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煤老闆富有到何種程度?

另外,再補充一個,大型國有煤炭企業高管灰色收入的規模估計在多大的量級上?
財新網一個參考的信息:《白培中被搶落馬案》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30/100344546.html


問題一: 別的省不知道,拿我們山西來說。現在山西多是第二代煤老闆,那麼第一代是什麼人呢?農民,沒錯,不懂營銷不懂經營,只懂一噸煤換多少錢的農民。
剛剛開放採掘的七八十年代,膽子大的農民到荒山上打個洞就能出煤,這是最低端的「煤耗子」,偷煤不上稅,毫無安全性可言,一天挖上兩車煤,換個家裡蓋房子的錢。
大多數是有點關係,能承包荒山,能貸出款的人,他們建起來的就是所謂的「小煤窯」,有開採機器(但也需要很大的人力勞動),有規劃好的巷道,但是各種瓦斯監控什麼的都沒有,巷道建設也不肯下大本,所以事故頻發。這種小煤窯的煤老闆,在當初煤價走俏的時候賺了不少錢,@周小農 的回答里計算的方法很對。但是,煤礦的建設需要很大的投入,成規模的礦井不是打個洞那麼簡單,首先要用賣煤的錢補上建礦的空缺。其次,一噸焦煤能賣到1000多塊錢,只有呂梁陽泉幾個很少的地區才有焦煤,大多數地區的煤都是四五百一噸,近幾年更是可憐的三百二百,比成本價都低。再加上小煤窯事故不斷,各種賠款、地方上走關係,煤老闆的錢並不好掙。早年接觸過的一個煤老闆,外人看來各種風光無限,可他卻說「每天回家連看會電視都看不踏實」,天天擔心出事故。
但是,第一代煤老闆確實是時代的寵兒,那時候幾百萬就可以建成一個煤礦,煤價也是很高的四五百一噸,市場需求量大,只要不出事故,就可以一帆風順。
煤老闆手裡有多少錢?一般個人承包的煤礦年產不超過十萬噸,一噸煤算四百,去掉上述各種成本支出,大概可知。

問題二: 國有煤礦企業高管掙多少?年薪五十萬。
現在收入改革,去年的分紅都沒有兌現。。。
至於灰色收入,看各人本事和膽量,國有礦井管理相當嚴格,坑口出量多少全都有數,煤出井就直接運上專列。高管想偷偷倒賣煤炭賺錢是不可能的。。。

至於白培中,咳,所謂no do no die。貪污腐敗還不知收斂,回家時讓保安幫忙抬保險箱,天知道裡面裝了xxx!奇重無比的保險箱讓保安惦記上了,晚上摸進去偷,結果沒找到保險箱,好死不死看到客廳里擺著的純金十二生肖。。。其中各種細節八卦無數,啊喂我怕查水表啊!所謂循環報應,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 ————— ————— —————
講點題外話。
1. 上面說第一代煤老闆是白手起家的農民,現在的是第二代。第二代是什麼人?在別的地方賺了大錢的商人,比如現在好多江浙商人從第一代煤老闆手中買下了煤礦。這些商人懂經濟懂投資懂營銷,可是他們不懂煤炭。
當一個行業是普遍所知的高盈利的時候,它其實已經要走下坡路了。第一代煤老闆從漸漸頻繁的檢查、漸漸壓低的煤價、不斷提高的安全要求、不斷壓縮的市場敏感地嗅出了煤炭行業即將被大洗牌的味道,小煤窯和國有大礦在這輪整改風暴中毫無可比性,所以他們把煤礦出手給了前來投資煤礦的南方商人。
幾百萬建成的煤礦,十幾億出手,煤老闆們賺了最後一筆。

2. 有人說小煤窯事故頻發,煤老闆黑心缺德。首先,礦難頻發的年代裡,現在所用的一些安全措施都沒有引進研發。比如瓦斯監控系統,預警系統,避難硐室,都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概念。
其次,採掘機械化,自動化傳輸設備,都是只有國有大礦才負擔的起的支出。就是國有大礦,在企業化前都是負債運作,東南沿海迫切地需要煤炭,所有的煤礦都在支援東南,八十年代的東南窮的叮噹響,煤炭款全是打的「白條」,至今沒有還過。但是沒辦法,國家要「東南先發展」,據說如果上海要還山西的煤炭款,把浦東賣了也還不上。直到前幾年,過春節山西在遭雪災,南方也在雪災,胡大大下井站十分鐘,大同礦業局春節加班加點,煤炭全部支援南方,沒人記得山西也在凍死人。。。(水表在門外)

3. 現在都在熱議柳林邢利斌。他是山西第一代煤老闆的現狀代表,不肯轉手自己的礦,希望能挺過這一輪整改,結果終究擰不過國家要讓煤礦大企業化的浪潮。
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的7000萬嫁女,卻都不知道他每年給柳林建多少學校,自己出錢高薪聘多少全省最好的老師去柳林,每年修多少公路,地方上缺錢他從不拒絕,柳林沒一個人罵他的。
人家自己掙得錢,愛花多少嫁閨女,關我等屌絲屁事?
————— ————— —————
————— ————— —————
手機碼字,居然瑪了這麼多。。這算是我在知乎答過最認真的一個問題,算為家鄉正名,也不知道有幾個人看,有幾個人罵。
掙錢多也好,掙錢少也好,今天的山西商人只要是真正能做起大買賣的,依然有晉商遺風,懷忠勇心,發仁義財。
以上。


1. 煤老闆應該不僅限于山西,據我所知,內蒙,河南也有大量的煤老闆。
2. 煤老闆也分為兩種:國有煤礦負責人 和 私人煤礦承包人。後一種情形是當年「煤老闆」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但由於近年來地方加強了對煤礦和其他礦產企業的控制,鼓勵大型國有煤礦兼并小煤礦,終止承包經營方式,私人煤礦承包人這一角色已經漸漸消失。而原來的私人煤老闆們,目前已經開始嘗試聯營化或者從礦產行業撤出。
3. 本人接觸的國有煤礦負責人不深,無法得知其灰色收入情況,但對於私人煤礦承包人的資產規模還有一定了解:其資產平均水平至少達到以千萬元為單位。根據其煤礦產量不同,煤質不同,煤種不同,收入也會有較大偏差。而00年代初期,小煤窯多如牛毛,所以「煤老闆」這個群體的個體差異相當大,千萬元單位僅僅是由於基數過大,且大多數私人煤企已被迫退出的緣故。
4. 如果是壟斷縣一級煤礦企業,且煤炭質量能夠達到煉焦級焦煤,資產應該會以億元為單位計算。


不說國有煤礦,國有煤礦,如果是上市公司,企業負責人收入的錢多一些,如果不是,要少些。賬上可查部分,再多也多不到哪裡去。至於灰色的,只有天知道。

現在只說私人的,大概沒有一個私人煤老闆會向外界說,他手上有多少錢。但可以算得出來:

一、儲量:中國總的情況是北方煤多,南方煤少,北方的煤,內蒙、新疆、山西等均屬儲量大省,東三省的煤幾近枯竭,南方,最多的是貴州,號稱江南一支花。

二、品種:煤炭有多種品種,用途、熱能、價格不一。比較大宗的是一般的動力煤(含電煤)、焦煤(焦煤還有洗、煉的加工環節)等。

三、開採條件:埋藏深度、煤的集中程度、地質條件、採用什麼手段開採,外運距離,都直接關係到投資效益。一般來說,北方的煤埋藏深,像內蒙、陝北的煤,埋藏淺(有的屬10米左右的露天礦)、煤層厚,效益高,而貴州的煤,許多屬雞窩礦,礦小而且比較分散,埋藏較深,開採難度較大。但貴州盤縣的煤,又是全國煤的品種最齊全的地方之一。

煤的開採,上世紀80年代,就對私人投資開放了,當時有一句話,叫「有水快流」。中間雖有過若干次整頓,例如由於安全和亂挖濫采問題,關閉和炸封過大批小礦,但並未關閉私人投資的大門,只是提高了門檻,如開採規模必須在15萬噸提升到30萬噸,現在至少是60萬噸以上了,安全設施,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現在,凡有煤炭生產的地方,都有私人礦。

這是一個總的背景。在這個總的背景下,由於情況很不一致,只能綜合地估算一下:

假定,一般的動力煤是600元一噸,焦煤是1400元一噸,坑口含稅價,這個假定,可能符合許多地方的實際。平均每噸,扣除各項成本稅收,凈掙100元。一個年產60萬噸煤的礦,一年可賺6000萬元,如果是100萬噸,是1個億,如果是500萬噸,則是5個億,達到這個規模的私人老闆是有的。我的這個演算法,恐怕總體上還偏低。(請不要用這個演算法去算國企,兩者的具體情況有區別。)

加之已放開開採多年,可以迅速將掙的錢再投入,規模越大,掙錢越多,又歷經多年,可以想見煤老闆們手上握了多少錢。

所以,為什麼媒體常報山西煤老闆在京城廣購豪宅,原因就在這裡了。

但這個錢,是有慘重代價的:

一、挖煤的大多是農民工,自身不太懂安全生產,而老闆們又要拚命的開採,拚命的掙錢,甚至壓低安全生產投資,煤炭安全事故,年年都在不斷發生。

二、我國煤炭回採率(開採出來的量與儲量的比例率)低,不到30%,而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先進國家,可達80%左右。我國沒有一個機制,促使煤礦在提高回採率上下功夫,寧可讓礦工付出血的代價,寧可購豪宅也不幹。

三、高歌猛進的GDP,需要動力支撐。煤大多數年份,都俏市。抓住眼前就能掙大錢,怎麼能快點采出,就怎麼干,想掙錢的老闆們,有多少會把礦工們的生命,資源的合理利用,放在第一位呢?

內蒙鄂爾多斯的煤極其豐富,記得儲量可達上萬億噸,十倍於貴州的儲量,開採條件又好,這就是為什麼一旦放開開採,投資會蜂湧而至的原因。

上屬演算法,只是粗略的。由於開採條件和經營水平差異,或者一些地方為保本地生產限價限制煤外流,當然也有一時掙錢少的,甚至虧損的。但這不是這個行業的一般情況。

如果你有心,又生在有煤炭開採地區,去了解一下一個礦的情況,計算下成本和售價,開採年頭,再衡量一下這個礦的規模、開採水平,就知道老闆的手上有多少錢了。


同學他爸是太原礦上的,不是坑主,論資產還排不到前面。其小三每隔幾天給他的生活補貼都是4~5位數。家裡按月給錢都是用稱的。
在法院看他們礦上的案例糾紛,有的礦竟然半天收入過千萬。


南方,某產煤縣城某銀行的破舊營業所,進來了一位身穿破洞洗衣機廣告T恤,手提皺巴巴紅色塑料袋,腳踏夾趾拖鞋,趾甲與地面一色的中年大叔。
大廳經理起身迎接,我心中納悶:不是都說銀行狗眼看人低么,這樣子打扮的大叔,在銀行怎麼可能受到如此待遇?!被保安趕出去才正常啊。於是豎起耳朵,聽到了如下對話:
經理:「……基金……四千多萬…………」
大叔:「……X銀行……那邊一億多……」
經理:「……股票……」
大叔接電話:「……運費漲了四毛五?太貴了……我下午自己去礦上談……」
此時我業務辦完,大廳經理也為大叔泡上了看起來好像是私藏的茶葉。
出銀行,想想那投資了近兩億基金股票而衣衫襤褸的煤老闆大叔,再看看自己人模狗樣的一身所謂名牌天天四處奔波還要為貨款憂愁,望風流淚。


逗死我了,我說很多煤老闆都賠死了,你們信嗎?不是開礦都會賺錢的。。。幼稚


我來講講國有煤礦的領導收入吧。

上面都是私人煤礦主,現在國有基本兼并完了,至少在山西,私人煤礦主已經很少很少了,所以國有煤礦還是很重要的。

首先說礦長吧,這個真的看不同國企、煤礦的大小與礦長權力,當然還有膽子。。。年產100萬噸煤的國有煤礦長在規定年收入在15?20萬,這是工資,公布出來要交稅的;

接下來就有意思了,就是集團公司的私下規定收入,就是大型集團的內部線吧,我所知道的是礦長40萬一年,副職乘以0.8,這部分之所以奇怪呢,就是說這部分是合法的灰色收入,集團公司控制的礦長合法收入,工資不夠的那部分大多由礦上資金走臨時工工資的部分走...是的,你沒有看錯,礦上的一些有臨時工的單位會每個月多給礦長副礦長做幾萬收入,但是由於走的是別人的名字,所以不交稅。
以上兩部分就是合理收入了,礦長一般每年在50萬左右。
至於福利,年終獎,還有煤礦特有的安全獎之類是很多的,年終獎礦長會在10萬左右吧,看效益了;國企福利呢,礦長基本啥都不用考慮了,配車,逢節單位發購物卡5?10k,一年三四次,過年時候的福利就不提了,反正魚都是食堂做好了才用車搬到家裡的,過年打掃有單位請的家政,反正事無巨細,礦下屬的工會啦之類的都會考慮好的。

是不是很不爽呢,上面的都是合理合法的,敢擺在明面上說的。其實真正的灰色收入在後面呢,灰色收入包括幾個部分吧。
首先了眾所周知的礦內部的職務調整多少得表示吧,這其實不是純粹的買賣什麼的,當然只是說在我所在的環境下,看派系啦,看背景啦,看賞識程度啦,都有,很少是純買的,但是總得表示一下吧,上任前一些,真正大頭一般在上任後,上任後每年都要拜山門,拿出些錢來看看老關係,當然是希望人家還提拔了,就國企礦長而言,這部分應該很佔一部分了,加上過年收的山門費,這部分一年應該在小几十萬畢竟國企利潤還是國家的嘛,不能自己拿走。

還有就是回扣了,礦上買一些設備,礦長有簽字權的,儘管公司會控制一些,但還是礦長大多說了算。

還有就是占公家便宜了,國企煤礦的資金大都由集團公司控制,但礦上每年產煤賣之後,一般都是固定的收購價格賣給別的國企,會有幾億不等的現金,一部分主要用於工人工資、設備採購等,這真的就看膽子了,有些人每年弄一兩百萬還是可以的,但總是要利益均沾的,這部分很看情況,一百萬左右吧。

其實,國企在礦這一層的管理還是挺嚴的,再說國企礦長又不是私人煤老闆,賣下錢全是他的,比樓上說的私人煤老闆,動輒幾億的差遠了,但好在旱澇保收,每年一兩百萬,日子舒坦,膽子一般的,干幾年折騰個千萬還是沒壓力的。

再高就像我父親的那句話,看不透了,礦長以上我真心只有八卦了。集團公司的老總副總,國有大型煤炭集團的董事長,看看前兩年白董家被偷了的新聞就可以想像了。

PS:國企福利到了級別真心好,儘管賺不了幾個錢,但是事無巨細,給人很優越的感覺。
並且這些沒到那個級別都不太了解的,但其實也沒那麼玄乎,不了解就容易瞎猜,所以國企領導就神乎其神了,其實哪有,礦長級別一晚上輸個幾萬十幾萬,還是很心疼的,畢竟一年也就那點錢。

其實小集團公司董事長一年也是有數的幾個也就到頭了,哪能公司都搬回家呢,是吧。

-------------

看了幾個回答之後的補充。
其實煤老闆也沒那麼霸道了,霸道的是縣裡的地頭蛇之類的,還有這幾年煤炭運輸讓不少的人發家致富了,但那也是辛苦錢啊。


我同學朋友很多煤老闆的子女,大多都很低調謙虛,和媒體爆料出的差別很大


600萬噸的礦。
八九位數。
順便改變個看法吧,總有人在提及煤老闆的時候講他們數錢用磅秤,裝錢用麻袋。
我的確很確定這種說法有意無意地想表露出一種鄙夷,很複雜的心態。
這種幾乎在酒局飯桌上成為煤老闆專屬的管理錢的方式,的確是事實。然而它是有原因的。
只是在陝北,內蒙,山西交界這片產煤區,曾經在一段時間內需要進行大額的資金運轉,然而沒有像樣的金融機構。磅秤麻袋就是所能採取的最有效的方式,而已。
與暴發無關,與文化層次無關。


聽朋友說的一個真實事件:
朋友美院出身,開了個小廣告公司。我問,廣告公司賺錢么?他說不是很賺錢。我好奇,那你阿斯頓馬丁、寶馬什麼的是怎麼賺來的?

原來,他和朋友集資、以入股的方式大量的從美院學生哪裡購畫,500-10000不等,然後再再包裝後通過團隊運作專門找煤老闆賣,忽悠也好騙也好,一副普通的畫作都得翻20-100倍的價格,也就是10萬-100萬。
基本上虛構一個作者、胡編一個畫作歷史,煤老闆不會多想,就買下了,然後往公司或者家裡一掛,彰顯自己的品味。 而且隔一段時間就批量採購一次,送親戚朋友什麼的。
聽說煤老闆也有自己的煤老闆「藝術」圈,「愛好藝術」的經常交流,哈哈哈哈。


煤老闆不知道有多賺錢,我大爺的大兒子最近一年結識了一個官二代。
用官二代資源做煤炭運輸買賣,一年時間。
石家莊買了一層寫字樓,多少平不知。
房子買了3-5套
自己把以前一輛20來萬車換了霸道頂配。
媳婦買了個ix35
孩子今年要送出國
兩個親兄弟一人 給買了量10來萬的車。
兩個兄弟也又各買了一套房子(30-40萬一套,三線城市)
這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真不知道了。


大多數在:5000萬-30億之間。(我知道十多個大小煤老闆的大概財富就在這個區間)
不過這些錢和那些富豪榜上的股票市值不同,是真金白銀。
你讓馬化騰個人拿10億現金出來還是有點困難的(不是說他拿不出,而是會相對有點麻煩),但有些煤老闆真的能夠拿得出來。


從煤炭儲量產量來看煤炭大省排前三位的應該是:山西、內蒙和新疆。排在第二梯次或者第三梯次的有:陝西、貴州、山東、安徽、東北、四川重慶、雲南等。

山西、內蒙、新疆和陝西屬於儲量豐富、儲存開採條件好,且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大礦居多,私人礦也不少。山東、安徽、東北主要是國有礦佔主要地位,煤老闆的數量和富有程度相對不突出。南方的貴州、雲南和四川重慶雖然多是小礦,但是私人礦很多,煤老闆片地開花。

煤老闆無疑很有錢,但煤老闆到底多有錢,沒人統計過,而且煤老闆所擁有的煤礦從規模到煤質到開採條件到經營環境和本領差別都很大,很難實際界定。

煤老闆的身家是不好估算的,所以我們還是估算一下私人煤礦的盈利水平好了。這一塊其實@周曉農分析很全面了,但是和個人了解的還是有些出入。

在北方儲存開採條件比較好的省份如山西、內蒙、新疆、陝西等,確實已經很少小煤礦了,3、6、9萬噸/年基本上已經被淘汰完畢,15、30、60萬噸/年的應該是現在私人煤礦的主流,當然也存在數百萬噸每年的,這種算是大鱷了。但是在南方,因為儲存開採條件所限,
9萬噸/年和15萬噸/年這個級別的私人礦還是大量存在的,30萬噸/年的私人礦就算是大礦了,60萬噸/年以上的很少見,百萬噸級別的在國有礦中也算是大礦了。

正常的運行成本主要指人員費用、耗材(主要是建材類,什麼水泥、鋼構件、各式管材等等)、公用工程類、資金成本等。其中資金成本對於富有的煤老闆來說,現金流充足的狠,基本上可以忽略,但是對於內蒙為代表的民間借貸開煤礦的老闆來說,則是高的可怕,後來也大量的倒在了這上面。成本構成很複雜,但行內一般認為對於一般正常經營的煤礦(就是排除掉高利貸的煤礦)來說,一噸煤的開採成本大約為100—200元。

然後說收入,以2008年的高峰期的重慶計算,坑口價,電煤為500元/噸起,焦煤則是高達1800元/噸。當然這個坑口價各地差異較大,最高的當然是山東的,離煤炭消耗地近,運輸方便。最低的就是新疆了,因為運輸限制,只能自己消化,價格往往是腰斬。當然從2010年起,煤炭價格一路走低,現在是降了很多了,具體多少很久沒接觸這個行業,也不好瞎說了。

好了,其實不管是成本還是利潤其實都很難算清楚。不過一般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比較認可的盈利是每噸煤最少可以賺200元,如果是焦煤,那利潤多則上千,少則500元也是可以保障的。

那麼,以2008年重慶的6萬噸煤礦為例,按最低價格的電煤500元/噸,成本200元/噸,那麼每噸利潤300元,一年賺1.8個億。如果是6萬噸的焦煤,

按平均1200元/噸,成本200元/噸,那麼每噸利潤1000元,一年賺6個億。當然,這是按照最優情況計算,純粹是為了滿足大家對煤老闆暴利的期望。不過一個6萬噸煤礦,每年掙個一個億是沒有什麼壓力的。


二、段子

1、 重慶某郊縣,遇到一煤老闆,講述自己的發家史。98年承包了村裡的煤礦,每年30萬,慘淡經營,每年過年都要出門躲債。2001年,煤價進一步放開,開始飛速漲價時代,到了2004年,有人出3000萬想買他的煤礦,他很不屑的說:3000萬,一年就掙回來了!

2、 還是山西的段子,這個聽兄弟擺龍門陣的時候說的,不知道真假。有山西煤老闆03年左右購進煤礦資源花費了一個億,然後在10年左右的時候賣了100億。

3、 好吧,到了貴州這個好地方了。給煤礦做突出鑒定,和煤老闆相處很是愉快,工作結束後,煤老闆安排司機送到貴陽,上車的時候,煤老闆說:車你就開走吧,把人給我放回來好了。我當時真是很猶豫,我是開走了還是開走了~,悲催的是我壓根沒有駕照。

4、再來個內蒙的段子吧,是在阿拉善的某礦,老闆手頭有兩個30萬噸一個60萬噸的煤礦,在煤老闆的隊伍裡面,也不算小了。然後依然是各式豪車,當然車我依然沒記住型號,但是其中兩個車牌記住了,80888和60666。


太勁爆的段子沒敢貼,怕通不過啊。

好了,先寫到這裡吧,國有煤礦的領導的灰色收入方面有空再做補充吧。


多有錢具體不知道,但可以說兩個身自己看到的例子。
1、平頂山小煤礦沒有關閉之前,其豪車數量遠多於鄭州省會城市!
2、身邊認識的一個長輩的同學因在煤礦受到排擠,自己放棄副礦長的頭銜跳出來經商,身價2000萬起!


煤老闆這一熱門辭彙隨著各大產煤省份資源整合工作的全面開展,以及新環保政策的出台,加之煤炭行業寒冬期的來臨即將絕跡於國家經濟舞台。

個人是煤炭系統人員,在未入職國有煤企之前也曾做過私人煤企的二道販子生意,算是接觸過這個行業內由上至下的一些所謂「老闆」。當年火爆全國的煤老闆主要是指山西省的一些私有煤炭企業主,山西省是我國的產煤大省,儲量大,煤質好,且相比新@疆內蒙等新興產煤省份交通運輸較為便利,省內幾大國有煤企單拉出來個個都是航母級,但資源整合之前的山西省國有煤炭企業年產量佔山西全省產能總量的比例並不高,由此可見當時的私有煤炭企業主在這個行業內分了多大的一杯羹,且當時正值煤炭行業黃金期,在衡量這些企業主資本數量時以億為基本單位並不誇張,具體情況要看私有煤炭企業的核定產能以及區域性和煤質,討論具體數額真的沒什麼意義,但也不能以偏蓋全,不同省份不同地區,小打小鬧的也大有人在。以我接觸過的某山西私人煤炭企業主為例,他曾說過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大致意思是企業做到這個份上,個人資本的積累已經沒有意義,但手底下這麼多人跟著自己吃飯,不繼續做就對不起這麼多跟著自己吃飯的人。且此位私有煤炭企業主對自己子女要求之嚴格令人詐舌,錢財上的控制更是幾乎可用苛刻來形容。看到這裡是否會讓一些知友對煤老闆的看法有些許的改變?其實煤老闆中這類人不在少數,一句老話,成功對很多人來說絕不是偶然,在這個行業也不例外。

09―10年是很多私有煤炭企業主的轉折點,首先是資源整合,其次是行業寒冬期已初現端倪,煤老闆當中特別有實力的多已走上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煤制油項目的全國布局圖,其中有一個出境率很高且以國字開頭的企業其實是私企,但規模之大,產業鏈之豐富遠非諸多國有企業所能媲美。也有一些所謂的小煤老闆在這個時期開始把資金重點轉向其它行業,這裡再舉個例子,09年我仍在跑二道販子生意時接觸過的本省產煤區某縣級市一煤老闆,論資本數量與上文中提到的兩位毫無可比性,但09年仍屬行業黃金期的形勢下此人賣掉了手裡幾乎全部礦井,只留下了幾個煤場,然後以近十億(他本人並未承認此數額,但也未否認,以地價估計應該屬實)數額買下省會城市某商業街地皮,徹底轉型,這也是個聰明人的典型例子,自己沒有資本去跟著政策和形勢玩,那就換個穩當的路子走。

之後資源整合工作全面推行,加上行業寒冬期來臨,這兩條加在一起拖垮了一大批私有煤炭企業主,這其中以行業投機者為主,資源整合工作一度陷入過國@進@民@退的質疑,但以業內人員的視角看,資源整合併非國@進@民@退,甚至在個別省份還嚴重拖累了國有煤炭企業,但從生產安全方面確實很有必要,何謂煤炭行業投機者,在黃金期加入,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這必將產生違規生產等一系列不合法行為,且部分小產能煤礦的大行其道對所在地環境的破壞無法修復,相信山西知友對此會很有感觸。優勝劣汰,這個時期又是一個分水嶺,這批人里的聰明人會及時收手,不識趣一點的想方設法繼續維持,結果發現規範化生產確實不是自己能負擔的起,加之寒冬期已至,最後走進死胡同,個中對錯,諸位可自行品辨。

煤老闆的輝煌轉型與現狀大致如此,至於題主補充的問題其實很有討論空間,但知乎不是論壇,略談一二,首先煤企相比其它能源型國有企業產業結構整體仍很落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兼并重組在過去幾年內十分紅火,關注時事的知友大概知道,去年年底ZJW曾特別提到過關注大型國有企業在兼并重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由此可見一般。至於焦煤集團掌門一案,我研究生同學有在該企業供職,曾一起聊過,是頗有官@場特色的一個案例,在此不做細緻討論。


富有到上至老闆,下至同學,就連平常的門衛保安知道了你家鄉所在是山西大同,便會將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學生喊做「煤老闆」。
---------------------------------------------------------
「你家是哪兒的?」
「山西的」
「山西哪裡的」
「大同的」
「哦,煤老闆吧!」


跟著煤老闆混的人來答一下吧:
1首先煤老闆和普通的職業一樣,資金的多少也是參差不齊的。十幾個億和十幾萬的都是存在的。
2
1)說一下我接觸到的煤老闆吧:山東的,江蘇的,浙江的當然少不了大東北的啊。而其中以浙江江蘇兩省最多,南方老闆大多精明,施工質量和工人素質不敢恭維,比較低調,資產集中在千萬的居多。
2)北方的(長江以北)的煤老闆則屬於精明加經驗型的,都是跟著南方老闆混出來加上自身是礦工出身,對於煤礦生產的工藝流程熟悉,從工程量,工程質量,到工程造價以及人際關係比南方老闆要心細的多(當然不是所有北方老闆)。由於粗活細活都整的清楚明白,資產積累多一點的十個億不是問題,混的一般的也得幾百萬。
3煤老闆近兩年也是很難混的,資金不到位,工人工資漲,賠償金提高,工程要求越來越嚴格,手裡的資金要麼轉移到不同戶頭,要麼開其他公司已方便資金的運作。
煤老闆不是一幫土老帽,他們的精明遠超於你的想像。


我不認同把國企煤炭集團領導也划到煤老闆的範圍里。老闆意味著什麼,他對這個公司有絕對的指揮權,公司可以算是他的私人財產,這才是老闆。國企的領導的確牛逼,很多都牛逼到都不把人當人看了,但是,有體制束縛著,幹什麼也得偷偷摸摸的。
國企煤炭集團領導是有錢,但是從我所知道的,大部分錢都是灰色收入,要從工資來看,領導用工資能在帝都揮手一划買下好幾套房,這是不切實際的。灰色收入什麼的,上億不是幻想。
至於私營煤礦,除去發給工人的錢,剩下就是老闆賺下的。


前段時間有開礦山的和我說他打算大手筆投資互聯網,震撼一下。雖然我相信他沒這能力,但有這財力。


作為一個煤炭行業從業人員,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摩拳擦掌,看我來說說這些年在煤炭行業的那些人和那些錢。

煤炭企業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一:國有企業,他們的老闆帶有行政級別,並且管理著小到幾千人,大到數萬人的一個國有企業。而這類企業,多半是生活,生產一體化,也就是說作為這類企業的負責人,基本上除了本職工作外,包括企業附屬的醫院,工廠,學校,水電。因為這類老闆的負責面積廣,責任大,年薪基本上是30萬起跳,當然30萬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具體原因你懂得!據非官方數據,一般來說管理一個3000左右的煤礦,基本上年收入是500萬?,到這種老闆在高收益的同時,基本上少有安全著陸的,10個裡能有兩個到三個就算是不錯了!不過這種企業老闆即便不幸進去了,也屬於特權階級,本人就曾親眼見過,一個大型國企負責人進去後,除了不能走出監獄外,可以隨意吃喝,看電視,神馬的。其主要原因是,這類負責人多半不差錢,再就是他們下去了,他們的上頭不一定下去,打個招呼關照一下,省得他亂說,又何樂不為!不過想要當這種企業老闆,必須要有政治家的心裡,企業家的思維,算得上是十幾萬人過獨木橋。
第二種,私營企業,私營企業又分,大型企業,一般企業。
在國家體制架構下,現有的大型私有企業基本上發展形式無非兩種,第一種最為普遍,就是收購大型國企。因為市場經濟的作用,在90年代很多國有大型企業破產的破產,重組的重組,所以很多國有企業被收購轉變為私營企業,這種企業就這麼幾個特點,第一,高效率,低成本,國企的底子好,基本上在開始的前幾年這些老闆很少投入資金,所以產生的純利潤幫助他們完成了資本積累的第一步,在完成資本積累後,他們則開始不斷收購一些小煤礦,或者組建洗煤,化工等加工廠,從原始開採者,轉變為產業化生產路線,這一步基本上把他們和一般企業區分開來。至於收入,這個水超級深,這類老闆一般都深知樹大招風,並且很多時候他們完成原始積累時,底子多多少少不會那麼乾淨,所以一般這類老闆都是異常低調,並且隨著時代發展,基本上企業都僱傭職業經理人。至於資產,胡潤,福布斯這種排行榜都弱爆了,本人熟悉的幾位老闆,光手中的現金都是以30億起跳,這還不算他們的固定資產,也就是通俗點說,他們自己家的銀行卡里基本上都保持著30多個億,當然這也不能算維持企業運轉的現金流。所以你懂得。
第三種,~等我手機有電再說吧
終於碰到電腦了,這次打字不費勁,就多說點。
所謂的第三種,屬於暗箱操作類型,國有企業因經營不善,想破產呢,上面不同意,下面就把所有的東西承包給個人,雖然這種方式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依然遇到了不少這樣的人,而這種承包制一般僅限於小井口,小地方,位置偏遠,並且煤質不太好的井口,這二種地方一般情況下,老闆的收入大概在年100-500萬之間,具體收入要看上交多少,出沒出過事故,噸煤成本多少,量尺多少。
總結一下, 國企老闆,陽光收入少,灰色收入多,高風險,高回報,社會地位高,隱形福利高,子女就業,上學,家人醫療等等幾乎都會有人上趕著安排。
私企大老闆,多半以收購國有企業或者投機完成初始資本積累,通過進行深加工或者擴大企業規模,併購來進行第二次資產擴張,其特點就是,普遍一開始都不幹凈,畏懼感強,大多數人低調的要命,手裡握著數十個億的現金,多半時間都在國外,企業規模大,現金流充裕,固定資產雄厚。這類老闆,兒女基本上都是在國外,僱傭職業經理人打理生意,生活普通,人脈寬廣,於政府關鍵部門關係密切。
一般私企老闆,多半是靠著實打實的工作和十分獨到的眼光完成了基本的原始資本積累,小富即安,只希望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兒女多安排到事業單位或者政府部門,一般手裡握有大量現金,對於企業投入十分有限,1-5個億的資產對於他們來說很滿足。
第三種,承包制下的老闆,能承包下來的這類老闆,多半是在事業,政府本門擔任公職,一般以親人,朋友的名義承包下來,身價千萬沒問題,但這類老闆多半只注重短期利益,所以,一旦出現死人、重傷等重大事故,多半是分分鐘傾家蕩產。
還有很多問題,就不便在此多說了,想知道的可以私信我。。。


推薦閱讀:

家裡突然富裕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見過最厲害的人是什麼樣的?
《哆啦 A 夢》里小夫家裡究竟有多少錢?大概相當於現在什麼樣子?

TAG:創業者 | 經濟 | 財富 | 煤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