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和科學的角度講,電影《黑天鵝》女主角的情況可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

Nina患上心理疾病雙重人格
原來的Nina是一個「白天鵝」
隨著病情和劇情的發展
Nina身上漸漸出現了另一個自己「黑天鵝」
最後表演結束後「黑天鵝」死了
Nina又變回了原來的一個人格「白天鵝」
但這個「白天鵝」已經不是原來的白天鵝
這個嶄新的「白天鵝」摒棄了原來那個的缺點和糟粕
吸收了「黑天鵝」的優點和精華
Nina在經歷了黑白天鵝人格心理疾病的折磨後
獲得了一個完美的、全新的自己和一個健全的、完整的人格
以上如此,這個故事屬於超自然現象嗎,把Nina換成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有沒有可能


Nina就是現實中的我們。超自然的是導演的手法。

《黑天鵝》講述的並不是一個人格分裂患者走上康復之路的故事,Nina並沒有病,黑白天鵝和女主出現的「精神分裂」並不是作為心理疾病出現的,它們是作為一種手法來表現主題的,即通過象徵和幻覺,來體現女主內心的發展變化。黑天鵝是生命之欲的化身。

真實的故事是,女主是一個個體活力受到嚴重壓抑的女性,這種壓抑主要來自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是一個十分強勢的女性,牢牢把握著Nina的生活,女主已經28歲,卻還是母親的乖乖女,沒有自我主見,凡事順從於母親的意志,事業上也繼承母親而成為一個芭蕾舞者。她的房間還是被布置成小女孩的樣子,沒有個人隱私空間,也沒有情感生活。

這份壓抑體現在女主的芭蕾舞上,就是一種失去自我意願的剋制。她是一隻完美的白天鵝,然而這種完美是蒼白的,因為她始終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在控制,然而,如電影中的文森特所言,完美不是控制出來的,而是試圖去lose it(釋放)。

要說現實中有沒有Nina,有,那就是乖乖女、媽寶男、只會學習的三好學生……或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像Nina一樣,活在別人的期待和注視下,在儘力追求著脆弱的完美,也努力掩蓋著自身不完美的一面。然而,真實的人又哪有完美的呢?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都住著屬於自己的黑天鵝。你越是壓抑它,它就越是掙扎著要表現出來。只有接受它,妥當的釋放它,我們才是完整而自如的。

電影中,Lily就是作為有活力的代表出現的。她的舞蹈非常輕盈,給人以快樂自在的感覺,和Nina那種如履薄冰的表演大相徑庭。她可以自然的流露和表達自己的情感,會衷心祝賀拿下角色的Nina,也會和Nina八卦調侃,並真誠的關心Nina。她可以在舞蹈室抽煙,隨意的和餐廳的服務員調情,也會慫恿Nina去迪廳哈皮。總之,她不在乎教條規矩,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有一股由內而外的自在洒脫。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活力是性慾和攻擊性的表現。那麼,可以說電影中「淫蕩、邪惡」的黑天鵝所象徵的,恰恰就是這股讓人不安的活力。整個電影講述Nina由白天鵝蛻變成一隻黑天鵝,其實就是展現她內在活力蘇醒和迸發的過程。

首先,Nina是存在性壓抑的,已經生理成熟的她並沒有除了母親之外的親密關係,也沒有獨處的私密空間。總監文森特清楚的看到了由此導致的Nina在跳舞上「放不開」的情況,對她進行了一系列的生理啟蒙……他問Nina 「do you like sex」,直接把小純潔女主問懵了,他說你看你跳舞這個樣沒人想和你羞羞,回家學著touch yourself去。為了完成課後作業,好學生Nina回家後認真的進行了嘗試……然而因為她潛意識還是受著母親的監視,始終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有母親在旁觀,嚇得被迫中斷。這時,生性不羈的Lily助了她一臂之力。由於Nina的母親強加干涉她和Lily的友誼,使Nina心中原本就已被點燃的叛逆的小火苗越燒越大,終於不顧母親阻攔和Lily去酒吧hang out,嗑藥加喝嗨了之後,在對Lily的性幻想里實現了第一次高潮。

再說攻擊性。可以說最初的Nina是絕對柔弱溫順的,在家對母親是絕對的服從,在外在和同伴的競爭中,她也時常處於忍受壓力默不作聲的狀態。而在她自我逐步覺醒後,她的攻擊性也逐漸展現出來,這裡應該說明,這種「攻擊性」不是去侵害別人的利益,而是對自己利益和意願的正當維護。她開始主動維護自己的隱私,藏了一條木棍在門後別住自己的房門;維護屬於自己的友誼,當母親阻止她和Lily交往時她憤然反抗,奪門而出。

Nina有兩次堪稱兇狠的攻擊。一次是對她母親,在母親阻止她和Lily交往時,她用力把門卡在了她母親的手上,在母親阻止她去參與演出的時候,她又瘋狂的攻擊了母親已經受傷的手。另一次是對Lily,當她認為Lily要來和她搶奪女主角位置時,和對方扭打併用玻璃刺進了對方的身體,猙獰著吼出「it"s my turn」這句話。這一段可以說是女主在極大的精神壓力下出現了幻覺,她的攻擊需要一個對象,於是腦海中幻化出了假想敵Lily,而在後來她再看Lily的屍體時,發現那是她自己,代表著一個新的真實自我毀滅了舊的假我。

當Nina徹底實現了自我突破後,她的言行也有很大的變化,她主動去吻了自己心中一直仰慕的總監,酣暢淋漓。當演出的第二幕來臨時,一隻完美的黑天鵝在台上綻放,隨著她的旋舞,黑色的天鵝長出了黑色的翅膀,振翅有聲。

片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即站在高處最後一跳前的Nina,望向台下觀眾,有一個鏡頭掃過她正在流淚的母親。這時的Nina,可以說正站在自己生命的一個巔峰時刻,完美的演出,如潮的觀眾,而最最重要的是,她的輝煌得以「被看見」,她終於向母親證明了自己,得到了母親的認可。她從高處跌落,完成了演出,並說,「it was perfect」。這一次,這份完美不是控制的完美,而是她徹底的投入和釋放出來的完美。


完全可能。因為我有過這種經歷,別人看來這種人特別極端,並不引導。最後她說自己完美了是相對而言,挑戰了自己,在別人眼裡她或許是個人格分裂患者。她最後是開心的,如果有後續,她絕對是很優秀的。


我來從題主要求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Nina是一個高神經質的人,易焦慮體質,這個和她母親的教養方式有關。
一個正常的二十好幾的女性,每天還是媽媽幫忙換衣服,還是媽媽哄著睡覺,不能鎖門,這些都明顯地說明了Nina的媽媽對於Nina過分的愛。這種愛,其實忽視了人的正常發展,二十幾歲的Nina在媽媽的過分呵護下,更像是十三四歲的小孩。這種教養方式太常見了,在中國家庭比比皆是,單親家庭尤為常見,還美其名曰你在父母面前永遠都是孩子。我不是說這樣的具體行為常見,而是這個行為背後體現出來的教養風格,這種對孩子的控制欲,以及覺得孩子永遠還是個寶寶的潛在想法,really常見。
Nina從小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做媽媽的乖乖女。你看她都沒談過幾個男朋友,也沒有過性經歷,我甚至懷疑在她媽媽的監視下她連戀愛都沒談過。而且她的母親,是一個極其擅長心理控制的女人。注意她買了蛋糕卻被女兒拒絕之後的行為,其實跳芭蕾的女兒拿了角色不吃高熱量食物多麼正常,但她馬上就要倒掉蛋糕,她在激發Nina的內疚情緒以達到自己目的,她覺得這個是對女兒的愛不應該被拒絕。
明白了嗎,Nina的人格發展因為家庭教育嚴重滯後,她每時每刻都擔心著自己表現不好讓母親不開心。而她自己,是一個嚴重的完美主義者。我不認為她有人格分裂,因為就連在她的幻想中,她的行為都是可以預見的。她這種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長時間的高焦慮、高壓力情況下出現了嚴重幻覺,甚至出現了自殘行為。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是兩種不一樣的心理障礙,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她明明是在滯後的青春期掙扎著獲得自我同一性,後期進行個人心理治療是可以緩解她的幻覺癥狀的。
我個人很喜歡Lily這個角色,其實她是唯一一個敏銳注意到女主心理需求的人。


我也有過相似的經歷,但結果卻很慘。
回答題主問題,過程可能會比較相似,結果可能不會這樣。電影畢竟還是講這事藝術化了,而在真實的情景里,環境的細微不同給人造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故和電影里的還是不一樣。當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和外界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或讓自己長期保持十分緊張的狀態,人的精神是十分脆弱的,以致出現幻覺乃至人格分裂都是有可能的。至於最後會不會形成完整人格,我想,這世界上真有完整的人格這一說嗎,人真的會變成一個完整的人嗎,可能永遠不會吧。太完美的事給了人以期待和追求的目標,但在追求的途中往往會發現離他越近越難以達到,人的成長可能就是不斷地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認識『人』,理解『人』 ,學會更好的與人相處。當然這是鄙人的陋見罷了。


可能每個人都是nina
都想成為心中的自己
總是覺得我不是我
是由她和我才組成的我
都覺得對方是阻礙自己的對手
誰能活下來 誰知道呢


剛剛重溫了一遍曾經沒看懂的電影,這次看完最大的感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想成為「黑天鵝」的慾望和野心,那是我們想要成為但是一直無法突無法破釋放自我,我們嘗試各種方式找尋那隻黑天鵝,讓自己變得遍體鱗傷,最後女主說句她看到了,看到了完美,她完美演繹了黑天鵝,後變回白天鵝跳下了懸崖,變成了吸取黑天鵝精華的白天鵝,看到了完美的自己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除去電影本身的一些誇張表現手法外,若是覺得主角的情況太極端,不太可能存在的,大概是所見還不夠多。
沒見過不等於不存在。
對於因為沒見過就完全將某個現象等同於一種普遍現象的誇張化表達的這種觀點,我只想說一件事 :
大多數地方會下雨,不幸遭受海嘯的只是大多數人看不到的極少數地方。下雨和海嘯,所遇均為水,但兩者之間可有天壤之別。


看了多少恐怖片的我,就是看不完黑天鵝。寶寶心裡怕呀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學現象 | 黑天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