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優秀與否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自認為還算是個湊合的年輕人,但是突然想到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隨著成長變的很優秀,為什麼有的年輕人卻毫無長進。


分享兩個公式:

1、野心(夢想、希望)+好習慣=優秀

這兩點中缺少任何一項都談不上優秀,這個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別把成為優秀的人看成是一個單一因素就能達到,擴展一下,我認為這兩個因素的比重最大,其它因素的重要性跟都這兩個因素有差距。

野心也就是方向明確,當一個人的野心足夠大慾望足夠強,再加上不斷積累的好習慣,會把普通人或缺少方向的人,甩的越來越遠。

有野心才會有動力,有好習慣的推動才會越來越遠。特別是在30歲之後,早期培養的習慣,會不斷的推動你走的越來越快,好習慣會產生行動慣性,推著你向前走,而壞習慣正好相反,會阻礙你前進。

好習慣會產生積累和疊加效應,再加上野心,所面臨的機會會越來越多,也會去盡量嘗試任何一個有可能的機會,嘗試的次數多了,成功的機率也就多一些。

很多優秀的人,並不是突然就變得優秀了,都是從很小的優勢一點點增強,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優勢越來越大,最終變得很優秀。

忘了哪本跑步書中看到一個人對跑步的解釋,跑步跟不跑步的人在剛開始幾個月基本上看不到太明顯的區別,當這個時間段擴大到3-5年時,這兩類人之間的身體變化會非常的明顯,等這個時間段擴大到20-30年,這兩類人之間的差距已經是天差地別了。

習慣就是這樣,在習慣剛開始的時候,短期內看不到什麼太明顯的變化,但當你堅持幾年之後,跟另一個沒有好習慣的人已經拉開了差距,過20、30年之後,這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提供一些勺子,堅持這些習慣可以讓你變得優秀:有哪些生活小習慣,慢慢地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或者生活? - warfalcon 的回答

2、人生公式 = 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想達到卓越的程度可以參考這個公式,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的,已經有宗教的感覺了,稻盛和夫是佛教徒,個人覺得他的觀點有些極端,我做不到。

引用一下,我看這本書時做的一些摘錄:

他認為物質有三種類型:可燃性物質、不燃性物質和自燃性物質。那些優秀的人是自我燃燒、同時把能量傳遞給周圍的人,「工作需要相當大的能量來激勵自我,燃燒激情。燃燒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熱愛本職工作。無論是什麼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干,就能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積極性,向下一個目標挑戰。」

內心的願望和渴望就原樣地形成了現實中的人生。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時,首先應該想想自己要這要做或那樣做,並願意付出比其他任何人都強烈、甚至粉身碎骨的熱情,這是最為重要的。

思考推敲、反反覆復、孜孜不倦,在這個過程中,通向成功的道路變得清晰,彷彿你已經走過一遍。開始只是夢想,夢想逐步接近現實,然後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界限消失。夢想似乎已經實現,夢想實現時,完成時的那種狀態在頭腦里,或者在你的眼前鮮明地顯現出來。

對要做的是缺乏強烈的願望,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認真的模擬演練,沒有在事先清晰地看到事情完成後的狀態,那麼在人生中、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就很難取得成功。

敢於設定很高的合格線,然後反覆思考推演,在頭腦里讓理想和現實完全重合。這樣做就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出色的結果。

「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這就是成就事業、變理想為現實時必須的態度。

缺乏以小心、謹慎、周密為基礎的所謂勇氣,不過是蠻勇而已。

一條人生的大原則:人生是隨人的心態的變化而變化。

認為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已經黔驢技窮了!這不過是前進過程中的一個時點。堅韌不拔,使出渾身解數,絕對能成功。

眼睛可以眺望高空,雙腳卻必須踏在地上。

此刻這一秒的積累就是一天,今天這一天的積累就是一周、一月、一年。當意識到的時候,我們已經登上了原以為高不可攀的山頂——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狀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只能靠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實努力的積累。

即使你不去探索遙遠的將來,只要全神貫注於眼前的每一個瞬間,以前看不清楚的未來的景象就會自然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與其莫名其妙地為明天而煩惱,與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長遠的計劃,還不如全力過好今天這一天。這才是實現理想最切實的方法。

不選擇捷徑,一步步、一天天拚命、認真、踏實地工作,積以時日,夢想變為現實,事業獲得成功,這就是非凡的凡人。

「持續」與「重複」是兩回事,不是漫不經心地去重複與昨天一樣的事情。而是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必須不斷地改良,改善。這樣的專研創新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劑。

「這樣真的好嗎?」,「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用這種眼光去審視,哪怕干一件雜差也有無限的改進空間。

無論做什麼事,動腦經改進的人與漫不經心的人相比,時間一長兩者之間就會產生驚人的差距。


謝謝邀請。

在無數感性積累後,理性選擇自己的人生。

而這種平靜理性,往往孕育著光輝,慈悲和偉大。

我個人花了很久很久才明白,原來有些優秀的人,那些寶貴的品質,是一種,…洗凈鉛華後的,很普通很普通的選擇。

而有些人的優秀,僅僅是因為生存焦慮。


關於優秀這個詞和努力。


大約從去年開始,我就特別不喜歡 優秀 這個標籤。因為當你真的深入了解一個人,你看到的人性,永遠是複雜的,立體的,矛盾的。那些非常優秀的人,如果關係夠近,你也能感受他們的局限,執念,痛苦。到最後,初見時你覺得優秀的人,變成了一個真實的人。

真實到他們對於你來說和其他親密的人沒有太多區別,僅此而已。


我知道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時刻,看到了優秀的人,置身於其中,哇,我好糟糕啊,我好不完美啊。 於是乎我該怎麼辦呢,哦,我該努力奮鬥!嗯! 我要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能把這句話常掛嘴上的,姑娘居多。三年之後要麼更自戀了,要麼更自卑了,大部分一事無成,頂多減肥小有成效,還敢自拍炫耀,p得美輪美奐。

我從來不認同年輕人就應該努力奮鬥,沒有什麼事是應該的,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就急於上路,然後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徘徊,待價而沽,滿臉的貪婪,最後還自己騙自己: 我是個鬥士,我真的好累。

如何做到一件事。

這個世界上的做大事有三種

第一種是大神也不知道怎麼辦的,像我要建立一個商業帝國云云,基本看命。

第二種是能做到的,只是周期略長。像減肥啊,收入提高啊,考試成績啊什麼的。

第三種是情,這個比較蛋疼,看緣分和悟性。

一些事,特別是減肥啊學習啊這類的,往往能做到的,源於一個念想,然後不聲不響地就做到了。

從前 有個胖子要減肥。因為他喜歡上某個姑娘,因為他不想如此消沉,因為他需要主宰自己的生活,然後晚上就在朋友圈宣布了這個消息。

朋友都在刷屏: 別減啊,胖胖的挺好的。

然後他一個個回復說:胖子沒未來,要減肥。

然後又是刷屏: 看好你做不到的,哈哈哈哈哈死胖子。

他憤怒了,又發了一條: never say never,我一直都是個逃避的人,但是這一次我不會輸的,因為我不能輸。朋友們,三個月後再見。

底下一堆點贊。

然後三個月過後,再見面,他還是那麼胖。

好多人調侃他,他低著頭,我看得出來他很難過。最後他默默地走了,留給我們一個顫顫巍巍的背影。

然後我們分別了大約八個月,再見時又是聚會。我們看到了他。

我操,他瘦了。

這個故事你看明白了么。最後的八個月,something just happened.happened for no reason。

你經歷過做好很多事,想一想是什麼使自己做到的?

如果你經歷過做不好很多事,那又是為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種可能,兩者的個中差別並不是能力問題,動機問題,而是他們本身的差別。

一種是做到了的事,另一種是沒有做到的事情。

僅此而已。

關於奮鬥二字,我一直是拒絕的。你不能叫我奮鬥,我就奮鬥。第一我要先弄明白我弄在和誰斗。我琢磨了很久很久都沒有答案,於是我不想了,開始盡量的把手頭的事做全。不一定能做好,但一定要做完。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雞血青年,他說: 人要有野心,你這樣不行。

我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好多人罵過他傻逼,我也不認同他的價值觀。

可是,也許他是對了呢。


如果你能看到這裡,如果經歷過了許多挫敗與成功,大大小小無妨,你還會執著於優秀這兩個字么。

你會去開始重新選擇,純粹的選擇,我下一步該做什麼。

電影8英里里,eminem贏得了說唱比賽,他下台後說的話是【我該回去了,明天我要去工廠上班。】

電影四大名捕里,大反派吳秀波被女人捅了一刀,卻笑了,他說了一句,【緣深緣淺,路長路短,見過就好。】然後原諒了女人。

你明白了么。

優秀的根本原因?我的答案是:

甩下羈絆後的,重新啟程。

痛苦和挫敗帶給人思考,思考的結果是很安靜的,如同一朵荷花,甚至不能算漂亮的荷花,她就靜靜地開在那裡。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而我們的人生,就是那朵普通的荷花。她的存在並沒有那麼多被賦予的意義,她就在那裡。

我第一次看到那朵荷花時,非常開心,我痛苦了太久,似乎找到了生命的出口,我說: 荷花荷花,我好迷茫。

荷花抖了抖腰身,鳥都不鳥我。

然後下暴雨了,雨滴打在荷花上,直接打了個半殘,我大驚失色,啊啊啊了半天。然後天晴了,荷花昂然挺立了一秒,然後微風吹過,她腦袋掉了下來。

我驚呆了,呆坐在原地。直到很久很久,又一朵荷花開了出來。

我問,你是她么。

荷花傲嬌地抖了抖腰身,表示是她。

我笑了,我說,有空再來看你。

我回到了現實世界,然後我看到:

故事裡那個減肥成功的胖子,並沒有成為聚會的焦點,大家稱讚了幾句,然後回到了自己的話題。他的人生也沒有從此一帆風順,他依舊慫且可愛著。

一個男孩喜歡上一個女孩,在他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和她分開了,然後男孩做到了很多很多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完成,他覺得自己好厲害,是男人了,這樣可以搞得定她吧。

可是當男人再見到她時,他發現他僅僅是跑過了一個很大的圈,回到了原點。他還是原來的男孩,她還是原來的她。 他和她還是沒法在一起,搞不定啊,真的搞不定啊。

什麼是現實?這才是現實。

每次我冥想的時候總會看到那朵荷花,她真的不算漂亮,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就那樣綻放著。

我問她,你覺得我優秀么。

她點點頭。

我說,可是我覺得自己好二逼,我僅僅是活著,我甚至沒有夢想。雖然大家都覺得我好,雖然我也做到了很多事情。可是,荷花荷花,這樣的人也稱得上優秀么。

荷花姑娘靜默不語,我看著她,她看著我。

我說,我又要走了,你保重。

荷花姑娘搖了搖花冠,輕聲說:

笨蛋,我一直都是蓮花。


能麻煩自己的事情從不麻煩命運。


一個優秀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你看看現在的權傾朝野的高官和富商們,背景各有不同,有高幹子弟,有農家小子,有的博學多才,有的還是大字不識幾個,有的在官場呼風喚雨,有的在資本市場斬獲頗豐,有的幾經坎坷,有的一帆風順。他們的背景,知識,學歷,經歷都是大相徑庭。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優秀人物。

你如果問根本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想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自己的野心,說什麼熱血,夢想,愛情,親情都是不太牢靠的,最終還是老子就要去實現的雄心乃至是黑心,拔刀見血,不達目的不罷休,難道不是這樣?

如果不是這樣,他不會已經是封疆大吏還想登上元老會,結果一敗塗地,株連全家。

如果不是這樣,他不會已經是中國首富還去操縱股市,奪取暴利,結果身陷囹圄。

如果不是這樣,他已經是隱形巨富還會去威脅上司,想要登上軍委寶座,結果抄家滿門。

我聽很多人評價他們就是,我如果是他們那樣,我就不會去這樣做,像他們這樣不就已經夠了嗎,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了,就是因為你的思想成不了他們的現階段,而他們呢?就是這樣的野心一直激勵著他們,他們不能停下。你以為他們不知道風險?


他們知道,但是他們更加害怕一旦失去這樣的雄心,他們就什麼都不是。

路西法距離上帝只有一步之遙,可惜他們如今都已經在地獄積蓄力量。


ps:才看到warfalcon的回答,不過也差不多了,果然是所見略同。野心就是1,後面的什麼學識,習慣,夢想,親情都是後面的0

答案總是越寫越多,再補充一下:心理學和社會學上有一個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曾經是侍奉於神右側的天使,在未墮落前任熾天使長的職務。他由於不肯跪拜聖子,不承認聖子的地位比天使高,而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舉起反旗,因失敗而墮落成撒旦。」--這一段在《失樂園》中提出過,在《神曲》中也有一筆描述。

強調情境對人的影響。環境讓你是獄警,你就趨向暴力;環境讓你是囚徒,你就趨向畏縮。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做過一個探討人性心理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顯示:好人也會犯下暴行。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為「路西法效應」


但是我一直認為路西法效應的含義並單單於此,而是在於被自己的野心所控制,最終走向沉淪。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實話,剛出生加點也就遺傳上的一些差距,後來不管是童年的美好記憶,性格的形成,對待人的態度,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是深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專註力早期可以培養也可以因為幼年逗你玩次數太多毀掉,後來哪怕知道自己缺點也大多根本改不過來,除非經歷巨變,比如被人把小雞雞剁了啥的。

所以要是說啥,這就是命運啊。


談點自己的看法。

先拋結論:成長的速度不一樣。
【關於成長速度的解讀請閱讀黑體字部分】

一般來說,在求學階段,大多數人與周圍人的差距感覺不會太大,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環境的單一,以及我們的教育體系為我們設定了量化的上限。例如,在一門考試中,滿分是100分的情況下,一個考了滿分的同學和一個考了90分的同學的差距,往往遠遠不止10分的差距。

而一旦進入社會,很多人就能夠切身體會到人與人的差距,而被背後直接反應的就是:個體之間成長速率的差異。

即,假設畢業時差不多相等水平的兩個人,由於成長速率的不一樣,在五年後可能表現出巨大的差異,當然一些小概率的運氣因素不再討論之類,因為不可控。

而成長速率主要體驗在兩個方面:

1)眼界/格局

這主要體現在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上,包括自我要求和自我期望。

2)持續的自我學習/教育的能力。

主要表現為強烈的自我驅動力以及反省智力。

上述兩點不是完全獨立,而是相互交錯,彼此影響/加強的。

當然上述討論的只是「what」,至於「why」和「how」的部分,慢慢更新,歡迎討論。

關於反省智力:

為大衛.帕金斯的「真智力」理論中的一部分。(真智力理論將智力分為三個維度,其餘兩個分別是:神經智力和經驗智力)類似於元認知,指應對挑戰和解決問題時所採取的策略,包括想像力,堅持性,系統性等,以及自我監控和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可通過學習獲得顯著提升。


優秀的人以行動實踐知行合一。

相反,要您是一個懶癌患者,再有踐行意義的乾貨都會被您當做「熬得一鍋好雞湯」。

而且還TMD是沒勺的

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信仰,當你對一件事物超過了你對呼吸的渴望,那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其實一開始我以為勤奮是,然而卻非如此,有很多人勤奮但不優秀,然後我就覺得是方法,用同樣的方法,難道就可以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我想方法就成了優秀人才加工廠。那麼方法不是,又是什麼?然後我就探索,覺得是思想,但是這個如何論證呢。只能用實際,用時間,。。


四個因素,遺傳,環境,教育和個人主觀能動性。


大腦中神經鏈路的區別


不得不承認,變得優秀並不是出於自己的本能,很大一部分的動力都來源於不得已,來源於外力,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被自己爸媽教育,你就是一個小男子漢,所以要學會努力,因為你以後有很多東西很多人需要你去保護,你只有變得優秀,你才能有能力有魄力去保護他們。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努力的吃飯,因為我那時候還不知道什麼叫做優秀,但是我知道,在小夥伴們一群人中,力氣大得認通常都會獲得尊重。


於是整個小學時期,基本上都是下河游泳摸魚,上樹掏鳥摘棗的自然生長狀態,儘管經常挨揍,但是幾乎得到了身邊所有小夥伴的擁護,那時候的我以為,這就是優秀。


從小學到初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發生了變化,因為玩成為了次要的東西,而考試成績成為了主要的東西,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並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因為所在的學校是一個鄉里的公辦中學,四個班近400人,每年考上一中的人數不超過3個。對了,一中是我們縣裡最好的高中,大家都認為只要能夠考上一中,基本上就是一隻腳邁進了大學,妥妥的。


於是,在一年的思考之後,加上老師以及身邊同學朋友家人的無數次提醒我才意識到,原來考上一中才能算作優秀。於是從初二開始,我開始拚命地看書,可是底子太差了,特別是英語,120分的試卷,始終在30分左右徘徊。


其他科還好,就是背書然後拚命地做題,然後繼續背。幾乎花了一年的時間,基本上都趕上去了,雖然在別人休息後因為用電源趴在被窩裡看書做題被老師罵過很多次,初二加上初三用壞了三塊電源,現在我還記得牌子,是雅格的。


可是然並卵,英語依然沒有太大的起色,依然從未及格過。硬撐到初三,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數,跟一高還有很大的距離,如果英語解決不了不可能進一高的。


厚著臉皮去找英語老師問怎麼辦,它只是說了一個字「背」,然後我就是每天早上早自習之前早出來半個小時站在班門口背英語書,你沒看錯,背英語書,包括裡面的所有對話和句子,只是單純的背,不論語法,在最終的中招考試中我的英語成績是108分,代價是到現在為止,很容易就是口瘡潰瘍,吃藥也沒用!


這時候我以為只要考試能夠考試分數較高,自然而然的就是優秀,至少身邊的人都是這麼認為。毫無疑問,我成了那一年學校裡面破紀錄的三個人之一,進了一高。


到了這裡我才發現,原來天才這麼多,你不會的,別人都會,你會的別人比你精通,一切都被全面碾壓的感覺真的很受打擊。


這個時候,我突然開始對所謂的優秀產生了疑惑,因為無論老師從早講到晚的大學還是走感情牌說大家家裡面的期盼似乎我都已經長生了抗體。


身邊很多的人也是這樣,有的開始放棄自己承認自己學習不行,有的則更是直接開始逃課上網打遊戲,我知道他們不喜歡遊戲,可是他們都是在現實中被否定了太多次,他們需要被肯定,而這一點正是網路遊戲中能夠給予的。


但是我覺得優秀的人應該是能夠抵擋得住誘惑和無視的,於是在最初的時間除了學習我開始大量地讀書,無論是散文、小說還是人物傳記財經雜誌反正來者不拒。


一直到高考,我都發現,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那些所謂的優秀的人並不可能把你甩下太遠,跟馬拉松一樣,一開始就發力領跑得認最終未必能夠奪冠一樣,反而很多開始學習成績很棒的人高考卻名落孫山,而我,則去了我想去的大學,讀了我的第一志願專業。


這個時候我意識到,也許優秀不過是能夠堅持自我,明確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很難收到外物的影響而已,不拋棄不放棄,不假外物亂於心就是優秀。


到了大學,發現跟高中又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模式,學習成績好並不代表老師班主任就會多看你一眼,這個時候,優秀,拼的就是綜合實力。


會學習,會玩,有組織能力,最好有顏還有錢的,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會唱歌可以,吉他好也行,實在不行會游泳嗎,再不濟田徑總能上吧,主持或者辯論也行啊。這個時候,所謂的優秀就是能夠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開始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學會發揚自己的優點,開發自己的長處,學會展現自己。


很多人說這時候所謂的優秀就開始物質了,勢力了,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這就是對於步入社會的一次預演。演講鍛煉了你的口才和語言組織能力,田徑鍛煉你的身體,唱歌表現的是你的自信,而組織則更是領導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這個時候的我開始混社團,做論壇,做吧主,組織參與各種比賽,然後瘋狂的掃各個級別的獎項。帶領社團印刷雜誌,搞各種比賽,組織團隊運營校園論壇和貼吧,成了第一批微信公眾號使用者……


那時候覺得,優秀就是能夠帶領自己的小團隊做一些夠炫酷還能順便賺賺錢的事,只要各自能夠發揮自己的優點,沒在這個平台上埋沒了他們自己這就證明我們是優秀的。


如今,步入了社會,見識了更多的爾虞我詐或者說坑蒙拐騙,上過當受過騙,在寧海被騙的差點回不了家,可是我依然相信美好,相信好人總是多於壞人。


這個時候的我,不會再刻意的去追求所謂的優秀,我只是覺得我是在做我喜歡做的事情,這就夠了。在公交車上我會主動給需要的人讓座,別人有需要幫助我總是熱心的搭把手,即使是幫我送快遞的人,我也都會認真的說聲謝謝。


周邊很多的人,開始把那些買了房買了車的人自動歸結到優秀一族的人群中去,可是這個時候,我已經不想去努力成為別人眼中優秀的人了。


我辭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放棄了高薪,可是我現在的工作雙休還不加班我終於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看自己喜歡的書,寫自己喜歡的字了,我很開心。


我離開了自己最熟悉的團隊和地方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選擇重新開始,除了因為我的她,還有因為我對自己的自信。雖然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足夠的優秀,但是我相信我是在做正確事兒,是在做有意義的事兒,我能為身邊的人創造價值並且帶來快樂,這就夠了。


畢竟對於優秀,自己認可的才能叫優秀;而別人認可的,最多也只能叫做世界觀,僅此而已!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對美好事物有著與生俱來的渴望。


基因。
你留意的事都是你內心感興趣的,而你內心感興趣的東西自己是改變不了的,讀書是加快了解自己。
有些人到達一個高度會跟自己往事衡量,會很滿足現狀。
有些人不管到達什麼高度都不會滿足,依然會嚮往更高。
造成這種原因的根本:基因。


求善與不作為的區別。


永遠談不上優秀,但奮力在優秀的路上

一句話我的答案:『不斷給自己施加外部刺激,並持之以恆地超越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

對於優秀本質這個問題第一層次的答案在『驅動力』上,這也是我帶團隊時對隊員最基本的要求。一個沒有自驅力的人很難去勝任一些挑戰,還需要人不停的push往前進

但『驅動力』不是憑空產生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受到過刺激才激發出決心。比如孩童時期父母的嚴厲批評,你下定決心寫完作業才看葫蘆娃;比如青春懵懂時期為了吸引班上成績最好女生的注意而奮力學習;又比如身邊總有多才多藝/口才很好/領導力的朋友,嫉妒心作祟也要迎頭趕上…

所以我們談到優秀的本質的第一層次是『驅動力』,而再往深處分析,更深層次是『外部刺激』,也就是外部因素。只有不斷得讓人在心理不舒適區,才能刺激人有更大的驅動力。試想,如果人類社會只剩下你一個人,你成為優秀的標準不就退化為僅僅生存下去,何來其他驅動力。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諸多『外部刺激』下不斷被挑戰,不斷進化,最終成為優秀的『適者』是大自然的法則。

這樣我們很容易去理解不同人成長速度不一樣的現象,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工作環境和朋友圈都是不一樣的。試想,對於一對雙胞胎,讓哥哥突然去接任一家上市公司的CEO,弟弟卻僅僅是個班級學習委員,他們的成長速度能一樣嗎?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理解為不斷地去尋找新鮮的刺激,從而激發自己的驅動力,在優秀之路上前行。我們看最優秀的人,也一定是閱歷經歷最豐富的人。

以上。
想要更優秀,請讓自己接觸更多的多樣性吧。


可以看看馬斯洛寫的《動機與人格》,我基本沒看,不過翻了翻,有個概念是「自我實現」,我覺著挺好的


「與高手過招」


可能的原因:

  1. 成長過程中,前者儘可能地呆在自己的「學習區」即,保持「刻意練習」的狀態,後者不是貿然地闖入「恐慌區」,就是蜷縮在自己的「舒適區」;
  2. 做任務的時候,前者更看重的是自己能通過這次任務學到什麼,ta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夠提高的。而後者更看重的是能不能通過這次任務證明自己很聰明,ta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如果任務失敗,則永遠被貼上「SB」的標籤(當然,ta也是這麼判斷別人的),所以總是挑選自己可以輕鬆應付的任務。

前者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鍾道隆教授(見他的《學習貴在開竅》——書名很土,內容很好,完美地展示了一個持續進步者的風貌),後者的代表人物,嗯,在大街上隨便扔一塊磚頭就能砸中兩個吧。

好消息是,後者可以習得前者的模式(見《看見成長的自己》,以及這集Ted:請相信,你可以進步)。

壞消息是,要做到太TM難了。

以上觀點主要參考自「同人於野」的兩篇博文《成年人的思想還能進步么? ? 學而時嘻之》和《中國知識分子的素質神話 ? 學而時嘻之》。不貼在這裡占篇幅了,有興趣可以點開看一看。


強者恆強,贏家通吃。
隨便看了幾個回答都是一碗濃濃雞湯,是時候來點負能量了,你還是你,甭管什麼人脈勤奮機遇都是不可複製的,你儘管踏實做事,總會有機會讓你欣賞他人的精彩。


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積極的反思能力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提出教育改革,但並沒有太大的實際行動?
公共場所管教不住自己孩子哭鬧是沒有公德的行為嗎?
在你記憶里,你老爸或老媽影響你最深的一句話或一件事是什麼?
因為家境而自卑,怨恨父母,正常嗎?
為什麼出了 29 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洪堡大學,世界排名卻在 20 之外?而且德國大學整體在世界排名不靠前,為什麼呢?

TAG:教育 | 成長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