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錄片《讀書致貧》?

「讀書致貧」的提法最近重新被提起是來自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和丹麥廣播公司(DR)邀請各國紀錄片導演合作出品的紀錄片《Why Poverty? 》其中的第八集《Education, Education》因為在日本 NHK 播放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媒體轉發了與此有關的內容:http://book.people.com.cn/n/2013/0306/c69360-20693778.html
視頻在線觀看地址:
騰訊播客-為什麼貧窮 出路


上知乎日報了,下面評論什麼的都有,N多985、211學校的人參加討論,補充下原意,這個答案是針對紀錄片《Why Poverty? 》中第八集《Education, Education》中的社會現象,不是討論大學教育:

這個片子只是展現一個社會現象中的一部分,並不能當成「讀書致窮」的直接依據,但從中可以觀察到一些存在的現象:


1、現在大學教育體系跟社會脫節,讀完大學之後並不滿足社會的用工需要,導致讀完就失業。如果專業設置再合理、再實用一些,二三年的教育足夠培訓出一個合格的技工而保證基本的溫飽,而不是畢業就失業的學生,導致家庭的困境。

2、因為信息的落後和閉塞,導致他們缺少足夠的信息進行合理的選擇和判斷,最終選擇昂貴的價格+低質的學校和專業。然後在上大學的幾年中,同時因為缺少引導,導致努力的方向失敗。

前段時間在一本書看到的觀點,正好可以解釋這個問題:弱勢群體的孩子往往閱讀量不夠,而閱讀量不夠就缺少文化刺激,缺少刺激的導致缺少思考,然後再影響著判斷能力,最終變成惡性循環。而不是簡單的不努力不追求上進,有很多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3、社會在發展,參加競爭的人所需要的綜合能力越來越多,已經不是以前那隻靠單一的文憑國家就給分配工作或找到好工作的時代。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和社會中高層人士的後代,甩出弱勢群體的孩子一大截,上大學的幾年時間內無法拉近這個差距

同時最近10、20年的改革開始導致各種利益集團的形成,留給普通人致富的途徑越來越少,越來越艱難,在這種情況上弱勢群體的孩子還要面臨很殘酷的競爭。

4、優質教育變成一種稀缺資料,國家把最優質的部分向頂端少數地方傾斜,而忽略了最低端的部分,產生了二極分化,最底層的部分無力或很難承擔最基礎教育的成本。

5、自從提出教育產業化這個概念後,各類企業和人員把教育當成獲利的手段之一,開始按買保健品的方式來包裝教育,而弱勢群體沒有能力去判斷和分辨真偽以及教育的質量,這些機構在騙到錢之後用最低的成本進行教育,並用獲得的暴利來打通關節,導致缺少機構來認真加強監督和保證教育質量,同時維權的成本過高,極少有人為這些受騙的學生說話。最終演變成這樣辦教育被鼓勵的現象。


可以擴展閱讀一下這個答案: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紀錄片推薦]為什麼貧窮 Why Poverty 1-8集
以上是 Why Poverty全部8集的下載地址,單看其中一集,不如將全部八集看完。
你會發現,其實,讀書/教育真的是提升自我、改善生活、甚至改變命運的最粗暴有效的方法。

由於我本人便在武漢念大學,也經歷過畢業就業,且「Education, Education / 出路」這集紀錄片中採訪的其中一個招生老師,他所在的學校就在我們學校隔壁,所以看紀錄片的時候特別感同身受。
做個簡單的劇情介紹吧,這集採訪了三個人物:
1.武漢弘博教育招生老師
這個無良的學院,這個靠用「虛報的100%就業率」「從百度上下載的虛假學校圖片」「謊稱學校師資優良」將無知的農村考生忽悠進學校便不再管的無良教育機構。就在我們學校旁邊。以「武漢工商學院」自居,前一陣子不肯歸還我校土地,鬧得沸沸揚揚
【媒體報道】武漢工商學院因土地糾紛遭200噸渣土堵門
【知乎提問】如何看待原武漢工商學院門口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放置渣土? - 法律
正是因為有這種無良的坑害學生的民辦院校在,阻礙了廣大學習成績低下的考生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2.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應屆生
國內大多數本科生,不僅是記錄片中這位三本院校學生,就連我們211院校中部分大學生亦是如此的現狀:
大一入學,懵懂無知;
大二漸熟,玩得飛起;
步入大三,渾渾噩噩;
終於大四,呵呵呵呵。
保研不可能,考研考不上;國考一樣考不上,出國家裡沒有錢;
成績中游又怎樣,工作技能全不會,簡歷半頁紙寫不滿,面試緊張直發顫;
月薪2k職位你看不上,月薪4k職位大把人爭,月薪8k職位,哦對不起簡歷都不給你過。
拜託拜託,少看兩部劇少打兩盤擼多看兩本書,不要那麼眼高手低,再努力一點再努力,你一定可以畢業後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3.農村高考生
母親殘疾,家徒四壁,高考失利,高考並不能改變她的命運,最後老母親滿懷期待不舍地送女兒上火車時唱的那首自編歌,讓人不禁落淚。

一歲半,犯了煞星,豬兒咬人就真殘忍,十個指頭就留下一根。
看到別人把學門進,我看了心中是羨慕得很,也背上書包上學們。
媽媽聽了眼淚直滾,說我怎麼什麼都不懂,怎麼連個事情也看不清。
你連一隻鉛筆都拿不穩,如何可以去讀書文。

寒門難出貴子,靠讀書從山溝溝走出去的,少之又少。
但至少,這個上了武漢某所三本院校的女兒,畢業後還可以在武漢找一份最少2k的工作,或者再考研究生,不會再像她的媽媽一樣靠搬磚為生。讀書,並沒有致貧。

大家說的所謂不公平,所謂努力並未得到相應回報,其實就像紀錄片中第3集「Park Avenue: Money, Pow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有錢有庇護:金錢、權力和美國夢」 所講的那樣

美國夢說的是,「每個人都有同等的機會,你只需要決定要不要玩這個遊戲。」
但事實上,有許多群體,正玩著不公平的遊戲,他們沒有任何機會,所有的規則早就訂好了。所有的資產早就被買光了,金錢也都掌握在其他玩家手裡。

Education, Education這集很寫實,但是我不認同這個中文譯名的題目《讀書致貧》,讀書,不會致貧,只會讓你越來越好。只是你們想的是,通過讀書跳到另外更高的階層,那就需要你付出除了讀書外更多的努力與犧牲了。


這集影片(《Why Poverty? : Education, Education》)確實有反映出某些令人不安的事實。當然,從這個影片中也絕對無法導出「教育致貧」的結論,但是如果結合一年多以前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的這則新聞報道《窮孩子沒有春天?——寒門子弟為何離一線高校越來越遠》一起來看,則會發現確實存在著某種機制會導致「教育致貧」的現象出現。

在《南方周末》的那篇報道中,所引用的數據包括:

教育學者楊東平的研究顯示,農村學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與專科院校。以湖北省為例,2002~2007年5年間,考取專科的農村生源比例從39%提高到62%,以軍事、師範等方向為主的提前批次錄取的比例亦從33%升至57%。而在重點高校,中產家庭、官員、公務員子女則是城鄉無業、失業人員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動倍感艱難的不僅僅是農村少年。2004年,廈門大學教育學院課題組對全國34所高校的生源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普通工人階級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7.9%與5.6%。

單從這些數據來看,甚至從教育資源的整體配置和效率的角度,我甚至並不覺得這種轉變是有害的。但是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讀書」(高等教育,尤其是普及化之後的高等教育)現在越來越不能改變一個人在社會中的經濟、政治地位,甚至對一部分人會導致生存處境的惡化,這種變化及其可能帶來的其它社會問題和動蕩確實不會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另外,因為這種不平等現象的加深,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人傾向於民粹主義、相信「共富」,熱愛「唱紅打黑」,這些變化都是非常危險的。

儘管如此,從我自己平時分析問題的立場來看(也正如這個影片中一些片段所指出的),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反而是因為「教育公平」「教育普及」等等這樣的口號,高等教育越擴招不但導致高等教育質量的下降,也反而導致了底層低收入人群的孩子就越難進入好的大學,很多時候在「公平」的旗號下所實現的正是某種「負福利」,這才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更窮的人他們會需要支付更貴的學費,受到更差的所謂「大學」教育。「教育不公平」的問題不能靠打著「教育公平」的旗號,而實際上是普遍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來實現,當然要保障低收入人群接受教育的權利,但是高投入低質量的所謂「高等教育」其實反而對他們來說是很危險的,但是很多學生和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盲目地投入到這樣的教育洪流中。這樣的高等教育事實上的效果會是機會上的不平等。如果說要有一些改變,也要通過就業市場慢慢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真正理性地選擇,而並非去投身那些低水平的所謂「高等教育」,最終慢慢到職業教育等等領域中去。然而遺憾是因為學校和家長(學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這種市場的作用可能會要很長的時間以後才會真正影響到家長和學生,這是很讓人擔心的事情。

始終還是要注意到,「公平」本身也應該是機會的公平,而非結果的公平。至於說這種問題究竟該怎麼辦,我想在這種問題上,或許羅爾斯《正義論》中所給出的一些基本想法也是可以為分析教育的不平等提供一些幫助的,而在以下兩點之外其它的一些看似「公平」的政府行為。反而很可能是非正義的。

  • 對處於最不利的地位的人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 參與職位與工作的機會對所有人都是對等及開放的。

其實不需要長篇大論。

只需要看一看李軍虎的紀錄片《父親》就可以了。

蠻久的片子,但是仍然可以帶給我們許多思考。


一句話: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超前與經濟結構。

我認為,這主要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有關。現階段,中國企業主要需求的是藍領工人、是建築業農民工,並不是大學裡研究型的人才。當然研究型人才能給公司帶來更多收益,但工資也貴啊,這幫「秀才們」也不願意接受低工資,所以就自願失業了。

解決方法可能還在分層次教育,我們之前仿造美國的方法是「金融加高科技」人才教育,可能過於超前,需要學習德國的「製造業再加上中等技術」人才教育,主攻「技術培訓」。最近CCER姚洋教授的發言姚洋:應全面推廣12年的高中教育/媒體報道,說了這個建議。

到將來,中國不再是世界工廠,而佔領一些高新科技產業時,再回到美國的教育方式。到那時,可能就不會有「讀書致貧」的問題了。


這部片子主要講的本身條件不太好的學生接受2、3流大學教育後能否脫貧的原因。假如我們認為他們畢業後找到一份較體面的工作作為脫貧的標準。
能否能找到份體面的工作主要取決於他們的能力在社會中所處的水平。若在早些年,他們的能力應該在社會中處於中上等,所以畢業後脫貧不是問題。然後,最近幾年,社會整體水平在提高,他們的能力又處在何種水平,決定的因素比較多。
首先,客觀的說,他們在上大學之前本身條件應該不太好;
其次,他們接受了什麼樣的大學教育?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一般選擇或被迫選擇了2、3流的高校。
這些高校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教育?一種是無德的野雞大學,完全是騙錢的;還有一種提供一些與社會脫節的教育,沒有什麼含量的教育。
再次,他們自己是如何努力的?平時有沒有積極努力的通過各種途徑提升自己?在面對關鍵的選擇時,他們做出如何決定?
大體上說,這些因素大體上導致了這些學生在社會中整體水平中等或偏低,因此可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導致不能夠脫貧。

然而,這並不能說明「讀書致貧」。因此他們只是讀書人中的一部分人,不能代表全部。然而,從以上分析中,或者可以找到「讀書致貧」的原因。


讀書不致貧,致貧的是上學。書要讀,而且要多讀好書,「讀書致貧」會誤導大眾。


能提出這個問題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既然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就應當去嘗試著解決它。
試想是否可以取消一些三流大學本科資質,或者改為成為專業技術學校,培養的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有實際用途的專業學校。一畢業就可以上手一些技術工作?
等等。


這個問題存在一個邏輯陷阱,即教育與財富的關係。教育程度與財富多寡在邏輯上毫無關係,因為財富多寡與社會制度、歷史環境、個人機遇等等很多因素有關,並不是教育程度能決定的。那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呢,或者說教育一定能改變的是什麼呢?朱熹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為學乃能變化氣質耳。」


不讀書 你也來不了知乎


我認為這其實是個偽命題,讀書和致不致貧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讀書是人之所以為人,具備現代人文素質的一種必要手段;而賺錢是個人能夠生存必然要具備的能力,讀書的能力和賺錢的能力其實是兩種不相干的東西,不是有很多高材生一貧如洗,而大字不識的差生卻賺得盆滿缽滿嗎,一大群博士給一個文盲打工嗎?對於讀書本身來說,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是從純精神層面來看,讀書是為了人自我精神的升華,加強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和賺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另一個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讀書是為了謀得一份生計,我想這也是「讀書致貧」這個命題里對讀書的理解了。這裡就有幾個問題。一個是要謀生計的話,那麼讀書所學得的東西必然要有需求才能待價而沽,那就要看市場需求,需求太少或者供給太多都會引起問題,君不見很多熱門專業最後活生生地變成了就業困難戶么?另一方面,就我國而言,許多崗位其實並不需要讀多少書就能勝任,更多的是需要社會經驗,換句話說我國在人才消費方面的層次其實是有待提高的,但是擴招又培養了大批相對來說高層次的人才,消化不了,就只好囤積在那裡了,從這一點來講,其實由於讀書而導致貧窮也並不一定就是自身的問題,更不一定是讀書帶來的問題了。換個思考角度也可以認為為了謀生計而讀書其實是自己做的一項投資,不過由於時機或者環境的影響而導致投資失敗罷了,時也,勢也,和讀書本身著實是扯不上什麼關係的。賺錢生存其實更多需要的是對人性、對現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這些都不是單單讀幾本書能夠掌握的。本來還想再敲點的,但是展開就太多了,用兩句比較有對比性的話做個總結吧:一句是「坑灰未燼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另一句是劉邦得天下後蕭何對他講的話,「陛下能在馬上得天下,難道能在馬上治天下嗎?」。我覺得對於讀書及其效用這兩句話值得認真對比思考一下。


高三的時候(現在大一),很湊巧看到這個紀錄片。過了快一年突發奇想又百度了一下這個關鍵詞,看到這個雖然已經沉了的問題還是忍不住想說幾句。
首先,我不喜歡看到一邊倒的反對,特別是還有人誅心地認為導演就是故意誤導大眾。且不說這是否誤導大眾了,就算確實誤導了,你如何確定導演是故意的,他有感而發也只是他的想法,表達出來,為何就變成有意誤導了?再有,就事論事,評價紀錄片便評價紀錄片,別多此一舉來。那我是否又可以認為你這是顯擺呢?
好吧,還是轉入正題,說讀書。我個人認為問題不在於讀書是否致窮,確實同一條路總會走出不一樣的結果。首先問題在於不得不讀書,讀書被「神化」。我們來想一想,從小學到大學畢業,一共是十六年一般,前九年是義務教育,中考的時候你基本也只能選擇繼續上高中,否則你要麼去職中之類的職業學校,要麼步入社會。直接步入社會我想那是無奈之舉。而去職中估計更加無奈,因為你既不想直接步入社會,卻也沒那個分數上普通高中。這裡,職中就被邊緣化了。按當年給我補習英語同時在職中兼職過的老師(話說老師當年還是我爸班主任)的說法——職中的學生教不會。我高二英語150考90,聽了老師的課,光聽不做筆記,不寫作業,最高考過131,最終高考120。教學專業且敬業的老師最後也只能說這麼一句,可想而知學生水平。不是差到一定程度,你不會去那裡的。好吧,學生大軍基本都進了高中。那麼既然你進了高中,那你會不上大學嗎?當然這句話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反駁的,但是就一般人而言,我覺得這就是事實。
可以說,基本你進了小學,你不是讀書不能,不是痞子混混到處浪(其實痞子混混都能上大學呢)。最後你至少都會進到大學裡。不知不覺這成了似乎成了「唯一」的路。不管你資質如何,不管你適合與否,你都到了大學裡。
好,再來一個問題,大家都適合上大學嗎?還是說大學應該成為大家都適合去的地方?我想就真正的大學而言,如果職業學校靠譜,很多人去裡面就能獲得你想要的,沒有完全的必要進大學如何深造。但是我往往搞不清楚,中國的大學是不是想把職業學校吞併了?大學=研究院+職業學校?不該這樣吧。但往往很容易變成這樣。不負責任地推斷一下,中國的職業學校不夠靠譜,所以大學來補全(這真的是不負責任地推斷)。但大學畢竟不是職業學校,老師不是單單教你的,老師還要做自己的研究項目之類的事,你也不是單單來學技能和技術的。這比單純地職業教育應該要複雜一些,也不如單純的職業教育來得針對。就像你如果是跟個木匠師傅當學徒,你早該能自己接活幹了。
「不由自主」地讀了十幾年書,很多學生大概都很簡單地認為「讀書改變命運」。但讀書不一定會改變命運,很多人應該是學炒菜改變命運,開車比賽改變命運,做麵包改變命運等等等等......
中國不需要這麼多學生,但是在這種連上職中都顯得丟臉(事實就是這樣,我要是初中不好好學去了職中,估計被我爸吊打)的地方,你干那麼多「不正經」的事情,你能行嗎?
PS:不要跟我說什麼也有好的職業學校,又或是其實還是看個人之類的話。一定要看個體,那我們中國只需要一個正常職業學校,一個好廚師,一個好車手就夠了。別讓我自己說著都發笑。
PS:大概是跑題了,但就當有感而發。
PS:小子我有點怕怕,還是匿了。- -!
PS:第一次被感謝……還是露臉好了


所謂的「讀書致貧」,主要講的是發展中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
首先你想一想,你父母為什麼要讓你一直從小學上到大學,可能還會上碩士和博士,為什麼希望你考上北大清華?傳統的教育已經讓我們麻木:即只要一直上學,上好學,成績優秀就能有好工作。
這裡面有種「死磕」的意思,「讀書」已經是一種整個文化體制壓制下的被動盲目的選擇了,所以會「致貧」。


現實的說,不能把因為讀書所以致貧作為直接的因果關係。
因為讀書的人,受到大學教育的人,有的貧窮有的富裕,並不是一個有極大傾向性的因果。
貧窮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受到了更高的教育,亦不能因為沒有大學文憑而一定貧窮。

只能說,編劇僅僅選取了接受了高等教育卻仍然貧窮的這一批人作為例子。這是一個誤導的結果。
其實這樣的片子特別多,都喜歡找一些農村出身的學生,喜歡找讀二本B,三本甚至一些XX學院這種民辦學校來代表中國的高等教育。這是以偏概全的錯誤。

編劇為什麼不選擇中國一流大學來普遍調研呢?看看結果是不是讀書致貧?肯定大部分不符合。
即使選擇二流大學,大部分人都因為高等教育而獲得更好的未來(絕不能說改變命運這麼顯著,改變命運的障礙與家庭千絲萬縷,絕大部分人絕逼不會因為讀書就能巨大的改變因為父輩給予的經濟條件和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所以,我肯定反對讀書必然致貧這樣的言論,同時也對這種策劃這種主觀性片面性的紀錄片的編劇表示道德上的不屑,誤導觀眾不應該是一個大眾媒體所應該做的事。


感謝邀請,貌似這是我收到的第一個回答邀請來著

這片子沒看過,純粹憑感覺說說吧

看到問題首先想到一個笑話:算命先生當街攔下一小夥子,這位小哥,我看你面相獨特,骨骼清奇,非富即貴,正是大展拳腳,開創一番事業的好時機啊(巴拉巴拉省略,記不清了,自己寫的)……年輕人怒曰,「老子博士畢業在家待業,好久了還沒找到工作,富貴個屁……」算命先生微微一笑:「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啊!」

我個人認為,是否受教育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是否貧困沒有必然聯繫,當然,我們也可以用詭辯,找點特例來證明,所謂農二代念完大學收入還不如在家打工的老父親的例子……

新一輪讀書無用論,其實是一股很可怕的思潮,社會太過急躁,人也急躁,衡量價值和成功的尺度直接用金錢,雖說也不是不可以,但總覺得很怪,不是么。

我不擅長於說理論什麼的(我個人粗淺的認為社會科學的理論其實也不用說太多),就說說我身邊的例子吧。

我大學室友,老家山東,家裡三個孩子,僅有父親做中學教師的微薄收入。但是我這個室友的父親真的很偉大,他省吃儉用甚至舉債供三個孩子都念完了大學(其中我室友的妹妹還讀完了研究生,什麼專業我就不說了)。

現在他們家的情況如何呢,我室友畢業了在廣東某市郵儲銀行找到了工作,夫妻倆全在銀行上班,現在收入不錯,年前剛買了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準備要孩子。

我室友的妹妹去年考上了公務員,進了法院。他家最小的弟弟大學畢業,找的工作也可以。

儘管之前,他家裡狀況很差,人家甚至笑話,這麼多孩子都念完大學有必要麼,但是這位偉大的父親用事實給了流言蜚語一記響亮的耳光。

再說一個我老丈人家裡的例子。

我老丈人為了生兒子,接連生了三個女兒,最後生了一個兒子。家裡條件實在很差,我老丈人又是很老實的手藝人(慢慢被現代工藝淘汰的石匠),近些年才出來打工。沒辦法,家裡就只有一個孩子上完了大學(我老婆),其他兩個女兒為了供大女兒讀書,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我小舅子則是人聰明,但是念書不行,也是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了……

然後呢,我老婆大學很用功很用功,畢業了考上了常州的教師;
二女兒十六歲出去打工,現在幫人打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指揮十幾個本科生幹活(最近嫌收入低,打算自己出來開店);
老三在工廠做普工,收入還過得去,但是人聰明,小丫頭現在還年輕,過兩年也不是省油的燈。
至於我小舅子,他在上海開了一家賣烤餅的店,扣除所有開支,最低收入1W一個月(比我們夫妻兩個工資加起來都高)。

這兩個例子你能說讀書沒用,或者不讀書就沒用么?說錯了,是致貧還是致富……
我讀完了大學,我的收入就必須比我初中畢業的小舅子高嗎?憑什麼認為學歷高就必須高收入呢?
顯然,這個命題和結論之間沒必然聯繫,決定結果的,是人的努力程度。

農家子弟想致富,讀書是一條途徑,但是我大學裡也見過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荒廢光陰。
出去打工也是途徑,但是要會把握自己,在花花世界不迷失,我大學另一個室友的哥哥,也是出去打工,但是出去打工一年下來收入還不如他爸在家種菜。

勤能補拙,勤能致富,與讀書無關,這就是我的答案。
最後說一句大學思修老師第一節課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可沒說大學之道在孔方的,笑!


翻譯不準確

這個紀錄片的「讀書」特指 上學
而非真正意義上的 讀書

原標題:Education
翻譯過來怎麼成了 Reading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717897/


讀書致貧的「貧」不是絕對的貧,只是會改變人的參照系,把他帶進一個新的環境,相對於這個新的參照系他會顯得貧窮。但是絕對意義上說,讀書上學肯定會讓人比原來過得更好。


世上的事,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哪怕你只是眨一下眼,也需要那麼一點點卡路里。

那麼寒窗數十載又豈能沒有代價?

有代價,就有了風險。

這裡我們做一個假設,我們假設讀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錢。

我們知道,純粹的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行為是一種商業行為。

那麼我們看一看,讀書作為一種投資,是否值得。

首先,這個生意投入大,僅從資金角度就需要投入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成千萬。

耗時長——少則十數載,多則數十載。

那麼如此投入大,耗時長的投資,收益和風險又如何呢?

——沒有明顯的直接收益,僅存在間接可能的收益,且存在不穩定性,利益率小。擁有較高風險。

這裡不難看出,如果以純粹經濟目的考量讀書,去讀書的人就是腦袋被驢踢了。因此,要評價讀書致貧,從邏輯學,經濟學角度,毫無爭議。

那麼古往今來,人類最聰明的人為什麼都在讀書?他們的腦袋都被驢踢了嗎?

當然不是,因為讀書——從來都不是為了富。


個人覺得知識也好,文憑也罷,這些都是一個人在現代社會取得成功或者財富的一個平台和窗口,也就是說在現代社會立足,知識文憑是你在大量高素質人口群體中高速積累資本的的前提基礎,有這個前提,你才能獲得更好的關於財富的資訊和機會,從而獲得更加快速致富的可能性。

沒有知識和文憑,你就排除在這個聰明人編製的遊戲規則之外,你也就被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想要致富和成功的道路就要「非主流」很多,也要艱辛很多。

讀書不會致貧,所謂讀書致貧的原因是你和你的家庭處的社會地位低,你按部就班隨主流節奏去「讀死書」,而沒有機會和意識提升其他致富的能力,對比優勢地位家庭的同輩,你還是處於弱勢地位,歸根結底,弱勢家庭的孩子按正常流程去讀書的機會成本要大於優勢家庭的孩子。

同時,不讀書能幹什麼呢?在簡單粗暴低質偽劣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行不通的當前中國,不讀書而快速致富的道路越來越沒有前途,粗獷的暴發戶越來越難得一見。

多讀書吧,然後去有目的性的實踐,這裡的讀書包括但不限於在學校里讀書。弱勢家庭的孩子必須通過讀書增長見識,獲得資訊,提煉能力。在這裡,我覺得「讀書」一詞的內涵是廣義的,包括學校教育、讀書本、上網學習、文本資料整理等等不一而足,關鍵在於你「讀書」的角度和由此而產生的思考以及付諸的實踐,同時,多讀書反過來又會優化你讀書的角度、深化你產生的思考、強化你實踐的效率。進入良性循環。

讀書,但不要「讀死書」。BTW,人窮就該多讀書。


推薦閱讀:

如何在短時間內判斷一個公司的價值?
中國的錢從何而來?當今的中國為什麼逐漸富有?
資源的海洋運輸路線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對中國的影響?
迪拜這個城市為何享譽世界,它成功的因素是什麼?這種成功能否複製?
當前的霧霾是否會催生霧霾經濟的增長?

TAG:紀錄片 | 經濟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