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極差時會否產生錯誤記憶?

首先,我知道人有時會產生錯誤的記憶

但是以我自己作例子
在一兩年前,我正處於思緒極度混亂,心情極差的狀態下
突然有兩段所謂"記憶"飄進我的腦袋裡
而這兩段所謂記憶是創傷來的

細想之下
好像有發生過
也好像沒發生過
那怎樣才能確定這兩段回憶真的發生過呢

因為這兩件事不是沒可能發生的
而且我小時候有一些現在回想起來就知道是有問題的行為
(但也難以啟齒,所以不詳述了)
不知有沒有關係呢

而在我初中時也有一些好像看似與以上記憶有關係的問題行為

純粹問問,謝謝


會。
我也有這樣的體會,我有一陣常常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去過武漢,但是年幼時候的我真的沒有去過武漢的可能性。後來想想有這種記憶的原因大概是,奶奶總是給我講她當年帶這年幼的孩子(我爸)去武漢看當兵的爺爺的事情。年幼的我把聽到的話轉換成了自己的記憶。在我的回憶里甚至有奶奶抱著我站在武漢某地照相的情景。但其實都是假的。

對了,還有一本書里也寫了這樣的情況。
是一本叫《淚流不止》的推理小說。裡面的女主人公,因為兒時看了大人殺雞的情景,當時又正好有一個命案。於是她的回憶里把殺雞的人當成了在殺人。


會的。起碼在我身上發生過。
因為太生氣而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吃午餐,好像吃了,又好像沒有。。。


謝邀!

記憶的真假不太好判斷,因為人的記憶總是或多或少被加工過了的,同一事件的目擊者在回憶時,往往會因為態度、情感、願望的影響,而回憶出完全不一樣的內容。電影《羅生門》以生動的方式呈現了這一現象:對於武士被殺這個事件,不同的當事人(盜賊、武士妻子、旁觀者、武士的還魂者)均有意無意地掩蓋了不利於自身的事實,而強化了那些有利於自己的事實。所以我們很難證實某段記憶的真假,有時候也無需去證實。

在你情緒混亂狀態下冒出的兩段記憶的真實性當然無從證實了,但這兩段記憶對你是有意義的,也許反映了你的內心衝突或某種心理創傷。不過想要認識這兩段記憶背後的意義卻不那麼容易,因為當你去注意這兩段記憶並試圖去理解時,往往會喚起一些焦慮和擔心。當然,如果這些意義真的被你理解之後,反而你倒容易放下這兩段記憶,因為既然你理解了它,它何必再來折磨你呢?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對某些心理內容的回憶、排斥到重新理解,便是在不斷地進行心理整合的過程。

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會注重去討論早期記憶,幻想,夢等內容,因為這些內容背後往往潛藏著一個人的內心衝突以及那些未有機會表達的情感。比如一個人的早期記憶是大概發生在三歲左右:那天爸爸要送媽媽去醫院生產,男孩想跟媽媽一起去,但媽媽強力制止他去,男孩在一邊大哭,奶奶則在身邊陪著他。從這段記憶中我們能發現他的心理創傷:因為弟弟的出生而導致的愛的剝奪以及被排除在外的痛苦。這種對於是否被愛和被接納的焦慮,一直是這位來訪者的核心衝突。對於這段早期記憶的理解有助於來訪者更好的理解和接納自己,來訪者領悟到了為什麼他對於新來者(比如新同事、新的成員)往往會有一種排斥與緊張的心理,因為他潛在地把新來者當成了那個來搶奪愛的弟弟了。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有時候會突然回憶起某件以前淡忘的事件,每一次這種回憶以及相應的情感的再體驗,均是有助於心理整合的發生。因為那些突然被回憶起來的事件的背後往往會有一些未有機會表達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的重新體驗與表達相當於在完成以前未完成的事件。當這個事件被完成之後,情緒的傷口真正有機會癒合了,本來用於壓抑的心理能量便可以從中抽出來用於更有建設性的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你突然出現的兩段回憶,恰恰是一個認識自己並得到心理成長的機會。


幻想與記憶偏誤應該是兩個不同概念。//哥哥哥
既然不是幻想,首先記憶偏誤是很正常的事件,當時經歷的事件,通過回憶會有細節的丟失,扭曲,重組,朝著自己期望的一面發展,當然前提是一個人的情緒正面。
假如情緒偏負面,回憶會朝著不積極的一面發展。
同時,在長期的緊張壓抑精神狀態下,會導致皮質醇大量分泌,使得海馬體(掌管記憶)受損.記憶紊亂。
又或者有一段記憶是不愉快的經歷,催使人產生負面情緒,個人無意識的會阻斷這些引起焦慮的產生記憶的召回。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辦法。
一個結與一道坎,即使跨過也得解開。


╥﹏╥感覺不止會記憶錯亂,甚至會失去某些記憶。
高考完自己去對了答案,估了分,發現和模擬考對比炒雞大,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成天趴在枕頭上哭啊哭啊(表笑,高三壓力不是一般大),哭了好多天好多天。哭的時候也沒想什麼,就覺得人生完蛋了之類的。
然後因為我是文科,自己估分可能主觀性特別大吧,出來的最終分數比我自己原來的預期高了不是一星半點。於是。。。。我就又稍微緩過來一點了。
但是不知道我為什麼,等我上了大學,回想起來高中的一些事啊,怎麼都感覺斷片兒了~總是感覺缺了些什麼。

(但這不排除我有次回家,出了點小意外導致的輕微腦震蕩的問題)( ??д?? )


不止 還會有錯誤的判斷


前幾天我就出現過。
有一天我洗了兩雙襪子,然後先晾了一雙,然後第二雙洗完放在盆子里,家裡來人了。
我想的是「客人走了以後我把第二雙去晾上」。
第二天我發現少了雙襪子,非常奇怪,後來發現在盆子里。
我真的明明記得第二雙晾過了,可能是當時我在做「晾第二雙襪子」的計劃時腦補的過於真實,讓我混淆了。


推薦閱讀:

如何愈療童年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帶來的心理陰影和人格缺失?
男友對戴套有心理陰影怎麼辦?
童年時被欺負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次被騙的經歷給我留下了陰影,請問該怎麼緩解這種情緒?
老公情商低,不會說話和待人處事,特別自以為是,該怎樣引導,共同進步?

TAG:心理學 | 記憶 | 心理健康 | 心理陰影 | 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