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其實還有鮮為人知的後半句?


「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後面還有一句:「硜硜然小人哉」。意思就是:固執的庸士就是這樣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義。「硜(keng)硜然」形容淺薄而固執。因此孟子同學直接就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所在」——只要合乎道義。

但孟子顯然不是希望大家輕諾無信,只是不要去做抱柱的尾生。人要用動態的眼光來看世界,同時也要用動態的眼光來審視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己新了之後,就沒有必要被舊的自己所畫的牢束縛住,勇敢地跳出來大步向前。


《周易·乾卦》:群龍無首,吉。


」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裡的有情物,是沒有靈魂的處境里的靈魂。它是人民的鴉片。「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綱要》,1843年

後人引用時常常忘記前一句,而且不考慮鴉片在1843年是合法的鎮靜劑,並非毒品的代名詞。

PS:我國官方的翻譯將此句譯為:
」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無怪乎大家讀不懂德國哲學。


-
「人是生而自由的」

下一句是:
「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再下一句是:
「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東坡想表達的分明是後面一闋的,多情卻被無情惱!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我想說個不知道上半句的...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
這句話出自元稹(是的就是那個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懷念亡妻的詩:
《 遣悲懷》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首詩主要是抒發對愛妻的思念以及失去妻子的痛苦。而最後一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說的是——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

與後來望文生義而衍生出的「條件不好的伴侶做什麼都會很悲哀」的意思完全不同......


不是那句么。。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直字的理解有爭議。。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直,【說文】正見也,【易·坤卦】直其正也


評論區高見:
@吳浮生
這句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裡的」直」應當是公正的意思,人傷害了你,你按照法律(或者道德)的標準來回給傷害你的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別帶著私心,公正來對待。如約法三章一樣,」殺人者死,盜及傷人者抵罪」,不要別人偷了你東西你就把別人殺了。孔夫子應該是這意思。 上述的通」值」之說頗有新意,意思也解釋的通,但此處並無通假之意。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三思而後行,其實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的意思是不要想太多,想兩遍就趕緊去做,想來想去還不行動糾結你妹啊。


If music be the food of love, play on.
「如果音樂是愛情的食糧,那麼繼續演奏下去吧」

這句常用來強調音樂對愛情的意義。

但下一句是:
Give me excess of it, that, surfeiting,
盡量地演奏下去,
好讓愛情因過飽而噎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出自《莊子.養生主》一直被許多人用於鼓舞學習者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在這之後還有一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大概就是說,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學什麼沒完沒了的知識,你真是個二逼傻逼腦殘呀!
-----------------------------------------------------------------------------------------------------
答主是為搗蛋好玩,全部姿勢請翻閱評論各條,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如果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這句,實在太有感覺了,但這後跟了句「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卻讓我覺得太low,勸人好好吃飯這種話寫進這麼美的詩中還以此做結尾簡直拉低逼格。今天忽有人勸我好好吃飯,別再折騰自己了,我差點哭了,「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唉。


褲子提到奶奶上,領帶掉到牛牛上。
——國家領導人


首先我要指出,樓主所說「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愛迪生並沒有講。
詳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後半句嗎?

其次,大多數所謂名人名言都是被編造、修改出來的。 以下是一些流傳甚廣的例子:

  • 只引用前半句,最著名的應該是莊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 還有隻告訴你後半句的: 如果我們把戰爭擴大到共產黨中國,那我們就會被捲入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布萊德利

鑒於以上種種情況以及中國教育向來只注重灌輸的大環境,我建議樓主在看到「名人名言」的時候,動手搜索一下看看當時該名人說這句話的原意語境到底是什麼(比如牛頓那句「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原本是嘲諷胡克的),切勿望文生義或者斷章取義或者被誤導而導致以上兩種情況出現,以此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和培養質疑、求證的精神。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完整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可以為士矣。後面還有一層意思呢,先生們。
-----------------------------
謝謝評論中有人把原文搜索貼出來。我對原文記憶有誤,但意思沒錯。「言必信,行必果」這種「小人」行徑在論語中還是正向的。
注意:論語中的「小人」不是我們現在日常所言「小人」!


父母在,不遠遊。
下半句是 「遊必有方」
意思是要是出遊,必須要告知去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現在人們普遍理解作為兒女,要為家族續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完全錯了。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有三種之說,但孟子說過有五不孝),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一舜出家在外,二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古有以帝王為父母一說,三舜的父親對他很暴力,即使這樣他還是很孝順。所以君子們都認為一樣)。和生孩子續香火沒一毛錢關係。
漢代人趙歧在《十三經註疏》中的《孟子註疏》里給孟子的這句話的注釋是,不孝有三種,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從此誤導了後人兩千年。
多講幾句,三不孝中的第一個,阿意屈從,陷親不義,意思是不要盲目聽從父母的話,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陷父母於不義,不孝也。
——————————————————
事實上孟子說不孝有三,並沒有說其他兩不孝是什麼,趙岐注釋了孟子的話並加上了兩不孝,他和孟子兩人相差近五百年。如果這裡的「三」解釋為多的話,趙歧的解釋就更錯,因為孟子的不孝有五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點論據
《孟子》中關於孝有五個方面,一贍養,「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_《孟子.離婁上》
二尊重,「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親矣。」《離婁上》
三遵照,「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離婁上》這個就和趙歧的第一不孝有衝突了。
四禮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滕文公上》
五,名譽,「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離婁上》
孟子的五不孝,「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離婁下》
都沒有提及延親,如果說這裡無後為大解釋為沒有後代最不孝,那這件最重要的事他所有關於孝和不孝的言論都未提及那豈不是本末倒置。但如果按照不守後代之責解釋,就理解順暢了。


推薦閱讀:

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離經叛道的魔教小魔女,你更喜歡誰?
一見鍾情有多難?你們有過么。。?
我女朋友被有女朋友的哥們破了處,怎麼辦?
戒毒多久可以算是戒毒成功一點點?
女生對個子矮的男生怎麼看?

TAG:文化 | 感情 | 文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