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薪400萬人民幣的許單單看盜版書?

許單單曬書記:400萬年薪的底限再往下探3厘米 http://tech2ipo.com/54921
互聯網分析師-許單單: 在微博上曬了他的書單,都是盜版。http://weibo.com/1558247760/yvNJhE7Ak
之後又面對批評,理直氣壯:「 所有越獄的中國人快出來受審判,你們盜版了,怎麼對得起那誰誰誰。所有下載毛片的人,快認罪,你們怎麼對得起蒼老師!微博文革來啦,我認罪,我有罪,我不該下載盜版書。誰給我弄幾十本正版電子書吧,出差攜帶方便 ..」
http://weibo.com/1558247760/yvUexfMtZ
請問如何看待此事?一個收入豐厚的人,買個正版讀物真就那麼難嗎?


有人私信邀請我回答。

我沒看問題補充說明裏的鏈接。

我的工作就是做電子書,我認爲打擊盜版的唯一方式是把正版做得超越盜版。

許單單君說:「誰給我弄幾十本正版電子書吧,出差帶著方便。」許兄若看到這個回答,歡迎來敝社選購,我們不做盜版。

http://tangcha.tc/books

許君貼出的書架圖裏的好幾本書我們都有,例如《失控》、《科技想要什麼》、《烏合之衆》等等。事實上您的書架上有兩個版本的《失控》,其中一本就是敝社所出。但我相信用敝社的軟體讀起來要舒服得多。


習慣而已。
就好像我在起點有賬號,那我在起點就習慣付費看書。
我在其他地方沒賬號,那也是抓過來就看。

====================
話說你這說明改的.......
不過這貨的話,除了最後一個表示用正版不容易有些道理外,越獄和盜版無關,日本av在中國還真不受版權法保護,這倆例子也選的太失敗了。

但是,正版的確是不太方便,如果有一種隨時隨地很方便就能獲得正版的渠道,我相信這貨不會去盜版的,盜版不是錢的問題,根本就是方便的問題。
我在起點讀書的時候曾碰到過這樣的問題,我去某地,無網路,只能用手機看書以打發無聊,正好有一部大部頭我喜歡,可起點當時還沒有手機的app,碰到付費章節只能用瀏覽器看起點付費後的圖片,我用手機而且到沒網路的地方顯然極不方便,於是,我找了本盜版的全集下到手機里看。帶我從那無網之地回來時,我才通過pc重新登錄起點,然後找到這書,批量訂閱付了錢給作者。因為這本書我看的很爽。我在想,如果這本書我看了大半,覺得很不爽,或者不好看,我多半是不會專門登錄上去補訂付錢的。
這就是方便與不方便的區別。
現在起點有手機app,遇到這種情況事前付費下完就好,也就不會有這問題了。
但是不能否認很多書還是直接從網上獲取正版還是很不方便的。
我覺得一個人吧,你在要求他為作品付錢的時候他肯付,就不錯了。


如同「歸因」差異,這是個「負罪感」的善惡認知和道德自律問題。
源自觀念和教育。

納粹屠殺猶太人,當事人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日本鬼子南京大屠殺,當事人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文革中紅衛兵踐踏人權,當事人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現在貪官暴戾腐敗,當事人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
看點盜版書有什麼大不了。

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真是太正常了。
「國人+初級階段」,很好理解了。
這就是很多國人津津樂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所謂「後發優勢」。
和收入水平沒一毛錢的關係。


作為一個前騰訊戰略發展部一員,看到了各位的討論,點開了單單的linkedin簡歷,只說一點:
Stategy managerTencentJanuary 2007 – October 2008 (1 year 10 months)

Tencent is the No.1 internet company in China.

1. Monitoring the whole internet industry globally, check the newest trend

2. Doing research on certain topics, mostly for new bisiness

3. Giving advice to CEO ab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plans


根據他所說,離開騰訊SD(戰略發展部)是在08年10月份,而我加入SD是在08年08月份(8月13日),我加入的時候其實他已經離職,這個時間錯位,大家自己判斷;
SD的職責是騰訊的內部諮詢團隊,但其實更多的是對BU(那個時候我們還不叫BG)負責,據我在騰訊SD的兩年多時間裡頭,大部分的advice是給BU的負責人的,即便給最高層彙報,也是給總裁Martin,而並非CEO Pony。

以上,只是看不慣過度包裝而已,無他。裡頭多少個錯別字這裡就不評論了。
單單必有過人之處,才能取得現在的影響力。祝福他。


100本紙質書,算他100塊/本, 才1萬。 整個貴點的書架,用貴點的相機拍張照,比這有架勢多了。

年薪400萬的人呢,年薪400萬啊


不管收入多少,買盜版書就是對知識的不尊重。

完。

OS:是不是會被摺疊呢?


說一個我自己的故事:在高一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求我們統一買一本「詞典」他說價錢是78,學校聯繫了家書店價格只要48。他拿了幾本在班裡傳閱,我觀看了一下馬上發覺不對路,很明顯的是盜版書,為此和他理論,他反說,盜版的便宜,而且能用就好啦,何必在乎這麼多? 然後班上只有我是用78塊的。。


談談我的觀點:
這些書,他就打開過2本,看沒看完,看到何種程度,我不知道,但是卻寫「一部分是讀過的」,我覺得這種修辭法有問題。

這個書單亮點很多:
1-全是盜版書這與iPhone使用者,年薪400萬,咖啡館創始人,美國投資諮詢公司CEO的身份不符;2-所有的書除了那2本其他的都沒有打開過,且絕大部分是中譯本續上,一個美國公司CEO為什麼不看原版?
3-暢銷書有多少水分,內容有多少含金量,這個不用我說,但是作為分析師,最起碼也要會分析自己要看的書吧,這明顯是個機場書店的貨架嘛;
4-正如前面網友所說最後一本的書名十分有效地涵蓋了這個書單。

另外,看看這位美國投資諮詢公司CEO的英文簡歷(Linkein)吧,
地址http://cn.linkedin.com/pub/dandan-xu/37/4bb/889

許單單在騰訊真的當過Stategy Manager嗎?你聽說過這個職位嗎?沒錯,他拼錯了,正確的應該是Strategy,而且兩個單詞都應該首字母大寫,這僅是一個錯誤,他的Experience中這種問題幾乎每條都有,如果一個美國投資諮詢公司的客戶查到了這位CEO的Linkedin的簡歷,那麼這個客戶不會放心讓不嚴謹的人來諮詢。


曬書單居然曬盜版,這Big……裝都不會裝啊……
我如果要曬高大上的書單來顯示Big,怎麼都不會曬盜版啊,這營銷做的……
我只有跟腐女同好們交流小黃文和小黃漫的時候會貼心地送上盜文和盜版漫畫網站的鏈接地址,這位是把《烏合之眾》當小黃文了么?


我覺得對許單單的這種批駁簡直太牽強了。這些書的電子版根本就沒正版,那出版社如果說自己苦逼,為什麼不滿足市場需求推出正版電子版?如果現在有了正版,許單單推薦的是這本書,但並沒有提供盜版的下載鏈接。被推薦者依然可以根據書名,從正規渠道買到正版書。這就促進了正版書的銷量。現在正版電子書有很多企業在做,比如噹噹、京東、騰訊等。但每個渠道書都很少,很多經典的書只出紙書不出電子書。搞得讀者很不方便。出版業應該想些建設性的方案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比如大力推廣正版電子書,把所有出版物都電子化,學習美國亞馬遜,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吹毛求疵的去批評許單單對出版業毫無益處,只能讓人覺得這幫人是一幫智障,怪不得會虧損呢。
出版業應該看看喬布斯傳,看看喬布斯是如何對付盜版音樂的。喬布斯建立了iTunes這個銷售平台。它並沒有消滅盜版,但它使顧客能夠更加容易地買到正版音樂。


李彥宏表示百度音樂也不錯。


單獨購書100本的拿出來炫耀的成本很大,一次性下100本所謂勵志、管理類書籍成本很小,不知道大家認可否?這事兒無關他賺多少錢,也無關他是不是騙子和他的經歷。


很多時候,人們只為方便花錢,花錢買不折騰。如果他買正版書非常方便,那自然會花錢。


很多網路紅人不都是吹牛逼吹出來的嘛。這年頭,想成功,忽悠也是一條路。具體參見電影《我愛你,莫里斯》。


好萊塢演員還偷超市的小玩意呢


許單單 年薪400w?騙誰啊…
你見過這個所謂互聯網分析師的什麼分析成果嗎?
本來就是個騙子,看盜版書有什麼奇怪的?


我覺得你的問題改一下效果會更好:如何看待一個看盜版書的人,年薪掙到了400W?


十四歲之前沒鞋穿,五十歲之後因貪污入獄。
怎麼看待苦出身的領導幹部最後反而坑害勞苦大眾?
其實這跟LZ的問題是一個問題。有些東西,不是靠外在表現所評價的,不是書讀的夠多,品德就必然高尚;不是錢賺得夠多,道德就有底線;不是官做得夠大,本質里的東西就會改變的。
如此而已!


我平靜點說我對這個人的印象:當初我在微博上看了他的幾句發言後,基本沒營養的微博讓我對這種自吹自擂的人很沒好感,所以直接拉黑的,壓根就不看關於他的任何消息。
這一說起投資3W咖啡,我就去探究他的底氣。發現一個姑娘是她的聯合創始人,我不僅認識,而且在一起過很久。她什麼家底和性格我是知道的,基本上月光族,而且整日幻想著能嫁個富婆,如果投資這個咖啡店,以她自己的家底,10萬都拿不出來估計,居然是聯合創始人。對了,那個人也是被公司開掉的,曾跟許一個公司。
所以我想說,這種滿嘴跑風的人要能掙400萬的話,我現在能掙四個億。400萬的人要找這樣的投資商,我想說哪個老闆瞎眼了?


只有好書才會被盜版。


推薦閱讀:

iOS 開發者對「快用蘋果助手」這款軟體有何看法,如何評價?
為什麼知乎有些人非要一遍遍「吊打」盜版用戶?

TAG:閱讀 | 書籍 | 盜版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