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會這麼火?

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會那麼火,主要的原理不就是集中一段時間做事情,然後休息一下,如此反覆嗎,而且它把番茄規定為30分鐘,還不能有不完整的番茄,可是如果你做了30分鐘,事情做的剛進入狀態,這時候休息5到10分鐘再回來豈不是要重新找回狀態,這樣能提高效率嗎?


關於「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有效」,上面已經有人解釋過了。

我來補充「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會火」。在我看來,它「火」起來的根本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深信,自己會因為浪費時間(發獃,看美劇,刷淘寶,社交媒體上的碎片化時間消耗……)的罪行,而遭到命運的懲罰。這種懲罰具體地說就是:無法過上有尊嚴的,不落人後的生活。

換言之,這幾年大家越來越把「時間管理」技能作為處理內心不安全感的一個出口。典型的例子就是「努力就可以進步」這種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這讓人們自以為找到了「現在過得不好」的原因,以及未來通向好日子的方法。當然這種觀念,比起過去的菩薩保佑、前世修來,以及一直存在的天賦決定論(或早期決定論),確實進步不少。——順便說一句,只要某種觀念能夠深入人心地緩解我們的不安全感,就必然會火。從這個角度來說,番茄工作法的火,和寺廟捐功德的火,傳銷的火,早教機構的火,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人類為了緩解不安全感而持續為之買單。


首先我想感謝 @大胖 翻譯的《番茄工作法圖解》一書。雖然我自己沒看過,但是無疑這本書幫助了很多人更完整地了解番茄工作法。

不過,關於「為什麼會火」,我這裡有個有些不同的版本。那是我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之一,但是它不該被遺忘。更重要的是,那段日子中的許多人,不該被「迎合大眾」這麼輕飄飄的判斷所帶過。儘管這麼說,時過境遷,有些記憶也不準確,還好現在還能找到當時的記錄。如有疏漏,還望 @高地清風 能幫忙補充。

2010年,我在懷孕狀態下開始寫博士論文。拖延症非常之嚴重,卻又不能熬夜趕deadline。甚至連心情不好的權力都沒有。於是我來到了豆瓣「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開始寫自我反思的日記。(鏈接已經刪掉,因為太多隱私,請諒解)

在寫作這個帖子的過程中,我受到了許多「拖友」的鼓勵,我們也在一起探討和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戰勝拖延。屢戰屢敗以後,我無意中發現了番茄工作法。具體應該是在一個英文博客上看到的,所以直接看的就是官方英文原版的網站。後來下載了上面中文版的番茄工作法電子書。這個時間點,在我的豆瓣帖子中還能查到,是2010年11月27日。

當時有幾位在豆瓣上很活躍的夥伴,也是在寫博士論文,她們發現我說的這個方法後都很踴躍地試用。漸漸的,番茄成為了我們戰拖的主要工具,一時間,小組裡每天更新的記錄都是「xx個番茄」,新加入的人也會頻頻發問「番茄是什麼意思」。了解並發現其好處之後也就成為了宣傳番茄的主力。

也正是在2010年,@高地清風 (現在仍是「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的主要管理者)開了幾個戰拖QQ群,辦起了「戰拖會」,在這個拖延症患者自助的社區里,我們每天都在互相鼓勵,同步番茄,直到今天,我保留著的群里還總能看到有人在「1go」「3back」地記錄自己的番茄。

為了傳播戰拖理念,高地清風花了很多時間做戰拖會,也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並且不遺餘力地宣傳番茄工作法。每次媒體採訪後,總能看到社區里又多了一些來訪者。典型的比如這篇:「戰拖隊」自動集結。 來自:【新民周刊】 裡面明確提到了「番茄工作法」在拖延症小組中是如何開始流行的。

有一天,我突然在多看上看到《番茄工作法圖解》成為了暢銷書,漸漸的,手機應用商店上也開始能搜到中文的番茄應用。按照我的理解,直到這時,番茄工作法才真正算是火起來了。所以就我的觀察,儘管之前番茄工作法已經有人了解並做過一定的推廣,真正火起來還是從「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開始的。

因為和那些「我一專註就是一兩個小時,25分鐘對我來說是個打斷」的人們不同,番茄工作法對於拖延者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讓我們真正忘記那些焦慮糾結,把目標集中在眼前的番茄上。它讓我們第一次發現衡量付出而不是遙遠目標的實現也可以如此有成就感。甚至,它讓目標、想法、價值觀可能完全不同的拖延者之間有了最直接最通用的語言——「一起來番茄吧」成了我們打招呼的常用語;「今天幾個番茄」成了我們友好競爭的衡量標準;甚至「今天真倒霉,被妹子鄙視了」,也會得來一句「哎,別想了,還是來番茄好了,go」的最有效安慰……

你們可以從邏輯上心理上傳播學上甚至廣告學上去分析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會火。但是在我看來,它始於一小撮真心想要幫助自己和他人改變的人。

然後我們就改變了世界。


私以為番茄工作法之所以火的原因正是——它提供了一種最基礎最簡單的精力管理的方法。
番茄工作法提供了這樣一套【完整】的方法:
1、收集信息
2、確定當天的任務並劃分事項的優先順序
3、選擇最優先的事項並全力工作
4、適度休息,並確定接下來最優先的工作事項
重複3、4的過程
5、一天結束後對當前工作狀況的總結
這是一套完整的PDCA循環好嗎!
Plan—Do—Check—Action
番茄工作法並沒有像其他答者所說的那麼簡單的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好嗎!
番茄工作法雖然並不完美,它也有著缺陷,如對於工作的劃分是否(實際上也有可能)有些簡單粗暴了。
PS.番茄工作法的時間並不是一定要25分鐘的,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節。
但是,番茄工作法卻是通過這樣一種簡單直接的方式將很多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人領進了這個自我管理的大門。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番茄工作法是自我管理的小學。
每個人都會上小學,而目前的情況是雖然有一部分人已經從這所小學畢業了,但是大部分還只在上小學,甚至還有很多人連學前班還沒有進。
這足以說明目前中國關於自我管理的教育是有多麼的缺乏!
關於這點,大家可以去看 @采銅老師的回答,我非常贊同他關於【生而逢時】的說法。

最後,也和采銅老師的回答是一樣的。番茄工作法只是一種方法,它並不是多麼的偉大,它只是個工具。我們不能僅僅局限在番茄工作法的這所小學。遲早有一天你會從這裡畢業,然後發現一個更大的世界。
回到問題本身,番茄工作法之所以那麼火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人需要它。
僅此而已。


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 提供了一個很標準的SOP,有非常具體的規則,按這個規則來執行,可以準確的重現。
  • 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後,效率能很明顯的提升。
  • 可以用來大致衡量和判斷工作效率和具體的高效率工作時間。
  • 在2008、2009年之後,絕大多數人都會面臨信息過載、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大家都需要簡單易用的解決方法,然後一大批時間管理、科技類Blog都在傳播番茄工作法,類似的文章反覆出現,最終從一小部分先行者傳播到科技工作人群,同時番茄工作類的APP越來越多。
  • 番茄工作法並不是固定25分鐘不變,只不過在剛開始時最好按25分鐘來完成,當習慣這種方法之後,可以按個人情況進行調節,15分或40分鐘都可以。這種方法的使用對象通常是容易分心,很難進入心流狀態的人,長時間使用這種方法最直接的反饋就是培養一種特殊的工作節奏,當這種節奏形成之後,比較容易進入心流狀態。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人越來越少,這也是原因之一。

在沒有接觸過番茄工作之前,就寫過類似的文章,比較相似的描述是這樣:成人的注意力通常會25-35分鐘之後被轉移,如果能在注意力被轉移之前休息一下,會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看完這段話之後,自己去按照裡面的描述行動一下就會發現,休息一下是多長時間,有沒有限制。缺少一個明顯的規則和步驟,每個人無法準確重現,經常會發生多休息一會,看下新聞,然後就過幾十分鐘或一個小時,重現失敗,而按照番茄工作法就好多了。規則簡單、容易理解、效果明顯的東西更容易傳播。


人們對工具的熱情遠大於依靠工具所做的事情本身——《REWORK》


標題和內容是兩個問題,分別回答。

按照內容回答:不就是專心30分鐘嗎?——知道KFC的薯條炸多少時間嗎?是2分45秒,在2分15的時候需要炸鍋會叫,提醒你把炸籃搖搖,這樣炸出來的薯條就不會粘在一起了。每一行都有他的專業與不專業,我的薯條炸的不多,炸薯條炸遍全世界的傢伙肯定有他的專業規範。時間管理也是這樣,我想你現在還沒有感受到效率壓力。別浪費時間研究什麼工作法了,享受生活吧。

按照標題回答:番茄工作法為什麼會火?這個方法已經在那裡十多年了,2009年底,一批極客發現了他,並互相推薦。可以翻翻http://tuaw.com當時的文章。科技博客是第一批時尚先鋒,我屬於第二批,2010年官方書中文化,2011年圖解書中文版出版、大量app湧現,2012年,我忽然發現,很多時間管理培訓師都會在課程中推薦番茄工作法。

時至今日,我自己還是不會炸薯條,就會吃。 :D
補一句……時至今日,不管番茄工作法火沒火,這個討論看來是火了。


「如果你做了30分鐘,事情做的剛進入狀態,這時候休息5到10分鐘再回來豈不是要重新找回狀態,這樣能提高效率嗎」

很遺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能夠堅持一兩個小時做一件事情,並一直保持高效的狀態,那麼也就不需要番茄工作法了。更多的情況下是,你能堅持30分鐘不刷微博不上知乎不看手機簡訊只盯著一份報表做清理嗎?所以番茄工作法的意思,是讓你每次堅持個30分鐘,30分鐘後就可以休息。然後每天也不要做太多番茄,能有四五個有效的番茄就好了。就像你要健身,給自己定個目標,跑10分鐘就立刻休息,但是10分鐘一定要跑滿,然後第一天就跑10分鐘,往後幾天再慢慢增加一樣。

——————————————
2016年新寫的答案:

真奇怪,你們就是這樣遇到一個新的方法不去想著這個方法適用於哪些地方,而是上來就找它的毛病然後否定它嗎?

人家是讓你處理一些比較繁雜的事情,比如你積攢了1000封郵件沒處理,你會覺得很有壓力而選擇遠離郵箱使得郵件越積攢越多。番茄工作法讓你專註處理25分鐘,你心裡有準備,25分鐘一到鬧鐘一響你就可以休息,不管有沒有處理完,所以你願意去做。最終你會比較容易做完這件事。

人家也不是讓你好不容易約個炮,前戲做完乾柴烈火的,然後鬧鐘響了,你對人家說對不起時間到了我要休息5分鐘。這種你發自內心愿意去做的事情還番茄個鬼啊。


我太贊同李松蔚的答案了。
我從小到大一直處在一種不能浪費時間,否則會被命運懲罰的焦慮感里。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只要能做點事,再沒意義,哪怕跑跑腿我也覺得安心,哪怕坐公交我也會掏出手機看看知乎什麼的。所以我也一直在訓練自己時間管理的方法。稍微有點成就吧,工作的時候還好,但一旦有假期,我就又開始焦慮了。
我已經焦慮到對假期會不安的程度了-_-||,俗稱……賤……
直到這件事:我去年年末開始覺得上半身左半邊會發麻,手臂也會。以我有限的醫學知識,我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因為癥狀很輕,我就拖著沒去醫院。後來似乎情況越來越嚴重,後來半個月我每天都處在恐懼不安中。我這個不愛回憶的人,突然間經常想起小時候的很多事。我開始懷念那些能夠發獃的日子,後悔沒能珍惜那些無所事事的日子。我突然發覺做個普通人好幸福啊。那時候誰還在意有沒有好好利用時間,我只希望能夠浪費的時間更多一些。
後來的檢查發現只是神經官能症,吃了點葯也好了。發現一場誤會之後,我又開始焦慮了,焦慮我浪費了假期,又開始痛恨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
你們看到了,其實能夠安排好時間是一門技能,但根本不是治療我這種焦慮的方法。因為我自己時間管理得再好,也很容易懷疑:我是不是在做最有意義的事?我每天這樣工作是不是浪費了窗外的大好春光?在外面玩的時候又要想起我同學是不是在努力充電?
我真正要解決的是,我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我老覺得只要多努力,人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變,並且由於對自己的不滿,產生焦慮。可是在我被死亡的恐懼打敗的時候,我剩下的只是對最普通最平庸的生活的懷念。現在每次我一焦慮,我就開始想起這件事,平靜許多。我希望今後我能夠多發發獃,多和家人朋友閑坐著聊聊天,坐在車上能看看外面的風景。安排時間的時候,把休息,發獃,扯淡也考慮進去。設定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時,記住我是一個普通人,我會犯懶,會很努力做一件事做不到,會浪費很多很多時間,那又怎樣呢?


說說番茄工作法帶給我個人的好處吧,其實聽這個方法已經很久了,只是一直沒去運用。最近在閱讀關於很多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時,發現都會提到番茄工作法。

出於好奇之心,試著運用,我是用手機計時,剛開始用的時候總是分神,去瞄一瞄到了25分鐘沒有,還剩下多少時間,結果反而被干擾。

於是調整心態,按照書中方法去執行。只要不響鈴,我就不看手機上的倒計時。

一個月下來,發現看書的速度跟質量都提高了,尤其在用於寫作時,靈感更會不斷的湧現,習慣了之後就會心無旁騖,專註力變得極強。

在一個個短短的25分鐘內,收穫的不僅僅是效率,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接下來,我就詳細說說這個方法是如何運用的吧。

首先,什麼是番茄工作法?簡單的說,就是把工作時間劃分為多個番茄時間,一個番茄時間包含兩個部分——25分鐘的工作或學習時間和5分鐘的休息時間。

每完成4個番茄後集中休息30分鐘,在番茄鍾內,不要做任何與番茄鍾無關的事情,直到番茄鐘響起

番茄工作法需要的工具

傳統派需要準備三樣工具:一支筆,一枚廚房定時器,三張白紙或橫格紙。簡約派只需要在手機里安裝個番茄工作法app。三張紙的用途分別是:

1、「活動清單」表格:列出最近要進行的活動,隨想隨填,不用排序,言簡意賅(同一張活動清單表格可以用很多天,增加新的活動,劃掉已完成的),這個表格的事情,不要一股腦抄到「今日待辦」表格里,要考慮是否能做完。列完後預估下每個事項所需要的番茄鍾。

比如:整理衣櫃;看電影;發電郵給朋友……

2、「今日待辦」表格:填寫今天日期,列出打算在今天進行的活動(每天早上這張表要換新的)。然後根據事情的緊要程度,選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準備開始吃第一個番茄。

比如:跟朋友吃飯;做日式料理;發信息給弟弟……

3、「記錄」表格:記錄所採樣的流程指標,以便對流程進行改進(同一張記錄表格可以用很多天,以便比較每天的跟蹤記錄)。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就可以記錄,記錄之後就是處理階段,可以計算平均每項活動所花費的番茄鍾數。

番茄工作法如何進行休息

番茄工作法主張在25分鐘時間段內專註進行高質量工作,接著進行5分鐘的休息。當鈴聲響起時,就可以在「今日待辦」表格里畫一個"X",然後迅速進入放鬆狀態中。在休息時間要徹底放空大腦,不要閱讀電子郵件、閱讀新聞、打電話,不要做對下一個番茄鍾會造成額外壓力的任何事情。比如看著窗外發獃就比聊天、讀電子郵件省心省力。

每隔25分鐘的常規休息之外,吃掉4個番茄後休息30分鐘。這個時候大腦在連續高強度的運轉之後需要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長的平復期,這樣才能在下一個周期當中保持狀態時時在線。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清理辦公桌,去一趟茶水間,或者到喜歡的社交網站上轉轉。甚至可以看一眼電子收件箱,但是不要寫任何重要的回信。

番茄工作法遭遇中斷對策

通常在你吃著番茄時,完全不被人打擾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該怎麼應對這種無法控制的中斷呢?番茄工作法不是只能用於閉關修鍊的法門,相反,它可以提升協作環境中的個人技能。通常情況下中斷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自己造成的「內部中斷」。具體地說,是直覺向心智發出信號,告訴自己去做當前專註活動以外的事情。比如突然想起一個重要電話要打;或者想看一眼喜歡的網站;或者想起有封電子郵件要趕快回復;還有晚上的電影票忘了預訂。

針對這種情況,作者給出的建議是:繼續遵循番茄工作法。即是想起每一件事情時,在「今日待辦」表格上寫上一欄「計劃外緊急」,然後在這一欄里填上突然冒出在腦海里的事情。寫完後在旁邊畫一個撇號,代表一次內部中斷,在一天結束進行記錄時,可以計算撇號的數目,採取更好的對策,以便接下來每一天盡量減少這種計劃外的緊急事項,讓一切可控。

第二種是別人造成的「外部中斷」。有人找你詢問或請你幫忙,並且等你答覆。比如同事跑來問你工作上的事兒;或者談論些大眾話題;或者一位老朋友打電話想敘敘舊;或者領導有份報告,需要你幫忙做;或者最常見的一種,電子郵件在不斷響,提醒你有新信息。

針對這種情況,電子郵件和電話很容易,直接關閉就是了。找你面談的話,在不影響結果的情況下,可以請求對方盡量推遲,而不要在當時就直接處理。每遇到一次外部中斷,就在「今日待辦」表格寫下來,寫完後在旁邊畫一個減號,代表一次外部中斷。如果不是今日要做的,就寫入「活動清單」表格,標上截止時間,在旁邊畫一個「U」,代表計劃外。

一天結束記錄時,計算下有多少計劃外的標記,如果有很多,說明在早晨計劃階段漏掉了很多事情,考慮不周全,第二天早晨則要更仔細地檢查。但如果在傍晚記錄時發現,今天所完成的大部分事情都不是早晨選的,經常這樣,就會影響承諾的使命感,也要進行修正。

番茄工作法遵循的原則

番茄雖然好吃,有些法則還是必須要遵循的。

第一,番茄鐘不可以切割,沒有一半或四分之一番茄鍾這種概念。

第二,一旦番茄鍾啟動,就必須走到鈴響。

第三,如果某項工作提前完成了,請繼續檢查或修改,或者進行其他的學習計劃,直到番茄鐘響鈴。

第四,如果遇到了中斷,盡量還是保護番茄鍾,一旦番茄鐘被明確打斷,那麼該番茄就失效了。

第五,假如一項活動預估超過5-7個番茄鍾,說明太複雜,可以進行拆分,分解成若干個簡單的任務,並且放在一個番茄鍾內完成。

第六,不夠一個番茄的事情可以合併,在一個番茄鍾裡面完成。

第七,在充分了解了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之後,可以對每一個番茄鍾時間進行調整,但是最長不能超過45分鐘。

對於番茄工作法,沒有規定說一定要用25分鐘的長度來劃分,對於剛開始接觸使用番茄鐘的人來說,一開始建議最好還是選擇25分鐘的時長,而且在某個固定長度至少堅持兩周。頻繁修改番茄鐘的長度,只會破壞你的節奏。

每隔4個番茄鍾就要有一個30分鐘長休息也不是強制性的,要根據你的角色和工作內容而定,包括工作場所和個人狀態。如果休息時間過長,就會讓你失去節奏,會讓每個番茄鍾跟從頭開始新活動一樣。反過來,如果不肯休息,工作質量就會下降,注意力也會受影響。

根據我個人實際情況,我會盡量將重要的工作放在頭腦高效的時段,比如上午8:30~11:00,下午15:00到17:00等。不一定所有工作都要納入番茄時間段里,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番茄工作法的好處就是能讓大腦在倒計時狀態下迅速進入一種興奮狀態,就像高考階段的倒計時,或工作上大幹一百天的倒計時一樣,能調動起緊張的神經,讓你不由自主的在倒計時當中更加的專業和投入。

長時間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後,肯定會受益匪淺。你就能發現,每一項待辦的事情,都可以準確估算出所需要消耗的番茄鍾。

當老闆問你,這個項目需要多少時間完成?你可以自信的回答出來,甚至能精確到多少分鐘,這是多大的成就感。

一旦擁有這種可怕的預估能力後,職場當中還有什麼是搞不定的呢。

--------------------------------------------------------------------------------------------------------------------------

喜歡請點贊關注我哦,大仙女持續不斷輸出乾貨,么么噠。感興趣還可以看看其他乾貨文章。也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茶里書外,持續提供乾貨!

如何做到長時間(4 個小時以上)精神專註?

工作後,你悟出什麼職場道理? - 知乎

怎樣讀書最有效? - 知乎


番茄時間管理法總體不錯,簡單實用
1、把任務按照半小時劃段,能夠有效減少拖延;
2、按番茄集中精力幹活,確實效率高
ps:我高考複習的時候用的就是這種辦法,當時晚自習一節課70分鐘,我的番茄大約是30-35分鐘,中途要借口出來上衛生間隨便溜達一下,回去繼續複習

番茄只是時間管理工具之一,我為自己量身定做的時間管理系統已經初步建立,貼上來請大家指正:


一、已經跑起來的:
1、周計劃:每周列出要做的事項,根據要事第一原則,選擇三個重點進行保障;以半小時為最小單位進行時間預算(做成Excel表格);
2、日計劃:根據周計劃,每天列第二天的計劃,選擇一個重點進行保障;
3、列一張完整的可執行任務清單,每天在做日計劃的時候更新(用Evernote做);
4、列一張臨時任務清單,對任務進行收納,只要有任務就丟到裡面去,可執行的移到完整的可執行任務清單中(對GTD的工作方法進行了簡化,相當於只保留兩個籃子);
5、對於日計劃的重點項目,啟動番茄鍾工作法,優先開始,啃番茄;
6、每天以半小時為最小時間段進行工作的記錄,項目用時的進行統計,在周計劃表中不斷更新——一周結束後,周計劃表格就變成了任務執行情況和時間預算、決算表格。

二、跑的過程中存在問題的:
1、年計劃以月為單位進行計劃,但還不能很好地根據實際調整完善;
2、月計劃還沒有成功執行過一次;
3、晨間日誌還沒有辦法,10000小時計劃一直被拋在腦後。
4、精力管理、健康問題等暫未納入考慮。

三、Tips:
1、用Excel實現可視化;
2、用Evernote進行輕編輯;
3、找一個監督者,早晚各彙報一次執行情況(把表格截圖發過去即可);
4、對《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番茄工作法》《儘管去做》三本書的方法進行了綜合。


摘錄一段「番茄盒子」(自我管理軟體)中關於「番茄工作法」的說明:

當有了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行動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集中注意力太難了,不僅外部有無數干擾存在,例如未讀消息的提醒、莫名其妙的APP通知,就連自己的內心也有無數的想法在暗流涌動,想去看下QQ群、想去看下郵箱、想去看下微信上是否有人給我點贊,……
而我們的工作,尤其是那些複雜的任務恰恰是需要在一個完整的、不能中斷的時間段內全神貫注才能解決。這樣矛盾就產生了,即難以集中的注意力和需要集中一段時間的注意力才能解決的任務。

番茄工作法就是專門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而產生自我管理方法。這也是我在這麼多年來所發現的最實用的自我管理方法。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內,除了當前任務,不理其他任何事:有人來找,告訴他現在忙,等下我會來找你,同時用筆記下來這件事;腦子有其他想法,也先用筆記下來,然後就到此為止;……

一個番茄鐘的時間可長可短,依賴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及當前自己的心理狀態而定。如果能力強或當前情緒比較穩定,那麼可以設置得長一點。能力不那麼強或者當前情緒不佳,那麼就設置得短一點。

為什麼番茄工作法如此實用?個人認為它讓大腦中理性的「我」和感性的「我」達成了一個的雙方都認可協議。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理性的「我」只想工作,恨不得一整天都用來工作。而感性的「我」只想玩,一整天?呵呵,一分鐘都不行。而番茄工作法則是建議雙方坐下來先談談各自的訴求,然後相互理解、相互妥協,最後達成一個相互認可的協議。

番茄工作法對理性的「我」說:您先讓一步,不要想著一次性工作一整天,每次工作25分鐘,分多次行不行?

番茄工作法對感性的「我」說:您也讓一步,不要總想著玩,一次只要工作25分鐘,時間很短的,25分鐘之後再玩好不好?

就這樣,雙方都有讓步,不像其他自我管理方法,一味的讓感性的「我」讓步,這樣一來,感性的「我」當然甩手不幹了,愛誰誰。結果就是那些方法聽起來高大上,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人不多。而番茄工作法雖然原理簡單,但照顧了雙方的利益,所以許多人都可以堅持下來。


相信『努力就能進步』然後通過番茄工作法將努力落實到行動上,這和功德箱捐款、把教育子女的核心任務外包給早教機構是不一樣的,和傳銷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為自己的目標而付出行動,從來不需要羞愧。行動,哪怕走路的姿勢難看了一點,哪怕路不直,邁出步子最重要。步子會越邁越大,路會越走越寬。

那麼,番茄工作法為什麼這麼火?簡單說,就是因為有效!

番茄工作法,在提高執行力、培養專註習慣以及時間管理方面,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效果。絕對不是『焦慮』讓番茄工作法火起來,而是番茄工作法真正有效果,能幫助到使用者。

======駁『無招無劍論』======

武俠小說里,武學的上層境界就是『無招勝有招』。大俠們也都是『無劍勝有劍』,看手中確實無劍,但是摘花飛葉,皆可傷人,很有逼格的說法就是心中有劍。


時間管理領域,也總有人提出這種有逼格的觀點:

時間還要管理嗎?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怎麼會拖延呢,怎麼會效率低呢?

這種觀點就相當於心懷武術夢想正在猛扎馬步的毛頭小伙說,學什麼招式拜什麼師傅,無招勝有招啊,無劍勝有劍!這種觀點,我簡單稱為『無招無劍論』


一方面能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大俠是稀有物種,二方面,小說里都是騙人的。除非有人真的相信這種『無招無劍論』,其實踏踏實實把番茄工作法這一招練好,就能在時間管理方面解決80%的問題。

======什麼是番茄工作法?======

先簡單介紹番茄是個什麼東西: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大學生Francesco Cirillo提出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他使用一個定時器(一開始使用的是廚房中使用的番茄形狀鬧鐘,義大利語pomodoro意思就是『番茄』)來將工作和學習時間分為時長25分鐘的工作時間(1個『番茄時間』)和時長5分鐘的『休息時間』。

具體來說:

  • 番茄時間是全身心投入的專註時間,不能從事任何無關活動;
  • 如果番茄時間被打斷,此番茄必須廢棄,新的番茄時間必須從25分鐘重新開始倒計時;
  • 工作時間結束後自動進入休息時間(5分鐘短休息),循環往複;
  • 第4次休息時間為15分鐘的長休息
  • 這種方法旨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個人和外在因素對自身意識的影響,保證個人的專註。

?

======番茄工作法的主要貢獻======

  • 引入質量維度
    番茄時間是完全專註、不受任何打擾(包括自己和外在因素)影響的時間段。專註的要求,為一向只能用數量衡量的時間引入了『質量』這個維度;

  • 解決時間碎片化問題
    很多事情,尤其是學習、寫作和其他需要獨自進行長時間投入的任務,碎片時間是毫無幫助的。前幾分鐘在幹活,忽然手機想起郵件或其他推送提醒,拿起手機又順手翻了朋友圈,再順便看一下知乎吧,再去喝口水吧,然後又約人吃午飯。這是很常見的場景。這些碎片時間的收益是極小的,而番茄時間能夠將這些碎片『化零為整』,轉化為番茄這個最小時間單位,服務於你的學習和任務

  • 任務分解,化整為零
    任務分解並逐步推進是高效學習工作的一個重要技能。不管多艱巨可怕的任務,一旦經過分解,計划出執行該任務所需的番茄數,然後你只需要不斷積累番茄,跟蹤記錄自己的番茄數積累,藉助番茄時間引入的質量保證,事情往往就能實現水到渠成的效果。
    以我個人經驗舉例,我在備考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時,我為每門科目設定了番茄數目標,然後將這個數量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然後每天去完成當日計劃的番茄數。我只利用了900個番茄就以接近80分的高分順利通過了會計、財管和經濟法這三門高難度的考試。對比之下,在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前,我備考時看書把自己弄得慘兮兮的,一年也就60來分低空飄過一門考試,極其慘烈。這就是番茄的力量!

======番茄工作法的奇效來自哪裡:心流體驗======

番茄工作法看似簡陋但是有奇效,從心理學原理上分析,一切就很明了。一句話總結,奇效來自番茄工作法能幫助我們實現心流體驗。

心流體驗(Flow Experience)是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總結提出的一種心理狀態,他將心流 (flow) 定義為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簡單說,心流體驗就是指全情投入沉浸在某件事忘卻時間流逝的狀態。『心流』狀態就是水到渠成、心無旁騖、靈思泉涌那種感覺,處於巔峰狀態,不用掙扎,毫不費力。

?這就好像你躺在橡皮筏子里順著小溪漂流,柔軟的水流,藍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毫不費力、毫不掙扎地就把事情給做了。這就是心流體驗,一種內心漂流的狀態。

?根據米哈里的心流理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這本巨著『Flow :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達到心流狀態需要六大要素,而番茄工作法正是因為幫助行動者構建這六要素才有如此奇效

  • 專註
    高度專註當前任務。番茄工作法為時間引入了質量維度,能有效保證專註。

  • 行動與反饋的結合
    通常情況下,學習的一大問題是缺少及時有效的反饋。往往學了一學期最終只有一次考試作為反饋,這也是為何正常人對遊戲等帶有及時正面反饋的活動的熱情要高於對學習。通過量化時間投入,番茄工作法為需要長時間投入而沒有快速反饋的任務引入了反饋機制,像Focus Time等番茄app更引入了基本的數據分析,行動之後就能看到時間投入數據,與自己的計劃對比,進行不同時期的橫向時間投入對比,Forest更是引入了遊戲化反饋機制,每完成一個番茄就有一個小樹苗長大成材。

  • 忘我狀態,不焦慮
    有人說過,『無數的靈魂,或重或輕地為憂慮困擾,眼睜睜地看著歲月流逝,流逝,流逝……可一直未能有效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GTD和時間管理都能解決焦慮但不行動的問題。焦慮,往往只因為沒有開始行動。番茄工作法,通過簡單的規則,讓你什麼都不想,先行動起來。大多數事情,一旦開始做了,就沒那麼可怕了。

  • 對當下情景或活動的控制感,可克服的難度
    這一要素是指從事的任務難度要適宜,不能太難以至於不可能,不能太簡單以至於無聊,要稍稍高出行動者當前的水平,但努力一下就能夠得著。
    這一要素可以通過行動者的選擇來實現。即使如此,番茄工作法的一個內在機制是將大任務進行分解,變成一個個番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除非客觀難度太大,主觀『畏難』帶來的所謂難度都會得到大大降低。這一要素,番茄工作法亦有功勞。

  • 對時間的主觀感受
    作為一種非常簡潔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案,番茄工作法給使用者帶來的一大好處就是塑造使用者的時間觀念,具體來講就是對時間的主觀感受。

  • 內在激勵、自成目的
    這一要素要求行動者的動機是內在的、自發的,而不是外在強加於身。應付差事的工作總是讓人心不在焉,真心熱愛的工作總是更吸引人。

?一句話來說,番茄工作法這麼火,就是因為有效!

不但拯救你的專註力,提高執行力,還一招幫你搞定時間管理。

聽說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番茄工作法這麼火,就是因為有效!

番茄工作法這麼火,就是因為有效!

番茄工作法這麼火,就是因為有效!


@大胖 作為原著的譯者回答,已經說明問題。
我的理解:因為大多數人意識到時間管理的緊迫感,而且覺得寄希望於工具能解決大部分問題,所以相關的工具就受關注,於是火了。

工具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是工具。


它火,是因為它太簡單了。

簡單到執行失敗的人不好意思站出來說番茄工作法沒有用。

他們會怪自己:我居然連番茄工作法都執行不下來。

而執行成功的,自然會把榮耀歸功於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其實沒能解決ADHD和重度拖延症人群在心理上的問題。它事實上和其它作用不大的時間管理方法無異。

時間管理得不好的人群,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始終都不是使用什麼方法,而是要接納自己。

====================================

update:說到這個【接納自己】

我以前覺得【接納自己】是個沒用的廢話。

直到我進入定製男裝這一行。

有太多客戶都說:我要減肥的,我要瘦的,現在量身了,以後就不合身了啊。

直到我們保證到時候可以免費再改合身,他們才定做。

可最後沒一個減下去的。

但穿起定製的衣服來,不知道有多帥。一個個開開心心的。

所以,我現在算是明白【接納自己】真不是沒用的廢話了。太多人做不到了。哪怕就在接納自己的身材這一點上。
=================================

相關文章及硬廣:

如果您有任何情感、戀愛、兩性關係、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xuexizhuinvhai(「學習追女孩」的拼音)並直接提問,賬號君會在24小時之內回復你。


如果你想要科學系統地學習兩性關係知識和技巧,請關注我的連載專欄:寫給兒子的泡妞書,寫給女兒的挑男計

如果你想要提升戀愛技巧,追到心儀的男神女神,歡迎參加我在全國巡迴開辦的約會課程:劉念約會教室課程表。(劉念約會教室的課程都可在聽完之後申請無理由全額退款。如果你上完課感覺不適合你,我們不會收取你一分錢學費。)


非常贊同李松蔚的答案。我還想就此扯得更遠一點。
因為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也幾乎是所有的人,在重視效率。而真正推動時代進步的,恰恰不是這些人。
我相信古代的歐陽修、蘇軾這些人,張衡、祖沖之這些人,不會搞什麼類似番茄工作法之類的東西。但他們創造出的價值,比我們大。
究其原因,古代社會是一個鬆散的組織。而當代社會,是基於科層制度的社會。人和人之間,普遍通過委託代理關係聯繫起來。我們工作,要對單位負責,對上級領導負責,對部門員工負責。而且,不是像古代蘇軾當太守時對朝廷負責的那種負責,那時候,蘇軾可以很放任自流,只要不出亂子,就可以交差。歐陽修可以天天跑琅琊山喝酒,蘇軾可以跑到城郊打獵,白居易可以找個歌女在潯陽江上聽聽小曲,外帶還寫一首能催生出一千二百年以後的今天無數教授學者以此發論文出專著評職稱的《琵琶行》。
今天不行。你在單位工作,8小時之內,你要對單位負責。不是大體上負責,而是事無巨細地負責。每一件任務,都要負責。你甚至在學校當個老師,你要發論文,評職稱,學生要給你打分。無論怎樣,你生活在一個充斥著目標考核的社會中。績效、目標考核,這些東西,成為幾乎懸在每個人頭上的一把利刃。所以,你沒有辦法不講究效率,不講究時間管理。
這也是諸如「番茄工作法」之類的時間管理配方得以大行其道的深層次原因。
翻翻古代的書,從來不講究這個。只講究如何好玩,如何生活得有意思。


親身實踐了番茄工作法幾個月,番茄土豆付費用戶,後來不用了,對這種方式來說,自認為體會還是比較深的,來說說番茄工作法的適合的使用場景。

一句話:番茄工作法適用於那些前後關聯不大,且相對獨立的工作,能幫你快速進入狀態,例如:背單詞、搬磚、切菜等。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番茄工作法是按照時間來分割任務的,不論是25分鐘還是35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你認真工作,隨後休息。如果你是用在背單詞,沒有問題,還會覺得這種方法既輕鬆又高效;但是對於那些從事腦力勞動或者創意活動的人來說,其實這種方式並不理想。

我們都知道,當需要用腦時,不是說啟動一下,腦袋就能飛速運轉,而是有一個熱身的慢慢進入狀態的過程,一旦進入狀態,就能高效工作,而這種狀態被打破的話,效率是很低的,這也是為什麼經常被打擾,效率也就不高的原因。而在番茄工作法短短的30分鐘時間裡,通常來說無法完成一個任務,如果這個時候,你遵照規則休息五分鐘,則下一個番茄鍾內還需要花一點時間來進入狀態。

比如說,你正在解一道頗具挑戰的數學問題,此時已經將所有條件都在放在腦中盤旋,所有可能用到的定理公式都列了出來,正在朝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一點點嘗試,這時候三十分鐘到了,你是休息還是不休息呢?正確的方法是不休息,持續前進,直到已經解決或者已經很難再往前走了,不管這個過程是兩個小時,還是整個下午,之後再好好休息,這才能達到效率的最大化。而反之,如果你按照番茄工作法,按照時間來分割,對待這樣的任務是低效的。

所以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最好的辦法是按照任務來分割,找出一大塊的時間來集中做某個事情,在這中間盡量摒棄干擾,才能盡量避免時間分割帶來的效率損失,而如果任務比較大,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則也應該將任務分割,把大塊的任務切分為多個小塊的任務,逐個擊破之。

想必很多人使用番茄工作法的一個原因是,可以量化,使用番茄工作法,我今天積累了多少個番茄,我在某件事情上投入了多少時間都可以直觀看出來,通過可直接看到的數據又可以提醒或者激勵自己前進(例如距離十萬個小時又進了一步!),這是個好事情,但是不止要看投入了多少時間,而是要看真正獲得的收益和進步。


關注過番茄法,也用過番茄法。談談感想好了,番茄法作為時間管理的一種工具,我們可以嘗試要使用工具,但不要迷信工具。
之所以會火,一是營銷,二是心理 。
還有就是表達渠道,網上有很多推薦番茄法的論壇,卻沒見那個論壇里有專門批判它的地方。
像我這種不適用的人難道會專門跑到那個推薦它的論壇里去批判它嗎?不可能,實際上我相信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它並不適合自己,或者是某些情況,在種情況下,喜歡它的聲音越來越大,不喜歡它的那一部分沉默了,如果真的做一份調查,不知道或者不喜歡這個方法的人可能佔了多數,但他們沉默了,造成了這種方法很火的錯覺,這是我自己的看,它的火併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火。
由於我是習慣長時間集中精神做某件事,平時生活在校園裡,也比較規律,所以番茄法在學習的時候基本上是處於不斷打斷狀態,總是在我看的入神的時候提醒我,我要休息,實際上我不需要休息。所以番茄法並不適合所有人,至少我就是這樣,用了兩天就棄用了。
網上還有一個很紅的一萬小時計時法,我覺得也是起安慰作用多過實際,只考慮內部因素的話,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以高效率投入足夠的時間,事情自然成功且有意義,我去挖煤,挖一萬小時,我最後只會變成個炭球。一萬小時能火就在於它用單因素告訴人們,只要我花時間就可以成功,這就是所謂的用戰術上的勤勞來掩蓋戰略上的偷懶么?
時間管理技巧歸根到底是一種輔助你做事的一種自我管理工具而已。用的好,OK,沒問題,提高做事的效率,加強自我滿足感。但是當時間管理成為你生活的一種任務,你每天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研究你如何提高你的效率,是否有點本末倒置?是否把手段當成了目的?就好比一個人,他想去某個地方,但是他怕自己因為路途遙遠放棄或者來不及,於是他使用了一種交通工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一直在嘗試修理改進這個交通工具,他堅信他把這個工具修理改進後,他能走的更遠,他也很有滿足感,但是他忘記了他是要去某個地方做事情,不是修理工。
時間管理有很多好處,但是幾乎沒有人提過它不好的地方。它讓人每天變成了一個按日程表生活很機械的一種生物,甚至趨向功利化,好像我陪家人看看電視就是浪費時間。而且現代社會壓力本來就很大,人又都是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過高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心理壓力更大,而合適的任務,完成了,實際上它只是增加了你比表滿無謂的成就感,因為你做不做計劃你都是可以完成的。
從心裡角度分析的那個答案很贊,我因為看到有很多人熱衷於時間管理技巧,也有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方法,豆瓣上甚至有一個筆記本記事圓夢小組,我也加入過該組,說真的,一般人如果不花點時間和精力還真的一時半會弄不懂它那套比較複雜的方法,各種表格,各種顏色的筆,各種活頁本,有很多人也評價很高,可是它就只是個工具而已,一千個人,一萬個人說它好,你用了,你覺得不好,也沒用。
(我沒有要批判番茄法的意思,任何工具都不會是萬能的,哪怕是時間管理技巧,也會有不足,只是網上有點一邊倒的推崇這些工具,並且花了很多精力研究這些工具,有點疑問而已,無論如何合適就好)


給大批量做事不認真但存在負罪感卻又無法堅持的人們一個自我安慰的階段性雞血針。(能理解?)


本文旨在和大家分享我對「番茄工作法」的看法,不存在說服和否定的觀點。

再好的SOP也需要嚴格地執行才行之有效。在單位工作中因為有「上下級關係」和「飯碗」這兩個約束,你才能很好的執行,而生活中沒有了任何約束,你還能執行嗎?

對了,還有一種約束——「自我約束」

身邊有不少朋友用過番茄工作法的app。發現一個現象:

  1. 那些能自我約束的朋友用後會連連叫好,覺得時間更科學化的管理了,並屢試不爽!
  2. 那些不能自我約束的朋友用後反應幾乎都是「堅持不下來」,過了段時間就默默地卸掉了app,搖搖頭說「時間都去哪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我們嘗試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下,我們用番茄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

一般人用它其實是為了控制自己不要貪玩,拿番茄來暗示自己要自我約束,達到把自己約束在這25min里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的目的。
而那些能自我約束的朋友用番茄完全不是為這個而來呀!他們已經能很好的約束自己了,番茄在這兒只是起到了規劃時間、科學管理作息、鬧鐘提醒的作用。

進一步!


番茄根本就不具備讓你達到自我約束的功能,想玩了,即使是在工作的25min里也無法注意力集中的強行工作,這樣強制自己只會效率低下好么?休息5min後,如果我還不想工作,即使番茄鬧鈴叫個不停,想擼一局的心還根本停不下來好么?

事實就是抱有「有了番茄就能高效率的利用時間」觀點的人,大多會失望的,其實是在自我安慰!
因為「番茄工作法」是給「為了等25min」的人用,而不是給「為了等5min」的人用的。
另外,像我們這樣早上鬧鈴都叫不起的人指望番茄工作法來規劃自己的時間,別逗了吧……


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推薦閱讀:

理論上每天有 8.5 ~ 11.5 小時的學習時間,但為什麼最多只有 4 小時是有效的?如何改善?
如何讓自己努力起來,優秀起來?
沒有自制力怎麼辦,老是學一會就玩手機,而且比較迷茫,不知道該幹什麼,怎麼辦?
看美劇上癮,請問我現在什麼心態,如何調整?
如何浪費時間?

TAG:時間管理 | 拖延現象 | 番茄工作法 |