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間傾訴負面情緒和負面經歷,是否會消耗另一方的「正能量」?為什麼?如果是「消耗」,能否夠取得某種平衡,或者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這個問題需要分兩種情況討論。

情況一:雙方的交流屬於正常的人際交流和支持,只是談話內容由於環境和個人原因,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較為沉重。
這種情況下,傾聽者要明確與傾訴者的界限。心理諮詢師很講究共情,但共情並不是單純的感同身受,而是在明確雙方的界限的同時,去感知和了解對方的感受。如果界限混淆,傾聽者就會嚴重受到傾訴者的情緒狀態影響,彷彿自己也經歷了相同的痛苦,負面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界限明確,傾聽者仍然能夠了解傾訴者的感受,但不會被負面情緒拉進去,因為他有明確的認知,那個負面情緒是對方的而非自身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明確自己的基點、對方的基點、雙方的接觸點和界限是很重要的。心理諮詢師會特別去訓練這些東西,一般人也可以盡量這樣去考慮、去嘗試。
另外,傾聽者扭頭又會去找其他人傾訴也很正常,諮詢師互相之間也會通過同儕督導和職業督導來緩解壓力。人是社會性動物,相互支持是很正常的,沒有誰是萬能的,能夠一人撐下所有痛苦、搞掂所有事情,就算耶穌基督不也還是還掛了么……(好吧,就算他後來真的復活了,那也是掛過么……)

情況二:傾訴者對傾聽者索求無度,讓傾聽者感到有傾聽對方的責任,在傾聽者拒絕繼續傾聽時仍不收手,並利用各種心理情感手段讓對方無法拒絕,一拒絕就產生強烈負罪感。
對這種傾訴者,西方有個很貼切的叫法,叫「心理吸血鬼」。這些人一般有意無意地熱愛操縱別人,控制欲佔有慾比較強,你跟他建立人際關係之後,就會感到他就是在無止盡地吸收你的精神能量,直到你徹底被耗干為止。對於這種情況,普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敬而遠之,你不跟他做朋友不理他絕對沒有任何錯,連心理諮詢師都有不少人不愛接這樣的案例。自我保護最重要。


我不是專業的諮詢師,這個問題可能回答的比較業餘,只是從個人經驗分析。
所謂的消耗、積累和平衡是一個量的概念,而正能量這種東西無法用量去衡量,因為如果有的話,目前應該有測量的方法和工具,但我沒有聽說過,而且也不太可能用工具測量用數字表述出來。所以這不是一個科學上嚴謹的概念和說法,只是一種簡單的說法。
當別人傾倒負面的情緒垃圾的時候,是會讓人不快的,因為當他聽你所說,和你產生了共情,去理解你,必然會體會你的不快,產生相似的情緒垃圾。朋友和你不同的是能夠很快跳出來,幫你分析,幫你疏導,但是這個過程中也必然產生情緒上的不快。如果朋友產生消極情緒,必然是需要消耗心力去調整,這種心力可能也屬於正能量的一部分,所以,我認為會消耗正能量。
朋友間傾訴一個潛在的後果是,可以分享彼此的經歷,尤其是不快的經歷。當你為別人分析的時候,自己也在變得更加的理性和客觀,在面臨類似事情的時候,可能會稍顯冷靜一些,會增加自己所謂的正能量。而且,如果真的站在對方角度,進入對方角色,體會他面臨一些事情的掙扎和痛苦,對自己也是個很大的考驗和鍛煉,當然,有些人可以經受住,可以繼續傾聽,用自己的接納讓對方感覺更好一些,幫助到對方;有些人受不了,表現是和朋友一起哭,或者乾脆逃避,不敢接受朋友繼續去傾訴。
最後多談一點,說一下我所知道的心理諮詢師和這個行業。心理諮詢師是一個情緒垃圾桶,很多人到諮詢室,就是傾倒自己的情緒垃圾,大口大口的傾倒,而且很多是很嚴重的情緒垃圾,所以心理諮詢師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危行業」。很多缺少歷練的諮詢師在剛開始也會陷入到對方世界,無法自拔,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所以,心理諮詢師發展出了很多保護自己的方法,典型如嚴格限制自己和對方的接觸,出了諮詢室,雙方不會有任何接觸,諮詢師一般不會對求助者私下的接觸進行任何回應,所有的接觸只發生在心理諮詢室,只發生在諮詢時間內。另外,諮詢師也有自己的心理諮詢師,這些心理諮詢師會幫助他評估在諮詢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一旦諮詢師陷入其中,會幫助他解決。但最根本還是需要諮詢師不斷去修鍊,不斷去提高。


這個取決於所謂「被消耗」的人的心智堅定程度吧。因為不存在三觀完全正確的人(至少我沒見過),所以理性跟客觀都是相對來講的。那麼「被消耗」是否就是意味著三觀的變化是朝著自己不希望的方向呢,這裡分很多種情況了。但是根本的你感覺被消耗的原因是你自認為自己的三觀相對更正確。
負面的情緒跟經歷不能跟「負能量」劃等號,比如大部分悲劇作品能令人更加熱愛生命跟積極向上。你感受到自己的變化是因為這個事件觸發並加深了你的相似情緒,也許你之前並未意識到。
頻繁的接受暗示並不予以足夠思考的盲從一定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在於你自己的思想大廈的一部分交給別人去設計並施工,如果正好是承重牆又遭遇設計失誤就虧大發了。譬如前幾日的排日思潮引發的一些悲催事。自己蓋的樓倒掉了重新建就是,因為你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1、朋友間傾訴負面情緒和負面經歷,是否會消耗另一方的「正能量」? 答: 消耗談不上,但可以認為是一定程度的影響。 2、為什麼? 答: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心如堅石,外人無論如何也動搖不了你;如果你內心軟弱,別人三兩句話就會說哭你。 第二種情況:你擁有解決問題的智慧,那麼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自然談不上消耗,談不上影響;你不擁有解決問題的智慧,那麼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都會讓你感覺到煩惱。 綜上所述,你對自己的了解很重要,你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自己的長短處,自己的情緒、性格類型,先了解自己,再通過自己去感受別人,達到善解人意。 3、如果是「消耗」,能否夠取得某種平衡,或者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答: 假如是消耗,那便是你內心不夠堅定,性格不夠成熟,容易被外人所動搖。或者是你智慧不夠,不能很好地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化解問題。如何改變呢?需要你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反省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堅定起來,讓自己的思想成熟起來,增加自己的智慧。內心堅定了,而且有智慧了,不管別人如何向你訴說痛苦、亦或者批評你、刁難你,你都能以一種安若泰山的姿勢應對,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分析、去處理,這樣你就升華到另一個思想層次了。

那麼如何增加智慧,讓內心堅定起來呢?

答:

增加智慧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學習經典,比如一些為人處世方面的書籍,古代聖賢的格言,聽一聽長者的過去,讀一讀經典的名著,多思考,看待問題多元化,不要鑽牛角尖等。

如何堅定內心,這個需要對你自己進行訓練,可以從最簡單的早睡早起開始,不必嚴格控制自己,但要學會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說合適的話,當你對自己樹立起不怕苦、不怕問題,敢面對問題,敢化解問題,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時候,你的內心就非常堅定了!因為你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目標,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你就是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這樣你還會被別人一兩句話打到嗎?肯定不會!

另外,說一下我的建議:

道渡有緣人!有些人你跟他說道理是行不通的,那些人就像水裡的魚,就算你站在水面,喊他喊一輩子,他也聽不見。所以說道渡有緣人,有緣人自然會明白你的話,明白你的意思,有些人就是冥頑不靈,那是性格上的偏執,是一種人格問題,心理醫生也很難幫他糾正,就像你妄圖讓人說鳥語一樣,徒勞無功而已。總之,有些話要對可以知道這句話的人說,不要和一個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那樣你會很累。至於吐槽,我覺得你的智慧夠了,內心夠強大,無須吐槽,寫寫日記,寫寫生活感悟,就是最好的吐槽!


謝@佘炤灼邀
這樣,先不說怎麼樣。先說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一句禪語出處是《華嚴悲智偈》「如入火聚,得清涼門」比較傾向於王陽明心學派的解釋:對身外之物,把它看成烈焰則為烈焰,看成清涼則為清涼
第二個,一個年輕的諮詢師詢問他的老師了一個問題:「請問,老師我們每一天都要接受這麼的來訪者的心理垃圾,時間長了,我們也會產生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吧。可是為什麼您幾乎沒有見過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呢?」他的老師回答:「你要是認為是垃圾,便就一分一秒也待不下去。要不是,你就可以幫助每一個來尋求你幫助的人。」
嗯,開始正題。
所以呢,「消耗」你要真的以為這是「消耗」是一件所謂「凄慘」的事情,那必然就是的。因為這是你的心理暗示,這中心理暗示建立起來之後再經由你這麼反覆多次的強化(比如你總是暗示自己朋友相互消耗還有你的負罪感&<於心不忍&>)就會形成一種模式,就是首先你會覺得你「消耗」了你的朋友,然後如果朋友再比較困難點你的負罪感又會增強你的焦慮進而你就又想找一個朋友去「消耗」下然後重複重複再重複,惡性循環,結果只會越來越糟。
在普通人的生活當中,很容易產生了「負罪感」這個和咱們的文化背景有關係。儒家的大文化背景下的熏陶,讓你知道這樣做是不「義」。可是真的是嗎?稍微懷疑下自己周邊的世界,可能會有更有趣的答案等著你。
接著說會不會消耗「正能量」正能量,如果真的話,是不會的。因為「正能量」的機制肯定是自生的,不是一次性的,不是消費性質的物品而是可持續發展的,有循環可再生的,這樣才能符合「正能量」的定義,否則就不是了,不能自主產生,不能循環用一次少一點,這又不是一個物件這是精神力量!可以達到一個臨界值,過了零點就會消耗&>補充。那麼互相傾訴呢?互相傾訴就會釋放彼此的「負能量」那麼「負能量」被釋放勢必「正能量」會得到補充(假設個體」能量「是一個整體有且僅有這兩部分組成)所以,怎麼能消耗掉了呢?最多是消耗&>補充,有點力竭罷了。


因為不了解當事人的問題背景、雙方性格特點和互相的交往模式,很難從廣義上來判定是否「正能量被消耗」。
一般來說,能傾訴負面情緒的朋友一般都是深交的朋友。這種深層的交流可以使之感到被需要感,可以進一步加深雙方的交往與情感。所以不必特別擔心。個人認為,負面情緒全部向一個人傾訴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只向其傾訴負面情緒……那他/她肯定覺得你把其當做垃圾桶了……正常的交往,分享痛苦也共享喜悅,我覺得所謂的平衡應該是這樣。


只能談個人感覺
傾聽的時候重要的是去理解 而不是去設身處地 變成另外一個人 去接受這些暗面的影響
個人感覺唯一想吐槽的就是有時候會聽到一些秘密 保守秘密是比較痛苦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想成為積極向上的人,就多要和積極向上的人在一起
傾訴的內容,或好,或壞
如果有人總是跟我傾訴不好的事情,我會遠離,肯定會影響我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不是樂觀的人,一開始,我開導他,到最後,我自己製造比他更難過的事情去安慰他...
朋友,能互相激勵前行的,就在一起;
否則,還是沒有所謂的朋友會比較好一些,我又不是垃圾桶,英雄的道路都是孤獨的嘛 哈哈


是的,確實會消耗正能量,而且可以說,他越多的幫助你,就消耗的越厲害,反之如果只是敷衍你,那反而沒什麼事。

不過這種心靈的幫助帶來的力量是強大的,我說一個我的事吧。

2006年前後,我辭職了,那時候沒找到工作,自己又很焦躁,天天在網路上和我一個大學同學訴苦,並多次表達要和他一起創業的願望,這個大學朋友是一個很老成很有導師風範的哥們,後來也多虧他借了我一點錢度過難關。

後來我找到工作以後,他卻辭職了。。。因為他和他女友兩人異地戀,要結婚。

他辭職的時候我感覺挺突然的,因為他之前的工作本專業,挺穩當的,前景也不錯,領導也看中他,待遇也不錯。但是他還是雷厲風行的辭了,然後回福建。

再然後他開始找工作,他們哪兒差不多是個地級市,也沒什麼特別的產業,專業也不對口,結果他反而陷入我當初找工作一籌莫展的情況,他雖然一向有主見,卻也病急亂投醫,什麼保險啊金融啊房地產啊都去試了,但是他真的不適合。。。就這樣耗了一年多,最後考進了事業單位,總算穩定下來。

說實話他找工作的時候,反而是我幫不上什麼忙。。。雖然他從來沒提過,更沒找我訴苦過,但我一直覺得是因為之前我的騷動感染了他而自覺有點愧疚。。。


拿我自己來舉個例子吧:
我對於某個人來說,或許就是那個「被消耗」的人,他生病的時候照顧他,失戀的時候開導他,為了他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被消耗」了,以前也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願意為他付出那麼多。現在想想,忽然感到很慶幸——
自己在乎的人在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我,能在第一時間幫助他、安慰他的人也是我。恩,這樣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

其實,能有一個為之「消耗」的人,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不必向所有人傾訴一路成長的苦辛。因為有一種生命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懂;也不會向大家告白我對生活的忠誠,因為有一種生命有自己的深度和過程;更勿需說生命道路有多麼坎坷,因為有一種生命再多苦難都能擔承;不用直言歲月中有一杯苦澀的羹,因為有一種苦難造就是了一種豐富人生。


「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所以,你想多了。


這分兩個不同角度來說吧。
1.有些人說自己的不幸是笑著說的,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說的,分享不幸,卻讓你覺得他的可愛,或是讓你覺得自己過得不錯,作為能量輸出,你覺得他反而給你輸入了正能量。他帶給你的是幽默,豁達。同樣訴說不幸,這樣的方式是讓大部分人不反感的,至少不想遠離的。
2.有些人說自己的不幸,讓你覺得倍感壓力。他們常常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背後的怨念的情緒。把你帶去負能量沼澤里。這樣的人往往不與人理性交流,常常怨氣纏身。對朋友容易依賴,卻不在乎給朋友帶來的影響。不去想別人是否有義務去承受你的這些情緒。我所說的是單純傾瀉情緒,想要從你這裡索取關心和愛,而並不是願意和你解決問題去理性的傾訴和討論、交流。這兩者的區別只要去注意就能發現。


有多種看法或是「解釋」,因為無論是正能量、負能量,都是一種「被」關注、「被」傳遞。我個人在看瑞士心理大師方迪《微精神分析》的時候有些啟發,共勉:
細微的思想是可以分解為復現表象與無意識情感,反過來,這些復現表象與無意識情感又可還原為細微復現表象與細微情感。這樣的復現表象不是無意識,而歸於虛空。這樣的從物理概念引進,大師把心理與物質連續性結合在一起,能量從分子到思想、從思想到原子。從微精神分析方法來看,兩個主體之間的關係,那麼必定有虛空。精神分析是意識與無意識的過程、橋樑,微精神分析專註於生命的開始之前以及結束之後的事情。正是方迪大師的這種虛空帝國的微精神分析,被分析者不再認為是無意識的終結,而認為通過自己努力回歸到虛無,可以改變行為結果精神修正,獲得寬厚。無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在虛空中都是「無」。


「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
所以朋友之間在傾訴遭遇的時候,傾聽的一方可能還慶幸自己運氣好呢


負能量第一次是從關於宋三木的報導裡面看到的。

有沒有我表示非常相當之懷疑。


情緒一定會互相影響,但是否消耗另一方的正能量,要看作為情緒垃圾桶一方自身消化,有些人容易被環境左右情緒,那他在幫助別人疏導的同時必然會聯繫到自己生活中的不順利的一面,自身的正能量當然會被消耗


推薦閱讀:

抑鬱了該告訴朋友嗎?
有幾個有趣的朋友是什麼體驗?
有個聲音好聽的主播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年來 沒有一個朋友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誇女同事?

TAG:生活 | 心理 | 朋友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