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表达负面情绪吗?

对于「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表达负面情绪」这个假设,目前有没有比较类似的研究或理论可供参考?
---------------------------------------------------------------
这个问题一开始设置的太大了。但是这个问题从心理学分析确实比较好,特别感谢@熊希灵的回答。后来主题改成利用情绪感染理论来讨论信息渠道与信息传播效度的问题了。题主简陋的paper就不拿出来献丑了。谢谢大家的回答!
2015.1.19


这种问题传播学怎么解释我不了解,但这必须是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啊,已经有实证研究在做过了,很有意思的是,结论跟题主的假设正好相反:

相对于现实生活,在社交网络上,人们更倾向于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被试为大学生)。


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参与者自我报告在facebook上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一系列7点量表),然后再报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会表达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多少。

第二部分是另外找了一群被试,让他们报告自己关系亲密的3个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以及关系一般的3个人,然后评价他们现实生活中过得快乐与否,然后再让他们看两分钟这几个人的facebook页面,再评价他们在facebook上表现的是开心还是难过(同样是一系列量表)。


结论上面已经说了,再给大家呈现一下他们的结果图吧。

结果当然是喜闻乐见的统计显著,交互作用图上都看得出很明显嘛!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的“印象管理”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表达因为是会比较公开的,所以都是有选择性的表达,而表达积极正面情绪,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所以大家不自觉地也会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得更积极向上。


虽然结论与题主相反,其实题主的假设也是有道理的:社会支持能有效抵御伤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得到朋友圈的关怀,是能有效缓解生活中遇到的负面事件的——但其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亲密朋友倾诉而不是放到社交网络上。


参考文献:Qiu, L., Lin, H., Leung, A. K., Tov, W. (2012). Putting their best foot forward: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10), 569-572.


更新:

社交网络的研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样本偏差等问题,上述研究也只是给出了一定范围内的解释,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下面这篇综述:

姚琦, 马华维, 阎欢, 陈琦. (2014).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心理科学进展, 10, 013.


另外,网上表达更容易趋向极端化倒是真的,这一点可以参考我另一个答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为什么网络上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 熊希灵的回答


/,人群有看笑话的需求,你进入负面情绪,他人可能瞬间得到正面情绪。。这是人性定律的反射,大部分人有这种反射

/,人们渴望表达得到反馈,你说吃饱了可能回应者寥寥。。但你说饿的眼花。。人们会就凑上来。。因为你的不堪与荒唐被他人觉察。。人类有个污点就是看见他人的不堪而得喜悦

/,人群更容易传播消极是因为人们认为消极容易传播。。人类传播的一个特征即是让传播的最末端承受压力

/,当一个社会信息流动达到鼎盛消极情绪与消极观点也达到鼎盛。。。意味着现代社交媒体饱和之后----传播到你手机里的都是消极,年轻人应该识别各种消极。。或者放弃与消极新闻共情,抵抗社会传播的隐秘迫害

/,当一个人发现社会传播的信息本质是某种社会迫害之后---那个人即会放弃理解社会传播的信息与新闻。。。于是社会头条逐渐摧毁人们的感知能力。。最终造成一个可怕的事实:社会化反而摧毁社会感知,导致个体与社会脱离。。推理上,社交媒体泛滥之后个体很容易进入内在宗教,导致佛教的兴起。。佛教的一个本质是社会认同崩塌而进入自我认同

/,互联网诞生的社交传播将更加损毁中国人的良知与天真。。。因为与西方人的独立性相比中国人更强的社会化----而导致社会化伤害中国人更深。。中国人是没有身份意识的,中国人径直传播他们遭遇的不堪。。而西方人的独立性导致他们不是那么热衷传播消极。。高贵的人传播积极。。。明确结论:信息化伤害低品格的中国人更深。。中国人的劣根性将导致中国成为世界信息化的第一受害者


我觉得恰恰相反吧,都是在社交网站展示高大上的生活,报喜不报忧的多。因为现在大家好像都觉得传播负能量是不好的事情。


人更喜欢示强而不是示弱,问题不成立

事实上人更愿意在真实公开的网络上发表正面积极的言论,你如果每天说的都是生活不如意、感情不顺心、工作不开心,那最终会导致什么?在别人的眼里都是负面评价,被认为能量值很低

所以大部分人宁可装出自己更好的一面

至于负面言论,两个可能性多些
1、多在匿名网路中,因为可以隐藏真实的自己,例如豆瓣、陌陌、秘密、漂流瓶
2、本身社会价值比较低,比如学生、低收入低学历的人群


现实世界:草你大爷,然后被削!只能心里默默发泄
网络世界:操你全家,来打我呀!我是骄傲的键盘侠

何止是负面情绪,网络上什么话都敢说。用传播学来解释其实就是脱离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实际效果,加上自媒体把关人的缺失,各种未经筛选的信息流通非常自由导致的。


综合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感觉这几点是关键——
【1.与人进行积极的互动消除矛盾感】
【2.分享倾诉的需求,人为产生被关爱感】
【3.寻找相同遭遇的”同伴“,消除”厄运只发生在自己“→”自己被孤立、特殊化“的感觉】

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是长期遗忘或者大彻大悟,是难以通过正能量就简单正负相消的。这三样行为的目的是”大彻大悟“,但实际上,得到的回应多也难以切实帮到现实生活,少则让人难以满足,加剧这类行为的持续,形成了一个偏恶性的循环。


之前只讨论了人际传播方面的可能性,忘记写另外一种可能,已补全,请耐心向下看(喂你想多了这么长谁会看(╯‵□′)╯︵┻━┻)
——————————补充后的版本的分割线————————

这是个好问题,但弱弱说一句,提法不太对……

首先,严格来讲,这个假设是不具备研究价值的。我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个判断是否科学取决于两点:
1、可重复性。即该假设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加以复制,也就是说要排除某个判断的偶然性;
2、可证伪性。这是波普尔的理论。就我的了解,学界也普遍接受这一说法。这个原则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就不具备科学性。简单来讲,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有边界,才有研究的价值。这一点说起来好像挺矛盾,但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物理学里的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就是理论必须有边界的实例。

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假设不具备研究的价值呢?要从上面两个参考标准入手。可重复性涉及到具体操作,暂且不表。问题主要出在可证伪性上——这个假设表述得过于模糊,非常不容易被证伪。
回到题主的假设:
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PS.强迫症表示标点有问题不能忍……求题主改一下……)
这一假设主要有几个明显的问题:
1、“相较于现实”。这个“现实”是怎样的现实?题主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以便研究者界定研究背景。具体来讲,就是说题主需要具体到是“相较于现实中的哪些行为”
2、“人们”。这个“人们”指哪些人?我能理解题主说的是普遍性,但是这个普遍性没有具体数据支持,所以不能证明普遍意义上的“人们”都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等。研究对象没法确定的话,这个假设就没法展开研究。因此题主需要规定这个“人们”具体指哪些人群。比如说,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的群体?还是以性别作为划分的群体?甚至是以性向作为划分的群体(doge严肃脸)?
PS.”在社交网络中“这一点就是正确的提法,因为至少确定了一个具体的场合,给出了一定界限。

那么抛开问题的错误提法,以我的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对于一些(自己认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平静甚至很积极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为什么更多的是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理解有误的话请指出~)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这并不单单是传播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鉴于后两点我只是略懂皮毛就不瞎说了,简单说一说传播学方面(咳咳其实这个也只能说是略懂皮毛= =)。

先来确定一下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属于哪种传播模式吧~严格来说,这种传播基于人的社交关系,因此暂时按照这一点将它确定为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定义百度之~就不展开说啦)。
(PS.说暂时是因为有另外的可能性,之后再说。)
这也是我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的原因。因为理论上讲,人际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它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受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略主观的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所以研究的结果很多时候也不具备普遍性。这个问题实际上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严格来讲传播学也是个交叉学科),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
恩我好像有点跑题了……回到正题。

确定了这个问题属于人际传播的问题之后,来看一看人际传播领域有哪些内容可以为我们所用~
相关理论非常之多,为了避免题主大海捞针,我以个人名义来定个位(doge严肃脸)。我认为有两个理论可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一、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的理论。
”本相“不用解释,字面意思。”装相“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废话当然有啊,不然大家都去做影帝影后好啦==),但是也含有假相
这个假相就是导致题主所述行为的重要变量。你看到对方形象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假相在“装相”中所占的比例。

人的交往中有一个难以摆脱的悖论:一方面,人渴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行动来定义自己,即希望对方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是自己展示给对方的形象,不要有除此以外的固定印象;一方面,人又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别人,因此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别人。
那么为了实现前一个渴望,人们会本能地在社交中展现“装相”,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现实中”的表现。而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人的”装相“会越来越不真实。
当人以某种标准来展示自己以符合社会规范他人期待等等一系列内容之后,“装相”会压倒“本相”,发展到极端,“本相”也会被认为是“装相”。
但是人既然有“本相”,那就一定会有表露的冲动和时机(不管表露的方式是什么),否则这样痛苦的矛盾足以逼疯一个人。这样的“本相”范围很广,可以是某个人隐藏得很深的恶意、压抑,可以是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冲动和渴望(不一定是坏的),也可以是一些轻易不能表露的情绪。
而表露的方式就更广了,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泄途径。而在题主的假设中,一部分人的表露方式就是社交网络。

网络的匿名性具备让人表露“本相”的客观条件,因为一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有更多安全感和更少的责任感(责任感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体)。那社交网络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理论上来讲,社交网络是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的。因为你可以选择屏蔽某些人,因为你所发的信息在你自己看来是相对安全的。那在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本相”的暴露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负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责任。
你不必担心某句话说错会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坏的影响(因为你已经谨慎地选择了传播对象),也不用担心个人的情绪发泄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只要不是恶意的、有指向性的发泄应该不会有人因为这个绝交吧……),所以这个环境能够让你以最低的成本缓解“本相”和“装相”之间矛盾而产生的痛苦,何不善加利用呢~

二、约瑟夫·卢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 Ingham)的“约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
先上个图。来源:百度(johari window的搜索结果)。

如图所示,这俩人认为,人际传播的信息流动应该分属四个区域(即图中的四个方格):
1、开放区(Open Area)。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和你都知道的内容,即可以公开的信息;
2、盲区(Blind Area)。由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别人知道而你不知道的内容,即“他人眼中的你”;
3、无知/隐藏区(Hidde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内容,即“你向他人隐瞒的部分”;
4、封闭区(Unkown Area)。箭头指向表明这里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内容,即每个人身上尚未被挖掘的内容或潜能。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吧,遇到某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你的行为可能会令你产生类似于“卧槽我居然还能这么机智(依然doge严肃脸)”的感觉,这就是你在封闭区的个人信息被释放了出来。

一般来说,你和你的传播对象同时处在开放区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传播,也就是题主认为的“现实中”人的表现。
那继续往下分析,按照题主的假设,那些在社交网络展示负面情绪的人,其实是将原本处在无知/隐藏区的内容移到了开放区,这个时候,你看到了对方原本没让你知道的内容,人际传播达成。
而导致这种转移的动机非常复杂,题主有兴趣可以再结合心理学深入研究一下。

————————我是来补充另一种可能性的分割线————————

上面说到,暂时将这个假设认定为人际传播的模式进行讨论。那么另外一种可能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大众传播学有一个理论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这个现象——使用与满足理论
当然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全是两个研究体系,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理论不适用于人际传播模式。但如果转换一下视角,将传播者视为受众,将社交网络视作受众所选择的传播媒介(这个设定实际上不成立,因此只能说是勉强),那么勉强也可以算是一种大众传播模式。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大众传播的理论是不是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一家之谈,题主请谨慎选择)。

先来解释一下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般的大众传播理论是从媒介出发,讨论传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讨论问题。
这个理论认为,受众在面对传播媒介时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而是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卡茨认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会令人产生需求,这样的需求又导致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这样的期待会引起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也就是说,受众个体的需求是导致媒体接触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将这个理论套用在题主的假设上,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在“现实”中表现得平静甚至积极的人,出于何种动机或者怎样的需求选择了社交网络作为负面情绪的发泄场所?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麦奎尔(DenisMcQuail)的动机矩阵
图片来源:百度(麦奎尔 动机矩阵的搜索结果)
(注:图中【13、进去】应为【13、进取】)

这个动机矩阵中,每一格都代表一种动机,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动机。
回到题主的问题。显然,在社交网络表达负面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感方面的动机(也许有认知方面的动机,但这个倾向并不明显)。
那么对应起来,可以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分析“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的心理动机: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自我维护,有的人可能只是出于表达需求。或者有的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比如和朋友或者男/女朋友吵架了,让对方知道自己很伤心之类)。
但是归根结底,题主的问题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平静或者积极的人,出于某种心理动机选择了社交网络这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其内心(表达负面情绪)需求的方式来表露自己,以获得内心平静。
也就是说这个人选择使用社交网络来满足表达情绪的需求。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能够说明问题~

————————我是终于写完了手都快断了的分割线————————
本来要早睡的人由于看到了题主的问题拖到了现在(╯‵□′)╯︵┻━┻……
于是题主你赔我美容觉!!!(╯‵□′)╯︵┻━┻
JUST KIDDING~

答案中所有理论都是真的我没有瞎编QAQ(可以百度or谷歌查询)。
BUT因为是我根据脑子里的内容自行整理的,基本没有直接引用,所以没法给链接什么的,求不被喷(喂你有多怕被喷-_-!)~T_T
另,如果题主需要相关书籍我之后整理一下给你个书单吧(其实是因为实在写不动了嘤嘤嘤)~也欢迎大家指正内容里的错误(别想了这么长的东西谁会看,(╯‵□′)╯︵┻━┻)。

恩第一次写这么这么这么长的内容,抛砖引玉,希望看到更好的答案~~~
最后呐喊一次,题主赔我美容觉!!!(╯‵□′)╯︵┻━┻


如果你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的人跟你都不熟,结果你生日的时候有人给你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惊喜party,你会不会开心的要死??
其实这就跟题主说的一样,求关注,求被了解,求被爱。
其实人人都渴望被别人关注,有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小心思,这样会让你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高人一等等等。就像打球的时候有女神在,男生就会打的格外卖力一样。都是一样的心理。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环境
现在社会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守在你身边听你讲那些喜怒哀乐,但是不说或者是你身边的人不适合分享那些小心思。这就是有些女生嘴里说着没事回头就在社交媒体上倾诉的一干二净。
2面子
如果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你能怎么想??要生日礼物的呗~~毕竟有些话不适合现实中对某些人诉说,所以发到社交网络上让别人看到,这种人性交往中的软暴力正好满足了某些人在现实中求而不得某些心思。避免了一些尴尬的场面,保全了自己的脸面。比起自己的目的,那些所谓的隐私暴露成本更低。
3某个人
一个经常发动态的人不是因为他感触多,而是为了某个或某些能看到的人。我的一个朋友,经常在空间回顾她和前男友的前尘往事,知道她想要重回到他的世界被拒绝,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那些琐碎的小事能换来他的一丝垂怜和悔意。


因为人在很高兴的时候能自嗨或者身边有人可以分享,不需要去网络上找存在感。但是不开心或者寂寞的时候就需要安慰和存在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门门学科通传播。
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表达负面情绪?
1.首先是社交网络的定义。
社交网络已经不能简单的称之为人际传播,社交网络属于网络传播的范畴,其特点就是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过程呈网状裂变式。
2.社交网络的特点:
虚拟性(缺少群体规范,缺乏群体规范下更容易行为失范)
缺乏主体性(主体人格的分裂,每一个ID都是一个可以自我塑造的虚拟人格,不难理解生活中羸弱之人,却在网络论坛中偏激掌握舆论走向,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所属群体的行为规范对于主体一致性有巨大作用)
交际内容以语言文字和图片为主(内容呈现的碎片化导致难以呈现事实真相,这也导致噪音增多,编码和解码都不稳定)
3.社交网络的回音壁效应
如微博等社交媒体,由于关注的人片面性,的确存在选择性接触,形成回音壁效果。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寻找到具有相同负面情绪的网友,得到了支持,如自杀群。负面情绪在生活中并不占主流,但是网络很容易形成这类负面情绪的群体,甚至亚文化,如FFF团
4.网民的马斯诺的需求层次和对社交网络的使用与满足,网络作为了社会压力的减压阀,人在生活中压力,通过一些社交媒体发表不满情绪,来满足在现实中的缺憾。同时通过负面情绪引起他人的重视或者相同情绪一起爆发,形成通感。
5.网络舆论中沉默的螺旋与多元无知,将人们裹挟在其中,群体感染。这个题目可以思考网络暴力以及网络暴民的存在,如果以论坛为例可能更加适合探讨。同时针对一些具体的议题,网络负面情绪远远大于在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如涉及道德谴责(出轨、小三)和社会问题(医患矛盾、城管)。
(具体每一项理论和相关研究就不阐述了,不过还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特性来思考这个问题)


负面消息比较能引起大家的注意,点赞的也比较多


传播学讲白了就是一个对你来我往的过程研究,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因素其实都是变量,释码—接收—解码—反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如果单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在社交网络还是现实交往,个人情绪的表达都是一种对外输送的活动,并且同时进行着人内传播,本质上应该是不存在社交和现实的差异。
这个问题可能从传播者的心理动机切入可能会更好。


【对白】:
大家都喜欢别人的不幸啊,你想啊,别人家的好事你能耐着性子听几分钟?而别人家的不幸听上几小时都不会腻对吧?(掩嘴笑)


答不对题,仅弱弱吐槽—— 这个也分社交平台吧。比如我和周围很多朋友,用微博的时候流露的负面情绪多些,相比之下,某信胖友圈大家就都演的不亦乐乎……


我搬运来一篇很早的文章,似乎比较切合答主想了解的意思~

是报纸决定读者,还是读者决定报纸?

【台湾《联合报》1992年8月29日文章】
(作者张作锦)

英国几家报纸刊载了莎拉王妃和美国男友在一起裸露上身的照片,英伦三岛一片喧哗,在千万里外的台湾,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那种炽热的沸腾。

57年前,英王爱德华八世爱上了离婚的美国妇人辛普森女士,认为没有她的支持,他就无法尽到帝王的职责,于是甘愿降级作温莎公爵,也要与所爱的人长相厮守。由邱吉尔捉刀的那篇逊位声明,文华情茂,让后世的青年吟咏低回。

我们试想:爱德华和辛普森两情缱绻,花前月下,能没有一些亲昵的行为?为什么当时的新闻界都没有报道?你可以说,那时候照相机还没有长镜头,新闻记者也还没有学到间谍式的采访技巧。就算你说的对,但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情况又怎么解释呢?新闻记者近距离照相,也总是回避他患过小儿麻痹症的腿部。这些,都被认为是对国家领导人的尊重。

你也许反驳,什么国家领导人?太封建了!现在是民主时代,任何一位公众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都必须接受新闻界的监督检验,以防他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危害国家社会的利益。

好,就算罗斯福时代的美国还不够民主,到了1961至1963年的肯尼迪总统呢?他某些私生活的内情新闻界并非不知,直到他遇刺身亡都没有人提过。不像现在,在大庭广众之前,当着来访的外国领袖的面,记者公然问布什总统有没有和他的女助理上过床?

什么是公众人物品格上的事,应该接受评断?什么是他们个人的隐私,有权不必公开?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都还没有厘清。有时新闻界对公众人物紧追盯人式的监督,还真管用,他们就曾迫使一位说谎的总统黯然去职。因为这样,公众不免对新闻界多所容忍,而新闻界往往恃宠而骄,右手握威力无边的传播利剑,左手拿人民有“知之权利”的坚厚盾牌,冲入个人权利阵中,杀声四起,一时血流成河。

早在1955年,以色列司法部长就说过:“当前民主国家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保障新闻自由,而是必须保障个人自由免于被新闻自由所侵犯。”这话说得很沉重,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无所回避。

英国报纸刊登莎拉王妃的上空照,多数英国人并不赞成。根据《泰晤士报》的民意调查,有超过半数(53%)的受访者认为报纸不应刊出这样的照片。尽管不赞成,大家可都抢着买,数百万份报纸在两三小时内一扫而光。

这样的“景观”,从“非理论方向”解答了我们上面对新闻界的质疑:吾岂好登哉?读者爱看也!媒体以读者喜爱的“理由”,传播了受读者批判的资讯。这样的吊诡,实在讽刺。

外电报道刊登莎拉王妃上空照的几家报纸为“小报”。“小报”一词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报型“小”,通常是八开;另一是报格“小”,新闻总是耸动加激情。以美国为例,《纽约邮报》和《每日新闻报》报型小、报格亦小,所以同被称为小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型小,但报格不小,所以没有人称它为小报。反过来说,即使报型为对开甚至整页,如果不正派办报,内容不入流,还是小报。因此,是报纸决定了读者,不是读者决定了报纸。

世界万物繁华丰富,人生道路非仅一途,谁都无权强求每一个人只能接受某一些资讯,只能阅读某一类报纸。但媒体工作人员献身于影响力极大的新闻事业,作为“守门人”,他们就有责任为读者鉴别和选择新闻。他们不能利用一般人“人性趋下”的弱点,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喂给读者他们本就知道没有营养、甚至已经腐烂了的食物。


我记得传播学老师讲过一个使用与满足理论 就是人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得到满足 有的人可能通过传播正面情绪得到满足 有的人也可能通过传播负面情绪得到满足
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 树立一个虚假的正面的形象


更容易刻奇


题主你让那些秀恩爱的情何以堪


提供一个角度吧…… 于社会资本方面而言,社会化媒体也是种社会资本的延伸,现实中宣泄负能量某种程度会导致社会资本流失,而社交媒体匿名与虚拟降低了社会资本风险。通俗的说就是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啊哈。
还有,社交媒体也可以起到解压阀作用,通俗的说就是日常生活中破事太多,又不好骂人去网上抒发还不行么。


On the internet,nobody knows you"re a dog--Peter Steiner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地使用豆瓣網?
聖母婊、鍵盤俠、玻璃心、愛狗人士是不是被過化了?
是什麼原因令你刪除社交平台上的好友?
為什麼有人討厭公知?
知乎上關於 Facebook 有哪些精彩的問答?

TAG:社交网络 | 心理学 | 传播学 | 行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