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到底是什麼讓那個女人愛上了男主?

只看過電影,還沒看過書。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朗讀者」里,漢娜從獄中聽米夏錄給她的名著朗讀帶,寫信給他說:「施尼茨勒汪汪叫喚,茨威格是條死狗。」
She got it. 茨威格是條死狗:忠實而嗚咽。對舊世界的柔情,欲說還休,直到以命相寄。茨威格眼中的歐洲是崩坍的大陸,茨威格心中的文明是地心的重力,---- 他無法拒絕,又補不了天,填不了海,終於毫不意外的推開斷崖而去。而到施尼茨勒那裡,失重不過是小小的暈眩,縱有恐慌,反面也有別樣的狂喜,汪汪叫喚就汪汪叫喚,可不是為的警報沉睡的哨兵,當時代的高盧的雄雞。
如果同意茨威格寫陌生女人,心底未嘗沒有同她的惺惺相惜,那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就可以越出一個孤立的文本,不止關乎暗戀,關乎女性,更關乎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愛,不舍,唯恐失去。
就像一條死狗。
她遇見他,就喚醒了她自己,從那時起,一切才都有色,一切才都清晰,像雨滴打透了塵灰的眼翳,她從此就獻身雨簾的迷濛,雨簾就是無窮的雨滴。
愛是這世上頂奇異的事,就像光一樣。世界本來在那裡,但沒有光,世界就不能成立。但光也一樣是個謎:舉個最簡單的例:遊玩里時時拍照,你要你的眼睛,完全在光里:那麼你自己,就是逆光的,你回顧你自己是暗的。你要你自己,完全在光里:那麼當時你的眼睛,你的「正面」就是背著光的。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講究打側光的。
對愛也同理。
反之總有攝影大師,不肯打側光,懶得塑形體,不稀罕回顧自己,就要擲開世界,消去世界,就純粹的,執迷的,剝離出光,只看光自己。就去看這光,究竟是什麼東西,能讓古今兆億的人如此著迷,取一瓢飲便作大洋游,而今我就砸碎了瓢,一氣海飲,一生海飲,能不能窮其於底??
她直奔著光而去,只奔著光而去,側面受光的黃金率古訓,如何調試比對反饋在她有如胴體在旁卻琢磨紋身。但拋卻中庸之道,並不唯有衝動毀滅的獻身。是的,她是獻身,但此獻身如何會是飛蛾撲火的獻身。此女子絕對是智慧的:光再如何奇異,那高燭的燭芯,照例是一根油繩。從外焰到中焰到內焰,雖隔著八度空間,卻還是短短一點距離。直飛到燈芯,會是一場穿越的旅行嗎?不,只是直衝沖、傻愣愣的死。不直飛,就一掠而去,再飛回,再掠去,一飛有一度的溫熱,綿綿不絕,好么?不,那也是擦邊而過,揩油者。一如多少愛慕他的沙龍女性,無論急不可耐還是算準路數,終究還是揩油而生,揩油而終。
不,我不要做那樣的女性,那不配我的生命。命運既然安排了奇蹟的相遇,那麼重逢就絕不要走下坡路,只為故事收過得去,只為劇情收得回來,----只為自己那按耐不住的,要成全自己的好戲的看客,----縱然是坐第一排的VIP的,一顆看客的心。
她極巧極幸的,曾飛到內焰,不知是燈芯的引力,還是自己恍惚,曾與燈芯一親芳澤。此後她就以為,原來燈芯里也住著一個如自己一樣的精靈,下次也會飛出,再把她帶入。
然而,再不能了。她就那樣死了。喪子床前,垂死榻上,她沒一點煙火氣燎燥味的訴說,還是對光的仍臨其境的追溯;而那愚蠢的燈芯,那根油繩,只在很少的怨念中才提及。
這個女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一道刃。然而磨到再利再薄的刃,終還有鈍面,有重量,有把手。但她都已削到極致,直到最後一聲刀隕落地,才在悠悠心聲中,於長久的釋然同時釋出瞬時的沉重。
而這已是絕響。一戰的前夜,茨威格寫成這篇小說。四年後,大國崩坍,奧匈解體。此後就是鼎沸的時代,竭蹶的人心,直到二戰。再也沒有了這樣的光,這樣的人,這樣的愛情。
聯想一下徐靜蕾版「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setting。


書中,女主反覆強調自己愛得有多麼無私純潔,她在信中反覆說什麼「我永遠也不會責怪你,不會的,我只會永遠感謝你,我不責怪你,我愛你就是愛你這個樣子」、「我不是責怪你,我親愛的,我不責怪你」、「 可是我並不抱怨」、「我不怪你,我向你發誓,我從來也沒有對你生過氣、發過火」……似乎是這廂無論如何都在愛著那個作家,並不要求他有所回報,但另一方面,信中隨處充斥著怨艾的情緒,女主始終在等待著她被作家認出來,等這份真愛被作家認識接受。

這麼強烈的愛情,其實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心理:我要付出,默默付出,無止境付出,總有一天,也許你會發現我的愛。哦,你還沒發現嗎?你還沒有回頭看我嗎?那我加倍地、加倍地愛你,思念你吧。也許我再努力一點,你就會回頭。

好吧,這固然與她偏執的性格和「得不到的越想要」的心理有關,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也與她從小就缺失父愛有關。很多學者探討過,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人在童年時期,父愛或母愛的缺失會使他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停地尋找父親或母親的替代品,形成某種戀父或戀母情結,而這種依戀的對象一旦找到,他們對所依戀的對象就會有嚴重的依賴心理:一方面他們非常脆弱,另一方面又會非常偏執,甚至有自虐的傾向(如獨白:【一離開你,我就不願意高高興興地活】)。

對照茨威格的這個故事呢,在女主人公的心目中,父愛是缺位的。直到十三歲她遇到作家。這個形象恰好又符合了青春期少女心目中男性的特點。她對作家的愛情,實際上又包含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對於父愛的渴求。

所以不難解釋,為什麼對作家的風流她不是一概地予以否定。「我愛的就是這樣的你」,這可不是正常的情人應有的吃醋和不滿,反倒更像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對一個風流瀟洒的父親的欣賞。她信中流露出時而怨恨時而自製的情緒,在不停的哀怨傾訴,又時時說「我不怨你」,其實是因為對於一個處於弱勢地位的孩子來說,一個強大的父親的形象是不能怨恨的,她只能等著父親來愛她。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年後,最後一次,作家跟身為少婦的她上床也沒能認出她,反而是作家的老僕人認出來了。「他哆嗦著,驚慌失措地抬眼看我——他在這一秒鐘里對我的了解比你一輩子對我的了解還多」。是哦,整個世界都看到了,為什麼你沒有呢。其中苦楚酸澀,是說不出來的,然而只有說不出來的苦楚酸澀才為之苦楚,為之酸澀。反正,世上多的是無可奈何。


看過電影,也看過書。我也曾疑惑,是什麼讓一個女人心甘情願愛一個浪子一輩子。

先上兩張我很喜歡的台詞截圖

起初讀的是書,看到一半不忍心看下去。滿腦子彈幕都是:你傻不傻!哎呀,真讓人捉急!這男的好渣!哎喲這男有臉盲症嗎!我去你有孩子了為什麼不告訴他。。。

整本書下來,第一感受就是不能理解女主,你明明知道他不愛你,知道他渣,你為什麼還要愛他愛的這麼起勁,真不值得

若說一見鍾情,可以。
情竇初開的小姑娘,遇見知書達理滿腹經綸的成熟大叔,動動心也很正常,關鍵大叔還有點小帥。在電影里,其實女主起先被男主的書吸引的,在他沒見過男主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好奇,而且在那個時代喜歡讀書的女性比較獨立有個性,這就為一見鍾情和念念不忘埋下伏筆。

那麼問題來了,一見鍾情自然想去認識他,正常人都會這樣,但女主不是。她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無所謂的樣子,靜靜當他的鄰居,不打擾不主動,就在心裡默默的喜歡著。

這種感情的壓抑更加催生了好感,或者說是致命的喜歡,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滿腦子就知道幻想,越想陷得越深,就越有神秘感,越是這樣越無法自拔。

後來,陰差陽錯的,有了肌膚之親。其實在這之後女主就應該了解他愛著的這個男人並不是個專一的好男人,但她還是沒有放下,一如既往的執著著。也許是因為她以為她可以離他更近一點,可能下一秒他就屬於她了,所以她更加不願放手,反而越愛越深

but,事與願違,她期待的事沒有發生,卻發現有了孩子。這個時候正常人會選擇告訴孩子父親,或者自己默默打掉,我不糾纏你,但是我也留不住這孩子。所以說,女主為什麼能成女主,再一次刷新我的三觀,她選擇默默生下來,一直到孩子死去才肯說。從這裡我開始同情她,心疼她,不再為她覺得不值,心酸更得人心。她沒有錯,她只是很愛一個人而已。

後來發生的事都在意料之中了,為了他們的兒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被包養,只要物質不要精神。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我愛的我珍惜的都要配上最好的,為了給兒子最好的,她可以犧牲。不能說多偉大,只能說,她用盡所有力氣去愛他,愛著與他有關的一切

好像有點偏題,說回來,她為什麼會愛他,而且愛了一輩子。

我想就是因為年少時的執拗而形成一種慣性,加之女主性子清冷,不會輕易妥協

不要在十幾歲的年齡愛上一個人,他會是你這輩子最難忘記的,而她,心甘情願為年少不可得之物羈絆一生。


不請自來,看過徐靜蕾的電影,也讀過一點茨威格的原著,不談原著和電影,談談我的感受。
你有沒有愛上過一個不可能的人,他是你內心所有狂熱的來源,你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的心事不被戳破,卻在見到他的時候不由自主盡數道出。
我一直認為,深愛是藏不住的,深愛是可以不求回報的,我曾經在無數次在這樣的痛苦中醒來,卻也數百次地告訴自己就這樣睡去。我每天鞭笞自己,不斷磨鍊自己以求上進,只是為了能更好地陪伴在你左右。暗戀多苦,被愛的何其幸福。


我,你不認識;你,我從未忘記過。

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用她的整個一生以一種讓人難以想像的默默無聞的方式戀著一個從未對她有任何印象的男人,這個男人風流倜儻,這個男人花言巧語,這個男人喜新厭舊,哪怕有一百種一千種的讓人厭惡的不足之處,都絲毫不足以抵消掉她對他的無名之愛,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他,就像當年他初次闖進她的生命而讓她怦然心動那般。

「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能比得上一個孩子所暗藏的小心翼翼的愛情了」,孩子將這份情愫定義為愛情,定格為永遠,用她的一生都在丈量這份思念的綿長。她對他的思念猶如她對他的目光,永遠都是她或近或遠地守望著他,他則從未發覺過,也從未如她思念他般地思念過她。她所有的愛慕都化在小心翼翼的注視,躡手躡腳的期盼與來來去去的徘徊之中而永不消解。

這個女人對於他而言,的的確確就是陌生的,就像他每年生日都會收到的大束白玫瑰。「是一個女人送的嗎?」「不知名,也許是吧。」管他是誰送的呢,自己的風流太滿情太多,計較是誰又有何益呢。以至於後來他收到來自她的絕筆告白信,一邊讀,一邊努力地回憶著,也難以對上號。直至讀完,他的心情變得沉重,因著自己對她的辜負而愧疚也好,因著自己對骨肉的死去也罷,其實更因著自己竟然還記不起她到底是哪個呢?

用一生愛著這樣一個男人的這樣一個女人,簡單地讓我感動,又複雜地讓我訝異。終其一生都獻給了她心中的聖潔的愛情,獻給了世間恆河中再普通不過一個男子。他已經不能被用薄情寡義來形容,她走出他的房門,他那白髮蒼蒼的僕人卻認出了當年那個她。她的心在此刻百感交集,她從那個昔日的小庭院走進他的房間走上他的床竟然花了整個青春年華,而走進他的心窮盡一生竟也不能夠,是鍾情還是墮落?是遺憾還是落寞?是無可奈何的悲哀。她遺世而獨立的孤潔心性,她入世前後簇擁的風月之態,愛有時是那麼近,他就在她身邊,他就在她的臂彎,他們上床,她為他生了孩子,可是,他們又是那麼的遙遠,遙遠到過了今夜黎明到來之際他們的愛情就隨著晨霧而消散,無影無蹤。

她的悲劇在於孤戀,在更年輕的時候,發現在於這份孤戀在她與他的現實世界中毫無交集可言,因而缺乏將這種孤戀培養為雙方的愛戀的可能性;在年輕的時候,推翻了原來的以為,即便他們有共同的活動交際圈子,他們的感情也難以正常化,因為處在一個說不得愛情提不得真心的圈子裡恰恰被說出來的愛情被提起來的真心會顯得多麼蒼白無力,不攻自破的蒼白無力。她知曉著,她明白,他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再也不會有與愛情與永恆牽扯在一起的可能。所以她緘默不言,守口如瓶,在愛得孤寂的時候不說,在愛得熱烈的時刻也不說,在何時說呢?在即將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說吧,因為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與我有關的人了。


「感情熱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而愛不專一。」
這是書中對男主人公的描述,也是很大程度上,女主人公愛上他的理由之一。
永遠得不到,永遠是遠觀而不可褻玩。

故事開始時女主生活在一個混亂的環境里,男主對於這個混亂的環境是特別的,正如書中描述,他是個文靜的作家,一位紳士。
對於受慣了世俗、貧窮這麼的女主來說,男主的到來無疑是昏暗世界一抹亮光。他把所有婦女都稱為太太,他乾淨漂亮,年輕且全身散發光芒。在如此對比之下,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很難不被他吸引。
關於女主徹底愛上男主的片段沒記錯的話書中也有詳細記述。
似乎是一次男主下車回家女主鬼使神差地去幫他把門打開,結果差點撞在一起,然後男主對她說:「多謝,小姐。」
該段著重描寫了男主的眼睛,眼睛能生動地傳遞感情,也最容易讓人著迷。
女主一定在之前就已經對男主頗有好感,否則不會每天觀察他的行蹤。開門那一段大概是個契機,讓女主真正感受到那份炙熱的感情。

我們都喜歡優秀的人。
即使在很多年後兩人再次相遇,男主人公甚至已經認不出女主了,她依然可以感覺到內心的火焰還在燃燒。

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人,一直都是。


始於才華,
陷於執念。


一種崇拜和對於未知生活的嚮往
男主是有才華的 富有男性魅力的 女主的家庭對她影響極大 母親一直謙卑著 活的戰戰兢兢
女主對她的母親存在意見 她是有自己想法的獨立的人格 她內心裡是渴望自由且討厭奉承的
男主所處的領域她從未接觸過 她對那些陌生的東西懷著饒有興趣的好奇
另一方面 男主年紀長她許多 她渴求父愛
窮極一生愛一個人未必是愛那個人本身 也許是痴迷於執著的自己 對自己熱愛罷了


小女孩的生活空白單調,乏味。作家帶著滿車滿箱的書籍,帶著日日夜夜的歡歌笑語和不斷變換著的身邊的女人闖入了她的生活,多麼新奇。

女孩的心思百轉千回,細膩柔軟。他濃厚的男性氣息讓還是女孩的她充滿了好奇,充滿了莫名的嚮往。漸漸地漸漸地這份好奇和嚮往發酵成了暗暗的情愫,深埋在她的心裡。然而,這情愫是那麼容易被觸動,一個無意的碰撞,一聲毫不在意的Sorry,她的心就高興得像風箏一樣,歡快地飛了起來。她第一次走進那間她不知窺視過多少次的房間,房間中的一切都是那麼華麗新奇;他的所有氣息都讓她著迷。但女童時期的她卻沒有引起他一絲注意。

就是年少時候的求而不得加上深深的執念,她無法自拔的陷了下去。


在女主那個惡劣的生活環境下,任何一個獨特出眾的男人都可能被她愛上。
如果換另外一個個青年單身作家,換另外一張臉,依然會被愛上。
這是一個苦難中的小女孩對美好生活天然的嚮往。
這個男人給了她生活下去的動力,是她成長過程中唯一的幻想,他已經成了她的信仰,而信仰的力量,的確是能夠維持終生而不衰減的。


出於對自己生活的厭惡,對幻想中男主所能帶給她的生活的嚮往。越是憎恨自己的生活,就越是嚮往幻想中的生活,就越嚮往男主。
因為這本書大部分是從女主心理的角度描寫的(因為主體是女主的信),作個人的心理印象肯定有所偏頗,所以不要把它當做客觀事實來看。你會發現在女主的信中,男主人公的形象刻畫是十分單薄的,甚至是十分符號畫的,這個符號就是女主心中的男主,甚至可以說是女主幻想中男主所能帶給她的生活(溫柔貼心的情人,富裕的生活,書和社交)。
而相對的,書中少量對於男主讀信時的現實中描寫(如漫不經心的拿信,抽煙,讀信順序,與管家互動)卻十分生動,足以證明信中男主形象的刻畫絕非作者失誤。
本書作者善於心理刻畫,所以可見作者故意寫出這一區別的目的絕非單純抒發少女之愛那麼簡單。
所以把本書看做是單純的長篇抒情散文,未免太過低看作者,把本書看做三流言情,浪費了一篇文學經典。
最後不負責任的說幾句,這種心理現象好像叫什麼轉移,就是把對於某種東西的情緒疏解到另一種相關的更易得的事物上,有點像心理上的推卸責任。
ps 本人非專業心理專業學生,隨口胡謅,望指正。

-———————

總結來說,女主其實喜歡的是幻想中男主帶給她的生活,這種喜歡被忍做是愛,越渴望就越愛。


不愛她。


書中有寫道:
可當我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女,還不能理解你的健忘,因為我毫無節制地,沒完沒了地思念你,所以產生了一種幻覺,以為你肯定也在思念我,在等我…如果我確信我在你心裡什麼都不是,你壓根沒有想過我,那我還活著幹什麼呢…
我真想跪在你腳邊,求你:帶走我,還有那麼多年,你總會認出我的,你總會認出我的…(原文是不是這麼寫的忘了,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這種:他總有一天會認出我的…這種希翼被她重複過多次,她愛的只是總有一天他會愛她,認得她,然後被她感動的一塌糊塗。 也許正如那些人所說,她愛的不是這個男主,而是愛情吧。


震撼,若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的女人,很難用單一的辭彙去衡量她,但她卻是個聰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要什麼,也許世俗看來她並不明智也不潔身自好。
事實上,她一定有精神潔癖,就像喜歡劉德華那個楊麗娟一樣,但相比低調得不是一個世界。不能用值不值得去評價,但她心裡從未想過要放棄,令人詫異蛇震驚地執著著,匪夷所思地愛著他,就像「隨印行為」,是的,人間的「隨印行為」莫過於此,他是她愛的源泉,點燃她生的意願之所有。
這樣的女人愛上了一個放蕩不羈,玩世不恭且嚴重懷疑有失憶症的男人時,只能發生悲劇,不止一場,在心裡反覆上演卻被那女人「堅強樂觀」地認為「那是愛,那就是愛」。如果不是這樣,她該怎麼活。(呵呵)她比祥林嫂強,不自怨自艾,她認了,她就是喜歡這樣的男子,死也不委屈。
她努力為兒子創造一片「上流社會」的生活,好在兒子身上重現他的影子,她的努力在兒子死的那刻崩塌,她難過昏厥,深纏重病,卻要死了都不願意找他,只是寫了一封長信,通過薄薄的十幾頁紙抒發她的一生,那愛慕不得終孤獨失望的靈魂;那永遠屬於他而如今在地底長眠的那顆十三歲起就無法離開他的幼小心靈。


那男人卻只是長嘆一聲,撿起那塵封到積灰的回憶;那油燈下熾熱現在卻被烤焦的臉,也只是激起了他生命中短暫的小小漣漪……


首先,小說中女主人公童年父愛缺失,而母親的愛也讓她感受不到,當作家出現的時候,正好符合了她的內心期望,所以,形成了一種類似於戀父情節的情感。
其次,小說中一直在強調女主人公如何付出不求回報,不求愛,這種很強烈的執著的情感,一般只是自己感動自己而已,一種類似於強調付出感的心理,這種心理會令人上癮,會產生類似愛情的錯覺。
最後,女主人公其實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而且經歷的時間很久,這種感覺會讓她產生一種強烈的錯覺,無法自拔,但這可能不是愛情,只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罷了。


印隨行為。
一些剛孵化出來不久的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學著認識並跟隨著它們所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通常是它們的母親,這就是印隨行為。印隨行為一般在動物剛剛孵化或出生後發生。如剛孵化的小天鵝如果沒有母天鵝,就會跟著人或其它行動目標走。——來自百度。
推算年齡,當時女主大約12、3歲,青春期,又處在環境閉塞簡陋,母親小氣冷漠的環境,此時出現了溫和有理帥氣的男主,發生印隨行為,再自然不過。


因為她得不到。至始至終。
女生愛上的是執著的自己。一個女生對初戀的堅持通常都很強大,只是這故事中她是單戀,沒法到下一步更不容易失敗。主角生活能力的強大也減小了移情別戀的機會。
邊緣性人格


只看過書,沒看過電影。

竊以為一個人愛你愛到鮮血淋淋的時候,你一定會輕則受傷,重則殞命。

世界需要愛,但必須是兩個人共同建設的。


她愛的是心中的他
她愛的是自己
她對生活無望
恰恰因為男主人公,她才有了繼續的目標


推薦閱讀:

心死的感覺是什麼?
愛是如何可能的?
男生什麼時候會覺得委屈,自己也會沒有安全感?
不用在回答了,我知道我是愛你的?
男友說和處談戀愛感覺更好,結婚更是如此。是這樣嗎。非處能存活嗎。?

TAG:電影 | 心理學 | 情感 | 愛情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