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在感從哪裡來?


看到樓主的這個問題,我幾乎是一瞬間想到了一個人,就是海德格爾。在我還在讀高一的時候,知道了這個人,記憶中,他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睡覺醒來之後,看到自己還躺在床上,才發現自己已經死了,後悔莫及。

=========================分享自己的經歷==========================
存在感這個東西,我的個人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只是彼時彼刻的我們還沒意識到這就是存在感。例如:小時候爸爸媽媽不理我們,我們就哭就鬧或者破壞一兩個小玩意,然後父母就過來了,不論是教訓還是安慰,這種體驗正是一種存在感。

但在我真正意識到存在感的時候,是在我高中的時候。在高一,由於被喜歡的人拒絕,加上成績急劇下滑,自己也很自卑,感覺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在高二的時候就計劃好了自殺的時間、地點、方式。自己不止一次的站在那個自己將來準備跳下去的地方,看著下面,沒有恐懼,只有一片寧靜。那段時間的自己,已經被抑鬱淹沒。於是乎,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在最後的生命里全部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於是,開始學寫詩,看自己喜歡的書,學彈吉他。。。總之就是做自己認為讓自己最舒服的事情。一直到了高三上學期初,我遇到了一個女生,她很欣賞我,就在那時,我就感覺到了黑暗過後的黎明。我發現原來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我並沒有我自己所想的那麼差,我有了強烈的存在感,也因為這樣,我活到現在,而且變得更好。

後來我認識了一群優秀的朋友,在很多方面,無論是背景還是個人能力,都比我優秀的朋友,在他們向我諮詢問題並且我能夠圓滿的幫他們解決困惑的時候,我深深地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價值。

那麼回到題目,我的存在感哪裡來?
答:來自於自身價值的不斷提高,來自於更多更優秀的人的認同。


如何才能提高存在感?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存在與行在

最近讀《與神對話》,再次看到這對概念,覺得可以談談。

與「存在」相關的是:感受、當下、覺察、接納。

與「行在」相關的是:問題導向、方法、目標、未來、障礙、排除困難、改變、行動。

主流文化是「行在」的文化,想要更多、更好、更大、更強,想要增長和實現,想要速度和加速度,卻不太考慮自己最終要去哪兒。

主流美學是「行在」的美學,數以億計的人們坐在電視機前,為進了幾個球、得了多少分、誰贏、誰輸、誰跑得快、誰跳得高而心潮澎湃。換一個台,為舞台上雜技演員能十幾個人騎在一輛自行車上擺造型而嘖嘖稱奇(好像這個國家自行車不夠用一樣)。高雅一點的,為芭蕾舞演員跳起來時能在空中做五次腳跟相碰而豎起大拇指。

「行在」的文化稱讚他人,是因為他人做到了某些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中國的奧運會冠軍們是「行在」文化最極端的表現之一,也是「行在」文化最明顯的犧牲品。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他們留下的熱淚不久就會被人們忘記,其代價卻是有可能要在搓澡堂里度過後半生。公眾看到後面這番景象往往難以接受,而這正是「行在」文化的死穴——短視。

「鼠目寸光」這個詞非常準確,全然處在「行在」文化中的人,有許多嚙齒動物的特性:忙碌、焦慮、囤積、缺乏安全感、忐忑不安、左顧右盼,發現好東西時迅速聚集,感到有危險時四散逃竄。

行在文化催生了成功學,在這種意識看來,沒有什麼比達到目的更重要,也沒有什麼比關於怎樣達到目的的學問更值得研究。

行在的意識看不起存在,什麼間隔年,什麼尋找自我,什麼活在當下,什麼移居大理,都是Loser們給自己找的華麗麗的借口和退路。

這個結論在行在的邏輯里沒有錯。這種邏輯認為,還在世的芸芸眾生無非分為兩種,一種在成功的康庄大道上努力奮鬥,另一種在失敗的道路上滑向毀滅。

在行在看來,存在毫無用處。

直到行在有了癥狀。

榮格說,癥狀是神諭。

沒有存在的行在必然產生癥狀,失敗者得到的是挫折和絕望,成功者得到的是空虛和無聊。

很多行在者內心有一份很深的凄涼:他們無法相信,自己什麼也不「成就」,仍然會得到愛和尊重。

這個信念推動他們不斷努力的同時,註定了這樣一個事實:不管他們「成就」多少,都很難得到真正的愛和尊重。

如果說行在者像嚙齒動物,那存在者像是植物。他們看起來不堪一擊,有時,甚至成為行在者的食物。但真正的存在者不會為此煩惱,就像樹木不會因為自己被砍伐而絕望——它只是換了一種存在狀態,從此之後,成為一種叫作「傢具」的東西。居室里的人性大戲不如森林裡的風景好看嗎?倒未必。

有時存在者像花朵,兀自綻放,聞到芬芳的人們自動聚攏過來。

有時存在者像爬山虎,嚙齒動物在窩裡囤滿食物的季節,它佔領整面高牆。

當然,對於真正的存在者來說,不論是讓人們自動聚攏過來,還是佔領整面高牆,都不是它本來的目的。它只是在體驗自身的存在。盛放的花朵和被毛蟲啃咬的花朵各是一種存在。如果它不想選擇後者,會長出刺來對付。但它不會為後者貼上一個「Loser」的標籤,然後努力將其排擠出自己的存在。

行在者劃分成功和失敗,對失敗的恐懼,讓他們努力追求成功,同時剷除任何失敗可能出現的蛛絲馬跡。

準確地說,行在和存在不是兩種人,而是兩種狀態,在不同的時間出現在不同的人身上。徹底的存在者可能不願生活在當今社會(徹底的存在者並不關心「適應社會」這種問題。)而徹頭徹尾的行在者,至少會在夜晚的噩夢中重新體會到自己的存在。

行在對存在懷有種種拒斥和恐懼,存在卻可以同時容納行在。對於充分體會過存在的人,行在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存在的一部分。原先要考試,要加班,要做項目,要建立關係,這些事情存在者一樣可以去做,只是當他們一邊行在一邊存在,也就是帶著存在的感覺去做的時候,結果變得不重要,過程的每時每刻,都可以豐富多彩,活潑沛然。

正是這种放松和享受的狀態,讓存在者更容易實現好的結果。

豐富多彩,活潑沛然是世界的真實狀態。存在,就是打開五官去生活。

從認知角度來說,存在帶來的放鬆、平靜、容納,使得單位時間內加工信息的容量增大,從而帶來更有深度,更完整的覺知。就是說,提高了大腦CPU運算速度,不容易死機,更容易看到真相,作出有遠見的決定。

說說心理諮詢。大部分諮詢師,是行在狀態的諮詢師。工作時心裡仍是著急忙慌地盤算:「這人什麼問題?什麼原因?怎麼解決?」但這個行業也是為數不多有機會練習存在的職業(其他的,比如演員)。體會感受,練習正念、聚焦、完形,都在增強存在的部分。(去聽存在主義講座不算其中,存在主義療法和這裡說的存在狀態差別很大。)

我的自我體驗,也差不多是一個由「行在」狀態漸漸轉入「存在」狀態的過程。我發現,存在的狀態越多,越感覺自己心理健康。

有個美國老師分享過一個段子,她說她們那兒,有一群諮詢師做了七八年體驗還要繼續找人做。其中一個來找她做體驗,開場第一句就是:「我對你唯一的期待,就是你在這裡真實地做你自己。能做到,我們就繼續,做不到,我去找別人。」

存在是這個世界真正的奢侈品。它像乾淨的空氣一樣,理所應當充斥這個世界,卻變得越來越珍貴。

怎樣幫來訪者從行在進入存在呢?最直接的辦法是諮詢師自己先進入存在。

諮詢師怎樣進入存在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存在狀態多的人去做體驗。

或者,去觀察小孩子,向他們學習存在。

準確地說,不是學習,只是複習我們天生就會的事情。


--------------------------------------


廣個告:


作者近期活動@上海:


心理成長小組,20次一輪,周六上午10:00-12:00,7月25日開組,尚餘4席。


心理諮詢案例討論會,10次一輪,周四晚19:00-21:00,7月23日開組。

——詳情可聯繫微信號yulingna102報名。


幼時哭鬧,父母會關切
學校課堂上,老師看著我提問
學校放學後,同學找我傾吐心事
畢業的時候,作為成績優秀的「那些人」被注目
大家聊天時,發話人總看著我說話
表演時,在最前面領舞
朋友有難找我
朋友借錢找我
朋友總是找我……
來自外在的各種被需要被要求被期望被關注都是存在感的來源

現在呢,不那麼在意別人的想法,會認真感受
工作brainstorming的自己
健身時每一塊肌肉的跳動
練書法時沉浸在筆法上的每一絲專註
……
以前通過別人的承認知道我存在
現在通過忘我來確認我存在


我的床褥需要我
我的盆栽需要我
我的貓狗需要我

我的親人會想我
我的朋友會想我

我想感受這個世界!
我必須要存在下去!


上課被點名


給公司創造價值的時候:給技術部門講解最新的架構,和老大一起會見投資人,給產品運營部門指出不足和解決方法的時候,想出「空手套白狼」的商業模式並將其實踐的時候。雖然是新人,但是被信任,被重視的時候。

和妹子在一起的時候:買買買;在她工作遇到瓶頸時給出有效建議;出去玩照顧得妥妥的。

在做公益的時候:幫助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一點點的時候。

每次做出哪怕一點點那麼不一樣的事情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想要讚美一下自己。


hin久hin久以前就有人回答過了噢
1617世紀有一個叫笛卡爾的大牛說過的:
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的哲學命題(法: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Cogito ergo sum. 英:I think, therefore I am. 西:Pienso, luego existo.),直譯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主要噢,這個不是一句裝逼的話,儘管hin多人用它裝逼啊(比如說答主),但老老實實說,這真的是人家老老實實證明出來的:
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其他時,我無法同時懷疑我本身的思想」。比較權威的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因為我在思考在懷疑的時候,肯定有一個執行「思考」的「思考者」,這個作為主體的「我」是不容懷疑的,這個我並非廣延的肉體的「我」,而是思維者的我。所以,否認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這個命題是怎麼成立的呢?笛卡爾指出:這既不是一個演繹推理也不是歸納的結果,而是一個「直觀」的命題。

笛卡爾這個老怪人,當時患了一種懷疑一切的病,比如他就不能確定自己現在是處於夢境還是現實(盜夢空間即視感?)還舉了一個周庄夢蝶的故事,然後對於這個問題他用了這樣的辦法證明了自己存在。
答主是不是偏題了,好吧,就是思考和感覺自我的延展吧,以此來刷存在感。


在我的理解里,存在感,更加傾向於自己認為自己活著存在著,而不是從外界(他人)那裡獲得。


每個人都有對存在感的心理需求 有人多 有人少

有人在現實生活里得到的多 有人很少

如果人在現實里得到的存在感(無論多少)已經滿足了TA的心理需求 便懶得在網上當牛人了

反之 如果TA需要的存在感非常多 現實里得到的完全不夠用 那就得去網上找了 比如 上公共論壇 秀美顏自拍大頭像這類

又或者 如果TA在現實里失敗到所得到的存在感太少 甚至完全沒有 那TA簡直就只能活在虛擬世界了 或成為自拍美女 或成為全能大牛 或成為超富二代

這種完全是悲劇 就不說什麼了


我該如何存在?
大多時候我存在於自己的世界,與書交流,與電影交流,與花草交流,與勞動交流。這樣的存在讓我很舒適,不用顧及他人,不會有負擔。
與他人相處的時候,盡量保持一種讓他人自在的存在。不諷刺不挑刺不尖銳,與他人觀點不一致時輸出自己的想法的同時不觸犯到對方。會偶爾組織活動,把大家聚到一塊。
在社交網路上,一種文藝清新的存在。不曬幸福,不發自拍,不霸屏,更新的大多都是些風景圖片。


玩兒節奏大師


別人找我修電腦時


作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我們或多或少都對自己有一些了解,同時也會對他人有一些了解。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對自己十分地缺乏了解。

一個對自己缺乏了解的人往往十分地沒有存在感,他們可能經常會陷入空虛、空洞、迷茫的狀態,類似於「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樣的漂浮狀態。

在生活中,這些朋友可能會有以下這些感受:

(1)無法參與別人的生活

有一些人,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可能表現為退縮,即躲在角落,把自己隱藏起來,因為不知道自己對別人意味著什麼,或者根本想不出自己對別人意味著什麼。

他們就像生活的旁觀者一樣,旁觀著別人在生活,而無法參與其中,或者即便參與其中,也可能會遊離在外。

(2)感覺淡漠,缺乏情感體驗

還有一些人,他們的外在很滿足社會主流對人的要求,比如擁有高薪的工作,也有很好的物質條件。

但是拋卻這些外在的部分,他的內在對一切的體驗似乎很淡漠,這些東西沒有真正賦予他獨屬的情感,他的內心也充滿著難以明說的空洞,空虛和不快樂。但是,他說不出為啥。

(3)取悅別人,但不知道如何讓自己開心

當然還有一些人,人前非常的懂得體貼照顧別人,非常的擅長逗別人開心,但是脫離了眾人的視線,他可能非常的落寞。

除了知道從小就要取悅別人,逗別人開心會得到誇獎外,他並不知道他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是不是要讓自己開心,如何讓自己開心。

(4)對他人的情感需求視而不見

還有一些人,在親密關係里的互動時,你會感覺到有時捉不住他,他近在眼前,卻似乎遠在天邊,你發出的很多情感信號,對方往往視而不見,這常常會讓你覺得自己經常被對方忽視,因為他對你的需求視而不見。

……

以上這幾類人的一個共同感受點就是:感知不到自己,缺乏存在的感覺。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的感受是什麼,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我的喜怒哀樂是什麼。

當然也會因為不知道我是誰,而意識不到對方是誰,以及看不到對方的需要。

當一個人有以上這些情況時,他可能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忽視」問題。

這種問題表現為:對自己的感受、認識上存在大量盲點,所以經常會陷入「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等空虛、空洞的迷茫狀態。

按理說,自己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一個人養成「自我忽視」的模式,對自己如此陌生呢?

01

從幼時的「情感忽視」

到長大後的「自我忽視」

一個具有自我忽視模式的人,往往可能生活在一個從小對其情感進行忽視的家庭。

這樣的情感忽視可能表現在幾個方面:

(1)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感受

這類家長往往把孩子看的太簡單,他們以為孩子只要吃的好穿的好,物質條件提供的好好的,孩子就會發育成長得很好。

他們日常生活中根本不關注孩子的內心,當孩子有情緒或者感受時,這些家長往往置之不理,或者否定孩子情緒、感受的存在。

比如,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不習慣,會哭,家長不理會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反而會說:「哭什麼,有什麼好哭的,到了年紀就要上學,看別人不都上幼兒園嗎?」

然後這個孩子可能就只能一個人在那裡哭啊哭啊,哭一會兒只好不哭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孩子就會覺得哭等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所以他就會壓抑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盡量不再表達感受。

因為表達了也不會被理解,更不會有人懂得他。

壓抑得久了,他體驗自己感情的能力就被大大弱化了。

(2)父母否定孩子的感受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控制欲強的家長身上,這種家長往往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會以自己的感受去要求孩子。

比如:

一個孩子生性靦腆內向,容易見人害羞,但她的媽媽可能不管不顧孩子的感受,命令孩子必須活潑外向,見了人就該打招呼,並且對他表現出來的害羞靦腆進行排斥,認為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非常沒出息和丟人,是很錯誤的。

一個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媽媽看不到孩子的委屈,卻嫌棄他無用:「為什麼沒欺負別人,單單欺負你?」

當父母看不到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也不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而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標準去表現,這樣的孩子對自己感受的正確性會有很大的懷疑。

久而久之,他就被養成了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而必須按照父母的感受來的行為模式,長大後,他就會盡量多去照顧別人的感受,而對自己的感受熟視無睹。

而且當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感受衝突時,他會認為自己的感受是有問題的,而陷入自責愧疚的狀態,為了討好別人,他的一切圍著別人的需要轉。

所以,一個潛在的信號就會在他心裡運轉:

「我不重要,這個世界是別人的」。

也許有一天他也厭倦了討好別人,他活成了世界的旁觀者,因為與人的鏈接不能給他帶來滋養。

(3)父母向孩子持續地反饋出這樣的信息:「你的感受不重要」

這類家長最多,他也能看到孩子的感受,他也不是絕對的專制主義者,但是他在持續的灌輸「你這個情緒不重要」的信息。

比如,同樣是面臨上幼兒園的任務,孩子在哭,家長卻說:

「哭也沒有用,是孩子都是要上學的,」

孩子向父母發出很多請求,父母總是以很多理由為由,拒絕孩子的請求,比如媽媽很忙,還得拖地等等。

這樣長大的孩子往往以為感受是不重要的,那些現實的看得見的東西才重要。

所以他們長大後容易內心空空,因為很早就與自己的情感、情緒失去了鏈接。

02

「自我忽視」讓我們內心荒蕪

我們都是生物有機體,情緒、情感代表著我們的需求信號,所以,你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的情緒、情感,多大程度上能解讀自己的情緒情感,你就能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你自己。

但是一個人的情緒、情感從小就被忽視和否定的話,他就沒有途徑去學會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視角和經驗。

他學會的只是父母要求他們具有的感受,而這些不是他們真實的自己,所以這些「感受」只不過是一層機械的反應和外殼。

他們內在的部分自我感受是荒蕪的,他們經常用「對」「錯」的分類去劃分自己的情感感受,拚命的壓抑和排斥那些不夠「對」的反應。

比如「不應該討厭別人」,而完全沒有要去探討為什麼這個人會引起你討厭的思路。

他們認為討厭別人是不應該出現的反應,而完全不知道「厭惡」是人類一種正常的情緒,人天然就具有厭惡的情緒。

這樣的人對自己的探索是有限的,所以他對別人的認識也將會是有限的。

他不懂得自己的情緒、情感,必然也會察覺不到別人的情緒、情感,從而不知道如何跟別人互動,很多時候,他跟別人之間似乎都隔著一堵牆,沒發產生真正的感情流動。

他們中有的人似乎也很熱衷討好別人,但你總是能感覺到他們的討好其實很多都是不那麼恰當的,所以也就收不到應用的效果。

因為本質上他們與人的親近行為不過是來源於幼時父母的訓誡,而產生的的不得不那麼做的戒律,而並不是他們內心真的懂的這個人的需求,而做出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流動,所以他們並不貼心,而往往又很辛苦。

一個人越是了解自己,體察自己,認識自己,看清自己,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別人,看清別人。看不到自己需求,不了解自己需求的人,他也沒有能力真正看到別人的需求,真正了解別人的需要。

畢竟,自己的鏡子如果是模糊的,又怎麼有能力映射清楚別人呢?

所以,這樣的人容易找不到存在感,因為他們似乎沒有真正「活過」。所謂的活著的強烈感覺一般是要麼被世界照亮自己,要麼自己照亮世界。

這樣的人從來沒有被照亮過,也不知道如何照亮世界,甚至未被開啟照亮世界的動力,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會莫名陷入空洞,空虛。

03

如何走出「自我忽視」

活出自己的存在感?

一個人要從自我忽視里走出來,重建存在感,可能需要做以下的工作:

第一,加強對自己情緒、情感的覺察和了解

一個人的情緒、情感就是他本身,情緒、情感不是壞的東西,不是需要被排斥的壓抑的東西,相反,它們是你積極的可以信賴的夥伴,它們的出現是為了告訴你,目前你可能有哪些需求,哪些匱乏,你的渴望,你的期待。

而了解到這些需求、匱乏、渴望、期待非常重要。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人的人生就是在這些需求、渴望、期待的推動下去奮鬥的一生,對這些東西的回答就構成了「我是誰」「我想過怎樣的一生」等問題的答案。

這些東西越清晰,你越發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往往他就不再容易陷入空虛迷茫的狀態。

因為他的動力被燃起了。他想去照亮世界,並且被世界照亮。

第二,重建內在評價體系

從小被情感忽視的人,一定缺乏內在的自我評價體系,他們會非常依賴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所以他們常常討好別人,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久而久之,會把自己搞得很疲憊,漸漸地從這個世界裡得不到滋養。

而重建內在評價體系意味著:重視和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感受,重視自己的價值判斷,而不是外界的價值判斷。

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內在的評價體系也就不一樣。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要獨立,要從殖民地的狀態解脫出來,他要建立自己的律法體系。

比如一個女孩習得外界的標準可能是不能離婚,離婚就意味著人生的失敗,因此她寧肯在不幸福的婚姻里呆著,活得像行屍走肉,也不肯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再次尋找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但如果她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的感受,她可能就會挑出「結了婚再離婚就是人生的失敗」這樣簡陋的評價,而去追求讓自己感覺更加幸福的另一種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而一定不是外界,不是別人。因此建立評價體系的標準,肯定也源自於你的內在感受和價值判斷。

因此,不要過度依賴別人的理解,外界的希翼。說到底,人生是你自己的,鞋子合不合腳,你自己最知道。

第三,學會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就是要學會愛自己。比如犯錯的時候會原諒自己,有缺點的時候要包容自己,悅納自己,受挫折時要鼓勵自己,受傷時安慰自己。

很奇怪的是,這些事情我們常常對別人做,卻不會為自己做,很多人都懂得如何關懷別人,卻不知道關懷自己。我們被教育了很多愛別人的方式,卻從來不愛自己。

比如自己犯錯時,會攻擊自己;自己發現自己缺點時會不接納自己;受挫折時從不鼓勵自己,而是加倍打擊自己;受傷時從不安慰自己,而是加倍嫌棄自己,讓自己加倍受傷。

學會自我關懷就是把關懷別人、愛別人的能力用在自己身上。

你好了,才有能力關懷別人。

不要再做那種犧牲自己,去關懷別人的事情,因為這樣的事情不能持久,當你總是在付出,而沒有回報的時候,你會憤怒(儘管你壓抑它),漸漸的你就逐漸關閉心門,把自己蜷縮起來,而漸漸也喪失了存在感。

第四,向世界表達你的需求和渴望

需求和感受、渴望是每個生命天然具有的權利,生命的熱情就是由需求和渴望構成的,可以說你越能表達你的需求和渴望,你的生活熱情就越多,你也就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一個人表達自己需求和渴望的過程,也就是他參與世界、影響世界、和世界互動的過程。

你以為你做的事冷冰冰的事業 ,不是,事業只是一個載體,裡面承擔的是你的激情和理想,所謂的理想,不過是渴望。

你以為你娶得是媳婦,不對,這個媳婦承擔著你的愛欲、審美和對異性的美好嚮往......

這些東西與生俱來,你不要壓抑它,你需要的是,大膽的參與到世界上來,然後把它表達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相信總有那麼一些瞬間,你是被世界照亮著的,也有那麼一些瞬間,你點亮著世界。因為這些點亮的時刻,你有了存在的意義,也就有了活著的價值。

如果你總是為外界或他人活著,這個世界就是別人的,你就會成為它的旁觀者,但是當你為自己活著,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而這,就是一個人的存在感。

- The End -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心理公開課。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工業時代的月亮。


夏天的某個中午,外面小雨,25度,這氣溫睡覺睡得太舒服了,簡直睡到忘我,什麼感覺都沒有,置身天堂般的寧寂,只有平和...

直到下午上班的鬧鐘響起,我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存在,還能聽到鬧鐘,才想起來我不是虛無,我是個人,我還有聽覺,這個世界還有「我」的存在...

就在這一刻,我意識到我客觀的存在在這個物理的世界裡...


在經過多年父母的培養,學校的教育和在城市裡打拚數年,我終於有了一丁點的起色,匯款回家的次數逐漸變多金額變大,突然有一天爸爸跟我視頻時很開心的告訴我一向勤儉持家到有點極端的媽媽今天出去逛街居然買了瓶十幾塊錢外國飲料和新疆哈密瓜。

從我記事起節儉的母親就幾乎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每年新衣服都是工廠發的一年四套工作服,家裡的零食很少,水果都是撿最便宜的蘋果橘子買的也不多。這十幾塊的外國飲料和哈密瓜這種水果是不可能出現在他們認知的生活中的。

父母多年節儉積攢下來撐起我們現在的家,庇護我長大,我現在逐漸學會獨立生活了,能開始反哺父母,他們也退休了,開始學著稍微小小的奢侈一下享受生活的甜蜜,這讓我好有存在感,非常幸福。


幫我媽幹活。或者幫她找到喜歡的電視劇的時候


存在感就是自己對別人和事物產生影響時,自己的感覺。
自我價值感低和缺乏自我認同和他人社會認同的人容易缺乏存在感。

每個人都在找存在感,但方式卻千差萬別,
概括起來有兩大類,有的是用建設性的方式,有的用破壞性的方式。

先說破壞性方式,即常見的,不斷給別人找麻煩,欺辱作弄別人,故意把事情做壞了等等。得到的是負面的回應,獲得的也是虛假的存在感。

建設性的方式,歸結起來是來源於自己的人品和能力。
能力這點沒人會質疑,而人品,可能會不以為然了。
人品大致就是善良和道德。
其實這也是一種能 力。

小到給他人一些小幫助,讓別人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尊重和溫暖。得到別人的正面回應,感受到被別人需要和信任。內心獲得了滿足和愉悅感。

善良和道德,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人不斷成長成熟,不斷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不會枯竭的能量,使人獲得美好的心境和高度的意志力。它可以讓人靜得下心來,專註堅持去做事,遇到挫折難關時,這種力量也可以讓人堅持去做這件客觀證實是對的事。這樣的人擁有精神上的富足,對自己的肯定認同。比起對物慾的無止境的追求只能帶來患得患失的不安恐懼和空虛。

存在感是自己給與的,缺乏自我認同的人,對外界的欲求是沒有盡頭的。


一歲零兩個月的女兒剛學會開口說話,有一天回家的時候剛開門她大叫了一聲"papa!"就撲倒在你懷裡,一邊搖頭晃腦一邊嘴裡還有節奏的繼續念叨"bapa~papa~",萌到不行,這大概是所謂當爹的存在感吧。


我是我家裡人的家人,是女朋友的男朋友,是舍友的舍友,是同學的同學,不要問自己是否可替換,如果是,努力讓自己不可替換,如果不是,讓自己發揮更大的身為不可替換的價值。


推薦閱讀:

會等一個人一輩子嗎?出於什麼心態?
未來世界會不會進化為「多夫多妻制」?
你認為真愛是婚姻的基石嗎?是不是年紀大了就更看重對象是否合適?
如何反駁讀書無用論?
如何看待「20歲時不肯花幾個月工資買下喜歡的衣服,30歲不嫌它貴,卻已經不「適合」」的現象?

TAG:價值觀 | 存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