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對未知的事物、不確定性的恐懼感?

我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害怕事情的不確定性,想到就覺得非常恐懼。比如想到大學畢業後可能跟男朋友不能在一個地方會導致分手,比如將要去一個不認識的地方生活一段時間,比如要獨自去參加一個比賽……凡是需要接受新環境是時候就非常恐懼,從心底抵制一些動蕩、變化,我才20虛歲,可是凡事都希望穩穩噹噹害怕旁生枝節,一點沒有年輕人的衝勁和冒險精神(冒險精神並不包括遊樂設施例如跳樓機這類,這些我毫無問題),儘管真正遇到事情我可以處理得很好,求問怎樣從內心去克服這種恐懼感?


並不是每個人對未知與不確定的事物都會有恐懼感,有些人對未知的事物是充滿著期待的。未知與不確定的事物,本身是中性的,它們有可能是好事,有可能是壞事,也有可能不好也不壞,那麼,為什麼在一些人眼裡,未知代表著期待,在另一些人眼裡,卻代表著恐懼呢?

生活中有一些人,當他們有了一段親密關係之後,便不斷地被一種關係結束的擔心所佔據,他們難以活在當下,更多的被對未來的擔憂所佔據了。追溯這些人的成長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有著不穩定的成長環境,或者父母爭吵厲害,或者長久不在父母身邊,等等,於是他們內心的狀態,是一種不安全的狀態。因此,他們特別需要安全的保證,害怕變化、未知與不確定,有些人甚至為了逃避變化,寧願長期生活在一段痛苦的關係之中。比如,一個有受虐特質的女子,長期被男友虐待,但卻無法離開那個施虐者,因為她被一種不安全感所驅使著,施虐的關係雖然痛苦,但至少能夠給她以一種確定感和熟悉感。

內心不安全的人,往往存在著大量的敵意、憎恨等負面情感,面對未知的事物、環境或人,他們會自動將這些負面態度投射出去,併產生害怕與恐懼。相反,一個內心安全感充分的人,更多的會投射出正性的情感與態度在未知的事物、環境或人上面,於是便對未來充滿著期待!所以人們對未知的事物的感覺,是與他們的內心狀態息息相關的。一個內心安全感充足的人,會把好的感覺賦予未知事物,因此充滿著期待;一個內心安全感不足的人,會把壞的感覺賦予未知事物,因此充滿著恐懼。

怎樣克服對未知的恐懼?當一個內心不安全的人其恐懼與敵意等情緒被充分的呈現、理解與表達,或者當這個人能夠發展出一段安全的親密關係,那麼正性的情感,如愛、寬容、感恩、理解等會逐漸的佔據主導,於是內在的安全感充分的建立起來了,對未知的事物的態度也將發生相應的變化。


人活半百,沒有成功的經驗,也總有失敗的教訓,之所以還沒有完全成功,從成功中活得自信,肯定在方法,毅力執行力等雞湯要素當中,欠缺了一個或幾個,經常很害怕,也沒有安全感。
第一,關於未知和無知
去年看部喜劇,龍門鏢局,在這裡不是想討論這部片的笑果,也不想那些過場的明星和生硬的植入廣告,但是理由有一集說的是男配白敬祺第一次走鏢,充滿害怕,裡頭那個嘴皮子說的挺在理和感動:
「你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害怕嗎?是因為你不了解。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是人類的共性。你的恐懼來自於你的無知,你的無知來自於你的懶惰和虛榮。第一次,你不調查、不研究。。。成為不了高手。」
在那個嗷嗷待哺的年代,你要想知道豬肉啥樣可能不容易,在網路資訊發達的今天,你一擺渡,就有N種豬法的豬肉在你面前,你就是要看到豬內髒的毛細血管都是信手而來。在當今廣大的熱情網友,極少去散播病毒,更多是分享,各種論壇各種問答各種百科和知道,just for free,ok:考試有考題回顧,面試有面經,旅遊有路線攻略,甚至你娛樂的遊戲都有寶典,任何一件事即使沒有標答,至少提供了N種參考,你所要做的是,花時間去了解,去整理,最後好應用。當然,也不排除所謂磚家,輿論胡亂導向神馬的,只能說現在不好糊弄好嗎,評論比新聞更精彩哦。
第二,practice makes perfect
知道怎麼做,不意味著你就能做的很好,那如何做好?
普通人和天才的區別有多大,IQ,EQ會告訴你,可千古前的仲永,百年內的阿甘也能鼓勵你。
成功人士總是在背後很努力,才讓你看起來他顯得毫不費力。你不知道那些演講的人,對著鏡子練了多少遍。老師也會所過,能考上大學的有的靠智力,有的靠努力,在現今,很難得靠視力。。。一個班的女生學手語,你以為班級四大美女之一為什麼做得最美最流暢,你看她在閑暇的時候一直不顧他人的眼光持續鍛煉,一遍又一遍
最後,我只想說:hold 住。。。
大眾點評網寫的多有積分,沒準能被抽到免費試菜哦,知乎寫這麼多,一定只能是抽風了


用一張圖片解決你的問題


用我的經驗告訴你。

你去做就好了,
事情既沒你想的那麼複雜,也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我想我也是你這樣的人,每當感覺事情是在控制之外的時候,就會莫名的發噪,尤其是如果這天做好了計劃,但是被臨時打破,會很不舒服。

我知道這樣不好,所以採取了這些措施來克服。

1、做不做準備的旅行,可能一個人很難,於是盡量約一些比自己更隨性的朋友,然後跟著他們去旅行,慢慢地會發現他們的旅行方式也很不錯,就會開始享受這種隨性不受控的旅程。

2、生活中,經常做一些自己內心很不想做的事情,比如約自己不喜歡的人一起吃飯或者強迫自己參加一個不喜歡的聚會。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總而言之,人是一種挺智慧的動物,自己的適應力會比自己想像的強很多。克服自己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找相對平緩的方法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讓自己更多的信賴自己。


在心理上開始真正接受不確定性將伴隨我們的一生,並對這個事實感到舒適,才是生活的真正開始。

天分與練習並重吧。


對未知的恐懼是每個人都存在的。不過也分很多方面啦。
生活中、工作中的話可能是你不夠自信等等原因。


捋一捋自己的思路


深呼吸


最喜歡萬物的"不確定性", 如果事事都按照軌道規劃好, 我會感覺無趣極了!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我就是這樣..


人之天性,無法除根。


少想多做


不追求確定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推薦閱讀:

強迫症的人都有哪些表現?怎樣克服?
每天11點起床的人持續性期待自己第二天早上7點起是什麼心態?
如何把一個沒有強迫症的人變成一個強迫症?
為什麼豆瓣的LOGO中文名和英文字母不在一條線上呢?
如何控制潔癖和強迫症?

TAG:強迫症 | 心理障礙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