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些在歷史上留名的哲學家們相比,當今的民哲們缺少了哪些東西使得自己不受待見?

是否真的沒有一個民哲能夠和先哲們平起平坐?哪些條件約束了他們?


民哲:民間哲學家

歷史上留名的哲學家:其哲學工作在生前就已獲得廣泛肯定的著名哲學家


「民哲」 們的最主要缺陷就是實力或者能力和態度不匹配,特別是實力低微而態度盲目自大

「民哲」(註:我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進入現代的學術規範系統而將他們稱為民哲,而只是評價他們的實力,因此打引號。我更願意稱他們為「夢哲」——處於自己正在研究哲學之夢境的人們享受著近現代信息大爆炸帶來的優渥知識,僅從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的寬度來說甚至可能遠超20世紀50年代前的一切先輩哲學家,但是從思維能力、思維深度的層面上來說卻只是在做著古希臘早期先哲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或者德漠克利特他們做的事情。而如果一個在學術體制之外的人能夠真正在實力上和現代的正統哲學學者平起平坐,那我是非常願意承認他的學術地位的。可是,那批民哲中真的有這樣的人嗎?就算有又能有幾個?

古希臘先哲面對著那個令他們迷惑不已的複雜世界時,窮極心力地想要在他們所知的狹小範圍內尋找一兩樣過得去的原理、概念來幫助他們有條理、成系統地理解世界;而且他們也沒能力嚴格驗證這種理解,只能打些「你看你看,這個事情雖說不是水,但也很像水吧~~」這樣的比方,於是才談出了水、火、原子等最早期的本原學說。這些學說在我們現代人來看自然是粗糙、錯誤甚至是荒謬百出,但是讀古書時要抱持寬容原則、站在古人的立場去想,特別是不能「以今度古」,因此我們可以理解——人類當時的生存條件有限,見識也很渺小,大多數人可能一生都不認識除了自己的鄰居之外的其他人也不會遠離家門口十公里以上,更不要說擁有現代的數理化生等知識基礎,也沒有任何過得去的教育體系將已有的知識捋順並教給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有少數幾個天才人物能夠超群而出,在這種蠻荒蒙昧的情況下開始試圖展現我們人所擁有能夠使知識更有條理、更成系統的理智,然後人就能夠運用這種理智去整理知識,甚至可能在這一理智的基礎之上去進一步地發現新知識、拓寬整個知識的領域。這是一項無比偉大的貢獻,其價值就在於從無到有,走出了這第一步,第二、第三步等等就順理成章了,尤其是現代人所擁有的知識域就是這種理智數千年來不斷「開荒」所積累起來的成果。

可是「民哲」們面對的環境又如何?現代人類的理智已經不是從零開始了,人類的知識領域也已經上天下地、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能,而且我們發現在我們的知識領域內世界遠比泰勒斯他們所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得多。因此,再想學泰勒斯他們那樣,只提出幾個不清不楚的「概念」、「公理」,打一些曖昧不明的比方就能夠成就一方哲學大家?這就相當於僅僅在現代的知識大海里撈起了幾條海草或者魚骨頭,然後就指望自己能從裡頭建立起宇宙的真理、指點出世界的大同。這是對人類幾千年來的理智成就,包括對理智探索道路上的每一位先驅(例如我們現在所說的各位哲學大家)的漠視甚至蔑視。

當然,平心而論,倘若「民哲」們能帶著他們的著作穿越回古代,那這樣的著作在哲學上也有可能當得起經典之作(至少在知識寬度上就已經能砸得死人),因為它們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理智道路上的一個台階,而我們看待古人是可以比較寬容的。但可惜的是「民哲」們只能跟現代人比較,而且他們還不許現代人正正經經地跟他們比較,而是非得把每一個人都拉到泰勒斯的同時代人的水平,成為只配去驚嘆他們的「奇思妙想」的「愚民」,而拒絕現代人去指出和辯駁任何他們的想法跟理智與知識體系的相悖之處。

———————————————

以上文字大多是為了批評人用的。以下論述會帶有更正面的意義,我會再說說哲學會以什麼方式排斥「民哲」,以及非專業人士如何警惕「民哲」。

我在知乎上已經說過很多次,哲學是一門專業性強的學術【注1】。哲學的專業性首先表現為它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域。其次,在面對這些研究對象和問題域時,哲學承擔以下三方面職能:發現、解釋辯護。第三,哲學承擔這三種職能的方式、步驟應該是嚴謹而精確的——一般來說要做到以下三步:分析、論證、反思平衡。
(分析哲學則應要求得更加精緻,比如我師門要求的三步是:概念分析先驗論證、反思平衡)

根據上述闡釋,「民哲」在很多地方都可能與哲學的專業精神相悖,包括以下表現:
1,「民哲」會過分追求「包羅萬有」的理論,從而對自己理論所研究的對象和問題把關不嚴、魚龍混雜。當然,以少數原理解釋大量現象,這是一種還原論的精神,也符合人類理智的需要。可是,這並不是說只要是從少數原理出發的解釋就是有效的。有效的解釋所需要的原理必須準確地把握這個現象的構成方式和發生的機制,通過這種方式來揭示該現象和其他現象的關聯,而不僅僅是用一個「公理」將兩個現象簡單地放在一起說。如果明明是一些差別遠大於相似的現象,有人也非得用同一個理論來「解釋」,而且在解釋時不能說清楚其相似性與差異性的來源、機制和相互關聯,那麼這至少就是一個「民哲化」的解釋。

2,與第1點相關的是,「民哲」沒有分析能力,他們對事物之間的分類、區分或差異不敏感,而對事物之間的表面上的類似卻太過敏感;他們喜歡給各種事情一個概括,卻通常不談這些事情的細節與構成。也就是說「民哲」經常只滿足於用一兩個概念或命題概括很多東西,但卻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這些概括大而無當——要麼雖然是正確的但卻是空泛的,要麼就直接是錯誤的,因為這些事情之間差別很大,不能用他們的那個辦法來概括。而一個真正合理的解釋並不僅僅是一個概括,它也必定是構成性的,也就是說它要建立在對事物的各個細小特徵有具體而恰當的刻畫的基礎之上。因此「民哲」在哲學上通常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3,由於1、2,「民哲」就沒有辦法進行發現和真正的辯護性的工作,而通常只能滿足於自圓其說;他們自己所謂的「重大發現」都是第2點的那種空泛概括,而且他們會盡量逃避對自己「重大發現」的直接論證,而總是採取比喻式的、觸類旁通式的說法。在前蘇格拉底時代(如泰勒斯他們),哲學確實有過一段這樣的「原始時期」;可是在蘇格拉底之後,尤其是現代的知識背景下,發現一定是要建立在對事物有良好的細緻分類和區分的基礎之上,「魔鬼都隱藏在細節之中」,否則你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談論什麼東西。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發現層面上很有意思的哲學理論就未必很明顯地具有無比廣大的「解釋」(其實是概括)能力,因為這個理論的發現效力來自於細節也更關注於解決細節問題【注2】。於是,當這種理論面對新的細節問題挑戰時,好的哲學會認真考慮這個挑戰的意義,如果意義深遠則會更願意構造新的理論,而不是簡單地通過言語修辭來「消除」挑戰。而「民哲」則只關注自己的概括在表面上的成立,他們很喜歡將所有挑戰都消解為對自己理論的另一種支持,而不是認真地考慮以及重構這種挑戰對其理論的意義。

4,「民哲」缺乏反思平衡能力,特別是不知道自己理論的局限性,也不去良性地考慮自己理論和他人的觀點、歷史上成型的哲學理論以及其他領域的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和衝突。其實這也直接來自於「民哲」對分析和論證的忽視甚至逃避,從而使其不能理解其他理論或知識對其思考那個問題的價值。而或者是客觀上學藝不精,或者是主觀上為了達到自圓其說和向外推銷自己理論的目的,「民哲」對成型的哲學理論或其他領域知識的理解也通常是歪曲和錯漏百出的。

5,面對一個提出哲學問題的人(包括他們自己),「民哲」主要採取的是運用自己的「萬能理論」說服、安撫態度而不是引導和共同探索的態度。這個是面對問題、面對知識的不同態度造成的根本性差異。如前所述,「民哲」以為哲學都是前蘇格拉底時期那種最原始的模樣,於是他們也只以為人生只要完成了那個時期的哲學任務就足夠了,然後畫地為牢,也替別人畫地為牢。而與此同時,「民哲」的最佳受眾和潛在產生人群也是那些喜歡胡亂提「問題」,然後只是指望自己從「問題」里獲得一個答案後就可以將其拋諸腦後心安理得活下去的人——對的,我說的就是知乎哲學話題上的不良提問風氣,比如那些隨隨便便就拿「保安三問」之流上知乎來秀自己的人生迷茫的、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句二不著六的怪話就上知乎來「求解釋」的、聯想力豐富得把隨便什麼兩個不相干概念或者說法連起來要求哲學捋順的、明明並非哲學問題卻非得要求哲學來「拔高」的……

【注1】很多人對哲學的專業性有嚴重的誤解,他們以為哲學的專業性表現為哲學學者將哲學典籍倒背如流,然後下筆必有出典。但這最多只能算是「哲學史」的專業性,而不是哲學的專業性。哲學不是哲學史,哲學運用過去的哲學典籍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呈現其研究對象和研究問題。而反過來說,有些「民哲」及其支持者總想在非哲學專業人士中打造哲學學者是只知沉迷於哲學典籍故紙堆之中的老學究形象,而對比之下「民哲」似乎則是富有探索精神的開拓者,這如果不是顯示出他們對哲學的無知就是其別有的險惡用心。

【注2】 與「民哲」及其支持者們或許經常誤解的相反,哲學理論關注於細節並不代表它不重要、不深刻和缺乏解釋能力——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深刻的細節在知識領域中也能起到這種作用。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細節都是重要的,我對現代有些哲學領域(比如我以前也提過的知識論)不太滿意的地方就在於他們真的太喜歡搞那些細枝末節了。但是要分辨什麼是深刻的細節、什麼是細枝末節,這個相當考驗哲學學者的哲學能力。而且現代知識發展到這個地步,比較淺表而又很有影響力的點已經越來越少,也離哲學越來越遠了。


今天蹭了一個學術會議,見到了大片的民哲後再次被震驚了。不要懷疑,很多科研機構里,或者自認為也搞點科研的某個自稱實事求是的機構,那些專家學者教授,稱呼他們是民哲不會誤傷太嚴重的。
民哲的另一個大規模聚集地是搞國學的,放個地圖炮說搞國學十之八九是,誤傷不超過一個。

在我看來,民哲的主要特徵有這些:
1、缺乏系統的邏輯訓練。
不能有效地就論點進行論證,邏輯存在嚴重的硬傷,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有個基本的邏輯定理就是:如果大前提小前提正確,推理公式正確,一定可以推出正確的結論。大多數的民哲就這樣被鑒別出來了。
2、對基本的公設視而不見。
雖然說哲學的主要特徵就是批判性,批判、質疑一切,但是如果要進行有效的討論,必須是在同一個話題域里,用同一種話語體系討論。
哲學必然不是雞同鴨講,偷換概念,耍花腔。
3、批判性。
懷疑論是哲學中必要的理論派別,正是不斷地質疑,批判,正是不能不加思索地接受任何東西才是哲學的根基。做不到這一點的,妥妥的民哲。(不要懷疑,我黑的就是現在這些搞國學搞儒家的。)
4、沒有哲學史的訓練。
我曾經非常中二的在大一上完哲學導論課,亂七八糟想了一大氣以後就覺得自己掌握了哲學最高真理,可以渺視一切,和柏拉圖談笑風生。然後在大二學了哲學史,這時候才非常憂傷的發現,我想到的所以東西都有人想過了,並且比我高得不知道哪去,才知道自己naive。
研究生時看了中世紀經院哲學家的東西後,一度鬱悶了,我們現在想到的,討論的各種宗教學的問題,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討論過了。後來才想開了,畢竟時代不一樣了,人不一樣了,他們討論過了我們還能有新的答案。

所以咯,關鍵是要提高姿勢水平。

至於是學院派還是民間愛好者真的不是主要判斷標準。只不過經過了系統學術訓練以後有更大概率可以避免以上這些問題。

============================吐槽分割線======================
寫完想想加幾句,其實比起哲學圈子裡民哲的泛濫,歷史圈子裡更加嚴重好么。就像樓上不少人覺得,其實應該是大多數人,覺得哲學就是思考一些死啊活啊的問題,指導一下個人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的。就好像大多數人覺得研究歷史就是當年明月和袁騰飛這樣的。要知道,那叫野史學,不叫歷史學。
票數第一的答案為什麼這麼多人拍呢,他搞的分析哲學,遵循的是西方哲學路徑,跟中國的完全不一樣,所以覺得孔孟老莊是哲學的人不拍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居然妄圖否定先賢智慧的人拍誰啊。

btw,中國哲學是不是哲學?什麼才是哲學?這個問題好好研究,想明白了估計就不是民哲了。(不要給周國平的答案,他現在是暢銷文學這個圈子裡的好么,謝謝)


就從出身上來說,我就是個民哲。雖然我如今忝列哲學系的博士研究僧,但我本科並不是哲學系。

我本科是學經濟的,但是止不住對思想性的東西好奇,再加上大一時候的苦悶,所以總想找個機會讀讀書。大二的時候,逛了圈書市,買到兩本盜版的書——一個是尼采作品的合訂本,一個是康德作品的合訂本。後來,尼采那本被一個同學借走裝逼去了 - - 剩下給我一個康德的合訂本(就是沒有《純粹理性批判》 = =)。

然後我就看了下去,然後我居然看下去了……

現在想想,那時候腦子裡第一次認識到,哲學思維居然可以如此嚴謹、細緻,如同一台精密鐘錶一樣。至少在某些精神層面上,我受到了很深的影響。(如果當初讀了尼采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現在想來,我可能完全沒有讀懂康德,但是那種鐘錶式的美感和準確深深吸引了我。我很快就拜服了,不服能人有罪。(那時候作為半吊子的人,我還沒事老愛bb自己看過康德,智力的優越感就甭提了。)

第二本影響我的書是《聖經》,說實話是為了學英語,買了本英文版的(看了一部分之後,送人了)。不過,那時候它對我的思想性沒啥幫助,但是它確實影響了我日後考研的選擇。而後,受某好友的慫恿,我就開始考研並決定去考宗教學。(我看過康德,又看過聖經,當時感覺好屌好屌的說;而且哲學系不考數學,數學苦手一枚。)

---------------------------------------------------

為此,我真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我大概用了兩年的時間,讀了兩套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叢書(肯定沒讀完……不過這兩套書的發現,讓我明白我之前是多麼的渺小。):《牛津短篇》系列(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以及《劍橋伴讀》系列(Cambridge Companion)。.關鍵就在此:此前我就是個民哲,之後我算踏上了脫離民哲的路,因為我明白了學問和學術的標準是什麼。我強烈的推薦任何想進一步深入學習哲學的人,或者想要了解哲學是什麼的人,都要好好讀讀這兩套叢書。前者偏入門一些;後者更深入一些。

(之後的悲慘考研經過就表提了,所幸最終還是混上了。)

我很慶幸,在這條學習哲學的路上,我努力讓自己接受的是正規教育(讀物的選擇上,以及包括日後去北大聽課,到如今成為那裡的學生)。我的想法非常簡單,想成為了解哲學的人,最好是先去看看哲學系是怎樣上課的(這方面我也遇到了好老師),或者就去讀讀靠譜的哲學入門作品。入門絕不建議直讀原著,正如嬰兒不適合啃饅頭;可以讀讀很好的二手文獻,比如我提到的兩套叢書——好歹我認為,劍橋和牛津至少是靠得住的。(某些極端的民哲,甚至連這兩個學校都看不上咧。)

一個普通的籃球愛好者,你只有跟專業的籃球運動員交過手(很慶幸和納什打過一次球,在東單體育場,那種震撼讓你感到絕望),才知道何謂差距。在我看來,思想也如是。所以,任何想當哲學家的人,請先讓你的思想夠了一定強度之後,讓它足夠接納足夠複雜的命題的時候,再來談哲學。在思想不夠強壯的情況下,任何思想的動作都是貧乏的、空洞的、重複的。(思而不學則殆。)很多民哲都自認為「力能扛鼎」,但實際上是「手無縛雞之力」。

波士頓就沒有一個街球手能打贏凱爾特人隊的末位板凳隊員,為什麼很多人會自認為在哲學上就能天生地超過很多把大學四年、碩士三年、博士四年都投入到其中的人?大部分民哲在哲學上用功的時間,別說那些莘莘學子了,恐怕連當初我作「民哲」的零頭時間都沒有。任何批評學術壓制多樣性的人,請先了解下學術中的多樣性。這種人就像成天坐在電視機前,嚼著薯片,喝著可樂的胖子。當他看到某NBA球員失誤的時候,怒摔下手中的遙控器,「老子上場都比你強!」

沒錯,我以前就是那個「胖子」(但我不胖 - - )。


其實民科民哲或者民什麼最大的問題是:
讀的太少,想的太多。


現代社會裡,他們不僅只是一個「民間哲學家」

他們同時更是「物理理論改革家」、「數學理論發明家」、「社科理論選擇家」和「邏輯理論創造家」的綜合體。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個民哲,連微積分方程都不會解就和你大談對量子物理的理解,高中畢業的數學水平就瞎BB無窮大的性質,從極大量的社會事件和社會實驗中選取僅僅選取特別個例 試圖以它概括自己的哲學體系,更有甚者連邏輯推理都不需要 直接就能大言不慚地跟你說:「我覺得我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就是民哲,有著比民科更強大的破壞力。

他們不同於哲學家,是因為他們遠遠沒有掌握到這個時代的前沿科學理論,就敢去鑽哲學這個坑。

縱觀哲學歷史,偉大的哲學家,總是走在他們時代自然科學的前沿。即便是連我們今天初中化學最基礎知識都狗屁不通的古希臘哲學家們,也有基礎的幾何學作為探索自然世界的前沿理論。

正是因此,哲學家們總是對他們的時代掌握有話語權。而民科,有的只是發言權。

——————————補充——————————

現代社會裡,哲學家與民哲的普遍區別就是,同樣都有「世界觀」這條只有自己才能看得見的內褲。哲學家們穿上他們那條由當代前沿知識理論編製成的高端名牌內褲,為的使在穿著衣服走動時不會扯到蛋。而民哲做的,是穿著他那條自認為很高端的內褲在大廣場上裸奔,邊跑邊說,「看我的內褲多牛逼!」


「民哲」種類眾多,最常見的有「世界觀"哲學家""和「普世理論『哲學家""。
1.前者喜歡大談特談世界觀,信奉「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儘管這句話看著很熟悉,儘管他們不願意承認他們信奉這句話,大致品味下他的的表述可以發現這一點)
2.後者在某種程度上也與第一種有一定聯繫(既然有了世界觀,那麼接下來就得有對應的方法論或者說「規律」),於是衍生出各種民哲。當然,也有一種直接摘取以往哲學家理論並加以絕對化、教條化或者稍微改變下(而且有些時候這種改變本身就是對原有哲學理論的誤讀或者是嚴重歪曲),於是就產生了某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理論』。並且由於這種「哲學家」注重「實踐」,所以往往比前者更能開拓市場。


民哲能變現,哲學不能


不是民哲不給力,而是先哲不上網。


因為真正的哲學家無一不是用生命在演繹哲學,

而如今所謂的哲學家只是用信息(特別是文字信息)表達哲學。

兩點原因:

1.物質太豐富,所以留戀生活,貪生。

2.信息太便捷,前人的智慧先入為主,佔據了哲人走進生活的先機。

以上。


民科心中的自己:布魯諾,哥白尼,愛因斯坦
科學家心中的民科:初中生
民科心中的科學家:宗教裁判所
群眾心中的民科:逗比,妄想狂

學院派哲學家:哲學是神馬東西?我們只是在炒冷飯,不要注意我們好么。
民間哲學家:超凡入聖,聖王,王,我要當主席,造福全人類!


所有的民哲都是哲學史沒學好,輕視哲學史不但是民哲,還有很多科班出身的


這個問題的提法有點需要澄清的地方,即如何確定什麼是民哲?
民哲實際上是在學院系統以外的哲學愛好者。但是古代沒有學院,沒有大學。
所以,民間不民間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不在一個學術共同體裡面。
學術共同體不一定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
但是學術共同體有個標誌,就是這個共同體里的人,討論問題都能討論到一起去。問題有著明顯的連續性。
比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學問的傳承和演進是明顯的。即使亞里士多德死後,其學問斷斷續續失傳了一千多年,但是後來的中世紀,又把這個斷了的思想線索接續上了。——這個東西,就叫做傳統。
如此,就可以明白,現代的民哲之所以不如學院哲學家,問題就在於他自己接續不到任何傳統之上。我所耳聞目睹的民哲所造出來的體系,基本框架都超不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範圍,頂多在加一點貌似高大上的口號,最系統啦,最綜合啦。。。等等一系列奇葩式的體系就出來了。
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東東。


首先,說說這個題目吧,這其實是個具有引導性的題目,那就是假定了民哲不受待見,而卻沒有說清楚什麼是民哲。


接下來說下 @oldgoat 的回答吧。我對oldgoat提出的那些毛病也是非常厭惡,比如用一個泛泛的理論來概括所有的一切,而缺乏對研究對象細緻的勾勒,在乎事物之間小的、不重要的同,而忽略大的、重要的異。但是,我認為oldgoat所說的那些毛病不僅出現在民哲(夢哲)身上,也會出現在學院派身上,以及知乎上面很多抖機靈的答案和生活中沒有多加思考的普通人言論上面。關於民哲、抖機靈的答案以及普通人的不負責言論就不多說了。就說說學院派吧(不針對哲學)。當今的社會科學,非常推崇理論和模型,我承認為了簡化和歸納這個世界,理論和模型是必要的。但是,我覺得大家對理論和模型的在意過了,而不去重新審視問題本身,就拿我自己的學科(心理學)來說吧,實驗研究和定量研究明顯佔據主導,大家都在為理論補數據,如果和預期不符,會認為是方法的問題,而很少思考理論本身是否有問題,多說就是為這個理論再增添一點細節。在意細碎的關聯,而很少想著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去尋找內在的機制,更不要說用腦子去大膽地從其他角度思考問題了。我說的這些是不是也符合oldgoat說的其中一部分毛病呢?


那有沒有高大上的東西也具有oldgoat說的那些毛病的呢?我腦子中浮現出了宗教和進化論。宗教就不多說了。就說進化論吧,我相信大多數不信宗教的人都是非常肯定進化論的價值的。進化論還是很「包羅萬有」的,應用簡潔的原理,不僅可以解釋生物界的問題,對於社會界也可以解釋。而且進化論有事後諸葛亮的味道,只適合解釋一些現象,預測能力不佳,對一些直覺上不符合進化方向的東西通過分析之後也可以找到它們的進化層面的意義。如果說達爾文在生物層面的進化論是有大量論據支撐的(這些論據是否能得到因果性較強的結論我也不知道),那些社會科學領域運用進化論觀點的學者則只是借用了進化論的靈感而自己建構了一個複雜的體系。宗教和進化論都不會去平衡反思一下它們的競爭對手的。Oldgoat的文章也沒有去平衡反思,比如具有那些毛病的東西有沒有有價值的,以及民哲有沒有存在的意義之類的問題。另外,oldgoat的文章很有一棒子打死(雖然是加了前提的,但是不過是虛設)的味道,他真的讀過很多民哲寫的東西嗎,為什麼可以憑著感覺就說話呢,他對民哲之間的區分、差異敏感么,在我看來他不過拿一些很能吸引大家眼球的缺點放在了民哲身上,卻沒有很好地把把民哲的具體觀點拿出來和他所說的毛病對應上,並且沒有考慮這些毛病在學院派身上是否同樣有所體現。


「平衡反思」是很重要的,有的時候我覺得這個過程應該來回進行n多遍,直到在你目前的認知下徹底想透。高中的時候學辯證法覺得那些道理太easy了,不學都門清,到了現在才能體會到那些原理深深的味道。接下來就開始就我之前說的話平衡反思一下。我剛才提到學院派也具有oldgoat說的那些毛病,那學院派就和民科民哲一樣了嗎?顯然不是。學院派是在某一小塊領域,從某個具體的維度來解,已經解得相當透徹,挖掘出種種細節。民哲總的來說肯定會粗糙很多很多,而且會不負責任很多很多。


那麼,民哲真的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么?這也是我寫此文的目的,假如各種言論構成一個平衡體系的話,從我看到的這些東西來看,我對這個體系不太滿意。由於民哲一詞已然帶有貶義,我姑且稱之為學院派以外的哲學愛好者。我把學院派以外的對哲學感興趣的人粗淺地分為兩類:一類是民間愛好者,另一類是其他領域的專家。對於民間愛好者,他們喜歡哲學是好事,這說明他們追求智慧,我想他們中的大多數也並非為了名利,只是單純喜歡,我覺得應該鼓勵他們對哲學的熱愛,而不是一味貶低。這個世界的荒謬言論數不勝數,為何非要抓著所謂的民哲不放呢?你們中的很多人不是對所謂的言論自由很感興趣的么,為什麼可以容忍有更壞影響力的言論,卻死盯著所謂的民哲呢?而對於其他領域的專家。他們熱愛哲學那更是一件好的事情,他們可以從其他角度看待問題,為哲學注入新鮮的血液,而且有的時候門外漢反倒會有更好的大局觀,他們已經很忙了,非要逼著他們也去搞個哲學學位么?


再回到原題:真的就沒有一個民哲能夠和先哲們平起平坐?答案是若說沒有一個,那絕對是武斷了,但是會很少。當然也很少有學院派能夠和先哲們平起平坐,只是從概率上我覺得是比民哲要大。總之,所謂的專業不過是招數,最終大家比的卻是內功。


學院派也有民哲,民哲也有大學者


民哲信仰不像留名先哲們那麼堅定,可能信息接收太多的原因。


超30贊了,似乎是我贊最多的一個了。

想起一個有趣的問題,請朋友們回答:
朱熹糅合佛道儒,創立理學,人們公認其為(大)哲學家;OK。問題來了:如果現在有人(非哲學系出身、國學愛好者)將理學和基督教再糅合一起,創立一個新學說,大家會認為他是民哲、哲學家、或者其他什麼呢?

我們知道王陽明是心學創始人,公認的哲學家。OK。問題來了:如果現在有人(非哲學系出身、國學愛好者)將心學和理學糅合,創立一個新學說,大家會認為他是民哲、哲學家、或者其他什麼呢?

---------------------
笛卡爾中學是神學院,大學是法律與醫學,興趣是數學,按說他是一個民哲;
康德大學40歲之前主攻自然科學,按說他也是一個民哲;
盧梭和尼采是民哲,大家都是知道的。
分析哲學奠基人弗雷格一生都以數學家知名,其實也是民哲。
查爾斯 皮爾士,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在美國海洋和大地測量觀察所任職。一生不得志。1887年以前一直未能在大學謀到一正式教席。
詹姆斯,美國第一位哲學家,其實是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職業生涯是自1872 年在哈佛大學講授解剖學和生理學開始的。
……

古希臘哲學家,除了亞里士多德,基本上可以稱他們是民哲。

真的不是很清楚題主所指的「民哲」究竟是怎樣一個概念。但很清楚,如果按照許多答案的推理邏輯,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不靠譜結論——「哲學家」就是在成名前被稱作「民哲」的人;或者,「民哲」就是一旦出名就是哲學家的人;或者,「哲學家」就是繼承「民哲」衣缽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何異議?

--------------
查爾斯 皮爾士,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

皮爾士從小接受良好的哲學和科學的訓練,他6歲起學化學,12歲開始做實驗,後來轉學動物學。他還是一個傑出的數理邏輯學家。他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建立一個像亞里士多德那樣的哲學......即使在遙遠的未來,它也能包含人類的全部學科」。但他並不真的對哲學體系有興趣,他有志建立的是一個能適應於各門學科的科學的邏輯。

※皮爾士的表現怎麼看怎麼像前面大家口誅筆伐的民哲啊~~

實證主義的創始人,社會學之父的奧古斯特·孔德

孔德不是學哲學的,以教授數學為生。他是第一個重要的社會學綜合理論的創始人,也是可憐的人道宗教教皇。社會學眼界的開拓者,也是虔誠的小老頭,向木匠們和學術上毫無希望的失敗者宣講著教義。 一個充滿激情的人,一心要為人類的過去和未來描畫出統一的圖景,也是一個膽怯的老人,向沙皇建議加強檢查制度,防止出現顛覆性思想。毫無疑問,他的思想中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成分。而且,孔德還喪心病狂地創立「人道教」,成立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實證主義學會」,設計了一整套宗教儀式和僧侶制度。

※孔德的表現是不是符合民哲標準呢?

--------------

看此話題的諸多答案發現:大多數中國人既不喜歡「你行你上啊!」,也不喜歡「老子上場都比你強!」。其實就是槍打出頭鳥吧。看到別人中規中矩第走在多數人都認同的道路上,人們心裡就平靜安穩了,如果自覺已經在這條道上了,他就會充滿了優越感。


歷史上的哲學家也不見得就受當時的人待見。


民哲這個稱呼本身就帶著嘲諷和揶揄。何必要和一些自得其樂的人較真兒呢?這些人喜歡哲學或者其他社會科學,就跟公園裡老大爺喜歡遛鳥散步一樣,圖一樂。用嘲諷的口吻稱呼別人為民哲民科的,不善良。


民哲們總是自以為是,不夠謙虛,不看康德不懂柏拉圖斯賓諾沙費希特維特根斯坦,永遠不知道自已那點可憐可笑的點子與想法已經被前輩論證深入到什麼地步了。
哲學史是一種積累,人類漫長的文明史很可怕,可怕到至少在純思維推演領域已經幾乎窮盡所有可能性,達到人類所能達到的思維極限了。
民哲民科不可怕,不謙虛不去細讀哲學史去和前輩驗證自已那膚淺的認知卻高傲的認為自己總是那最幸運最天才的一批人才可怕。
哲學發展到現在要有所建樹,必須在哲史和自然科學上都有極其深厚的知識積累,是必須。
所以民哲們異想天開之前,請先謙虛地放下你的高傲成為自已所不屑的學院派。
哲學體系無法創新的問題,是另一個關於人類知識進步的大問題,與學院派對民哲的態度無關。


要是不認同三段論就是民哲,那Descartes也是民哲…要是不理性就是民哲,那Hume一幫子人全都成了民哲了。只有支持Kant的才算是哲學家是吧?


推薦閱讀:

到底什麼是科研,看了多篇論文之後又如何寫一篇論文呢?
學術界有關袁崇煥的評價究竟是何種狀態?民間挺袁和倒袁的嚴重對立是否反映了學術界意見的不統一?
博客經濟筆記的作者郭凱,這個人學術能力如何?
如何看待土耳其官方禁止所有學者出國?
怎樣評價一篇文獻綜述?

TAG:哲學 | 學術 | 哲學史 | 「民間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