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自己不配被愛,一直有點自卑。遇到事情很悲觀,不敢往好處想,一但往好處想就覺得自己會驕傲?

我身邊有個同學,性格比較內向,學習成績挺好。她有點自卑,每次遇到一點挑戰都會很焦慮,我鼓勵她多往好的方面想想,跟她說你可以的,但是她就跟我說他不敢這樣想,因為怕自己會驕傲。然後我也不知道該咋跟她說了,很想幫她,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跟我說她總覺得自己不配別人愛,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一直比較自卑。我該怎麼辦呢?怎麼跟她說才能開導她呢???


你講道理的能力恐怕很難把她講通,甚至她覺得你說的道理她完全懂得,還嫌你啰嗦、覺得你不能理解她。因為對於她的世界來說,道理和現實是不一樣的。她更相信從小的生長環境帶給她的經驗和信念——她明明就是缺乏身邊人的關愛和肯定,如果你說她配得到別人的愛,但是她卻找不出來有誰愛她。相信她也曾經對事情抱有樂觀的期待,但是她一次次遭受失望的打擊,後來她發現,悲觀的預測事情,好歹能讓她在打擊來的時候可以有心理準備,好受一些,在顫顫兢兢的謹慎態度中能夠減少一些過失。

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比說服她相信什麼更好的辦法,是作出事實來給她看。如果你覺得她值得被愛,也值得被你愛,你可以用行動的方式向她證明,你是真心把她當自己的好朋友,關心愛護她。如此,會最有力的促進她建立起對周圍環境的信心和安全感。多給予她鼓勵,引導她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價值,幫助她體驗到自己已經不是曾經那個非常依賴環境、無力無助的小女孩,而是已經在走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可以自助的成年人,過去的成長環境塑造了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現在的自己有能力改變自己的世界,不再是被一個被塑造者,而可以成為一個改造者,這個時候正面的道理對我們才是有用的。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自然也就覺得生活中的任何好事情自己也不配得到好的結果,自己值得的永遠都是悲劇才對。這樣的認知當然會導致自己生活中悲劇之中。這個過程你的朋友當然不是非得刻意讓自己生活中這種悲苦之中,只是,他對人和事物的反應都被潛意識的固定下來了,這種反應都是無意識的。
你的朋友不是從現在開始才這樣的,這些都是與從小自己與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得來的。這種互動成百億次,根本不可能會因為你的或者心理諮詢師的幾次安慰或者治療就能改變的。
如果想改變光靠你來安慰和勸說那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她這樣的情況做心理諮詢的話,保守來講都得以年來計算。所以,你能做的就是陪著他,他難過就讓他難過,他開心你就陪他開心。不過,這樣的人通常會挑起你對他的憤怒,你們之間的關係到最後也會出現問題。
建議你勸他去做心理諮詢解決吧。否則以後他談戀愛和人際關係相處都是一個特別痛苦的問題。


那個同學和曾經的我很像啊。她的主要問題就是自卑和怕驕傲。
自卑什麼的,內向的人有很多都比較自卑,被否定過的人也很容易自卑。自卑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狀態了。
我曾經,現在也有點,怕自己驕傲,盲目的自信會在公共場合讓你出醜。怕驕傲和自卑的來源是一樣的,都是曾經被批評的太狠了。在童年時期,小孩子還不懂謙虛驕傲自卑自信,偶爾發現什麼很值得炫耀的事情,然後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會被批評,可能是家長,可能是周圍的大人,這種負面的反饋次數多了之後,小孩子的潛意識就記住了,驕傲是不對的,絕對不能出風頭。
這種童年的陰影很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不過還是有辦法改變的。以我自己為例,後來慢慢好點是因為看了一些兒童心理,正能量之類的書,開始能夠客觀的看待自己,明白了自己所經歷的和大多數人經歷的一樣。讓自己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觀察周圍人的喜怒哀樂,驕傲自卑,便會明白,我們都一樣。
奉上歌詞一段:
想變得像某人一樣
但明明不可能成功
可如果氣餒的話
心中的另一個自己就會教給我
像這樣保持真實的自我
一定是不可能的
無論誰都一邊煩惱一邊抱怨
就像這樣度過每一天
習慣於被傷害的我們是知道的
僅憑溫柔之類的感情是不可能生存下去
但我仍想保持自己的風格
無論何時我們都會前進
(我們的足跡)
最後,成長這種東西,果然還是要靠自己,別人的說教總是比不上自己的頓悟。


謝邀,這我回答不了。什麼心態這是,這是自卑嗎?我感覺像是匱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啊。勸那妹子趕緊找個男朋友教教她如何生活如何享受生活和人生的快樂。
當然,本人單身喔⊙▽⊙


抱住他給他長久的擁抱


把「我身邊有個同學」這幾個字從文章中去掉,後面的工作就比較好做了。


謝邀,這……,有時候不要想太多東西,做好自己就好,你認為自己能做的就做,不必老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嗯,我覺得人嘛,要有點兒自信,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差,當然也不能太自負。如果是好事,不妨想想,自己的運氣還不賴嘛,以一種調侃的語氣。


推薦閱讀:

我每天都很焦慮,想要努力,卻不知道如何做起?
作為一個疑似抑鬱患者的家屬,我想請問怎樣才是真正的抑鬱患者的癥狀和狀態?
空心病如何自救?
過度緊張,總害怕別人跟你生氣,針對你,總怕把別人惹惱,整天惶恐不安心有餘悸,甚至會有渾身顫抖的癥狀?
永遠無法得到答案的焦慮症,只有死一條路嗎?

TAG:自卑 | 焦慮 | 內向 | 自我調節 | 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