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和旅行者號的信號要好幾個小時才能傳回地球,會不會信號抵達時,地球已經閃開了接收不到了?

旅行者1號信號傳回的時間快要20個小時了,彼此之間的延遲很明顯了。地球接收到的信號是幾小時前發出的,它們觀測到的地球的位置也是幾小時之前的。相互之間的通信的波束又是很集中的。不會發生信號抵達時,對方已經閃開了信號最強的地方接收不到了?地球公轉的速度也有30km/s……需不需要把信號提前向地球前面的位置發送?它們傳回的信號抵達地球時展開的可以接收的面積有多大


探測器發射的又不是水滴,怎麼會當成狙擊考慮提前量?
既然有數字,可以簡單地算一下,以新視野號為例,40.430AU的距離上,整個地球軌道的張角還不到3°吧。
「The high-gain dish has a Cassegrain reflector layout, composite construction, and a 2.1-meter (7 ft) diameter providing over 42 dBi of gain, has a half-power beam width of about a degree. 」

half-power beam width: 1°
地球吭哧跑一年: &<3°

就算偏了一點,地球上還有DSN的70m大鍋兜底。

這根本就是用潑水彈幕打強磁體不動靶。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首先使用近似公式快速估算天線的波束寬度(天線波束半功率點之間的夾角):
波束寬度BW和天線直徑D、工作頻率f的關係:

BW(deg) approx frac{22}{D(m)f(GHz)}

從NASA等網站(https://voyager.jpl.nasa.gov/mission/spacecraft/instruments/hga/)可以查到旅行者1號的天線參數:
天線直徑3.66m,頻率為X波段的8.4GHz(傳輸高碼率信號)和S波段的2.3GHz(傳輸低碼率信號)。

根據上面的近似公式可以估算出波束寬度分別為0.715 deg 和 2.613 deg。

再根據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141 AU,不難算出波束覆蓋範圍分別為1.76AU和6.43AU,遠遠超出地球在幾十小時內的運動距離。


任何電磁波傳輸過程中都有發散的趨勢,哪怕是方向性極好的激光,比如地球上的激光打到月球上,光斑的直徑將擴大到km級別,可見光和普通電磁波發散就更厲害了。探測器上的使用的是微波段,從那麼遠的地方把信號發射回來(幾十上百個AU),擴散半徑早就超過地球公轉直徑2AU了。


DSN是個大的深空測控網路,在馬德里,堪培拉和加州都有40-50米口徑的大型天線。覆蓋範圍應該夠用了,如圖


我更好奇的是旅行者二號的發射功率只用20W,我們要用70米的大鍋接收。那麼發給旅行者二號的功率要多大,才能保證那3.7米的小鍋,40年前的接收器還能收得到?


凡是有規律的運動都可以被提前計算,從而設置提前量。


首先要說無線電波能量非常小,接受需要一系列的放大後才能解讀,旅行者上的天線對著地球方向,有一定指向性,在某些位置確實收不到信號。


是有這個可能的。

比如正好被月球檔擋住了

不過問題不大,隔段時間再發,多發幾次就是了,反正沒事幹,聯繫通道閑著也是閑著。


推薦閱讀:

太空艦隊作戰和在地球上作戰有什麼不同?
翎客航天的發展前景如何?
核技術應用於航天的方式?
黑人有沒有可能成為太空時代太陽系唯一統治者?
載人航天如果要走向深空,需解決哪些基礎技術問題?

TAG:旅行者號 | 天文學 | 無線通信 | 無線電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