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顯得很孤高沒朋友,是他們真的有才華無法融入周圍庸俗的人群?還是其實是個眼高手低的人?

如題,比如還有人會說類似,這種事我來做會怎樣怎樣的話然後埋怨自己沒有機會得不到援助和賞識,是真的懷才不遇還是自己有問題?


我就是題主所說不合群的人,喜歡獨來獨往。曾知道一個人極聰明,數學極好,但情商奇低,和所有人搞不好關係,大家都不喜歡他,親姐姐都和他翻了臉,說明很失敗。結果我問那人現在如何,人家在美國當名校教授,娶妻生子,該有的都有,日子過得好好的。人家是不討你喜歡,因為人家不求你喜歡,指不定還求你別喜歡他呢。


24小時原則下,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花在交友上,其他時間就會相應減少;想想在中學裡做學霸可不傻,投在學習上的時間看得到回報的,所謂情商高會交際,標準到底是什麼啊,是否別人沒討自己喜歡就說人家情商低?人確實是群居動物,離不開所屬團體,豹壓根就沒想過和土雞合群。有這工夫批評人家不會做人,不會抓緊時間多捉蟲子?還有人批評托爾斯泰現實中對人類沒有愛,他沒有義務愛你們啊。


孤高是有道理的,有些人不被人理解,內心篤定的人、愛思考的人想得比別人多,一件商品沒法滿足一切人,奢侈品的價值體現是遇上能理解它特點的人。


許多高贊同的回答都在轉移話題,而不是正面回應題主的疑問。其實題主的疑問是:


對於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社會怎麼判斷他是有卓越的才華,還是眼高手低?

我的回答:這個問題根本無解,因為它是語言上的悖論。舉例說明。


哲學家叔本華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的開創者,而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他就是一個精英眼中的失敗者(光棍)。他從 27 歲開始,用了大約五年時間在孤獨之中完成了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現的世界》。書籍勉強出版了,無人問津;後來又再次出版,依然無人問津。直到他的晚年,該書的《附錄與補遺》出版後,才讓哲學界認識到他的價值。

叔本華這麼評價他自己:「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後來的尼采也差不多這麼自我評價:「哲學家死後方生,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對於叔本華和尼采之類的特立獨行者,如果不是有「伯樂」發現了他們的作品的價值,恐怕他們會永遠被世人認為是「眼高手低」的垃圾。叔本華和尼采被挖掘發現出來了,那麼是否還存在沒有被挖掘出來的人呢?肯定存在,而且可能更加有才華。歷史長河之中不知埋葬了多少傑出的天才,人們所看到的天才只是有幸露出水面的冰山,只是一小部分。

「成功者的屁都是經驗,失敗者的經驗都是屁」就是在說明:所謂成功的總結都是「事後諸葛亮」,都是倒敘的。世俗社會是功利的,信奉成王敗寇。所以本提問的本質應該是:最終有機會被世俗認可的特立獨行者就是有卓越的才華;如果沒機會被認可就是眼高手低。


類似的提問還有:對於某個剩男剩女,他/她究竟因為追求真感情而寧缺毋濫,還是由於攀比虛榮而錯過了機會?


這種類似的問題都是無解的,因為都是從結果反推,都是悖論。至於真相,所謂「眼睛雪亮的」人民群眾才不感興趣呢。當然,真正有卓越才華的特立獨行者,也絕對不會因被世俗嘲笑成眼高手低就放棄自己的追求。


這種無聊的問題怎麼又出現了!

這種戳G【誤】點的問題必然又是引起大家的群吐槽群秀智商群裝逼群優越…

答案很簡單,有人就是智商高跟你聊不到一起,有人是眼高手低的事兒逼!這兩種都有好嗎!!!

你想帶著大家吐槽事兒逼就直說!


有些人眼裡的情商就是不得罪身邊的煞筆。


不是他孤高不合群,而是他合群的人當中沒有你而已


每個人的想法,興趣,愛好都不一樣;

有的人因為你很有趣,跟你混在一塊;

有的人因為你喜歡Dota,跟你一起混;

有的人因為你的人格魅力,覺得這人可以交朋友;

…………

一切的一切,能成為朋友我們要麼志同道合,要麼趣味相投,或者你擁有的正是我缺少的…


孤高不合群不一定是因為有才華,而是有與他人不同的想法。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他們更不喜歡失望罷了。


可能真的和周圍人不太一樣,興趣愛好交往方式不和拍。也可能他們也很苦惱,有自己各種心理問題,作困獸之鬥已精疲力竭,沒有多餘精力去取悅周圍人。


很大程度上都是性格使然,與」才華出眾」沒什麼關係。
比如我吧,沒什麼能耐,但是也很孤僻,缺朋少友。


咦?我怎麼覺得你說這個人有點像以前的我呢?咳咳,好吧,容我說兩句。
講個故事先,我初中的時候,和一個女孩子很要好,兩個經常膩在一起玩。然後有一個女孩子轉進我們班,剛開始這女孩子表現得直爽幽默大方,深得我心,很快就和我倆打成一片。但是有個不成文的定律,三個人在一起玩,有一個人註定要受冷落,沒錯,那個人就是我,我想著,沒事,你們開心就好,反正都是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不在乎誰說得多一點誰說得少一點。
把和我好那女孩稱為X吧,那轉班過來的女孩子稱為Y吧。X和Y兩個人呢都喜歡去KTV,到出去玩,反正就是臭味相投追求享受,我當時還是個千年宅女,每天都是學校-家裡兩點一線的生活,所以呢,她們兩個的關係漸漸更上一層樓,感覺我離她們越來越遠了。
Y那人有點心機婊,故意離間我和X,總是跟X說我壞話,然後X相信了,X來質問我,Y說的是不是真的?X對Y的話深信不疑,那時我和X基本一起出去玩很少了,反正一有空Y就來纏著她,所以我說什麼她都不信,還說我虛偽。天地良心啊,我和你一年多的交情還比不過你和Y幾個月的交情?第一次為了友情留下了傷心的淚水,之後就是絕交。
我總算明白一個道理,我把X當成唯一的好朋友,但是X的好朋友不止我一個。我想著,無所謂了,你愛和誰好就和誰好吧,只要你開心就好。不是有句話嗎,不怎麼記得了,但是是這個意思,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你的,把他放走,如果他還會回到你身邊,說明他是你的,如果他不回來,那麼他本不屬於你。我把X放開了,但是她沒有回來,可能她是覺得我這人沒意思吧,放不開,也罷,她那種豪放的生活方式,我學不來,也做不來。
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孤零零的一個人,也不怎麼愛搭理別人,也不想融入別人的圈子,總是想等著別人的關懷,估計那會大家都把我當奇葩另類了吧,說這人怎麼總是一個人,去哪都是一個人。
高中時候也交了一個很好的朋友XX,我們屬於一見傾心那種,因為初中那會通過朋友認識的,她是我朋友的朋友,然後開學註冊分班那天我們發現分在同個一班還分到同一個宿舍,馬上打得火熱,兩個人如膠似漆的膩在一起。不過人都是喜新厭舊的,XX久了也對我有點膩,而且我這人對待感情還是比較忠誠的,也懶得去交那麼多朋友,但是XX不同呀,那妞性格熱情奔放,反正到處結交朋友。
是的,初中經歷那檔子事又情景重現了,當時我那個心灰意冷呀,算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表示對友情什麼的失去信心,再也不信任了,終歸到底還是那句,她是我唯一的好朋友,我卻不是她唯一的好朋友。我們住同一個宿舍,但是兩人都不說話,像陌生人一下,她每天就和另一個女生在一起,我嘛就一個人,反正都習慣了。
後面XX自己回到我身邊,她說,和其他人在一起對比後,發現還是跟我在一起最舒服。你妹的,算你良心發現啊,沒事,我的心裡還有你呢,於是我們兩又重歸言好了。至今為止,我仍把她當成最好的朋友。雖然我依舊不是她唯一的好朋友,但是她心裡有我也就夠了。
我想表達的是,那些表面看似孤高的人,其實都是受過傷的人,所以他們要偽裝自己,不想再受到傷害。所以遇到這種人,嘗試著走進他們,溫柔的對待他們,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他們,原來他們也會逗比搞笑呀。請試著不要排斥他們,別把他們孤立起來,其實他們也是很想融入集體的,但是由於多多少少受過一些傷害,所以不敢輕易走進別人,請抱著一顆寬容的心來接納他們,見面打聲招呼,吃東西的時候也分給他們一份。我們的善意別人都能感受得到。
覺得自己棒棒噠,歐耶!
三克油胃裡馬騎 Thank u very much.


引用一下大牛的答案,說的挺在理的:
獅子從來不會因為羊怎麼想而夜不能寐!
有時間想這個問題,抱怨別人不幫助還不如想想怎麼提高自己!
再引用一下另一位大牛的答案:
合群不是規則,是對快樂負責!
ps:這類問題似乎快成月經題了…
ps2:我勒個去,為什麼我回答的問題沒過多久都被舉報了呢?!人家只是想賺點票數而已嘛.......⊙﹏⊙‖∣


因為 至尊寶 沒有遇到 給他三顆痣的人;
因為 韓信 沒有遇到 蕭何;
因為 諸葛亮 沒有遇到 劉備;

這種人往往有些與當時自己的地位不對等的能力;而卻沒有那個可以幫助他的人,把他們放到那個發揮他最大能力的位置上。

所以有那麼一類人「孤高」,如同姜太公釣魚般,為的是等一個人出現。


=====================總結=====================

因為 真有才華 而不屑於(或是不懂) 融入周圍庸俗的人群 的人是有的,但那只是少數。
現實生活中,連 為人處世、交朋結友 都不會,結局應該不會太好。


不合群就是不合群呀,這跟才華不才華有個毛的關係。難道除了才華出眾和眼高手低的人之外,都是很合群的么?
沒朋友只有兩個原因吧,一個是懶的交朋友,一個是不會交朋友。


故意不合群。覺得社交還要考慮他人,麻煩。奏這麼任性自私,耶


也許人家跟本沒當你是朋友吧,又何來要融入你們圈子一說呢?


其實我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顯得很孤高實際上也是一種故意隱藏自己、用表面的自信偽裝內心的自卑的表現。他們可能並不是不想融入人群中,只不過是有些社交恐懼症,或是怕自己的某個秘密甚至缺陷被周圍的人發現而遭到別人的笑話和議論。所以,他們裝作很清高、很堅強、很驕傲,把自己塑造得很完美很神秘,來隱藏在別人心中的不美好。

這實際上也是過度追求完美、內心不夠強大、自己不能合理認可自己的表現。

我之前有個朋友,她在人群中永遠是冷艷驕傲的白天鵝,完美無瑕,不苟言笑。當我們開玩笑時,她也只是象徵性地笑笑,然後繼續她的工作。我一直以為是我們的話題過於幼稚以至於讓她不感興趣。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她的秘密,她的胳膊上有塊燙傷的疤痕。當她發現我看到這一切後,眼神不再像往日一樣冷傲,而是充滿了可憐和膽怯。我立刻明白,是想隱藏自己的不完美、不願把不完美的自己暴露在陽光下的心態讓她選擇用冷傲面對。

所以,清高堅強的人兒呀,揭開你厚厚的殼吧,沒有人那麼完美,過去的傷害或者打擊不算什麼,勇敢地承認自己,勇敢地在別人面前坦誠心扉,會發現周圍人並非都有惡意,也並非都喜歡傳播緋聞。這樣,就多了更多支持者和溫暖的關懷者,生活便更會照進燦爛的陽光。


會不會孤高顯得沒朋友,其實只是表面上的現象?有的人因為活得真實、自愛,可能顯得他孤高,加上由此帶來的強氣場,讓人不敢接近,就顯得朋友少了。但是一般這種人的朋友對他都是真心的。


我就是一個不合群的人。在人群里,會感到所有人都是為了某種目的在強顏歡笑。喜歡和聊天舒服的朋友一起聊天。有些位高權重,有些貧寒子弟。但是都會得到內心的喜悅。

這不一定是種孤獨。只是個人選擇。

而且一個人孤獨也不意味著他就是眼高手低或智商高超

一個人受歡迎也不意味著他執掌天下,開心喜悅。

情商這種事,你願意忍,你就情商高。你配合所有人的感情需要,你就受歡迎。

你忍不了,你就情商低。你無法融入他人的情緒,至少也保證了內心的寧靜

都是個人控制自己情緒,和選擇周圍環境的問題。

不代表這個人本身是哪個層次和段位


這種事情看結果的,看他到底優秀嘛或正在努力優秀嘛?

如果他通過減少的社交時間得到了很高的社會成就,那他是豹子不和土雞玩,周圍人過不了他的交友標準。他會有優秀的朋友的,輪不到土雞操心。
如果他把減少的社交時間用來做沒有意義的事情,沒有任何成就。那他就是親密模式有問題,這部分屬於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導致的性格差異。

當然有部分是純粹的思想幼稚,然後認知偏差。太高看自己,通常在校生和出社會沒多久的人比較多。


推薦閱讀:

男人需要做到什麼才能令人有安全感?
一個沒有毅力的人,怎麼能有毅力的改變沒有毅力的現狀?
一個男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如何才能成為既高冷又逗逼的人呢?
怎樣區分老實與懦弱?

TAG:人際交往 | 人脈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