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是運氣成就了《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嗎?


·

絕對不是『單靠』運氣成就了阿甘。


很多人認為阿甘是勵志電影
我不認同。

在我眼中,
《阿甘正傳》是一部神奇的電影。
《阿甘正傳》也是一部黑暗諷刺的電影。

--------

感受不到嗎??很簡單。
因為你『沉浸』在影片的氛圍里

就像你在工地搬磚,午飯過後,陽光暖和和的,你有點小困。閉上眼睛假寐一番。
迷糊中自己好像成了大富豪,回家一推門,
一群各色生香穿著蕾絲透明內衣的長髮模特紛紛圍上來,
扭動著腰肢,臉貼在你脖子附近輕輕呼出一口又熱、又癢、又香薰的氣來。

隔著她的鎖骨你看到了白花花的半個酥胸………………

這時候我輕輕拍了你一下,『兄弟,該上工了。老闆叫你呢。

------------------

第一個幻覺:阿甘是『傻子』。

阿甘是傻子嗎?
如果你覺得他是傻子,一個傻子都能富甲一方,抱得美人歸,你都做不到。
那為啥你不是傻子?

也許你說,他『運氣』好。
好吧,那麼——

第二個幻覺:阿甘『運氣好』

你運氣差嗎?
你運氣再差,差到萬里挑一,讓你跳遠,你跳一萬次,能不能跳個世界紀錄或者全國紀錄?
你會說,跳遠又不是抽獎,我跳一百萬次也不行。這事不靠運氣

那麼阿甘是靠什麼出頭的呢? 跑步。
跑起來像風一樣。不誇張的說,大部分人跑個5公里簡直想把肝都吐出來。
你試試跑一萬次,看能不能運氣好的時候蒙出來一次百米5秒來。


也許你又會說了,他足夠『努力』。

第三個幻覺:阿甘靠『努力』。

乒乓球大家都玩過。每個省,甚至每個小城鎮,都能找到幾把好手。

這些所謂的『好手』去跟市隊的運動員比比?很大概率輸掉。
市隊嗎?找省隊,也許就是個菜。
省隊呢?不是萬里挑一也差不多了。跟國家隊的二線球員打打,八成還不如國家隊的陪練。
國家隊的二線選手 vs 國內明星球員呢?搞不好要剃光頭。

這個金字塔想必大家都知道,難度有多大。
你覺得你靠『努力』能不能去跟鄧亞萍玩幾局還險勝她?
我覺得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有這個幻覺。


阿甘呢?他只是打仗負傷之後,在床上打著玩玩。
就達到了能跟中國隊在國際大賽來幾局的水平。

這個資格也不是好弄的,肯定先滅掉了美國國內頂級球員。

難道在你們的星球,把這個叫做『努力』???


……………………


好吧,我老實說,除了這些,阿甘還是有點運氣的。
不,應該叫做『機緣』『際遇』甚至『造化』才比較貼切。

第四個幻覺:阿甘是個『普通人』。


作為一個普通人,別說捲入歷史性事件了,親眼見過元首都已經是極大的運氣。
一而再,再而三的參與歷史事件,你管這個叫『普通』?反正我不叫。

============================

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從世俗結果的角度來看,(看清楚是世俗外人的角度)
假如我不認識阿甘,也不知道他是傻子,我只知道有這麼個人很出名,
那麼我從他的事迹來理解

阿甘從一個路都走不快的半殘疾兒童,變成一個只靠打橄欖球就能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人士。
——跑步天才

聽了家裡借宿的貓王的伴奏,瞬間就演繹了顛覆性的舞步。
——很大的藝術潛力

開的捕蝦生意大賺一筆,並投資蘋果公司。隨口一句遇到狗屎,隨手擦把臉都有故事。
——成功的商業人士

代表美國與中國進行『乒乓外交』。
——頂級運動員,乒乓球天才

短時間內拆卸槍支,出色完成軍事任務,拯救上司,立下軍功並獲得總統親自頒發的獎章。
——槍支高手。優秀職業軍人

提供給母親晚年不差錢的生活。
——大孝子


這,只能是一個傳奇人物

+++++++++++++++++++++++++++++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你個普通人,
看到一個百萬里挑一的天才,如砍瓜切菜一樣取得你一輩子都拿不到的東西,
會有『深刻的代入感』呢?(而不是看用刀高手砍人時候那個崇拜感)

因為,你,『以為』,阿甘他是個傻子
『看上去』不是什麼天才甚至比普通人都不如


其實你才是傻子

否則,你為何要把自己帶入?

阿甘比你傻,但他成功了。我比阿甘聰明,是不是我比阿甘更容易成功?
連傻子都成功了,我也可以!

——這也是幻覺

===========================

一部電影,如果讓你用幾個字概括。
你也許會說,『《阿甘》是一部能反映世間真善美、感人至深的電影』。


而我,也許會說,
『《阿甘》是一部傻子靠天賦和運氣就拿到世間一切榮華富貴,殘酷反諷這個世界的電影』。

靠的不是『傻』,是純粹的『天賦和運氣』。(不單單是運氣)

其核心理念,和《鹿鼎記》何其相似!


但是卻有很多人只懂得沉醉在韋小寶娶七個老婆 或 阿甘屢建奇功的 意淫快感,
卻忽略了表面下的殘酷。


——————————————————————


一個天賦異稟的奇才,哪怕是個傻子,卻能取得超越千千萬萬『不弱智 又努力的人』的成就;

那我們這些沒有阿甘跑得快、打球不如他靈活、
做事不如他專註、運氣又沒他好的普通人

真的能 只靠『努力』『專註』就在這個世界上贏得我們想要的東西嗎

答案太殘酷了

——————————————
PS:我不是說阿甘拍得不好。
我只是想戳破很多人的一個幻覺:『只要像阿甘一樣麻木自己,裝傻子,一條道走到黑,就能和阿甘一樣成功了。』這顯然是誤解了影片。

·


阿甘的成功拒絕了從How to的角度詮釋,因為他無為。


他只是和自己和解、和命運和解了,我們卻在和命運莫須有的抗爭中內耗了運氣。


誰沒被命運垂青過?未實現的運氣不算運氣,當我們不願和生命和解,在生命的水流中逆流掙扎,又怎能實現命運本要帶我們去的地方?


我們潛意識是在和命運抗爭著的,恐懼命運要擺弄我們,質疑生命給我們的是否是我們想要的,便只有不斷緊緊抓住下一秒、每一秒。而阿甘卻把自己交付給生命,把每一個下一秒當做巧克力。他信任無論是什麼巧克力,反正都是巧克力,只管吃就好啊。


若太想控制命運,那失控時便會懷疑自己懷疑生命。然後追尋一個標籤用來寄存未被接納的那個生命本身。而這些正是阿甘所不會也不明白的。當珍妮問阿甘想做什麼人的時候,阿甘說:「我不是要做自己么?」你看生命之外無標籤。


我們計劃目的地,質疑現狀是否滿足,懷疑何時是對的時機時,此時阿甘只是去吃巧克力。他並不懂這世界的「限制」,沒雜念牽絆,也沒想過那些憑藉「運氣」達成的事在其他人腦中是「不應該達到」的,他只是,向前走著, 像一顆心無旁貸的向日葵。

中尉喊著,耶穌在哪兒呢,根本沒有耶穌啊。而阿甘問他:你與神和好了么?對習慣了緊緊握住生命的我們來說是太奢侈的一念之轉。在思前想後中浪費了下一秒,阿甘卻全然信任著下一秒。呼吸與脈搏不在別處。生命是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東西,何必犧牲它追尋別物呢?像阿甘一樣,感恩腳下路,接納生命的每顆巧克力,只管吃就好啊~


你們只是關注了成功 但是這個東西他媽在阿甘眼中從來都不是最在意的東西 該跑就跑 該追就追 生命於我們而言 就是儘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尋找到自己的真愛與之一生 不忘本心 獨立思考 遠離世俗的綁架 所以 去他媽的`成功`


他要是跑得不夠快,影片前15分鐘就被那幫小混混打死了。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就是《離開阿甘的日子》。


阿甘就是運氣好。
有人說他是有天賦不是運氣好,我認為這個單純是說法問題,Gift本身也是一種運氣。
他是全身都是長處,萬千寵愛於一身,表面上唯一的一個缺點是智商低。
但是實際上導演要告訴你的是,智商低是他最大的優點。
這電影的其他人都毀在智商高上。
誠然,我們欣賞電影的時候可以放開一部分理性的弦,去享受氛圍。
但是不能弦斷掉,不然就掉入了反智的漩渦。

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將摧毀很多人的心理防線。
如果你看《阿甘正傳》覺得很滿足,很開心。
那麼你根本沒看懂這個電影。

阿甘的存在意義就是嘲笑片子裡面其他所有的角色。
說什麼阿甘執著單純努力。
放屁!
片子裡面所有的角色都滿足這些特點,包括珍妮。
你哪隻眼睛看見丹中尉不努力了,珍妮不執著了,巴布不單純了。
粗暴的看,阿甘就是保守美國式生活的聖人代表。珍妮則是拋棄宗教,獨立堅強的現代美國人。
或者帶歧視的說,阿甘是典型的阿拉巴馬人,而珍妮更像是活在加州。
電影是對原作小說做了大量的改動,但是不管怎麼變換立意,不管怎麼貼金,故事本身是無法被扭曲的。
有人說電影是喜劇,原作才是諷刺小說。
這是錯的。
這不是什麼喜劇,而是諷刺劇,甚至是悲劇。
這一點電影甚至比原作做的更過分,更深刻。
原作裡面珍妮彷徨過,但是努力之後和兒子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生活裡面沒有阿甘。
電影里呢?她不努力么?跳樓那一段情節,已經明確的告訴你,珍妮不笨,很聰明,不僅是智商更是人情,她對這個世界有很深的思考,她在電影里的地位接近於大賢者或者哲學家的角色。換個說法,珍妮充滿了生活和人生的智慧,她早就看透了,而且看的太透。而阿甘和智慧是絕緣的。我這裡的智慧不是指智力。然而短暫的幸福(就演員表演來看還得打個問號)之後,死了。弄得整個電影頗有一種絕聖棄智的奇怪傾向。
你覺得哪個更讓你膽寒?
這個片子更過分的地方是,片子裡面所有認真、努力、堅強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片子裡面所有得到幸福的人,都是靠運氣。
巴布的媽媽以前給白人當傭人,拿了股票之後雇了白人當傭人。
有沒有小癟三翻身踩大少爺的感覺啊。
巴布的媽媽努力么?認真么?堅強么?
沒說。
她為什麼翻身了?
死了個兒子,認識了阿甘。
丹中尉為了家族榮譽上前線,什麼下場?
最後怎麼翻身的?
一切聽傻子的。
「丹中尉和上帝和解了」。
這句話我看出了一身雞皮疙瘩。
從此以後我懼怕任何宗教信徒。
相信神就會沒邏輯。沒邏輯的人是危險的,你不知道他們會幹出什麼事。
丹中尉質問上帝,依靠自己走出了心靈的困境。
在阿甘看來,是和上帝和解了,得到了救贖。
我真的沒見過比這個更惡意的電影了。
我也真沒見過這麼否定人的意志的導演。
太骯髒了。
這電影的真正立意是:基督徒(或者傳統美國文化下的人,這倆基本是一致的)不過大腦的,不思考的,順從的反智生活遠遠優於你們這些智慧人的前衛文化和先進生活。你有智慧,你就過的痛苦。
一個嬰兒潮背景的雞湯青年只是表層故事,真正隱含的是導演的政治傾向和生活哲學。是對保守的傳統美國式文化生活的誇耀。
現在你告訴我這是輕喜劇,呵呵。

這片子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漢克斯的顏和裝傻子的演技,以及最後飛羽的長鏡頭。
除此之外全是放狗屁。
如果你看完了之後覺得心靈受到了凈化和洗禮,沒關係,你可能見識少,一兩次而已不用在意。
如果你看過很多次還有這個感覺,小心點兒吧。

近年來和這部電影立意類似的只有《三傻》,都是一樣的童話故事。
這和架空的迪斯尼童話是不同的,是現實的童話,成人的童話。
用一個美好的反智的故事來掙票房。
讓那些真正有腦子的人走齣電影院之後有收穫。
現實主義和悲劇永遠是人類藝術的真正核心。
阿甘的導演可能只是為了打腫左派的臉,但拍出來的東西還真是引人深思。
聰明人就是能從雞湯裡面析出味精。

寧可做一個清醒的被拷問者,也絕不墮落為幸福的傻子。


《阿甘正傳》的理念其實非常道家:順流而下,隨遇而安。這樣的理念在講究主角主動的好萊塢敘事體系中,是獨一無二的。全片里阿甘這個角色的本質,都沒有獲得什麼「成長的弧光」,只是通過他的際遇串聯起美國歷史上各大歷史瞬間。

除了際遇之外,就是堅持。很多人遇到機會就錯過了,或者淺嘗輒止,而阿甘無論做什麼都是一條道走到黑,從不因為危險或困難退縮。這也許是因為他是個「傻子」吧,不會去計算得失,反而收穫了常人不可意料的東西。而這又和道家不謀而合了。


一樓的天才論也太牽強了。咋能別鬧了么…在美國阿甘正傳是一部基督教福音電影…整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先天殘疾智商低於平均水平但是誠實商量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的阿甘為上帝所喜悅,創造上述所說的種種奇蹟。基督教元素貫穿始終,阿甘開口閉口說得最多的就是 "my mom blah blah" "Jesus blah blah". 下面貼一個美國論壇的點評:

所以都歇歇吧…


阿甘靠什麼-成功呢?
We all have a destiny .Nothing just happens,it"s all part of a plan.
--《 Forrest Gum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沒有什麼事是隨隨便便發生的,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阿甘正傳》
我不覺得阿甘的故事有什麼真實性,一個智商只有75的「准傻子」能一步步成為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百萬富翁,還參與「乒乓外交」,順便在不經意間成為了貓王的老師,啟發了列儂最有名的單曲,舉報了「水門事件」......還圍著全美利堅跑圈玩兒,它就是不可能的。但是,拋開阿甘故事的真實性,他真的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很多。
阿甘的媽媽死前對阿甘說了文章開頭的那句話,讓我感觸頗深。是的,在阿甘身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是毫無徵兆,毫無道理地發生的。他傻,他才能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因為他沒有更多的智力去搞別的花樣。因為他傻,所以他守信,所以他執著,所以他成功。其實整部電影我覺得最經典的台詞不是盡人皆知的人生是一盒巧克力,也不是開頭的那句話,而是阿甘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直在強調的那句"I"m Forrest ,Forrest Gump".他只知道自己是阿甘,他知道自己只是阿甘。這就是所有傳奇的濫觴。因為他是阿甘,所以他才能成功。試問我們中間有多少人能在任何時候都記得自己是誰,都能大聲喊出自己是誰。因為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才會時不時地迷失自己,更有甚者,徹底忘記了自己是誰。
我們總是在抱怨著,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人品太差,上帝給得太少,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意識到這都是計劃的一部分,而這個計劃從你有自己的意識以來就以無關上帝 。我們自己經歷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計劃」,這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的價值取向,意志品質與行為方式。就像我自己,如果我高考多得了一分,我今天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也不會敲下這些字。但這是什麼造成的?我從來不覺得是運氣差或是怎樣,就是一種發生在我身上的必然。從我高考那一刻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早已經在計劃之內了,沒什麼好說的。不是我自己不好好複習,我不會只是得那個分數,不是我浮躁,我不會錯那幾個弱智的題,不是我自己不會選擇,我也不會那樣去填志願。這幾步路,隨便換個人替我走一步,我不會是現在的光景。或者更好,或者更糟。沒了,這就是自己的命運,不是隨便發生的,都早已是計劃的一部分。
我不像阿甘,一直知道自己是阿甘,我有時自卑,有時自負,有時忘記自己是誰,有時又突然想起來。所以我就這樣走過來了。把「我」換成「我們」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自己頹廢了或者怎樣,不要怪罪環境或者別的什麼如何影響了你,這就是你自己計划出的一部分,換個人,或許就不會是你這個樣子。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自己想一想,你所經歷過的那些好事或者壞事,是不是有著因為你這個個體的特點所要發生的必然性。換個跟你價值取向,意志品質,行為方式跟你大不一樣的朋友在你的位置上,會不會是你這個樣子?
阿甘的媽媽臨死前還說過一句話:Well,I happen to believe you make your own destiny ,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我不知道它的官方意義是怎樣的,我這樣理解:每個人都在創造著自己的命運,你必須拿著上帝給你的那一點兒,那僅有的一點兒去做到最好。
對,上帝就給了你那一點兒,就是你所看到的那一點兒。
共勉。
不全是運氣吧。


不是。

當然,我並不否認運氣的存在。甘浦的成功,靠的是正常人的運氣——比如扔了十次硬幣有四到六次正面的運氣,而不是說擁有了甘浦這些素質就能讓你在扔十次硬幣全是反面的情況下也能成功。胡司令說的「高手贏棋,偶然性之中有必然性。」就是這個意思。

甘浦是成功的百科全書,他能教給我們一切做成事情的方法,而運氣恰好除外

我們來仔細看一下:

  • 橄欖球:

有人說甘浦擅長跑步,這是天賦。但是請注意兩個問題:

  1. 如果說甘浦擅長跑步,為什麼他拿到的不是全國短跑或者長跑冠軍?
  2. 全米國有天賦的人很多,為什麼大多數有天賦的人拿不到冠軍?

答案就是橄欖球是一項很複雜的運動,一個普通的運動員——甚至頂級運動員,他們奔跑的時候是無法專註的,他們最少要考慮「我是傳還是不傳?」,「我應該跑什麼路線?」,「如果對方XX球員這樣跑我該怎麼辦?」等問題。一思考就無法專註,跑步的能力就無法完全發揮。而甘浦笨,連觸底得分都長期弄不清楚,所以,他不考慮這些問題,只專註於跑步,這不但讓他比別人跑得快了一些,而且可能讓對手出現「我艸這樣的跑法只有傻子才會,這肯定有什麼戰術」之類的猶豫的情況。這就讓他在橄欖球場上取得了巨大優勢。反之,在所有運動員都專註得多的跑步賽場上,他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是的,體育比賽在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是比專註,誰專註,用了100%甚至110%的努力,誰就能笑到最後。

  • 越戰

有了橄欖球隊訓練出來的強健體魄,越戰之中甘浦的成功就很簡單了嗎?不是,恰恰,這是最難的。軍事行動不但複雜到不可能單靠一種技能取勝,而且最重要的是:輸一次就輸光了,沒有翻盤的機會。在這種嚴酷的規則下甘浦怎樣成功?首先他循規蹈矩,儘管覺得班長過分小心,可是他還是嚴格執行命令。這保證了他活了下來——對個人而言,打仗不是比誰打的勝仗多,而是比誰犯的錯誤少。


第二點則更為重要。試想一下,如果你所在一個排遭到敵人伏擊陷入生死關頭,你怎麼干?當然是趕緊跑啊對不對?跑得越遠越好對不對?什麼?戰友?我艸我自己都快沒命了哪還有功夫顧及他們啊?這種想法當然沒有錯,但是就是普通人。而甘浦則不然,他所在的排遭到伏擊,他第一個想到是什麼?是去救援戰友!一次又一次深入重重埋伏的密林,只要有戰友還有口氣他背上就跑,背走一個再一個。為什麼?難道是因為他太笨不知道背著人更容易被人攻擊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忠於自己的戰友。只要自己沒死,拋棄戰友就是不對的,是不能去做的。什麼?你說他死腦筋嗎?呵呵,這就是為什麼他榮立一等功,而且排長複員以後一輩子都幫他賣命賺錢的原因。

  • 乒乓球

如果說甘浦在橄欖球方面的成功靠的是專註,那麼在乒乓球方面,靠的就是勤奮和挑戰。

在米國,橄欖球和乒乓球的地位有天壤之別,橄欖球是米國國球,競爭無比激烈。甘浦要成功,只能把自己跑步的一招鮮練到極致。但乒乓球就要差得多,而且乒乓球是個人賽,誰也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這時候甘浦的成功,就是依靠勤奮了。有人說了:「我也挺勤奮的,為什麼我不能成功?」我只能反問一句:「你真的勤奮嗎?你一天練習幾個小時乒乓球?」甘浦在電影里一天練多少個小時?他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在練球!而且是高強度的,挑戰自己極限的練(還記得他拿兩個拍子同時打兩三個球嗎?),不知疲倦的練。以前看過一篇關於張怡寧的報道,說她「除了訓練吃飯就是睡覺」早晨起來先練球,吃了早飯繼續練,午飯過後還練,晚飯過後一直練到睡覺,一天十多個小時。甘浦的練習就是這種強度,甚至更加勤奮——他睡覺還拿著球拍,夢中都在練習!這樣他的水平能達到國家級一點也不稀奇。也只有每天練不到兩個小時的自稱「勤奮」的人會認為甘浦的成功是靠運氣。

另外乒乓外交重點是外交而不是比賽,政治意義遠遠大於競技體育的意義,選拔選手水平的考量絕對不是誰拿的冠軍多難度大。甘浦是軍人,在「光榮的越戰」之中榮立過一等功,政治過硬,他不代表國家去參加友誼賽才真是沒天理了呢。

  • 水門事件

揭發水門事件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需要全國頂級的技術,不需要刻苦練習,也不需要有什麼天賦,一個電話就可以辦到,問題是:誰能辦到?如果你看到對面房間的人在一片漆黑之中打著手電筒摸索著什麼,你會去想到幫他們打一個求助電話嗎?我承認我不能,因為我認為「這關我屁事。」大多數人可能也都一樣。但是甘浦做到了,為什麼?因為他看見別人不方便就會不舒服,會努力想去幫助他,這就是善良。

  • 捕蝦

甘浦會捕蝦嗎?不會。他運氣好嗎?一點也不好,他很長一段時間根本捕不到蝦。整天燒著油花著力氣四處奔忙而一天最多才捕到兩三條蝦。在《老人與海》之中,老漁夫至少還看見過上鉤的大魚,但是甘浦,真的是連個屁都沒見著。如果這也叫運氣好那我不知道什麼叫運氣不好了。


甘浦怎樣逆轉自己的命運?他什麼都沒有做,只是堅持出海捕蝦而已。因為他信守對朋友的承諾,因為他對生活樂觀,所以他不是沒捕到蝦就想著放棄去喝酒的丹排長,而是甘浦,所以他才能等到颶風來襲之際留守在船,變成了碩果僅存的香餑餑。


最近複習《阿甘正傳》的時候我想起從前有一家供貨商,由於企業規模小,在廠商那邊拿到的折扣低,所以每次投標總是價格最高,自然也都無法中標。當時他們的老總來找我們談過一次,承諾說:「我一定給你們最優惠的價格。」——這本來是一句銷售人員常用的話,人人都會說的,我們當時也不以為意。慢慢地,排名倒數第二的放棄了,排名倒數第三也發十次標只來投一次了,但只有這家公司,每次都堅持投標。結果呢?基本上每招五六次標,就會出現排名第一第二的公司出問題的狀況:設計不合規,價格不合規,投標文件不齊全,價格過高……而這些時候,中標者就是這間小規模的公司了,他們不僅堅持投標,而且每次都按照之前說的核算好成本,絕不漫天要價,反倒是排名第一第二的公司總是想「最大化利潤」,中標一次就下次抬高價格試探一下。甘浦所做的事情也和這個小公司一樣,言出必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 投資蘋果公司

有了一大筆錢你會做什麼?環遊世界?買豪宅?換開邁巴赫?包養小三?捐助窮人?移民?你的心裡一定瞬間會浮現出很多答案。

但就算我讓你想上三天,你的頭腦里會不會出現一個叫做「完全送給別人打理」的選項呢?恐怕不會吧?可是甘浦會。老媽病了,他直接把如日中天的捕蝦公司甩給丹排長就走了,而且一去不回,再也沒有管過公司的任何事情。


仔細想想,這個選擇完全正確!丹排長出身軍人世家,有一定社會關係網,有多年當領導的經驗和軍人的卓越素質(吃苦耐勞、雷厲風行等),還有著優秀的學習能力;而甘浦呢?智商只有75,一輩子就三個朋友(珍妮、巴布和丹排長)——其中一個還已經去世,而且笨到連蘋果公司都不知道。這兩個人誰適合執掌一個企業?答案是很顯然的。可是如果你是甘浦,你會放權么?明知道丹排長比你合適得多,明知道你自己管理公司恐怕撐不過三五年,但你是否能做到把自己出錢創辦的公司完完全全交給他去管理?有些人可以勉強做到,但是免不了會在一兩年之後出現「老丹啊,今年捕蝦公司的收入下跌了不少啊,你這樣不行啊。」或者「丹哥,別的我信你啊,可這蘋果公司的股票你可是把兄弟我給坑慘了!」(1983年蘋果公司的股票曾經從一塊滑落到不到四毛,並一直到1987年才回到一塊以上)的事情。而這些行為甘浦都沒有,他寧願在後院割草也不去看看自己的「水果公司」的情況如何,因為他尊敬、信任丹排長:丹排長說他辦不成捕蝦公司,他洗耳恭聽;他買捕蝦船丹排長未能履約前來,他毫無怨言;丹排長當上大副但並不尊他為船長,他安然自若。這就是甘浦,蘋果公司的股票,是他用尊敬和信任換來的。

  • 贏得女神

女神人人都有,甘浦也不例外,但是例外的是,甘浦的女神在十動然拒了甘浦十多年之後,最後不但跟了甘浦,還給他生了兒子,甚至在心裡把甘浦當做男神。靠的是什麼?回顧一下電影就能知道:

你的女神不喜歡你,你我所謂,繼續給她寫信。

你的女神選擇了別人,你看著他們離去,但是如果那個人敢動你的女神一指頭,你馬上衝上去胖揍他一頓。

你的女神吃了別人的虧,你哄她。

你的女神吃了虧之後又被別人哄走了,你勸她,但是尊重她。

你的女神回來了找你了,你沒有猴急地馬上推倒。

你的女神又走了,音信全無,你沒有懷疑她是拿你開心的或者又跟別人跑了。

你的女神又有了音信,於是你不管千里萬里前去找她。

你的女神告訴你她得了艾滋病,你留下來陪她。

甘浦這不叫傻,這種愛叫做包容。

這就是甘浦帶給我們的七種武器:專註、忠誠、勤奮、善良、堅持、信任、包容。如果做不到甘浦的程度,請不要埋怨運氣,運氣只能讓你成為颱風中飛舞的豬而已——運氣來了你或許能風光一時,但運氣沒了你會摔得筋斷骨折。而甘浦的這七種武器,才是人可以賴以飛翔的翅膀。


之前在大學裡上過一門選修課,名字是《英美文化概論》。老師第一堂課就問我們,「你們看過《阿甘正傳》沒?你們覺得阿甘能成功的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有人說,「堅持(perseverance)」。有人說,「傻人有傻福(luck)」。有人說是「專註(concentration)」。老師同意最後那個答案。

專註認真是阿甘身上最閃亮的品質,不論是跑步,打球,當兵,捕蝦,他都是在儘力地做他的本分的事。心無旁騖,只是認真專註地去做。人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好運氣,但少有人像阿甘一樣,對到來的點滴運氣緊緊抓住,專註去做本分之事。


最近聽說了一個關於一支鋼筆的故事

1940年正是抗戰如火如荼的時間,有一家人從上海搬到了舊金山,機緣巧合之下,在1945年的夏天,男主人把自己的一支派克鋼筆(Parker 51)送給尼米茲將軍作為禮物

1945年8月15號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籤署和平協定《日本降伏文書》的時候尼米茲將軍作為美軍的代表出席,他用這支派克筆在其中的一份文書上簽名

1945年10月,尼米茲把這支極有歷史意義的派克鋼筆又回贈給這一家的男主人

1946年,這支派克筆被作為禮物送給常凱申委員長

直到2012年,這家人的後人才在南京的博物館找到了這支筆的下落

2015年日本投降70周年的時候,這家人的後人被尼米茲將軍的後人邀請,一起參與了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的紀念活動

------

講故事的人感慨說,你看,這支鋼筆也可以算是鋼筆中的阿甘了,無名小卒,卻經歷了那麼多歷史性的時刻:抗戰,日本投降,內戰……

------

可是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部分:故事裡的男主人是民國時期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女婿是宋子安(宋子文,宋慶齡,宋美齡,宋靄齡的六弟)他和常凱申委員長私交頗深。這家人移民美國的時候先是住在舊金山,一年後搬去柏克萊,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做了鄰居。這家人的女主人和尼米茲的夫人成了好閨蜜無話不談,這才有了後來男主人把自己的鋼筆送給尼米茲,尼米茲用來簽字後再送還給男主人,男主人再轉送給常凱申委員長的故事

我在想,如果這支鋼筆沒有一個顯赫的背景,那麼它還有機會成為一個傳奇嗎?大概不會。可是,這樣一個顯赫的背景,就會掩蓋這支鋼筆的傳奇嗎?好像也不會

大概,這就是歷史的魅力吧,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至於這個故事的產生是運氣,還是必然,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


命是弱者的借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阿甘第一次遇見自己的兒子時,問了珍妮一句話「他聰明嘛?」

人得先自知,接受自己,才能做其他的。人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用無法突破自我。

你說你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都不知道,你還牛逼個屁啊,謎一樣的自信?


已經超越了運氣了,說是上帝玩家也不為過……
本來阿甘這個角色就是為了強行濃縮美國那段歷史而存在的。
在我看來《阿甘正傳》是一部美國歷史片。


題主的發問方式以及一些人的回答方式,就是被雞湯成功學毒害的典型癥狀。
一個充滿對現實的諷刺與挖苦的低能兒的故事,竟然被當成了偉人傳記來評價。
「成就」這個詞用在阿甘身上,讓我感到了莫大的諷刺,真是藝術不朽。


原來有些人看《阿甘正傳》看到的是成功,可我看到的是態度。
《阿甘正傳》絕對不是一部勵志電影,導演也並不是想拍一部勵志電影,更不是想教育觀眾只要堅持就會成功,其實導演拍的是一部美國夢和關於美國人的史詩。


我很感謝這部影片,我每次看到它的時候,總讓我多一些想法,多一些啟迪,我覺得這部片子與其講述了一個美國夢,不如說講述了一個人類的夢,是不是運氣成就了阿甘,是的,是不是努力成就了阿甘,是的,是不是天賦成就了阿甘,是的,是不是專註成就了阿甘,是的。

但是你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是阿甘自己成就了一個阿甘。

他有一個習慣就是跑步,他的人生就是跑步,不管他是不是在跑步,他的人生信念就是:

從來沒有停下來。

昨天有一個女孩子問我,你為什麼要在網路上寫這麼多東西,為什麼要去做許多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情,能夠賺錢嗎?我當時沒有回答她,看到女孩子的笑臉,我忽然說了一句,如果沒有我在網路上寫東西,我就遇不到你。或許有一天,我不會再網上寫東西了,但是我依舊會按照信念活下去。

其實我不知道我做的是不是正確,我只是知道我要這樣做下去,我不可以退出去。

阿甘也遇到過失敗,阿甘遭受我們當中許多人的更多的失敗,但是他的成功也是更古未有的。

他小的時候患有小兒麻痹,但是他戴著矯正器,他沒有停下來。

他的智商低,想公立學校,但是他的母親沒有放棄,依舊想盡各種辦法,各種說辭。

他的學業不怎麼好,但是他跑得快,他不停下來。

他畢業了,看起來已經沒有出路了,但是他沒有停下來,去參軍了。

他的戰友被伏擊了,但是他沒有停下來,回去救他最好的朋友。

他受傷了,但是沒有停下來,去打乒乓球。

他買了船,毫無斬獲,但是他依舊沒有停下來,堅持捕魚。

他賺錢了,沒有停下來,依舊出海,跟丹中尉一起。

他的母親去世了,他沒有停下來,他在老家干著剪草機的工作。

他的珍妮來來回回,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他跑步,他沒有辦法阻止愛人的離去,但是命運也無法阻止他放棄他的信念。

他說過,做傻事的才是傻瓜。

我告訴你們什麼是傻事,傻事就是害人害己的就是傻事,阿甘看起來是很傻,但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兒,是非觀念明確,不管外界如何認為,他內心世界的那根線就沒有模糊,和形成對比的就是珍妮的浮躁和混亂,所謂的追求自由與信仰,類似於嬉皮士的生活,這種生活是及其有害的,阿甘無數次的想要挽救她,只是無能為力。

他沒有困惑,也沒有迷茫,更加沒有墮落,他做出了許多領域的優異,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只需要在一個方面做出來就已經能夠非常好。

如果有人問我,你的信仰是什麼?我的信仰就是不斷努力的活下去,不斷按照自己的信念活下去,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嘗試,因為我相信只要別停下來,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兒,就會在下一個人生路口遇見,而那個時候,不會有困惑與浮躁,因為這些本來就是你應得的。


對,就是運氣。

我們千萬不要被這雞湯電影騙了,以為像阿甘這樣單純的堅持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知乎er們有一句口頭禪叫倖存者偏差。阿甘怎麼著也是男一號好嗎?現實生活里死了傻逼了墮落了多少阿甘才成就這麼一個?

要想過得好,得理智一點,或者叫機智。。。你說雞賊一點也行,認清自己的能力和所處階層的局限性,擺正自己的位置,好好經營自己和下一輩才是王道。

阿甘是屬於哲學、文藝上的存在,對實操一點指導意義都沒有。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很喜歡阿甘,和,這部電影。


《阿甘正傳》告訴我們:天才的智商可能只有75。


阿甘正傳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勵志故事。
作為一個普通人,獲得成功需要的是什麼?不是智商,不是才華,而是運氣。當然,小時候靠父母,但父母的好壞也純屬運氣。長大之後,就純靠運氣了,沒有朋友也沒關係。
作為一個普通男人,獲得女人的愛情需要的是什麼?不是青梅竹馬,不是傻傻保護,也不是錢,而是風情。那麼,獲得女人的肉體需要的是什麼?錢。小錢可以買春,大錢可以……讓聰明的女人給你生一個聰明的孩子。
這就是阿甘的故事告訴我們的。赤裸,真實。
哦,我們不是阿甘,沒有那麼好運氣,怎麼辦?努力吧少年,但不要埋頭苦幹,因為你不是阿甘,你不會運氣爆表!應該這樣干:如果心細,就去騙,如果膽大,就去搶,最好的當然是又騙又搶,而且越多越好,因為「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個社會,你不去操翻它,它就會把你操翻,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
為什麼這麼好的電影只給一顆星?因為它拍得太好,讓無數腦殘觀眾誤以為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像阿甘那樣好運,把這麼陰暗的一個故事當做一碗雞湯喝了下去,然後覺得渾身有力量,更堅定了自己好好工作天天向上的決心。看來,再殘酷的現實也沒法教育腦殘的人,而可惜的是,腦殘的人恰恰是最需要教育的。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阿甘正傳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