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P 如何停止重複思考的反芻,不停地提高自己,而不是在原地踏步,千百次地輪迴?

以下是拋磚引玉,供大家了解討論
一,問題現象
我經常會翻來複去地思考同一個問題,當然我每次都自我感覺有新的發現,從不同角度,不同影響思路,我吃飯的時候我爸都說我在想什麼東西。但新的發現總是有限的,而且總會忘記之前的想法。所以想著想著,經過若干次思考之後,自然就有一些想法跟之前的想法重複了,自己卻渾然不知。我深信這應該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問題,這是在我這裡顯得更加的明顯而已。

外在的表象就是越想越多,猶豫不決,無法區分事情的輕重,無法輕易地做出取捨,同一個問題思考很久很久。

二,原因分析
1,缺乏將自己的想法分門別類系統化
2,缺少記錄
3,缺少自己想法的繼承跟發揚

三,改善措施

1,詳細記錄自己的想法,並把核心的部分提煉出來,並進行系統化,完整完善化,完成一個層面的內容後再深化
2,仔細地閱讀之前的想法,當有思考這個問題的傾向的時候
3,當思考是超越之前的想法的時候可以思考,如更加深入,更加地廣泛,更加地持久長遠的時候,也就是有補充的新意義的時候
4,當沒有此類的時候就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5,必要的時候堅持自己的想法,將思考的時間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的範圍
6,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實踐,生活出真知(可能這才是最重要的)
創建於 17:12
禁止轉載


思維重複、循環甚至停滯,是因為相關能力、資訊不足或目標未確定導致。人的思想有知覺閥限以上的意識型思考,也有以下的無意識體悟。兩種各司其職,前者偏向系統、規律的顯性思維、自說自話,後者更傾向於本質性領悟、超複雜結構感受、整體與個體本身和相互關係的動態組織思維。

INTP在主觀重大決定前,會呈幾何級數增加思考方向。當可能性線索過於龐大而超過負荷時,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進行升華、抽象與重定義。外顯表現有凝視、冥想、發獃、座忘、呆萌、遲緩等當機狀態,對外界刺激產生心不在焉、錯誤判斷與各種中二、笨拙、甚至情緒化的態度行為。

知覺閥限上的思考,只是小部分思維模式,大多數是無意識自動運作。潛意識思考的前提是關注,當真心關注時,會調動所有可以利用的機制針對性解決。大致可區分行動交互、態度感受、關聯貫通、印象詮釋、功能運用、系統組織、情緒變化、價值判斷等等方式,試圖解決當下矛盾之處。

INTP的思考模式是打破砂鍋問到底。雖然依照需求程度,會控制認知的深廣度,但階段性矛盾大都會思維其本質、甚至本體性預設。只有理解元問題,才能解開階段性鬱積之氣,不僅腦中為之清明,胸中亦為之暢通,在下個矛盾覺知前,會自大而積極,也可能更加疏懶、拖沓而放鬆。

INTP是為知而知、為學而學。功利性的需求,不容易持久,但興趣導向的思考,卻是其樂無窮、廢寢忘食。就算帥哥、美女當面,亦不動如山,甚至排拒在外。這是因為生命的意義,遠遠超過歸屬、審美需求,更別說低階的生理性需求了。

INTP的成長,是在心中建立一個容納一切的組織架構。然因先後天條件差異,這小宇宙的規模、適用性與層次高低並不相同。但都有一現象,當未知關鍵過多、待處理資訊過於龐大、相關性基礎能力不足、慾望超過才能,都會進入自卑模式,此時容易低估自我,也會有憂鬱、抑鬱的表面現象。

INTP都有愛因斯坦、釋迦摩尼的氣質,但不見得擁有他們的能力。相對論的超複雜思想組織與金剛經的成佛境界,都是典型INTP的元思維模式。前者重視宇宙的系統、規律與現象,重在整體關聯,後者以人性視角,詮釋主觀世界的本體、本質與意義性,更重視生命的價值思考。

INTP的放空是進行更深層次的本質性思考。正常狀態下,都是終生學習成長,最具智慧的一刻是死前,不是中年時期。因為INTP思考模式是頓悟式的躍升,並非累積、記憶與資訊處理,而是元問題理解、關聯性貫通、系統除錯、並連接與現象界的可能性矛盾思維。

INTP的思維模式是多層次抽象。當足夠的資訊積累,能爆發出各種獨創性的思想,但經過各種挑戰後,逐漸暴露出系統的窒礙之處,此時會進行進一步升華,表象會獃滯、放空,甚至情緒化。實質上是進行更本質性的思維,會總結出更高層次的系統組織,然後終生不斷循環,直至生命終結。

INJ害怕他人真正理解自己,需要的是感性的體諒、包容與無條件接納。INP卻深怕他人不理解自己,更喜歡理性的了解、溝通與理念認同。這四種類型常常相互混淆,因為共性頗大,都終生學習、頓悟型思考、追求理感性平衡、並對生命的價值、意義投注相當大的心力。


INTP一直是在用回溯法解題。而且是在包含大量假設條件的情況下,在大腦裡面進行不斷模擬,直到想出完整解法才去做事。思維過程如下圖所示:

這樣子太累了,把解法想出來就要費很大的力氣,根本沒有精力去執行了。而且模擬的過程包含了很多假設條件,最終的結果還不一定對。真是又費時又沒什麼軟用的INTP。


其實只要我們改變問題的解法,解題就會容易很多。

一次思考,就解決全部問題 &>&> 一次思考,解決一個小問題


操作步驟如下:

a.把問題拆分成多個子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就多次拆分,拆分時不需要考慮具體解法。

b.一次只解決一個小問題,解決完再考慮下一個問題,過程中不要受到其他問題的干擾。

c.解決問題時保持專註,如果腦海產生了其他念頭,應該立即拋棄。

解題過程如下:

注意:你要解決的都是 M2M3 這樣的小問題,而不是 M1M2M3M4 這樣的複雜問題

效率明顯提升,此題已解。

放下你的臆測吧,現在就決定你這周要做什麼,不必去管全年的計劃。只要找出下一項最重要的任務,然後起而行之。在行動開始前的一刻作決定,而不是早早就預先定下某事。——《重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INTP如何自我提高? - 知乎


快點贊吧,: - )


以下是拋磚引玉,供大家了解討論
一,問題現象
我經常會翻來複去地思考同一個問題,當然我每次都自我感覺有新的發現,從不同角度,不同影響思路,我吃飯的時候我爸都說我在想什麼東西。但新的發現總是有限的,而且總會忘記之前的想法。所以想著想著,經過若干次思考之後,自然就有一些想法跟之前的想法重複了,自己卻渾然不知。我深信這應該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問題,這是在我這裡顯得更加的明顯而已。

外在的表象就是越想越多,猶豫不決,無法區分事情的輕重,無法輕易地做出取捨,同一個問題思考很久很久。

二,原因分析
1,缺乏將自己的想法分門別類系統化
2,缺少記錄
3,缺少自己想法的繼承跟發揚

三,改善措施

1,詳細記錄自己的想法,並把核心的部分提煉出來,並進行系統化,完整完善化,完成一個層面的內容後再深化
2,仔細地閱讀之前的想法,當有思考這個問題的傾向的時候
3,當思考是超越之前的想法的時候可以思考,如更加深入,更加地廣泛,更加地持久長遠的時候,也就是有補充的新意義的時候
4,當沒有此類的時候就去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5,必要的時候堅持自己的想法,將思考的時間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的範圍
6,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實踐,生活出真知(可能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真的確定你是intp?

intp不會產生反覆斟酌這種行為的,intp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能從一個點到下一個直接的關聯點,不會說從這個點到那個點,然後回到原來點,這是不可能的。

intp不追求「元」也不十分追求絕對的本質,intp只是1到2、2到3、3到4這樣的清晰推理。而本質是要瞬間達到的,一生三,三直接生萬物,這是明顯的intj思維。intp是可以成為科學家、學者的,但是成為哲學家就其次了。哲學家是帶有點神經病人格了,要反覆思考已經確定的事物,批判已經被確認的真理,容易引起統治者和大眾的恐慌。intp就適合當統治者的科學院院長,教育人民群眾,不會將本質直接揭露出來的。

intj的思想因為龐大,所以過於混亂,因為龐大,也過於相互矛盾,過於深刻導致無人理解,過於深刻而孤獨。與此同時,intp享受著權威的頭銜,享受著智者的榮耀。

intj的思維必然是永恆輪迴的,因為追根究底之後,本質反反覆復的在現象中重演,生為一個intj也絕對是痛苦的,因為他實在看不到什麼新生事物。intp的思維總是進步的,因為他很容易探求到一點點真理,生為intp雖然有苦惱,但還是可以安心的。

就這樣


記下自己的想法是個好習慣。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內容輸入太少,換言之,就是你得多讀書。思而不學則殆。


我也是這樣的,我也曾試過你的改善措施,但沒用的,就算記錄的時候,新的想法不斷冒出來,還是在原地踏步,幾十年如一日,或許我們這個性格就是這樣,光是空想就已經樂趣無窮,就已經實現人生夢想了,要想改善,就要多多經歷挫折,多做實事,才能成長。


不要用別人的價值觀度量自己,接受現實


這就是INTP人的業障和輪迴之苦。很難擺脫啊。需要追隨正法,需要修行啊。


答主,我跟你很像,對於哲學類問題。思考又思考,會記在QQ空間上。漸漸就思無可思。但是每條說說都思考幾遍了。好比intp,哎也是輪了幾遍了。能夠把每個詞語一個一個想過去。


可能會變成intj


猶豫了近一個小時。他挺不是個東西,但也沒差勁到不可救藥。只是過去的就過去了,原地離我太遠。
我已經走了好久,對於往事解釋,剖析的經歷已經是兩年前乾的事兒了。
不能同步就是關係的最大敵人,回憶不一樣也是。


把想法記錄下來? ????



如何克服拖延症、生活瑣事差?別人干擾?

(你可以用做事情的成就感,來克制N的腦爆與P的隨意、隨意腦爆

當做一件事情決斷一件事情時,不要用N直覺的好奇嘗試心態,而要用S實感快速決斷,這樣獲得的是經驗累積而非好奇滿足,經驗累積帶來快速決斷,良循環

簡而言之,記住剎車,目標為先腦爆服務目標)


個人認為每個人現有的認知,信仰,觀念等等自我的觀點都是基於現有的知識層面,通俗點的例子就是你八歲的時候做了一件事,當時你認為這無比正確,但幾年後你再回去看當時的行為,你會感覺幼稚,無聊,當時深信不疑的事在你現在看來完全就是荒謬,這表明的是你成長了,你更加成熟了,而成長所需要的是經歷各種大事小事遇到各種挫折困難,這些事一次次刷新你的認知,潛移默化中你在不自知的成長,所以你的思想也在一次次改變,當遇到較突出的對比時就會感到突兀,因為這件事顛覆了你的認知,也許是現在的認知也有可能是曾經的認知,而被顛覆的原因是你遇到了以前沒有遇到過的一切【怎麼感覺有點偏題還有點亂。】總之,生活在繼續,以後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經歷更多你從未經歷過的事。不用過於擔心原地踏步這個問題,因為這隻會是短暫的,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絕對不會是一生【除非你現在就死了。】如果實在擔憂目前的狀況,就多看看書吧,哪方面都行,看過的也行沒看過的也行,總會有新發現的,有了新發現還用擔心自己沒事兒想?【】思考的閘門一下子被噴涌而出的新想法衝垮了所以可能有點亂。以後可能會修改出更精簡凝練的言論,歡迎給我指瑕疵



你這個東西好聽點叫精鍊模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你根本等不到靈感一現的那一刻,也就不可以a.ah!!

講的難聽,難聽點你這個過程的本質是啟動了si的劣勢功能的副作用「執著於不必要的細節」,擺脫si的劣勢狀態的最好辦法就是用ne,再講深一點你這個就叫ti,si ..loop……非常典型,[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你的ne功能發展的太差了……竟然被si壓到起不來,導致你跳不出去,或者是平時壓力太大(並無敵意,實話實說而已)],由於si是你的劣勢功能,所以你無法像isj那樣發揮出si得優勢,就出現了這些問題,這不過是思維和信息跟不上當今情況的一種壓力狀態

解決方法很簡單,學學愛因斯坦達芬奇之類通過音樂放空自己,這樣往往是開發ne靈感突現的時候

還有,如果不是壓力態的話,正常的ti也會精鍊模型的,為什麼一定要跳出去精鍊過程直接到結果?你是entp么?還是intj?Wtf……intp本來就不是直覺第一啊

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一個intp不是反覆對同樣的事情捉摸精鍊,那麼他能排除這個事情背後所有得不可能直到精鍊出一個最簡短的可能么?答案是不可能!過河當然要有舟,只有過了以後,你才可以棄之自由……沒有反覆思考是沒有頓悟的,

所以,為什麼要克服?你所要做的無非是,放空下來散步聽歌找靈感找ne去,這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奧,不喜歡聽歌散步,那用可以讓你自己放空的方式


還有為毛你的自問自答的最後解決辦法是te??

……僅僅吐槽,無敵意,希望樓主不要用fi和我敵對


推薦閱讀:

如何打敗基督教的邏輯?
如何與不講理的人講理?
如何正確理解木桶原理?

TAG:邏輯思維 | 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BTI | 獨立思考 | 16人格氣質類型 | IN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