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網文創作中人物情感不受控制?

自己寫小說也有三四個年頭了,但是因為沒有時間碼字只能寫手稿的緣故一本書零零散散的記錄在稿子里,正文大概20w不到一點,剩下的片段拼湊起來也有將近5 6w字。
恩,自己是個處女座強迫症患者,屬於第一天寫完第二天就看不爽想刪了重寫的人……我想過用大綱來約束自己,結果因為方法不當活生生寫成了細綱。
最近對「男主對女主的情感轉變太生硬」為由又想給男主的童年加一個男配角及成長後他的死亡激勵男主。結果發現自己已經不能掌控這個算不上男二的配角的感情了,著實怕自己寫的太深不能自拔……在我的構思里無論如何他是要死的。
大致的問題如上,新人第一次提問有點慌,盯著游標猶豫了好久……@慕容玉京@流浪的蛤蟆@跳舞@白姑娘@蕭子@徐略武@王帥@古韻@李棠溪@魯西西


大體量的作品,通常分為三條推進線索來規劃:
1. 主線情節:即主角和主角團體和主要對立面的衝突,成長等。
2. 情感線:角色之間的互動產生的情緒渲染、衝突和改變。
3. 逐步披露內容所處世界的世界觀、奧秘等。

三條線任意一條單獨進行,都是流水賬,尤其是對網文來說。記得任何一條線上的關鍵轉變都是通過其他兩條線來一同參與的。情緒衝突影響角色的劇情判斷,影響探索進程,或者探索進程,披露出來的人物關係、情感關係影響情緒、情節等等。
推力來源越是廣泛豐富,越是能達成可信、可靠、有力的情節推動。

每個情節、梗、橋段的價值都是不同的。記住這點。


看了三遍,總結了下問題如下:

①強迫症患者,喜歡推翻重寫,總是反覆次修改

②創作中筆下角色情感不受控制

1.強迫症患者,喜歡推翻重寫,總是反覆次修改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要先上一張圖。

顧名思義,這是廢稿,目前的序號已經排到12了。他們長短不一,內容各異,甚至都不是來自一篇小說。而我把他們放在一個文檔里的原因都是一個:

——寫崩了。

寫崩了,就是說他們與當時的情境不符,與人物的性格不符,與大綱的情節走向不符。

我舉這個例子的意圖是想說,你疑慮的那種反覆修改的狀況很正常,每個人都會遇到。如果你前一天寫的內容不符當時的情境、不符人物性格、使得劇情變得難以推進,那就根本不用猶豫,一個字,

刪!


我的廢稿文檔裡面,少則六十幾字,多的近千字。我跟題主一樣時間少,一天能擠出兩個小時來已經算好的了,經常只是一天能碼一小時字,而我的手速並不太快,基本上一小時也就四五百字的,上千字已經是我一天兩個小時的成果了。

但只要妨礙了劇情的發展,我就沒有猶豫過。

寫崩了這種情況剛開始寫小說時最為顯著,因為不知道寫大綱,常常是寫到什麼算什麼,跳劇情跳情節特別嚴重。但當時並沒有什麼意識,因為什麼都不懂。

後來成熟一些了,立馬意識到大綱的重要性,有了大綱,情節的走向清晰,人物的對話有了方向,性格也穩定了下來。

所以,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寫大綱

看到第一句說寫小說已經三四個年頭,應該不算是老手了,剛才打了九十來個字的大綱的好處想了想又給刪了。

大綱寫成細綱也不錯,可以說是很好啊,細綱都寫出來了,這篇小說剩下的只是步驟只是碼出來了啊。

從題主的語氣看來還是沒意識到大綱的好處。有需要在評論區留個言,我可以寫一篇大綱的好處再貼上來


2.創作中筆下角色情感不受控制

這一點並沒有在我這裡出現過,但可以理解。可以看得出題主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而我則不然,可以說的情感淡薄。

而在我的一篇回答中就提過一部小說的情節是如何想出來的? - 徐略武的回答


靈感是一個小說的起始。我們的一個模糊的想法、一種隱約的感覺,甚至是一個很簡單的念頭,都可以是一個靈感的來源。

之後,我們把靈感一點一點的摘取關鍵詞的確定下來,哪些關鍵詞便成了線索,線索慢慢的擴展,完善情節確定結構,就成了大綱

有了大綱之後,故事基本就成型了,差的只是把字碼出來的過程。

所以,在我的寫作理念里,根本就不存在筆下角色的感情和行為不受控制的情況。因為,無論是線索、情節、還是大綱,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剛開始的靈感服務的。


而靈感,從一開始就確定了。


從靈感之中,我就確定了要寫一個什麼樣的的故事,大體情節會有一個什麼樣的走向、主角之間會有一個什麼樣的開始、什麼樣的結局,當然,他們的感情,也在其內。

在把靈感完善成大綱的過程中,具體的東西會有所改變,但大體還是能從靈感中追溯得到。


在我這個死理性派和陰謀論的作者看來,寫作不太算得上是一個感性的活,除了已開始的靈感,剩下的所有,就成了按部就班。


回到問題上來,我給題主的建議是,如果是真的需要,男2該加就加,只要能使主角更接近你所想要塑造的形象。

如果你發現控制不了陷得太深了,那麼很簡單,把那一段扔進廢稿重新寫就好了。


我們是作者,我們就是上帝,我們要給筆下的角色書寫人生,那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就要跟上帝一樣無情無欲。

(*@ο@*) 哈,就是這樣,有不明白的留言問~


ps:順便說一下,邀請的姿勢不太對,@的話我基本就沒看到那還是我翻題主的主頁才知道你邀請了我,不然就錯過了……那裡有一個「邀請」按鈕,用那個,我替你邀請了蛤蟆跳舞兩位大神,雖然他們貌似直接無視了~


謝邀。

感覺題主描述的寫作狀態,似乎更適合實體小說的創作,而不是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速度很重要,最好一次成型。

反覆修改什麼的,往往達不到更新速度的基本要求。

另外關於人物或者情節的取捨問題。

記得看過一篇雞湯文,講羅丹的雕塑,有個雕塑的手特別漂亮。

他自己覺得特別漂亮 找別人來鑒賞也覺得特別漂亮。

眾人讚不絕口。

然後他把這雙手砍掉了。

理由是:局部要為整體服務。

一雙手美得太過,掩蓋了整個作品的光芒,所以必須砍掉。

我看題主的情形跟這個有些相似。

建議仍然以整個作品為重。

人物和情節你不捨得刪可以拷貝出來放一邊存著,不見得非得用在這本書里。

就醬。


恩恩,對於文學創作,我是個外行,不過我隱約記得,很久以前有過一個說法:一個真正精彩的人物,他的命運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作家掌控的。


看了一圈,大家說得各有道理,我在這裡說一些其他的。
很少有人從讀者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讀者覺得一個人轉變過大的原因是什麼?
籠統地說起來就一點,缺乏鋪墊。
細講起來了,就多了。
不過總結起來也無外乎這兩點:原因和契機。
兩者中最重要的是原因,一個人的情感暴走往往與他行為模式的變更有關。舉個例子:一個守規矩的人忽然就打破了規則。有的作者會給一個很隨意的契機交代一下,草草了事。讓人看了覺得很生硬。而好的作者。會把人物思想變化的原因寫得很清楚,然後把過程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最後契機的出現反而不重要了,因為那人的改變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契機的到來,就只是落地的最後一隻鞋子。
回到題目,對於男主對女主情感的轉變的處理,題主選擇插男二這個人進來。這完全是失控的表現了。題主選擇加入一個男二級別的死人(意味著此人只能在回憶中出現),這已經涉及到了故事的骨架。同時,這讓女主的存在很尷尬,她本來應該是和男主平級的,可這個男二的出現,讓男主在於女主的感情互動中佔據了優勢地位,使得女主和男二平級了。因為男二的地位已經高到和女主一樣了,所以題主發現自己越寫越停不下來,覺得有些難以割捨這個人物了。
拿大綱約束自己是對的,但是大綱存在之前,你的頭腦中想寫的故事是什麼呢?確定下一個範圍,在範圍的框架內發揮。千萬不要打破框架,這會徹底改變你的故事。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情感的轉變會有很多種原因,不要弔死在一棵樹上。


寫(認真)小說,是描繪自己腦海中那個世界的過程。
但是沒有人能夠全知全能,於是寫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取捨一部分。

比如一個出場跪的信使,我們沒有人知道他在沒有任務的時候愛吃城門口五塊錢一碗的牛肉麵。


其實不大明白「不能掌控男二的情感」具體是什麼意思,是說和細綱衝突?是寫不到合情合理?還是說不敢投入情感,怕入情太深,最後捨不得讓他死了。

如果是最後一點,那是好事啊,寫得作者自己很喜歡這個角色,那說明這個角色立住了,那讀者應該也會如此,那麼他的死會給讀者帶來衝擊,有感染效果,作者所要做的就是狠下心。。不是說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之死,邊寫邊哭嗎?(雖然,看書我真沒覺得,還以為福樓拜的寫法不會移情深呢。)

還是問題描述清楚,比較好說。


剛開始是這樣情況,但也記住寫作者是神,神是沒有感情的,雖然可以安排所有事。神更應該是一個見證者,冷眼旁觀所有發生的事,平時可以愛上或恨上某人筆下人物,但在動筆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我是神,我沒有感情,所有人物都是我玩弄的蟲子。寫作者要麼被內容逼瘋,要麼把內容逼瘋,除此之外,第三條路就是放棄。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寫作者都不是正常人,因為他們拿著手術刀去解剖人性的美和丑,過程鮮血淋漓,結果支離破碎。當然寫網文我說的全是廢話了。


把自己想像成上帝 告訴自己你是沒有感情的只是在關注人間的發展


路過, @寫手K君 先前看過K君的一個回答,我覺得很符合題主的情況。
你認為角色情感不受控制,按劇情根本走不通。這是因為你先構思的是劇情,而不是角色。劇情已定,你的角色自然無法100%契合。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希望在KTV(會所)里發生愛情故事呢?
你怎麼看待斯蒂芬·金的小說?
如果野怪殺死英雄能夠獲得經驗與金錢,會發生什麼樣的事?
作家是如何洞察人性的?

TAG:小說 | 網路文學 | 強迫症 | 小說人物 | 小說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