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錢家庭的孩子比較無欲無求?

是這樣。我男朋友的家庭非常有錢。基本屬於一張信用卡到哪都隨便刷的情況。對他來說金錢和物質都是信手拈來的。而我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得到什麼就得去努力去奮鬥。我們經常為此爭論,他覺得我的努力非常滑稽和無用,同時又表現出對什麼都無欲無求的感覺。但是那只是因為他什麼都可以輕鬆得到。這樣三觀的差異,是否是我們不能跨越的鴻溝?到底什麼樣的人生觀才正確?


三觀這個東西,有時候存在,可你追究的時候,又不知道那是什麼。

你希望的是什麼呢?是你描述一個願望,然後他拉著你,一起賣掉了腎的血汗嗎?那並不能啊。

我算三生有幸,遇到過一些家財萬貫的姑娘。

那些日子我還在住院,姑娘說,過兩年我接你去新加坡吧,下個月我來看你吧。說完發來一張照片,那是訂好了的機票,從大美趕回來。

我一愣,然後就動心了。

對我這麼一個會做飯、愛作文、打遊戲、不靠譜的青年來說,這簡直就是用1分拿到了皇家理工學院的offer。

然後我就開始試圖和她聊天了。

我和她的差距,也沒有想的那麼大,無非是我覺得幾千塊的奢侈品服裝,在她那裡成了街貨,她也不嫌棄,只是一來二去,我的品牌精通技能又上了一個檔次。

更關鍵的是,三觀差異這種問題 ,那並不存在。

我聽她說說她的煩惱,我給她說說我考證的事情,還要康復情況,有時說的多,有時說的少,她想聽矯情的話我陪著,她想說了我候著,發脾氣了我哄著,沒事幹了我等著。

用得著說三觀嗎,我覺得有事兒乾的人,沒空想這個,她成績很好,上的是印度哥願意順路用私家飛機載她回來的私立大學,只是很忙。

而我每天都練習著看她照片,爭取生出一絲情意。

直到我有天晚上,圍著醫院住宿大樓輪滑,狠狠地平摔在了地上。

她算是無欲無求嗎?我覺得很麻煩的事,她很簡單就能辦到了。那不能說是她依靠家裡得來的,因為你不能說她終將失去這些,那些就是階級,是血統,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比起物質,她總是說愛更珍貴。只是她又真的無欲無求嗎,幾萬刀的黑曜石項鏈,沒住過500以下的旅館,我走在她身邊一天,腿就會被踢青,她的無欲無求也是建立在擁有的基礎上的。

而我只所以能觸碰到她,不過是因為我不問她的過去罷了,或許還因為我就是我。

我不否認這也許也可以有愛。

只是我想起,當我真心的愛著一個人的時候,她很低落,而我費勁心思哄好了她,也許是她自愈的。轉眼間,她就去和別人聊的風生水起,而我看著,有種她走出來的寬慰感。

這還不夠接近本質。

我不愛這個姑娘的原因是,我有些太理智了,又不足夠理智。

然後我就開始跟她談三觀了。

這世界上有比用三觀吵架更簡單的事情了嗎?顯然沒有,我成功讓她拋棄了我,反正她可以在第二天,投入一個台灣富商的懷抱。

後來回憶起這段往事,我總結了以下,凡事要能涉及到三觀,就必然有一個問題:你並不知道自己真的是想做什麼。你說我要掙錢,我愛錢,這並不是一個夢想,也不算一個三觀,甚至不算一個想法,但就是可以有觀念,於是可以和別人吵起來。而我喜歡寫作,我要當個作家,為此我日復一日的練習,看書,這些事,是不會跟別人吵起來的。為什麼?比起我想做的事情,這是小事。

那只是你不夠清楚,你的遠方不夠清晰。

後來,也有和比我低層的妹子接觸。

看著她挑著淘寶的衣服件,一個月買許多卻不過千,看著她享受的東西屬於我心裡的廉價品,看著她沾沾自喜我覺得low的娛樂,坦白說,那不太舒服。

大概就是,呵呵,這樣的心情了。

只是有一次,我帶她去教堂,英文的禮拜讓她覺得新奇。我並沒有一個信仰,只是這個天主堂的聖歌,格外動聽。因為沒有去祈禱的心思,所以我假裝虔誠,默默的觀察著她。

那一瞬間,她並不理解,卻試圖感知和融入的神態,深深地打動了我。

其實也許她並不是這麼想的,只是我學到了而已。

比起大大方方的表示拒絕,很多事情,學會體會和享受,是我能理解的一種,成熟。

然後我就開始試圖尋求,那到底是什麼。

她依然會對著地攤的玻璃停步,我也不打擾,只是也會給她發幾張御木本、喬治傑生的圖片。

她依然買那些淘寶范德衣服,我還幫著挑,只是偶爾陪她去買一個很貴的衣服,讓她買的衣服圍繞著這件來搭配。

偶爾教教她英語,這個我想很實在也很重要。

沒事讓她跟我學手語,這完全是個人趣味。

這些日子並不長,但是我卻能感受到她的幸福與渴望,直到有一天,她對著諾大的湖面,一舉一動,完全不似我初識的她,別具一格的風雅。

在我眼裡,那就是一朵終於生根的花,而我想,這種謂之成熟的修養,就叫使人綻放。

心下釋然,我跑過去,擁抱了她,和她分手。

而你的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了這些過往。老實說,我想,比起知道你自己要做什麼,你先學會了在乎,這並不好;而他呢,比起認清自己的狀態,認清自己的狀態,就是清楚地明白人和人,就是有差別的,先學會了不在乎,這也不好。

家庭條件不好沒關係,你只要擁有一種不卑不亢,對於美的嚮往和向前的精神,我就覺得,那很美。而不卑不亢怎麼做到呢?在你有這種精神的路上,你自然會學會。

家庭條件好呢,也不要看得太透。也許你這樣的孩子,是比許多孩子能早很多年明白,世界是怎麼回事兒,但是懂得識人之香,使人綻放,則是一種你天生階級,所應賦予你的修養。人,到頭來,是該養貴氣的,但是這種貴氣從來都不是物質堆出來的,就像是孤高,永遠不可能通過孤高學會。

當你不擁有,要學會做的衝勁;當你擁有,要感受聽的藝術,不過如此,這些東西我又進一步的總結,發現就是,創造的情懷總是更偉大一點。

凡事不過一雅字。

那至於是不是富貴家的孩子比較無欲無求,我說,看境遇,看遭遇,看家教。


我就是那種「無欲無求的有錢人家的孩子」。

家境大概跟題主的男朋友差不多吧。

我是台灣人,讀過台灣最好的大學,碩士畢業。出社會以後做著一個很普通的工作。不想進名企,因為台灣的名企大致也跟大陸的華為之類的企業一樣,所有名校畢業的學生都扎堆的想進去,最大的特點是錢多和拚命加班。

所以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不去台積電那種名企。

但我以前也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為了多賺些錢,願意過著業餘時間很少的日子。我特別不認同「要趁著最能拼搏的年輕時光努力奮鬥,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價值觀,覺得如果過得不快樂,要錢有什麼用。

我在知乎上的其他回答,也都是鼓吹「人應該要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不要把追求社會價值觀裡的成功看得比自己內心的快樂更重要」的。

但是後來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以我的家境,從來不需要擔心「錢」的事。但是對有些人來說,能有錢照顧自己也照顧父母、家人,比「工作快不快樂」更重要。

我從來不是個功利的人。也很難說我是不是無欲無求,但我從小就追求自身的興趣遠遠多過於追求現實利益,我一直為此特別自豪。但其實這也只是因為我的家境讓我從來不會「迫切的需要現實利益」,所以沒有功利的理由罷了。


先說無欲無求這個問題。
這種事還是不能一概而論。「一張信用卡到哪都隨便刷的人」海了去了,而他的三觀還有人生追求這些還是要看從小的家庭教育。
因為在外國念書,所以我身邊的大部分人就算不是什麼大富大貴,起碼家裡也能養活他一輩子了。但是家裡能養活一輩子,跟讓不讓家裡養活一輩子是兩碼事。一個人從小家裡灌輸給他的可以塑成他的三觀,他自身如何理解這些灌輸才影響的了他的人生追求。所以不能說有錢家庭的孩子就無欲無求。人都有追求,只是有些有錢家庭的孩子的追求只是吃喝玩樂,有些普通家庭的孩子的追求是掙到錢然後吃喝玩樂。
開個玩笑,其實身邊大部分人還是拎的清玩樂跟學習的。

再說鴻溝這個問題。
鴻溝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填不滿的意思。
從小我媽教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找對象要門當戶對。長大了經歷了之後我才知道,這倒不是什麼歧視,而是那種三觀的差異之大,到最後真正痛苦的是自己。
倒不是說家庭條件不同的就不能在一起,說的不好聽點傍大款的遍地都是,人家過得也挺舒服的,問題就在於人家只在乎錢。既然姑娘你覺得彆扭了,說明你在意的是精神上的契合。這樣就說明你要學會去理解他,畢竟你們的成長環境差別很大,有時候你覺得詫異的事情他真的覺得習以為常,你無法理解他為什麼這麼想的時候,他也無法理解你。當然這都是從你的角度分析,不是要你一味的遷就他,他也該為你想。
如果都能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想,矛盾會小的。


就身邊情況來說,有錢家庭的孩子追求更高,也更加努力,而且很多都懂得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資源來讓自己提升。。。。而且他不用擔心錢的問題,想做什麼只要合理基本上堅定了信心就去做了。。。因此他們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視野,品味還有一些素養都讓我受益匪淺。。。你所看到的無欲無求的孩子不能代表大部分。。。


不怕富二代有錢,
就怕富二代有腦。
其實
富二代一般都有腦,你看到的都是沒腦的。


我就是,是這樣的的。我不光無欲無求,基本上也沒有什麼物質需要,幾乎不花錢。


無欲無求也只是花家裡錢的階段才有。

等自己要出去扛事兒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人生觀無所謂正確,如老話說———你走你那陽光道,他走他那獨木橋。

姑娘,他只是一切來的太容易,如此而已,別怪他。

沒什麼好爭,相愛之中,一笑了之便好。

—————————————————

問:何為「欲」、「求」?
答:無非「物質」、「精神」之需。

問:何為「欲」、「求」?
答:生之必須,心之所求。

問:何為「欲」、「求」?
答:人存之本。


什麼樣的人生觀都是正確的
沒有人可以過別人的人生,也沒有人可以代替你過你的人生。
你努力你的,他無欲無求他的,有什麼關係呢?


有錢人家的小孩對凡事的認知應該相對而言會比較早熟 畢竟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這點真心沒有辦法否認的 他無欲無求 是因為他已經比你早過了有欲有求的時候 同誰的錢財無關 他經歷的一個月的事情可能比你經歷了一年還要複雜 他處理周遭的人際關係 他周圍人的學歷 談吐修養各個方面的品質可能已經好到你會覺得是難得的美德 在歐洲 貴族和貧民的差距就在於習慣和精神 富有而擁有良好的教養和品德 這才是有沒有錢都買不到的東西 關於無欲無求這點他們可能會來的比較早 就像是你每天辛苦工作遇到了瓶頸 有錢人家的小孩也會遇到瓶頸 當然這是錢無法把這些瓶頸買走的一個事實 其實你介意的並不是他無欲無求 只是在追尋是否他有錢所以理所當然過著比你要砍死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已 就像你吃麵包吃多了咽不下去 他在他追求的路上遇到瓶頸期也是對一切都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狀態罷了 何必這麼介懷



人的需求是不可能被滿足的。。。


並不是無欲無求,
只是生活的層次不一樣,
追求的東西不一樣。


努力生活,努力變好是自己的事,與除你之外的人無關。


不是無欲無求, 只是說, 他對於你有慾望的東西, 沒什麼慾望。 因為就像是你說的, 對他來說太容易就可以得到了。
但是你後面又問了人生觀。。。
這個就無解了啊同學。。。。。。我現在的觀點是沒有「正確」的人生觀, 只有「你認為正確」的人生觀
那麼什麼是「我認為正確」的人生觀呢? 自力更生,不卑不亢, 積極向上, 遵紀守法


推薦閱讀:

如何忘記前任,走出來。?
我為何壓抑,不想跟任何人說話?
在愛情面前你能卑微到什麼程度?
告訴男朋友 QQ 密碼後,他總查我,怎麼辦?
為什麼會沉溺於過去的童年陰影而痛苦 怎麼樣看開走出?

TAG:心理學 | 情感 | 人生 | 富二代 | 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