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意識地創造一個新的人格?


首先先講講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現在管它叫解離性人格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病。 當然這個「罕見」有爭議,主流還是認為不常見的。

MPD(DID)通常是無拘無束的,你沒能預見什麼時候能夠發病,而發病的時候傾向於表現孩童人格。神奇的是,他們會有不一樣的過敏原,不一樣的optical prescriptions(求助怎麼翻譯)甚至是不一樣的慣用手。慣用手變化已經夠神奇了,字跡都能夠改變!我們都知道字跡是非常固定的東西,下圖是一張來自我課件,一位患有MPD的人寫的字:

前面這些話是為了說明說銷售能產生另一種性格的人不靠譜,那只是你們的性格變差了。我們在日常中,在同一個人格下面,會有很多性格,你對討厭的人和對你喜歡的人表現出的性格肯定不一樣,你對父母和對自己的同學(同事)表現出的性格也會是不同,所以放心,你們沒有病,還不用治療。同時,因為即使是同種人格也會有不同性格,就有人質疑MPD是不是真的存在,當然這是題外話,這裡不補充。

患有MPD的人會如@景璽龍 所說的,常常伴有遺忘產生,但真的沒有精神分裂!沒有!但會有人格解題(Depersonalization),就是一些時候他們有自己站在自己旁邊,或者看著自己在做事情像看著別人在做一樣(不準確的說,就像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受自己的控制)。還有會現實感喪失(derealization)有時候他們會感覺自己身邊的人和東西都不是真實的,世界是不真實的。還會發獃(Absorption),之中的一些人會發現他們自己有時候會盯著空處看,沒有在思考什麼,也沒注意到時間的流逝。或者進入了自己的幻想世界,然後覺得他們是實實切切發生的。

好了騷年,你還想多出一個人格,患上MPD么?多出一個人格這麼複雜的事情可能么?好消息,好消息,這是可以的。

這要從魚香茄子里沒有魚說起(誤)。這要從MPD形成的兩個理論說起,第一個是創傷(traumatic)。但沒有要求是兒童時期的精神創傷,我對@桃夭 的這個觀點進行了來源請求,希望他能夠來打我臉。把創傷當做是可能導致MPD的原因是,患有MPD的人們通常會報告他們有過重大的創傷。這些人可暗示性非常的高,對催眠非常的敏感。然後把知覺分裂作為了一種自動催眠(auto-hypnotic)手段,來防禦創傷所帶來的壓力。最後他們漸漸能夠熟練地運用這項技能,讓別的人格來處理這種複雜的經歷。

第二個是社會認知(sociocognitive)。這種理論認為MPD不是自然形成的,相反,是由治療師所造成的。不穩定的人會被治療師所提出具有引導性的問題催眠,然後用一些具體的名字把多出的人格給固定住了。不過MPD不是簡單的角色扮演(如那些銷售認為的那樣),人們相信,即使是被治療師所引導所產生的,也是能引發真正的改變。更重要的是MPD相似癥狀能夠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創造出來!(論文見下面鏈接)

也就是說你能夠有創傷,並且催眠了自己以應對這創傷所帶來的壓力,或者有人引導你,暗示你,你就能獲得別的人格了。

附:
https://scholarsbank.uoregon.edu/xmlui/handle/1794/1428


創造新人格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是說類似「內向的人通過不斷練習逐漸變得外向」這樣的勵志故事,還是說在保留原有人格的基礎上再製造出一個人格這樣的恐怖故事,就像伏地魔再造一個魂器?
如果題主說的是前者,那是有可能的,說到底人格還是有一定可塑性的。但前提是你要不斷練習,人格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改變同樣需要很長時間。
如果是後者,我想題主還是洗洗睡吧。你是不是以為多種人格就多種人生很酷很浪漫啊?這事不僅不可能,而且不好玩。首先,正如前面大家所說的,臨床心理學中多重人格的案例少之又少。有意識製造的,那壓根就沒聽說過。其次,如果這些多重人格的特徵是解離體驗。題主你能想像靈魂出竅嗎?能想像自己不是自己了嗎?解離體驗大概就是這感覺。它通常是經歷了很嚴重的、甚至威脅生命的創傷,意識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才和自己產生了疏離。你也可以理解為靈魂被部分逼離了自己的身體。你成了自己的旁觀者。這種創傷你壓根不會有意識地想去經歷的。有時候你會遺忘在某個特定人格下的經歷,這也常常是因為這種人格隱含了你不願意麵對的記憶或體驗。第三就算你多重人格了,多種人格之間分離得也不幹凈,充滿了各種混亂和矛盾。
所以啊,再想讓自己的人生豐富,也別動再創造出個人格這樣的歪主意了。這個性質就和伏地魔再造魂器是一樣的,屬於黑魔法,最終還是會被正義的主角消滅的。


謝邀。。。@花火這個問題看過很長時間了。。但是一直沒敢答。。。你要是不邀請我可能真心我不會答這個。。。

正統心理學的答案請看@采銅和@陳俊松的答案,一個心理學的局限的角度入手,一個從人格解離癥狀的角度入手,我覺得基本已經比較全了。。。我很贊同采銅所說到的目前心理學還做不到操作的標準,而且鑒於人格的複雜性,所以說正常情況下題主所說的有意識的建立一個新的人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覺得上面的答案有一點點的問題,那就是似乎所有人都把題主的問題理解成「能不能有意識的產生一個新人格,同時這個新人格與舊人格並存,產生一種人格解離的狀態」,但是我覺得題主的問題也可以理解成「有意識的產生一個新人格,讓這個新人格取代舊人格」。

假如是後一種理解,現代的心理諮詢某種程度上其實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還做不到很精細的水平——比如說想要哪一個特質就可以塑造,不想要哪一種特質就丟掉。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無中生有的建立一個新的人格來取代現有的人格,大部分是把隱藏起來(或者說壓抑在潛意識當中)的人格結構重新喚醒,使這部分喚醒的人格結構對現有的人格結構進行補充(怎麼有種EVA人類補完計劃的趕腳。。)。而這個「補完」之後的人格對於個體來說其實是一個完全嶄新的人格,所以在這個角度上,實現了新人格對於現有人格的替換。

但是現代的心理諮詢(無論是哪種方法)這種對於人格的改變都需要長時間的心理諮詢(比如說3年以上),而且這種改變也只是在大致的方向上(例如羅傑斯的人本主義的目標是使人變得「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是經內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屬於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榮格的心理分析的目標是「使來訪者實現自性化」等等),不能實現像人類有意識的把外界的環境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一樣把自己的人格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句話好彆扭。。)。

綜上,至少在目前的心理學發展水平之內,不可能實現「有意識的創造一個新人格」。當然,除非是個體犧牲自己的真實性真正成為另外一個人,拋棄掉自己的一切人格特質,全心全意的演繹另外一個人的人格,這種情況下似乎表面上真的塑造了一個人格,但是個體內部的心理痛苦程度是難以想像的。。具體情況請參考《變臉》。。。

以上。。


@桃夭 算是這裡面唯一說出重點的人,但又是唯一一個說出了重點卻又否了的人。。。

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創造吧。你可以通過某些方式讓這個人格產生,再把他剝離出來。
過程中很有可能有極大副作用,且一定具有不可復原性。
孩子你說你想學什麼不好,非要來玩人格,這玩的太大了。

〈自我保護機制〉〈逃避〉就是一個新人格產生的必要條件。
來,任何事情都可以以跳脫的想像力和超凡的行動力來解決
我也告訴你怎麼通過跳脫的操蛋力和超凡的耐受力來達成這件事。
因為建立一個新的自我人格,說白了,就是一個操自己的過程。
以下內容僅涉及雙人格這樣的簡單模擬。

當然,我要先告訴你副作用。

真正的人格分裂者,通常具備攻擊性,在你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時候,你基本上等同一隻高等殭屍,雖然你能思考,能說話。
我跟嚴重的人格分裂患者無意間談過一次話:
中間我發現我一直伴隨著類似失憶的現象,就是不同人格主導時會不太清楚之前的事情。
總之我是找個借口默默走掉了,這種能隨時切換人格的,通常還伴隨著精神分裂癥狀。
一般的人格分裂患者,需要通過某些自己建立的特殊條件來切換人格。

第二,很多人沒有辦法通過想像來準確描述或者感知人格分裂者到底是什麼樣。
確實,這個實在是很難通過想像來模擬了。
所以我給你們簡單的表達一下,它就像
一個身體經歷了兩段人生。
然而這其中的一段人生,甚至兩段人生,都或多或少參雜著許多虛假的記憶,人是能夠篡改自己的記憶的,基於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和目的。

所以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個人格分裂患者,有可能同時存在媽媽和兒子這樣的角色。

第三,這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沒有人知道被操多久以後可以達成,更可怕的是你沒意識到自己達成的時候,你已經達成了這個目的。

雖然這只是一個問題,但在敘述之前我還是要說一遍。
孩子,沒事別來玩這個,真的不帥。

————————————————序言—————————————————————————

之所以我能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

所以先來給你聲明代價:

如何擁有讓別人羨慕的人生閱歷?這算是我人生1/2的自傳,沒有虛假成分。

作為典型的「第四愛」(女攻男受)者,我的人生之路應該怎麼走?這是我與生俱來的東西,也不好玩。

還有個病危通知書,我就不貼了。

對,我出來,一般都給別人說,最近睡不好。

如果你也覺得這個代價真的很帥,那麼這篇文章,真的不適合你。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很簡單的一個目的,奉勸那些對於這種漫畫和動畫甚至電影里讓人覺得很帥從而渴望盼望的無論孩子還是大人,不要再往這個方向去想,去走。
產生這種心理很正常,但是不要忘了這個事情另外殘酷的一面:你很可能不是那個變異後可以拯救世界的超人或者倖存者,90%的以上,你就沒了。

————————————————————正文—————————————————————

其實這個地方有些難動筆,因為我實在不知道從哪個時間或者事件來開始敘述比較貼切。
於我而言,雙人格的選擇其實是一種救贖。
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我沒有辦法邏輯思考。
還是上圖來舉例,我要寫一份策劃書,很難直接通過文字脈絡來寫,我必須先打一份草稿。
而這份草稿就是這個樣子:

而為了抑制雙人格帶來的一些不方便和情緒,我有一些日常要做:

根據我自己的經歷,我判斷,想要人為的創造第二人格,並非是不可能的。
但是,需要有人配合你。
配合你作你。
我只能大概說出來幾個先決條件:

[人生經歷兩級化/人生經歷高度壓抑]
[同時比較明顯的具備雙性思維]
[有過極需逃避的人生衝擊]

總之,就是要有條件激發

[自我保護]

而不同的人格,面對外部環境的應對差異則有這樣的差別:

以同樣思維或者不同思維(保護阻絕)在不同人生閱歷下形成的世界觀來應對;
不同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會選擇不同的行動模式;
對於外部世界的感受模式將會根據具體條件有所不同;
可能伴隨有認知障礙:比如某個人格是一隻自己想像中的貓。

[自我保護]則是為了尋找一個恰當的心靈舒適度。
人會誕生多人格的原因則是非常簡單:這樣活著,不太痛苦。

以下內容將用極端化的比喻來解釋,請各位自行意會:
[人生經歷兩級化/人生經歷高度壓抑]

前者,比如你以IQ=60和IQ=150的狀態分別活過五年。後者,比如你是一個正常人,但從小被當作一個孌童。
這樣的經歷會讓你在社會現象和自身存在間產生極大的矛盾,從而反過來衝擊你的正常心理活動,簡而言之,就是你為了適應環境,而誕生不同的人格。

[同時比較明顯的具備雙性思維]
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
都是中性詞,僅代表方式不同。但是如果你像我,在情緒模塊插了個女性插件,但在思維模塊還是男性插件,就是符合這個條件的一種情況。

[有過極需逃避的人生衝擊]
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人有三種選擇:面對、遺忘、接受。
而這三種選擇都可能由於衝擊越過了你的心理闕值,從而你需要用一種方式來活下去。

我可以簡述一下我分離人格那幾天的過程(可能含有不適、酌情觀看):

具體的事件請允許我忽略不說。
當時我在住院,位置如上圖所示。

每天白天我很正常的度過,但是晚上我就要面對這樣的情況:
一方面我認為某些事情必須要接受,它合情合理;一方面我的情緒不允許我接受這樣的情況,或者說,情緒無從發泄。
當時我同時伴有焦躁症的表現,比如躺在床上,會不自覺開始極高頻率的抖腳。
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我心率不齊。
我幾乎想要把自己撕裂一樣,攻擊自己的身體,但是沒有辦法解脫。
總之,我極度恐慌的想要擺脫這些情緒。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難過的時候,十指連心痛。
我當時幾乎被這種感覺殺害了。
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這樣的感覺,通過用筆來書寫,可以彷彿透過自己觀察自己一樣,把情緒排解出去。

總之我是一邊[逃避]一邊[排解]
甚至說服自己的人格,我不是你的敵人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同時把保護欲和被保護欲分開也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甚至捏死一個人格的一部分,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因為我可以說服她不是不存在,而是不需要。

所以現在我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想要有意識的創造一個新的人格,請先向自己的父母說明,讓他們做好準備並獲取他們的諒解與同意。
二,寫一份承諾擔保書,要求你身邊的每個人聯合起來作你,同時不讓你知情,且不為後果承擔責任。
三,務必是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四,還是先準備一份遺書吧。

你看,看起來挺簡單的,你要試試看嗎?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8462/


反對這個問題下的幾乎所有回答。

首先言簡意賅回答要點:每個人只有一個人格,壓根沒有「創造」一說。只能試圖去改變。

—分割線有話說—

「多重人格」是一種巨大的誤導,讓所有人都以為真的存在一種神秘的禁術,只要有足夠的勇氣使用並忍受隨之而來的黑暗的百般折磨,就能脫胎換骨,分分鐘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樣他們就有了庸庸碌碌的理由:我努力起來,可是連自己都怕的哦!

卡姆昂,那你到底是有多怕,能讓你容忍自己活的這麼碌碌無為?醒醒吧,北鼻。

誤導不可怕,誤導成功才可怕。

為了傳說中的禁術,成千上萬的人遍歷萬水千山,一路上還有無數以為自己真的成功了或者聽說別人成功了的道聽途說在鼓舞著他們。這樣的尋寶活動形式,已經從史前的尋找秘籍過渡到了互聯網分享。看,題主來知乎提問了吧。

誤導成功也不可怕,讓別人發自內心相信才可怕。

知乎是大牛集散地,即使誰都不知道什麼是大牛。這片集散地里滿載親歷者/原作者/肇事者/始作俑者告訴你系列,甚至能讓人有一種這裡是世界中心的錯覺。這個問題也是一樣。

多重人格者現身說法,夠震撼吧?夠榜樣吧?「我要讓觀眾看到,我用完之後是這個樣子,你們用完之後也會是這個樣子!」

大家紛紛鼓掌,儘管他們壓根不清楚多重人格到底存不存在,當然,大家都願意相信它存在。

「如果沒有了禁術,又該怎麼拯救我們呢?」

其實,多重人格,只是一個完整的人格,破碎成幾部分而已。就像一杯水,倒在杯子里就有杯子的形狀,可是總量依舊是那麼點。

不,它比水還要糟糕。至少水能完全倒進另外一個杯子里,解離出的子人格卻像落葉,終究還要歸根的。

「多重人格」的禁咒讓大家以為能給自己的大腦裝上新系統,到頭來卻,僅僅是一個新賬戶而已。這樣的賬戶在極端的心理狀態下會自然出現,也有催眠誘導成功的先例,沒什麼神秘,也沒什麼新奇的。新賬戶而已,佔用的還是那個腦袋,跑的還是那個內核,該打不開的文件照樣打不開,幾個賬戶分開還影響工作效率。

所以說這是病,得治。

我希望能通過這些文字,讓看到它的人不再迷信「多重人格」能有什麼神奇效果。當然,最好是不再迷信。


輕度雙相情感障礙的自我簡述:

1.亢奮期:好鬥、無畏、自負、冷酷、清爽、聰明、強驅動。
擁有很強的領導力、不懼細節、對人有極其高的洞察的能力、睡眠少、魅力高。我很喜歡這種狀態,每隔幾天就有一次,一次會持續好幾天,我還未能找到延長的方法。因為它與我的腦袋裡的分泌密切相關。

2.憂鬱期:低沉、自卑、無精打采、很蠢、多睡眠依然很累、缺乏動力。
這種狀態當然不好,比一般人更加的不好。而且容易產生各種困擾,並且低自尊,交際也一下子冷了下來。內向,比較懶。

3.過渡期:各種特性兼具一點,但很快就會進入亢奮期(往往從憂鬱期開始,感到十分無聊),或進入憂鬱期(常常又亢奮期疲倦開始,感到十分疲累)。

我保證你會見到三個不同的我,但這不是人格分裂。但它能產生三種不同的效果。
1.這些都是遺傳的,我對興奮劑有天生的高度鍾情,一天三杯咖啡(在嚴格的控制下)。
2.抑鬱和亢奮都是我的特性,自我監控也會隨同兩種狀態大起大落。
3.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優勢,雖然劣勢明顯,憂鬱時做技術宅,亢奮時做執行者,過渡期一般挺討異性喜歡,因為除排卵期的女性外,兼具雙性化的特徵更為吸引人,尤其時而表現出聰明自大同時擁有體貼的一面,是得勢的關鍵。


安利聽說過嗎?平安保險聽說過嗎?黃詞瀚英語培訓聽說過嗎?拋卻過去,放棄思考,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集體當中,你會找到一個全新的人格。


我告訴你我是怎樣改變自己的,希望可以幫上你

我身邊所有人對我的印象是,孤僻,不會聊天,自我主義,抑鬱,焦慮,極端,三觀存在巨大矛盾,當然這裡面也包括我對兩天前的自己的評價

在這之前我從未和女孩子有過親密接觸,並且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只是接受一切不好的結果,自暴自棄,雖然不傷害別人,但是那樣的人生並不是我想要的

一天前,我腦子裡的兩個意識(我並不想把這兩個意識稱為人格,是因為不希望再給自己任何心理暗示 以及讓這兩個意識反撲的機會)互相糾結不清,一個抓著過去不放,另一個看不見未來在哪裡,彼此從以前的偶爾交流到抓住過去的那個思維開始自我封閉,而另一個開始自我放逐,當這兩個意識出現裂縫的時候,一個新的意識出現了

這就是我。

當我意識到我的存在之後,在做出決定之前,就先動手,把之前兩個意識的生存環境全部摧毀,當時我沒法正確地控制和處理情緒,就他媽一邊笑一邊哭一邊瘋狂地刪除電腦上的所有資料,電影音樂以前寫的文字草稿工作資料所有一的切全部刪刪刪,刪的差不多了,才想起來可以全盤格式化,再加強上前段時間就開始的清理社交圈,各種QQ群,微信群,微信聯繫人,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為什麼要這樣做?
思維方式的模型結構是這樣的
第一個意識------從小就在被家暴各種陰影各種負能量的環境下長大------衍生出自我保護的思維方式------核心邏輯就是為了避免一切傷害,所以拒絕一切開始------
第二個意識------在社會環境中不被認同------歸因於第一個意識從小的成長環境惡劣------一旦有了這個歸因第二個意識就被第一個意識吸引過去,然後開始互相糾結,對於周圍朋友的幫助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反駁,整個兒一死循環,壁壘相當堅固。生活一塌糊塗
我的出現,是因為兩個意識之間的其中一個開始自我封閉,平衡被打破,而那時候我正處思維放空的階段,我突然明白當下兩個意識之間的關係切入點在於破壞,在一個黑暗的環境中,一牆巨大的牆橫亘在那裡 牆外第二個意識就傻站在那裡,對於牆裡的一切什麼都不知道,在這個環境之外,我幾乎在下意識地瞬間把這個黑暗的環境包括兩個意識打入記憶深處,同時在外界,具體表現為瘋狂地刪除電腦上一切資料,從外部破壞兩個意識繼續存在下去所需要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以及過去所做的一切標記,最大程度地根除兩個意識留在外界的一切標記和信息(之前兩個意識所有的朋友都是通過網路認識,我這樣做可以讓他們兩個在網路和社交工具上永遠消失)然後,整個世界對我來說就是全新的,我只是接管了之前兩個意識的全部知識儲備和經驗,除了思維方式,嗯,還有銀行卡,現金,所有的一切,歸我了~
然後第二天上班,我把之前申請的一個新的QQ和微博以及一個準備淘汰的手機全部用來做為我基礎社交所需要的必備工具,還給QQ充了一年的會員,要是放以前,絕對不可能在QQ上花錢,然後綁定支付寶淘寶到新的QQ和手機上。
我要把一切全部推倒,然後重新開始
直到做完這一步,我的社交基礎模型才算有了一個大致的框架,為了讓這個框架有持續性,我又構建了一個底層思維「在遇到有趣的事物的時候,為事物本身構思一個情節,然後去實現它,在這個基礎上,又衍生出來一條,「我要把所有沒有做過的事情都做一遍」 並且以此來進行自我管理

晚上回到家,把白天的經歷記錄下來,就像是講故事一樣,初期打算,先持續一年,然後做對比。

聽著是不是很簡單?但是基礎條件很苛刻
1 不允許聯繫以前的朋友,能不能再遇到,完全看緣份,而當遇到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會是一個全新的我,也是他們希望看到的我
2 社交圈為0,所有事情,只能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去實現,或者改變。
3 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我只能以構建的底層思維來讓我遇到的事物變的可控,「當事件的發展出現了可能引起負面結果的節點的時候,想一下自己希望要有怎樣的結果,然後繞路走,從另一個方向去實現他,雖然也許我想要的結果不會到來,但是也許會遇到更好的結局」
4 前兩個意識留下來的爛攤子,要一個一個地去收拾,有些是思維方式上,有些是生活上。

很難很難

並且 我要時刻面對之前兩個意識的反撲 我有一個bug 每個人都有過去 我應該怎樣去看待那些過去 而且不受到影響

我現在強迫自己休息天的時候出門 去吃東西 看電影 去養成新的生活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 我發現我沒法感知外界的情緒 平安夜枕頭大戰 我試著讓自己去感受身邊所有人的喜怒哀樂 去讓枕頭砸我身上 然後發現 我完全不知所措


以下引用自2chan某帖:
影羅
我妹妹在初中時患有人格分裂。
不論何時何地只要看到火焰,就會有名為「影羅」的里人格出現。
有時她會在房間里突然劃一根火柴、
「……嘿嘿、好久沒到外面來了。這個小丫頭意志還真是堅定啊(笑)」
像這樣,有時還會很暴力,說些粗魯的話語。
有一天在吃飯的時候,「影羅」出現了。
突然用手抓起春卷大口狂吃,一邊吃一邊說道:
「好久沒吃過東西了啊(笑)」
老媽最不喜歡有人在吃飯的時候胡鬧,就猛力敲了一下影羅的頭。
結果影羅滿眼都是淚水。
自那以後,影羅再也沒有在吃飯的時間出現過。
而在妹妹升上高中之後,里人格也沒再出現過了。
現在妹妹已經上了高中,最近問她還記不記得影羅的事情。

結果她把臉埋在枕頭裡,在床上撲騰了好半天。

簡單來說…只要得了中二病…


不斷的自我反省,拋棄之前的人格,融合新的品質 ,慢慢塑造新的人格..


1,注意保持自我逆反心理。
2,在心裡列出言行選擇項,以新鮮和趣味為衡量儀。
3,場景里,試著輕視或拋開感受,迎戰彆扭心理,按照想做的做,權當擺布一具肉體。
4,要自信試圖逆反外界對自己的慣向設定絕對是幽默感的一種,自己覺得好笑的話就笑出來。
5,有趣的人原本就是在新人格的自我開發上極具創造力的個體,如果自身不是有趣的人,那麼至少向審美型靠攏,觀察並臨摹他人。


到一個沒人認識的新的地方去,然後有意識的去嘗試做你跟你之前的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就可以了


在高銘的催眠師手記中看到 一個人有意識的長期模仿另外一個人,可以創造新的人格出來。 但是真假就不知道了


你需要有很強大的想像力
其次.你不能太投入於現實的世界。最好是想要否定一些現實。最好是不願接受你面對的現實世界。不然你就會被外界的各種關係拉回來
然後。你要有一種很強烈的慾望。或者是理想。而這個理想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
這樣你強烈的慾望和現實的衝突無法和解。你必須要壓抑這你心裡的想法。
當你不斷壓抑壓抑到壓抑不住的時候。。。
第二人格就有可能出現。

簡而言之就是受到很強烈的你無法接受的現實打擊你為了保護原有的人格就會形成第二人格。

如果你沒有這種經歷就只能靠你想像。

你可以想像你目前的平淡安穩的生活其實只是一種表象。。。。。。

但這種想像會毀了一個人的。嚴重的話真的會造成心裡創傷。所以你還是放棄吧。


人格的成長,大都是從一個遵從慾望的生物體,變為一個有多重矛盾的精神體。------弗洛伊德

(這個,算回答了問題么?)


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各種意義不明啊

一個人是不可能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人格的

題主所說的創造新人格意思大概是指按照自己的計劃有目的性地引導人格分裂成多重人格
大多數多重人格多是由情感創傷引起,特別以童年期的精神創傷為多見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遭遇情感創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這些不同的應對機制則是基於每個人不同的心理防禦機制,即個人遭受痛苦時對自身心理的保護機制。

童年期容易遭受精神創傷是因為這時兒童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心理防禦機制,在面對強烈的痛苦時往往會採用消極逃避的方式。這些逃避方式里就有人格分裂這一項。個體在沒有足夠的力量承受或者抵抗傷害時,為了不讓自身奔潰至毀滅,於是出現了分擔痛苦的新人格,這是生物求生本能的體現

而生存本能的強烈性是創造一個新人格這樣意義不明的想法所不能達到的
——————————————————————————————————————————

看到回復於是我去翻了資料,補充說明一下

多重人格障礙又稱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on identity disorder,DID),是在同一個個體身上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狀態。每個子人格都有獨特的一組記憶行為,思想以及情感。不同的人格交替,反覆控制患者行為。
很大一部分DID患者同時表現有其他心理障礙如藥物濫用,抑鬱,軀體化障礙及邊緣人格障礙,驚恐發作,進食障礙等。對於@陳俊松所說的DID出現人格解離障礙,我覺得會有歧義,分離性身份障礙應該是可能伴隨人格解離障礙,但人格解離障礙不是DID的癥狀。還有我要爭辯一下,之前的回答里我並沒有說是要求童年時期的精神創傷,我是說,以童年時期精神創傷為多見,我認為這兩句意思差別還是很大的,我才沒有在黑心理學╮(╯_╰)╭

我之前關於分離性身份障礙的認識基本來源於北大的心理學教材《變態心理學》

此障礙在兒童期發病,典型的是在5歲以前,有過一段時間的被虐待的經歷之後開始(見Comer,2001),但大多數病人是在20~30多歲期間首次被診斷出患有此病(見Butcher,et al,2004b)

我按照書末的人名索引找到的Comer是RJ Comer,書中觀點應出自於他的著作《Fundament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我找過這本書的電子版,沒有全的。所以沒法引用原文了

另有一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翻譯出版的《變態心理學》,是變態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被美國300多所大學/學院均採用作為教材

以下是書中關於兒童期虐待與DID關係的內容

在普特那姆的調查研究中,100個患者裡面只有3個沒有報告兒童時期遇到一些顯著的創傷。最常見的是性虐待,83%的患者報告曾經有過;在68%的患者中,這種性虐待都涉及亂倫。四分之三的患者還聲稱,在兒童期多次受到身體上的虐待,幾乎有一半的患者報告在小時候曾親眼目睹暴力致死,通常是父母中的一個或者兄弟姐妹(Putnam,Guroff,Silberman,etal,1984)。其他學者的研究也已經基本上得出了於普特那姆相同的結果(Loewenstein,1994;KisielLyons,2001)

但是這些調查里DID患者的報告都是回溯性的,並沒有任何前瞻性研究來檢查兒童被虐待的後果,所以關於兒童期虐待對於DID的影響在DID的研究者間充滿了爭議。

關於DID的成因不同心理學流派上有以下各自觀點

1.心理動力學觀點:防禦焦慮
這是我之前的回答所依據的觀點
弗洛伊德相信許多基本的人類願望都與現實或超我有著直接衝突,而這種衝突的結果就是痛苦的焦慮。為了防止心理出現焦慮,自我壓抑了這些願望並對它們加以防禦,即產生自我防禦機制
而DID患者則使用了分裂和分離的防禦方式來保留自身和好的課題,分離不相容的心理內容

2.行為主義和社會文化觀點:作為社會角色的的分離
行為學家認為,DID是人們為了獲得獎賞或逃避壓力的而自行習得的衣服方式
社會學家則認為分離線癥狀是社會強化的產物,Spanos於1994提出一種理論,即分離線人格障礙時人們用來為他們的某些行為獲取同情和逃避責任的一種策略。

3.認知的觀點:記憶功能失調
認知心理學家則認為分離線癥狀本質上是記憶障礙。在每個個案中,被分離的內容全部或部分是患者的自傳。我們已經看到,患者的技能和一般的知識通常是完整無損的。所被消弱的是患者的情境記憶,或者是個體記錄的記憶


4.生物學觀點:大腦功能缺失

一種觀點是分離性癥狀可能是癲癇的「副產品」。一些癲癇患者報告了分離性經歷,但DID的癥狀有遠比癲癇患者報告的分離性經歷複雜的多
另一種假設與人腦中存儲短時記憶的海馬體有關。它假設分離性障礙由應激引起,如果是長期的應激,則會改變海馬的功能,導致其無法整合記憶要素或者DIDI患者的記憶在不同意識狀態下孤立
-----------------------------
我個人是傾向於心理動力學的解釋的,其實一開始回答問題時我應該要先說明這個答案,是參雜了我個人的傾向的。
DID的成因爭議很大,而DID是否真得存在也在心理學界也有很大的爭議,知乎上也有過相關提問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心理學界對此是如何界定和認知的?

有一點非常特別,DID幾乎只發生在西方文化中,我搜索DID的案例確實沒有搜出過西方文化以外的案例,如果有人有搜索出了,可以告訴我一下
@景璽龍 所說的副作用是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癥狀,分裂型人格障礙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是不同的,這個百度就能知道。


少年 你聽說過 虛擬機么
去看看?演員的自我修養?
用副人格的時候喊action/開拍/變身/進化 退回主人格時 喊 cut!
就算沒實現至少看起來也像是多重人格 一定能唬住不少人
這類人其實不少 你仔細看看就能發現


感覺景小哥在長長的回答里表現了一件事
他分不清多重人格障礙和雙重思維。
認識個確鑿的三重人格的姑娘

人格A負責過日常生活 對自己的人格狀況毫不知情 天真活潑但難以接近
人格B屬於掌控者 知道三重人格存在負責居中調解 一般而言A遇到的人 B是不記得的
人格C是單純為了應對家族內部所產生的 很少出現 但外在表現非常成熟穩重 走長女路線

剛認識她的時候對此不知情 是她的一個非常好的傳奇姐姐偷偷通過郵箱告知我 她的多重人格起因是為了抵抗童年陰影 她身體不好 有很多自己都不知道的過敏症和不適應症 姐姐希望我能照顧她
詢問為什麼是我 姐姐說 以前她的第二人格從來記不住任何一個第一人格遇見的人 除了你 第二人格記得你 並且為此 三個人格主動希望融合

當時就湧起一股被人信任的溫暖感

陪著姑娘走了兩年 期間她犯過哮喘犯過過敏犯過恐懼症 也常常出現第一人格一睜開眼睛忽然發現自己走到了一個陌生地方的情況
我總算是陪她走過那段時光
在當時交流的末尾 姐姐曾提過人格有自行融合的趨勢 然而我無法看出這究竟成功與否
至今她應當也不知道自己在心理學界算個稀罕病例

所以 題主 要是說培養一個就被你培養出來了
那還會是稀有病例嗎


這是自尋死路......


推薦閱讀:

用內衣遮擋生殖器官為什麼和羞恥有關?
佛教徒如果有心理問題應該怎麼辦?
中二對於青少年成長有什麼好處?
人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
人們為什麼會感到一些文字是「肉麻的」?

TAG:心理學 | 人格 | 人格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