄亡了,當然是你的責任,要大家來負責?這就像賣國,我就賣不了國,國家不是我的,我怎麼賣?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我們的責任是吃飽飯、是讓全家吃飽飯、是為心愛的人付出。當然,一定也有人,把天下興亡作為自己的責任。條件不同,因緣不同。
《十月圍城》是一部群像戲,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使命。人人都想去救孫中?作為平民老百姓,孫中山跟我有毛關係。但17歲的李重光想救,作為熱血愛國青年,他早已堅定了為革命流血的決心,所以,保護孫中山是他的責任。

李重光家的車夫阿四(謝霆鋒飾)大字不識一筐,心裡卻時刻裝著少爺的安危。當阿四與少爺一起去冒死掩護孫文時,阿四的戀人問他:你知道要保護的人是誰嗎?阿四憨厚地笑了笑說:不知道!
身為車夫,他不識孫文,更理解不了國破人亡的緊迫感,他只知道要保護少爺。這種動機,反而更加令人動容。

最後再提一句:《十月圍城》劇本前後寫了14年。事實證明:經典是用時間磨出來的,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些連劇本都沒有就開工的高人們,不管你們請了多紅的明星,過不了幾年,再沒有人記得你們,以及你們的作品。

而那些用心寫戲、用心拍片的人,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滾滾流。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喜劇雜貨鋪】 微信號:hahadu666


最近在看世界盃,好不容易熬到半決賽結束,身體卻快垮了,每一根筋都像被醋泡過,每天醒來渾身肌肉酸痛,一俯身能擠出檸檬汁來…

╮(╯▽╰)╭

好累,感覺不會再愛了。

閑暇的時候,我狂擼了一些之前沒看過的電影,都是豆瓣8分上下的。唯一看了一部國產的就是這個,《十月圍城》。

喏,分數還不錯呢。

影片中的孫文孫先生身嬌肉貴,走到哪裡都儼然一副「唐僧來啦!眾小妖快磨刀架鍋生火啊!」的架勢。恰如其分的氛圍營造,再配合上橫跨體娛兩屆的明星以各種姿勢掙扎倒地翻白眼的痛苦表情,看得我這個命比紙薄的小男森心裡不停為他捏著一把汗。

「孫文怎麼還不死吶?」

「他死了別人就不會再死了啊!」

等等,好像哪裡出了問題…

……

我們拍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因為眾所周知的一些原因,諸如審查啦、傳統啦、思維啦、眼界啦等等,價值觀往往會走偏。只不過有的偏的大一點,如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俠》,有的偏的小一點,如這部《十月圍城》。

偏的原因往往很簡單,就是不夠正視歷史。就這部影片而言,事後我在網上簡單一搜,就找到了這麼一段:

看完影片後,很多影迷都稱不知道有這段歷史。而事實上,影片的故事情節是虛構的。歷史上有1905年10月孫中山到香港的記錄,但沒有提到過孫中山在香港遇刺,而且當時香港是英國管制,膽小的清廷也不敢在香港輕舉妄動。孫中山在反清的鬥爭中,確實多次受到清廷的追殺。而在此過程中,孫中山身邊也有很多保鏢,也確實有很多富商支持他,只不過所有的人物、事件都濃縮在了電影里香港的這一天。

「濃縮」有什麼問題呢?就是「用力過猛」。
歷史的進程,可不是一天。看過影片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孫文的「保衛孫文小分隊」沿著大街小巷弄堂衚衕東躲西藏玩命狂奔,而他卻藏在分隊正中央的黃包車裡,自始至終,連個特寫的鏡頭都沒給,也不知道他在裡面苟且什麼,那麼蛋定。

喂!

人家暴走了啊!你那麼蛋定。
人家幾乎在屠城啊!你那麼蛋定。
人家把主演都要殺光了啊!你那麼蛋定。
人家最後連自己都搭進去了啊!你還是那麼蛋定。

喂!

你多多少少會有點不自在,覺得這孫文也忒沒人情味兒了。還好真實的歷史不是這樣子的,我覺得這簡直是在侮辱國父在國民心目中的形象啊。這橋段其實是預先設計好的,對不對?你們其實跟某黨串聯好了,不約而同毀孫文,對不對?

觀眾的情緒會因為「濃縮」而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被激發至最大化,但影片中的人物卻並不會,這就是問題。

諸如此類的影片,我們得知道一個共性,就是,我們在美化歷史,其實是在醜化歷史人物。

抗日拍得那麼神,若那些真正的抗日英雄泉下有知,會有怎樣的情緒?是憤懣還是悲愴?

影片中,隨著孫文的臨時到港,短短几十分鐘之內,以李玉堂為首的朋友圈瞬間被秒了。孫文你特么來幹嘛?你這麼調皮你母親造嗎?你是我的冤家派來整我的吧?

一個小小的朋友圈,在一瞬間死了這麼多人,就剩王學圻老哥一個,試問以後還誰來給你轉發,還誰來給你點贊?

有人說這是為了民族大義。是舍小家為大家。

大義沒錯,但不能這麼拍。會誤導觀眾,讓這群人的死變成一種推動力,一種理所應當的代價。而問題恰恰是,分量不夠,讓我替犧牲的人感到不值。歷史的大潮絕不是由一個人推動的,而是歷史本身,我們可以簡單地想一下,如果沒有孫的話,會不會有新中國呢?如果沒有毛的話,會不會有新中國呢?如果沒有蔣的話,會不會有新中國呢?

過分地彰顯孫文地位,豈不是在笑我泱泱中華無人?

過分地誇大歷史進程中一個人甚至幾個人的作用,都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在那個年代的中國,至少有一撮人,能坐到領軍人物的位置上,只是因為各種各樣陰差陽錯的原因,歷史選擇了孫文。但你得相信,如果沒了孫文,歷史也會選擇別人。歷史只不過需要一個代言人罷了。一個孫文倒下去,一百個小明站起來。

影片演到中段,清廷武將閻孝國奉天子命行事,陳少白怒向他: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

憑什麼他生下來就是天子,而我生下來就是賤民呢?

這句鏗鏘有力的台詞在影片的結尾處出現了最根本的邏輯混亂,因為兩個人心目中的天子不一樣嘛!閻孝國的天子是皇上,陳少白的天子是孫文。否則孫文何德何能,一個人值上了那麼多人的性命?說好的人人生而平等呢?

很多的問題,最後都能淪為到國民性上面。中國的電影為什麼就是拍不好呢?連這些道理都想不明白怎麼會拍好呢?

電影里一個個面孔鮮活的小人物,肝腦塗地、熱血四濺,最後換來的只是孫文眼中兩圈隱忍著的眼淚,連掉都沒掉下來。

差評。兩星,一星給王學圻,一星給梁家輝。

啊,跑題了。

影片背後想討論什麼樣的問題呢?

把歷史渲染得那麼凝重,無非也只是想告訴你一句,現在的生活得來不易,各自安息吧,都消停點,千萬不要亂想別的。


今天重看十月圍城,發現一點之前沒有看出來的東西,電影裡面死去的所有人,都是相對應的:甄子丹是為女兒的安逸生活而死,李宇春是為完成父親的遺志為父報仇而死;謝霆鋒是死在與心愛的人成婚的前夕死有不甘,黎明是心愛之人已死生無可戀;重光為革命死,閻孝國為清王朝死;李老闆活著和死了沒什麼兩樣,他是個生意人投機革命,而與他相對的是巴特爾演的大和尚,是個出家人。為忠為孝為情為慈,只有李重光和閻孝國的死是純粹的,是主動選擇的,是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死的,可其實到影片的結尾他們倆是可以不用死的。這部電影是獻禮建國六十周年,其實是獻禮誰,我們心裡都知道。


辛亥革命的本質就是老爺們拿屌絲的命換他們的政治籌碼,只要革命成功,黑社會可以洗白,鴉片販子可以洗白,種種人都可以藉此洗白,唯一丟掉性命生活狀態還半點改變不了的就是那群賣命的屌絲。

BTW:這裡面我成了胡軍的粉,之前對他沒半點好感……

補一丟丟資料:(汪精衛替蔣公擋子彈後)他說,慶親王就跟我講啊,說,你們這革命呀,是有原因的,看我們清朝太壞了,假如你們成功哇,我看你也不能強過我們清朝。他說的這句話應驗了,我們今天成功了,還真不如人家清朝,弄得這麼糟糕!——張學良口述歷史P93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7


看這部片子,總讓人有種,為了革命可以犧牲一切的極度反感。
那麼多的生命,為了一個人過來開會,就這樣前赴後繼地犧牲。真的有意義?
革命的目的和手段是不是矛盾太大?
孫文的那一句:為了文明的幸福,必經文明的痛苦。
聽著慷慨大義,不覺得細思恐極嗎?
文明的痛苦是誰經歷了?憑什麼讓他們經歷?是誰在別人的犧牲屍體之上,最終享受了文明的幸福?
摺疊我吧……


此片花拳繡腿不少,不過都是包裝。真正精彩的地方,是裡頭胡軍對梁家輝說的那段話,很符合本朝不少官員的心態。


電影的節奏很緊湊,情節有張力,吸引人一直看下去。但是看完了就感覺很玄幻。電影中那個老爺為了保護孫文,給了其中每個小人物一個美麗的承諾,然後這些小人物為了老爺給的「美好的明天」奮不顧身,最後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他們不知道什麼「民族大義」,只是各自懷揣簡單的夢想。老爺自始至終沒有告訴過他們的代價是失去性命,他們的明天永遠不會到來。我總覺得老爺是為了自己民族大義的夢想欺騙了這些小人物並且犧牲了他們頗有些自私,不然他為什麼無法接受自己的獨子也成為其中一個犧牲品呢。如果那些人知道這個嚴酷的後果,他們還會答應嗎?


十月圍城這部電影表面是武俠片,但內里的意識形態依然是西方殖民主義的讚美詩。
真實的清末歷史中,搞暗殺行動的恰恰是同盟會,而不是清廷。那麼這種政治暗殺的後果如何呢?於公,令普通百姓視革命為恐怖主義,於私,視革命者為人倫盡喪的瘋子,對革命事業有百害而無一利。同盟會以及後來的國民黨一直不明白政治與暗殺的區別,象永遠沒長大的中二少年一樣,從孫中山到蔣介石到今天的馬英九,吳敦義,歷史開了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一個大玩笑。
切回本題,看過這部電影后的第一感想是什麼,無一例外,清廷搞暗殺真卑鄙,而為革命獻身的烈士真偉大,潛移默化中,對大陸政權開始充滿敵視,對中國革命也充滿各種誤解。
作為香港這個殖民地培養出來的陳可辛等製作群體,之所以在電影中顛倒黑白,誰要說沒有意識形態考量,今天的港獨不會憑空誕生吧?起碼也出了一分力吧?


我來給你的答案補充個問題:
相比陳可辛的其他電影,十月圍城好在哪裡?


我記得豆瓣上說過,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讓領導先走!!!


電影拍的怎麼樣我就不說了,這麼多人打生打死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一個問題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你丫知道有人要做了你還一定要去香港開會,這算什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情死的不是你自個兒?…………最關鍵的,你丫不能換個地方開會?悄悄的?真真這麼難嗎?人土共還知道改地去南湖呢,你丫就這麼個色?


爲什麽大家看到的都是貶義的紅色主旋律的東西,但我感覺到的是一種真實打動人的精神呢~~唉~~反正支持!


我覺得十月圍城的妙處恰恰在於這些小人物不惜性命的努力並不一定出於對於國家民族的大義 有些人懂得 有些人也許根本不懂這些大義 他們只是為了某種個人的恩、義、回報而願意作出犧牲


愚見,十月圍城根本不是跟你講革命的。
一個愛兒子的父親
一個為了中國的明天付出生命熱血青年
一個完成父親遺志的普通姑娘
一個忠心質樸勇敢的車夫
一個愚忠的軍人
不過是亂世中的你和我


在孫文看著香港離開的那雙深邃的眼睛裡,我想起兩個人。

首先是李夫人。劇最開始打動我的地方是李太太找沈重陽的那天晚上。我記得李太太出場在一面銅鏡里,站在李老闆的身後,帶著掩飾不住的貴夫人的氣質,好像努力地表現得溫柔體貼一樣,替李老闆整理著衣服。和這段異曲同工的是李老闆和一眾老婆吃飯的時候,唯一的兒子李重光沒來,李夫人急忙說已經叫過了,在書房,然後說已經派人送飯去了一樣。至此我心裡預感李夫人八九不離十是一個不折不扣綠茶婊(而且花容月貌,好像也比一眾其他老婆和李老闆都年輕許多)。之後在街上遇見甄子丹演的沈重陽一點都不留情上前警告李重陽彼此已經沒有任何關係,請不要再打擾她現在的家庭和生活。

可是她去找沈重陽的那天晚上沈重陽為什麼回心轉意了,答應幫李太太保護帶走自己女人的李老闆,那個所謂的姘頭?是沈重陽義薄雲天笑看榮辱得失嗎?至少我看不全是。

那時沈重陽是能讓人把錢砸在臉上跪著撿,求生活,求賭博的狀態。至少是談不上英雄好漢的。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逆轉呢?

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八年,沈重陽賭了八年。當她懷孕的時候,不能看著女兒在這樣的家長大,離開沈重陽。八年,那是從五年級到上大學,從初一到大學畢業的時間。如果這些年一直是因為貧窮、因為沈重陽賭博沒有要孩子,李夫人跟了他八年的話,八年後懷上孩子的時候,我覺得這樣的離開不能說李夫人錯。李夫人不付妻子之責背叛嗎?沈重陽也未付丈夫、父親之責。這時我回想起來李夫人前面三個情境中「惺惺作態」的樣子。這也解釋了李太太這麼「綠茶婊」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她必須珍惜這個機會,她已經真的在沈重陽賭得家破人亡的那八年里怕了。為了讓女兒健康成長,讓現在的生活繼續,她只有抓住李玉堂。她求沈重陽的事,也是這個。李夫人,也許也是個苦命的「綠茶婊」,為女兒的未來的「心機婊」。李夫人在對沈重陽發問的時候說,她不慕榮華,也許生活就是這麼的出人意料而符合情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都有自己難念的一本經。

另一個人是拉車的阿四。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抱住閆孝國不放手。事已不可為,沒有人能力挽狂瀾。閆孝國的腳步不是這幾個嘍嘍攔得住的,而閆孝國兩記重拳之後已經沒有下殺手,也表明過他不想多殺人了。阿四竟然又跳起來抱死了閆孝國的腿。以閆孝國的武功給了他兩腳卻沒把他打死,又想把他拖著走了幾步,還喊讓他放手,他不放。如果說拿鐵扇的劉公子已經對這個世界沒什麼留戀求一個解脫的話,今天是阿四和雪純的婚期啊。活著就是幸福。

但我想阿四抱死了閆孝國現實中還是有可能的,因為底層人民有時真的很善良,很淳樸。就好像為了大人物的理想,為了一點點的接濟之恩,甚至是高高在上的那些人的一點尊敬,他們會用自己的命湧泉相報。如果你想想你在一些辦事窗口被裡面穿西裝,梳著好看頭髮的人不耐煩地踢皮球,沒好氣地把單子、卡甩給你;再想想在各大旅遊景點找不到服務人員,只好找環衛工問個路的時候,他們操著口音卻熱情地指給你大路的方向,你想到了什麼?我記得好幾次在旅遊景點,在陌生的城市,我問的都是環衛工或者路邊小店的人。有一次坐在一個叔叔家的豪車上,在一個高速路口,懶得開導航,問了旁邊站著的一個環衛工。他笑著的時候,說話的時候,我心痛得想流淚,不知道他在高興什麼,他的生活真的讓他高興嗎?

抱緊了閆孝國也許還有很多原因,但不識字的阿四在電影里稱不上主角,我們只要談談這一個原因,就是一花一世界。

有時我們說談一部電影想傳遞的是什麼,想和觀眾交流的是什麼。可是一部電影可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甚至有時像陳可辛導演拍的這部電影一樣,每一個人物,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個故事,一片天地。它貼近真實地講述一個個人物的故事,就讓你很難說這部電影到底想說什麼。不是只有上升到事關國家,事關社會,事關革命的那些總結才能作為電影背後的道理。每個人的生活就是這個人的全部世界,而這些故事都很動人。難道閆孝國、李玉堂,方紅的故事不是電影背後的道理嗎?


推薦閱讀:

明朝的抗倭援朝,之所以能以4萬軍取勝,主要是因為騎兵還是火器?
生活方式已經完全漢化的少數民族怎麼找尋自己的民族認同感?
中國近代和現代的太空探索跟 17、18 世紀的航海時代是否可以比較?
用最簡單的話概述明朝滅亡的原因(最好有不同的視角,有主次)?
靖康之恥和土木堡之變哪個更恥辱?

TAG:電影 | 歷史 | 政治 | 心理學 | 十月圍城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