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哪座環形山適合被改造成射電望遠鏡?

這是在人類目前科技能力範疇內的事。
可以從選址,工程量,工程方案等角度討論。


停一停。


停一停。


請先停一下。

你先解釋一下為什麼要找環形山或者坑洞做射電望遠鏡地基?


地球上之所以要找特殊地形,是為了節省支撐反射鏡的材料,反射鏡需要支撐,是因為地球的引力使得反射鏡有重量。


你都已經能到太空上修望遠鏡了,還去月球表面不是多此一舉么?直接找拉格朗日點修一個飄在太空中,想指向哪裡就指向哪裡。


為什麼非要把射電望遠鏡放到月球上去……弄幾個環日軌道上的射電望遠鏡組成干涉陣豈不美哉……


反對抖機靈的回答。誠然,在太空中建設沒有重力十分有助於射電望遠鏡的安置,但是存在很多問題。

我們要在太空或者月球這種真空環境建設巨型射電望遠鏡,無非是為了獲得遠高於地球的測量量。現在世界上最大的不可移動射電鏡也就是貴州那個,直徑500米。影響射電望遠鏡的關鍵因素,主要是射電鏡面的面積與噪音程度等,而最最關鍵的還是鏡面面積。

射電鏡與光學鏡不同,光學鏡面的接受頻段以可見光為主,波長相對短,而射電鏡接受無線電波這種波長遠大於可見光的電波,分辨能力遠遠弱於光學鏡。想提高分辨能力,就得把鏡面做大!或者做成射電望遠鏡陣。

同理,由於無線電波的傳播損失遠低於光線。舉個例子,陰天霧霾,你的手機信號、收音機幾乎不受影響,光線受影響極大。因此,太空中的直徑2米左右的光學鏡,分辨能力比地面上直徑10米的都有優勢,但是太空中的500米射電,不見得比貴州那個好多少。

如果你花了20000元入手了一款220mm的反射天文望遠鏡,那麼你會花25000買一款240mm的嗎?不太可能。你只可能下一次花個幾十萬買個特別牛的。

如果我們花巨資造大型太空射電鏡,那麼一定要比貴州那個好很多!太空中無噪音等等諸多優勢!好吧,建設一個直徑2000米的!

大約314萬平方米,個人認為是一項極大的工程,如果放在近地軌道,這麼大的東西,軌道的微調是個極大的問題。那麼大的面積,受電離大氣的阻力很誇張,不施加推力,幾個月就能被拖回大氣層。

看到有人提拉格朗日點。好吧,韋伯紅外線望遠鏡明年將發射到那裡,但是由於太遠了,甚至都不能維修。

fast太大了以至於不能轉動,但是地球一日一圈,而且還在上下切換黃道夾角,所以可以研究很多地方。一旦觀測到一個區域,錯過了可以等明天。拉格朗日點呢?等明年?

有人說月球也是一個月轉一圈啊…這確實是個問題,但是比一年一圈好太多了。

再扯一個,太陽風。月球上比太空中好太多啦…


這麼大的東西,個人認為需要有一個常駐的基地負責建設和研究。月球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有些材料可以直接從月球開採。

人類有這個技術嗎?誠然,人類現在確實沒有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的能力,但是這必然是人類跳出地球的一個跳板。那裡以後肯定會有大型基地的。

好吧,說了半天,月球上哪個環形山最好呢?月球上直徑超過一公里的環形山有33000多個。給力不?最大的直徑超過295公里!什麼概念?比上海市大得多,大約一個福建省的面積。可以說,適合各種標準…

選位置吧。首先呢,月球到處的重力都差不多,都是真空,到底是月球背面好還是向著地球的位置好呢?

個人認為只要不朝著地球和太陽都可以。有人說一定要月球背面,其實都差不多。又不是說月球朝著地球這邊就暗,要不然滿月是什麼鬼?


為什麼都在說飄著更好?飄著就要經常矯正軌道,所以衛星壽命普遍不長,十年二十年頂天了。但是看看月球上登月留下的反射鏡,還在用呢不是。

至於題主的問題,我覺得把寧靜海挖下去當望遠鏡,是極好的 ヾ ^_^?


其實腦洞可以開得更大一點,把整個月球面向地球這一面改造成副鏡,在L1處安放主鏡如何?


最適合的是bMI,有項目正在做前期


應該選址在月球背面

因為月球被潮汐鎖定,這個望遠鏡永遠不會對著地球,也就免除了地球的電磁干擾。

跟地球通信就靠衛星中繼好了


月球上空那麼大的地方不用非要用隕石坑。


月球上,放光學望遠鏡更合理。沒有空氣干擾,比軌道可以放更大的鏡子。
射電望遠鏡沒必要,地球上就行了。去月球運輸成本高,也沒有太多優勢。


首先要給環形山周圍裝一圈激光武器用來擊碎隕石,然後要在環形山周圍建一個大型製冷站,最後給它倆建一個更大的發電廠用於供能


這還沒算人工


這個問題涉及的知識面太廣了,要了解射電望遠鏡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還得認得月球上全部的環形山?坐等大神。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從航天科工/科技離職?
火箭推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衛星到太空後如何進入準確軌道?
民航飛機外部的指示燈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印度新型大推力火箭 (GSLV Mk-III) 搭載無人太空艙成功升空的消息?
各國運載火箭技術的排名是怎麼樣的?

TAG:光學 | 天文學 | 工程學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