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婊、鍵盤俠、玻璃心、愛狗人士是不是被過化了?

現在很多網站上都喜歡這麼說:一個人做錯了事,必須把他罵瘋,罵過了不能說,你說他也沒那麼大問題就是聖母婊,只要正常觀點不一樣就是鍵盤俠,有人侮辱一個人,但那個人不能反駁,反駁就是玻璃心,有人虐狗,不能說他做的不對,說一句就是愛狗人士


補充圖片


————————————————————————

本來其實覺得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的討論點,因為每個人對於這幾個詞的定義和認知程度是不同的,但是看到之前有個答案我有點忍不了。

對寵物,特別是對狗的認識確實有明確兩個方向的,很多喜愛養狗的人認為狗狗可愛並且能為生活添加樂趣,而不喜歡狗的人大部分認為狗並不是我們所說的那麼安全,但這也只是倡導人們在規範的措施下進行養狗,我不明白為什麼之前有個答主會把問題升高那麼多,甚至給自己強加一個標籤「頭腦清醒的人」並且說直接點,也沒有表明自身的觀點,只是以偏概全,這是我不能理解,也是為什麼想要出來表明我觀點的推動力。


我們這個時代,過度拔高了太多東西。當某一類東西被過度提倡或是過度使用後,人們就會陷入一種奇怪的模式——你只要有一丁點挨到邊,你就是什麼什麼。這也就是題主所說明到的,以至於這些詞都被貼上了「貶義」的標籤,「聖母」不一定是很美好的認為嗎?「愛狗人士」不應該是我們應該提倡的嗎?

但是當這些被過度拔高時,「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欺負新同學」——我就會被認為是「聖母,還加個「婊」字」,來顯示我與你的不同;「我覺得那條狗被人無緣無故地打死了好可憐」——我就是過度拔高人士口中的「愛狗人士」。

而為什麼會有「過度」這一現象呢?

  • 圈子大了,什麼樣的人和觀點都會存在,所以可能平時不會接觸到的思想也會在網路上碰到,而由於你自身圈子是以你為中心的,所以大多在許多事情上思維走向是一致的,而網路下則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觀點和思維,所以會給我們一種感覺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和我們的看法不一樣。
  • 互聯網時代,人都是以群分的,群聚的。不管多小眾的看法和認知在互聯網中都能找到同類。所以很多情況下,當你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的情況下,你的爭論力會被放大並且語言變得直接,因為你始終會覺得有個無形的圈子正在幫助你。

其實很多時候,當你的態度極端時,你就已經是其本身了。想起了一句話「恐同即深櫃」。

那些逢人就稱「鍵盤俠」的人,自己其實也已經成為「鍵盤俠」;

那些見人就覺得別人是玻璃心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玻璃心;

那些見誰不順眼就說對方是「聖母婊」,自己也差不多快了;

那些見養狗的就諷刺所謂的「愛狗人士」的人,在另一領域很可能也被別人諷刺為「XX人士」

當我說完這些的時候,我發現我也過化了這種批判。抱歉。


以上

————————————————

圖片專欄

(這是「聖母」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吧[攤手])


聖母婊、鍵盤俠、玻璃心、愛狗人士沒有被過化。

應當永遠認清愛狗人士的價值觀是錯誤的。


我覺得不是過化,是范化。
有些人確實可惡,比如同情殺人犯的,毆打狗肉餐館老闆的。
但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極端或腦殘,但仍被扣上這幾個帽子。
你說要保護野生動物,別人會說zz,窮人那麼多都沒見你幫幫,你個聖母能不能先關心人類再管動物
你說虐狗行為太變態,別人會嘲諷:你爹被別人虐死了,桑不桑心。
所以,這幾個詞其實本身沒錯,高度概括了某些同情心爆炸的腦迴路清醒脫俗的人,但某些人根本不知道詞語本意,或是知道,但為了撕逼是佔據主動而亂用


愛狗人士的危害需要大家去看清楚!

比如愛狗人士一直鼓吹哈士奇是萌萌的二哈。

愛狗人士一直鼓吹哈士奇不咬人。

愛狗人士一直說狗是人類的朋友。

事實真相:【3歲男童慘遭哈士奇撕咬 滿臉被撕爛 救救孩子】遵義的三歲男孩在家門口玩耍,奶奶在家裡做飯。突然,男孩大喊一聲,一隻滿嘴鮮血的狗跑過,男孩已經被狗咬得滿臉是血,下巴肉也翻了出來。立即送往醫院,醫生縫了200多針,才將男孩的臉縫好。

我們頭腦清醒的人敢於明確提出反對養狗的主張!


你看到的是那些以前直接問候祖宗的噴子。他們不懂到哪裡看到了正義人士抨擊不良現象的說法,覺得很酷,於是就全盤照搬,直接給你扣帽子,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讓你無法反駁。這比騷泥馬看起來高檔些。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中國人口大國啊

中華文化又博大精深,別說一詞有多意,就是一個字都能給你各種解釋

沒有標準答案的作文題,就算是滿分也是屬於考官及部分看官的滿分作文而已


都是站在道德高點去抨擊他人的人而已,被罵的和罵人的都一樣。


推薦閱讀:

是什麼原因令你刪除社交平台上的好友?
為什麼有人討厭公知?
知乎上關於 Facebook 有哪些精彩的問答?
網上聊天別人問「你在幹嘛」時該怎麼回答?
什麼是道德?道德如何定義?

TAG:社交網路 | | 素質 | 聖母網路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